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失业?回看 *** 老山讲话,发人深省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2

“ *** ”和“人才”是两个概念,想要提干, *** 只是作为参考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依据。

这句话是 *** 副 *** *** 上将,在老山作战结束后所提到的。

联想到“2025年预计1222万大 *** 毕业”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就业难”、“ *** 热”更是今下社会的标签。

这一连串的社会现象,让 *** 这番话愈发令人深省……

在现役上将中, *** 、 *** 是很显眼的两位。除去后天努力,他二人皆出身不凡。 *** 的 *** 不用过多介绍,为曾担任过国家 *** 的 *** *** ; *** 的 *** 则是开国上将之一,与 *** 有过特殊渊源的张宗逊。

相较于没有直接上过 *** 的 *** , *** 自60年代末参军入伍后,便一直率领部队活跃在前线,可谓屡建奇功。

仔细回顾下 *** 的升迁过程,他18岁参军后,大多数时间在指挥和战斗的一线度过,每一步都迈得很扎实,却极有个 *** 。

当年,他所在军的 *** 就曾直言:“谁给他当 *** 搭档,都得变成摆设。”正是这种极为自信的 *** 格,使得 *** 在 *** 上屡建奇功。

展开全文

1979年,对 *** 战爆发,时任第14军40师118团连长的 *** 随部队驻守在云南,很快就奉命开赴前线。

在 *** 上, *** 胆大心细,敢于行非常之手段,夺取敌人的阵地。当时,他所在的118团攻打一个敌人阵地时遭遇阻碍。偏偏上级下达死命令,要求限期拿下阵地,为后续大部队前进打通道路。

既然正面硬攻不行,那能不能绕路到这处阵地背后来个突然袭击?可是从地图上看,这处阵地设在半山腰,附近都是原始森林,除非 *** 会飞,不然不可能会绕过去。

此时的 *** 突然想起,他在儿时曾听 *** 元帅跟 *** 张宗逊说过一句“有山就有梁”。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空霹雳,将 *** 的迷惘一扫而空,他当即要求团长给自己一个营的兵力试试。团长瞅了他两眼,发现 *** 脸上满是坚定的深情,顾不得多考虑,就让其带四个连的兵力穿越密林。

只有一个连成功穿越密林,在敌军阵地背面突然发起攻击。这时,团里其他军力从正面也发起了攻击,一举拿下了阵地, *** 因为这次战斗被破格提升为团长。

之一阶段对 *** 战结束后,接下来就是长达数年的消耗对峙阶段。1984年,中越边境烽烟再起, *** 以第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身份再一次开赴前线,投入老山战役。

到达 *** 后,上级指定119团攻下位于老山左侧一个很重要的制高点松毛岭。 *** 觉得这处制高点地势开阔,如果仅以步兵进行突击,效果肯定不佳,倒不如进行“步炮协同”。

战斗打响后, *** 所制定的计划效果极佳,用40分钟就拿下敌军主阵地。紧接着,友军部队118团也拿下了老山地区另一处重要阵地。

我军攻占老山、松毛岭等地后,越军先后组织了几十次的进攻,但都被打退。越军高层和在南京军事学院深造过的武立觉中将决定豪掷血本,制定“北光行动”的作战计划,旨在一口气消灭足够多的 *** 主力。

针对此次“北光行动”,越军投入四万多部队,在人数还有大口径火炮以及 *** 数量上,敌我双方几乎是均势。

7月11日夜,敌军突然发动进攻, *** 的119团两个营的防御正面出现越军的两个主力团。同一时间, *** 所属700多门火炮同时开火,越军实在招架不住,只得狼狈逃窜,却又不甘心失败。

从7月12日凌晨开始,越军不顾我 *** 炮给其造成的重大伤亡,按照原定方案,向我119团所坚守的各个高地发起了几十次疯狂进攻,均被我军击退。

119团7连在7月12日的防御作战中,与敌两个加强营,两个特工连浴血奋战14小时,在炮兵和兄弟部队的支援下,接连打退敌多次轮番进攻,毙敌274名、击毁敌坦克2辆,缴获大批 *** 。

战后,7连被 *** 命名为“老山防御英雄连”,而这一战,就是日后被军迷津津乐道的“松毛岭大捷”,亦为 *** 将军的成名之战!

老山作战结束后, *** 升任40师的副师长、师长。

作为一名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有许多记者慕名前来采访 *** 。按说此时的张师长心里十分高兴,因为打了胜仗,加上自己又提干,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肯定会说一些“场面话”。

但若 *** 这么做,可就不是他了……

接受采访时,有一名记者问他:“你进过军事院校没有?” *** 先是愣了一下,又摸了摸鼻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向记者完完全全讲述了自己从68年入伍当兵,一直提 *** 团长、副师长的经历。

“没有进过军事院校”,得到这样回答的记者明显有些失望,甚至感叹道:“要是你进过军事院校,我们在撰写文章时就有更多的素材了。”

记者的这一句感叹并不是有意讥讽或者看低 *** ,不可否认,在和平年代,从军事院校出来的高才生,或许提干速度要比从基层部队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指战员们快一些。

这虽然不是定律,却成为军中的一个 *** ,大部分人都对这个 *** 是心知肚明,不会去轻易戳破。

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 *** ,从记者的这句感叹,想到了部队选人用人的标准。

