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雪糕是最必不可少的消暑神器了。这不最近#钟薛高雪糕最贵一支66元#这一话题登上了热搜,钟薛高也着实被网友揶揄嘲讽了一番。普通雪糕用料再高端,装X指数再高,论背后的文化蕴意,怎比得过博物馆文创雪糕?今天AB君来分享一波文创雪糕,看看你最想打卡哪一款?
国家博物馆
陶鹰鼎雪糕
颜值:★★★★★
亮点:呆萌的申奥大使
文化属 ***
陶鹰鼎来自于 *** 仰韶文化,高35.8厘米,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粗壮的双腿与尾羽形成了三个支点,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美感巧妙地融在了一起。
据国博信息,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 *** 会时, *** *** 亲自挑选了7件能 *** 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物,送往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示,陶鹰鼎便是其中之一。看来,五千高龄的呆萌陶小鹰称得上是年纪更大的“申奥大使”了。
打卡姿势
小红书:1027 *** 6
故宫博物院
脊兽雪糕
颜值:★★★★
亮点:大团队 多口味
文化属 ***
明清建筑中的琉璃脊兽本是用于保护戗脊瓦钉免受雨水侵蚀的构件,后来逐渐发展出不同的鸟兽形装饰并成为建筑等级的标志。
除排在最前面的仙人骑凤外,一般为9个脊兽,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suān ní)、獬豸(xiè zhì)、 *** 。故宫唯一的例外就是太和殿,增加了第10只小兽行什。
押鱼
行什
打卡姿势
小红书:2694587 ***
首都博物馆
伯矩鬲雪糕
颜值:★★★★
亮点:纯北京老炮儿
文化属 ***
伯矩鬲(lì),高33厘米,1974年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墓出土。伯矩鬲通体满饰浮雕状牛头纹,数量达7个之多,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是商周青铜礼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伯矩鬲的艺术构思和铸造工艺在目前已知的商周铜鬲中仅此一例, *** 了燕国青铜文化的更高水平。
打卡姿势
小红书:101654757
大众点评:DF81
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雪糕
颜值:★★★
亮点:国宝重器
文化属 ***
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 *** 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苏州潘氏家族捐赠。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与大盂鼎和毛公鼎合称为“海内三宝”。
大克鼎内壁铸铭文28行,共计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被赏赐大量土地、奴隶的内容。大克鼎铭文字体工整优美,内容详实具体,是研究西周奴隶制的重要史料。
打卡姿势
小红书:107430030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 *** 雪糕
颜值:★★★★★
亮点:来自外星的娃娃头
文化属 ***
三星堆博物馆的 *** 雪糕可谓是今夏最火的爆款了。五一期间,率先推出的两款分别以平头金 *** 和青铜大 *** 为原型,端午节三星堆又上新了根据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 *** 形象设计的雪糕,其中还有一款神秘味哦~
平头金 *** 头像,通宽19.6厘米,通高42.5厘米。一般认为,这种金面造像 *** 社会高层地位的人,他们手握生杀大权,并具有与神交流的特殊技能。
小红书:113232185
青铜大 *** 高72厘米,宽132厘米,体量巨大。额间的方孔,猜测原本安装有饰物。
“大立人”通高260.8厘米,比姚明还要高。表现的似乎是巫师正在做法。他手中原本拿的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琮,有人认为是权杖,有人认为是象牙,还有人认为是类似彝族毕摩(祭司)的神筒或签筒。
青铜纵目 *** ,宽1.38米,高0.66米。双眼呈柱状外凸,双耳向两侧伸展,被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天神烛龙“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纵目 *** 的造像依据是否和二者有关呢?
打卡姿势
小红书:106797084
大众点评:Ssssqy
神秘的蓝花楹口味 @安安在路上
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怪兽雪糕
颜值:★★★★★
亮点:神奇动物在哪里?
文化属 ***
金怪兽,长11厘米,高11.5厘米,重257克。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 *** 了多种动物元素: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
更精巧的是,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底盘有小孔,据此推测此物可能是匈奴酋领冠上的装饰。
杜虎符雪糕
颜值:★★★★
亮点:见符即见君
文化属 ***
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 *** 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君王处,左半符颁发给统兵将帅。
杜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用来调兵的兵符。杜虎符为左半符,背面有槽,颈上有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小篆9行共40字。
玛瑙杯雪糕
颜值:★★★★
亮点:三牛精神就是我
文化属 ***
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兽嘴处的镶金其实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就可以从嘴流出。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仍有争议,其造型依据是西方的酒具“来通”杯,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 *** )十分常见。这件玛瑙杯也是唐代丝路繁华的有力见证。
舞马衔杯雪糕
颜值:★★★★
亮点:马中舞蹈家
文化属 ***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3厘米,仿游牧民族皮囊式水壶造型。
壶身精美的纹饰再次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文字记录,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据记载,宫中养舞马几百匹,玄宗生日,披金戴银,和乐起舞,曲终,口衔酒杯,跪地祝寿。
打卡姿势
小红书:856199686
大众点评:GGGGigi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CGTN法语频道
兵马俑雪糕
颜值:★★★★
亮点:将军出征 俑气来袭
文化属 ***
头戴鹖冠的“高级军吏俑”,是秦兵马俑坑中目前出土级别更高的一种,也被大众称为“将军俑”。他们身材高大魁梧,头戴双卷尾鹖冠(hé guān),脚蹬方口翘尖履,有的身穿双重长襦,有的外披彩色鱼鳞甲。
考古资料表明,在秦俑坑发掘出土的2000多件陶俑中,已发现“高级军吏俑”9件,其中7件出土于一号坑军阵的指挥车后,说明他们原来是车上的高级军官。
打卡姿势
小红书:184160957
@叮叮当当2120
江西省博物馆
小鸟虎雪糕
颜值:★★★★
亮点:虎鸟CP闪亮出道
文化属 ***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通长53.5、通高25.5厘米,重6.2千克, *** 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
这件青铜虎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出土修复后,工作人员发现它只剩下一只獠牙了。1996年,现任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彭适凡得知朋友在古玩市场上,从一个新干农民那里收到了一颗青铜 *** 。彭馆长得知后十分激动,他隐约觉得,这就是大家多年来苦苦找寻的那颗 *** 。他随即动员朋友将其捐给博物馆,经研究,这正是青铜虎的 *** ,这件历经 *** 的文物终于完整了。
