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轻微 *** 封存 *** 应尽快落地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法治强音

编者按:

从遏制“远洋捕捞”维护民企合法权益,到对 *** 电诈集团提起公诉打击电诈,2024年以来,一系列热点法治事件不仅是司法实践的生动注脚,更是法治精神的有力彰显。

2025年全国 *** ,南方都市报全国 *** 前方报道组推出“法治强音”专题报道,对话多位法检 *** 等法律界人士,解读司法政策走向,直面法治建设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显著调整,重罪数量及占比明显下降,轻罪数量及占比持续上升。伴随这一变化,影响百万人的“轻微 *** 封存 *** ”构建被提上日程。

***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轻微 *** 封存 *** ”,为有效治理轻微犯罪提供契机。

“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已经表明,轻微犯罪的 *** 如果不及时封存,已经刑满释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正常的求职、求学、生活会因此受阻,进而导致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改过自新后复归社会变得很困难。” *** *** 、 *** 宪法和法律 *** 会副主任 ***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认为,在 *** 方面只做“加法”,不予封存、不做“减法”的做法,其负面效果不可估量,这也给轻罪时代的国家治理带来新挑战。

2025全国 *** 之际,周光权提交《关于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轻微 *** 封存 *** 尽快落地的建议》,呼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轻微 *** 封存 *** 尽快落地。

展开全文

清华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尽快落地-第1张图片-

*** *** 、 *** 宪法和法律 *** 会副主任 ***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

谈设立轻微 *** 封存 ***

为有效治理轻微犯罪指明方向

南都:去年二十届 *** ***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轻微 *** 封存 *** ”,这也是轻微 *** 封存 *** 首次写在 *** 的文件中,怎么看待这一 *** 写入决定?

周光权:2024年7月18日, ***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 ***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轻微 *** 封存 *** ”。这为有效治理轻微犯罪,教育、感化、挽救轻微犯罪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未成年人 *** 封存 *** ”。二十届三中全会所规定的轻微 *** 封存 *** ,不仅是未成年人 *** 封存 *** 的完善和补充,还扩大了封存范围,体现了对受过轻罪刑事处罚人群的人文关怀,这在全面深化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南都:此前,法律界对建立轻微 *** 封存 *** 也多有呼吁, *** 层面为何会在这一时间节点提出建立?轻微 *** 封存 *** 建立时机是否已成熟?

周光权: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更高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轻罪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相当高,判处三年 *** 以下刑罚的案件占比从1999年不到55%至近年来已超过85%,进入轻罪时代。与之相对应的, *** 犯罪很少,只占所有刑事案件的15%,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因此需要展示我们司法 *** 的自信和宽容。

*** 层面在此时提出要建立“轻罪前科记录封存 *** ”也是恰逢其时,在这样的治理成效之下,给已经犯过罪的人、判过刑且教育改造好了的人一个机会,不会增加社会的风险。

南都:轻微 *** 不及时封存,会有怎样的后果?

周光权:根据“两高”报告最近10多年来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刑事犯罪总数为120万人左右,其中,被判处3年以下 *** 的轻微罪罪犯占85%。目前累积的轻微罪罪犯,总数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

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已经表明,轻微犯罪的 *** 如果不及时封存,已经刑满释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正常的求职、求学、生活会因此受阻,进而导致他们改过自新后复归社会变得很困难。普通民众将受过刑事处罚的人视为高危人群;用人单位对其拒绝录用,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成为可能,使社会充满风险。

实务中,已经出现有的 *** 罪犯被判轻刑出狱后,因为存在 *** 而无法找到任何工作,连当骑手送外卖都不行,最终为生计所迫再次走上 *** 犯罪道路的情况。同时, *** 始终存在会形成“株连”,导致本应由他们独自承担的处罚效果延伸到其 *** 属身上,违背了罪责自负的现代刑法原则,使其 *** 属遭遇升学难、就业难、参军难等实际困难,社会的对立面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亟须构建具有一般保护 *** 质、覆盖面更广的轻微 *** 封存 *** 。

谈犯罪附随后果

*** 只做“加法”的负面效果不可估量

南都:轻微 *** 封存 *** ,属于犯罪附随后果的范畴,当前很多轻罪案件呈现“轻罪不轻”、犯罪行为及其后果“倒挂”现象,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光权:轻微罪的犯罪人在接受完刑罚改造后,仍然要面临一系列犯罪附随后果,犯罪行为与实际惩罚后果比例失衡,不仅其自己容易沦为“二等公民”,还会波及其及 *** 属和家庭成员。如果以实际受到负面 *** 的 *** 属和家庭成员来计算,其影响涉及数千万人。

在 *** 方面只做“加法”,不予封存、不做“减法”的做法,其负面效果不可估量,这也给轻罪时代的国家治理带来新挑战。这些负面影响也极易演变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南都:当前,轻微 *** 对涉罪人员的亲属也会产生“连坐”等影响,如有的地方 *** 规范 *** 文件,对涉罪人员的配偶、子女等 *** 属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权利进行 *** ,从刑法理念来看,“连坐”有何问题?

