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Pixabay
巴掌大的蜗牛,古人或许可以吃,但你不要尝试。
你或许听说过,非洲大蜗牛是十分危险的动物。
2022年,广东有一位10岁男孩在发烧、头痛两周之后,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嗜酸 *** 脑膜脑炎。他的家人说,孩子最近爱把小区里的“大蜗牛”抓起来玩。医生说那些蜗牛就是非洲大蜗牛,也是广州管圆线虫寄生的宿主之一。
经过治疗,把玩非洲大蜗牛的小孩康复了,相比之下,生吃非洲大蜗牛的人就没有那么幸运。1985年, *** 金兰酱油的董事长钟秋桂一家误信了“生食蜗牛补身”的说法,将家中喂养的非洲大蜗牛生吃,结果三代五口人死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整个家族险些灭门,只有钟秋桂的小儿子因为身在海外躲过一劫。
虽然,非洲大蜗牛引发的惨剧一点也不少见,处理蜗牛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危险,但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有许多人把这些动物当作美食。而最近,有南非的研究者发现,早在17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在吃非洲大蜗牛了。
17万年前的烤蜗牛
非洲大蜗牛科(Achatinidae)又叫玛瑙螺科,当中包含了超过一百个属,数百个物种,它们都是中型到大型的陆生蜗牛,有不少物种可以长到人的巴掌那么大。
对远古时期过着 *** 采集生活的人类来说,大型蜗牛既有丰富的蛋白质,运动速度又十分缓慢,且肉质柔软容易咀嚼——如果可以安全食用的话,应该是非常理想的猎物了。
而蜗牛虽然是无脊椎动物,却有矿化的外骨骼,也就是蜗牛壳,帮助它们跨越时间留存在考古记录里——这样,科学家们就有机会看到人类享用非洲大蜗牛的历史。
2017年,有研究者在南非的边境洞穴(Border C *** e)进行挖掘时,找到了不少大型陆生蜗牛的壳的碎片。科学家根据碎片的尺寸、弯曲程度和纹路判断,它们属于非洲大蜗牛科,并把它们归入了Metachatina kraussi这个物种。
边境洞穴 *** 土的蜗牛壳碎片( *** 来源:原 *** )
边境洞穴,位于南非与斯威士兰的交界地带,处在悬崖之上,风景宜人。从大约22.7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断断续续在此定居了。而在这处遗址上,17万年-7万年前的沉积物之中,非洲大蜗牛遗骸出现的频率更高。研究者推测,这段时期非洲大蜗牛很可能已经是边境洞穴居民常规饮食的一部分了。
科学家之所以这样想,不仅是因为挖掘出的蜗牛遗骸数量多。除此之外,这些遗骸所属的蜗牛种类比较单一;常常有草席或石器的残片(作为人类活动的痕迹)与蜗牛遗骸存在于相同的沉积层;找到的蜗牛壳几乎没有完整的,基本都是碎片;一些碎片与另一些碎片相比,外表很像被火烤过的样子……许多线索让研究人员越发觉得,十几万年前的古人日常在吃非洲大蜗牛。
当然,只是推测还远远不够。鉴于之前有研究表明,这座洞 *** 的人类曾经为了处理食物而燃烧过木材,那么在此基础上,假如能证实那些古老的蜗牛真的被加热过,洞穴居民“把非洲大蜗牛抓来烤着吃”的情节会变得更有说服力。
今年4月,一项新的研究发表了。科学家从同一个物种(Metachatina kraussi)的非洲大蜗牛中找来一些现生个体,把壳的碎片放进马弗炉(muffle f *** nace)里加热,然后观察蜗牛壳的颜色和结构,会不会变得像它们十几万年前的亲戚一样。
研究者为现生蜗牛的壳设定了各种不同的加热条件。加热温度低至200℃,高至550℃;加热时间短至5分钟,长至36小时。
现生蜗牛壳被加热前后( *** 来源:原 *** )
结果发现,用比较高的温度加热(如350℃以上20分钟,或500℃以上5分钟)之后,原本白色蜗牛壳会变得煞白。原本是米色或棕色的蜗牛壳,也会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白。但煞白还不是终点,用500℃加热20分钟后,白色蜗牛壳会变灰;用550℃加热5分钟,棕色蜗牛壳也会变灰。
而在2017年边境洞穴出土的蜗牛壳碎片之中,约有15.3%是灰色的,它们好像在告诉科学家,自己曾经被热透了。
除了色彩变化,蜗牛壳上原有的光泽也会随着加热逐渐消失,获得亚光表面,因为负责制造光泽的有机物消失了。2017年挖掘出的那些蜗牛壳碎片,有82.6%是米色的:其中一部分米色碎片表面富有光泽,还有一部分是亚光的。
蜗牛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热不仅会改变它的外表,有时还能改变它的结构,从原本的文石转变为方解石。不过,只有在500°C加热5分钟,450°C以上加热20分钟,和350°C加热12小时这几种情况下,检测到了从文石到方解石的转变。
结构的改变会为蜗牛壳带来不规则的裂纹。科学家发现,那些加热后产生了裂纹的蜗牛壳碎片,同时也是缺乏光泽的碎片。而在边境洞穴遗址上,从17万年前到7万年前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些蜗牛壳碎片带着与实验室加热后的碎片相似的裂纹。
左为现生蜗牛壳被加热后的裂纹,右为17万年前-7万年前的蜗牛壳标本中的裂纹( *** 来源:原 *** )
经过这番对比,科学家有理由相信,在17万年-7万年前,这座洞穴的人类住户已经有了烤着吃非洲大蜗牛的习惯。他们说,虽然蜗牛也有可能是在人类烧火的时候被意外烤熟,但那样就没办法解释它们的壳为什么是碎的了。
从这些不完整的蜗牛遗骸当中,研究者仿佛还看到了古人的群居生活:一部分人从外面抓了非洲大蜗牛带回洞穴,烤熟之后与其他同伴分享,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他们的牙口可能不容易嚼烂那些更有韧劲的肉,而软嫩的蜗牛或许更适合他们。
但你千万不要模仿
此前,一些科学家其实也在考古记录中找到过人类食用陆生蜗牛的证据,但学界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在大约1.5万年-1万年前,蜗牛和其他一些小型猎物才成为了人类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今年这项新的研究,把人类食用非洲大蜗牛的习惯,直接推到了17万年前。
他们的发现,挑战了前人的重要观点,但这可能还不是各位最关心的事情。看到现在,或许你心里想的是:不是说有可怕的寄生虫吗,古人怎么会养成把非洲大蜗牛抓来吃的习惯,还延续了10万年?哪怕是烤熟再吃,在烤之前用手抓过不是也很危险吗?
