又到了每年一度总结内娱关键词的时刻。
2024的内娱,多少有几分寡淡:不仅在影视作品的质量、星光崛起的数量,也在吃瓜素材的丰富度上。
我盘来点去、思来想去,最后拎出的这四个关键词,有的也许是未来几年精彩的开始,有的也许是过去数年挥霍的结局,有的则 *** 着这个时代娱乐受众的矛盾统一。
那就按顺序开始,如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欢迎留言。
1
女 *** 力量,熠熠生光
若说在一片寡淡中,2024有什么值得欣喜的趋势,那显然是熠熠生辉的女 *** 力量。
春节档,贾玲一部《热辣滚烫》,揭开了这一年女 *** 在影视领域彰显力量感的帷幕,也揭开了女 *** 崛起所必然遭遇的争议、割裂乃至抨击、中伤的 *** 大战帷幕。
当女 *** 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乐莹从绝望 *** 后喃喃的“好疼啊”,到咬牙健身、打拳、重塑自己,从对男人无底线付出讨好,到一句淡淡的“改天吧”“看心情”,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蜕变的召唤,一种力量的吸引。
而一部分习惯了优势地位的男 *** ,则被这种力量感狠狠冒犯。
3月,2023年戛纳 更佳影片金棕榈《 *** 的审判》在内地上映,2800万票房之于这类节展 *** 已是意外之喜。而 女 *** 创作者书写的女 *** 故事不仅精准地击中了在 *** 别议题上乐于深入思考的女 *** 观众,也击中了惯于“让 *** 考你”的个别男 *** 者,献出了一场出圈的路演闹剧。
展开全文
5月,《泳者之心》上映,说实话,民间译名《老娘与海》更准确一些。
8月,两档脱口秀节目对打, 女 *** 脱口秀演员和女 *** 话题在脱口秀舞台上大放异彩, 那些关于重男轻女、 *** 羞耻、容貌焦虑、身材羞辱、 *** 格偏见、催婚催育等女 *** 困境的调侃与嬉笑, 撕开一切习以为常,给女 *** 快乐与清醒。
9月10日,。刻画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前者,豆瓣分至今坚挺在9.6;以五十岁自驾游的苏敏阿姨为原型的后者,豆瓣分一度抵达9.0。
11月22日,《好东西》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大规模点映里,它豆瓣开分就已高达9.1。从预告片的“结扎”风波,到上映后的虎扑低分,这部已经很聪明避开尖锐表达的女 *** 无疑还是冒犯了部分男 *** 观众,令他们从年头破防到年尾。
让我们正视下面这组事实:
2024年的国产 *** 票冠,是女 *** 导演贾玲执导的女 *** 主角故事《热辣滚烫》,34.6亿;
2024年的国产 *** 更高分与次高分,分别是女 *** 导演邵艺辉执导的女 *** 群像 *** 《好东西》9.1和女 *** 导演、编剧的真实女 *** 迹改编 *** 《出走的决心》8.8
2024年的国产剧集更高分,是女 *** 编剧书写的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山花烂漫时》9.6
2024年公映的引进片更高分是《泳者之心》9.0。
而2024年引发更大热议乃至争吵的影视作品,是《热辣滚烫》与《好东西》。
我们在这些作品中看到处于不同阶层、不同困境、不同社会地位的女 *** ,如何挣扎或坚定地走出自我。
我们在这些作品中看到处于不同年龄、拥有不同外形的女 *** ,她们可以从10+到60+,不必青春靓丽。
我们在这些作品中看到女 *** 叙事可以集中在她们生命经验的任何方面:生存、事业、爱好、夙愿,而不必是爱情。
而自《好东西》到底是不是“ *** *** ”而对抗 *** 发展出的“老登 *** ”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老登概念”在影、音、文学作品上的盘点与清算,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亦不该以时代局限 *** 苛责经典,但以进步视角挑战过往权威,难道不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女 *** 力量崛起,不是自今年起,但这种崛起感,比过往任何一年都更加扑面而来。
2
古偶扑街,长剧消亡?
