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美国的第60届(第47任)总统 *** 中, *** 击败了 *** ,赢得了本次美国总统 *** ,即将开启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2016年当他之一次赢得美国总统 *** 时,人们还在困惑于他的“意外”当选,纠结于无法解释的“ *** 现象”,不过时至今日,他挺过了定罪、刺杀、 *** 指控,反而“涅槃归来”,这个“ *** 现象”恐怕要成为美国的“ *** 时代”了。
如何认识 *** ,认识美国当今 *** ,回看《重新认识美国:来自当代的反思》这本书,仍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其实“ *** 现象”是正在进行时,不论他是否退出 *** 舞台,还是重新执政,近10年来美国的“综合征”仍在持续。
重新认识美国
来源 |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缘起于2018年,在时任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钱乘旦院长的委托下,王希和赵梅两位学者,组织了一场以 “‘ *** 现象’与重新认识美国”为主题的研讨会,对当时正在升温发酵的“ *** 现象”进行探讨与思索。与会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吉布森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他们从历史学、 *** 学、国际关系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领导力研究等视角进行了 *** 度的研讨。这些思考的成果构成了本书的基础。 本书的十位作者“集体会诊”了当代美国 *** 病症,以“ *** 现象”为抓手,由表及里,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各有针对 *** 地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解释。
展开全文
这次 *** 中,大家关注的“摇摆州”“ *** 州”问题,久已有之。王希教授在 《 *** 如何赢得了2016年美国总统 *** 》一文中,揭示了问题背后美国“两 *** 制”造成的“无选择困境”,分析了美国“两 *** 制”的演变对美国 *** *** 产生的深远影响。王希教授指出 “两 *** 制并非美国宪制原始设计”“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产物”,表现为“互为反对派的‘二元 *** ’”的长期演进,结果是这种“政 *** *** 控制了 *** 的程序与规则”,在美国总统的 *** 中“体制化”了“双寡头垄断 *** 制”,带来的结果包括 *** *** 的僵化和政 *** 的工具化,使 *** 无法成长起来等。“双寡头垄断 *** 制”导致 *** 、 *** 两 *** 可以对全国各州长时段布局经营,到了2000年,50个州的三分之二几乎都成了“ *** 州”,意味着这些州内,政 *** 的竞争程度变得越来越低。“当一州的总统 *** 结果长时间地为一个主要政 *** 垄断之后, *** 一般不太愿意在这些州里投入过多的竞选人力和财力,而更愿意把‘翻盘’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在两 *** 之间来回摇摆的州上。政 *** 竞争在‘摇摆州’内更为激烈。它们的选民也在全国总统竞选中占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王希教授还指出了“双寡头垄断 *** 制”改变了 *** 内初选在整个总统 *** 程序中的作用和位置,赢得初选的两 *** 候选人,就能利用两 *** 制营造的 *** 与分割局面,大大增加赢得 *** 的胜算。因此,在这样的 *** 下,美国选民只能在 *** *** 、 *** 两 *** 的初选胜选人中选择,如果两者都是糟糕的选择,那只能选不那么烂的那一个,最终造成了选民的“无选择困境”。王希教授最后强调,“但当政 *** *** 控制了 *** 的程序与规则,全面的 *** 便无法得到真实的表达, *** 也将为政 *** *** 所挟持”。美国“ *** 制的失灵”与其政 *** *** 的僵化不无关系。
美国近年来 “ *** 别 *** ”的冲突激化,也反映在总统 *** 中。刘瑜副教授在《后现代化与乡愁:“ *** 现象”背后的美国 *** 文化冲突》一文中,给我们找到了背后的 *** 。她从比较 *** 学的角度出发,借助于盖洛普、皮尤等机构提供的大量 *** 测验数据,呈现美国内部存在的诸多 *** 文化冲突。她认为,“美国 *** 的两极化在更大程度上是由 *** 文化的两极化所引发”,而这种 *** 文化的两极化,表面看是 *** 派与保守派两者基本价值观方面分歧的扩大,但细究可以发现,是“左翼 *** 派 *** 观念‘ *** 化加速’所致”,并不是保守派过于“保守化”,分歧扩大的结果是保守派选民产生了“被围困心态”。
刘瑜指出,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一场文化巨变,即所谓的“权利的 *** ”, 这场文化巨变推动了西方世界的 *** 两极化。她强调,“权利的 *** ”意指不同群体权利意识的“多米诺骨牌式”的觉醒和深化,包含“权利主体的扩散”和“权利内容的扩展”两个维度。权利主体的扩散,是指以往唯有白人男 *** 享有的权利,逐步向女 *** 、有色人种、 *** 者、 *** 、儿童甚至动物扩散;权利内容的扩展,则是指以往聚焦于 *** *** 的权利,逐步向社会和经济权利、福利主义、环境权利、文化权利等方向深化。此种“进步主义”变革主要发生于西方左翼阵营,而右翼或拒绝这一变化,或接受这一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于是西方世界逐渐呈现出一种一方奔跑、一方缓行所造成的文化撕裂态势。长期以来,这种文化撕裂以一种量变的方式在发生,但到了21世纪初,量变的积累引发质变,加上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挑战, *** 和难民问题日益凸显, *** 极端主义兴起,文化差异终于引爆了一场整个西方世界内部的“文化战争”。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的 *** 极化的重要成因。
这次总统 *** 前, *** 换掉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见形势危急,迅速拉下了老迈的 *** ,推出了副总统 *** ,作为主流媒体的《 *** 》扮演了率先开枪的角色。近期更有多家媒体站队 *** ,但目前的 *** 结果却让他们失望至极。如何看待美国 *** 中媒体的作用,赵梅研究员在《 *** 时代的美国媒体》一文中指出,极化 *** 下媒体选边站队,导致其公信力下降,对“ *** 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梅认为,传统主流媒体仅关注都市精英的 *** 偏好,与大众社会(尤其是乡村基层社会)严重脱节,导致“锈带”地区的普通白人选民对其产生一种普遍的反感情绪,而互联网技术则带来了新右翼媒体的迅速崛起,后者与传统右翼媒体联合起来,形成了与左翼媒体的对抗。左右媒体的对峙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自制造出一批 *** 派 *** 极强的受众群体,为 *** 获胜和延续人气提供了绝佳机会,因为他执意采用的是 *** *** 的策略,根本不打算去取悦和迎合反对派。
