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钓鱼,只要不下刀,周末必去。我们这的水库有许多鱼种,但大部分人钓的对象鱼多为黄尾鲴。当地土名叫黄尾鱼,嘴巴较小,尾巴呈淡 *** ,体重一般在半斤左右,上斤的较少,我所钓上更大的有1.9斤,属于稀有了,每年的3到6月是水库垂钓黄尾鱼的黄金季节,在这个时候,水库沿岸是点点星光射向水面,伴随着的是鱼儿拉上水面的扑击声。
此鱼比较难钓,吃食非常小心,很少吃饵料,喜欢蚯蚓,劲大,耐 *** 强,所以,只要钓到它,虽是中小型鱼类,可它野 *** 十足,中钩后冲击力大,一尾三两重的“黄尾鱼”在水底的冲劲如一条斤多重的鲤鱼,没几个回合是不会出水的,给人极佳的手感与强烈的 *** *** ,非常过瘾,是我们广大钓鱼人钟情追寻的鱼之上品。
因此,我将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写成此文与大家分享:
1、钓点:选水库水深4~6米的地方,更好是风平浪静的弯子,沙质地更好。或者,石岸边或底下有乱石的地方。
2、诱饵也就是打窝料:用米皮糠2斤,最细的那种+红酒糟1斤,更好是红的也就是加了曲的那种,没有的话用白的也行,拌好后放锅里炒到焦黄直至快转黑为止+米饭或稀饭增加粘度,不能太粘,如果水不急的话以入水三分钟内能雾化为好。
3、钓饵:用红蚯蚓,而且要整条的,从头往后一点钩进,尾留在外,使两头在动;
4、鱼钩:海汐钩6号,要用单钩,如果是双钩就一个钩上蚯蚓,一个钩用拇指大的打窝料包住,但鱼进窝时速度没单钩快。
5、打食一次不要打很多,少量多次,每次以鸡蛋大一陀为好;
6、钓法:因为黄尾鱼的上颌比下颌长很多,口下位,鱼吃食时,都是头下尾上的去吸食物,然后抬头游走.如果子线很直,黄尾鱼的上颌先碰到子线,浮标就有动作,提竿不中鱼。所以让子线稍弯曲是关键.调标时可调0钓2(空钩半水),调1钓3等等.送2目、3目提竿成功率过半,充分送上来就可或者黑标拿就能百分百中钩了。
晚上垂钓更好用灯光照射,如果用夜光漂会降低灵敏度,因为这种鱼的嘴巴小吃口很轻,灯光照射对垂钓没什么影响。而且晚上没有了白条等杂鱼的 *** 扰可以专心钓鲴鱼,偶尔还会有大鱼来切几下你的子线。
黄尾鱼其实很好钓手感也比鲫鱼好得多,也是我最喜欢钓的鱼种,经常一下午就能钓很多了。嘴小吃食快且短促有一定的难度,一旦掌握了黄尾鱼的钓法相信你也会沉迷其中。一点浅见,希望对想钓黄尾鱼的朋友有帮助。
黄尾鲴
黄尾鲴(学名:Xenocypris d *** idi)为鲤科鲴属的鱼类,俗名黄尾、 *** 、黄鱼、黄姑子。黄尾鲴是淡水生长的中小型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体长稍扁,头小、尖,吻端圆突,口近下位,呈一横裂,下颌有一发达的角质边缘;背侧灰色,腹部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 *** 的斑块,尾鳍桔 *** 。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和底层着生的藻类,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最适生长水温22℃-24℃,耐氧能力近似白鲢。黄尾鲴是我目前观察比较多的鱼种钓获的也比较多,在钓获时它的冲击力非常的大,所以很多钓鱼人都很喜欢钓黄尾。
黄尾 *** 是生活在很多水库中的一种小型鱼类,主要在水的中下层活动,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由于黄尾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上唇厚,下唇小,靠上唇刮食石头上的青苔为食,所以黄尾鱼的个体不大,一千克左右的黄尾算是比较大的了。黄尾鱼肉质并不鲜嫩,而且小刺较多,钓鱼人为何野外垂钓又非常喜欢将黄尾鱼作为目标鱼呢?那是由于黄尾在水中冲劲特别大,遛鱼的手感非常惬意。一般半斤左右的黄尾,在水中的冲劲犹如两斤左右的鲤鱼。但黄尾觅食不像其它鱼类吞食,它是刮食,所以黄尾鱼不好钓获,那么在野外垂钓黄尾鱼又有哪些技巧呢?