非洲大蜗牛( *** 来源:USGS)
如果放在今天,确实如此。在非洲大蜗牛科之中,原产自东非的褐云玛瑙螺(Lissachatina fulica)就常常因此登上新闻,它们身体里的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 *** lus cantonensis),可能给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更可怕的是,褐云玛瑙螺还不是唯一一种能被广州管圆线虫寄生的非洲大蜗牛,同科的不少物种体内都出现过这种寄生虫。
不过,人类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发疾病的案例,直到20世纪才首次被发现。而如今科学家也还不清楚,17万年前-7万年前的非洲大蜗牛体内,是不是也住着某种可怕的寄生虫,在威胁人类的 *** 命。
但哪怕古人没有被非洲大蜗牛伤害过,现在的你都要小心周围出没的大蜗牛。
撰文:栗子 审校:clefable
参考资料:
https:// *** sciencedirect *** /science/article/abs/pii/S0277379123000781%EF%BC% ***
https:// *** sciencedirect *** /science/article/abs/pii/S0277379122002281
抓住“牛尾巴”,认识一下蜗牛们转眼,牛年即将进入尾声
这一年中,各种“牛”都给大家介绍过了
但还有一类带有牛字的动物“姗姗来迟”
它们就是蜗牛!
因为爬得慢,所以只能赶在
“牛年的尾巴”才隆重登场
快跟着小叶子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蜗牛( *** 源自 *** )
蜗牛是部分陆生的软体动物(腹足纲)的俗称,往往背部有着小房子一样的螺壳,头部具有1或2对长柄状的触角,如同牛角。也有一些种类背壳退化,或包埋在外套膜里,称为蛞蝓,俗称鼻涕虫。
一只步甲正在捕食蛞蝓
蜗牛基本以各种植物或动植物残体为食,也有少部分种类为肉食 *** 。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体表具有黏液,不仅能保湿,也能用来防御,还能在爬行时润滑粗糙干燥的地面,因此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有1条淡淡的黏液线。
蜗牛留下的黏液线( *** 源自 *** )
蜗牛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部分蜗牛也是著名的美食,比如法国蜗牛(其实包含了好几种可食用的蜗牛物种)。也有许多蜗牛影响人类农林生产,比如灰尖巴蜗牛和双线嗜黏液蛞蝓会在菜园里危害蔬菜。而体型硕大无 *** 非洲大蜗牛(褐云玛瑙螺)是全球著名的入侵物种,不仅对农作物、绿化植物危害大,也是许多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原体的中间宿主,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 *** 带地区。虽然少部分蜗牛对农林生产有一定影响,但蜗牛们也是大自然生态 *** 里的重要一环,需要人们逐渐增加关注及认识的 *** 野生动物。
硕大的非洲大蜗牛
那么,在魔都上海,又能见到哪些蜗牛呢?根据大城小城工作室出品的《上海蜗牛》知识读本中所记述,上海的蜗牛共记录了46种,种数可不少呢。那接下来就介绍上海动物园目前已发现的8种蜗牛,一起认识下吧。
01 灰尖巴蜗牛
灰尖巴蜗牛 Bradybaena r *** ida
最常见的带壳蜗牛,雨后地面、墙壁、植物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
02 同型巴蜗牛
同型巴蜗牛 Bradybaena similaris
螺壳较灰尖巴蜗牛扁平,也是一种常见的蜗牛。
03 褐带环口螺
褐带环口螺 Cyclophorus *** rtensianus
相对少见的蜗牛,特点是壳口有口盖“厣”,只有1对触角。
04 赤琥珀螺
赤琥珀螺 Succineidae erythrophana
个体很小的蜗牛,喜欢躲在墙壁或 *** 的凹坑或缝隙中。
05 尖真管螺
尖真管螺 Euphaedusa aculus
墙壁上挂着的小钉子一般的小螺,通常都是尖真管螺,是一种小蜗牛,它们可不是钉螺哦。
墙上的“钉螺”其实是尖真管螺哦~
06 双线嗜黏液蛞蝓
双线嗜黏液蛞蝓 Meghi *** tium bilineatum( *** 源自 *** )
最常见的无壳蜗牛,俗称鼻涕虫,可以说到处能见到,特别是雨后。
双线嗜黏液蛞蝓产下了卵
07 黄蛞蝓
黄蛞蝓 Li *** cus fi *** us
大型无壳蜗牛,原产自欧洲,体色呈黄褐色。
08 狮纳蛞蝓
狮纳蛞蝓Rathouisia leonina
(一条狮纳蛞蝓正在猎食一只可怜的灰尖巴蜗牛)
上海地区唯一的肉食 *** 蛞蝓,比较少见,特点是身体瘦长,身上的黏液较少。
这些蜗牛的种类你都认识了吗?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呢?
