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2024年港交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港交所在官网发文回顾2024年提到,这是取得重大进展和交付的一年。
这一年,港股一举冲破了连跌4年的“阴霾”,恒生指数迎来强势反弹,全年累计上涨17.67%,收复2023年下跌的“失地”。
回望这一年,港股市场在上市机制优化、流动 *** 改善、市场生态净化等方面持续推进,港股IPO加速回暖,新股市场“优等生”涌现,整体呈现出震荡式逐步攀升的特征。
关键词一:
港股迎来强势反弹
经历连续4年的下跌后,2024年港股迎来强势反弹。截至12月31日发稿,恒生指数报20059.95点,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17.67%,收复了2023年下跌的“失地”。
回望港股2024年以来的走势,全年低点出现在年初,恒生指数1月22日盘中更低跌至14794.16点。更大的转折发生在9月24日,在金融政策“组合拳” *** 下,港股与A股同时上演“飙升”剧情,直至10月7日,恒生指数盘中更高攀升至23241.74点,随后走出震荡行情。
关键词二:
港股IPO热度回升
回望2024年,港交所 *** 的步伐从未停止,尤其是在上市 *** *** 方面不断优化上市机制,提高上市效率。这一年,港股IPO回暖迹象明显。
继去年港交所推出特专特技第18C章、引入库存股机制后,今年8月,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在原有的门槛基础上分别减少20亿港元;同时下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更低 *** 第三方投资额。
政策迅速落地显效。10月30日,港交所首单De-SPAC(SPAC公司对标的企业完成并购流程)落地;12月23日,越疆科技在港交所 *** 上市,成为继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后的第3家18C章特专科技公司。
港股IPO按下“加速键”。10月18日,港交所宣布将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iFind数据显示,2024年, *** 市场共迎来70只新股上市,仅12月份就有10家新股上市,包括国货美妆企业毛戈平、医疗大模型企业讯飞医疗科技等。当前仍有不少企业积极递表,拟 *** 港股。
关键词三: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伐加快。2024年,港股已上市的70只新股中,来自内地的新股占比近 *** ,从所属省份来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赴港数量居多。人工智能、家电、物流等行业纷纷将目光投向 *** 。
港股市场“A+H”双重上市案例逐渐增多。继美的科技、顺丰控股、龙蟠科技3家A股公司在港股顺利上市后,目前仍有十余家A股公司谋划赴港上市,其中就包括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 *** 等行业龙头企业。记者梳理注意到,在上述企业赴港上市的公告中,都有提及推进全球化、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等相关表述。
展开全文
与此同时,也有多家A股公 *** 虑分拆上市,筹划推进“A拆H”。例如,12月30日A股科大讯飞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在港股 *** 并上市交易,这也是今年港股最后上市的一只新股。
关键词四:
港股企业分红、回购意愿增强
随着监管对分红政策的进一步引导和优化,2024年港股公司分红积极 *** 正在提升,同时也在积极回购提升投资者回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已有543家港股宣告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其中更高的是中国移动,达到557.70亿港元;国有三大银行 *** 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则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年度累计分红总额分别达到553.47亿港元、532.85亿港元和441.10亿港元。
2024年在港股市场中 *** 控股回购金额更高,达到1120.03亿港元,相当于其当前市值3.85万亿港元的2.90%。
关键词五:
加速劣质股出清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持续显效,“劣质股”加速出清。
年内已有49家港股公司被摘牌,其中15 *** 司私有化退市,包括欧舒丹、维达国际等,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和中集车辆分别为赎回和自愿撤回上市;其余则为被取消上市地位,显示出其净化市场生态的决心。
同时,港交所还就建议下调 *** 证券市场股票更低上落价位刊发咨询总结,决定按原定计划分两阶段下调适用证券的更低上落价位,以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和透明度。
关键词六:
港股流动 *** 改善
2024年,多项改善港股市场流动 *** 的举措相继推出。例如,9月23日港交所正式落实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运作的安排; *** *** 、港交所持续加深与国际资本合作,10月末,两只 *** 交易所买卖基金在沙特交易所跨境上市。
此前港股面临的流动 *** 困局也有所缓解,据港交所统计,10月8日,港股成交额超6204亿港元,创出历史天量。
今年正值互联互通10周年,南向资金也在持续加仓港股。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南向资金继续保持自开通以来连续10年的净买入纪录,截至12月31日,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7856亿港元,刷新年度流入规模新高,展现出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持续看好。
随着市场流动 *** 不断恢复,不少大型港股IPO项目背后也可以看到国际长线基金的参与。“这也能够使得包括中东在内的多元化背景资金加入,随着港股市场逐渐复苏,这对于 *** 保持亚太金融中心地位也有重要意义。”高合资本合伙人孔庆勋向记者表示。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