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勿学纨绔儿,变成百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
*** 元帅酷爱文学,能文能武,在一众开国元帅里面,他是少有的文雅“之士”。战功赫赫的 *** 元帅,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如同这首示儿诗里面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 一直以艰苦朴素的作风来要求他们,并且警告孩子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刻意保持低调,他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非常严苛。
*** 的一生有三子一女,其中,二儿子陈丹淮是最讨 *** 欢心的一个,因为他不仅长相酷似 *** ,连 *** 格也和 *** 如出一辙。
图|陈丹淮
然而,就是这个倍受 *** 关注的孩子,在上学期间却一直在撒谎。陈丹淮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的 *** 只是一个处长”。
为何陈丹淮要如此刻意去隐瞒自己身份? *** 的教育对他的一生又起到怎样的影响?
展开全文
你的 *** 叫“陈雪清”
1950年的九月份, *** 的二儿子陈丹淮要准备上小学了,而他要就读的学校,正是大哥之前入读的南京市汉口路小学。
在入学之前, *** 特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回家,找到儿子陈丹淮,跟他进行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
此时,陈丹淮还仅仅只是一个七岁的孩童,大眼睛扑闪扑闪地他,笑眯眯地看着 *** 。没想到 *** 却罕见的一脸严肃,“儿子,你记住,从今天开始,假如有人问你 *** 叫什么名字,你就说叫陈雪清。”
图| *** 和妻子
“陈雪清是谁?我的 *** 不是你吗?你不是叫 *** 吗?
陈丹淮被 *** 的这句话搞得一脸懵,怎么好好地 *** 就换了名字呢?
*** 一直是一个慈父的形象,但是在此刻却罕见的严肃起来,”这个事情你一定要答应我,一定要听话,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想法。“
“好的。”虽然并不理解 *** 的做法,但是陈丹淮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骨子里面,对 *** *** ,是又敬又怕。
图| *** 一家全家福
从小,陈丹淮和母亲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是母亲把他亲手带大的,但是对于 *** *** ,陈丹淮却时常感到非常的陌生。
*** 工作非常的繁忙,在陈丹淮刚出生的时候, *** 甚至都没有空回来看看他,因为那时候的 *** 正忙着在 *** 上面打拼呢。
陈丹淮之所以名字里带一个“淮”字,就是因为他的出生地。他出生在江苏淮安,所以 *** 给儿子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当时在淮安作战的经历。
在陈丹淮小时候的记忆里, *** 曾经基本上是忙的不着家的,但是每次 *** *** 回来的时候,总是倾尽全部的力量来陪伴他们。
陈丹淮的大哥 *** 格和他截然相反,大哥是一个酷爱读书、也喜欢安静独处的男孩,陈丹淮却从小就调皮的很,平日里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着木头做的一个 *** 咯噔咯噔到处跑。
“这小子是最像我的。“每次 *** 回到家中,总是会这么评价这个二儿子陈丹淮,对于他的调皮捣蛋, *** 也是又无奈又好笑,陈丹淮的调皮捣蛋,经常令 *** *** 无可奈何,但是在一些大事的基本原则上, *** 又对这几个孩子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只要 *** 在家的日子里,陈丹淮是没有时间偷懒的, *** 会找各种机会对他进行思想以及学习上的教育。
这个时候, *** 已经担任 *** 要职,权力可谓是非常大。但是在陈丹淮的记忆里,他们家却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陈丹淮的衣服都是大哥穿小淘汰下来的,基本上每一件都带着补丁,在生活中陈丹淮也总是吃着最朴素的饭菜。
有一次,一个陌生的叔叔来到了他们家里面,给陈丹淮他们几个小孩子带来了很多高级糖果和点心。
陈丹淮看着这些好吃的点心,馋的直流口水,但是最后 *** 还是严肃地把这个人的要求给拒绝了,让他把所有东西全部带走。
在那个人走后,看着到手的点心飞走了,陈丹淮气的哇哇大哭起来。
这么多年,陈丹淮的记忆里一直记着这件事情,他的 *** 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而让家人享受特殊关照,反而是 *** 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这次陈丹淮在上小学之后,他的 *** 名字就变成了陈雪清。
普通又快乐的生活
虽然年纪小小的陈丹淮并不理解 *** 此刻的用心,但是他却谨记着 *** 的这个教诲。因为从小到大, *** *** 严肃的时候下的命令,他们几个子女是不敢忤逆的。
等陈丹淮真正来到这个学校之后,他才明白了 *** 的良苦用心。这个学校是一所部队小学,里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军人子女。
而当时 *** 已经是大领导了,如果陈丹淮把自己的身份告诉这个学校的话,不仅从校长到老师会对他另眼相看,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攀比,这种行为是 *** 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孩子上学之前,他就给儿子千叮咛万嘱咐。
一方面,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特权让自己的子女受到特殊教育,孩子在养成 *** 格的阶段,如果一旦变成了骄傲攀 *** 习 *** ,以后的人生必定会不顺利。另外一方面, *** 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长大,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过多受到关注。
正是有了 *** 这样的良好教育,才让陈丹淮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他从来没有表露过自己的身份,也从来没有人意识到,自己身边这个穿着最朴素衣服的孩子, *** 居然是个这样的大领导。
有一次,陈丹淮的同学小路在 *** 的议论中听闻了陈丹淮生父是 *** 这个事情,他兴奋地找到学校来询问陈丹淮,“你的 *** 到底叫什么名字?”陈丹淮眼睛都不眨,“我的 *** 叫陈雪清啊。”
同学露出不信的眼光,“我爸都说了, *** 根本就不是陈雪清,是……”这个时候,陈丹淮一个凌厉的眼神令这个同学闭上了嘴,年纪虽然小,但他们这些军人子弟自然也明白,有些秘密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陈丹淮在这个学校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结识了一帮 ***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这个普通身份。如果他一开始就把自己 *** 是 *** 的名字报上来的话,想必他不会过得这么自在。