如何钓黄尾
黄尾在高温下觅食活跃,温度越高越易钓获。从五月开始到十月都是垂钓黄尾的好时节,尤其是6月到9月更是黄尾觅食高峰期。在天气上,要求晴朗微风天气出钓,阴雨天就不要把黄尾作为对象鱼种了。夏季白天温度高,也可选择夜间出钓黄尾。只要不是雷雨天气,黄尾鱼依然会进食,因为黄尾鱼肠道长胃口大,消化快会大量进食。
钓黄尾必须要打窝,黄尾成群觅食,有鱼进窝就诱来了鱼群。窝料可以用小鸡饲料加藻类商品饵混合,再加入蚯蚓粉或者是虾粉,拌匀后投入钓点。如果附近有黄尾鱼,在一个小时内必然有鱼进窝,也可以用商品窝料打窝。根据黄尾鱼爱吃青苔的特点,钓饵中可用含藻元素的商品饵再加一些腥味饵,如虾粉或蚯蚓粉等。钓饵一定要开软一点,作钓时更好用拉饵,拉小饵团越小越好,因为黄尾鱼的嘴太小了。另外提醒钓友注意,如果作钓一段时间黄尾突然没口了,说明窝里无鱼了。这时不要死守可补窝继续作钓,也可另外打个新窝。
由于只有近岸处才会有青苔,所以对于钓竿来说四米五都足够了。尽量用调 *** 偏软的三七或四六都可以,黄尾虽然不大但在水中的冲劲很大,用软竿可尽量少跑鱼。由于黄尾咬钩迅速,竿长了钓者根本反应不过来,导致提竿太迟。大线和子线要用优质的细线,主线0.8到1.0,子线用0.4到0.6,子线要够软够结实。因为是钓钝子,线长度要短,不超过10cm,隐蔽 *** 要好,黄尾才能放心就饵。由于黄尾嘴小,钩要用二号或三号袖钩,便于黄尾吞饵。浮漂也要用小号鲫鱼漂,大漂不利于信号的传递,总之线组是小钩细线小漂便于捕捉黄尾鱼咬饵信号。
很多钓友钓上的黄尾都是锚上的,一天下来也无几条鱼获,关键还是调漂和提竿时机没有掌握好。由于黄尾口部的特殊 *** ,很难有明显的漂相。这就要求钓者要仔细分辨,先是要调低钓高比如调平水钓三四目。就是要让子线弯曲,双饵躺底方便黄尾就饵。如果提竿不中鱼就可以拉动浮漂增加钓目,直到中鱼为止。漂相上出现一木或半木下顿就果断提竿,对于一些比较乱的漂相宁愿放过不打,等真鱼讯出来再提竿基本可中鱼。
黄尾鱼是很多河流中都有的鱼种,中鱼手感很强遛鱼 *** 。但由于其特殊的觅食方式,又使很多钓友难以钓获,以上就是作钓黄尾鱼的一些技巧。
夏钓黄尾鲴正当时,常用这些老套路,收获差不了黄尾鲴俗称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尾,是江河中常见的一种小型鱼类,虽然体型不大,但是味道鲜美,而且挣扎力气大,钓起来比钓鲫鱼更有手感,所以众多钓友都喜欢钓这种鱼。黄尾鲴为底层鱼类,在水底主要进食青苔、植物碎屑,水中昆虫等,对于水质要求比较高。夏季水温高,但是黄尾鲴如同草鱼和鲢鳙一样,比较耐高温,所以夏季钓黄尾鲴正当时。
一、选钓点
黄尾鲴在很多水域都有分布,尤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水域中。选择钓点主要根据黄尾鲴的食物分布选择,黄尾鲴口型朝下,喜欢啃食水底的青苔,所以选择钓点更好选择水底硬质的水底,比如有水泥、石头、砂石等硬底的区域,大坝中的阶梯、水泥斜坡等部位。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水深是没青苔的,所以选择钓点不需要选择太深,2米以内比较适宜,而且黄尾鲴比较耐高温,所以就算夏季也是以钓浅为主。
二、钓组搭配
黄尾鲴体型不大,根据习 *** 选择特点,钓点选择也并非钓的深远,所以通常钓鲫鱼的短杆就可以胜任,长度更好不超过4.5米,调 *** 软硬均可,由于并非钓大鱼,使用硬竿钓小鱼,可以充分的体会遛鱼和回鱼的快乐。线组不需要太粗,主线1.0注就可以,子线0.6-0.8,子线一定要柔软。由于垂钓黄尾鲴比较好的钓点通常水底比较复杂,子线细一些如果挂底可以轻松拉断,不会伤到主线甚至损失浮漂。鱼钩选择钓鲫鱼的袖钩就可以了,要求钩尖必须锋利。黄尾鲴是水底啃青苔的鱼类,嘴巴硬的狠。黄尾鲴的口裂很小,鱼钩更好不超过4号袖钩大小。
三、用饵
