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营养,黄颡鱼的营养成分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2
年产量约50万吨!黄颡鱼丰厚利润背后,是什么 *** 了产业发展?做好冬春季养殖管理

原标题:年产量约50万吨!黄颡鱼丰厚利润背后,是什么 *** 了产业发展?做好冬春季养殖管理,谨防来年爆发 *** 疾病发生!

黄颡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鱼品种,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特水养殖品种当中,黄颡鱼的养殖利润是极少数可以用稳定来形容的品种之一,近些年在华中地区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3月底,浙 *** 州等黄颡鱼主养区域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爆发 *** 死亡,随后四川、重庆、湖北、广西、广东等地相继爆发,养殖户损失巨大。但2020年面对新冠 *** 冲击和爆发 *** 害影响,养殖户在这条鱼身上依旧取得了很好的收益。这条鱼为何能发展如此迅速?2021年又该如何养?

产业发展现状

黄颡鱼是近年来产量增长最稳定的养殖品种,主要分布在湖北、浙江、广东、江西等区域,养殖产量从2012年的25.7万吨,稳步增长到2019年的54万吨左右。 *** 一直比较平稳,利润空间较大。黄颡鱼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条完整健康的产业链,无肌间刺、肉质好、上档次、 *** 中等深受消费者欢迎;养殖周期灵活、适应 *** 强、利润空间大符合养殖户养殖需求;耐 *** 作、耐运输、流通环节损耗少。育种-人工繁殖-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产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华中地区养殖比较分散,优质苗种供应量不足等问题 *** 了产业的发展。

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

养殖品种

普通黄颡鱼:生长慢、雌雄规格差异大(雄 *** 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雌 *** )、苗种存活率低、不耐运输;长时间、高密度养殖容易造成池塘单产低、饵料系数高、鱼病频发等问题。

全雄黄颡鱼:生长速度提升、规格相对整齐(提高出鱼层次)、苗种存活率低、不耐运输。

杂交黄颡鱼:生长速度进一步提升(苗种增重速度明显提升)、规格整齐、体型修长、抗逆 *** 强、苗种存活率高、耐运输。

通过对黄颡鱼的三代养殖品种的对比发现,全雄黄颡鱼相较于普通黄颡鱼在雄鱼比例上上升很多,但其他方面差别不大。杂交黄颡鱼由于具有杂交优势,生长快、适温范围广、饵料系数低、抗病能力强;但在运输过程中耗氧高、应激强烈,在起捕和运输时要主要细节把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选择哪个品种进行养殖时,一定要根据自身以及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这样才能够获取更大盈利同时降低养殖风险。

通过养殖数据发现苗种对养殖的贡献率超40%却只占到成本的1%-10%。而目前黄颡鱼产业面临着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种对于渔业来说相当于现代科技的芯片”,养殖不光需要高品质的饲料更需要更好的种苗,近些年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诞生了“黄优1号”这样的优质苗种,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养殖模式

养殖户可以根据现有的经济基础、养殖条件、水种饵等养殖基本资料、养殖技术水平、市场流通能力和消费需求而制定的养殖计划。当前的主流养殖模式:

一年两季:资金回收快、风险小,对养殖技术、苗种质量、饲料品质、水质要求高。

一年一季:资金回收快、风险小,对养殖技术、水种饵要求较高,池塘利用率低。

两年三季:模式稳定、回收较快,对技术和资金链的要求高、对风险抵抗能力不强。

周年养成:池塘利用率高,后期存塘量高、冬季难控。

两年养成:池塘利用率高,对技术和资金链的要求高、风险难以预测。

黄颡鱼常见疾病防控

小瓜虫

病因:低温、少光、水瘦、高氨氮

防控办法:勤开增氧机,降低水体氨氮水平;适度肥水,让透明度小于35cm;尽量避免使用杀虫 *** ,会导致水质恶化,虫越杀越多;经常巡塘检查,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肠炎、腹水

