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鱼和鲮鱼 *** ,鳞鱼和鲮鱼有什么区别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1
两斤的鲮鱼能切2.0的子线,这种“急 *** 子”的鱼该如何垂钓?

鲮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就是鱼刺太多。每次钓回来的鲮鱼都送人了,家里没人吃。后来想了一个办法,按照煎鲫鱼的 *** 改进一下做一回试试。做法,锅中放油,8成热时放入腌制好的鱼,炉火不要太大,慢慢煎制,待两面金黄即可出锅。特点,香酥味美,没有小刺。媳妇吃过后赞不绝口,问我什么时候还去钓鲮鱼。

鲮鱼在两广地区是非常受钓鱼人欢迎的鱼种,为什么呢?鲮鱼够冲劲、够 *** 、够耐力、够新鲜,鲮鱼是出了名“急 *** 子”非常的暴躁,流线型的身材加上宽大的尾巴给了它强大的爆发力,一斤土鲮堪比3斤的草鱼这句话不是吹的,同时,上鱼的手感是真的过瘾,两斤的都能切2.0的子线。那么问题来了!鲮鱼该怎么钓呢?

首先鲮鱼的种类分常见的三种:土鲮,麦鲮(孟加拉鲮鱼),泰鲮(泰国鲮鱼),其中土鲮,这是从古代保留下来的本地鲮鱼,是最难钓的一种鱼。它全身白色,头和嘴巴比野鲮与麦鲮小而尖,胆子小,爱在静水底层寻食。一般中午较活跃,上午和下午寻食少。在佛山丹灶仙湖就有不少的土鲮供钓友们垂钓。

鳞鱼和鲮鱼图片,鳞鱼和鲮鱼有什么区别-第1张图片-

每到周日,我们一行钓鱼人开车直奔仙湖的土鲮而去,到了那里立刻整理东西战斗,开3.6米杆子,1.5主线。08子线。饵料是自己配置的。

首先介绍一下鱼饵的 *** 过程: 5斤苞米面、2斤碎豆饼、1斤渔具店卖的亚麻粉、菠萝香精、加点白糖。

1、先把碎豆饼炒香、别整糊了。

2、拿锅把水烧 *** ,别关火,把苞米面倒水里搅,搅均匀了后关火倒入大盆里。

3、把所有的饵料兑一起趁热倒入白糖和香精开始搅拌,要求的是粘、干。

因为土鲮基本都是靠刮,所以饵料要求持钩时间长,鱼去啃饵钩把鱼刮上,正常情况下一团饵能反复使用2到3次。关键在于抽频率或者做好窝,有鲮鱼进窝了什么饵料基本上都差不多,反而饵料的状态更显得重要,适时的补窝才能越钓越多。

钓法:钓钝就可以了,双钩躺底子线弯曲,不带子线调平水钓一二三四目都可以,带子线调两目钓三四五六目也可以,灵活运用,有鱼无口往下拉漂,有口无鱼往上推漂。

子线放小一点,1.0/0.8的线;钓目再高一点,让子线弯曲;水深开拉饵多刮打,别加雾化状态饵,多用 *** 重鱼饵,我这里4米深一样钓拉饵,重要的是招不招小鱼,拉饵比搓饵更易入口。

鲮鱼个体不大的话,袖钩4号5号更好入口的,其次是0.1/0.3/0.5新关东的钩条比较粗,伊豆钩5号6号大小通杀,伊势尼1号2号也可以。

钓点选在平时人畜少到的水湾角角落垂钓。鱼上钩后,提竿收线用力不要太大,因为白鲮嘴巴的皮肉薄而脆,如果用力大容易造成鱼嘴断裂而脱鱼。鱼上岸以后千万先别用手去直接在空中抓,你看着它是一动不动的你手一碰它马上就使劲扑棱,被鱼钩刺手那是真疼啊,应该直接扔岸上再抓。

印度野鲮"定居”广东河道,经钓友反馈:这种鱼类简直是“蛮牛”


钓鱼这种户外运动,也可以一家人一起享受愉快的周末

垂钓这种户外运动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闲暇之余,约上几个钓友,一起过把钓鱼瘾,实在惬意。

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钓鱼会有“瘾”,那么钓鱼的瘾从何来?

只有爱上钓鱼,你才会觉得垂钓其乐无穷。

当你变成真正的钓鱼人,你才会发现,一竿在手,能解万愁!

钓鱼的乐趣远远不是能用语言表述!尤其是在鱼儿吃钩的瞬间。

特别是钓到大鱼的时候,那种和大鱼斗智斗勇遛鱼的 *** ,除了荷尔蒙上升,心跳加速外,无法用语言表达。

鲮鱼完全可以满足钓友的手感

那么哪种鱼的拉力大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号称“水中蛮牛”的泰鲮也叫露斯塔野鲮,为什么受到广州钓友喜爱?

一、了解露斯塔野鲮

露斯塔野鲮,估计钓友对它很陌生,为什么陌生?因为没听过它的名字,还有就是它的名字太长了,不要着急,咱们慢慢聊。

1)、露斯塔野鲮的分类

露斯塔野鲮也就是鲮鱼,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鱼类都属于鲤科,为什么?

因为鲤科的家族太庞大了,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

不管是底栖鱼类,上层鱼类、杂食 *** 鱼类,草食 *** 鱼类,肉食 *** 鱼类很多都是鲤科。

原来鲤科鱼类有这么多“老表”,繁衍出这么多种类,真佩服它的的强大。

2)、露斯塔野鲮的原产地

露斯塔野鲮并不是本土鱼类,它是一种入侵物种,入侵后繁殖并且生长。

露斯塔野鲮广泛分布于南亚淡水流域,印度露斯塔地区产量较大,因此而得名。也叫南亚野鲮或者印度野鲮等。

露斯塔野鲮原产地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 *** 、 *** 等。

有没有很惊讶?原来露斯塔野鲮的真正名字是是印度的一个地名。


傍晚的钓鱼人

3)、露斯塔野鲮在我国名字

露斯塔野鲮由于生长速度快,适应 *** 强等原因被东南亚国家引进养殖,我国在1978年从泰国引进,所以叫它“泰鲮”

露斯塔野鲮很委屈,为什么委屈?因为你把我引进后,都把我的名字都改了!

很多钓友只是知道泰鲮,并不知道露斯塔野鲮的原产地,以及它的名字的来历。

4)、露斯塔野鲮(泰鲮)的外观

露斯塔野鲮形似鲤鱼,鱼嘴比鲤鱼小,眼睛小,鱼嘴呈“天包地”结构。

鱼体青绿色,脊背颜色比较深,有蓝色金属光泽,腹部灰白色。

鳞片相对于鲤鱼的鳞片来说有些发红,鱼鳍微微发红,鱼鳞大小中等。

露斯塔野鲮体型巨大,能够生长到2米长,更大体重可达45公斤。

5)、露斯塔野鲮为何定居广州

物种的引进,都有当时的背景,我们无法评判,很多鱼类被引进后生存繁衍。

比如:罗非鱼、清道夫等外来物种,它们进入野外后,没有天敌,很容易大量繁殖。

露斯塔野鲮进入野外的渠道和它们一样,无非是养殖场 *** ,或者人为放生。

特别在广州,广州河道内很多露斯塔野鲮也就是泰鲮,它们能自然繁殖。

能够自然繁殖也就为种群提供很大的便利,能适应环境,也就能在广州“定居”。


露斯塔野鲮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遛鱼需求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惊讶?原来泰鲮的本名叫露斯塔野鲮,经常钓鲮鱼的你知道它的本名吗?泰鲮这个名字是我们强加给它的,只是从泰国引进而已。