黄尾鲴虽然喜欢进食青苔,但是其实是典型的杂食 *** 鱼类,素食和虫饵均吃。所以夏季钓黄尾鲴,使用各种鲫鱼饵就可以,如果非要讲究对口的话,可以在谷物商品饵中加少量的藻粉,提升诱鱼效果,其实没有也一样。鱼饵的状态需要注意下,由于垂钓的钓点水不深,而且不远,难免受到小鱼的影响。所以尽量使用比较稍大的饵料,加快饵料到底速度,同时多加一些拉丝粉和水,饵料开成粘软的饵料,这样比硬饵有更好的入口 *** 。如果拉饵能够到底,一定要使用拉饵,饵团自然而且比较小,适合黄尾鲴这种口裂小的鱼进食。
四、调漂
其实大多数钓友钓不到黄尾鲴,原因都出在调漂上。很多钓友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传统钓法钓黄尾鲴,比较容易钓到,台钓明显空竿很多,原因就是台钓调漂太灵了,而钓黄尾鲴调漂是越钝越好。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黄尾鲴的进食特点上,黄尾鲴嘴巴朝下,啃食水底的食物,这种进食特点就导致了如果双饵不到底,子线不弯曲,黄尾鲴是很难把食物吃进去的。顺便说下,鲫鱼鲤鱼进食的时候是把饵吸进去,鲢鳙是喝,黄尾鲴类似啃。所以调漂主要2种 *** ,调低钓高,让子线弯曲松弛,比如调平水钓2目,如果空竿还是比较多,继续上拉浮漂增加钓目。或者调整到铅坠到底,不但防止闹小鱼,传统钓之所以适合钓黄尾鲴,也是因为这种调漂 *** 。
其实钓黄尾鲴调漂得当,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毕竟这种鱼成群分布,部分水域中这种鱼很多,或者说,很多钓友钓不到,甚至钓到了也是锚上来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对黄尾鲴的习 *** 不了解,调漂不当导致的。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难钓的黄尾鱼
北京平谷的金海湖在前些年,放了不少黄尾鲴。几年下来,这种南方的鱼居然适应了金海湖的环境,逐渐的繁衍起来。虽说北京的沙场水库当年也放了不少黄尾鲴,但是现在那里已经沦为了大竿坑,水质逐渐恶化,所以金海湖已经成为北京唯一钓黄尾鲴的钓场。
这鱼一直是我们钓鱼人钓技的标准,因此是钓鱼界的热点话题。传统钓法的也好,悬坠的也好,都是煞费苦心,想尽了办法就是钓不上来,为什么?因为对于我们在水库钓习惯了的人来说,这鱼非常不好钓。一般去钓鲤鱼的都是搓大饵。钓鲫鱼的浮漂调的很灵。因此真正靠正口钓上来的很少,基本靠挂。因此钓黄尾鱼基本上我们当地的人都走了不少弯路。
通过不断总结,学习,获取了一套钓黄尾鲴的经验,只要去专门钓它,就没有下过5斤的渔获。具体钓法与各位钓友分享:
如何垂钓黄尾鱼
1、黄尾鱼的习 ***
黄尾鱼,学名黄尾鲴,头尖嘴小,体长而侧扁,属底栖鱼类,以水底腐殖质、高等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虫为主食,属高氧鱼类,群聚 *** 极强,喜浑水逐食,春秋游浅水,夏冬入深潭。由于黄尾鱼嘴巴特小,上唇突出,属于天包地,在吸食的时候往往还未开始吸食,上唇就碰到了子线,造成浮漂假动作的产生。这时候扬竿,就绝对是空杆。因此垂钓银鲴宜用双钩,袖钩,大小动作忽略,停顿时提竿,三分钓七分挂。
2、钓位
根据黄尾生长特 *** ,钓位应选择在水库黄泥坡、大坝、嘴、陡岩、深浅交汇、库内大弯处。初夏、秋季、阴天钓浅(1.5~2.5米),仲夏、晴天钓深水(2.5~4米)。相对阴雨和湿度大的天气,黄尾鱼更好钓一些,或者找到或等来鱼群可以爆连。
3、钓法
黄尾的爆发力大,挣扎强烈,钓法上讲求精细些的线组、调钓、水层、饵料状态。我用海竿( *** 钩,串钩,)手竿都曾经钓上过此鱼,感觉用手竿最为 *** ,感觉最爽。
