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到底是怎么死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2

1947年,屡立战功的张灵甫对外看不起对手,对内不屑与人配合。

在孟良崮战役中,不顾 *** 战术安排擅自行动,最后被一无名小卒射杀身亡。

01

嚣张跋扈的张灵甫,万万不会想到自己身为 *** 王牌将领,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这一切归根到底也是他咎由自取。

原本孟良崮战役 *** 是做了比较精密的部署,采取“烂葡萄和硬核桃”的战术。把王牌部队、二线部队和杂牌军的兵力揉合在一起来打。

按照这种策略,确实能把我军拖住。因为当我军打杂牌军的时候,会被精锐部队包围。想把集中兵力攻精锐部队,又会被杂牌军拖住。如此消耗下去,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可张灵甫这两年的战绩让他有点飘。

1946年,他带着74军夜袭淮阴,猛攻之下逼得 *** 把部队撤走,一鼓作气攻克下淮阴、淮安两座城池。

对着我军大呼“穷寇莫追”,回南京找 *** 邀功去,乘势请缨要继续进攻涟水,把我军彻底赶回山东。

面对张灵甫的“挑衅”,涟水之战我军顽强 *** ,但最后还是失守城池,伤亡惨重。

因为张灵甫带的74师是 *** 刚整编投入 *** 的,一下子打了两场胜仗让他得意忘形。

一来觉得我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自己稍稍出手,就能按在地上摩擦,扬言要把 *** 赶到东海喂鱼。

张灵甫到底是怎么死的?-第1张图片-

二来认为 *** 其他部队太过垃圾,才会之前被我军打得叫苦连天。加上自己又是 *** 黄埔嫡系,素日里对其他将领冷嘲热讽,发表着狂妄言论。

估计他怎么没想到,在自己朝着“同事”高谈阔论吹嘘战绩时,已经埋下了战败惨死的祸根。

展开全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

02

前面提到孟良崮战役 *** 采取的打法是“烂葡萄和硬核桃”,这是需要高度配合的战术。

但张灵甫认为自己是王牌部队,不屑与其他部队配合,自个先带着兵极速前进,很快与大部队脱节。

但等发现自己被我军包围后,又自认为只要能拖住我军主力,其他部队会和他里应外合,其他部队反包围,他则从中间突围,把我军当夹心来打。

事实证明,他真的太自大了。

当周边大多数部队收到 *** 74师的命令时,确实都派了一支部队过去,但是去“看热闹”,不是跟他里应外合。

我军原本就对张灵甫恨得牙痒痒,集结了比他多出5倍的兵力,誓要把他的74师团灭,以报涟水之战的血海深仇。

见张灵甫孤立无援,我军抓紧机会发起了一天 *** 的猛攻,74师就剩下一些垂死挣扎的零星小部队。

我军顺势摸上敌军指挥部的山洞口,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把张灵甫包围住,使他成了瓮中之鳖。

但我军并没打算取他 *** 命, *** 早早就下令要 *** 张灵甫,倒不是为了个人恩怨,反而是赏识他的才华和带兵能力,希望能劝降这位王牌将领。

但张灵甫对我军的劝降根本不接受,当他走到山洞口时,立马举起 *** 乱扫一通,想趁机逃跑。

我军战士看到 *** 和几名战友不幸中弹倒下,顾不得那么多,赶紧反击“假投降”的 *** 。

张灵甫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击中后脑,当场死掉。

03

因为违背了上级要求 *** 张灵甫的指令,事后也没人敢承认是自己开的枪。

气焰嚣张,名噪一时的张灵甫就这样在孟良崮,一身狼狈地丢了 *** 命,连是谁杀了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57年后,一名叫葛兆田的 *** ,在跟战友聊天后才知道自己当年射杀的竟然是 *** 大官张灵甫。

毫无疑问,张灵甫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将领, *** 重用他, *** 将军赏识他,可是他的自负却害死了自己。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鹤立鸡群,本就引人注目,还不懂收敛到处点火,就无异于自掘坟墓。

地球缺了谁都能继续转,永远不要自以为是。当有值得骄傲的优势时,不用来炫耀,用来团结和帮助他人,才能真正得到佩服和追捧。

如果张灵甫能懂得这个道理,也不至于成为历史的笑话。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标签: 到底 怎么 张灵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