二、露斯塔野鲮的生活方式

那么露斯塔野鲮(泰鲮)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呢?其他它的生活方式和麦鲮、土鲮生活方式比较相近,咱们从适合它生长的水温聊起。

1)、露斯塔野鲮适合生长的水温

露斯塔野鲮不耐低温,它为热带、 *** 带鱼类。

在水温6-7°的时候,有可能会死亡,它不耐低温也就 *** 了它生活的区域。

这也是在北方没有露丝塔野鲮的原因。

2)、露斯塔野鲮的食物

露斯塔野鲮为杂食 *** 鱼类,杂食 *** 的鱼类一般都能分布很广,因为不挑食碰到什么吃什么。

在幼苗时期,它们以觅食浮游生物为主,随着长大,主要觅食各种水生植物。

但是动物 *** 饵料它们也会吃,食谱很广泛。


珠江水系很多露斯塔野鲮


3)、露斯塔野鲮的生长环境

露斯塔野鲮喜欢生长在活水的环境,也就是轻微流动的水域。

但是它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只要水温合适在各种水域,都能够生存。

露斯塔野鲮为底栖鱼类,跳跃能力非常好,常常跳出水面。

露斯塔野鲮对于氧气的需求比较低,能够适应肥沃的水域,或者在轻微污染的水域内生存。

4)、露斯塔野鲮的分布

露斯塔野鲮在国内的分布并不广泛,主要是它不耐低温,只有在水温适宜的地方才能生长。

主要分布在珠江、闽江、澜沧江、 *** 、海南、元江等水系。

幸亏它不耐低温,要不然作为一个入侵物种,扩散开来对于本土鱼类来说影响很大。

5)、露斯塔野鲮的产卵

露斯塔野鲮繁殖能力相对于鲫鱼、鲤鱼来说并不强,为什么不强?

因为它的 *** 成熟很晚,2-3年才能达到 *** 成熟,水温在24-32°才会产卵。

根据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露斯塔野鲮3岁以前还属于幼鱼期。

露斯塔野鲮外观

露斯塔野鲮的生长方式我们本土鲮鱼基本相差不大,但是看到它的繁殖方式,不禁为它捏了一把汗,因为3岁以前还属于幼鱼期,不知道从孵化到生长,安全度过幼鱼期的有几条?

三、露斯塔野鲮的垂钓方式

那么露斯塔野鲮怎么垂钓呢?根据它的生活方式钓它还是比较简单的,有几点需要注意。

1)、钓露斯塔野鲮水深

露斯塔野鲮为热带 *** 带鱼类,比较喜欢高温,温度高其他鱼类不开口的情况下也能钓获。刚刚下雨后的一段时间水温的降低后吃饵不频繁。

夏季不需要钓太深的水,因为深水水 *** 较低,它们喜欢在浅水温暖的水域处活动。

如果温度过高可用适当钓背阴处,其他季节还是钓太阳能照射到的水域为好。

2)、钓露斯塔野鲮鱼竿

露斯塔野鲮的力气很大,中鱼后拉力很大,手感非常好。

为了控鱼方便,为了快速出水,鱼竿不要太软,防止不好控鱼。

更好选用腰力好的综合竿,或者鲤鱼竿,鱼竿的硬度大腰力好,控鱼方便。

3)、钓露斯塔野鲮线组

不管是露斯塔野鲮还是其他鲮鱼,力气都非常大,号称“水中蛮牛”

1斤的露斯塔野鲮的拉力可能和2-3斤的鲤鱼拉力差不多。

线组选择不易过小,线组质量不易过差,1斤多的露斯塔野鲮就有可能切2+1的线组。

光头钓露丝塔野鲮的时候,线组为2号尼龙线+0.4大力马鱼线,碰到大物也会切子线。

在大水面钓露斯塔野鲮,或者确定有大物的时候,线组要适当放大。

露斯塔野鲮脊背图


4)、钓露斯塔野鲮鱼钩

不管是露斯塔野鲮还是其他鲮鱼它们的嘴都很小,但是力气很大,这对鱼钩的要求就比较高。

根据目标鱼的个体选择合适的鱼钩,鱼体比较小可以使用袖4-5或者海夕3-5号等。

目标鱼的个体比较大的时候,更好使用钩条粗、拉力强的鱼钩。

伊势尼、新关东、伊豆、千又等鱼钩钩条比较粗,能够抵抗大物的拉力。

比如:1-2斤的鲮鱼用新关东0.3-0.5好,或者伊豆4-6号,或者伊势尼3-5号,如果个体超过3斤,鱼钩可以适当放大。

5)、钓露斯塔野鲮窝料、饵料

露斯塔野鲮窝料、饵料比较简单,因为它们是杂食 *** 鱼类,什么都吃,对于窝料饵料要求不高。

菜籽饼、玉米、颗粒饲料等打窝后它们都会进窝觅食,和钓草鱼、鲤鱼窝料相差不大。

饵料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用专门钓鲮鱼的饵料,一般来讲,小个体的鲮鱼喜欢腥香味道的饵料,而大鲮鱼则喜欢偏香的本味饵料。

饵料的状态应该是既软又散,雾化程度要好,但是要保证饵料的附钩 *** 。

6)、露斯塔野鲮建议钓钝

不管是露斯塔野鲮还是其他鲮鱼,它们的嘴都比较小,并且嘴朝下,类似花骨鱼鱼嘴。

它吃钩漂相比较杂乱,它的嘴呈“天包地”结构,喜欢刮食水底或者石头上的青苔。

浮漂调得太灵,不利于饵料入口,钩和饵在水底的状态更好是双钩 *** 。

钓钝只是根据鲮鱼的生活习惯调钓,这种调漂方式送漂比较多,不是说其他调钓方式不行。

钓获的大个体露斯塔野鲮

钓露斯塔野鲮需注意:它们成群活动,种群有大有小,个体有大有小,不管个体还是种群,吃钩后尽量把它们牵出窝外,防止它们在水底挣扎,惊吓到其他鱼类造成炸窝。那么为什么广州钓友很喜欢印度露斯塔野鲮呢?

四、印度的露斯塔野鲮为什么受到广州钓友的喜爱?

应该说露斯塔野鲮凭借自身的颜值,以及自身的身体条件 *** 了很多钓友,为什么?原因有4点。

1)、颜值好

我们都是颜值控,对于外观美丽的事物都会去欣赏,比如: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对于鱼类也不例外。

露斯塔野鲮体态优美,身材修长而稍胖,外观流畅,片片鱼鳞银光闪闪,十分漂亮。

露斯塔野鲮在入侵鱼类中,相对于清道夫、鳄雀鳝、罗非鱼来说,外观更符合我们的审美观,很多人喜欢它的外观。

2)、个体大

由于资源越来越差,大鱼越来越少,想要钓大鱼太难了,即使守大鱼碰到大物的几率也很小。

但是露斯塔野鲮完全符合要求,因为这种鱼类个体比较大,更大可以达45公斤。

这么大的个体,完全可以满足钓友钓大鱼的需求,这不,前段时间广州钓友在珠江钓获一条将近20公斤的露斯塔野鲮。


颜值很不错

3)、拉力强

拉力强也是露斯塔野鲮或者其他鲮鱼的一个优点,即使小个体鲮鱼它的拉力也能让你大吃一惊。

光头之一次钓这种鱼至今还记得它的拉力,当时用的鲫鱼竿,送漂后提竿,鱼竿根本弓不起来。

当时以为是条3-4斤鲤鱼,遛鱼出水没想到是1斤左右的鲮鱼,真是哭笑不得。

很多钓友钓鱼并不是为了鱼,而是享受钓鱼的过程,这种鱼类完全符合钓友们的要求,

4)、味道好

露斯塔野鲮的味道比较好,这只是光头自己的意见,它的味道相对于鲤鱼来说好多了。

很多广州当地人不吃鲤鱼,但是也会食用露斯塔野鲮,小鱼油炸后撒孜然或者椒盐味道不错,个体大的可以做鱼丸,或者咸鱼。

光头钓到露斯塔野鲮的时候,通常红烧,味道也可以。


只要味道好,它就泛滥不起来

露斯塔野鲮之所以受到广州钓友的喜欢,不仅仅是外观漂亮,主要还是它的拉力,号称“水中大力士”的它,能够满足钓友遛鱼的需求,并且味道还不错,这是钓友喜欢它的一个原因。