手竿:一般选择调 *** 偏软的钓2米7或者3米6碳素竿。
浮标:2~3号11目以上长硬尾,可以抓一下到底接口。
钓钩:由于黄尾口小,吃口动作轻微(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故用1号有倒刺的伊豆钩,便于鱼的吞入。
线组:主线1.5号,子线0.8~1号(此鱼中钩后冲击力极大,线组粗一点能保证少跑鱼或不跑鱼。)
4、饵料
饵料因为黄尾靠刮食藻类、青苔,或者浮游物为食,因此饵料可以选用藻腥味的饵料,或者粮食本味的饵料。藻腥味如:丸九海藻一公斤,本味如:纯谷物。饵料适合拉饵,不适合搓饵,要求拉出的饵料小而圆,软,比重轻、不挡口为上。拉饵调2钓2,钓几条补2个鸽子蛋大的搓饵。如果鱼密度够大,可以打浮。命中更高。也可以用蚯蚓或红虫。黄尾摄食较刁,蚯蚓不宜整条上钩,断掉头部从此入钩,留尾部约4毫米左右让其在水中摆动。红虫4~5条捆在一起,切忌露尖在外。
诱饵一般采用,一包糠饼打成粉、面粉6小勺、白糖5小勺一起搅拌好,不要太硬或太软。诱饵料状态能捏成团更佳,投放要有规律一般10分钟投一次为好,每次投放宜少不宜多,有一个鸡蛋大小的饵料就够了。
钓上来的黄尾鱼2两左右的更好吃,再大的话小刺就硬了,而且越大鱼腥味越重。
黄尾鱼营养价值丰富,属于全国四大优质鱼之一,因此很多人都爱吃。那你知道黄尾鱼最简单好吃的做法吗?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佐料有:生姜、大全、辣椒、生抽、老抽、盐、糖、食用油、黄酒。
之一步:锅中倒油,然后放少许盐,调中火把鱼两面煎至金黄。
第二步:锅中重新放入少许油,油温八成热,放入葱姜蒜,炸出香味,放入鱼,然后一次放入黄酒、生抽、老抽,然后加入适量水,满过鱼生,开大火煮。
第三步:煮开后放入辣椒继续煮,然后放入糖,调味,在煮的过程中用汤汁浇鱼身。
第四步:等汤汁不多时放入少许盐调味,然后放点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以上就是就是黄尾鱼就最简单好吃的做法。
问题延伸,怎么垂钓黄尾鱼,有什么技巧吗?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垂钓黄尾鱼的小技巧。
一、了解黄尾鱼的习 ***
黄尾鱼属于底层鱼,喜欢觅食水中的藻类,它的嘴巴还特别小,而且是向下的。
二、选择钓位
由于黄骨鱼喜欢吃藻类,所以我们钓位更好选择在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因为水中的石头人一般会生长很多藻类,例如选择在大坝延伸到水中那部分。
三、鱼竿选择
鱼竿一般不要超过4.5米,因为岸边的藻类比较多,所以一般黄尾鱼都在岸边觅食。
四、饵料选择
由于黄尾鱼喜欢吃藻类青苔,所以饵料要选择有藻类成分,而且饵料状态一定要好。黄尾鱼嘴小,我们一定要选用小钩,拉小饵。
五、调钓
垂钓黄尾鱼,我们一般选择采用调低钓高的钓法,例如调平水,钓个四五目。还有就是子线选择不宜过长,因为我们钓顿,短子线更易传递信号。
以上就是我们垂钓黄尾鱼的一些小技巧。#不畏寒冬!这就是钓鱼#
黄尾鱼的钓法技巧喜欢垂钓的小伙伴都喜欢钓这种鱼,可能是因为鱼嘴小,下顿吃食习惯让钓手感到很有抓口的感觉。黄尾鱼是一种喜欢高温的鱼种,它的活跃程度是跟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它也会随着越活跃。大多数钓友在垂钓的时候,都会把黄尾鱼当做目标鱼。钓鱼的复杂 *** 和多变 *** 是众所周知的,不同的鱼种是需要不同的钓具和技巧的。所以,钓友们在出钓时一定要掌握好目标鱼的特 *** ,这样才能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会满载而归。那么,当我们把黄尾鱼当做目标鱼的时候,又需要怎么做呢?
