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铁19:宋朝黑科技1(造船航海产业、数学)
中国人没有等到今天--宋朝已经走向深蓝,成为世界强权了
大宋走向深蓝
(海上国际贸易)
新中国奋斗70年,终于打通 *** ,能走向深蓝,准备攀登世界的巅峰。其实中国人并没有等到今天,宋朝早在1000年前就已经造出「海上波音」,走向深蓝,成为世界强权了。
宋朝也是别无选择了,陆上丝路被西夏隔断,该怎样支付军费、官俸和岁币开支呢?它提出「开洋裕国」策略,努力开发海上丝路。
国外贸易在唐朝达到
鼎盛
,在宋朝达到
极盛
。这庞大的需求推动中国人,发展出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考虑当时的软硬件条件,宋朝科技不能用「人间极品」来形容,它已经进入
化境
了。
造船技术(基础是数学、机械工程)
早在宋朝,中国人就发展出现代化、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了:
1.
展开全文
设计
把设计指标量化成「载重」,根据实际需要(载重多少石、航程经过怎样的江海环境),计算船舶的长、宽。
2.
打样
*** 船舶样本模型,画出样本图纸,估算用料、人工、造价,向官府申报。
3.
施工
(制造、维修)
北宋供奉官 *** ,在陕西阳平监督木务兼造船厂,为了防止渭河把船只冲走,每年必须征调将近一千户民工,三户守护一艘船。
*** 在不忍心之下,发明了干式船坞,在岸边挖凿一个巨坑,当成工作平台。将来再开通一个出口,引进河水,船舶就能漂浮起来开进渭河了。
工序和发明都漂亮,带来吓人的结果:
1.
载重量
宋神宗下令制造两艘「万料神舟」,表面上去 *** 亲善访问,实际上展示国力。万料神舟长50米,宽15米,能搭载700位乘客和整年的粮食。
不过是木结构船只罢了,排水量就高达600吨,让几世纪之后 *** 用来 *** 大洋的120吨船舶显得多么娇小。
2.
安全系数(水密隔舱技术)
宋朝船舶是大洋上的明星--速度快,安全系数高。船身稳,船板厚,抗风涛能力强,而且首创「防沉功能」,水线以下的十几个船舱加装隔板,即使某些船舱进水或漏水,也不会 *** 整艘船。
航海技术(基础是数学、天文地理科学)
宋朝已经把航海经验累积到丰富了。
1.
导航技术
航海产业根据
海道图
航行,他们不仅依靠
罗盘
(指南针)引路,也懂得「
牵星术
(天文观察和导航技术)」,用「牵星板」测量所在地点的星宿高度、以及跟海平面的距离,就能计算出船舶的方向和位置。
牵星板不是迷信,而是12块正方形木板,用一条绳子贯穿中心。船员伸直手臂拿着木板,另一手拿着绳端放在眼前。把木板下缘对齐水平线,上缘跟某个星体重合,就能根据公式,得到星辰的高度。
2.
信风
(季风):
船员根据信风规律航海,沿路也透过天象判断潮汐、风向和阴晴。
3.
深水探测和作业
船员从甲板抛掷长绳 *** ,能测量海深;用绳上的铁钩取得海底泥土,根据气味和外观,判断船舶的位置。他们甚至能在水下修补船只,完成防止渗漏作业。
中世纪的「海上波音」(国际贸易产业)
庞大的船队驶向 *** (日韩)、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非洲东岸和南欧。非洲东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和附属岛屿马菲亚、桑给巴尔,都出土过一些宋朝钱币和瓷器。
宋朝船舶身为中世纪的「海上波音」,不仅仅接待华商,也是中东和欧洲远洋乘客的「唯一指定」。
体贴外商(国际贸易产业)
欧洲和中东商人涌到中国,购买珍贵的丝绸、瓷器,也顺道采购茶叶和小五金。
宋朝当局对外商跟对华商
同等对待
(鼓励),它制订了相关的贸易法规,把
税收 ***
合理化,疏浚港口,照顾江、河、运河网。而且体贴地设立藩市(外国货市场)、蕃坊(外国居民小区)和蕃学(外国学校),为外国人布置一个类似家乡的
居住环境
唐朝五海港已经不够用了,宋朝在九个睥睨国际的大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泉州身为海上丝路的起点,成为世界之一大港。各港口穿梭着 *** 交通船、驳船,以及私人运输船、渔船和豪华游艇。
数学
(工业的基础)
宋朝没有 *** 、5G通讯,也没有现代化设备,凭什么把造船和航海技术做到化境呢?它背后有吓人的数学和工程能力。
贾宪
(宋朝之一位大数学家,奠定基础)(北宋开端)
小武官(左班殿直)的 *** 下,隐藏着大数学家的头脑。他努力地传递经验,把宋朝数学往巅峰推动:
1.撰写
集大成
式的《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归纳了从古以来的重要数学问题,逐渐取代《九章算术》。
2.发明
增乘开 *** (正副开 *** )
,领先英国霍纳将近900年,把唐朝的 *** 方、开立方演算,推进到「任意次方」。
3.首创「
贾宪三角
」,领先法国帕斯卡四个世纪,把
二项式系数
用图像展现出来,让高阶(高次方)数值运算变得简洁、整齐、程序化。
沈括
(惊喜的 *** 花)(北宋晚期)
十几个领域的通才科学家,也在数学世界里 *** 花:
1.发明「隙积术」,也就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法。