病因:高密度、高投喂、高氨氮

防控办法

调整养殖模式:各地要根据自身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养殖密度和产量。

安全投喂:降低鱼类的代谢负荷。

合理利用调水鱼:在养殖过程中要套养花白鲢100-150尾/亩,来消耗水体残饵。

彻底改底:降低池底的氨氮含量。

轮捕上市:掌握 *** 规律,同时降低池塘养殖鱼类负荷。

水质调控:合理肥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提升水体物质循环速率。

腐皮、烂身

病因:高密度、高氨氮、鱼体受外伤

防控办法:避免水质恶化;避免底泥过多;避免低温起捕 *** 作;避免密度过高;一旦发病,治疗难度极大。

黄颡鱼冬春季管理

冬季管理

深灌:加深养殖池塘水位,保持水体温度和水质相对稳定。

肥水:做好长期肥水计划,保肥、保温。

停食:停食后少量投喂功能 *** 饲料。

改底:底质是病害发生的根源,一定要按计划进行改底工作。

少动:冬季要尽量不要起捕黄颡鱼,如果要起网进行销售,要清塘,保证养殖黄颡鱼全部起捕售卖。防止鱼体受到机械 *** 损伤而大规模发病。

春季管理

降水:合理降低水位,增加水温和光合作用,改善底质。

肥水:晴天抓紧施肥肥水,将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浓度降低,保证水体养殖环境达到一个最适水平。

增氧:避免水体缺氧,改善水质和底质,让鱼尽快恢复体质。

少喂:根据水温逐步加料,避免晚间多喂,投喂饲料时功能饲料优先投喂。

黄颡鱼疾病的防控上要适当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底质与鱼体质,保证水体肥活爽;巧用增氧机,学会看天气预报,控制投喂,达到增产增收;做好安全投喂和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

黄颡鱼每年的 *** 行情非常稳定,面临2020年新冠 *** 的大考依旧坚挺,受追捧度也是越来越高。黄颡鱼作为无鳞鱼,在养殖的过程中受养殖水产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敏感,病害的防控和治疗难度相应增大,对从业者的综合养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消费决定养殖品种的规模,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2021年水产人都能有好的收获。

作者:水产养殖网 吴康

这鱼有微毒,但味道鲜美,对肝硬化腹水有帮助,您吃过吗?

黄颡鱼,又名昂刺鱼,昂牛,旺崖鱼,黄蜡。任何喜欢吃鱼或喜欢钓鱼的人都应该知道。虽然看起来很难看,但会被意外刺穿,但肉非常美味。无论是炖还是汤,都是一道好菜。


实际上,黄颡鱼除了美味外,其功效也很不寻常。

营养成分:

黄颡鱼的可食用部分占52%。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有:71.6水(克),124能量(大卡),17.8蛋白质(克),2.7脂肪(克),7.1碳水化合物(克),90胆固醇(mg),0.8灰分(g ),0.01硫胺素(微克),0.06核黄素(毫克),3.7烟酸(毫克),1.48维生素E(T)(毫克),59钙(毫克),166磷(毫克),202钾(毫克), *** .4钠(mg),19镁(mg),6.4铁(mg),1.48锌(mg),16.09硒(μg),0.08铜(mg),0.1锰(mg)。


功效:

1.适量进食,可利尿,消除水肿,有利于脾胃。

2.它可以提高免疫力并维持正常血压。

3.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肿,营养 *** *** 水肿者宜食用;儿童在 *** 初期应该会更好。

4、此外,据中医相关典籍中记载,黄颡鱼皮肤分泌出来的粘液和黄颡鱼的颊骨均有一定的 *** 用价值。


至于怎么吃,一般的吃鱼 *** 可以应用于黄the鱼。建议仍以轻度法为基础,以确保黄颡鱼的原始味道和营养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保留。

人工养殖黄颡鱼: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对鱼苗生长速率有何影响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等水域,是我国重要的底栖经济鱼类。

黄颡鱼因其鲜美的肉质无肌间刺短养殖周期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仅2020年的产量就达到了565,477吨。

长期以来,黄颡鱼养殖一直依赖传统方式,过度追求产量,导致严重污染、频繁发生疾病、养殖质量下降。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提倡水产行业全面推行生态养殖,如何根据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构建高效的生态养殖 *** ,以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成为研究的关键难题

接下来,大家便跟着煜捷一起看看:人工养殖黄颡鱼时,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的应用,会对鱼苗生长速率有何影响?