黄尾和其他鱼种不一样的是,黄尾鱼不喜欢呆在淤泥深厚的地方,水质干净的底层水域是它们喜欢呆的地方。特别是水质是一些以细沙为主的水域,更时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影。黄尾鱼在进食的时候,和鲤鱼的吃食特点比较像,都是沿着坡层一层一层的觅食。而它们的食物也比较简单,石头上的青苔、水底下的微生物,都是这种鱼喜欢的食物。偶尔它们也会改变一下胃口,捕猎一些小鱼小虾,但那也是少数时候。所以,如果是在水库垂钓黄尾,可以选择小斜坡,或者是深浅滩交界的地方作为钓位,这样钓获的几率会增大。
黄尾鱼的嘴巴较小,并且嘴唇还很有特 *** ,呈现微微向下勾的状态。所以在垂钓的时候,不要选择太细的袖钩,否则就会出现断钩或者是鱼钩被拉直的现象。因为这种鱼嘴唇的特殊 *** ,在选择鱼钩的时候就要以轻并且硬为主,另外,还要考虑到不能挡口。综合这几点,钩柄较短的伊豆鱼钩还是很适合钓黄尾鱼的,这种鱼钩可以承受的力度大,用它来钓黄尾,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效果。而鱼竿就要选择偏软一些的,因为黄尾鱼体型小力气足,偏软的能够保护整个线组,鱼钩大小尽量用2-3号小钩,线组用1+0.8的,个人建议。
黄尾鱼喜欢细藻类和腥味的食物,所以要以大腥的为主,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垂钓者所选的水域小杂鱼不多,那么就可以用这种大腥味的窝料。但是如果是在小杂鱼比较多的水域,尽量选择腥香味的,因为相比较起来,腥香味的窝料对于小鱼的吸引力没有大腥味的那么足。可以把香糠粉和虾粉混在窝料里面,效果会更好。当然,钓友们也可以直接用 *** 好的腥香味的饵料来打窝,效果是一样的。灵活掌握饵料的搭配,饵团调的黏一些。 如果确信窝里有鱼,饵团一定要上的很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拉饵要小一点,只有团的越小才更有利于黄尾的吃口。在这个基础上,垂钓者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点海藻味的饵料,效果会更好。
黄尾鱼的嘴巴较小,并且嘴唇还很有特 *** ,呈现微微向下勾的状态。所以在垂钓的时候,不要选择太细的袖钩,否则就会出现断钩或者是鱼钩被拉直的现象。因为这种鱼嘴唇的特殊 *** ,在选择鱼钩的时候就要以轻并且硬为主,另外,还要考虑到不能挡口。综合这几点,钩柄较短的伊豆鱼钩还是很适合钓黄尾鱼的,这种鱼钩可以承受的力度大,用它来钓黄尾,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效果。而鱼竿就要选择偏软一些的,因为黄尾鱼体型小力气足,偏软的能够保护整个线组,鱼钩大小尽量用2-3号小钩,线组用1+0.8的,个人建议。
黄尾喜欢腥味食物,或者直接用腥味食物饵料打窝子,其效果就比较明显。 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要降低腥饵的分量,加入一定分量的超级诱,温度低的时候尽量用腥饵。总体讲,腥味饵料黄尾更喜欢吃。
黄尾咬钩与别的鱼不太一样,警惕 *** 高,咬口会试探 *** 咬了就跑,所以垂钓过程中,抓口部及时就会错失上鱼机会。一般情况下,钓友们都是等到黑漂的时候才会起竿,但是黄尾不一样,这种鱼很少会出现这种漂相。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黄尾鱼是群体行动的鱼种,如果已经连续上了两条鱼,那么垂钓者就要及时补窝,以免鱼群散开。只有把鱼留在窝内,才能钓获更多的鱼。只有在不断上鱼情况下一定要记得补窝,黄尾一进窝基本都不会是一条。
黄尾的打窝方式和鲫鱼是差不多的,有黄尾鲴进窝之后就要多加注意了,有的钓友在垂钓黄尾鲴的时候觉得这种鱼儿的嘴部是朝下的,钓截口会不太理想,其实本人经过长时间垂钓发现,如果窝点鱼情比较好的话,从浮漂站立到之后的到位这段时间内鱼口会比较多。
钩饵投入水中浮漂站立起来的时候,如果发现浮漂出现轻微的上下颤动,此时可以稍微等待一秒钟左右再提杆刺鱼,中鱼率非常高,若是错过了这个提竿时机,等到浮漂到位之后一片静止的话,很可能就是钓钩上的饵料被黄尾鲴给吃掉了,此时再钓就已经吃了,所以更好在浮漂出现颤动的时候立即提竿刺鱼,这样中鱼率比较高,另外为了提升钩饵的入口效果,更好选择质量比较好,线体柔软度比较高的钓线,能够提高垂钓黄尾鲴的收获。