2.在平面几何学领域,发明了「会圆术」,能求出某些圆弧的面积和弧长。
秦九韶
(古今中外最伟大数学家之列)(南宋末年)
数学圣人秦九韶不是文诌诌那种人设。蒙古铁骑侵占了甘肃、陕西,甚至进入四川,把南宋推进尾声。那年秦九韶18岁,率领几千位四川民间武装来捍卫家乡。
为什么一个文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从童年就流露出全方位的天才特质--向各领域的权威学习数学、天文历法、土木工程和音律,同时也擅长骑马、射箭,培养成具有军事素质的文人。在飘摇的风雨当中,拟定战略战术,建造防御工事,并且顶着箭雨指挥作战。
二十岁出头,被调派到地方行政部门,在四川郪县从县尉(县 *** 三把手,县政法委 *** 兼 *** 局长)做起。某块三斜(不规则三角形)田地由两家农户均分,受到暴雨冲刷,不但流失一个角,沦落成不规则四边形,连地界都毁了。
两个农户发生争持,秦九韶当场引用公式,算出精准的面积,在观众的惊叹声中重新划定地界。他也在「去临安为 *** 守孝」的那段日子,顺便设计、筹款,兴建了「道古桥」(元朝大数学家朱世杰建议,把桥名改成秦九韶的字),让两岸可以直通,为居民排除了奔波的痛苦。
数学大神
承先启后
数学权威出马,改善农工产业和交通条件,计算地界田粮,再完美不过了。但这些不过是牛刀小试,他在为母亲守孝的三年期间,做出影响最深远的贡献--撰写《数书九章》,领先其它地球人五到八个世纪,罗列出让高中、大学学渣抓狂的数学知识--小数、复数、最小公倍数、代数运算、高阶方程式......。
这些凡人听不懂、解不开的难题,宋朝科学家早在800年前就能驾驭了。秦九韶更是数学大神,走到中世纪更高水平,被美国学者列入「全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群组。
《数书九章》不是纯教学工具;秦九韶把数学当成利国利民的工具,主张施仁政、开源节流,累积国力,用来抗击侵略者。
《数书九章》有九个区块(类别),都跟社会和生活相关,包括天文星象历律、测侯(测量学)、河道运输、水力、建筑、工程、市场、赋役、军旅。每个区块举出九个问题,不但 *** ,更列出解题原理和步骤。
主战派
被 ***
秦九韶 *** 是主战派,支持枢密使吴潜,主张 *** 抵抗蒙古。文豪刘克庄号称「爱国诗人」,却依附权臣贾似道,成为「放弃抵抗派(主和派)」。
刘克庄应该看出两派不可能并存了,他抹黑主战派的吹鼓手秦九韶,指责他「暴如虎狼,毒如蛇蝎,非复人类」,「不仁、不义、不孝、不廉」。宋朝高级知识分子经常是这样的,拿起笔不攻击侵略者,却瞄准自己人。
社会 *** 跟着批判秦九韶,因此派任之处,民众也对他非常排斥。秦九韶被贬逐到广东梅县,他没有放弃,照样投入地方管理。但身体没办法适应热带气候,不久就病死了。
《宋史》和地方志没有为他立传;直到现在,校园里只竖立祖冲之的铜像,秦九韶从集体记忆里被刻意地抹除了。连BBC的记录影集,都渲染他的道德污点。
但刘克庄的行为,符合「爱国诗人」的昵称吗?他的意见可信吗?主和派与虎谋皮, *** 主战人物,并且在秦九韶死后八年,把宋朝带到灭亡。
数学贡献
秦九韶希望用来造福同胞的数学贡献,大致上有这些:
1.
秦九韶程序
(综合除法、推广贾宪「增乘开 *** 」,领先英国霍纳600年):
在贾宪
增乘开 ***
的基础上,提出81个
实例
。这些实例跨越二十几种类型,包括一票军事问题,复杂 *** 独步当时的地球,直到今天仍然用「综合除法」的名号出现,是全球中学数学课必教的数学定理、定律和解题原则。
在某个数学理论成立之后,提出实例和解法更重要,能把理论推广,并且应用在真实的人生。因此欧美人跳过贾宪,把增乘开 *** 称为「秦九韶程序」。
2.
大衍术、中国剩余定理
(一次同余式组,推广「孙子定理」,领先德国高斯500年):
为近代数学、现代电子计算设计带来深远的影响,被欧美尊称为「中国剩余理论」。
3.首创「
秦九韶算法
」(多项式运算,领先英国600年):
秦九韶不仅推广前人的理论,更从贾宪的二项式世界跨出一步,进入
多项式
世界,发明「秦九韶算法」,大幅简化了多项式 *** 计算(求和、除法...)。
4.
三角形面积
计算:
秦九韶甚至跨进
平面几何学
,创立类似「海 *** 式」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在已知三边的状况下推算面积。
李冶
(发扬、推广)(金末元初)
领先世界三个世纪提出「天元术」。后人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地发展到二元术、三元术,元初朱世杰据以推出「四元术」,最多能处理四元多项式(四个未知数)。
杨辉
(发扬、推广)(宋末元初)
贾宪的著作失传了,幸好杨辉引用了大部分的内容,把「贾宪三角」和一大票宝贝保存下来。他也归纳乘除速算法之类的公式,并且编出一些口诀,把数学知识普及到民间。
这是怎样的爱心!某些欧美学者略过中国人口中的「贾宪三角」和他们本身的「帕斯卡三角」,直接叫它「杨辉三角」。
贾宪(首创者)和杨辉(推广者)在天上会微笑吧。他们终身探索、归纳真理,希望能造福同胞。名称和个人得失都是细节,重点是这个奇妙的三角形和数学知识的丰富能流传下去,他们也就完 *** 生的使命并且感到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