黄颡鱼的光照适应 ***

黄颡鱼是底栖鱼类,对光照极为敏感。研究发现,光照水平对黄颡鱼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在低光强环境(01.6 lx)下,黄颡鱼呈现分散分布的趋势,而在高光强环境(1.2209.0 lx)中则更倾向于 ***

有研究发现,光补偿环境(140 lx)和自然光环境中,黄颡鱼更愿意停留在黑色底质区域或寻找黑色遮蔽物来躲避,光强度<15 lx时,黄颡鱼的活动增加,而光强度>5 lx时,它们更倾向于在白色底质区域停留。

光照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能够被鱼类视网膜和外视网膜中的光感受器感知,并通过影响垂体激素的合成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对与甲壳类动物,光照则通过 *** 眼柄内的X-窦腺复合体来影响它们的生长。

不同水域的光照强度、光周期不同,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中穿透能力也不同。

因此导致不同水层的光谱成分存在差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生生物通过改变生理和行为等特征,适应了不同的光环境。

光照强度、光谱和光周期这三个要素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养殖生物,而不同生物对光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在 *** (470nm)环境下,黑线鳕表现出更高的摄食和生长效率,适度光强(1.8 μmol/s?m2) *** 其视网膜,提升了水体和饵料的识别能力。

750 lx的光强环境对墨吉明对虾幼虾的生长 *** 能和蜕皮率有显著提高作用,延长光照时间也可以增加罗氏沼虾幼虾的日摄食量。

另一方面,持续光强或黑暗条件可以抑制鲤鱼的呼吸,降低其氧气消耗。

低光照强度(0.2 μmol/s?m2)下的红光(690 nm)条件下,欧洲鳗鲡幼鱼的死亡率较低,而高光强度(2.2 μmol/s?m2)下的全光照(24:0=L:D)环境中,幼鱼的畸形率较高。

通过光照对黄颡鱼的生长 *** 能和生理特征的影响规律,我们可以改善黄颡鱼的养殖设施和养殖技术,可以增加遮光设施以减少强光的影响,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弱光环境,或者调整养殖光周期。

那么,光照的不同将会对黄颡鱼的生长 *** 能,产生哪些影响呢?

光照对黄颡鱼生长 *** 能的影响

光照是鱼类生态 *** 中的关键因素,对其摄食、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显著影响。

鱼类对不同光照条件表现出应激反应,包括趋光或避光的行为特征,并且光照还能够改变它们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 *** 能。

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鱼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优化鱼类养殖至关重要,并可为高效养殖提供有力支持,已有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光强对养殖生物的生长 *** 能和生理特征有明显影响。

而花鲈幼鱼在400 lx光强下摄食强度较高。在生理特征方面,适宜的光强(6 W/m2)能够促进凡纳滨对虾的SOD和CAT活 *** 。

舌齿鲈幼鱼在光强为2 W/m2的环境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欧洲舌齿鲈幼鱼在光强为2 W/m2的环境中,促甲状腺激素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

而处于4.55 W/m2红光环境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含量较高,然而,关于国内底层经济鱼类光强的影响研究较为有限,这 *** 了我们为高效养殖提供理论基础的能力。

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底栖 *** 经济鱼类,对光照非常敏感,它是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关键品种之一,因其鲜美的肉质而备受市场青睐,拥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深入了解光强对黄颡鱼生长 *** 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光强条件下黄颡鱼的生长、生理特征以及养殖水环境的变化,便是黄颡鱼科学养殖的必要举措。

那么除了光照外,光强在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光强对黄颡鱼生长 *** 能的影响

根据研究发现,黄颡鱼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在第Ⅰ阶段,LLG、MLG和HLG组的黄颡鱼增重率分别为9.30%、9.14%和5.96%。

而特定增长率分别为0.59%、0.58%和0.39%。LLG和MLG的增重率(P=0.005,P=0.006)和特定增长率(P=0.008,P=0.010)明显高于HLG。

进入第Ⅱ阶段时,LLG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开始下降,而HLG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则上升,而MLG则没有明显变化。

第Ⅲ阶段的结果显示,LLG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继续下降,分别为6.00%和0.39%;MLG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没有明显变化,分别为8.33%和0.53%;

而HLG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继续上升,分别为11.78%和0.74%。MLG(P=0.121,P=0.112)和HLG(P=0.025,P=0.022)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均高于LLG。

研究还表明,在光强3~6W/m2的条件下,黄颡鱼的生长 *** 能明显优于其他光强条件,这表明这个光强范围非常适合黄颡鱼的生长。

至于饵料系数,第Ⅰ阶段时,LLG、MLG和HLG的饵料系数分别为8.09、8.26和12.82,LLG和MLG的饵料系数明显低于HLG(P=0.021,P=0.024)。

在第Ⅱ阶段,LLG的饵料系数上升,而HLG的增饵料系数下降,MLG则没有明显变化。

第Ⅲ阶段,LLG的饵料系数继续上升,达到12.54;MLG的饵料系数没有明显变化,为9.17;而HLG的饵料系数下降至6.42。MLG和HLG的饵料系数均明显低于LLG(P=0.031,P=0.002)。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出哪些时空变化特征呢?

