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 *** 号、 *** 号的话,一般来讲仅凭这些信息是无法被用来冒用申请 *** 的,更大可能是接到 *** 扰 *** ,你可以看下是不是显示的提示“XX平台额度XXXX申请成功”,"您的申请已通过,审批额度XXX,请立即登录”这类的 *** 。
如果是的话,那就大概率是你近期申请过网贷,或者之前信息泄露造成的。
先说结论:99%都是装成下款 *** 的营销广告,不予理会即可!
一、那么,是否有信息泄露被冒用网贷的可能 *** ?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 。例如 *** 原件丢失过, *** 号、 *** 、 *** 、手持证照泄露,又或者之前有一些朋友做过一些实名认证开卡开号的 *** 、 *** 跟 *** 号还不在自己手里,就有可能被冒用你的身份在网贷平台上借款。但一定是有一个前提,就算冒用申请成功,到账也必须是本人名下 *** 或者支付宝之类的金融账户,否则没到账,债务也不成立。
更多情况下的被网贷,好多都是在“被骗子以各种名义,一步步按照流程申请网贷,然后又转到骗子账户的”,这时候你跟平台的借款债务关系成立,就算被骗了,也只能找骗子去追款,而平台的钱还需要去还!
所以担心遇到被冒用的情况,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
二、说一下我们常见接到 *** *** 的情况:
1.接到下款或申请成功提示:考虑近期是否申请过其他平台的网贷产品,因为很多平台背后都是同一个公司,同一个放款方,很多 *** 商家就会大量虚假的借贷成功信息或者额度申请成功信息,诱导你去联系他们或者使用他们的借贷产品。
展开全文
2.频繁接到申请验证码:一般这种情况,是你 *** 号泄露或者得罪人后,被人家使用你的 *** 号恶意去注册各类网贷平台,目的是为了引起你的恐慌,进而可能诱导你去联系他们或者实施 *** 。
3.接到申请及下款 *** :如果不是类似营销 *** ,而是存在申请以及下款信息,存在被冒用 *** 的可能。首先考虑是是不是安卓 *** ,近期有没有信息泄露,安装过不安全的APP软件, *** 中 *** ;其次就是要确定之前 *** 原件是否丢失过、有没有 *** 办理过 *** 不在自己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
就像前面说的,到账的账户实名是必须得,要么你存在 *** 原件丢失过或者 *** 号、 *** 、 *** 、手持证照泄露,被人直接找长相相似的人冒用或通过换脸手段通过实名认证,去办理了 *** 号、 *** ,去申请 *** ,否则就是 *** 号中 *** 被获取 *** 作权限。
4.接到逾期或者催收 *** 及 *** :这种情况一般都不会出现,出现的话大概率是真的存在 *** 逾期,被冒用 *** 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 逾期了,对方通过你实名关联号码联系到你。
之前见过一种情况,是他的朋友借用他 *** 让他帮忙实名认证某平台,出于信任他就没仔细问,帮对方做了人脸识别,等到逾期后才知道是用他名义 *** 分期,结果没还款后催收联系的他,他那个朋友联系不上,而且负债也是在他名下,催收只能找他。
三、如何查自己是否被冒用网贷?
1.查询银行流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银行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流水,看是否有不明来源的资金入账转出,还有支付宝账户、微信账户,毕竟钱一定会在你的账户留下痕迹。
2.联系相关平台:直接与发送信息的借贷平 *** 系,问他们什么情况,核实是否有以你的名义进行的借贷申请,还是说他们就是在搞 *** ,让他们说清楚。
取自 *** ,请注意甄别
3.关注银行信用报告跟网信大数据报告:定期查看自己的银行信用报告跟网信大数据报告,看是否有异常的借贷记录、逾期记录等异常信息,比较直观。
四、怎么查征信报告?
人行征信报告:央行出具的权威个人信用报告,包含 *** 、银行 *** 、企业授信及部分上征信的网贷小贷申请记录、借款额度、还款信息,是否逾期失信等内容的详细信用报告,也就是你买车、买房需要查的银行征信。
注:正规的银行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查询是免费的。
查询方式:
本人持 *** 去就近的银行授权网点或人民银行查询到官网或各行 *** 银行的授权接口查询
五、怎么查网信大数据?
网信大数据风险报告:不上征信的各类平台整合用户大数据出的风控报告,包含网贷、小贷在内的近期申请记录、多头借贷、逾期违约,是否被列入大数据黑名单,关联 *** 、实名信息下,是否存在非实名异常申请行为等冒用风险以及是否存在逾期违约被 *** ,司法涉诉风险情况。
注:民间的付费报告,同类产品五花八门,数据都差不多。
六、常见安全建议
说真的,没什么建议,我觉得你看到这了,什么情况有什么样的风险也都大概知道了。
其实说白了,接到这类 *** ,你之所以担心,一定是你之前信息泄露过,所以才会担心,其实现在信息泄露也蛮严重的,但是各个平台的安全审核机制也成熟了,不像原来凭借一张 *** 照或者 *** 号、 *** 号就可以胡乱冒用,就算泄露了,也没什么大事,以后多注意信息安全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