打卡姿势
小红书:269732029
沈阳故宫博物院
大政殿雪糕
颜值:★★★
亮点:八方归一 大殿景运
文化属 ***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皇太极称帝定宫名时,称为“笃恭殿”,后改为大政殿。大政殿是沈阳故宫中更具民族特色的一座建筑,充满了浓郁的满族风格,同时又融合了汉、蒙、藏的文化内涵及建筑技法。
它是清入关前举行皇帝登基、元旦、万寿节朝贺、筵宴典礼等重要庆典的地方,平时则用以举行议政王大臣会议或颁布重要诏令等。清 *** 北京后逢朝会及节日庆典,沈阳各衙署官员仍于殿前行礼;清帝东巡盛京时也于此举行庆贺筵宴。
甪端雪糕
颜值:★★★★★
亮点:头上有犄角 身后有尾巴
文化属 ***
甪(lù)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拥有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据说甪端可以“日行万八千里,晓四夷之语,明达方外幽远之事”,“不伤人,惟食虎豹”。
清乾隆 掐丝珐琅甪端
甪端作为宫殿陈设品、实用器,通常成对放置于大殿内两侧堂陛之上,用以焚香和威慑殿堂。
打卡姿势
小红书:104 *** 2556
天津博物馆
玉壶春瓶雪糕
颜值:★★★
亮点:金鸡富贵
文化属 ***
清乾隆珐琅彩芍 *** 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国宝级文物。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釉面温润。珐琅彩绘图案取自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芍 *** 雉鸡寓意金鸡富贵。空白处墨彩题诗:“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
翡翠蝈蝈白菜雪糕
颜值:★★★★
亮点:吃白菜 聚百财
文化属 ***
清代翡翠蝈蝈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工匠利用菜心处材质的翠绿色,圆雕一对蝈蝈和一只螳螂,它们好像在边爬边啃菜叶,吃得滚瓜溜圆。
打卡姿势
小红书:600226345
艺术商业编辑部
编辑:xuxu
图:各博物馆、 ***
看看 三星堆与金沙到底有多像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商周动物装饰刃玉璋
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动物装饰刃玉璋
金沙遗址青铜立人
三星堆遗址青铜立人
三星堆金杖及线描图
金沙遗址金冠带及线描图
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金 ***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 ***
金沙遗址出土的小金 ***
王嘉 段祯/文 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
据考证,古蜀国在四川盆地发展的历史长达 *** 0多年。长期以来,古蜀国仅存在于语焉不详的传说故事中。上世纪至本世纪初,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让古蜀国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起来。此次三星堆遗址再发掘,让金沙遗址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两个遗址到底有多像呢?
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在祭祀文化上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两处遗址出土器物的样式和艺术风格极为相似,从出土器物体现出三星堆的古蜀人与金沙的古蜀人有着共同的 *** 和崇拜,比如对于大树的崇拜,又比如对太阳的崇拜。
发现于成都市区的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与三星堆高度相似的器物,两处遗址相距不远,在 *** *** 、城址布局及时间延续上都可以看出金沙遗址就是对三星堆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国的又一 *** 、文化、经济中心,是成都城市的开端,它将成都的建城史从此往前推进到距今3000年左右。金沙遗址发展到后期时,其文化中心向今天成都城市中心的转移即积淀和开创了成都的城市史。可以说,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 *** 的古蜀文明孕育了成都的城市文化。
金 ***
金沙遗址目前共出土2件黄金 *** ,其中商周金 *** 是目前中国出土同时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件黄金 *** 。金 *** 与三星堆出土的4件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以及最新出土的金 *** 残片相比,造型风格极为相像。
三星堆的金 *** 被粘贴在青铜人头像上,背面还残留生漆加黏土调和而成的黏合剂。金沙遗址出土的金 *** ,外表打磨光亮,内壁却较为粗糙,可能不是用于直接佩戴于人脸。考虑到黏接剂已被古蜀王国的先民们广泛使用,在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矛、玉钺、石虎、木雕神人头像等很多器物上都发现有粘接剂的这一现象,专家推测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件金 *** 也是粘贴在青铜人像或木雕神人头像上的。
金冠带
金沙遗址金冠带上的人头、鱼、鸟、箭纹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刻纹如出一辙,而人头图案又有所变化。“人头·鸟·鱼·箭”图案反映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与古蜀国传说中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蜀王的故事不谋而合。
青铜立人
金沙青铜立人像,总体风格造型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极为相似,他们都被塑造成为高高站立的人物,脸形类似,神情庄严,双手聚于胸前、有着相同的手势,手中都应当持握着从双手间穿 *** 而过的器物。但是金沙遗址的青铜立人冠形更为奇特。
玉器
古蜀人继承和发展了夏朝 *** 的观念和礼制的思想,使玉璋成为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共出土玉璋300多件,超过全国其他地方出土总量。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戈兼具了玉戈和玉璋的部分特点,是璋戈合体的典型,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类玉戈在三星堆祭祀坑中也有大量发现,曾被形象地称为鱼嘴形玉璋,但不见于成都平原以外地区,是古蜀文化中具有 *** *** 的器物之一。
目前仅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发现动物纹饰装饰的玉璋,为古蜀特色。
凹刃玉凿、有领玉璧等有着鲜明特色的玉器,曾从四川流传到我国云、贵,以及 *** 一带,成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
作者:
来源: 成都日报
四川自贡第29届国际恐龙灯会直播现场:历届“灯王”惊呆网友,“三星堆 *** ”引人注目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1月17日晚8时20分,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自贡市人民 *** 主办的 “梦想之光·千灯之城”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正式开幕。本届灯会,在往届灯会基础上继续突破提升,用彩灯连接现实与虚拟世界,打造中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的行浸式灯会。
据了解,本届灯会分为《乐享年味》《剑侠 *** 》《辉煌新时代》《潮玩联盟》《创想世界》5大主题区,5大区域各具特色,在自贡传统彩灯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最新的材料与技术,充分贴合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当晚,封面新闻在灯会现场进行了直播,自贡文旅投副总经理曾杰作为嘉宾,带领封面主播和网友畅游灯会,全网共计173.1万人观看了本次直播。
本届“灯王”+往届“灯王”
网友惊呆:佩服!自贡灯会啥子材料都敢拿来做灯!