他的看法是:一个人若是能考入军校,其自身素质必定不凡。而经过几年的深造,亦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将来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帮助。但是,“ *** ”和“人才”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看一个干部行不行, *** 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与态度。

*** 还想起了118团有一个叫臧雷的年轻人,他入伍前是下乡知青,入伍后被分到宣传队。

之一阶段对 *** 战时,臧雷担任突击排排长,从八米高的山崖上摔下来,全身瘫痪。医生都认为这个年轻人下半生只能坐轮椅或者卧床,可臧雷以顽强的意志恢复行动能力。

后来他写 *** 要求回前线,于 *** 上带领侦察分队 *** 完成了任务。之后,臧雷历任参谋、军务股长、营长,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都做得很出色。

在1984年的老山作战,臧雷所在的3营8连被 *** 授予“老山英雄连”的荣誉称号。(臧雷当时是三营长)

这就证明出身基层,没有任何军校经历,甚至一度前往宣传队跳舞且差点瘫痪的臧雷,他是可以在实际工作中 *** 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任务。

据说臧雷当初被提拔至营长时,还有人说风凉话,称他不过是一个初中生,文化低,一个跳舞的怎么能当营长?

真金不怕火炼,老山作战结束后,臧雷用实际行动与傲人战绩向 *** 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他同时深知自己文化不够,一有空闲便努力补习。(臧雷后来以正师级转业,在地方上继续发光发热)

*** 之所以提臧雷,主要以这位年轻优秀的干部为正面典型,道出了 *** 选人用人的标准:优秀的班长、战士,优秀的基层干部,都应该进军事院校学习。特别是部队的主官,更应进院校 *** 学习深造。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本末倒置,为了快速提干,去军事学院镀金之后回到部队,反倒干不成事情。

*** 不是觉得上军校没有任何用处,相反,他认为优秀的指战员都应该努力学习文化,尽量去军校深造一番,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能力科学的投入部队训练和作战指挥中。

因此,他在30多年前的这番振聋发聩的发言,即使到30年后的今天,仍然经久不衰,不仅适用于 *** ,还适用于当下的社会就业痛点。

今时不同往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事业单位包括 *** 选拔人才的标准,还是看个人学历如何。正如 *** 上那句热门语——好学历等同于敲门砖。

截至2023年初,我国劳动力总量在8亿人左右,其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5600余万,也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岗位大约是这个规模。

而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到8400余万人。这一规模可观的新生职业岗位对 *** 并无特别要求。

可见, *** 已成为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硬通货”。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大 *** ,另一边却是较为饱和的就业状态,以及部分“自怨自艾”的哀号声,这反映出了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亦是 *** 提出的观念“ *** 是否等于能力”?

这里还有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这一数字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不仅提高群体 *** 素质,伴随着社会对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 *** 的重新思考。

因为在当下,高等教育 *** 对大 *** 就业的作用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背离。一方面,拥有高等教育 *** 能让大 *** 就业以实现经济收入增长,且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 *** 。

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浪潮中,“ *** 膨胀”现象日益严重,即每年数千万大 *** 毕业,导致从业者学历得到普遍提升。

这就是大家俗称得越来越“卷”。

鉴于此,部分毕业生选择 *** ,追求更高的学历,这样在将来的就业环境中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 *** 。

但还有部分人选择立即就业,可用人单位面对这么多高学历者,自然会将能力高低当成能否入职的一个关键,出现了“精英里面挑精英”的现象。

有学者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三个985”(博、硕、本三个阶段是否都毕业于985院校)的学历歧视。在硕士毕业生中,本科学历为非“211工程”院校的 *** ,会在初次就业中比本科学历为“211工程”院校的 *** 简历回复率低41%。

所以在当下的社会, *** 至关重要,但个人能力高低,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有无过硬的工作经历或获奖证书,同样十分重要。

如今的 *** 部队也是同理,年轻的干部们越来越转向“复合型”人才,即文武双全,不仅理论知识要过硬,而且还要拥有一定的基层管理经验。

在各个选拔机制没有完善以及思想没有完全转变的当下,亦有不少人其实只有学历而空无任何经验与能力。

大家想想,我们身边不乏一些同学,在校四年没有认真读过书,只能通过补考和其他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修满学分,然后到毕业时侥幸混了个 ***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们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毕业即失业?回看张又侠老山讲话,发人深省-第1张图片-

而在各个新闻平台上,经常能看见一些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满心欢喜地拿着 *** 书去找工作,却遭面试官“一问三不知”。

回去后还会发上一两个社交动态,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可他们想过没有,自己除了只有这一纸 *** 外,还会些什么,还能为新单位做些什么?

更别提在硕士甚至博士当下满地走的大环境里,这样混了四年只有 *** ,还能在社会上立足吗?

因此,回过头再来看看 *** 针对 *** 用人选拔 *** 的观点,不难发现,他当年说的完全切中当下的痛点。

张将军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 *** 固然重要,但在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光有 *** 绝对不够,还需要有与之对应的能力。

在公司里,文员可能还得兼着核算的工作;而在部队里,想要更好地为 *** 和人民服务,就必须得强迫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与文化,以及个人能力高低绝不是一个概念……

标签: 老山 发人深省 失业 讲话 毕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