综合: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入侵鱼类中露斯塔野鲮之所以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没有丑陋的外表,肉质还算可以,人们对它的痛恨比较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钓鱼钓的是意境;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是一种情趣;有的人钓到鱼后,放回水中,钓的是一种“舍弃”,而我们为了放松而钓鱼钓的是“心情”。

钓鱼人并不是在意钓了多少鱼,而是在意河边宁静的环境,在意和鱼儿斗智斗勇的过程,和遛鱼的 *** ,享受的是钓鱼的过程,您觉得呢?

这是光头对印度的露斯塔野鲮理解,也不一定正确,光头只是在广州呆过几年罢了,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图书馆》《百度图书馆》


?

这是最成功的入侵鱼类,在国内繁衍数十年,居然没几个人知道

说到罗非鱼、清道夫,我相信南方钓友都熟悉不过了,都知道它们是外来物种,它们繁殖能力惊人,现在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存在,不管江河,还是水库,哪怕是鱼塘都“逃不过”它们的入侵,它们是成功的入侵者之一,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有一种鱼也是外来物种,它比罗非、清道夫更加的成功,它在国内已经繁衍数十年,居然没几个人知道它们也是入侵者之一,都误以为它是本土鱼类,你说“它”是不是最成功的入侵者呢?它就是麦鲮鱼!

麦鲮鱼大伙也经常能钓到吧,大家是不是一直以为它是本土鱼类呢,那你就错了,其实它的“真实身份”是外来物种,只不过它入侵时间久了,大家慢慢淡化了,将它纳入本土鱼类罢了,在你眼中麦鲮鱼是本土鱼类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认识麦鲮

麦鲮,名字叫麦瑞加拉鲮,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原产地:印度和孟加拉。 *** 、泰国、 *** 、巴基斯塔、 *** 和 *** 等也有它的存在。

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82年将麦鲮鱼从印度引进我国,经过培育后在广东、广西等得到大力推广,成为南方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麦鲮鱼适应能力强,无论在水库、鱼塘、江河等地方都能正常生长,且麦鲮鱼生长周期短,个头长得快,得到了广大养殖场的认可,并大量养殖它们。

大家可能会很好奇,麦鲮鱼明明是圈养的鱼类,它们是怎么入侵到野外自然水域里并大量繁殖,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之一:人为放生

第二:养殖场崩提

第三:发洪水

1人为放生

麦鲮鱼可以出现在野外自然水域里,原因之一是人为放生造成的,国内有不少人喜欢放生鱼类和小动物的,他们碰巧就放生了麦鲮鱼,而麦鲮鱼适应能力强,适应了当地环境和温度,当麦鲮鱼鱼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就会繁殖,一眨眼过去数十年了,麦鲮鱼泛滥也正常。

2养殖场崩提

麦鲮鱼可以出现在野外自然水域里,原因之一是养殖场崩提造成的,鱼是离不开水的,鱼也会跟着水流走,当一个养殖场的提崩了,鱼就会跟着水流流入江河或野外其它水域里,当鱼类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就会繁殖后代,一个新的物种就会诞生,随着时间流逝,鱼类只会越来越多,麦鲮鱼泛滥也正常。

3发洪水

麦鲮鱼可以出现在野外自然水域里,原因之一是因为发洪水导致的,有些鱼塘、水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遇到雨季是很容易被洪水淹没的,一旦养殖场被洪水淹没了,鱼就会跟着水流游走,鱼游到哪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就会大量的繁殖,新的物种就诞生在那,鱼生鱼,鱼自然就会越来越多,麦鲮鱼泛滥也正常。

小结:以上3种原因就是麦鲮鱼会出现在自然水域里的根本原因了,当鱼类适应了新的环境,它们就会繁殖后代,鱼生鱼,鱼就会越来越多。

如何垂钓

想要钓到麦鲮鱼,前提是水域里要有麦鲮鱼,其次麦鲮鱼数量也不能太少,最后就是看自己运气和实力了。

发现水域有麦鲮鱼,然后选择一个适合的开钓的钓位,接着就是打窝了,窝料可以选择鲮鱼窝料,也可以选择花生枯,做到少打、勤打即可。

鱼饵可以选择鲮鱼专用饵,随便一款即可,当然了也可以选择花生枯粉,甚至可以选择鸭饲料等,这些鱼饵都是钓鲮鱼的好鱼饵。

钓麦鲮鱼,个人钓技分享如下:

之一:短子线

第二:钓钝

第三:钓底

1短子线

钓麦鲮鱼钓法跟钓其它鲮鱼一样的,子线尽量选择短的,子线控制在10cm以内是更好的,这样鱼口才好看好抓,才能钓到更多的目标鱼。

2钓钝

钓麦鲮鱼,要以钓钝为主其它为辅,可以调平水钓二目左右,当然了,钓一到三目是最合适的,浮漂出现下钝或者顶漂时,提竿就会中鱼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梅州钓法,钓鲮鱼还挺管用的,大家也可以试试。

3钓底

钓麦鲮鱼,要以钓底为主钓浮为辅,鲮鱼毕竟是中底层鱼类,想要钓得多,钓得爽,还是需要利用它觅食规律的,钓底是你更佳选择。

小结:钓麦鲮鱼,子线尽量短点,钓钝,调平水钓1~3目是最适合的,只要浮漂出现下钝或顶漂,那就是中鱼前的征兆了,提竿即可中目标鱼。

总结:在南方罗非和清道夫是成功的入侵者之一,它们可以出来名的“讨厌 *** ”,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它们,次次钓鱼都能钓到它们,钓都钓腻了,还有一种鱼它比罗非和清道夫还要出名,它之所以“出名”并不是数量上占优势,而是它让钓鱼人感觉它是本土鱼,并不是什么外来物种鱼,然而它真的是外来物种,这就是麦鲮鱼的“高明之处”,如果没看本文,您知道麦鲮鱼是外来物种吗?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告知。

我是钓鱼飞飞,一个喜欢野钓的钓鱼人,如果大家喜欢我的作品,别忘了动动发财手给个赞、评论一下、点个关注、转发或收藏等,谢谢大家的观看,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鲮鱼:分为土鲮、麦鲮、泰鲮你能分清吗?不要在“张冠李戴”了


在我们看来,鱼类的面孔都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差异很大,它们自己能够认识同类


导读:人们的面孔都有很多,但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谁是谁,即使微小的差别也能看得出来,但是鱼类呢?我们对于鱼类很陌生,虽然你经常食用,但是你也不知道它的名字。

据估计,全世界的鱼类大约有3 *** 0种,其中淡水鱼类超过15000 种,我国有鱼类3446种,其中淡水鱼类1452 种。

这么多种鱼类,想要分清都是什么鱼太难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个时间去分辨。

在说我们并不了解鱼类,鱼类和我们既遥远,又在我们眼前!