“这是本届灯会更大的亮点灯组《千灯之塔》,高约25米,融合了历届自贡灯会的‘灯王’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彩灯样式,打造出了一座集文化、互动、演艺、购物为一体的彩灯宝塔。”从大门进去不久,曾杰就带着封面主播来到本届“灯王”面前,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据了解,这组重现自贡历年灯会灯王的灯组,采用自贡传统彩灯加入大量特材工艺 *** ,融入自贡“大/小三绝”与商业售卖演艺,打造自贡的城市年代秀。
围绕着“灯王”的,是历届灯会的6组“灯王”:第十五届自贡灯会玻璃 *** 瓶灯《九凤瓶》,第 *** 自贡灯会灯王《四龙戏珠》,第二十一届自贡灯会《青花瓷》《孔雀开屏》,第二十五届自贡灯会瓷器灯《华夏乐章》、蚕茧灯《万象更新》。
“玻璃 *** 瓶、瓷器、蚕茧,这些稀奇古怪的彩灯 *** 工艺,当年震惊了世人。”曾杰说,6组“灯王”,个个都是当年的NO.1。
网友们纷纷留言:“自贡灯会真是天马行空,啥子花样儿都想得出来!”“ *** 瓶都可以做灯?坐等明年来一组!”
“三星堆 *** ”引人注目
*** 3+英雄联盟手游受年轻人热捧
在《千灯博物馆》,一座三星堆 *** 为题材的灯组,矗立在路边,引人注目。“这是《古蜀三星》的《穿越》灯组,以金面罩铜人头像为核心,打造的一组‘三星堆 *** ’灯组。”曾杰介绍。
这组灯组里,共精心打造了《古蜀三星》《秦汉帝国》《大唐盛世》《风雅大宋》《 *** 敦煌》五个版块。“《秦汉帝国》取材于秦始皇陵兵马俑,主题灯组表现了兵马俑的泥士质感,他的头微微扬起,肃穆地仰望天空。”
《大唐盛世》让游客们切身处地的感受和欣赏大唐的风土人情和盛世景象。《风雅大宋》灯组创意来源于北宋的千里 *** 图。《 *** 敦煌》创意来源于山东博物馆藏品,明代的《千手观音》,灯组同比例放大还原这一旷世藏品,观音像灯组高16米,寓意“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本届灯会,还有两组年轻人特别感兴趣的灯组: *** 3主题区和《英雄联盟手游》主题区。 *** 叁主题区以《 *** 》IP为核心、“国风美学大成+潮流视觉创意”为基调,运用彩灯强大的塑造能力和营造能力,打造武侠主题沉浸式游园体验。《英雄联盟手游》主题专区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峡谷世界,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召唤师峡谷英雄、峡谷生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 *** 05712】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他们是谁?三星堆出土铜喇座顶尊跪坐人像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纵目大 *** ,眼睛呈圆柱状往前伸出;青铜大立人通高260.8厘米,是世界同时期更大的青铜雕像……这些自成体系的青铜器,被古蜀人用于祭祀,追忆和崇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祖先、无所不能的神灵,向后人展示着他们天马行空的幻想、艺术乃至心灵。
眼睛是古蜀人给人的印象
1986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四川广汉鸭子河上的打鱼人早早吆喝鱼鹰进了船舱,河畔鳞次栉 *** 砖厂冒出一团团黑烟,飘荡在天空中,久久难以消散,挖土机的轰鸣声令这里的夏天显得燥热无比。多年后,这个燥热的夏天仍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之中。就在这天,砖厂的挖掘机意外发现了惊人的宝藏。这是两个埋藏着大量珍贵文物的祭祀坑,坑 *** 土了青铜大立人、纵目 *** 、青铜人头像等大量珍贵文物。一个失落已久的古老王国通过这些美轮美奂的文物向后人讲述着它的族人、战争、艺术乃至灭亡的不幸。
纵目大 *** ,高65厘米,宽138厘米,出土时倒立在祭祀坑里的,远远看上去像把椅子,挖出来原来是个巨型 *** 。它 *** 眉,鹰钩鼻,扁平的嘴巴似乎带着盈盈笑意,最特别是的眼睛,呈圆柱状往前伸出,甚至连眼肌都附在眼球上拉了出来,似在奋力张开眼睛。古蜀国的工匠们,将人与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这具既夸张又独具特色的作品。
