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材生到福耀求职,曹德旺:先去拉板车,结果人家一干7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7

1990年,名校高材生陈居里来福耀求职,人事部经理乐坏了,直接带他去见曹德旺,曹德旺却安排他到垂直炉三班倒拉板车,谁也没想到,陈居里一干就是7年。

陈居里毕业于赫赫有名的北航,他拒绝许多大公司的邀约,一心只想回家乡福建发展。家乡的福耀公司虽是民营企业,但已是国内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老大,公司老总曹德旺有钱不忘本,回家乡修路建敬老院名声远扬,陈居里从心底佩服这样的人,归乡途中,他直接来福耀求职。

人事部经理见来了位大 *** ,赶紧带他去见曹德旺。曹德旺扫了一眼陈居里的简历,问了问他的专业和家里情况后说:“到垂直炉三班倒,能干吗?”

陈居里扶了下 *** 说:行!”

垂直炉车间24小时不停炉,简直就是一个大蒸笼,而且这里的工人都是乡下汉子,粗鲁,没文化。他们见来了位白白净净的大 *** ,立马议论纷纷“又来一个大 *** !”“中看不中用!”“我打赌干不上一个月!”……

陈居里每天的工作是将废玻璃渣用板车拉到废品堆倒掉,一车大约1到2吨重,两人一组。下班时,陈居里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透,手上也磨出了水泡,还遭到搭档地奚落:“哪是干活的料?”

工人们都不愿与新人搭档,陈居里没有抱怨,干脆自己拉一辆车。一个月后小伙子手上磨出老茧,也适应了工作,休息时候,别人聊天,他却闷头了解车间的工艺流程。

有的工人见他不爱说话,一天到晚就知道埋头苦干,便处处排挤他,干错了活也往陈居里身上推,陈居里总是一声不吭承担下来,时间长了,连车间领导都看不下去,狠狠训了那帮工人。

展开全文

名校高材生到福耀求职,曹德旺:先去拉板车,结果人家一干7年-第1张图片-

曹德旺知道后很生气,这小伙子咋回事?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为啥不解释?有好几次,陈居里的工作刚有调动,又不明不白替别人背了黑锅,曹德旺生气地把他调回垂直炉继续拉车,每回小伙子都不动声色挺了过去。

陈居里的父母不止一次劝儿子,别干了! *** 供你念大学,可不是让你去拉车的!他却笑笑说:“拉车怎么了?儿子有的是力气。”

一晃,陈居里在车间干了7年。

直到有一次,他又成了背锅侠,曹德旺直接把他叫来问话:“受了冤枉为啥不辩解?”

陈居里说:“辩解只会让别人觉得我在推卸责任。”

曹德旺又问:“工作那么苦,又被冤枉,为啥不离开?”

陈居里说出了心里话:“我不会轻易离开福耀的!毕业时老师说过,在哪干都要脚踏实地,哪怕打杂也要用心!这几年,我在拉车的同时也熟悉了车间的工序,摸清了每一部设备的 *** 作和维修。可别小瞧这些事,车间哪里人手不足,我完全能顶上,只有做好这些小事,才能慢慢了解整个公司,也才能让公司看到我的价值。”

曹德旺频频点头,小伙子不错!有能力,肯吃苦,扛得住挫折,福耀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久经考验的陈居里不久被调去负责进出口业务,后来成了福耀的顶梁柱,被任命为集团副总裁。

原来公司有规定,所有来福耀的大 *** 都要先到车间锻炼,经得住磨练才算合格,公司才会赋予重任,就连曹德旺的儿子曹晖也不例外。

曹晖高中毕业就进了福耀,从一线工人做起,三班倒,而且曹德旺不许他在工人面前透露身份,更不许车间主任给他特殊照顾。曹晖每月300元的工资,从打杂开始,切片、洗涤、垂直炉……6年时间,他把厂里的每道工序干了个遍。

福耀的人事管理原则是管理层不外聘,要自己培养,这让许多有志之士留了下来,和曹德旺携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曹德旺在自传《心若 *** 》中写道:一个人不管有多高的学历,多好的背景,多大的本事,如果耐不住 *** 子,经不住磨练是走不远的。

他在书中分享了福耀聘用人才的理念,告诫年轻人求职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要想让公司给你更好的发展空间,一定要有吃苦抗压的心理准备。曹德旺自己又何尝不是从一个放牛娃经历了千锤百炼,才成为玻璃大王的!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更懂得感恩,也更懂得底层民众生活的不易。曹德旺从1983年开始,边干事业边做慈善,个人捐款已超过总资产的一半,被人们称为中国首善。

这本自传其实就是他几十年生活与创业的总结。从一无所有时的迷茫,到困难来临时的坚持,从谈判桌上的策略,到突破企业瓶颈期的妙招……每一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为梦想奋斗的人有多了不起!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机会,其实哪里是没有什么机会,而是缺少智慧!读《心若 *** 》学习曹德旺做人做事的智慧,领悟他不同寻常的经商之道,提升格局,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作者飘飘

标签: 福耀 德旺 板车 高材生 名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