快来评论区告诉小叶子吧~
上海动物园入园须知
根据上海市 *** 防控政策,游客入园请自觉出示“随申码”和行程码“绿码”,排队保持一米间隔,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体温异常(≥37.3℃)的游客谢绝入园。
进入室内场馆须再次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且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素材来源:上海动物园
世界上十大最凶猛的蜗牛,第九已造2亿多人不安(致命感染)蜗牛移动缓慢,通常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随着这些有壳动物的进化,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危险的品种。特别是世界上十大最凶猛的蜗牛,它们分别是朋克石蜗牛,黄金蜗牛,王多刺蜗牛,蠕虫蜗牛,食肉蜗牛,非洲大蜗牛,刺客蜗牛,圆锥形蜗牛,淡水蜗牛,月亮蜗牛,想了解更多的跟着一起往下看吧!
1、朋克石蜗牛
它的外壳很宽,很长,更像是仙人掌或海胆。它们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1000米(3500英尺)深处被发现,完全被细刺覆盖,中间只有很小的空间。
2、黄金蜗牛王
虽然不是很恐怖,但却令人印象深刻,一种相当于巨型蛤蜊的腹足类动物。原产于沙质潮间带和浅水区,深度达30米(100英尺),重达18公斤(40磅),这种生物是在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东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的。以管状虫为食,它们本身的长度可达1米。
3、多刺蜗牛
它原产于浅水区以及更远的海洋深处,是所有蜗牛中最奇特、最令人不安的。它们是充分防御的,同时也是一种贪婪的捕食者。身上长满了巨大而锋利的刺,从外壳上突出出来。
4、蠕虫蜗牛
这种10厘米(4英寸)的生物能产生高达2米(6.5英尺)长的粘液链,从幼年开始,在它们长出一个长而管状的带线圈的外壳时,便会把自己固定在 *** 上,变得完全静止。
5、食肉蜗牛
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森林,以鼻涕虫、蠕虫和昆虫为食,该物种居住在潮湿的森林和凉爽的温带热带雨林中,在潮湿和茂密植被中栖息。其中更大的蜗牛长度超过8厘米(3英寸),有趣的是,这些蜗牛可能能活20年。
6、非洲大蜗牛
这种巨大的非洲蜗牛原产于尼日利亚境内和周围的非洲森林和沼泽地区,作为世界上更大的蜗牛,可以长到20厘米(7.9英寸)。能吃500多种植物,它们有传播疾病的能力,也能传播非常严重的疾病。
7、刺客蜗牛
它是一种淡水蜗牛,它也吃蜗牛,实际上吃的是不同种类的蜗牛,这些蜗牛个头很小,只有2.5厘米(1英寸),而且非常狡猾。
8、圆锥形蜗牛
发现在横跨热带和温带的温暖水域地区,随身携带致命剂量的毒液,足以 *** 人类。它们如果被激怒,实际上是具有侵略 *** 的。在涉水时要是不小心踩到它们,瘫痪、极度疼痛和头晕都是最直接的症状。
9、淡水蜗牛
这些蜗牛是人类寄生虫最危险的宿主之一,血吸虫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是由淡水蜗牛宿主携带的一种危险但经常被忽视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世界有2亿多人受到这一令人不安的疾病的影响,仅次于疟疾。
10、月亮蜗牛
它们常在太平洋西北地区被发现,它靠钻进其他软体动物的外壳生存,大而多肉的脚用来抓住猎物,防止它们逃跑。
这种蜗牛不但吃不得,而且更好别碰!快告诉身边的吃货!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现了一种让吃货都望而却步的生物。据报道,因南方连续暴雨天气,广东、福建等多地出现“巨型蜗牛”,这些蜗牛不仅个头巨大,而且数量十分惊人,有小区几个小时内就捡了几百只大蜗牛。
有人高兴了,这不就是来送肉的吗?但其实别说吃了,连碰都不能碰!
因为这些大蜗牛的真身是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还是二类检疫 *** 有害生物!它们携带寄生虫和细菌,接触很可能传染一些致命的疾病。
到底能传染什么疾病?哪样的是有害的非洲大蜗牛?一起来看。
非洲大蜗牛是何方神圣?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 Ferussac),又名褐云玛瑙螺、露螺、东风螺、菜螺、花螺和法国螺等,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非洲大蜗牛有三大特点——
首先,就是“大”。体长约7-8cm,更大可达20cm,形象点就是↓↓
其次,是“能吃”。非洲大蜗牛食 *** 广,从蔬菜到花卉,从农作物到草本植物,500 多种植物都难逃它的魔爪,被称为“田园 *** ”。
最后,是“能生”。非洲大蜗牛的产卵量,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平均约150- *** 粒。有研究报道非洲大蜗牛一年可产卵4次,且每次产卵数量逐渐增加。同时, 从其年龄结构的发展趋势看, 此螺的寿命大多为4 年,个别的还可能5年以上。这样一个“能吃能生”的“大个子”,已然成为世界 *** 的检疫有害螺类。
这种行动缓慢的生物是如何传入到我国的呢?据称,该螺首次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被发现,认为是从新加坡运回的植物中夹带着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来的。目前,该螺已扩散至我国广东、 *** 、云南、广西、湖南、福建及 *** 等地,并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 *** 。
数据来自文献《非洲大蜗牛的分布、传播、危害及防治现状》
非洲大蜗牛有什么危害?