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蜀犬吠日”,说的是成都平原上的狗很少看见太阳,一当太阳露出脸时,它们就感到奇怪,感到是个怪物要去叫,要去咬。成都平原自古多雾,天基本上是阴沉沉的,生活在这里的蜀人想要看清远一点的东西,很不容易。一种观点认为,纵目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出来的, *** 的眼睛是柱形的,这无疑意味着它有超乎寻常的望远能力,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两个尖尖的耳朵像鸟的两只翅膀一样,在古人眼中,天空中飞翔的鸟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甚至是云霄之外神灵的指示。因此,纵目大 *** 又赢得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称呼。
另一种观点认为,纵目大 *** 塑造的是蜀王蚕丛形象。《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做石棺石椁,国人从之,谓纵目人 *** 也。”所谓“纵目”,是否像神话中的二郎神一样,额头中间长出一只眼睛?祭祀坑发现后,学者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纵目”可能正如这些 *** 一样,眼睛是向外突出的。也许有人要问,蜀王蚕丛怎么会长得如同怪兽一般?殊不知,纵目大 *** 是对蜀王蚕丛的追忆,这样的形象,显然经过了古蜀人天马行空的幻想与艺术加工。
除了纵目大 *** ,三星堆还出土了许多与眼睛有关的文物。“眼形器”有菱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种样式。菱形是完整的图案,钝角三角形器由两件上下拼合成菱形,直角三角形器则须由四件才能拼合成菱形。菱形的中间,恰好组成一个突出的圆,它们 *** 的是古蜀人“纵目”。
眼睛,是古蜀青铜器艺术表达的重要母题,有意思的是,甲骨文中的“蜀”字,写法虽有20多种,每一种写法上面,都有一个大大的“目”字。历史上的古蜀人并未留下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商朝的甲骨文中会以眼睛来 *** 蜀人呢?从青铜器中的眼睛崇拜来看,当时的古蜀人创造出大量眼睛突出的形象,供奉于宗庙或神殿中。同时代的商朝人,可能看到或听说了这些神像,便用象形的方式将它记录下来,这或许就是甲骨文中“蜀”的由来。
祭祀坑之后更大的考古发现
纵目大 *** ,硕大的体积说明它不是戴在人脸上的,联想到它两颊上下均有榫孔,推测是组装在大型柱状建筑物上,被高高供奉起来;眼形器的四角均有小孔,表明过去是组装在某些建筑物上的。种种迹象表明,三星堆古城曾有一座庞大的宗庙,容纳古蜀国珍贵的青铜器、玉器,也是巫师举行重大祭祀仪式的场所。
这个推断在2013年得到证实,新发现的三星堆青关山遗址,向后人展示着古蜀国恢宏的建筑与隐秘的祭祀。我来到青关山时,巨大的考古探方中,隐约可见一个长55米、宽15米的长方形建筑基址,根据残存的柱洞分析,这处建筑由6—8间房屋组成,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墙基内外各有一排密集的土坑,总数近200个,可能是支撑屋面出檐的“檐柱”,底部由红烧土垒砌,夹杂大量卵石。
青关山北濒鸭子河,南临马牧河,是三星堆位置更高的 *** ,站在这里,整个古城尽收眼底。考古勘探显示,青关山台地分布着 *** 红烧土与夯土,现存面积约16000平方米,年代被确定在商代,这也是中国继河南安阳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之后发现的第二大商代建筑基址。
地处河南安阳市的洹北商城是商代中期都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号宫殿基址,东西长173米,南北宽约90米,呈“回”字形结构,由主殿、耳庑、廪台、南庑等部分构成,这一发现将中国四合院的历史追溯到商代。已发掘的四个封闭式台阶上有保存完好的木质踏步,每个台阶正对正室,其中两个正室祭奠坑用猪、狗、羊作祭品。同样,青关山下方也埋藏着多处破碎的玉璧、石璧、象牙,可能是奠基时埋下的。玉璧、象牙曾在祭祀坑中屡有发现,它们是古蜀国的祭祀重器,由此可以管窥青关山的尊贵地位。
由于发掘面积有限,青关山迄今只露出了冰山一角,从奠基使用的玉璧、象牙来看,青关山基址上曾有一座礼仪 *** 建筑,可能是古蜀国的宗庙,它被誉为继两个祭祀坑之后的更大考古发现。
双马人纹铜树形器,树形器是盐源青铜文化中更具特色的器物
青铜人头像,他们是谁?