单看云合榜单,今年剧集市场的年度热播亦不乏古偶的身影:《与凤行》《墨雨云间》能与过往的年度热播打个平手,《永夜星河》《九重紫》《长相思2》勉强挂在前十榜尾,维系古偶颜面。
但真正令古偶扑街感严重的,是几部头部大 *** 的惨淡,是肩颈部 *** 选手的普遍溃败,是过往被认为无往而不利的古偶宠儿的失效,是观众对古偶再也提不起兴趣的集体冷遇。
从选角那天起就话题拉满的国漫 *** IP《狐妖小红娘》,集齐了杨幂+龚俊双流量的首部月红篇,竟然打响了集均1500保卫战,简直令85花古偶金身碎裂。
被粉丝骄傲于古偶百战不殆的任嘉伦、罗云熙,也纷纷交出让 *** 跌 *** 的成绩单。
各路资源咖,所谓的平台太子与待爆帝,登基与否尚有争议,扑街与否毋庸置疑。
而90、95的扛剧花也没能守住 *** :《珠帘》断碎,《蜀锦》帛裂。
班底与IP也纷纷祛魅:《狐妖》促成王一栩的三连败,若无《永夜星河》伊怕是要彻底告别舞台。
郭敬明可一不可再。
金庸、 *** 、少歌系列,按IP影响力从大到小,按扑街程度不分伯仲。
过往奏效的套路、过往奏效的班底、过往奏效的宣传领嗑手段,在今年一个又一个项目1500\2000保卫战的萧条中纷纷失效,令不少业内手足无措。
有人说这是因为短剧的崛起。确实,短剧两三年内就发展出意想不到的庞大市场,年度付费规模已经超过国产 *** 年度总票房。
长内容被短剧与短 *** 共同挤压,市场萎缩,吸引力锐减,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如《墨雨云间》《锦绣安宁》《九重紫》般主动俯就用户,把长剧拍成短剧的合集,把长内容主动碎片化、短 *** 化,也许能在极速下滑的市场环境里存活,却也无疑是在用自己的短处去拼人家的优势,恐怕难以为继。
长剧在短剧面前如此软弱无力,又何尝不是之前几年从资本到从业者流水线炮制的恶花结出的恶果呢。
如果市场的衰落不可避免,那么应该用哪些不可取代的长处留住哪些不会轻易被风吹走的用户,这才是长剧创作者应该集体思考的问题。
3
考古妖风,审判欲强
吃瓜群众乐考古久矣。
但往年的考古,要么是明星突发大瓜引发盘点热潮;要么是吃瓜群众无意挖掘出有趣的爆梗迅速走红;要么来源于明星爆火后的互联网痕迹挖掘——可能令明星更立体更丰富更惹人爱,也可能令明星直接熔断、星途葬送。
但2024年似有不同。
在之一个吐槽 *** 发布时,任谁也不会想到,针对《如懿传》这样一部播出时完全没能收到预期效果的、并没有很多人追完的、热度始终不温不火的剧集吐槽热潮,竟然可以烧得那么大、那么久,烧成了一门如学。
台词是要每一句拿来反复批判的,情节是要用原著、剧本和成片三者比对的,诛心是要用演员访谈印证捶死的,演技是要用显微镜放大口诛笔伐的。
构成这场旷日持久吐槽狂欢的,是观众对于【质感=高级】剧集评判标准的厌弃与嘲笑,是当下年轻人在“我说好才是好管你 *** 地位有多高”的唯我独尊心态与毁神 *** 。
而黄磊“黄小厨”的坍塌,则是多年来诸多负面缠身、风评持续下降的最后一根稻草,亦是大众再一次对权威与爹味的解构与反抗,是对所谓人情世故的大声嘲笑。
但也有考古令人格外费解。比如跟着刀郎新歌同时面世的、来得迅猛又莫名的“那英黑幕刀郎”阴谋论。
就是这样一个并无证据甚至本质上十分无稽的传闻,却取得了短 *** 广大中老年用户的深信不疑,竟然刮成了一股铲强扶弱的 *** ,巨大的恶意浩浩荡荡袭向臆想中的“施害者”,也就袭向其眼中现实生活的 *** 者,而巨大的怜惜拥抱着所谓的“受害者”,也就拥抱了自己。