正如前面所说,非洲大蜗牛寄生或携带大量病原体,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于鼠类肺部血管,幼虫主要寄生于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等体内,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这些螺类,就可能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数据来自文献《深圳南山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螺类宿主感染状况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可经口或皮肤侵入 *** ,因此生食或半生食螺类,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关键因素。另外, *** 的皮肤直接接触螺肉,也可引起感染。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潜伏期为2-20天,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部位组织损伤,出现肠炎、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最严重是,如果侵犯中枢神经 *** ,则会造成嗜酸 *** 粒细胞增多 *** 脑炎和脑膜脑炎,轻者发热、剧烈头痛、恶心,重者甚至会引起 *** 和死亡。2、寄生菌
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有多种寄生菌,比如有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和芽孢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当 *** 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这些细菌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3、成为传染源此外,已经死亡的非洲大蜗牛会招引大量绿蝇,而这些苍蝇又会携带并传播致病病原体。
所有非洲大蜗牛都不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能否食用?不能吃!不能吃!千万不能吃!
野生的非洲大蜗牛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谢胜提醒市民,食用非洲大蜗牛可能会被传染寄生虫,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我们在餐馆吃的一种叫白玉蜗牛,虽然跟它很像,但不是一种东西。
白玉蜗牛是中国独有品种,是在非洲大蜗牛品种中改良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头、腹、足洁白如玉,亦称为“中华白玉蜗牛”,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白玉蜗牛人工饲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美食。
如何除掉非洲大蜗牛?
首先,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触摸、食用或者当宠物养,因为这种蜗牛爬行留下的黏液中也可能有病原体、寄生虫等。如果摸了,记得一定要洗手。就非洲大蜗牛而言,不直接接触或食用,一般不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人与人之间亦不会传染。
其次,非洲大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保持院子及阳台清洁,清理潮湿积水的角落,或直接用生石灰粉撒施,是治理非洲大蜗牛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 *** 。
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是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可利用其习 *** ,用食物诱杀。
如果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最后,如果接触非洲大蜗牛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接触史。
记住:别吃!别碰!
来源:科普中国
在动物世界中,蜗牛是一种行动比较缓慢的物种,但它们繁殖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所以世界上蜗牛的种类非常繁多,大约 *** 00多种,遍布世界各地,分布非常广泛。有些蜗牛的颜色比较单调,有些蜗牛则异常惊艳,其中古巴有一种美丽的蜗牛,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蜗牛”之称。
这种蜗牛是古巴最著名的蜗牛品种——古巴彩色蜗牛,又称为叉线海明蜗牛,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暂时只在古巴丛林中发现,在其它地区还没有发现这种颜色异常鲜艳的彩色蜗牛。
古巴彩色蜗牛的外壳颜色,就像是人为的,像人工彩笔画上去一样,惊艳得不像现实中的物种,实际上这些色彩是古巴彩色蜗牛自然形成的,而且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艳丽颜色都有分布;还有着各种美丽的花纹条带相互搭配,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神奇的手法!
色彩那么美丽的蜗牛,不是很容易成为猎物目标?古巴彩色蜗牛很少在陆地活动行走,它们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可以让它们更好躲避猎食者。彩色蜗牛只有到了繁殖季节才会下到地面,将蜗牛卵产在地上,几天时间孵化,小蜗牛也会重新回到树上。
古巴彩色蜗牛的彩外壳获得了地球上最美丽颜色蜗牛壳的称号,而且它们在古巴雨林中也有独特生态作用,它们并不像其它蜗牛啃食树叶嫩叶等,它们唯一的食物组成是附在树皮和树叶上的菌类和苔藓,所以古巴彩色蜗牛在当地并不是有害的蜗牛,并不会损害植物。
古巴彩色蜗牛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蜗牛,自然会有很多人想饲养这种蜗牛宠物,很多人会担心过渡捕捉彩色蜗牛,但在当地人眼中,他们会努力地守护这些一小部分土地上独一无二的软体动物,不至于从地面上消失,彩色蜗牛已经成为当地人内心和精神的一部分,保护彩色蜗牛已经成为当地人的 *** !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在中国泛滥成灾的非洲大蜗牛,是非洲人的美味,中国吃货却不敢吃人们现在除了养狗、养猫以外,还会养一些奇奇怪怪的宠物,这之中就有“蜗牛”。蜗牛的饲养相对简单且又不用定时“遛”它,因此便成为了懒人最喜爱的宠物之一。
可爱的 小蜗牛
宠物蜗牛的种类非常多,其中有一种因个头很大而深得大家喜欢,它正是咱们今天要说的主角——非洲大蜗牛。
千万别小看这种走路慢吞吞的生物,它如今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了,不少南方人应该都在草地上、果园中偶遇过它们。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非洲,这种生物往往被作为一种“食材”食用,是非洲人的超级美味。
手掌大小的非洲大蜗牛
不过,此次在面对这种遍地都是的美味时,中国吃货却不敢吃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非洲大蜗牛是什么?
