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显赫的满洲八大姓氏,现在都姓什么了?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9

了解清朝的都知道大清是满人建立的天下,1 *** 4年在睿亲王多尔衮的运筹帷幄之下,吴三桂投降大清,引清军入关。清军占领京城后不久,顺治皇帝与孝庄皇太后等人从盛京 *** 到北京。自此开始,正式开启满清 *** 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

清朝一共296年(包括后金)历史,12位皇帝。

这12位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满抑汉。

所以在这些满勋贵族以及皇帝的眼里,满人的地位是远远高于 *** 的。整个大清只有一位有 *** 血统的皇后——孝仪纯皇后魏佳氏,还是在死后追封的,其他的全部都是满人。

在满清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八大满勋贵族,这八大贵族 *** 的便是八大姓氏。这八大姓氏与满清皇族,也就是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都有联姻,而且大清十二帝的妃嫔多大多也是出自于这八大家族:

钮祜禄氏

佟佳氏

赫舍里氏

瓜尔佳氏

那拉氏

富察氏

索绰罗氏

马佳氏

这八大家族中,不管是哪一个家族,都出过很多位朝廷重臣、妃嫔甚至是皇后。

展开全文

在了解满清八大姓氏之前,我们先后了解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氏:

“爱新”是满语,若是翻译成汉语的话就是“金子”的意思。

满族的姓氏跟我们汉族的不一样,他们的姓氏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姓,另一部分则是族名。拿爱新觉罗来说,觉罗是姓氏,而爱新是族名。

所以说“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其实是包含在“觉罗”姓氏之中的,除了爱新觉罗外,觉罗氏还有舒舒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等其他的分支。所属的宗族不同,其具体的姓氏就不同。若是再往上追溯多少年的话,他们都是一个始祖。

就如同那拉氏一样,那拉氏分为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与辉发那拉氏等几个分支。

因为满清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的天下,所以便将爱新觉罗作为皇族姓氏。其实爱新觉罗氏在16世纪80年代,也就是明朝的时候,人数是非常少的。

整个爱新觉罗家族是由努尔哈赤的六位叔伯以及22个儿子组成,但是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一直到大清灭亡,一共296年的历史中,清朝的12位皇帝拥有众多的妃嫔,他们的子孙后代又拥有众多的福晋与侧福晋、侍妾,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这近300年中,繁衍的速度很是惊人,如今已有三四十万人。

清朝结束以后,“爱新觉罗”便将姓氏改为了金(大多)、肇、赵、奕、载、毓等姓氏。

01佟佳氏

其实所谓的“佟佳氏”在满清一开始是“佟”氏,之所以会有“佟佳氏”这样的说法,跟两位“皇后”有关。一位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哈哈纳扎青佟佳氏,努尔哈赤在十三副甲胄起兵之前,入赘佟家,成为佟家的入赘女婿,这一点努尔哈赤也毫不避讳。

哈哈那扎青为努尔哈赤生下了嫡长子褚英、嫡次子代善与皇长女东果格格,在努尔哈赤正式称大汗之前,哈哈那扎青便去世了。哈哈那扎青一直被认为是努尔哈赤的之一位大妃,皇太极正式建立大清后,将生母追封为皇后,而未将嫡母追封皇后,只是称为“元妃”。

“佟”姓加上“佳”字,便是姓氏女真化的一种表现;另外 *** 抬旗后姓氏也会加上“佳”字。

另一位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其实孝康章皇后的祖上,在努尔哈赤时期确实是 *** 。孝康章皇后的祖父佟养正原先是明朝的将领,在弟弟佟养 *** 的影响下,归顺后金,隶属于汉军旗。

只可惜在与明廷作战中佟养正被俘,后被明廷处死。

同佟养正一同被处死的,还有长子佟丰年。

孝康章皇后的 *** 佟图赖承袭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开始进入仕途,崇德八年时凭战功加封一云骑尉的世职。

清朝显赫的满洲八大姓氏,现在都姓什么了?-第1张图片-

佟图赖虽然是 *** ,但是在 *** 佟养正归顺后金后便隶属于汉军旗,所以佟图赖的女儿便有了参加选秀的资格。孝康章皇后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比小福晋位份还要低的格格,即便是生下皇三子玄烨,位份上也没有提升。

