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小炒差这回死透了吗?新炒作又来了!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8

昨天大跌,说是传闻是“机构举报游资”,不让炒小超垃圾等等造成的。结果流传挺广,行情做不及防,个股不到500家红盘,4800多家待涨,中位数-3.05%,这痛感过于强烈。

但昨晚传闻中的机构都出来辟谣,没这回事,但市场还是在下跌,这又是为何?

一,是怕疯牛吗?

炒小炒差这回死透了吗?新炒作又来了!-第1张图片-

很多人担心疯牛,这个格局小了,才3400点啊。我们市场跌了三年半,牛了不过一个半月!所以,不要互相伤害了,要一起用力,让A股重回牛市的正轨。

二,怕投诉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炒小炒差的人心中无愧,会怕人投诉吗?如果资金是真正看好这些不赚的股票,未来能赚大钱,买卖 *** 谁也挡不住。

所以本质不就是自己想跑吗?结果来了一个利空小作文,就发现如果我跑晚了,可能别人先跑,我就跑不掉了。妥妥的「囚徒困境」造成了昨天崩溃,今天也没缓过神。但谁都知道,即便没有什么传闻,这些资金内心想跑,炒小炒差的 *** 必然出现。

三,这是只开始

经过此前面大面积的炒小炒差,大量资金在里面博弈,上证小盘指数,9月24日之前,一天400多亿成交额,而最近达到过 *** 0亿以上,翻了6倍。有多少投机资金在里面可想而知,退出也绝对不是1天就能搞定的。

于是市场上面鱼目混珠,一些看上去像是逃跑的,可能根本不是逃跑而是洗盘。有些坚挺的,不跑的,背后机构可能是大举撤离。

但走势背后的机构动作,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观察。由于机构动作和散户、游资的交易都是混在一起的,普通人很难分辨。只能等到股价大涨或者大跌之后,才能分辨出来,但这已经是慢一拍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展开全文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很多股票再股价尚未表现出上涨或者下跌时,用 *** 去观察「机构交易特征」,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已经体现出了交易的态度。对此,我下面放两张图,大家一对比就清楚。

左图:震荡突破当天,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已经消失,说明机构在上涨中已经放弃了。

右图:震荡突破背后,橙色「机构库存」数据持续不断,说明机构一直在积极参与。

在股价没有大涨大跌之前,谁都不知道后面股价会发生什么变化,甚至两个股票走势差不多,但结果却天差地别。归根到底,还是机构的态度不同,结果就有的成悲剧,有的成喜剧。

四,关于满天飞的消息

最近消息满天飞,对于消息我也说两句。纯粹听消息都是亏钱的。特别是在暴涨或者暴跌之后传出来的消息,基本一文钱不值 今天这样的大跌,本质上和10月9日之后的下跌一样,主要是短线获利盘太多,一有风吹草动,获利盘就汹涌而出。 与此相反,前期滞涨的 *** 估,银行,白酒家电,消电等板块跌幅较小。这就是和熊市更大区别,熊市的调整往往是越强势的越抱团,下跌多的在调整中跌幅反倒更大。牛市反着来,出逃最多的是高位获利盘,获利盘是有底线的,跌到一 *** 置,获利盘就会舍不得再卖,在合适位置也会重新买回。 随着游资被核按钮,牛市之一阶段结束,此时的下跌,是为了牛市第二阶段铺垫,也就是机构为了逢低拿到更多优质 *** ,需要吸筹,震荡,再拉升。机构的行情不像游资,需要一定时间沉淀,未来的行情也更为持久。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 *** 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 *** 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 *** 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标签: 小炒 炒作 这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