从名字就能看出,这种蜗牛来自非洲,并且个头非常的大,那它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资料来看,这家伙成年之后体壳长度在7到8厘米左右,天赋异禀或者伙食极佳的能长到20厘米以上,妥妥的蜗牛中的“巨无霸”。
蜗牛的身体结构
非洲大蜗牛的老家在非洲东部沿岸一带,是当地一种特殊的美味。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确实很难接受食用蜗牛这种事情,比如法餐当中的名菜“法式焗蜗牛”,就总被人们吐槽根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
但非洲大蜗牛在它的老家,确实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且由于个头很大,产肉量很高的原因,一度还被人为引进了不少国家作为食材使用。
非洲男子售卖非洲大蜗牛
从外观上来看,非洲大蜗牛的壳明显更厚,并且看上去十分有光泽,非常的漂亮。在 *** 的底色之上,有着不少褐色与白色的花纹交错分布,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人们更是因为这种外表给它们取了“褐云玛瑙螺”的别称。
不同大小的蜗牛壳
这类蜗牛和大部分蜗牛一样,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且具备着群居的特 *** 。这就意味着,它们可能像蟑螂一样,当你在某处发现一只时,就说明附近的角落里已经存在着庞大的“非洲大蜗牛”家族了。
非洲大蜗牛喜欢昼伏夜出,白天的时候它们就会藏在枯草堆或者垃圾堆当中,等到太阳落山了再出来觅食活动。所以,想在白天偶遇它们是很难的,除非那天刚好是阴天。
喜欢昼伏夜出
这种生物每次产卵的数量在150颗到300颗左右,属于雌雄同体的生物,每年能够产四次卵。在土壤湿度和气温不合适的时候,它们还会出现明显的休眠状态和滞育 ***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这样来说的话,在这种 *** 度的繁殖行为之下,非洲大蜗牛想要泛滥成灾确实是很容易的事情。
此外,它不仅繁殖能力非常强,寿命也不短。根据估算,正常的非洲大蜗牛能活5到6年左右。当然,也有非常长寿的能活9年之久。
以上,就是非洲大蜗牛的基本信息。从中可以看出,它们不仅繁殖能力强,适应 *** 也很强,而这两点正是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国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
“作恶多端”的非洲大蜗牛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上一个凭借此种技能泛滥成灾的小龙虾,现在已经被咱们吃到“人工养殖”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用吃来对付非洲大蜗牛呢?
从“入侵物种”到“美食传奇”
“彼之蜜糖,吾之 *** ”
别 *** 人有“十八般武艺”处理食材,但对上这种具有大量寄生虫且会传播疾病的生物时,咱们吃货也确实下不了嘴。
非洲人之所以把非洲大蜗牛当作美味食用,是因为那里本来就贫穷,能够食用的东西非常少。在人们鲜少能吃得起肉的情况下,非洲大蜗牛也算是“肉类”了,人们对于这种肉到底健不健康,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非洲农贸市场的大蜗牛
而在中国,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吃肉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知晓了非洲大蜗牛体内的寄生虫数量以及它日常的取食 *** ,肯定没有人敢吃它。毕竟为了过“嘴瘾”,使身体感染疾病确实不值得。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非洲大蜗牛的取食 *** 为什么让人们感到不适,这家伙是杂食 *** 动物,不仅吃植物、庄稼、花卉,饥不择食的时候还会食用同伴的 *** 甚至是水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有时候可能还在垃圾堆里“翻食物”呢!
身上携带着大量的 *** 、细菌、虫卵
就算不会真正地食用垃圾,其在各种垃圾堆里“爬来爬去”的生活方式,也让人不敢恭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食用非洲大蜗牛,四舍五入不就是在“吃垃圾”吗?
其次,非洲大蜗牛是不少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比如广州管圆线虫。当人们食用它之后,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会大幅度提高,有时甚至会引起 *** 嗜酸 *** 脑膜炎。
非洲大蜗牛是广州圆管线虫的中间宿主
至于它是怎么感染这类寄生虫的,专家表示这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因为它们和老鼠一样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面,所以觅食的过程中难免会食用到沾染老鼠粪便的东西,从而感染寄生虫。
童重锦等人对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和终末宿主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洲大蜗牛的感染率13.46%~到30.00%,市场上 *** 的非洲大蜗牛感染率为28.43%。
不同蜗牛感染情况
综上所述,非洲大蜗牛确实不适合拿来食用,是非洲人的“蜜糖”,对我们来说确实“ *** ”。而事实上,它们除了不具备食用的安全 *** 以外,还会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被我国早早列入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当中,是典型的有害生物。
“慢吞吞”的入侵者不容小觑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蜗牛不仅爬行的速度很慢,每日的摄食量应该也不会很高,所以即使泛滥了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非洲大蜗牛虽然爬得慢,但是其耐力很强。咱们前文中提到,它们喜欢昼伏夜出,而根据观察显示,当其晚上八点出洞之后,一直会活动到第二天早上的五点半再返回“住所”。在这个过程中,非洲大蜗牛爬行的范围还是非常大的。
它们在爬过各种植物或者农作物之后,会在上面留下大量黏糊糊的黏液,不仅有损美观,还会影响其食用价值。
正在进食的非洲大蜗牛
此外,想长到这么大的个头,显然不仅要依靠特殊的基因,也需要在日常中大力“干饭”。所以千万别小看这种蜗牛的摄食量,它们出现的地方,经常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是农民眼中最讨厌的“入侵者”之一。
据报道,非洲大蜗牛可取食黄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20多种农作物的叶片,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被蜗牛啃食过的农作物
更不用说,作为一个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非洲大蜗牛不论活着还是死了,都会造成 *** 的传播。所以,这种“慢吞吞”的入侵者不容小觑,或许在我们还未察觉到的时候,它们早就成为了“为害一方”的存在。
既然这样,有没有什么 *** 可以防治非洲大蜗牛呢?