纵目的形象,成了三星堆青铜器的特征。青铜人头像也是纵目的,但与纵目大 *** 还是有很大区别——眼睛鼓出眼眶之外,中间有一道横向棱线,虽然神秘,却不像纵目 *** 那般夸张,可能 *** 酋长或祭司阶层。
青铜人头像戴着 *** ,作为古蜀国的头目,为了保持神秘,是不会轻易以真面目示人的,戴上 *** ,不但掩盖了自己的面容,也隔绝了与世俗的联系。我曾经在雅安芦山县看过当地的庆坛表演,这是芦山当地的古老傩戏,当那些年过六七旬的坛师戴上 *** 的一刹那,身体似乎被注入了活力,顿时手舞足蹈起来。
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头像过去是有身躯的,只不过青铜珍贵,它们的身躯以木头或者泥巴代替,并在埋入祭祀坑前被毁坏。在三星堆,能享受全铜铸造殊荣的,只有那尊高260厘米的青铜大立人——出土时在祭祀坑中平躺着,身边环绕着纵目 *** 、人头像、玉器以及六七十根1米有余的象牙。
大立人的模样,与青铜人头像并无太大区别,粗眉、纵目、高鼻、阔口、大耳,只是他的身体也用青铜铸造而成,竭尽奢华之能事:头戴双层高冠,身穿三层华衣,外衣装饰四条飞龙,很像后世帝王的龙袍,双手硕大,夸张地握在胸前,过去可能握着玉璋或象牙等礼器,似乎正醉心于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之中。大立人在所有人像中居于最崇高的地位,是古蜀国群巫之长。
有意思的是,在可以辨认的 *** 件青铜人像中,发型只有两种:一种长长的辫子拖在脑门后面,称为“辫发”;另一种头发卷起来用笄(古时的发簪)系在脑后,叫作“笄发”。在古代,不同部族的发型一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出现在三星堆祭祀坑中的“辫发”和“笄发”是两个风俗装扮差异很大的部族。
梳着“笄发”的青铜人像常故作神秘之态,他们的工作几乎全部跟 *** 有关。身着华丽服饰、高高站立在祭祀台之上的青铜大立人,双手无限夸大举在胸前,正陶醉于恢宏的仪式之中;头戴鸟头冠、下穿鸟足裤的青铜立人,似乎正在云蒸霞蔚中飞翔……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笄发”。
那些梳着“辫发”的青铜人像则似乎终日无所事事,若干年前的一场变故毁坏了他们脆弱的木制、 *** 身躯,面对着孤零零的人头,我们很难复原出他们曾经的生活。跟那些醉心祭祀的“笄发”们不同,“辫发”们可能是世俗的权力集团,也就是通常说的王权。
在古代,国家权力往往分为 *** 与王权两个部分。青铜人像的两种发型透露出古蜀国内部的 *** 模式:“笄发”们 *** 的是神权阶层,控制着三星堆人的精神,充当着三星堆人与神灵之间沟通的媒介;“辫发”们则奴役着三星堆人的身体,把王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如此说来,三星堆古国的 *** 一分为二,一族占有神权,另一族则把王权收入囊中。
两个部族的真正身份,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华认为,他们一支是成都平原上的土著部落,另一支则可能是来自二里头的夏代王族。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想象远古的一幕变迁:3000多年前或更早,一支来自二里头的夏朝王族来到成都平原,当地土著部落对他们礼遇有加。王族神秘、虔诚的祭祀仪式引得土著心驰神往,他们留下来担当古蜀国的巫师。王族最终取代土著巫师,并进一步攫取了三星堆的神权。成都平原上出现了神权与王权并驾齐驱的情况。
祭祀坑中,“辫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笄发”。不过,数量跟分享权力可能没有太大联系。青铜人像中有四个戴着黄金面罩,黄金暴露了两个部族之间的秘密协议。在古代,青铜珍贵,黄金更为稀有。四个青铜人像应该 *** 了古蜀国的更高权力。他们两个“辫发”,两个“笄发”,数量恰好相等,似乎刻意维持某种平衡。
口说无凭,他们似乎还签下了协议。在一件金杖上,刻有这样一幅图画:四根羽箭平行射入两个人头之中,箭头分别穿入两条鱼的头部,箭尾则是两只展翅的飞鸟。一个最新的说法是,两个人头 *** 着“笄发”和“辫发”两个部族,鱼和鸟是它们的图腾,羽箭则相当于誓言。这是“笄发”和“辫发”们刻下的契约,写下的是庄严和肃穆。
特立独行的青铜时代
除了青铜雕像,三星堆人还用青铜铸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世界。鸟形器是最常见的,青铜神树枝头上有鸟,青铜尊上有鸟,许多鸟出土时便是形单影只的,谁也不知道它们原先栖息在哪里。更具震撼力的是青铜大鸟头,通高40.3厘米,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勾喙,可能寓意着继蚕丛之后的蜀王鱼凫,鱼凫的“凫”字,指的就是捕鱼的水鸟。
在三星堆遗址,龙也时有出现。在长达数 *** 的历史中,龙一直备受中国人 *** ,有着不同图腾崇拜的古人,纷纷将自己部落的图腾嫁接到龙身上。崇拜猪的部落,说龙很粗壮;崇拜蛇的部落,说龙头上没有角;崇拜羊的部落,说龙是有胡子的。我们今天见到的龙,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才最后定型的。三星堆青铜龙柱形器,一条小龙趴在青铜器上,瞪着眼睛,张开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伸着脑袋四处张望,后爪紧紧抱着青铜柱。它有一对大耳朵,耳内侧长着一对犄角,却留着山羊胡子。
青铜蛇多呈S形,仿佛正在游弋或昂首攻击,眼球呈圆形凸出来,腹部有一排鳞甲,头部和背上长有翅膀。《山海经》记载,鲜山有鸣蛇,样子长得像蛇,却有四只翅膀,声音像磐石。据说鸣蛇是不祥之物,见了就要大旱。三星堆人还用青铜铸造出虎、雄鸡、鹤等动物的造型,它们和三星堆人一起,奏响了生命的欢歌。
商朝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也影响着古蜀人。三星堆出土文物虽然颇为神秘,不少文物却能看到商人的背影,诸如青铜尊、罍等,应该是蜀地工匠模仿中原青铜器 *** 的。早在3000多年前,极富探索意识的古蜀人已经走出成都平原,积极与外界交流,从浩瀚的商文明中吸取了诸多精华,却又自成一体。这就使得三星堆在保留了它天马行空幻想的同时,又加入了殷商文明的大气与磅礴。