赵梅指出,“小骂大帮忙”是美国媒体与 *** 关系较为真实的写照。尽管美国媒体受到宪法保护并享有充分的新闻 *** ,但是,美国的媒体从业人员在言论方面是与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美国的 *** *** 相一致的,不得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此外,美国媒体出现了公信力和社会监督作用下降的现象。文中表述,有研究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主流媒体 *** 派色彩明显,呈现出向 *** 、 *** 派倾斜的失衡现象。我们在今年的美国 *** 中也能看得到。她强调,日益明显的 *** 倾向、 *** 派立场,以及精英化和都市化导致的“小圈子”思维,使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没能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背景、不同地区的美国普通民众,没能深切感受到“锈带”的白人蓝领的诉求。过度的 *** 派倾向和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模糊了观点(opinion)和事实(fact)之间的界限,最终导致了2016年 *** 中媒体对 *** 的误判,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损害了媒体的社会监督的责任。如今看来,上述失衡情况并未减弱,在美国 *** 中仍在强化。
本书中,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 *** 现象”进行了精到的分析。张大鹏也注意到这种“被围困心态”,他考察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白人)民族主义”的历史演变轨迹,解释了它与 *** 当选和“ *** 现象”之间的思想联系。赵蒙旸讨论了美国激进右翼的概念、形态、特征等,她认为“激进右翼是一种全球化和数据化时代的产物”,与传统右翼不同,激进右翼灵活地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而且大量地借用亚文化的符号资源,形成了新的组织模式。 *** 以“独特的 *** ”为题,描述了 *** 个人的“独特”风格,称其为“美国历史上说话最随意,也最不靠谱的总统”。达巍、张翔以“‘新 *** 主义’政策范式”为切入点来审视“ *** 现象”,通过历史学路径,考察美国新 *** 主义政策范式的形成与演变。张业亮针对 *** 就任后的一项国内政策“解构行政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书中,他首先基于行政管理学理论与历史学视角辨析了“行政国”与“解构行政国”的概念,最后评析了 *** “解构行政国”带来的消极影响。刁大明对 *** 是否造成了 *** *** 的“ *** 化”这一问题进行了辨析。他从美国政 *** *** 史的视角,分析了 *** *** “ *** 化”的概念与成因,在与 *** *** 历史上的 *** 案例比较时,他发现“ *** 化”表现为“ *** *** 历史轨迹的接力式延续”。
根据 *** 之一任期的“不靠谱”的执政风格, *** 重返白宫后,也会开启新的不确定的时代。他的第二任期会带来何种变化,如何影响世界局势,仍然需要密切观察。回到本书,就像主编之一王希教授所言,“重新认识美国,正在进行时”。阅读本书仍能启发我们思考当代美国的变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在变,中国也在变。重新认识美国,也会给认识中国自身发展带来启发。王希认为, 美国既是人类文明的后来者,也是现代文明的先行者,把美国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来研究,将超出现实 *** 的局限,本书出版的意义就在于此。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 先生逝世九 *** 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 *** 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 *** 、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 *** 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 ***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之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之一期) |大唐国宝、 *** 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更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之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之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 *** 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 *** 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 *** 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之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 *** 知识人(1 *** 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 ***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 *** 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 *** 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 *** 》 |《被遗忘的一代: *** 导演影像录》 |《了不起的盖茨比》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湖中之云》 |《社会变革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