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池塘生态 *** 中的初级生产力(PP)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与四川达氏鲟池塘(4.08 gO2/m2·d)、山东高青盐碱池塘(9.42 gO2/m2·d)、江苏青鱼池塘(9.79 gO2/m2·d)和无锡高产池塘(9.39 gO2/m2·d)相比,黄颡鱼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的PP较低,可能是因为浮游植物生物量(PB)较低,导致PP降低。

广东鳗鱼(Anguilla japonica)池塘的PP在3月上升,可能是由于水温升高、浮游植物增殖,导致光合作用增强。在本实验中,PP在5~7月(水温上升)上升,验证了先前研究的结论。

此外,净水区的PP(3.05 ± 1.43 gO2/m2·d)明显高于养殖区(1.90 ± 0.77 gO2/m2·d),表明PB是影响养殖区和净水区PP的重要因素。

呼吸耗氧量(RC)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水温是影响RC的重要因素,各功能池的RC在911月降低,在36月上升,可能是由于水温升高、浮游动植物呼吸和微生物硝化作用增强,导致RC增加。

在这个时期,需要进行人工增氧,以防止水体出现负氧现象,从而防止水体恶化,功能池的RC在PP之前降低,RC和PP的变化不协同,可能是因为7~8月浮游动物丰度下降,导致水体耗氧量减少。

初级生产力与呼吸耗氧量的比值(P/R)是反映生物生产力的重要指标,自然水体中P/R值通常接近1,如果过高,会导致水体分解能力不足,初级生产力利用效率降低,如果过低,会导致溶解氧降低。

在实验期间,全池塘的P/R均值为1.24 ± 0.85,养殖区的P/R为0.90 ± 0.59,低于庄河虾池(1.67)和辽宁鲢鳙鱼池(3.91),表明黄颡鱼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中初级生产力利用效率较高,水体相对稳定。

净水区的P/R(1.49 ± 0. *** )极显著高于养殖区,表明相对于养殖区,净水区的PP未被充分利用,可以增加净水区中其他生物的放养量,提高PP的利用效率。

通过黄颡鱼的光适应 *** ,并建立了一个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对该 *** 的水质特点、生态特征和能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下是主要研究结果:

在光强为3~6W/m2范围内,黄颡鱼表现出较高的生长 *** 能和摄食效率。此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 *** 上升,黄颡鱼通过提高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来满足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

这种光强下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较高,溶氧浓度较低,因此需要提高养殖 *** 的净水能力,以满足黄颡鱼的水质要求。

光强并非直接影响黄颡鱼抗氧化和免疫 *** 能的因素,而是水体氮营养盐的积累可能导致黄颡鱼体内丙二醛含量升高,降低抗氧化和免疫 *** 能,因此提高养殖 *** 的净水效率对确保黄颡鱼的抗氧化和免疫 *** 能至关重要。

黄颡鱼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的水体光强适宜,氮磷营养盐浓度相对较低,水质状况良好,为黄颡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殖 *** 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相对稳定,以绿藻门为主要藻类,蓝藻门生物量较低,表明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能有效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增殖,避免蓝藻水华发生。

浮游植物生物量整体较低,但在养殖区和净水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季节 *** 变化也明显。

水温、光照、硝态氮和氨氮是影响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素,而水温、光照、硝态氮和活 *** 磷是影响净水区的主要因素。

至于浮游动物, *** 内的浮游动物生物量整体较低,以桡足类为主,养殖区和净水区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受到水温、光照、氨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由于浮游植物生物量较低,养殖 *** 的水体初级生产力也较低。养殖区和净水区的初级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季节 *** 变化显著,主要受水温、氨氮、硝态氮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该多营养级控光养殖 *** 的营养结构相对简单,有效营养级范围较窄,为1~2.566。营养级Ⅰ的能量流占比更大,达65.39%,营养传递效率更高,为49.25%。

生态 *** 依赖腐食链的饵料能量流,能量流利用率较高,但由于缺乏植食 *** 和滤食 *** 鱼类,碎屑和牧食链的能量流利用率较低。

细菌是 *** 中更大的消费者,能量流消耗比例为35.18%,而黄颡鱼鱼苗和幼鱼的能量消耗共占6.80%,能量消耗比例相对较低,相对冗余度和相对聚合度分别为0.59和0.29,这表明 *** 具有较高的弹 *** 和抗外界干扰能力,但稳定 *** 有待进一步提高。