自大禹铸九鼎以来,鼎、尊、罍、彝、盘、豆、簋等青铜容器便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主流,三星堆却自成体系,这些青铜器被他们用于祭祀,追忆他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祖先、无所不能的神灵和死去的亲人。
一棵棵神树,一个个铜人,一只只飞翔的鸟儿,一双双神秘莫测的眼睛。三星堆900余件青铜器成功地搭建起了古蜀青铜文明的高度,绘声绘色地把一个失落已久的古老帝国重新拉到我们身边。也许,当风拂过古国的时候,整个王国的人们都可以聆听到那些由金属的摇曳和碰撞演奏出的音乐,那一声声清脆的声响证明了一个伟大的青铜时代在成都平原达到顶峰,它自成体系的题材,吟唱着古老却特立独行的史诗。
——摘编自《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萧易
来源: 文汇报
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提起三星堆,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梦幻、神奇、瑰丽……即便我们将这些词语都加诸三星堆之上,似乎仍不足以形容其神秘和未知。人们赞叹它“沉睡三 *** ,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更大、等级更高的中心 *** 遗址。
这是一场跨越3000年的对话——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蜀王国的一层面纱。那“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时代,似乎也露出些许“蛛丝马迹”。
这是一次跨越近百年的接力——从三星堆最早被人发现,至今已过近百年。对于它的探索,凝结了几 *** 古学家锲而不舍追求的心血,留下无数故事和传奇。
我们的故事就从上个世纪20年 *** 始讲起……
彼时,在成都北边广汉南兴镇,一个笃信道教的秀才燕道诚和儿子燕青保在家宅旁挖沟,没想到一下子挖出300多件玉石器。1934年,时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 *** 组织考古队在已发现疑似玉石器“窖藏”的附近进行为期10天的发掘,共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
然而,学术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遗址的价值,1949年以前再未组织有效的考古发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冯汉骥先生带领下,童恩正、沈仲常、王家祐、杨有润、林向、张勋燎、宋治民、马继贤、王有鹏等先生相继参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三星堆被认为是已发现的古蜀国最重要的中心遗址。
巨大的惊喜终于在1986年到来。三星堆“两坑”(两个祭祀坑)突然现世: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 *** 、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断出土,轰动国内外。
35年前的这次重大考古发现,为世人打开了通往三星堆文化,乃至古蜀文明的一扇门,“三星堆”也因此名震天下。
在这些文物中,有迄今全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树株更高的青铜神树,国内现存年代最早、更大、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青铜纵目 *** ,有鸟、 *** 、鱼和戴冠人头像图案的金杖……透过这些古蜀王国的杰出“作品”,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
而这些发现的背后,还蕴涵着更深层的意义——它让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事实上,即便已经有了这么多震惊世界的发现,人们对于三星堆文化的讨论依旧不绝于耳,也还有很多谜题等待 *** 。这令我们更加期待即将揭晓的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举行。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
据介绍,6个“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 *** 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 *** 、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这一次,或许会为我们审视古蜀文明提供新的视角,又或许会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王鹏、童芳、施雨岑)
来源: 美术报
3000年前,它敷着“黄金面膜”今天,一起来认识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蒜头鼻、阔嘴巴、剃平头
眼角高高挑起,眼球凸出
青铜骨骼黄金皮肤
这是一张来自3000年前的脸
从古蜀文明穿越而来
它在凝视什么?
这件青铜人头像
为啥戴着金面罩?
据已有统计
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
共出土了57件
样式各异的青铜人头像
其中只有4件覆盖黄金 ***
而这尊“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是三星堆出土的金面铜人头像中
保存最完好的一件
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
在青铜人头像上包贴金面罩
与 *** 习俗有密切关系
同时也象征其身份高贵
薄如蝉翼的“黄金面膜”
如何服帖在青铜脸上?
古蜀人有着高超的金铜复合技术
用黄金捶拓出金箔
以生漆调和石灰做黏合剂
面罩大小、造型与头像面部完美贴合
文物也“撞脸”?