在中国泛滥的非洲大蜗牛
主要的防治 ***
对待生物入侵,首先就要从源头上严格把关。这种蜗牛自己是无法漂洋过海抵达中国的,主要依靠人为传播。所以加强检疫力度,在对进口货物进行检查的时候,确保上面没有它们的卵或者幼体,从源头避免其进入和扩散。
其次,针对已经泛滥的地区。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或者物理防治的 *** ,物理防治主要是在园林或者田地当中安装大量的诱捕器,或者挖设隔离带,让这些家伙无法跨越“围墙”进去祸害农作物。
禁止入境,无害化处理
至于化学防治,现在市面上有不少针对非洲大蜗牛的化学 *** 剂,购买 *** 剂并将其在土壤上撒施之后,还是能起到一定的“ *** *** ”的。总之,中国和非洲大蜗牛之间的战争并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结束的,只能说这大概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每一种入侵生物在泛滥之后都很难被彻底消灭。
蜗牛可以吃?营养价值还不低!你吃过了吗?说到蜗牛,大家肯定会觉得,就是那只背着重重壳,一步一步往葡萄藤上爬的蜗牛。也许你会惊讶,蜗牛怎么还能吃,其实小汐今天说的食用蜗牛,是体型相较大的法国蜗牛。这种蜗牛不仅能吃,还非常好吃,营养也不低。
世界四大名菜,包括鱼翅、干贝、 *** ,还有一道就是蜗牛,这是蜗牛肉的营养价值高是分不开的。蜗牛的烹调手法很丰富,不但可以红烧,而且可以焗,不同做法,口感不同。
蜗牛营养价值高,首先体现在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一斤蜗牛肉,蛋白质含量有90克,将近2两。其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也非常丰富,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能增强 *** 脑细胞活力,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能对皮肤和毛发产生营养美容作用哦。
蜗牛营养相对比较好消化吸收,所以胃肠消化力弱、体虚的人最适合吃。
蜗牛的脂肪含量不高,胆固醇很低,想要减肥的人,也可以吃哦。
在中医中,也有关于蜗牛肉的记载,蜗牛 ***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平喘理气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坏血病、哮喘和尿频等症,对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结核、疮痛、痔疮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在《本草纲目》都有关于蜗牛肉治病的记载,古代 *** 将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食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有任何看法,都可以给小汐留言。
说起蜗牛,有人觉得黏黏腻腻的恶心。有人觉得蜗牛背着小巧的壳十分可爱,将之纳入了宠物的行列。
无论对蜗牛的印象怎么样,都比不上在法国菜中的那一道法国蜗牛来得直接,并且印象深刻。虽然蜗牛菜式在很多人眼中是洋老外的玩意,其实我国食用蜗牛的历史也不短。
现在随着蜗牛的食用价值进一步被发掘,蜗牛已经成为中餐中的特色食材。今天要介绍的不是法国蜗牛,而是我国特产的白玉蜗牛,请往下看。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因其肉雪白如玉而得名,属软体动物门,复足纲,陆生贝壳等。雌雄同体,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蜗牛品种的大家族中,属首屈一指的佼佼者。白玉蜗牛为中国科研部门从野生褐云玛瑙螺中变异选育而成,故又称中华白玉蜗牛,系中国独有品种,以人工养殖为主。
白玉蜗牛的营养功效
白玉蜗牛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含有20多种氨基酸)、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的高级营养品,经常食用可增加营养、增强耐力、提高身体素质,可使皮肤保持细嫩健美,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蜗牛 *** 寒、味咸、清热解毒、消肿软坚、能治多种疾病。蜗牛所含的特效蛋白十分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开发。蜗牛肉和卵在医 *** 上能治多种疾病。据《本草纲目》记载,蜗牛可配制18种 *** 方;现代中医学认为,蜗牛 *** 寒、味咸,入大肠、肺、肾,具有祛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平喘、软坚、理疝的功效,主治痔疮肿痛、喉肿、哮喘、脱水、小儿脐风、烂足、乙脑、风邪惊癫、白喉、流行 *** 腮腺炎、高血压等症,还可止鼻血、通耳聋。