今天就分享至此,喜欢钓黄尾的小伙伴不妨补充补充。
钓黄尾鲴的3种调漂技巧,这可是连竿中鱼的关键不少钓友认为黄尾鲴难钓,但是有的钓友觉得黄尾鲴垂钓起来非常容易。觉得黄尾鲴难钓的钓友主要觉得漂相非常混乱,提竿经常不中鱼,偶尔能钓到也经常不是正口,甚至是锚上来的。黄尾鲴其实还是比较容易钓的,这种鱼不像鲤鱼或者草鱼那样机警狡猾,而且入窝比较快,垂钓黄尾鲴的难点就在于调漂上,知道钓黄尾鲴如何调漂垂钓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一、黄尾鲴的特点
黄尾鲴属于小体型鱼类,更大也不会超过40厘米,通常能钓到的都是20、30厘米,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嘴巴非常小,或者说嘴巴张开的幅度非常小,这与黄尾鲴的觅食习惯有关。自然水域的黄尾鲴以水底的藻类喂食,吃食特点就是一边啃水底的藻类一边往前走,有点类似鲤鱼拱泥找食。所以在垂钓黄尾鲴的时候关键在调漂上,否则根本抓不到正口。调漂的时候需要子线弯曲,这样让饵料躺在水底更利于饵料入口,子线通常不需要超过0.8,否则太硬入口 *** 变差。
二、调漂 ***
1、调低钓高法
我们调漂的最终目的是让子线弯曲,这样才能让黄尾鲴这种啃食水底食物的鱼类方便吃到饵,所以可以用调低钓高的方式让子线弯曲,灵敏度也有所保证。 *** 就是空钩半水调漂,加入说调的是1目,挂饵后找底,让浮漂至少露出来5、6目,这样才能保证双子线都是弯曲的。简单来说,钓目至少比调目大4、5目才行。一张图就可以看懂,请看下图。
2、铅坠到底法
我们的目的是让饵料躺在水底,甚至子线躺在水底,这样更利于饵料入口。所以可以调整成铅坠微微触底,这样比铅坠躺底要灵敏一些,毕竟黄尾鲴是小型鱼类。 *** 是不带字线,半水调平水,然后找底,让浮漂露出来半目,这样铅皮是微微触底,立在水底的。优点也说过了,比铅坠躺底灵敏一些,而且比调低钓高容易。调整好后挂子线上饵就可以垂钓了,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子线躺底的钓法,子线都一定要短,10厘米以内就可以。下面是个示意图,非常容易理解。
3、小跑铅
这个 *** 到底叫啥我也不太清楚,可以说是铅坠到底和提铅的结合,我看不少高手都叫它小跑铅,所以咱们也叫这个小跑铅好了。调漂 *** 跟上面的铅坠触底完全一样,还是不带子线半水调个目数,然后找底让浮漂露出来的目数比调目多一丢丢,比如半目啥的,以保证铅坠是微微触底的。然后把铅坠往上拉拉,不要拉太多,10-20厘米就可以。然后挂子线上饵开钓,调整后的状态是八字环触底,子线躺底,铅坠悬浮。相比上面第二种调漂 *** 更加灵敏,还是看图说明,至于具体垂钓的时候如何调漂,看钓位心情了。
除此之外再奉献几张图,其实调漂的目的就是让子线和鱼饵达到你想要的状态,不管是子线绷紧还是弯曲,甚至是躺底,通过子线和鱼饵的到底状态来适应鱼口。
比如上图的跑线钓法,子线也是到底的。
上图的双铅钓法,子线也是到底的,都有各自的优势。还是那句话,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钓友能有所帮助,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黄尾鱼是很多钓友都喜欢垂钓的鱼种,别看它体型小,拉力却不小,遛起来很过瘾。
不过有很多钓友在钓黄尾鱼的时候老是有信号打不中,钓了一天也无功而返。在钓黄尾鱼方面,到底有哪些诀窍,我们看看一次能“爆护”几十斤的钓王邓刚邓老师,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钓黄鱼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垂钓黄尾鱼之前,要先了解它的特点。这一点邓刚邓老师在自己的 *** 中和钓友们讲得比较清楚。
黄尾鱼是一种小型的淡水鱼类,其嘴巴小,形状特别,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觅食。由于其嘴巴小的特点,要求垂钓者使用小型的钩子和饵料,同时需要使用较细的线组,以降低鱼的警惕 *** 。
另外,黄尾鱼喜欢群体 *** 游动,鱼群来了如果没有吃的,很快就会游走。因此,邓老师特别提示大家在打窝的时候,要用雾化速度慢一点的窝料。
黄尾鱼吃口动作小,在调漂的时候要有针对 *** ,否则可能导致空竿或“锚鱼”现象,这一点钓友们也要注意。
如何调漂,看看邓老师怎么做?
