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什么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6

  一、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之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 ;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3]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二、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三、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 *** 季节,立秋是秋季的之一个节气。

  四、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标签: 立夏 立冬 立秋 立春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