吃了这么多年黄骨鱼,还是这种家常做法好吃,鱼肉鲜嫩入味还不腥

大家好,这里是【刘一手美食】,关注老刘,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实用的家常菜

1、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


2、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昂刺鱼贴饼”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


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

昂刺鱼、大蒜、生姜、大葱、小米辣、线椒、面粉、鸡蛋、生抽、老抽、蚝油、黄豆酱、白糖、啤酒、胡椒粉


4、蒜子生姜切片,小米辣线椒去蒂切辣椒圈,大葱切段。锅控干后倒入色拉油,放入少许食盐,增加底味,再放入黄骨鱼煎一下,一面煎至定型以后再翻一面



5、再放入姜蒜片、小米辣、大葱段煸香,再放入蚝油、小半勺盐、两勺糖、老抽、黄豆酱、生抽,淋入一听啤酒。盖上盖子,大火烧开,中小火慢炖十分钟


6、碗中放入300克面粉,小半勺食盐,打入一个鸡蛋,拌匀分次放入凉水,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再把面糊贴在锅的四周。然后把青椒圈也放进去,放入一勺味精,盖上锅盖,焖三分钟


7、时间到时,饼子熟透,饼子拿掉切片装盘。大火收汁,出锅前撒上白胡椒粉,就可以出锅装盘了。饼子摆在鱼的旁边,蘸着汤汁吃更鲜美


8、黄颡鱼富含氨基酸,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滋补作用和 *** 用价值,且无肌间刺


老刘目前已累计发布1700+条 *** 了,我最近筛选出了我做过更好【炒菜】【酱料】【面食】的 *** *** ,如果您想领取的话,可以后台私信【刘一手福利】找我领取,能为你们带来方便,是我老刘莫大的荣幸!

此鱼最适合孩子吃,刺少肉嫩,营养全面,常吃头脑聪明又长个

此鱼最适合孩子吃,刺少肉嫩,营养全面,常吃头脑聪明又长个。

鱼,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鱼类品种丰富,含有非常优质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健脑益智,有利于 *** 的消化吸收,对保护眼睛视力和预防骨质疏松都有益处。

吃鱼的好处很多,但是家长们常常觉得鱼刺多,尤其是家里有年纪比较小的小朋友,总是不放心给孩子吃,万一鱼刺卡喉咙就不好了。其实如果担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朋友吃的鱼,黄骨鱼就特别适合小朋友,营养全面,对小朋友的大脑和骨骼发育大有益处。而且黄骨鱼的鱼刺少,肉质鲜嫩,口感细腻,可以放心做给孩子吃,多吃鱼的孩子头脑聪明又长个。

黄骨鱼的烹饪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红烧,炖汤,清蒸等等。要想吃到鱼肉最原汁原味的鲜美,清蒸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清蒸黄骨鱼能更大程度保留黄骨鱼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入口鲜香软嫩,味道极鲜美。我家隔三差五做,每次只要这菜一上桌,分分钟光盘,孩子超爱吃。接下来来一起看看做法吧!

准备食材:黄骨鱼500克 姜1小块 葱2棵

买黄骨鱼的时候请卖家帮忙宰杀好,拿回来清洗干净就可以烹饪了,方便快捷。

姜切丝,葱白切段,葱绿切粒。

黄骨鱼下颚的两边各有一根尖刺,背鳍上也有一更尖刺,把这三根剁掉,这样就只剩一根龙骨刺了,给孩子吃也放心,不用担心会扎到嘴。接着把鱼切成段,加入1勺料酒,少许盐,姜丝和葱白拌匀腌制5分钟,目的是去掉鱼的腥味。如果不喜欢把鱼切成段,也可以整条鱼蒸。

不得不感叹,现在的电饭锅真的是越来越先进了,前几天新入手的一台巧釜脱糖电饭煲,不仅能煮出脱糖50%的低糖米饭,蒸菜也是一把好手,不仅用水量少,而且省时间, *** 作起来也特简单。只需要把食材准备好放入锅中,按下“营养蒸”就不用管了,静等美味出锅。用它做的这道清蒸黄骨鱼,更大程度保留了黄骨鱼的营养及鲜美的口感,入口鲜香,鱼肉细嫩鲜美,蘸着酱汁儿吃,嘎嘎香。