调漂是钓黄尾鱼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邓老师的做法。
邓老师钓黄尾鱼的 *** 是,先用空钩调漂,让漂身露出1目左右,然后挂上饵料,钓3-5目,让双钩沉到水底,子线保持一定的弯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过滤掉水流或者杂鱼造成的蹭线信号,只专注于小顿口或者阴漂的信号。
等到有小顿口时,就果断扬竿。
钓黄尾鱼要用小号的钩子和细一点的子线,因为黄尾鱼的嘴巴很小,不容易吞下大钩和粗线。另外,子线也要短一点,尽可能过滤钓无效信号,避免提竿时空钩或者锚到鱼。
总之,在调漂方面,就是尽可能“钝”一点,甚至可以让铅坠躺底。
垂钓前需要先打窝诱鱼
在垂钓黄尾鱼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打窝诱鱼。在钓点周围投放一些饵饼,以吸引鱼儿 *** 和进食。
黄尾鱼喜欢成群游动,一条鱼进窝之后,就会有鱼群过来。如果窝子里没窝料或窝料过多,都不适宜垂钓。
打窝的时候可以用菜籽饼或颗粒窝料,雾化慢、留窝时间长,只要鱼群游过来后,都会发现有吃的,但也不至于吃得太饱。
打窝时,除了选用菜籽饼外,也可以选用各种饲料、方块料,邓老师比较推荐菜籽饼,大家可以试试。
只要把窝子里的鱼留好,掌握好调钓方式,鱼群来了一次钓“爆护”也不是没有可能。邓老师能“爆护”几十斤,我们普通钓友一次钓上十几斤也就满足了。
总结
当然,邓老师的这些垂钓黄尾鱼的 *** 和技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万能的。每个钓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只要遵循垂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多加练习和总结,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 和技巧。
很多钓鱼人都认为黄尾鱼难钓,掌握五个技巧,钓一次爽一次最近迷上钓黄尾鮰鱼
我们这里有个水库,大量黄尾鮰,我们一般都叫黄尾鱼,俗称黄姑(音)鱼,北方少量水库才有。南方溪流很多,水质必须好。
很多钓鱼人常常把这种鱼和红尾、青尾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水库里的黄尾鱼的密度比较大,我用2.7米鲫杆,1.5+0.8+3号无刺袖。钓1.5米坝身。用的是吃铅1.5克的细尾浮漂,由于浮漂尾的浮力小,调4目钓2.3目,效果很好。
但是有个问题,就是3两以下的小鱼基本都是正口,体型大些半斤到一斤的,多数都是锚鱼身,容易脱钩。此鱼咬钩后冲击大,一来就是一大群,对钓鱼人来说,这个鱼的作钓手感很是美妙!
有喜欢钓黄尾的钓友吗?此文我们一起交流一下黄尾的钓法问题。
一、黄尾鱼的特点
黄尾鱼的体型像翘嘴,可是嘴比翘嘴小多了;而且上吻比较突出,长得像鲤鱼一样。中鱼后它的冲击力非常强,绝对有两倍于翘嘴的力量。小钩、细线、冲击力强,造就了钓黄尾鲴特殊的魅力。
黄尾鱼喜欢群体觅食,因为嘴是天包地,喜欢用嘴角的角质层刮食石缝、瓦砾、乱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也有时觅取水库中上层的浮游生物。因此有黄尾鱼的水库,水质非常的好。
黄尾鱼2年 *** 成熟,4~6月产卵。 *** 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所以这时是钓黄尾的更佳季节。尤其喜高温,在大太阳天垂钓往往能见到钓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鱼群泛着白光,没错那就是黄尾鱼。
二、钓位选择有讲究
黄尾一般成群,需要等或者结合季节和天气找鱼群。一般要选择晴天更好是太阳天,早上和下午5左右钓更好。更好选择带流水处,这种地方溶氧量高,黄尾活跃。
钓场环境:山区的大型水库,水质清瘦,无污染。
三、线组搭配要合理
钓黄尾的 *** 与钓其他鱼种有所不同。
1、线主:一斤一下的黄尾,0.8配0.3,37调的鲫鱼竿(黄尾力道足,硬鱼竿跑鱼断线)钓台4.5米、3.6米都行,水深2米内佳,鲫鱼小目鱼漂。
2、在不切线的同时子线鱼钩越细越好,子线20公分对折,钩距2公分左右,无钩调平水,钓一二目,跑铅。
四、饵料以腥香为主
黄尾鲴要根据水层和主钓钓法,决定饵料形式和密度,水质清瘦,小、杂鱼干扰少,可先尝试腥香的饵料施钓。
因此,饵料可以选用藻腥味的饵料,或者粮食本味的饵料。藻腥味如:丸九海藻一公斤,本味如:纯谷物。饵料适合拉饵,不适合搓饵,要求拉出的饵料小而圆,软,比重轻、不挡口为上。
