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三变”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8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体制 *** 为牵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一户一块田、小田变大田”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一幅“三农”工作新画卷。本期《拼搏正当时》系列报道,我们跟随记者镜头,走进田间地头,关注邳州“小田变大田” *** 成效。

我市持续开展“小田变大田” *** ,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2024年夏季换茬,全市共24个镇(街道)331个行政村1652个村民小组12.86万户完成 *** ,实现“小田变大田”49.76万亩,由67.05万块整合为18.51万块,溢出土地面积1.5万亩。

一变:田成方 渠相连 路相通

促进农业用地连片化经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发展质效,是“小田变大田” *** 的目标之一。在碾庄镇岱山村的一片蒜地,记者看到田地平整,沟渠通畅,已栽种好的大蒜吐出翠绿的叶苗,村民正在田里劳作。岱山村村民耿万国说:“原先我家有9块散地,现在合并成2块大地,地块平整,沟渠拓宽,种植更方便了。”

据了解,岱山村这片土地与徐州市贾汪区交界,地块零散,种植的农作物经常“旱涝不保”。结合“小田变大田” *** ,该村结合群众意愿,通过溢出土地发包收益和群众自筹资金共计40万元,对该地块实施改造工程,砍伐树木360棵,加宽道路2300米,疏浚沟渠3700米等。岱山村村文书耿德民表示:“我们将积极申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争取将耕地打造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富民增收成效。”

随着“小田变大田” *** 深入实施,不仅保障了村民收入,岱山村还溢出土地120多亩,经平台统一发包,增加村集体收益。目前,碾庄镇积极实施“一户一块田、小田变大田” *** ,全镇已完成28个村253个村民小组 *** 试点。碾庄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吕立霖介绍:“碾庄镇已调并土地85583.85亩,溢出土地2838.8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全程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打造25300亩连片‘小田变大田’示范区,实现群众从观望到拥护、土地从零散到平整、设施从缺失到完善的转变。”

二变:机械化 全托管 收入涨

“小田变大田” *** 对于农事机械化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发展质效提升等具有积极作用。在邢楼镇小堌村规模化种植田内,大型种肥同播一体机、平地机等机器来回穿梭,新挖好的沟渠笔直顺畅,为下一季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保障。小堌村利用秋季换茬时机,在两个村民小组实施“小田变大田” *** ,两个组756块田并为110块,拓宽沟渠1860米,加宽、取直道路3条,取消道路5条,埋设管涵32节,共溢出集体土地28亩。小堌村村民林化强告诉记者:“我家以前的地块太零散,大型耕种机械不好 *** 作。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大田地,耕种时特别方便。”

展开全文

田野“三变”-第1张图片-

小堌村在“小田变大田”工作中,结合本村实情,探索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提升农业生长质效。小堌村 *** 支部 *** 林佩佩说:“我们村实施‘小田变大田’ *** 前,村民土地流转给邻里是200元一亩;‘小田变大田’后,村集体流转900元一亩。另外,还有21户把土地托管给农机服务合作社。”

有了土地托管服务,农民的土地实现 *** 肥料统一选购、田间统一科学管理、收种储售一体化,有效降低农民种地亩均成本,增加种粮效益,实现托管农户、村集体、农机服务合作社等多方共赢。小堌村村民葛运动说:“我们的田地托管后,一亩地多收入200元,节省的时间还能去打工,进一步增加收入。”

邢楼镇49个村民小组实施“小田变大田” *** ,改造土地2.5万亩,地块数由12046块整合为3400块,溢出土地759亩。 *** 过程中,该镇为农户“量身定制”推进方案,推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多种规模经营方式,不断放大叠加效应,让农民耕地更方便,集体经济更壮大,基层基础更坚实。邢楼镇副镇长刘婉表示:“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面积,构建种质繁育、加工生产等全链条服务,实现富民强村,促进邢楼农业高效发展。”

三变:村民富 集体强 发展旺

碾庄镇岱山村、邢楼镇小堌村生动火热的 *** 实践,只是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小田变大田” *** 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结合人居环境改善、集体经济增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项目招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群众利益基础上,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小田变大田”, *** 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土山镇黄山村、八义集镇闫集村获批省级试点,土山镇街南村、苏庄村以及八义集镇荃子村、山后村等48个村获批徐州市级试点。

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一户一块田、小田变大田” *** ,在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全力做好公共空间治理“后半篇”文章,探索更多可 *** 、可推广的基层经营模式,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标签: 田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