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手钱没了 银行要担责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8

点击上方 京法网事 获取北京 *** 官方资讯

坐等“商家”退赔

网银密码突然被远程重置

基本案情

刚刚经历了“双11”购物节的“剁手”消费,杨女士就收到了某电商平台商户发来的 *** 。商家 *** 告知她,“因商品短缺,无法按时发货,特此致歉”,并承诺可先为杨女士退赔部分款项,待商品 *** 后再行发货。

杨女士没有怀疑,便向对方提供了姓名、 *** 号、 *** 号码和银行 *** 等信息,并按照对方的指令输入 *** 验证码、取款密码等相关交易验证信息。就在杨女士坐等商家退赔时, *** 再次响起:“网银登录密码已被重置。”来自银行的这条 *** 通知,瞬间让她大脑一片空白。

紧接着,5万余元存款如同流水般被转至海外账户。惊慌失措的杨女士立刻联系银行,却未能阻止存款流出。事后,银行的回复令她更加震惊: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历史遗留的 *** 服务漏洞,绕过了正常的安全验证,通过电脑设备远程 *** 作,重置了她的 *** 银行密码,进而实施了盗刷。

“我的网银密码怎能如此轻易被重置?银行的安全 *** 失效了?”杨女士怒而质问银行,并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被盗刷的5万元损失。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杨女士情绪激动地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复杂的 *** 安全问题?银行 *** 存在明显漏洞,银行必须承担责任。”而银行方面则坚称,杨女士轻信 *** ,主动泄露了关键的交易验证信息,是资金损失的直接原因,应承担全部责任。

案情分析

银行 *** 存在漏洞 担责50%

基于双方均有过错, *** 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判决银行需对杨女士被盗刷资金的50%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提醒

银行是否存在过错是关键

本案主审法官甘琳指出,在此类案件中,对于当事人的损失银行是否担责,需要看银行在此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

银行作为电子交易 *** 的开发、设计和维护者,负有保证技术和设备的安全 *** 、完善相关技术措施及交易机制的法定义务。在杨女士一案中,有证据显示,银行的电子交易 *** 存在安全隐患,既未能准确辨认客户身份认证信息的真伪,也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其 *** 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才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存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因此银行应承担部分责任。

误点钓鱼链接

展开全文

一觉醒来被转走10万元

基本案情

某银行储户石某,持有一张绑定了自己 *** 号的 *** 。一天晚上,石某正刷着 *** ,一条 *** 突然闯入。“年底大促,全场满300减50……” *** 内容是某商家的年底促销活动,还附带了一个 *** 链接。

卡在手钱没了 银行要担责吗?-第1张图片-

石某没有多想,随手便点开了 *** 链接,并根据页面提示,领取了优惠券。之后,睡意袭来,石某放下 *** ,进入梦乡。

就在石某入睡之后, *** 发出一串震动,但他并未听见……第二天早晨,石某醒来后震惊地发现,自己 *** 账户出现了一笔10万元的线上还款交易,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 *** 账户。

石某大惊失色——这笔钱根本不是自己转的!眼看账户里少了10万元,石某赶紧报警,并之一时间挂失了 *** 。可是,已经被转走的钱该如何挽损?思前想后,石某决定把银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返还这笔钱。

庭审中,石某坚称自己并未进行任何交易 *** 作,认为这是一场“盗刷”事件,并且他在发现账户异常后,立刻向 *** 机关报了案。石某主张,银行作为资金安全的“守护人”,理应对此负责,返还他的财产损失。

但银行方面却不同意。银行表示,这笔线上还款交易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 *** 成的,交易符合正常流程。更重要的是,银行已经向石某的预留 *** 号码发送了交易 *** 验证码,这足以说明交易是通过石某的 *** *** 作完成的。

案情分析

单凭报警记录还不够 证据不足

*** 审理认为,单凭报警记录不足以认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刷的事实。石某和银行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 *** 合同关系,双方都有各自的合同义务:银行有义务保障存款安全,石某也有责任妥善保管 *** 和相关信息。

“在本案交易中,银行已经提供了充分证据,证明 *** 验证码确实发送到了石某的 *** 上,而这部 *** 也一直由石某本人掌控。反观石某虽然报了警,但并没有提交其他证据来证明这笔交易是盗刷行为,比如异常交易记录、 *** 被攻破的证据等。”本案主审法官甘琳表示。

由于石某证据不足, *** 最终驳回了石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可尽力举证异地 *** 作

甘琳分析,报警记录并不能直接证明盗刷的发生。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益时,需要拿出充分的证据。但在类似的电信 *** 案件中,当事人若想证明转账、支付等 *** 作不是自己所为,确实存在较大难度。

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该怎么办?甘琳建议,当银行举证证明了 *** 的交易时间、地点(或IP *** )和支付方式后,如果当事人在交易时间并不处于案涉的交易地点,那么就要尽力举证证明该支付行为是异地 *** 作。

此外,当事人若能证明银行对 *** 信息和密码泄露存在过错,或者银行网上支付 *** 存在 *** 或 *** 业务 *** 作流程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等,银行也要担责。

接到“ *** ”来电

*** 被恶意 *** 作323次

基本案情

今年1月,王女士突然接到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哈尔滨市 *** 局的陈 *** ,说王女士涉嫌跨境 *** 已被 *** 机关追捕,要求她配合警方办案。

王女士顿时慌了神,连忙按照对方要求添加了 *** 好友。在 *** 上,这位“陈 *** ”要求王女士自行 *** 作支付宝和微信,并通过某银行 *** APP *** 50万元,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王女士立即与银行联系,得知其 *** 银行当晚被恶意 *** 作了323次。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连忙向 *** 机关报案。

案情分析

本人存在严重过错 驳回 ***

*** 审理认为,王女士在接到陌生来电后,轻信对方陈述,在未进一步核实来电人身份的情况下,下载安装来源不明的 *** 软件,并按照对方指示归集资金到 *** ,进行屏幕共享并配合进行眨眼、张嘴等动作,未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

当王女士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后,登录密码、支付密码、 *** 验证码均存在被破译、 *** 的风险。由于王女士对资金损失存在过错, *** 驳回了王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账户持有人是安全之一责任人

记者手记

提高反诈意识才能避免损失

账户持有人需谨记,自己才是账户安全的首要责任人。在绝大多数的电诈案件中,受害人通常都存在安全意识差、警惕 *** 不高的特点,对个人信息、账户信息未尽到审慎保管义务,从而导致相关信息泄露。只有极少数案件,能够证明银行方面在此过程中存在过错,因此司法实践中,银行被判担责的情况并不多见。

标签: 在手 银行 钱没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