其中藻腥味饵料是钓黄尾的常用饵,从成分上来看这种饵料,就是海藻粉末的膨化加工物,一种藻类膨化颗粒。本质上属于植物蛋白,腥味不明显,可以在夏季加腥使用的。
建议酌情配合其他饵料使用。野外,鱼多,鱼密度大时可以单用,鱼少时,一款饵料其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得靠配合大量窝料,打窝诱鱼。所以钓到口稀后,需要赶紧及时的用雾化快的饵料抛满竿重新诱鱼。
也可以,鱼饵46号加蜂蜜或红糖,稀点,拉饵到底雾化钩上残留小 *** 大小饵料吃口更好。具体看鱼的密度和大小,还有关键的小杂鱼。小杂鱼多,就少用腥饵改用香饵。
当然,用小蚯蚓、蛆也能钓到黄尾鲴,但是诱鱼、上鱼的速度,远远不及商品饵。
五、调漂要顿,灵活运用
钓黄尾鲴的调漂是最有讲究的,嘴巴小,吃饵动作小,如果你的浮漂调得比较灵敏,就会出现,有漂相但是提竿总是不中鱼的现象。很多新手钓黄尾,只有当打窝后,诱来一群群的黄尾鱼群,才能锚上来几条。
所以想要钓黄尾鲴,必须钓顿,让子线和饵料躺在水底,这样才能降低饵料入口的难度,才有机会让鱼轻松的吃到嘴中。
具体实践中,根据鱼情,灵活运用。我的 *** 是:铅坠我通常都是使用夹铅,便于钓底和钓浮的转换。因为钓底时,有时气温骤然升高,黄尾离底上浮,这时候去掉夹铅,开始钓浮,也无需再调漂。
总的来说这鱼很难钓,嘴边都是硬硬的角质层,钩子很难扎破。技巧:放上顶,专打下顿。
写在最后
现在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天,又到了南方地区黄尾鱼疯狂觅食的阶段,不少喜欢钓此鱼的钓友驱车上百公里专为此鱼。成群的黄尾会让钓鱼 *** 呼过瘾。
以上是我个人对黄尾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给新手一些帮助,也希望老手能批评指,说出你对钓黄尾的看法。
夏季手竿钓黄尾鲴的两大核心要点,注意用饵和调漂,黄尾鲴连竿上黄尾鲴是小体型鱼类,分布广泛,很多水库湖泊都有黄尾鲴,但是这种鱼对水质有一定要求,所以水质差的地方往往没有黄尾鲴。这可能跟黄尾鲴的进食特点有关系,黄尾鲴喜欢进食水底的藻类,如果水质较差,透明度不够,水底往往难有青苔和藻类,自然也就难有黄尾鲴。黄尾鲴也是比较耐高温的鱼类,体型虽小,挣扎力度大,而且味道十分鲜美,夏季手竿垂钓别有一番乐趣。
一、习 ***
黄尾鲴耐高温,适合夏季垂钓,成群进食的特点在钓法和用饵得当的情况下,经常可以享受到狂拉的乐趣。黄尾鲴比较适合在一些水质较好的水库垂钓,选择水底偏硬的区域,水底有青苔更好,这样的位置最容易有成群的黄尾鲴进食。钓黄尾鲴不需要钓太深的水,硬底浅滩、大坝上、礁石多的地方就容易有黄尾鲴。黄尾鲴其实是民间垂钓多年的鱼种,在台钓流行以前,手竿传统钓或者串钩钓法都有不错的收获,但是比较奇特的地方在于随着台钓的流行,使用灵敏度更高的台钓法,反而难钓到鱼,之间浮漂乱抖动,提竿就是不中鱼。
随着对黄尾鲴鱼习 *** 的了解,发现黄尾鲴的进食特点比较特殊。黄尾鲴口下位,就是上嘴唇比下嘴唇长很多,如同向下的吸盘一样,喜欢进食水底的藻类,植物碎屑,水中昆虫等食物。而且黄尾鲴的嘴巴很小,或者说是口裂很小,张开的幅度比较小,嘴唇边缘有坚硬的角质,通过坚硬的角质在水底 *** 、砂石上刮食青苔,黄尾鲴的进食跟其他鱼类差别很大,一边刮食水底的青苔,一边往前游走。所以钓组搭配不当,调漂不当,难有正口,所以钓黄尾鲴的调漂要点在于钓钝。
二、调漂
钓黄尾鲴比较适合的调漂 *** 就是铅坠躺底,不但适合黄尾鲴水底啃食的特点,也比较适合钓水库有风浪的情况。这种调漂 *** 较为简单,简单一些可以使用重铅坠,达到铅坠躺底就可以了,类似台钓的重铅坠找底,浮漂露出1、2目。讲究一点的可以使用无子线调漂,调平水,钓1、2目,让铅坠躺底,水线绷直。根据黄尾鲴的进食特点,黑漂居多,这是因为黄尾鲴发现饵料后吃掉饵料,继续贴地寻找食物,所以漂相上黑漂居多。如果钓的过钝,浮漂抖动也能中鱼。如果风浪较小,可以尝试子线松弛弯曲的调漂 *** ,也会有较高的中鱼率,总体来说钓黄尾鲴的调漂要点是钝比灵好。
三、钓组和用饵
黄尾鲴的口裂很小,所以钓组搭配要注意使用较细的子线和较小的鱼钩。夏季钓黄尾鲴,子线0.6-0.8为宜,鱼钩使用2、3号的细条袖钩,要求钩尖一定要锋利,因为黄尾鲴的嘴边有坚硬的角质。用饵其实反而比较简单,因为黄尾鲴是杂食 *** 鱼类,鲫鱼吃的东西黄尾鲴都吃,而且会进食青苔一类的食物。用饵上使用常见的鲫鱼饵效果就不错,如果有条件加点绿藻粉效果会更好。
黄尾鲴虽然是典型的底层进食鱼类,但是成群进食,当成群进窝后钓离底也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未必遇上这么好的事,所以钓底会更靠谱一些。喜欢请关注给个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