虽然经常食用,但是并不了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经常食用你,却不知道你的名字。

对于我们钓鱼人来说,很多鱼类的名字也分不清楚,毕竟地域不一样,鱼类的形状和生活环境不一样。

比如:在我国南方生长的鲮鱼土鲮、麦鲮、泰鲮这3种鱼类,你能分清吗?


我是谁?我叫什么?你知道吗?

它们统称鲮鱼,虽然外观很相似,但是名字也是各不相同,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土鲮、麦鲮、泰鲮的相同点?

土鲮、麦鲮、泰鲮的相同点很多,造成很多钓友经常辨别错误,主要有5点

1)、同属于鲤鱼科

土鲮、麦鲮、泰鲮,它们同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全世界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

不管是底层鱼类,上层鱼类、还是杂食 *** 鱼类,草食 *** 鱼类,肉食 *** 鱼类很多都是鲤科。

土鲮、麦鲮、泰鲮也不例外,也可以说它们是远房亲戚。

2)、觅食方式相同

鲮属鱼类的嘴巴都是朝下,能够刮取水底 *** 上附着的水草。

鲮鱼会舐刮水底 *** 等物体上的绿藻、硅藻、丝状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

成年土鲮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也会觅食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


它们的生长环境重合


3)、适合的生长的水温相同

鲮鱼为热带 *** 带鱼类,不耐低温,在温度低的时候会出现冻死的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鲮鱼的临界水温为7°,低于7°的情况下,它们不能适应。

(水温只是大概,并不绝对,毕竟耐低温的强度取决于自身的免疫力,只是资料显示水温低于7°会出现死亡现象。)

鲮鱼比较喜欢高温,在温度低的时候会躲避在深水区越冬,温度过高的时候也会在阴凉处或者深水避暑。

4)、分布范围相同

鲮鱼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两广、 *** 、闽江、澜沧江和元江等水域。

这些地方气 *** 较高,冬季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过低的水温。

也就是说它们的生长范围是重合的,造成很多钓友钓到后对它们的外观分辨不出。

5)、产卵时间基本相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都是热带 *** 带鱼类,产卵的时候对于水温要求比较高,

在水温24-32°的情况下繁殖产卵,一般在4-9月产卵比较多。


夜色落幕,河边的钓鱼人


土鲮、麦鲮、泰鲮的生长环境、觅食方式、分布范围相差不大,也可以说是重合的,我们钓友在钓鱼的时候都能同时碰到这几种鱼类,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二、土鲮、麦鲮、泰鲮有什么不同点?

土鲮、麦鲮、泰鲮不管它们的来源,还是个体有4点差异很大。

1)、来源不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来源差异很大,前者是本土物种,后两个是引进物种。

①、土鲮:土鲮是我国本土鱼类,根据地区的差异,土鲮又叫、雪鲮、鲮公、花鲮等。为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②、麦鲮:麦鲮的本名为麦瑞加拉鲮,也是鲤形目、鲤科鱼类,1982年从印度引入我国,是外来鱼种。

③、泰鲮:泰鲮的本名叫露斯塔野鲮,1978年从泰国引入我国,所以叫泰鲮。

但它不是泰国的鱼类,是泰国引进的鱼类,我国从泰国引进,所以叫泰鲮。

露斯塔野鲮广泛分布于南亚淡水流域,印度露斯塔地区产量较大,因此而得名。也叫南亚野鲮或者印度野鲮等。


本土鲮鱼——土鲮


土鲮是我国的本土物种,也就是原生鱼类,麦鲮和泰鲮是印度鱼类,麦鲮从印度引进,泰鲮从泰国引进,这是它们的来源。

2)、形态不同

它们的形态也就是外观差别很大,老钓友一眼就能够看的出来,主要是外观。

①、土鲮:身体细长,腹部圆,头短小,嘴圆钝,口朝下,嘴巴为“天包地”结构,呈弧形。

体长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而稍平直,幼鱼尾鳞基部有一黑色

土鲮在鳃盖后面有几片蓝色的鱼鳞,这是它和麦鲮,泰鲮更大的区别。

②、麦鲮:背部通常为深灰色,腹部银色,背鳍灰色,胸、腹、臀鳍尖端为桔 *** 。

麦鲮嘴角有一对小须,除了麦鲮嘴巴比较小,也是“天包地”结构,鱼鳍有颜色,其他地方和草鱼相差不大。

③、泰鲮:泰鲮的正名为露斯塔野鲮,形似鲤鱼,鱼嘴比鲤鱼小,眼睛小,鱼嘴呈“天包地”结构。

鱼体青绿色,脊背颜色比较深,有蓝色金属光泽,腹部灰白色。鳞片有些发红,鱼鳍微微发红,鱼鳞大小中等。



土鲮、麦鲮、泰鲮更大的区别是,土鲮鳃盖后面有“纹身”麦鲮和泰鲮没有;麦鲮的体型形似草鱼,但是鱼鳍为橘 *** ;泰鲮很好分辨,它浑身圆滚滚形似鲤鱼,比较肥胖。

3)、大小不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大小差异很大,具体有多大?有的能长几十公斤,有的更大只有几斤。

①、土鲮:土鲮的个体很小,很难出现巨大个体。

特别在野外环境下,生长更慢,资料显示:1龄鱼体重约2两左右,2龄鱼体重约3两左右,3龄鱼体重约7两左右,4龄鱼体重约1斤左右。

野外环境下土鲮的想要长大很不容易,光头钓鱼中很少钓获大个体土鲮!

不知道各位钓友钓获的土鲮更大有多大,有的话请您留言,让光头开开眼,谢谢。

②、麦鲮:麦鲮的生长速度比土鲮快多了,当年生鱼苗就有可能生长到6两以上。

麦鲮也会出现巨大个体,根据记载,更大麦鲮超过8公斤。

钓鱼的时候经常能碰到1斤以上的麦鲮,偶尔碰到几斤重的麦鲮。

③、泰鲮:泰鲮体型巨大,能够生长到2米长,更大体重可达45公斤。

有钓友表示,养殖的情况下,当年生泰鲮都能达到6-8斤,生长的很快。

野外钓鱼经常碰到大个体泰鲮,几斤重乃至几公斤重的泰鲮比较常见,偶尔碰到10斤以上的泰鲮。


泰鲮该减肥了


土鲮、麦鲮、泰鲮的体型相差很大,土鲮最小,麦鲮次之,泰鲮更大,不知道各位钓友钓获过多打的鲮鱼?光头更大的是10多斤的泰鲮。

4)、味道不同

土鲮、麦鲮、泰鲮的的味道千差万别,肉质可比 *** 不大,有的十分美味,有的肉质很柴。

①、土鲮:土鲮的肉食很细腻,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

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唯一不足的是土鲮的个体比较小。

②、麦鲮:麦鲮的肉质相对于土鲮来说,不如土鲮。

麦鲮的肉质有点柴,很多钓友不愿意食用麦鲮,钓到后放回水中。

③、泰鲮:泰鲮的肉质和麦鲮相差无几,都是肉质不如土鲮。

有些钓友说泰鲮的肉质,就像嚼木头一样,尤其是大个体泰鲮。

其实生长快速的鱼类,它们的味道都是一般般。

有钓友说泰鲮是做鱼丸或者罐头使用的,这个光头不太清楚。


明显不一样


虽然土鲮的个体嘴小,但是它的肉质却是更好的,有句话叫:“浓缩的才是精华”,这句话用在土鲮身上,也是这个道理。土鲮很 *** ,我这么美味的鱼类,被泰鲮、麦鲮“坑了”,提起鲮鱼都说不好吃,殊不知是你们不认识土鲮而已。

