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
冷空气“冻真格”
不少朋友都盼着快点升温
昨天开始
太阳就懒洋洋的露面了
气温即将“变脸”
一场“超级大回暖”来了
这次升温过程中
全国大部地区
累计升温幅度可达10℃以上
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到江南多地
更高气温升幅可达15℃以上
西安
明天气温快速回升
日更高气温维持在13℃~16℃
未来三天
全省范围内除 中南部部分地方
维持阴雨天气
宝鸡、商洛日更高温将达17℃
安康更是上升到19℃
升温虽猛
昼夜温差却可能超过15℃
更高气温迅速回升的同时,更低气温也将逐步升高。预计28日前后更低气温0℃线退至河北北部至山西中部,南方多地更低气温将回升到10℃以上。
不过更低气温的升温幅度和速度都不及更高气温,下周南北方昼夜温差有所加大, 北方多地昼夜温差将超过15℃,27日至28日江南等地昼夜温差也将超过10℃。
展开全文
这 *** 回暖也将推动季节转换,江南多地有望在这轮回暖中直接入春。但因为基础气温高,随后即便有不是很强的冷空气到来,也会导致3月初南方气温有大幅波动, 棉袄退场倒计时开始,但厚衣服还不能就此收起来,需警惕“倒春寒”突袭。
陕西全省大部明起回暖
未来三天中北部迎来晴天
陕西省气象台
2月23日16时30分
发布天气公报
受短波槽影响,预计23-24日我省中南部部分地方维持阴雨雪天气。
西安市气象台
2月23日16时
发布天气预报
今明两天我市云量较多,25日起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快速回升,日更高气温维持在13℃~16℃。近期全市无大范围明显降水,空气干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逐渐升高。
冬春交替之际,气温仍多起伏
这种“白天暖如春,早晚冷如冬”的天气
正是“春捂”的关键时期
此时若过早脱掉厚衣服
可能会使身体受寒
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及冬春季传染病等
春捂≠盲目多穿!
“捂”住3个重点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很重要。
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外出时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颈项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外出时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膝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膝足部: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膝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腹部: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春捂”要“捂”到啥时候?
遵循“815”原则
可能有些人会问,那这“春捂”是“捂”一整个春天吗?其实,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可遵循“815”原则。
当昼夜温差 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
当昼夜温差 大于8℃时,说明气温不稳定,需要“捂”;
当气温 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当气温 保持在15℃以上,且维持了一两周时,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春捂”也不能一概而论,“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 *** 服;
如果“捂”了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出了汗再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 *** 服;
如果“捂”了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出了汗再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乍暖还寒时要防4类病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人们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
呼吸科:哮喘
气温忽冷忽热时,哮喘、慢 *** 支气管炎患者病情易反复或加重。体质弱者遇“倒春寒”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可以戴口罩、添衣,以免着凉。
消化内科:胃病发作
低温 *** 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与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 *** 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心内科:心脏 ***
突然的寒冷 *** 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 *** 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旦出现胸闷、隐痛、心慌等症状,需高度警惕。
神经内科:脑梗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此时昼夜温差大,低气压、高湿度,容易 *** 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
未来一段时间
气温总体向暖趋势是必然
但冷空气仍在活跃期
气温还会起伏震荡
大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合理调整穿衣节奏
你所在的城市今天多少度?
准备好迎接20℃+的春天了吗?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天气网
编辑 | 杨鲁 审核 | 贾存真 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