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
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
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 送出赠书
今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卖,成功登顶影史,导演饺子也冲上中国导演票房榜首位。如果说之一部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宣言,第二部则更聚焦于“逆天改命”后的代价——哪吒如何面对自我认同的撕裂?敖丙如何在族群诅咒与个人良知间抉择?
图源: ***
但更让人关注的是饺子导演的人生轨迹。这个曾经的医 *** ,硬是把自己活成了现实版哪吒:放着安稳的“灵珠命”不要,偏要当“魔童”搞动画。没团队?自己学!没钱?啃老三年!结果呢?他用国产动画《哪吒》系列狂揽超180亿票房!“每一幅杰作背后,都是创作者与自我的战争。”他曾为5秒的打斗镜头耗费数月,为一句台词修改68稿。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与《拍 *** 的人类学家》中田野调查式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 *** 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对人 *** 与社会的深度观察。导演饺子用一场东方神话的现代重构,抛出了关于 *** 、责任与归属的终极命题。
展开全文
图源: ***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哪吒的火尖枪从来不是 *** ,而是撬开偏见的杠杆。第二部的哪吒简直像极了刚入职场的我们:一边被爹妈念叨“找个正经工作”,一边被同事吐槽“太叛逆”。 *** 里哪吒举着火尖枪怒吼“凭什么定义我”,屏幕外的打工人疯狂点头——这不就是《杂草从不按图鉴长》里写的吗?那些被当作“无用野草”的人,最后往往长成了最倔强的风景。
当神话照进现实,当书页碰撞银幕。有人看到神话,有人照见自己;有人为特效买单,有人为导演的故事落泪。本期荐书带来了《杂草从不按图鉴长》、《拍 *** 的人类学家》等12本近期出版的新书,让 *** 的热血与书籍的深邃,助你杀出属于自己的“ *** 路”!
《杂草从不按图鉴长》
稻垣荣洋 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湛庐文化
植物生态学家、科普作家、农学博士稻垣荣洋,将自然界的生存样貌和人类社会的生活现象映照比对,一方面呈现生物世界的繁盛奇妙,也 *** 了关于“个 *** ”“普通”“自我”“强大”“胜利”等观念的认知盲点,让我们赫然发现人类许多自以为是的成见,体现“展现个 *** ”“活出自我”所 *** 的真正意义。
自然界并不存在“普通、界限、顺序”,也没有优劣强弱之分,这些只是拙于应付“很多、不一致”的人类大脑,为了方便理解而设定的标准、框架。世上有的只是无数的“个 *** ”,也就是“差异”,而每一种个 *** 是生物被赋予的“独门”生存 *** 。自然界也没有标准 *** ,一旦环境改变,原本的少数派、边缘者或许就能发挥优秀的能力;成功进化的不见得是强大的生物,而是找到了独擅胜场的立身之地,却弱小无 *** 生物。这些生物向我们展现了如何“活得更好、也更像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是一份恳切、清新的生命启示和鼓励。
《拍 *** 的人类学家》
保罗·斯托勒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 *** ,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五部流传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会的民族学家先驱之一,但其民族志作品却罕为人知。尽管在人类学与 *** 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 *** 。已有的对于鲁什的评论实难谓完整,大多是立于真实之外的省思。
作为同样以研究桑海社会生活为职业志向的人类学家,本书作者保罗·斯托勒关注的主要是鲁什的民族学成就。他重新走过鲁什的桑海之路,跃入桑海历史、 *** 、社会变迁、法术与神灵附体的真实之中,由他讲述鲁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当不过了。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尼日尔的桑海人——的社会文化向度。
循着鲁什的“真实 *** ”和“共享的人类学”,我们将走向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在那里,我们不仅遇见他者,也将遇见我们自己。
《画作的诞生》
维克多·斯托伊奇塔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把绘画当作艺术品的观念是一项相对晚近的发明。本书主要讲述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即可携带、经框裱的画作是何时在欧洲兴起,又是如何在近代早期收藏、市场和艺术理论中逐步收获一种明确自主的审美标识,进而成为西方现代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石的。作者讨论了“元绘画”的相关理念,揭示了画作中所隐含的丰富观念,在西欧艺术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睡不着的那一年》
萨曼莎·哈维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磨铁·大鱼
失眠不知什么时候会到来,这就是生命的把戏。
2016 年,萨曼莎·哈维从不管发生什么都能安然人睡的“睡眠无忧者”,成了难以入睡甚至 *** 无眠的“失眠者”。那些清醒的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没有一丝睡意的轻抚。在这一年里,她没有一天是睡着的,也没有一天是清醒的。
顺着那些无眠的夜,她通过写作来做梦,她聊到不安与焦虑、死亡与时间、科学与 *** 、写作与小说……她也当自己的考古学家,回溯并试着理解自己的过往,“因为与生活达成和解要比细数人生的损失更容易一些”。
