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别名地菜、野菜、清明草等,贵州叫“雀雀菜”,青海叫“田儿菜”,福建叫 “芥只菜”,还有叫 *** 心菜、“花田菜”、“护生草”的,出家人用其茎作挑灯杖,可避 蚊、蛾。
荠菜作为野菜食用,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呤 咏,《尔雅》也说:“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
”宋代姜夔在《扬州慢》的词里, 描绘荠菜生长时的情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它情有独 钟,吟诗称赞“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说自己曾“春来荠香忽忘 归”。这种对荠菜的推崇并不为过,苏轼也推崇荠菜说:“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 可鄙厌也。
古时春天有用荠菜预防春瘟的习俗,现在民间有些地方还有“三月三,荠菜煮 鸡蛋”的习俗,或在荠菜花盛开之时,采摘荠菜花佩带,以驱瘟祛疾。“三月三(农 历),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这些民俗可不是空穴来风,荠菜的 *** 用功效 确实非同一般。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