三星堆与金沙的不解之缘
从造型、风格上看
三星堆青铜人像所佩戴的金面罩
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金 *** 高度相像
三星堆和金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
两者之间没有高山,也没有大川
3000年前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
这一惊人的相似是否证实了
当时人们的去向
三星堆或是金沙辉煌的过去
金沙则是三星堆的延续
三星堆文明晚期
正处于中原殷商年代
彼时中原人制造的青铜器
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但同期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
却如此不同
填补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和文化史上的重要空白
改变了人们对商代四川盆地
社会发展水平的传统认知
每一次目光交汇
都是一场跨越时间的文明邂逅
等了3000年
我们终于见面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预约参观↓
文案丨孙煜祁 杨瑾
文案指导丨馨焱
特别鸣谢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总台四川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来源: 央视新闻
青铜面像奇形怪状,4800年前的三星堆藏着什么秘密北纬30度一直是条非常神奇的纬线,这里有让船只离奇失踪的百慕大三角;有飞禽走兽可以生存但人必死无疑的“死亡之谷”;还有至今不知道是如何建造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就在神奇的北纬30度上,我们中国也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文明,那就是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像称得上是世界之最。不管是高大的青铜立人像还是充满传奇色彩的青铜树,亦或是那些怪异的 *** 、头像,无疑都彰显了一个4800多年前的文明。
“三星堆”的发现还得从1986年7月18日说起。
那天农民伯伯正在挖土烧砖,但是没想到一锄头下去竟挖出了很多碎片,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还是不敢盲目地再挖下去了,于是找来了当时正在三星堆附近考古的陈德安。
起初陈德安并没有太当回事,就以为是坟墓什么的,毕竟四川平原曾经是巴蜀之地,有坟墓很正常。然而随后挖出来的东西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一个奇形怪状的青铜 *** 出现在了泥土中。
它像人又不像人,眼睛深邃,鼻子高挺,耳朵上还有孔,有点像耳洞的样子。
下颌骨的位置还有大火灼烧过的痕迹,是什么样的状况可以让人把青铜器烧完之后再埋进土里呢?随后,三星堆土坑里接 *** 现了奇形怪状的青铜头像。
这里俨然成了它们的王国,形态各异,表情丰富。
有严肃沉稳的男 *** 形象,有端正漂亮的女 *** 角色。
无一例外,他们的长相不像中国人反而有点西方人的味道。
到了挖掘的后期,居然在祭祀坑里发现了黄金权杖。
这根权杖1米多长, 里面包裹的是木头,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下木头早已碳化,只留下了薄薄的金箔外皮,可它的厚度仅为0.2毫米。
就算是现在,在没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都很难做到0.2毫米,更不用说是在4800年前了,可想而知那是一种多么先进的技术啊。
当然,黄金权杖给人的震撼远远不止这些。
薄薄的金箔上竟然还刻着鱼、鸟和人头,0.2毫米的金箔,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可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物,在 *** 前竟有人做到了。
那巴蜀人又为什么要 *** 权杖呢?
在我国,权杖向来不是权力的象征。
就连在青铜制造最鼎盛的商朝,也只是用“鼎”来象征权力,所谓“一言九鼎”就是这个意思吧。
说起权杖 ,我们更先想到的就是古埃及和西亚文明。
在那里,掌权者通常用权杖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权威。
难道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巴蜀之地,曾跨越山川江海,与古埃及、西亚文明产生了某种联系吗?
当然直到现在,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三星堆的青铜立人像。它通体高2.6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更高的青铜像。
它造型独特,手大得离谱,可腰身竟纤细的不像人的比例。
粗眉大眼,耳朵招风,头上还戴着高筒莲花冠,双手更是夸张地握成了环形。
可是他的手也太大了,完全就是一双巨手啊。
为什么古蜀人那么崇拜巨手?这是某种 *** 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现在的青铜立人像是高高矗立着的,但是在他刚出土的时候,青铜立人像是残破不堪的。
不仅拦腰截断而且背上还有砸过的痕迹,就连底座都被砸扁了。
可以肯定,这一定用了很大的力气,先是砸断再用火烧最后再 *** ,这怎么有点毁 *** 灭迹的感觉呢。
难道当时的古蜀国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吗,甚至严重到让他们亲手毁掉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文明,还是说这是外来人毁掉的?
无独有偶。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面鸟身像也是疑点重重。她曾经在日本展出过,一露面就让日本人傻了眼。
指甲做工精美、栩栩如生,根本就不像4800年前的作品。
其实,建造青铜像的程序非常复杂,首先要做一个模型,然后用融化的铜水一点点地浇筑,但是铜水凝固的时间非常短,它的流速跟不上凝固的时间,这就导致还没有到指甲的位置,铜水就已经凝固了。
那这青铜像不能分几次做吗?还真不能,尤其是那些精细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
后来日本专家还特意进行了尝试,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失败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的时候,专家却有了新的发现。
可是这个发现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谜团。
三星堆的青铜器是独一无二的,可它用的材料更与众不同。
古蜀人居然在普通的铜水里加入了磷,有了磷元素的助推,流速就大大加快了。
但是,“磷”这种化学元素是公元1669年德国科学家亨利·布兰特发现的。
那么远古时期的古蜀人又是怎么发现了这种物质;知道了它的 *** 能;再应用到锻造技术上呢?
活 *** 极高的磷元素又是怎样提炼,怎样保存的?
可以说,三星堆文明就像是一个套娃,你以为解开了一个谜团实际上又带来了更多的谜。
经过专家们简单的计算,三星堆出土的铜器加起来总共需要100多吨原铜矿石,然而四川广汉地区从来就没有铜矿。
李白曾经在《蜀道难》里写过:“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那里交通闭塞,地处内陆,四面环山。古蜀人是怎样把铜矿送到的四川呢?