这一幕似曾相识?是的,只是不在娱乐圈。2024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在娃哈哈与农夫山泉本属正常的商战之上,由阴谋论受众与民粹轰轰烈烈发展出一整套极为降智的抵抗闹剧,关于一黑一白一纯恶小人一完美受害者的这套论调,简直与刀郎那英风波同频共振。
我一开始真的以为大家在玩抽象啊
当然,考古往往伴随着审判,但审判未必基于考古。
2024年在 *** 质上最常规最接近往年惯例的审判考古事件,莫过于春节期间的“上春山”。
出圈事件引发的逐帧分析,为印证人品而大肆开展的过往考古,足以令一个大众观感不错的明星顷刻间 *** 缘跌停,恋情曝光都没能出圈的“糖送八大家”梗,就这样在春山学中伴随着“二月天杨柳醉春烟”旋律走进千家吃瓜者万户乐子人的集体记忆中。
而唯一可与白敬亭媲美渡劫力度的,是《再见爱人4》的纯 *** 麦琳,关于她的部分已在综艺盘点中阐释得较为充分,不在此赘述。
全球内容创作的枯竭,必然会带来全社会的 *** 、考古与新瓶装旧酒;去中心化的分众时代与信息茧房的包裹,也必然激化大众的二极管思维与自负心态。
而狂欢,就在二者连接处。
4
韭菜茁壮,镰刀锃亮
流量明星割韭菜1.0版本:商业代言出单链,粉丝给我拼命买,向品牌爸爸证明我的商业价值继续拿下更多代言。
流量明星割韭菜2.0版本:既然粉丝这么能买,那这钱给我赚多好呢?
是的,2024年,镰刀不装了,甚至不想搞个皮刀鞘掩盖一下,直接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2023年就开始搞潮牌的王鹤棣,2024年花样翻新。
开面包店,高价吐司上热搜。
开演唱会,高价票上热搜。
出单曲,新歌歌词上热搜。
每次都能轻松完成流量两大KPI:韭菜割了,热搜上了。
这么好的事能让他一个人占了吗?那不能。
被拿来与高价吐司对比 *** 的,是赵露思的横店甜品和白敬亭两片装21元的饼干。
被粉丝用来围魏救赵的,是新加入潮牌大军的任嘉伦。
至于“虽然我一头扎进影视剧祸害大众眼球但我绝不放弃歌手梦”的诸位实力唱将, 卖单曲那是洒洒水,卖黑胶那是粉丝优惠,开演唱会那更是标配。
什么?你说花样已穷尽?那是你还不知道谁是李飞。
#不小心押韵了两小段##本文标题也都押韵了哟##要不我也出个说唱单曲你们速速掏钱别不识抬举
是的不小心又单押了#
总有一天会迎来流量明星割韭菜3.0版本吧: *** !打钱!
是的,今年的这四个关键词里:熠熠生辉的女 *** 力量当然只是一个开始,也许一场波澜壮阔的精彩变革才刚刚拉开幕布一角,未来必有波折,也必然在波折里滚滚向前。
造星乏力的古偶与长剧的消亡,显然是行业多年积弊的结果,在傲慢资本流水线化、公式化地祸害内容行业十余年后,更适合流水线化、公式化的娱乐产品诞生了,城墙早被自己 *** ,洪水一来自然冲垮。
而强烈的审判欲与强壮的韭菜心,则恰是时代娱乐受众的 主奴二象 *** 。对不顺心顺眼的踏上一万只脚踩到地心,对支持的喜爱的深信不疑,甘心被割,搭上积蓄甚至借贷也在所不惜。
有盛,有衰,有憎,有爱,但平和、倾听、 沟通与谅解,好像早已消失不见。
你们今年关于造星的体感如何?pick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