综合:通过这个了解相信大家对于土鲮、麦鲮、泰鲮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太多了,即使从形体上来说,它们的差异也很大。

  • ①、土鲮:最明显的差异就是鳃盖后面蓝色“纹身”,麦鲮和泰鲮是没有的。它的个体比较小,1斤多的已经算是很大的土鲮。
  • ②、麦鲮:麦鲮形似草鱼,但是嘴巴小,并且嘴巴朝下,鱼鳍呈现淡 *** ,鳞片为银色,全身无明显花纹。
  • ③、泰鲮:泰鲮的身体比较臃肿,像鲤鱼,但是它鱼鳞的颜色和嘴巴与鲤鱼差异很大,能够形成巨大个体。

虽然它们都属于鲤科鲮属但是,形体的差异,是土鲮、麦鲮、泰鲮,更大的不同,不要把它们搞浑了。


这是什么鲮鱼?


这是光头对土鲮、麦鲮、泰鲮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光头只是在广州呆过几年罢了,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百度图书馆》其他资料来自钓友的分享,以及光头自己钓鱼的经验。

印度野鲮"定居”广州河道,经钓友反馈:这种鱼类简直是“蛮牛”

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前言

导读:伪装高手“麦鲮”:入侵珠江40年反客为主,熬成了“一方霸主”

草鱼,这是大家伙都很熟悉的一种鱼类。

不论是用它来鲜吃,油炸着吃,或者是做成烤鱼都是不错的。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这种鱼也是很多家庭做腊鱼首选的鱼类之一。

因为它的鱼肉肥厚,并且小的鱼刺不多,基本都是大的鱼刺。

而在南方地区,一些河流中就常钓到、捕捞到一种很像草鱼的鱼,有些人还把它当成是草鱼。

其实它却是一种善于伪装的高手,这种鱼是入侵鱼类,学名叫麦鲮鱼,入侵我国才短短40年,就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麦鲮并非草鱼,也不是土鲮鱼

对于麦鲮这种鱼,相信很多钓友也经常钓到过,并且认识它的 *** 不少。可是在多数人的眼中,都会认为它是一种土著鱼类,甚至有些人还会把它当成是草鱼。

记得之前和一个朋友在广州的一个河道里钓鱼,当时就钓到了好几条这种鱼。我这个朋友也算是一个资深的钓友了,可是它来自东北地区。之前从没钓到过这种鱼,就把它当成了草鱼。

当我告诉他这是入侵鱼类,它还不信。后来我给他看了麦鲮的科普和 *** 对比以后,他才恍然大悟。

其实像我这个朋友这样把麦鲮当成草鱼的人不少,特别是一些没怎么见过,或者是认识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怪只怪,这种鱼很善于伪装了,长了一副和草鱼极其相似的外表。

麦鲮的全名叫麦瑞加拉鲮,是原产自印度的一种淡水鱼类,并且在印度也是广泛养殖的四种鱼类之一。

而我国所养殖的麦鲮则在1981年才从印度引进的,经过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目前麦鲮已经成长为了珠江里面的“一方霸主”,也有网友称它是入侵国内最成功的鱼类。

入侵珠江40年成为一方霸主

麦鲮在引进国内以后,因为这种鱼的生长快,适应能力也强,并且有较强的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再加上它的肉质本来就不错,所以在国内就开始推广养殖,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

也就是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麦鲮就反客为主,成为了很多水域中常见的一种鱼类,甚至还要比本土的鲮鱼更为常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麦鲮有着比本土鲮鱼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像麦鲮有着更强的耐寒能力,即便是在水温降到7℃了,依然能正常地捕食和活动。

像本土的鲮鱼则和非洲鲫鱼一样,它们对生存水温要求很苛刻,水温低于7℃就死亡,低于14℃就会“绝食”也就是不吃东西。

另外对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麦鲮也要明显优于本土的鲮鱼。

而之所以有人把麦鲮称之为入侵我国最成功的一种鱼类,不仅仅是因为它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数量多,关键是这种鱼很善于伪装,简直就是伪装高手。

像其他的入侵鱼类,一般名气不好。而麦鲮则不一样了,这种鱼长得很像草鱼,不认识地把它当成是野草鱼,而有些稍微懂一点的就会把它当成是本土的鲮鱼,很少人联想到这货是入侵鱼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麦鲮这种鱼肉质不错,吃起来味道佳,所以很多的 *** 爱养殖它。再加上它不像其他的入侵鱼类那样会对本土的鱼类造成太大的威胁。

正是综合这些原因,麦鲮的存在感不太强,也就没有怎么引起人的重视。

野生麦鲮从何而来?

其实对于野生麦鲮的来源,还是比较广泛的。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从养殖场地逃匿的。在南方的很多省份都有养殖麦鲮,而这些养殖场都是和水域相同的,遇到涨水了,就会有麦鲮逃匿,或者是水中的麦鲮鱼卵随着水而流入到其他的水域。

这种鱼本来适应能力就很强,并且繁殖能力也不弱,所以到了其他的水域也能自然存活,并且大量繁殖。

其次是自然灾害所致。比如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就是麦鲮的养殖大省。可是这些地方到了夏季的时候也常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就容易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导致养殖场所的麦鲮大量的流入到珠江等水系中。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人为放生。近些年在国内不少爱心人士,就会为了内心的一种满足而掏钱大量购买活鱼来放生,而草鱼就是主要的放生鱼类。因为麦鲮和草鱼长得非常相似,估计有些人把麦鲮当成草鱼放生了。

麦鲮和草鱼的区别

虽然麦鲮和草鱼长得是很像,可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鱼类,所以仔细观察的区别还是有的,其中更大的不同点就是在于眼睛。

麦鲮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草鱼”,这个就是区别之一,因为麦鲮鱼的眼球部分是红色的,而草鱼的眼睛则是黑白色的,这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

另外还可以从外观也有不同,草鱼的个头都是比较大,身上的鱼鳞也大,而麦鲮的个头普遍不大,一般都是一斤左右一条。

并且草鱼的腹部是灰白色的,而麦鲮的腹部是银色的。所以只要记住这几点,就能很好区分它们的。

值得一提的是土鲮鱼和麦鲮鱼也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虽然现在野生的本土麦鲮不多了,可是如果遇到了,只要从它们的鱼鳞也是可以进行分辨的。

本土的鲮鱼就是土鲮鱼,有些地方叫它雪鲮,就是因为这种鱼的鱼鳞偏白色,乍一看是雪白的鳞片,同时土鲮鱼的鳃后面有暗蓝色的鳞片,头和嘴巴都要比麦鲮小而尖。

结束语

麦鲮作为一种入侵鱼类,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反客为主,不仅远超了我国本土的鲮鱼,而且还成长为了珠江的“小霸主”。

虽然这些年麦鲮的数量明显增多了不少,可是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毕竟这种鱼的肉质很鲜美,爱吃的 *** 不少,而且它对水温要求严格,温度过低了就难以存活,所以也就难以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大家也就不用过度的担心。

各位网友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钓到这种像草鱼的红眼睛的鱼呢?可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些人却说麦鲮鱼不好吃,肉质松软,口感不怎么样,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 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借回家干农活借口,行与鲮鱼约会之实...

