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 *** 1年,洛阳明福王府,一口大锅支在广场 *** ,大锅里的水已经快烧沸了,成堆的香料,几只剥了皮的鹿,在锅中时隐时现。最可怕的是,锅中居然还有一个巨胖的活人,他在锅中拼命的游着,脸已经热的通红,每当他扒到大锅的边上时,锅边围观的大顺军士兵便用长矛戳他,这样这个可怜的胖子就只能在逐渐沸腾的水中继续游,不一会儿,他就沉下去了……这巨胖的活人便是昔日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掌上明珠,宠妃郑贵妃的爱子――福王朱常洵。
如果认真想一下, *** 这件事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发生在大灾之年,当人饥饿到一定的程度,什么都可以被吃掉,包括同类在内,不光中国,欧洲也是如此。但如果一个人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是不会打同类的主意的,除非这个人是一个心理 ***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比如隋朝末年的朱桀,唐朝末年的秦宗权等等,这些人往往都是极恶之徒,大部分被诛杀,而且在历史上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但是对于闯王李自成来说,这件事情很明显是虚构的,首先,李自成并不是秦宗权,朱桀那样恶人,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农民 *** 军首领,至少他是一个正常人,而不是一个 *** ,大顺军士兵也不是饿疯了的灾民,从正常人的心理角度来讲,他们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再说我们的小胖子朱常洵,有人说,他在敌军包围洛阳之后,仍然拒绝向守城士兵分发王宫里的钱财,最终在城破之后被杀。很明显这是一种要钱不要命的 *** 行为,但我们的小胖子虽然是个极其凶恶的大地主,但也不是个 *** ,在 *** 军包围城池之后,朱常洵邀请前来 *** 的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等人入宫赴宴,并出重金犒赏守城军士,然而守军终究还是出了内奸,城池被攻破后,朱常洵从城墙上放下绳子逃跑,躲入城外的寺庙中,结果被士兵追上当场 *** ,福王世子朱由崧(弘光皇帝)成功逃跑。《明史》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半夜,总兵王绍禹的亲军在城楼上和贼兵相互呼喊,挥刀 *** 守卫城墙的士兵, *** 城楼,打开北门接纳贼兵。朱常洵缒城而出,藏匿在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名承奉伏在 *** 上痛哭,贼人想赶走他们。承奉喊道:“大王被 *** 了,我们也不愿意活下去了,只是请求一口棺木埋葬大王,如果那样就算我们变成齑粉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贼兵认为这两个人是义士。给了一口棺木,用一辆破车载着,两人即其旁自缢死。王妃邹氏及世子由崧走怀庆。" *** 军在 *** 朱常洵后不但没有“吃”而且还给了他一副棺材,所谓福禄宴,大顺农民 *** 军把福王朱常洵和他养的鹿一起煮熟吃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而早在1 *** 4年便出土的大明福忠王朱常洵圹志更加说明了这种说法的荒谬。
就朱常洵本身来说,他被杀一点也不奇怪,似乎李自成还有一种替天行道之感,然而“煮活人”一事也不过是清初的"砖家"们为了突出“流寇们”的"残暴"从而加强"我大清"入关消灭大顺大西等农民 *** 军 *** 以及被"流贼"裹挟的"伪"永历朝庭的正义 *** ,不光在所谓的福禄宴一事上,在清初的很多的史书中,都可以找到对农民 *** 军的刻意抹黑,什么 *** 百万之类的混话数不胜数,总之古代书写历史的人并不都是齐国太史那样的史官,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文痞,为达目的,不惜胡编乱造,所以读历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勤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