蜗牛肉的食用价值
蜗牛肉不仅含高蛋白、低脂肪、零胆固醇,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铁钙等矿物质,其肉质鲜嫩耐咀嚼,口感和味道不亚于 *** 、鱼翅、干贝。因而,在西方,特别是法国,吃蜗牛已是几百年的饮食传统。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吃蜗牛的习惯,他们把蜗牛肉作为滋补壮身的佳品,并用蜗牛肉烹调 *** 膳来治疗某些疾病。
蜗牛适合人群:
1. 老少皆宜,胃肠消化力弱,体虚的人最宜。
2. *** 不通、痔疮肿痛、慢 *** 咽痛和鼻血不止等症患者宜食但不宜久服。
蜗牛的烹饪技巧
食用蜗牛时,可先将鲜活蜗牛放在盐水中洗净外壳。放进开水中煮8分钟左右,再用锥子将肉顺螺纹方向挑出,除去内脏,拌以香料、洋葱末煮沸,涂上奶油,加上茸蒜、精盐、芥末或胡椒末、味精等佐料作为冷菜食用。
法国名菜烙烤蜗牛的 *** *** 是:将已煮熟并除去了内脏的蜗牛肉洗净后重新放进完整的蜗牛壳中,送入高温烤箱或微波炉、 *** 炉中烤上几分钟,配以鲜红的西红柿即可上桌。
食用蜗牛要注意的是:在蜗牛冬眠期其体内黏液差不多已排尽,食之无妨。但对夏秋季节,以冬春时节的温室中的蜗牛,不能立即食用,要待它们空腹数日排净黏液之后才能食用。
白玉蜗牛的做法
蜗牛肉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及有益 *** 的每类,并含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甚至高於鸡蛋,如在100克乾蜗牛肉中蛋白质可达60.04克,所以蜗牛肉被视为一种强身健体的高级美味食品。下面就来看看白玉蜗牛的做法。
爆炒蜗牛片
材料:
蜗牛肉150克,笋片75克(无笋可用菱白、青椒、莴笋、蘑菇代替)汤料15克。猪油30克,鸡蛋一只、湿淀粉7克、黄酒、酱油各10克,红糖5克,盐15克,味精、葱、蒜少许,姜未5克。
做法:
1、将蜗牛肉切成片,每只蜗牛一般切5-6片,放入碗中,加黄酒浸泡,用适量淀粉和蛋清搅拌至每片都均匀粘牢。炒锅烧热,用食油 *** 克,旺火烧至六成热,放入蜗牛片,用手勺推散。当蜗牛片舒厚浮起时,倒入漏勺沥去油。
2、炒锅置旺火上,加人汤料、笋片、酱油、红糖、黄酒5克、味精、盐,滚至笋片呈玉色,放入蜗牛肉片,加葱、蒜、姜末、味精少许,拌至人味,淋入湿淀粉拌匀,端锅连翻几下使卤沾匀,加入猪油20克,用手勺拌至芡内包牢。
3、再沿锅边淋10克猪油,装盘。
麻辣白玉蜗牛
材料:
白玉蜗牛肉200克,汤料150克,蚝油30克,葱花、淀粉各15克,食油、大蒜末、豆瓣酱各10克,盐1克,味精、白糖各2克,花椒、辣淑、胡椒粉少许。
做法:
1、将热锅加少许食油,放进豆瓣酱,辣椒粉煸炒出香味,注入汤料,放进蜗牛肉,加盐、味精、白糖及大蒜末调味。
2、文火收至汤计浓时,用湿淀粉勾芡,撒上葱花,淋上蚝油,起锅盛于汤盘中,另将花椒粉、胡椒粉撒在蜗牛肉上。
宫保蜗牛
材料:
蜗牛肉400克,腰果 *** 克,生姜、生粉、红油各50克,豆瓣酱25克,干红辣椒、大蒜、冬笋、绍酒、桂皮、茴香各20克,湿淀粉、白糖、味精适量,盐、葱少许
制法:
1、将预处理后的蜗牛肉捞出洗净,改刀切丁,将干红辣椒、大蒜、生姜、冬笋切丁待用,将蜗牛腌渍入味拍上生粉。
2、热锅入油,烧至七成熟,把拍好生粉的蜗牛推入,迅速划散捞出。
3、热锅入少许食油,下入干红辣椒、大蒜、生姜、冬笋炒出香味,加入豆瓣酱、红油、绍酒、味精、盐、白糖调好味,再将蜗牛肉、腰果放入煸炒上色入味,出锅装盘。
火龙蜗牛彩百合
广东雨霖白玉蜗牛
不要以为世界上最毒的毒物都到澳洲赶海去了,你就可以掉以轻心。
喜欢到海边度假的人们一定要小心了,因为世界上最毒的物种之一可能会冷不丁地出现在你身边,而你却根本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毒,甚至可能误以为色彩斑斓美丽绚烂的它,是上天赐予你最美好的旅游纪念品。
这种广泛分布的可怕 *** 物种,就潜藏在中国东南沿海潮间带到潮下带的珊瑚礁、 *** 及沙质海底,身体里含有200多种 *** 理活 *** 成分,一滴就可以 *** 20个成年人,迄今为止至少已有30条人命记在了它的齿舌上,当然实际可能还要高得多。
这种毒物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锥形蜗牛,更多的时候它被称为芋螺或鸡心螺,是一种海洋腹足类软体动物,在中国沿海已发现了70多种。
芋螺在全世界一共有1000多个品种,毒液由称为芋螺肽的混合物组成,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毒液配方,已经发现的芋螺肽就超过了50000种,可能是所有无脊椎动物中最致命,最令人眼花缭乱的 *** 。
鸡心螺呈圆锥状或纺锤形,更大的可长到23厘米,是全然掠食 *** 的肉食物种,主食海蠕虫、小鱼、软体动物等,甚至其他锥形蜗牛。生命中的任何时候它都杀气腾腾,时刻准备着消灭周围一切活着的东西。
但你肯定会觉得百思不得其解,所谓螺,也就是蜗牛,行动肯定很迟缓,它们是如何吃到那些“疾驰”而过的物种的呢?