乡下人说 *** 田就是种稻谷的意思,家里的老爷子种的稻谷都是原始播种 *** ;不放肥料不喷 *** ,农家肥不招虫子。种的也不多说是就当锻炼身体,一天就做3到4个小时。

防晒服用上了,呵呵呵言归正传不要因为工作耽误了钓鱼。。。

2019年8月5号

钓竿:3米6清风徐来,线组1.5+1.0+0.3新关东;4米5竹山鲤,线组2.0+1.5+0.5新关东,浮漂天元的浪尖001。饵料鲮罗翘跟花生麸配,窝料花生麸、玉米和抛竿方块饵(经过发酵一俩天)酵香中带酸,天气热鱼也喜欢吃酸菜哈哈哈。

早上醒来之一时间看钓鱼人家的垂钓指标,显然是不理想:不宜垂钓,垂钓分数才58分。

再看看 *** 软件天气预报是东风1级气压996,今天不去往后可是高温了,想到这马上捡装备上车。

媳妇做的包子拿上当午饭。一切尽在不言中,啥都在里面了……

一路驱车赶往钓点,看看 *** 的路牌<广东界>不错,哥就是跨省钓鱼图的不是钓鱼发财,俺图的是爱好、快乐,快乐当中有餐美味。

赶到钓点8点半多了,看看钓友们留下的饵料袋和垃圾,应该是看到我上次发的帖才过来钓鱼的,希望 *** 们下次钓鱼把鱼带走同时把不该留下的也拿走吧,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因为没计划今天来钓鱼,所以匆忙着忘记拿开饵盆了,这是在地上拿泥来跟窝料一起开,连泥一起打窝可以把钓点的石缝填一下来减少挂底,窝料的味道也可以留的久一点。

开了一份搓饵一份拉饵,用4米5搓饵抛了10多杆没大鱼口都是小鱼闹。心想刚刚打窝没多久发窝没那么快,果断换上3米6 *** 丝钓大眼鱼。漂还没到位就抢着接口之一尾马上报到,鱼还没到鱼护前就蹦跶蹦跶脱钩跑鱼了,呵呵今天小鱼活 *** 那么强,反正这种小鱼多不怕跑。各种接口、停顿、双飞,太多了,跑的也多都是到鱼护旁就蹦跶逃脱的。

还有这种鱼长不大的,嘴巴像鲮鱼身体像乌草,一群群来的,少者4..5个多时有10多个,经常双飞,吃口有点猛有点像一斤左右的鲤鱼点滴点滴铛的俩目下去漂相很漂亮也很明显。

拉着拉着接口少了,想到大鱼该来了换上4米5的,搓饵抛下去等了一下突然漂慢慢顶一目接着下顿手腕用力一刺一个小弯弓,一回合就抄上一尾4指非。

呵呵连杆连杆小巴掌非、还有 *** 非上来就放生了。钓了几条罗非又没口了,野钓就这样钓着钓着又没有了,不知道下一杆是什么鱼。

没口就换上3米6准备钓拉 *** 鱼,有小鱼才有大鱼,呵呵在这里都钓出心得了。大鱼不吃我可肚子饿了,此处省略几十个字和照片……吃饱了,3米6又干拉丝,拉了一会咦!饵下到底了,是不是罗非鱼又来了,想着一斤左右的3米6扛得住,手不离杆。眼睛钉着漂心里想着要不要换杆;来不及了漂动了,蹭了俩下直接黑漂了(调的一目钓3目)手用力刺鱼,不好刚刚抛满杆了攻不起来,鱼往左边窜逃杆也跟着移,啪的一声浮漂弹到雨伞的声音切线了……切线了,心中中鱼时的激动和内心澎湃久久不平静,心想着如果刚刚没抛满杆就好了,鱼没见着。值得安慰的是漂没坏,虽然没黄金眼那么贵,但这个漂用习惯了,了解了、读懂了。想归想但是行动还要继续,换上4米5想着还有大鱼。

4米5抛了一会还是有接口,只有搓大饵一杆接一杆,来了来了,顶漂下顿刺鱼空枪???那么好的漂相居然没鱼,脑瓜子满是疑问,等等刚刚是什么漂相回想了一下--鲮鱼?对就是它了,刚刚搓的饵大了,马上搓小饵。乖乖咙嘀咚,顶顶接着有力下顿,手腕用暗劲轻刺一个漂亮的弯弓,俩回合抄上了今天的之一尾鲮鱼;呵呵呵呵那个高兴无法形容,上了之一条肯定还有第二个,鲮鱼很少单独行动的。

跟着再搓饵抛竿,知道鲮鱼来了不抛满。抛了一杆大搓饵接着搓实小饵全神贯注盯着漂,只见漂被顶了一目又下滑一目跟着又顶一目接着有力下顿手动刺鱼大弯弓,线呼呼响,鱼向外冲扛住了,又向右边逃马上一边攻着鱼手把往下移又跟着鱼向前送,又扛住了。鱼又向外往左窜,手握着鱼竿一前一后移不知道几回合了,最后安全了才抄上了,嘻嘻大土鲮哦!上完大土鲮后又没什么口了,故伎重演3米6又上。

不过这次3米6是搓饵钓,避过了大眼这种小鱼又来了,连杆连杆;突然旁边水面的小鱼逃窜哗啦的一下。想着是不是翘嘴鱼还是桂花鱼追小鱼吃;接着眼中的漂只见点滴了几下一个漂亮的黑漂,提竿中鱼3米6的竿形成一个大弯弓,用了化老师的遛鱼 *** :鱼要线我就鱼竿向前送手把向下给一点,鱼停了我就向后拉。一来二去一会就抄上了一条1斤多的鲤鱼。这时媳妇的 *** 来了:5点了还不回啊!看看开的饵料也没多少了。果断收杆捡装备……

最后鱼获6..7斤左右。。。。再累也要捡省下的饵料袋,已经把其他钓友留下的饵料袋也捡了,再次奉劝钓友们注意环境卫生,祝 *** 们每次来都波波杀大鲫大鲤!

降温后野钓鲮鱼攻略,饵料和添加很关键,爆护并不难

有钓友说钓鲮鱼和黄尾才能体现钓鱼人的技术,事实上蓑笠哥认为:钓人和鱼只要你掌握对了 *** 都和其他鱼没有什么区别。有这种看法的钓友估计是因为鲮鱼的最小、吃口轻从而得出的结论,但这些在技术层面都有很好的解决 *** 。

深秋钓鲮鱼

鲮鱼是蓑笠哥特别爱钓的一种鱼:它体型虽然不大,但是拉力很大!纺锤的体型以及逃命的本事才让它们在如此激烈的野生环境下面生存且繁衍下来:肉食鱼根本追不上它,钓友们收一斤鲮三斤草,就是说一斤的鲮鱼力气比得过三斤的草鱼。最重要的是:它还活得挺好,只要有鲮鱼的地方那密度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小。

今天来介绍一下降温之后野钓鲮鱼攻略,就今年都爆护过好几次鲮鱼,所以经验应该还是有一些,只不过可能和主流的攻略有些不同。值得一提的是:鲮鱼国内常见的有五种,但是我们一般能钓到的也就土鲮、麦鲮、泰鲮、石鲮,至于野鲮(单独品种和土鲮有点儿像)应该钓到过的钓友十不足一。虽然它们品种不同,但是食 *** 倒是有些类似只是稍有区别,也就是说一种饵料能钓到土鲮其他鲮鱼都能钓得到。