等到康熙继位后,孝康章皇后被尊为 *** 皇太后,享受福晋的待遇。

死后,追封为孝康章皇后。

康熙刚刚登基的时候,将生母的娘家抬旗到汉军镶黄旗;后来在两位舅舅佟国纲与佟国维的努力下,佟氏一族又抬旗到了满洲镶黄旗,成为满洲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可以这样说,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将佟氏一族带入满勋贵族行列;而康熙的两位舅舅则是将佟氏一族正式带入满勋八大贵族行列,而且佟佳氏一族成为满勋贵族中最不可忽视的势力

之后佟佳氏一族不仅出过多位朝廷重臣,而且妃嫔皇后频出。

除了哈哈那扎青佟佳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这两支外,在满清还有一支也是佟佳氏,只是没有这两支显赫:满清初期有“五大开国功臣”,这位五大开国功臣对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努尔哈赤非常善待这五位重臣。

其中之一便是扈尔汉,扈尔汉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养子,于1588年跟随 *** 扈喇虎归顺太祖,太祖很是看中扈尔汉,便将扈尔汉收为养子,并且赐姓“觉罗”。扈尔汉非常感念太祖对自己的抚养之恩,所以每次出战必定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

可以说扈尔汉佟佳氏在满清初期是非常显赫的,只是其后人发展并不是很好,所以便慢慢被忽略了。

相对而言,整个大清,佟佳氏中发展更好的一支就是孝康章皇后这一支。除了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外,还有两位皇后亦是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孝慎成皇后。

正因为佟佳氏一族极其显赫,所以有“佟半朝”一称。

等到大清结束后,佟佳氏大多改姓佟、童或者是仝。

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满清八大姓氏中最为古老一个姓氏,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只不过在明朝之前,瓜尔佳氏被称为“古里甲”氏,到了明清时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姓氏,在满清初期的时候,是辽东地区人口众多而且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

所以,瓜尔佳氏一般被认为是“满族之一氏族”,位列满清八大姓氏首位。

满洲的瓜尔佳氏族人很崇拜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所以大多瓜尔佳氏族人都将自己称“关”姓

十六世纪末,牙尔虎女真族始祖瓜尔佳.松阿力的儿子萨尔浒城酋长嘎哈率领自己的宗族归顺清太祖努尔哈赤,并且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成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满清初期,“五大开国功臣”之一费用东便是瓜尔佳氏,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立下赫赫战功。

努尔哈赤将嫡长子褚英的长女嫁给了费英东,按照辈分的话,努尔哈赤成为费用东的祖父。

费用东一共有十个儿子,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图海,图海作战勇猛,是实实在在的满清开国功臣;虽然功劳不及 *** ,但也不容忽视,被封为一等公爵。

另外费用东的侄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的鳌拜。

鳌拜历经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帝与圣祖康熙三朝,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兼重臣,还是皇太极的救命恩人,被皇太极视为心腹。正因为有皇太极的恩情在,鳌拜对顺治帝亦是忠贞不二。只不过到了康熙朝,鳌拜位极人臣,成为康熙朝初期更大的隐患,康熙不得不将其除掉。

瓜尔佳氏按照地域的不同,被分为苏完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拉瓜尔佳氏等,其中在满清发展更好的便是费英东的这一支—苏完瓜尔佳氏。

苏完瓜尔佳氏这一支中除了费用东、图赖与鳌拜外,还有非常多的朝廷重臣,比如:

清太宗时期的国史院大学士刚林

清世祖时期的和硕额驸石文炳

清满族之一位状元麻勒吉

另外荣禄、文祥、桂良等 *** 都是瓜尔佳氏。

大清结束后,瓜尔佳氏大多改姓“关”,比如关之琳、关晓彤、关山等人都是瓜尔佳氏的后人。心细的人应该发现,瓜尔佳氏虽然是“满清八大姓氏之一”,但是并非出过一位皇后,只有一位皇贵妃:康熙的惇怡皇贵妃;惇怡皇贵妃在康熙一朝更高的位份是和妃,因曾抚养过乾隆,被乾隆加封为皇贵妃。

马佳氏

马佳氏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称之为“马姓宗族”,为何要这样称呼呢?

