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说。福州在这一日极为闹热,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诸人围坐一桌,吐露烦忧,笑语来年,炉火哔剥,言笑晏晏。那么福州冬至吃什么,福州冬至有什么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福州冬至吃什么
福州冬至的主要食物是“米时”。福州人将冬至称为“冬节”或“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会围坐一起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的“米时”在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
“米时”的 *** 过程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然后压成半干后搓成圆形丸子。与糍粑不同,“米时”是用生糯米磨成米浆 *** 的,而糍粑则是用熟糯米捣成糊状。此外,福州人在冬至还会吃汤圆,象征团圆和美好。此外,福州人还会在祖先神主龛前摆上三碗簪花的寿面、炉喷香、台 *** 烛等物品,以示敬祖。
福州冬至有什么习俗
福州冬至的习俗主要包括理发、酿酒、捏土人、扫墓祭祖、搓米时等。
1、理发和酿酒:在冬至前,福州人会催促孩子们去理发,有“耽冬耽矮细、耽年耽富贵”的说法。此外,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这天酿酒,因为这一天气候适合酿酒,且糯米比早稻米更适合酿酒,酿出的酒更香。
2、捏土人:孩子们会玩捏土人的游戏,小土人一年会出现两次,一次是中秋节,另一次就是冬至。一对小土人摆在案桌前,寓意“回进宝”,祭拜祖先的仪式结束后,小土人会被分给孩子当玩具。
3、扫墓祭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开始流行扫墓。在外工作或做生意的人会返乡在冬至这天祭祖后上山扫墓。
4、搓米时:福州称冬至为“冬节”或“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然后搓成丸子,煮熟后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
此外,福州冬至还有其他节庆活动,如数九、占验、掼火笼等。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天送“米时”给父母,表示孝心。这些活动丰富了冬至的节日氛围,增强了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他们在节日中的团圆和祈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