鲮鱼拉力很大

降温后钓鲮鱼的装备选择

鱼竿:水库推荐5.4、江河推荐4.5、3.6,通海的江河在涨潮的时候甚至可以用2.7,鲮鱼自然界的食物大部分是青苔所以太远太深的地方一般不是它们的觅食区域,青苔都长在离岸不远的地方。竿子不要用太硬的,容易被切线,尤其是两三斤的大土鲮一个冲刺就切了,就用软的鲫鱼竿就很好,比较护线、防跑鱼。

鱼线;这主要看个体,一般来说主线推荐2.0子线推荐用0.4的PE(梅州钓法,后面会仔细讲),当然你要用1.2+0.8的尼龙线抓口也没有问题(要求较高,抓小顿口)。如果是大麦鲮和泰鲮出没的地方,蓑笠哥推荐你用3.0的主线,我自己更大用过8.0的主线钓(那天钓草鱼没口直接换小钩钓土鲮,渔获比其他小钩细线多)。

鱼钩;目前用过更好用钓鲮鱼的鱼钩就是海夕钩(很轻很细),有倒刺和无倒刺就看自己的选择。其次新关东也不错,细条的伊势尼也用过,反正都能钓得到鱼,只不过海夕钩上鱼率高一些。只不过海夕钩只适合钓2斤以内的鲮鱼,太大钩子容易拉直,有大的地方还是用新关东吧。

浮漂;就用钓鲫鱼的纳米枣核浮漂就行,如果有短脚优先用短脚,没有长脚的也行。吃铅的话1-2g以内,主要看你线组粗细,一般我是用吃铅1.8g的枣核浮漂。

钓鲮鱼需要小钩细线

降温后野钓鲮鱼的饵料和窝料

鲮鱼食 *** 很广,目前发现很少有它不吃的,所以打窝你可以用花生枯、菜籽饼打窝,用鸭饲料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花生枯好。至于商品的窝料推荐你用PK鲮鱼,这款窝料很便宜、发窝快,也是蓑笠哥用过更好的钓鲮鱼窝料,其他的林林总总用过不少,但效果只能说一般还不如花生枯。窝料更好多打一点,用硬的块块的花生枯打一两块就行,因为鲮鱼成群结队,打少了钓几条就留不住鱼了,但是块块的它要啃半天。

至于饵料,商品饵料有很多因为大厂家很少有出品钓鲮鱼的饵料,都是一些个人商家在卖所以成本上控制不下来,大多都是十几块钱一包。目前用过的疯钓鲮、魔魂鲮都还可以,那个卖20块钱一包说什么冠军使用的不建议大家使用(名字就不说了),一般人可能驾驭不来我也是一样。

野钓鲮鱼自制饵料配方:花生枯粉末40%、菜籽枯粉20%、虾粉20%(如果用赤尾青只要10%)、状态粉20%(拉丝粉、轻麸、雪花粉,根据自己喜好搭配),最后可以添加5%左右的奶粉进去。这个配方我自己尝试过很多次,可以说不属于任何没有添加小 *** 了的商品饵料,本来想 *** 来售卖的,但不想费那事。

天气冷要浓腥

降温后野钓鲮鱼的钓位选择

有一点需要提前说的是:如果气温低于10摄氏度就不要选择钓鲮鱼了,虽说还是会吃口但是想要钓好却是很难。鲮鱼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在两广一带很多,会下雪结冰的地方几乎没有,这就说明它不抗寒,甚至在极端天气下面水不够深的话会冻死。降温后钓鲮鱼也是15-25摄氏度这个区间比较好钓,而且有鲮鱼的地方这种温度已经是低温了,10-15也可以钓但是不会太多且要钓至少三米的水深。

前面说到鲮鱼在自然界的食物是各种青苔(藻类),所以你选择在水泥大坝、石头坎、水底乱石堆、沙底的钓位比较好,鉴于天气寒冷所以你可以钓深一些,晴天、气温稳定的情况下1.5-2.5可以钓,但是如果阴天、低温天气就钓3米以上,甚至是5米都可以。有一个原则就是:越是深越容易钓到大鲮鱼,目前蓑笠哥自己野钓鲮鱼上一斤半以上的土鲮没有一条是低于三米钓上来的(在一些野塘不算,里面最深也就两米)。

鲮鱼钓位很重要

降温后野钓鲮鱼的调漂抓口

降温后鱼儿的口会变轻,本身嘴巴就很小这让我们钓的人雪上加霜。所以不太推荐采用调灵抓口的 *** ,这真的很难哪怕蓑笠哥自己钓了十来年的鲮鱼也觉得不容易:顶半目然后顿四分之一目就要打且经常空竿,你要是等漂相幅度大一点再大可能就永远打不到了,因为根本极少出现大幅度的漂相,除非是大个体的麦鲮直接黑漂(泰鲮冬天极少开口)。

建议你用梅州钓法,梅州钓法刚开始是大跑铅的,后面被钓友改进到:不带钩调平水钓跑铅了。这种 *** 钓鲮鱼的概率很高,因为鲮鱼是下口鱼,习惯在水底嘬饵,这种调漂 *** 两个钩子都是躺在底部,天气冷它开口幅度小但是它会一直吃,上嘴唇会刮呀刮,一不小心就刮到钩子,浮漂顺势就顶起来了。

不带钩调平水钓两目你等缓慢黑漂或者慢慢顶漂就行了,中鱼率至少有七成,如果你搓小饵捏扁且把钩尖弄在薄的那一面概率还会提高(它嘴巴是扁的,饵料捏扁更适口,更容易挂到嘴)。

大土鲮很美味

我是蓑笠哥,愿你野钓大鲫大鲤大鲮鱼!

钓麦鲮的时间已过,要过瘾的可以放弃洗洗睡了

荷叶塘水库,

麦鲮最近好像是五元一斤,

鲫鱼鲤鱼不要钱,

鲢鳙十元,

其他鱼未知。。

注意不要乱导航 这是九公桥的,

有些地图你搜索荷叶塘到谷州那边去了。。

水库风景还不错。

早上去的时候由于之一次去,

不知道该坐在那里,

不知道真正出鱼的地方,

只能到处看。。

到处问。。。

上面选中的位置前面地笼满地铺起,

还好下面的老师傅指点迷津,

说对面鱼相对多一些。。

感谢老师傅,

马上精简装备,

毕竟要走好远,

能带的越少越好。。

也不得不说人家生意头脑厉害,

钓鱼的人多了,

村里人家有院子有坪的停车还收费五元,

这种抓住商机的注定是要发大财的,

虽然没人喜欢这种见利忘义的。。。

选中了这个位置

打下窝子,

等发窝,

到处看看。

他们说这水库水质多好,

养的鱼多么好吃。。。

井水水库,

但是,

感觉

又是骗我来打窝的。。

有拍到这水库上面可能有个养猪场,

猪尿水直排水库的目测,

这边出鱼的地方一大股味道。

(之前没退水所以可能看不到直排,现在水退下去看得到了。)