多年之后,陈丹淮也终于理解了 *** 的良苦用心,一个孩子在童年渡过无忧无虑又平凡的生活,对他的一生幸福感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你们,要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正是 *** 元帅。
因为幼年读书的经历非常的深厚,所以 *** 元帅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他的才华展露在日常生活中,空闲时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几个子女在一起学古诗,通过诵读古诗来体会文学经典。
在 *** 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四个子女都非常优秀,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个个都品行高尚,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之才。
*** 不光是对二儿子陈丹淮这样严格要求,对家里的其他三个孩子, *** 都是一样的严格要求。在生活中,他们都刻意保持低调,甚至他们四个还兴起了一个小集团内部的“攀比行为”,那就是“比较谁的衣服穿的时间最长,谁的本子用的时间最久”,这样的点滴言行都可以看的出来, *** 的家风是多么优良。
虽然 *** 基本上不给子女们讲述自己那曾经的打仗经历,但是他会经常在一些古诗词的教育中表露出对孩子们未来的希望和嘱托。
*** 深深的知道,作为一个家长,该如何让自己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他用自己的言行来践行着对孩子的教育,也正是在 *** *** 这样的影响之下,他的后代们,最终都成长的都非常优秀。
陈丹淮的大哥名字叫陈昊苏,大哥是几个孩子里受苦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出生在最艰苦的 *** 时期。陈昊苏不仅没有经历过 *** 的陪伴,而且母亲当年也是常年跟着 *** 在外征战。陈昊苏的童年是孤独又寂寞的。
图陈昊苏
但是陈昊苏依然靠着自己的努力积极成长,最终为了祖国需要的人才。和 *** *** 一样,陈昊苏非常的喜欢诗歌,尤其在文学方面更是造诣深厚。
但是在读大学的时候, *** 却建议陈昊苏选择攻读理工课,因为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工业急需人才。陈昊苏是非常聪明的,在 *** 的极力支持下,陈昊苏在读工科期间依旧成绩优秀。
陈昊苏从来没有表明过自己是 *** 儿子的这种身份,在毕业之后更是分配到了最基层的岗位,但是陈昊苏并没有气馁,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靠着自己的实力,做到了北京市副 *** 这样的职位。
在业余时间,陈昊苏也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爱好,经常发表诗歌、出版诗集。他的身上的儒雅气质,和 *** 如出一辙。
相比于大哥的温文尔雅,陈丹淮自幼就是喜欢 *** ,长大之后,他毫无疑问考入了哈军工,在部队里摸爬滚打,陈丹淮做啥像啥,最终更是成长为了部队的骨干,官职少将。陈丹淮成长为了一名合格又优秀的军人,他的 *** *** 为此很是欣慰。
图陈丹淮
在子女的教育这方面, *** 一方面会给他们提出一个大的方向建议,但是另一方面也格外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比如对于小儿子和小女儿, *** 在建议之后就发现两个孩子似乎有自己不同的天赋,他也就任其 *** 发展。
小儿子陈小鲁自幼 *** 不羁爱 *** ,虽然在进入部队之后也表现出色,但是最终他找到了 *** *** ,认为自己不想在部队继续这样干下去,想从事自己喜欢的生意, *** 也放手让他去干。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陈小鲁果真很有经商天赋。他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更是赚得盆钵满满,在挣钱之后,陈小鲁也依旧没有放弃 *** 的嘱托,经常拿着自己的钱财去资助贫困儿童,从事慈善事业。
图陈小鲁2018年2月28日,因病救治无效,在海南三亚 *** 辞世。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 *** 的小女儿陈珊珊自幼受到了父母格外的宠溺。然而在陈珊珊还没有长大 *** 之时, *** 就遗憾离开了人世,陈珊珊随后就被送往了国外接受留学教育。
在语言方面的天赋令陈珊珊表现优异,学成归国的她一直从事外交方面的工作,陈珊珊的丈夫是王亚光更是我国外交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图陈珊珊
这四个孩子,真的如同当年 *** 元帅期盼的那样,成长为了祖国需要的人才,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他们良好的家风,令他们终生都受益颇深。
结语:
作为老一辈的 *** 家, *** 元帅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国家做着奉献。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他不仅没有发挥自己的特权为子女谋福利,反而是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来对待自己孩子。
古话都说“溺子如杀子”, *** 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的孩子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才能够在各行各业扎根基层,做实做强。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从小接受这样良好的教育, *** 的子女,想不成功都难。
*** 元帅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对自己的家人和亲人一直都是这样的态度,他在生活中发扬了勤俭朴素的作风,包括对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搞过特殊化。
在 *** 担任上海 *** 期间,他的父母特意从老家赶来探望 *** , *** 不仅没有对两位老人特殊照顾,反而是安排了自己的亲人步行陪同两位老人去逛逛大上海,而没有安排公车出行。
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行为,正是 ***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如果一旦某个地方搞了特殊化,以后就会滋生 *** 的作风。
*** 元帅不愧是祖国的好干部,他的家风家训,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