突然觉得完成这样一个大工程,它的难度不逊于建一个金字塔。
青铜神树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它的高度是3.96米,分上中下三层。
每一层还有三个树杈,每一枝上栖息着一只神鸟。整体的形状会让你想起“神树扶桑”。
这是在我国《山海经》里出现的神奇,据说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远古时期有十只太阳神鸟,背着十个太阳,栖息在名为扶桑的神树上,从东方飞往西方,形成了白天与黑夜。
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是美好的神话传话,我们还听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呢。
话是这样说,但也不能不佩服古蜀人高超的技艺,他们竟然把这样美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看到了只有在神话中才能见到的美轮美奂。
唯一遗憾的是现在出土的青铜神树只有九只神鸟。
其实在树的顶部有一个跟其他神鸟一样的底座,只是最顶端的神鸟不见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最后那只神鸟的踪迹。
三星堆随手一挖就都是宝藏,农民无意间的发现竟成了“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迹”。
或许在华夏文明的平行时期,真的有另一个灿烂文明出现过,它悄然出现又神秘消失,在与世隔绝的巴蜀之地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绚烂文明。
三星堆的土坑里什么都有,有奇形怪状的 *** 、头像还有巨大的象牙、铜铃 。
但就是没有任何文字和相关的史料,甚至连一点点民间的传说故事都没有。
曾经商朝的司母戊鼎是震惊世界的宝藏,然而在比它还早1000多年的三星堆面前,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三星堆如此神奇,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猜想竟跟一个神秘巫族有关。
在那个神秘巫族里可以钻头颅、 *** 眼、预知未来。究竟这是真是假还没有任何的定论。
2020年9月我国重启了挖掘三星堆的计划,也许到那时会有更多的稀世珍宝重见天日,三星堆的谜团或许也会 *** 大白。
但是我却觉得,或许没有 *** 就是更好的 *** ,文明之所以宝贵不仅是因为它给后人留下了珍宝,更重要的是它神秘而幽深,充满了争议却又无法给出定论,创造了无限遐想的可能与空间。
40cm*27cm!三星堆迄今更大的完整金 ***继三星堆5号坑发现体量巨大的金 *** 后,三星堆再度在3号坑发现金 *** 。记者9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这件金 *** 保存相对完整,平铺展开有40厘米宽,高约27厘米,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完整金 *** 中体型更大的一件。
三星堆,早在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发现以后,便因为金杖、戴金面罩、残断的金箔片等出土文物证明了它独特的用金习俗。去年开启的祭祀区的新一轮考古发掘,金器再度频频出现。不仅5号坑发现了巨大的金 *** 和满地散落的金箔片,8号坑也发现了超过360多件的金箔器。它们被做成了鱼形等不同形状,上有穿孔,可以挂在神树上用作装饰;有的则可以贴在容器或 *** 器物的表面,有的还錾刻了精美的云纹或勾云形纹饰。在3号坑,同样出土了十多件金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件完整的金 *** 。
3号坑坑长、上海大学讲师徐斐宏介绍,这件金 *** 是今年端午节时发现的。“当时我们在提取一件青铜罍残片后,发现下面隐现金色,这意味着下面应该有金器。”随着清理工作的持续,揉得皱皱巴巴的金 *** 终于露出泥土。6月底,考古人员对金面进行了提取,并立刻请了专业的金器修复师进行了展开复原。让人欣喜的是,这件金器保存相对完整。它平铺展开有40厘米宽,高约27厘米,是目前三星堆发现的完整金 *** 中体型更大的一件。
记者了解到,在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中,8号坑也曾发现一件残缺的金 *** 。结合三星堆1986年曾经出土的戴金 *** 人头像来看,这些金 *** 应该同样是覆盖在头像之上用作装饰之用。
为何三星堆人如此钟爱金饰?8号坑坑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认为既可能是文化上的偏好,也可能和矿源有关。赵昊表示,作为神权国家,三星堆迄今为止出土的青铜器中兵器很少、工具也不多,大量的青铜器主要用于某种 *** 仪式,“如果从装饰的角度而言,黄金显然更光亮持久。所以,三星堆人会用青铜为底,把黄金覆盖在表面,这是他们文化上的偏好。”此外,古人用金的主要矿产来源是河金。赵昊认为,三星堆不远的龙门山脉就有金砂,“从开采角度而言相对方便,所以金器大量出现在三星堆遗址,是迄今为止商代晚期全国发现金器最多的遗址。”
至于为何中原地区同时期的人群没有这种用金习俗?赵昊认为同样和文化偏好及矿产来源可能缺乏有关,“中原人应该也认为金很重要,毕竟当时开采金矿要难得多。但是从 *** 兵器或大型礼器角度而言,黄金一点作用没有。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两种因素,他们放弃了大量使用黄金。”
综合:央视新闻 川观新闻
来源: 央视新闻
神坛、立人神兽、金面罩头像……三星堆新出土文物高清图来啦四川广汉三星堆又上新啦!
考古人员在祭祀区新发现6个祭祀坑
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其中包括青铜大 *** 、扭头跪坐人像、
神坛、玉刀等之前未见的器物
并且首次确认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为商代晚期
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究竟新出土的文物长啥样?
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会发光的神坛
神坛侧面
立人神兽
镂空青铜权杖
尚未提取的黄金 ***
金面罩头像
青铜 ***
扭头跪坐人像
方罍
龙头管状器
彩绘青铜人像
K8工作照
文保工作照
文保工作照
(本文 *** 由三星堆博物馆提供)
南都记者 黄茜
死侍被做成厕纸 *** 下为您提供服务推于众多游戏爱好者来说,每年举办的SDCC无疑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在这里有着无数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Coser们也不用在意旁人异样的眼光,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服装道具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当然也时有一些奇趣事情,在这届展会上,死侍却被做成了厕纸。
美国漫威漫画旗下反英雄——死侍,被搓成如厕时的厕纸,死侍的面罩头像被设定在了正 *** ,上面还写道“福斯公司制造,死侍为您能提供的更好服务”
死侍原为一名身经百战的特种兵,为了治愈身患癌症的自己而参加X *** (Weapon X)计划,并被注入了金刚狼的基因得以延续生命,代价是他的容貌被毁。因被宇宙五大神明中的死亡女神爱慕而被灭霸诅咒成不死之身,后灭霸与死侍联手救出死亡女神收回了诅咒。他使得一手双刀,双枪,拥有远超于金刚狼的治愈能力,还有一个可以令自身瞬间移动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