因为满洲地区的马姓在辽东地区其实是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满洲旗人,一部分则是 ***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血缘集团。因为都生活在辽东地区,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

汉军旗的马姓,也就是在辽东生活的马姓 *** ,是在清朝中前期归降大清后,被编入汉军八旗。这些人虽然是 *** ,但是因为被授予旗人的身份,所以清廷在编纂族谱的时候,便将马氏后边加一“佳”字,如此便有了马佳氏。

而满洲八旗中的马氏宗族是女真人,在清朝前期的时候,他们以宗族为姓。他们的宗族又是以地名(马佳)为姓,所以称之为马佳氏。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世代居住在马佳这个地方的族人归顺了太祖。

因为都世代居辽东,而且都是马佳氏,所以后人很难区分究竟谁是女真人,谁是汉族人后裔;若是真要区分的话,需要根据祖上究竟是属于哪个旗来进行区分。

马佳氏族的族人在满清入关以后,大多做起了生意,只有一小部分入朝为官。

比如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大学士、一等公爵图海,就是马佳氏。

同图海同出一个宗族的还有一位康熙的妃嫔—荣妃,是康熙早期的宠妃,先后为康熙生下六个子女,只不过只有固伦荣宪公主与诚亲王胤祉长大 *** ,其他全部夭折。

大清结束以后,马佳氏改姓为“马”。

赫舍里氏

只要是提到赫舍里氏我们便会想到康熙的之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以及她的祖父索尼、叔父索额图等人。毕竟此时的赫舍里氏家族,已经达到了顶峰。

确实索尼祖孙三人就是出自满清八大宗族之一—赫舍里氏家族,赫舍里原先是一条河的名字,世代居住在这条河两岸的人便以河的名字来做自己的姓氏。

赫舍里这个姓氏历史还是很悠久的,世代居住辽东地区,是建州女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赫舍里氏族在满清建立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孝诚仁皇后的曾祖父硕色,是穆瑚禄都督的第七个儿子,在清太祖时期同自己的弟弟希福一起归顺后金。因为硕色与希福都精通满汉蒙三种语言,得到太祖重用,赐予“巴克什”(学识渊博的人)的称号。而孝诚仁皇后的祖父索尼则是从一等侍卫入仕,逐步成为朝廷重臣。

虽然索尼在顺治朝初年,因为极力拥护世祖而得罪多尔衮,得到多尔衮的处处刁难,差点丢了 *** 命,被赶去盛京看守皇陵。但是顺治帝亲政后,将忠诚不二的索尼召回京城,委以重任。并且在弥留之际将索尼任命为辅政大臣,而且还是四位辅政大臣之首。

康熙初年,索尼得到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皇帝的重用,来除掉权臣鳌拜;所以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册封为中宫皇后,这边是康熙的之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极得康熙宠爱,先后生下两位嫡子,只可惜嫡长子年仅3岁夭折;孝诚仁皇后在生嫡次子胤礽的时候难产,很快也病逝了。痛失爱妻的康熙非常悲痛,不仅亲自抚养胤礽,而且还在胤礽不到两岁时,便将其封为皇太子。

康熙一直以未来皇帝的标准培养胤礽,为此还将胤礽的叔姥爷索额图扶持起来,对赫舍里家族更是照顾有加,可以说此时的赫舍里家族已经达到了顶峰。

不过胤礽终究被废了,索额图也被圈禁而死。

但即便是如此赫舍里氏族仍旧是大清不可忽视的一个宗族,之后又出了很多朝廷重臣。

清朝结束后,赫舍里氏族 *** 多改姓为“赫”。其实从清朝末年光绪初年开始,便改姓为“赫”了

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可以算得上整个大清出皇后妃嫔最多的氏族,一共出了六位皇后,大清存在多少年,钮祜禄氏族便显赫了多少年,与大清有始有终。

钮祜禄是一个地名,世代居住在此处的人便姓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在金朝的时候是“女奚烈”氏,若是翻译成汉语的话便是“郎”姓。清朝中前期的满族姓氏,除了沿用金朝、元朝的女真姓氏外,大多采用的是地名为氏的姓氏。

钮祜禄氏族在满清之所以如此显赫,还要得益于“清朝五大开国功臣”之一额亦都。

额亦都的第十六子遏必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女穆库什所生。穆库什虽然是二婚嫁给额亦都,但是额亦都待穆库什非常好。

正因为遏必隆是太祖的外孙、开国功臣的儿子,所以遏必隆虽然是额亦都最小的儿子,但却是发展更好的一支:

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遏必隆一女成为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

遏必隆一女成为康熙的温僖贵妃,还生下皇十子胤?