周光权:现代刑法理念强调“罪责自负”,反对“株连”,所以对涉罪人员的亲属进行“连坐”是不合适的。 *** *** 会法工委2023年备案 *** 工作报告中,就曾试图纠正这一问题,其中提到,“有关通告对涉罪人员 *** 属多项权利进行 *** ,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教育、就业、社保等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

备案 *** 纠错之后,社会反响特别好,所以也可以说“天下苦连坐久矣”,很多人深受其害。所以轻微 *** 如果不封存,就很难彻底消灭连坐。

南都: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已经对未成年人 *** 封存 *** 作了规定,建立轻微 *** 封存 *** ,是否等同于将这一 *** 直接适用于成年人?

周光权:未成年人 *** 封存和轻微 *** 封存有一些交叉,但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来讲占比很少,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几十倍,所以之前的未成年人 *** 封存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从 *** 设计的考量来看,主要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但是对成年人的 *** 封存主要还是考虑人文的关怀、人 *** 的关怀,是要给出路,让人家能有一口气,有个机会活下去,所以要解决的是宪法意义上的“人的尊严”和“基本生存权”的问题,每年涉及上百万人,这一 *** 跟未成年人 *** 封存不完全相同,但意义也非常重大。

谈轻微 *** 封存 *** 落地

建议设定考察期,合格人员可封存 ***

南都:界定“轻微犯罪”是构建轻微 *** 封存 *** 的基础,应如何科学界定“轻微犯罪”?

周光权:轻微 *** 封存 *** 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 筹划。关于轻微犯罪的范围,我认为应当将“轻微犯罪”划定在判处3年以下 *** ,这些罪犯服刑期满,再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后,有关部门应当封存其 *** ,可以为其开具《无 *** 证明》。

关于考察期的设置,考察期限内犯罪附随后果伴随犯罪人,考察期届满后对考察合格的人员的 *** 进行封存。可以考虑对于判处1年以下 *** 的罪犯,案件终结以后马上进行封存;判1到2年之间的,判决执行完毕2年以后封存;判2到3年的,判决执行完毕3年后予以封存。

南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是否为轻微 *** 封存 *** 的 *** 完善提供了契机?

周光权: *** 封存是刑法和刑诉法交叉的问题,我认为在刑法里规定专门的条文,然后刑诉法里规定一些 *** 作的措施最为理想,所以这次刑诉法修改也需要研究这样的问题。

南都:轻微 *** 封存 *** 在建立中,还会面临如何确保 *** 封存的公正 *** 和安全 *** 问题,您对此有何建议?轻微 *** 封存 *** 构建中,还有哪些难点或关键环节?

周光权:为确保公正 *** 和安全 *** ,我建议明确人民 *** 为 *** 封存工作的实施监督机关。轻微 *** 未及时被封存的罪犯对于 *** 封存事项有申诉意见的,可以向相关机关、单位申请救济,也可以请求人民 *** 介入监督。对于这项 *** 实施 *** 现的衔接不畅,或是有部门单位不配合落实的情况,应当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以纠正违法的形式监督该 *** 的统一实施。

当然也要消除一些误解,有的社会公众可能觉得没必要对犯罪人太宽容,但其实这些人犯的是轻罪,而且有一些人之前是很优秀的人才,比如科学家、教师、 *** 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犯轻罪,在受到刑事处罚后,他们已经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代价,应当在犯罪之后赋予其出路,不管是对犯轻罪者及其家庭,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能让社会更安全,更充满温度。

轻微犯罪前科记录封存是很复杂的 *** 工程,为贯彻落实 ***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建议有关部门紧锣密鼓抓紧研究,更好由 *** 牵头, *** 部会同“两高”加强调研,制定具体措施,推动轻微 *** 封存 *** 尽快落地。

采写:南都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南都全国 *** 报道组

标签: 清华 法学院 封存 轻微 落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