钓了一天,

拉饵小鱼闹,

搓饵偶尔有口,

一天钓了十条鱼不到。。鲫鱼。。

5.4钓的,

本想用7.2,但是鲫鱼不大,

用7.2手会废掉。。

我好惨啊。。

钓的更好的是下面这位小哥,

钓鱼厉害。。

五谷杂粮麦子版,麦子打窝,

蚯蚓钓,

蚯蚓只用一小段一小段。

鲫鱼钓了三四斤。。

做钓一天人来人往,

来了一趟又走一趟。

毕竟做钓不收竿费,

买鱼才要称重计量。

更别说麦鲮了,

钓的更好的一天可能钓了十条,

基本都是1-3条,

悲催的我一条都没钓到,

朋友也是一条没钓到。

看着他们群里的昨天今天又在钓,

虽然气温更高达到23-25 多度,

麦鲮喜高温不是吗,

但是确实基本没什么口,

一斤都难钓到。。

仔细看下记录,

去年水口也是十二月初扯鱼不让钓了

所以钓鲮鱼的时间已经过了。。

安心钓鲫鱼吧。。

摸清鲮鱼的特 *** ,用对饵料钓法,爆护是分分钟的事情

鲮鱼,生 *** 生猛,特别是斤以上的鲮鱼,只要上钩,冲击力十足,拉得竿子呼呼响,溜鱼过瘾,很受钓友们作钓的目标鱼。怎样才能钓到鲮鱼呢?这得有备而来。

鲮鱼的特 ***

想要钓到鲮鱼,首先要了解鲮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惯。鲮鱼是一种以植物 *** 食物为主的杂食 *** 鱼类,水底的藻类为主食,也食水底腐肉,蛆虫和 *** 上的微小生物。也喜食粪类,如猪 *** 等家畜的粪便。喜欢在肥沃的水里、氧气溶量高的水里生活。

鲮鱼的嘴巴细小,上唇突出,下唇较小,几乎上唇把下唇包裹住了,也叫“天包地”型的鱼嘴,经常用上唇刮食 *** 上的食物。喜欢群居,一般几十条几百条一起生活,

鲮鱼也是一种不耐寒的鱼类,正常生活在15~25度的水中,这时候的活动 *** 最强,喜欢进食。当温度低于15度时,基本 *** 于深水区的水底活动,这个时期不善动,吃口差。当温度低于5度时,基本不能生存,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只能生存于南方,北方不能生存。

鲮鱼的饵料

了解了鲮鱼的生活习惯,作钓才能有针对 *** ,选择饵料也有很大的学问。需要分季节来选择合适的饵料。这也是钓友们经常探讨交流的,都想找到一个好配方。

春夏两个季节,由于鲮鱼的活动 *** 增强,喜欢进食。抓住以植物 *** 食物为主这一特点,春夏两季要以香、甜味为主,略带点腥味效果更佳。比如我们经常用的蓝鲫,南北鲮等饵料,可以互相搭配,也可单独使用。再适当加点红糖、米酒等增加香味,效果绝对好。

到了秋冬季节,随着温度的下降,鲮鱼的活动 *** 减弱,基本 *** 在深水区的底部,进食 *** 也退了不少。针对这一特点,饵料选择要以腥味或腥香味为主,甚至是浓腥的饵料来引鱼开口进食,

钓鲮鱼打窝,可以用酒米或者花生麸、家糠,既能避开小鱼闹窝,又能聚鲮鱼。但是,野钓个人不建议打窝,因为打窝会污染水质,并改变鲮鱼的生活习惯。

鲮鱼的钓法

钓鲮鱼的 *** 很多,五花八门,有调四钓二的,有调平水钓二目的,有调五钓一的,等等,钓友们都各显神通。其实,无论什么钓法,上鱼才是王道!

一、以我的经验,用短子线调平水钓二目钓土鲮更佳。

1、重铅找底,用重于浮漂浮力的铅坠,抛于水中,让整个浮漂完全沉入水中。然后往上拉浮漂往上拉,直至尾尖露出两目,找底成功

2、挂上子线,把浮漂往下拉一个子线的长度加5~10公分,再次抛入水中,开始修剪铅皮,直至露出两目为止,调漂初步完成。

3、再把浮漂往下拉下一目,抛入水中,重新找底,并前后左右拖动一段距离,轻微修剪铅皮,应对水底凹突情况。调漂完成,这样调出的漂灵敏度高,利于钓鲮鱼。

4、子线尽量短一些,5~10公分长,子太长,灵敏度会相对应的减弱,0.4的防咬线,用袖钩,6号或7号钩,主线为2.0或1.5的。线组的选择要以季节来作出选择,春夏季节相对大一点的线组。秋冬小一点的线组。

二、鱼竿,如果在黑坑作钓鱼,使用硬竿,可以更快速地把鱼提出水面,泄掉鱼的力气来加快回鱼速度。如果野,建议用软竿,可以过足手瘾,毕竟相对于黑坑,野钓不怎么追求鱼获,只在乎钓鱼的乐趣。

三、遇到走水的情况,这时候要加大铅坠的重量,改为沉底钓,以防走水,适当把铅坠上的太空豆往上拉开一定的距离,保持灵敏度。

钓位的选择

鲮鱼是以植物 *** 食物为主的鱼类,所要选择水底石头多或水底是石壁,容易生长藻草的地方;沙底能产生大量的蛆虫等微生物,也是鲮喜欢居住的地方;或者牛经常在水中休息的地方作钓,粪便鲮鱼喜欢吃,又能造肥水,也是作钓的好地方。

但钓鲮鱼又要以气候变化来选择,温度超过30度时,鲮鱼为避高温,多集中于回水湾或树荫下等背阳的水中,选择避阳遮阴的地方作钓;温度底于15度时,鲮鱼多集中于深水区,选择背风向阳的深水区作钓。

垂钓后叙

垂钓鲮鱼还与气压等因素有关,气压低影响鱼口,反之鱼口大开。而且作钓方式也很多,但注意以上几点,爆护是常事!

鲮鱼和鲫鱼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科属区别:鲮鱼是鲮属的,鲫鱼是鲫属的。胡须区别:鲮鱼嘴边有2对胡须,鲫鱼的嘴边则没有胡须。颜 *** 别:鲮鱼的背部是青灰色的,鲫鱼是灰黑的。分布水域区别:鲮鱼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南方,鲫鱼在我国的南北方各地淡水之中都有分布。别称区别:鲮鱼别称是鲮公,鲫鱼别称是刀子鱼。

一、鲮鱼和鲫鱼一样吗

鲮鱼和鲫鱼都是我国常见的鱼类,二者都属于淡水鱼,而且在外观方面也有不少地方是相同的。鲮鱼和鲫鱼有很多地方类似,是因为它们类别比较相近,都是鲤形目鲤科中的鱼,所以还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不过,二者的属是不同的,因而不是完全一样的。除了类别之外,鲮鱼和鲫鱼在外观、分布等方面都是有点差异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将鲮鱼和鲫鱼区分开来。

二、鲮鱼和鲫鱼有什么区别

1、科属区别:鲮鱼和鲫鱼都是鲤形目鲤科的,不过鲤科中的属是比较多的。鲮鱼是鲮属的,鲫鱼则是鲫属的。从类别就可以看看出,鲮鱼和鲫鱼是不同的两种鱼。

2、胡须区别:从外观方面看,鲮鱼和鲫鱼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就体现在胡须方面。鲮鱼的嘴巴旁边有明显的胡须,一共有2对,不过鲫鱼的嘴边则没有胡须,通过这个特点就可以明显将二者区分开。

3、颜 *** 别:鲮鱼和鲫鱼的颜色差异也是二者的外观差异之一。鲮鱼的背部颜色是青灰的,鲫鱼的背部则是灰黑的,颜色比较暗。

4、分布水域区别:二者的分布水域也有差异,这是因为二者的习 *** 特点有一定的差异。鲮鱼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最偏南的省份,比如海南省。而鲫鱼在我国南北方各地都有分布,除了青藏高原之外,基本各地都有。

5、别称区别:鲮鱼和鲫鱼有不同的别称。鲮鱼的别称有“鲮公”等,鲫鱼的别称则是“刀子鱼”,这些别称是地方 *** 的称呼,在某些方言区比较流行。

标签: 鲮鱼 鱼和 区别 什么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