而遏必隆的后代大多入朝为官,并且位极人臣,尤其是第六子尹德极其后代:

尹德长子策楞位至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太子太子太保等,乾隆十三年承袭一等公爵的爵位

次子讷亲从雍正朝开始得到雍正的重用,到乾隆朝时成为乾隆的宠臣,只可惜乾隆十三年被处死;

第四子阿里衮成为乾隆朝时期战功赫赫的大将,位至大学士之位;其子丰升额也因为平定金川的功劳,而被追加封号果毅继勇公。

除了这些位极人臣的重臣以及孝昭仁皇后、温僖贵妃外,大清还有很多钮祜禄家族出身的妃嫔、皇后:

皇太极的元妃是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

道光帝的发妻孝穆成皇后,是孝昭仁皇后的曾侄孙女

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是额亦都第六子达隆霭的直系后裔

咸丰帝的第二位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是孝和睿皇后的侄女

另外还有一位皇后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乾隆的生母,虽然也是钮祜禄氏,但并非是额亦都的直系后裔;若是再往上追溯几代的话,便是同一个祖先了。

一个氏族能出这么多的皇后,可见有多强。

清朝结束以后,赫舍里氏便改姓为“郎”。

富察氏

富察氏也是一个以地名为姓氏的氏族,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元朝时期,那时候称为“蒲察氏”,虽然在金朝的时候并非是女真族的大姓,但也是名门望族。

随着历史的发展,富察氏氏族便出现很多的分支,都是以地名为姓氏:

叶赫富察氏

沙济富察氏

辉发富察氏

众多分支中在清朝发展更好的就是沙济富察氏这一支: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妃衮代便是沙济富察氏,其兄长是最后一任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衮代的叔父旺吉努,便是乾隆孝贤皇后的先祖。

旺吉努归顺后金后,得到努尔哈赤的重用,自此以后其子孙后代的发展越来越好,成为沙济富察氏这一支中最为繁盛的一支。旺吉努的孙儿哈什屯是孝贤皇后的曾祖父,康熙初年加太子太保衔;

哈什屯的儿子米思翰,康熙年间位列议政大臣行列,并且成为康熙的心腹大臣;

而米思翰的四个儿子:马齐、马武、马思哈与李荣保均在朝中任职,其中发展更好的是马齐,不仅成为康熙的心腹重臣,被拜为大学士,而且还成为雍正朝时期的总管事务大臣。

而李荣保虽然本身发展不及兄长马齐,但是:

其女成为乾隆的发妻、之一任皇后孝贤皇后;

次子傅清成驻藏大臣,最终以身殉国;

幼子傅恒位列大学士,被封为一等忠勇公;

长孙福灵安为多罗额驸,轻车都尉

次孙福隆安,为乾隆额驸,和硕和嘉公主的夫君

第三孙福康安,战功赫赫的大将,被追封为郡王;

幼孙福长安,位列军机大臣,被封一等侯。

另外还有伊犁将军明瑞、多罗额驸明亮、大学士托津、咸丰帝古达古名大臣之一额驸景涛等很多的朝廷重臣,都是米思翰的后代,出身于沙济富察氏这一支。

清朝灭亡后,富察氏改姓为富、傅、付。

那拉氏

那拉氏是一个以河为姓的姓氏,在明朝的时候那拉氏族人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等地,所以便形成了各个氏族:

叶赫那拉氏

辉发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

哈达那拉氏

除了哈达与乌拉两部的那拉氏有血缘关系外,其他的那拉氏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那拉氏各氏族中在大清都有名臣、妃嫔出现:

叶赫那拉氏:叶赫老女东哥、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孝钦显皇后慈禧、孝定景皇后、乾隆舒妃、纳兰明珠。纳兰 *** 德。

乌拉那拉氏:雍正帝皇后孝敬宪皇后、康熙惠妃、清太祖第四位大妃阿巴亥

清朝结束后,那拉氏便改成了那、叶、南、白等。

索绰罗氏

索绰罗氏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一个姓氏,是以地为姓。

索绰罗氏确实出了不少朝廷重臣:

康熙朝时期的大学士英和,因为管理国库管理的一丝不苟,而被康熙赏赐姓氏为“石”;所以英和的后代,全都以“石”为姓。

另外还有三等清澈都尉甘珠翰

大学士宝钧

协办大学士麟奎等人

在清朝,也有多位索绰罗氏的妃嫔,比如乾隆的瑞贵人,咸丰帝的婉贵妃。

大清结束后,索绰罗氏大多改姓为石、索、曹。

标签: 满洲 显赫 姓氏 清朝 八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