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众财经
在呼吸 *** 领域,连花清瘟胶囊一直是被评为网红“神 *** ”。但近日,网友们发现连花清瘟胶囊 *** “大跳水”了!
汇众财经注意到,石家庄上市公司以岭 *** 业( *** ) (002603.SZ)旗下曾经的明星产品,在其 *** 跳水背后是,以岭 *** 业的业绩断崖式下滑!其2024年净利润就预亏超6亿元。
网红产品出圈前后
日前,汇众财经搜索京东在售的连花清瘟胶囊发现, *** 已经低至3.49元/盒/24粒,甚至还有9.9元/3盒/24粒,相当于每粒 *** 只卖不到1毛4。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价 *** 品大都标注了有效期25年5-6月份。
查看连花清瘟生产商以岭 *** 业相关业绩和财报信息发现,连花清瘟降价“甩卖”背后,可能是以岭 *** 业面临的库存积压和业绩亏损问题。
曾经,连花清瘟胶囊在2022年占据感冒用 *** /清热类市场份额的10.20%,但随着公共卫生事件趋缓,需求回落,供需失衡,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据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目前我国连花清瘟的日产能达到1.2亿颗,库存超过8600万盒。而从以岭 *** 业情况来看,2023年以来,公司业绩受连花清瘟销售情况影响较大。
资料显示,以岭 *** 业2001年8月成立,大股东以岭医 *** 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1.53%,实际控制人是公司创始人吴以岭之子吴相君。
据报道,吴从一家小门诊起步,发展到三甲医院,从最初的10万元注册资本成长为市值200亿的上市公司。
2003年 *** 爆发后,吴以岭带领团队成员着手研发应对 *** 的特效 *** 。他认为“ *** ”应归属于中医的“瘟疫”范畴,因此,他开始深入研究《内经》。最终,研制出了一个用于预防 *** 、清肺泻热的中草 *** 配方,这便是如今的“连花清瘟”。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连花清瘟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一年,吴以岭被授予了院士称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医领域,院士的数量并不多。随后,新冠 *** 的爆发使得连花清瘟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该 *** 在市场上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 也因此大幅上涨。从那时起,吴以岭的身价迅速飙升,名利双收,成就了他“院士首富”的地位。
业绩连续下滑 去年预亏6至8亿元
而吴以岭掌门的以岭 *** 业,也于2011年成功 *** 资本市场。
上市之初的几年,其公业绩持续增长,净利润从2012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23亿元。
可以说,其明星单品连花清瘟功不可没!但从2023年开始,这个神 *** 便开始走下神坛了。
业绩报表显示,2023年以岭 *** 业营收103.18亿元,同比下滑17.67%;扣非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下滑45.56%。呼吸类产品营收33亿元,同比下滑近52%,营收占比32%。
而2024年前三季度,以岭 *** 业实现营收为63.65亿元,扣非净利5.07亿元,同比减少69.07%。
据今年1月以岭 *** 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亏损6亿-8亿元,较2023年度的盈利13.52亿元,下降144.37%~159.16%;扣非净利润亏损约5.91亿-7.9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6.76%~162.57%。
对于2024年业绩变动原因,以岭 *** 业表示,由于报告期内部分呼吸 *** 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并拟对临近有效期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加之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原材料 *** 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研发保持较高投入等原因,导致营业利润大幅减少,出现亏损。
谋求转型前途未卜
在此背景下,以岭 *** 业也开始谋求转型。据以岭 *** 业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在研立项品种中,中 *** 新 *** 柴黄利胆胶囊新 *** 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络痹通片、小儿连花清感颗粒两款 *** 物处于Ⅲ临床研究阶段;柴芩通淋片、参蓉颗粒、藿夏感冒颗粒、连花清咳颗粒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以岭 *** 业表示,这些 *** 物中6款为中 *** 创新 *** 1.1类,1款是中 *** 改良型新 *** 2.2类,公司的在研创新中 *** 管线进一步得到丰富。另外在化生 *** 领域,以岭 *** 业已有多个1类新 *** 品种进入临床阶段,用于实体瘤、急 *** 髓 *** 白血病的XY0206片已处于三期临床阶段。
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以岭 *** 业也表示,报告期内柴黄利胆胶囊 *** 品注册申请获得受理,连花御屏颗粒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小儿连花清感颗粒等在研品种临床进展顺利,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核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打造核心产品集群,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临床价值。
不过,从目前看其转型之路仍前途未卜。因为创新 *** 上市的周期及市场占用率仍是一个未知。
二级市场上,以岭 *** 业股票也是跌跌不休。其股价从2023年更高的每股超27元,一路狂跌至2025年更低的13元左右,目前虽有所回升,但每股仅14元左右。可以说,其股价真实反映了该公司的业绩下滑,但目前仍难言底在哪里。
汇众财经法律顾问:上海申浩(西安)律师事务所王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