这就 *** 心螺之所以时刻都要用毒,并发展出如此有效毒 *** 配方的真正原因。
所有的鸡心螺都是用毒高手,可谓动物界的唐门世家。每个鸡心螺的喉咙内都有一个齿舌囊,储备着众多中空的齿舌,这些齿舌像鱼叉一样,由坚硬的几丁质组成。
由于移动速度慢,鸡心螺猎食都是守株待兔,埋伏在水底的沙子里,只把管状长嘴和触角露出沙子。一旦发现小鱼什么的猎物经过,就会通过强力的肌肉收缩,将连接着毒腺的齿舌从管状长嘴中 *** 不及掩耳地射出去,钉在猎物身上,瞬间将 *** 注入猎物体内,一秒之内就可以让其瘫痪,停止挣扎。
为了防止猎物挣扎,一些鸡心螺还贴心地进化出了一种可以减轻疼痛的 *** , *** 猎物神经,从而让猎物不会觉得痛苦,不知不觉地去了天堂。
当猎物被固定住不再挣扎后,鸡心螺就会收回“鱼叉”(齿舌),把瘫痪的猎物拖到嘴里,细嚼慢咽,消化之后吐出难以消化的棘刺和鳞片等,连同不再有用的齿舌一起吐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在吃饭的时间,鸡心螺如果感觉受到威胁,也会毫不犹豫地射出鱼叉,所以你在海边看到颜色鲜艳,美丽异常的圆锥形动物,千万不要随便就伸出手去捡,特别是较大种类的锥形蜗牛,这种行为可能会要你的命,因为鸡心螺的鱼叉完全可能穿破皮肤、手套或潜水衣。
尤其是一种被称为 *** 芋螺的地纹芋螺,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螺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以及世界上最毒的海洋动物之一,人类被其刺伤足以致命,有一项研究曾经估计,仅地纹芋螺就可能导致了36人的死亡。
地纹芋螺因而也被称为“一支烟蜗牛”,意思是你被这种蜗牛刺了之后,生命中剩下的时间就只够抽一支烟了,是不是很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在中国的海南及西沙群岛等地,就生活着这种拥有世界上最强毒 *** 之一的可怕毒物。不过这种说法被认为有些夸张,有研究认为,即使最毒的鸡心螺,才能 *** 一个健康的 *** 需要大约1到5个小时。
被鸡心螺刺伤的症状包括强烈的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刺痛和呕吐,症状可能马上出现,也可能推迟几天才出现,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肌肉 *** 、视力变化和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鸡心螺含有的各种神经 *** 被称为芋螺 *** ,由于其各种成分可以精准和快速发挥作用,对 *** *** 产生可靠、快速的特定影响,且没有什么副作用,科学家们因而看到了芋螺 *** 美好的医 *** 前景。
比如芋螺肽具有预防脊髓损伤引起的痉挛的潜力,并且可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肺部小细胞癌。芋螺 *** 可以立即产生降低心率或关闭疼痛感受器的神经信号,从中分离出来的Ziconotide用作止痛剂,效率据说是 *** 的1000倍,还没有成瘾 *** 。
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女王锥分离出来的芋螺 *** ACV1,则比 *** 和Ziconotide *** 效更强,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更长,且给 *** 方便没有副作用,被证明可以非常有效地治疗术后和神经 *** 疼痛,甚至加速神经损伤的恢复,并有望开发成用于治疗焦虑症、帕金森氏病、肌肉紧张和高血压等病症的 *** 物。
所以看看,虽然“芋螺世家”被称为 *** 螺,身藏 *** 还遍布全世界,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人中招,尤其是那些喜欢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贝壳螺类的人群,但它们种类繁多的丰富 *** 却也让科学家们垂涎欲滴。随着人类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围绕芋螺 *** 的研究将在医学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未来为人类的疾病治疗和生命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斤蜗牛肉,2两蛋白质,肉嫩味美,好吃又养生!说到蜗牛,大家肯定会觉得,就是那只背着重重壳,一步一步往葡萄藤上爬的蜗牛。也许你会惊讶,蜗牛怎么还能吃,其实小汐今天说的食用蜗牛,是体型相较大的法国蜗牛。这种蜗牛不仅能吃,还非常好吃,营养也不低。
世界四大名菜,包括鱼翅、干贝、 *** ,还有一道就是蜗牛,这是蜗牛肉的营养价值高是分不开的。蜗牛的烹调手法很丰富,不但可以红烧,而且可以焗,不同做法,口感不同。
蜗牛营养价值高,首先体现在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一斤蜗牛肉,蛋白质含量有90克,将近2两。其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也非常丰富,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能增强 *** 脑细胞活力,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能对皮肤和毛发产生营养美容作用哦。
蜗牛营养相对比较好消化吸收,所以胃肠消化力弱、体虚的人最适合吃。
蜗牛的脂肪含量不高,胆固醇很低,想要减肥的人,也可以吃哦。
在中医中,也有关于蜗牛肉的记载,蜗牛 ***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平喘理气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坏血病、哮喘和尿频等症,对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结核、疮痛、痔疮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在《本草纲目》都有关于蜗牛肉治病的记载,古代 *** 将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食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有任何看法,都可以给小汐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