如果说睡得着是一种状态,那么睡不着则是另一种生命状态。她写失眠,也写生命本身,以诗意之笔,写出那些让人恍然又令人感动的存在。
《全球史的九炷香》
杨斌 著
中信出版社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 *** 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 *** 、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 *** *** ,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乡下人的悲歌》
J.D. 万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时代 ***
《乡下人的悲歌》深刻揭示了全球化时代那些游离在美国梦光环之外普通美国人的困境与危机,折射出美国普通大众对“黄金时代”的憧憬和眷恋。不仅是主角万斯摆脱童年阴影到自强不息的励志自传,是一部让美国精英群体认知受到巨大冲击的社会调查报告,也是世界了解美国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未来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书。
《万万瞬间》
曲雪松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万川
生活里有诗,但没有所谓的远方,因为它就在眼前,是我用心记录的每一个瞬间。
媒体人曲雪松首部散文集,将30年媒体经验融入人生体验之中,以细腻的笔触,记录在一个敞开的世界里,她的所念、所遇、所行、所涎。
《战略决定一切》
陈 *** 著
中信出版社
“ *** 派”领军 *** 陈 *** 积淀30年商业智慧首次公开,全面分享泰康保险集团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略制胜背后的底层逻辑、价值取向以及方 *** 。
从中国嘉德到泰康,从一介书生到一个好的董事长再到成熟的CEO,作者一路摸索、学习、成长,经历了不少挫折,也有很多收获和思考。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战略聚焦就是更高的效率,所有领域都要围绕战略,所有资源都要服从战略。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 *** 、战略、治理结构、执行、风险、创新、价值观等七个方面,对其战略思想框架与体系进行全面的阐释与解读,有理论、有案例、有 *** ,有实践、有经验、有反思,可以为 *** 、创业者、管理者、投资人带来借鉴与启示。
《法比安》
埃里希·凯斯特纳 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 | 明室
“雅各布法比安,32岁,无固定职业,目前任广告专员,住沙佩尔大街17号,有心脏病,棕色头发。您还需要知道点什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席卷德国,到处都是失业的人,到处都是对自我 *** 沉迷。小镇青年雅各布·法比安试图在柏林寻找自己的位置,但也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现实。眼见挚友的事业遭遇惨败,女友为了前途献身于权势,法比安却 *** 为力,逐渐沦为一个不合时宜的旁观者……
《猫民十记》
马陈兵 著
上海三联书店
《猫民十记》是文史作家马陈兵一本风格鲜明的集诗、文、画于一体的文人养猫笔记。
他自诩“猫民 *** ”,写猫画猫如人,抒发多于白描。《猫民十记》中有约会的猫、耍酷的猫、踏遍青山的猫、虎虎生威的猫……它们有肌肉,有态度,有幽魅眼神,与人若即若离,肚子里的想法层峦叠嶂——据说,所有爱猫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soul *** te。
对马陈兵来说,猫不仅是写文作画的对象和主题,更给他带来超越物种、联结命运的复杂情感,也折射着他以及整个时代渐次铺陈的历史。书中关于猫的诸多历史考证,学术上亦属独见。
《疲于做自己》
阿兰·埃伦贝格 著
*** 学出版社 | 守望者
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埃伦贝格的一本社会学经典著作。作者完整地呈现了抑郁症作为一个精神病学概念的流变,同时剖析了抑郁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将精神病学的文化史和技术史结合起来,试图通过对一个概念的历史的解读,以小见大地展现整个当代社会对人的理解和主体 *** 本身遭遇的变迁,为我们探究与此相关的新困境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抑郁症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成为流行病?要治愈这一精神疾患,对这两个问题的追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仅满足于心理和 *** 物技术的纯粹应用,而缺乏形而上的探索与整体思考,不去厘清深层次的概念背景与造成抑郁症的社会原因,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抑郁症,进而了解现代 *** 危机下的主体和我们所身处的社会。
《说吧,房间》
林白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说吧,房间》是一部描述当代职业女 *** 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职业女 *** 所承受的压力与隐痛、焦虑与呼喊。女记者多米被报社解聘后,离开北京去外地找工作,与女友南红住在一起。南红不停地向多米叙说她闯荡深圳的曲折经历,而多米则在倾听中不断地回忆自己支离破碎的生活、事业。多米在深圳找工作未果,又重返京城。整部小说从极其精细的身体感受的叙述出发,直达当代女 *** 心灵深处。
互动问题:
导演饺子从医 *** 到动画大神!
你人生干过最“离大谱”的事是啥?
本期编辑/王一迪 余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