巧釜脱糖电饭煲蒸菜,锅里只需要加入2厘米深的清水就行。

锅里放入甑锅,然后把腌好的鱼放入甑锅里。

选择“营养蒸”,启动蒸菜程序。这个电饭锅不但能蒸鱼,蒸蔬菜,还可以蒸肉,蒸杂粮,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选择合适的程序。

水开后,再蒸10分钟,开盖。

倒掉鱼盘里的汤汁,调入2勺蒸鱼豉油,撒上葱花,再淋上一勺热油滋一下,激发出香味。

喷喷香的清蒸黄骨鱼就做好了,鱼很鲜,肉很嫩,孩子特爱吃。这鱼多做给孩子吃,刺少肉嫩,蒸一蒸10分钟就搞定了,鲜美到流口水。

大家好,我是小鱼私厨,美食领域原创作者,每天分享健康,简单的美食,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点赞,收藏,让更多爱美食的人一起分享。如果您对我的食谱有不同看法和建议,记得给我留言哦 !

黄颡鱼更高卖出14.5元/斤,利润超5元/斤

文/ 四川省眉山市全雄特种渔业专业合作社刘跃

眉山市永丰饲料有限公司

眉山市东坡区鱼太子鱼苗繁育场

水产前沿 林贞武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黄颡鱼是一种杂食 *** 鱼类,它是太平洋流域附近的一种常见的鱼种,是目前比较热门的鱼类养殖项目。由于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嫩,近十年很多的地方都有进行养殖。各地在经过多年的养殖摸索后,养殖密度不断地提高。成品鱼 *** 也很稳定,全国常年均价都在10元/斤以上,近期塘头更高价卖14.5元/斤,利润超5元/斤。业界认为黄颡鱼市场空间很大, *** 鼓励水产品的消费对黄颡鱼的消费会起到拉动作用,2020年高 *** 会持续到8、9月份,黄颡全国市场消费力逐渐上升。有部分新手养殖户会进入到该品种的养殖中来,预计2020年黄颡鱼的养殖面积面积会有一定的增加,下面我们来聊聊黄颡鱼养殖这些事。

黄颡鱼各大品种剖析

普通黄颡鱼在自然繁殖过程中存在 *** 繁殖和自然环境中的太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下,导致多年来养殖难度增大。在养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抗病极差、摄食力低下、饵料系数高、毛毛鱼量大、不易捕捞、运输难度大、体型差等缺点,另外在 *** 期消费者吐槽除了骨头没有肉。目前养殖量已大不如前。

全雄黄颡鱼由单 *** 黄颡雄鱼与人工选育的优质黄颡母鱼人工繁殖。在繁殖过程中雄鱼经过基因改造和人工繁殖,避免了 *** 繁殖和自然的不可控因素让子代的抗病力大大提高,摄食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饵料系数降低(雄鱼也有 *** 期对饲料的利用率也会有影响),毛毛鱼量明显降低(95%以上的公鱼),运输更加方便,体型更加美观,消费者更加认可。但是养殖的难度有所提高,主要是在苗期转饲料时容易得大肚子病,不易捕捞。

杂交黄颡鱼由瓦氏黄颡鱼与人工选育的优质黄颡鱼母鱼人工繁殖。杂交黄颡鱼直属内种间杂交,它虽然有雌 *** 之别,但是它没有繁殖能力(不会 *** ),对饲料的利用率更加有优势。在进行内种间杂交后它遗传了瓦氏黄颡鱼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雄鱼1.5年体重可以达到1.2-1.6斤),一般采用的是2-3年正值壮年的雄鱼(单体体重在1.5-2.5斤)。

亲本、苗种、包装、运输如图

一般情况下,经过杂交后的黄颡鱼抗病力有质的飞跃,具有摄食能力凶猛、饵料系数大大降低、出塘时间缩短、容易捕捞、毛毛鱼量小、运输便利(明显比前 两者更有优势)、体型美观等优势,消费者也认可。但是经过杂交后因为遗传的原因成为了小瓜虫的易感鱼群。但是经过养殖户多年的经验对于杂交黄颡鱼的小瓜虫已经有一套成熟的预防和治疗 *** 。

小瓜虫的发病期主要是存塘鱼开春爆发(水温16-23℃),可作预防:越冬前对存塘鱼水质进行优化,增加水体肥度,用拌 *** 饲料进行投喂(拌入:青蒿目),在冬季有条件一定要投食增加存塘鱼的体质,治疗:外用青蒿目、姜粉、辣椒粉、纤毛净,同时要进行内服。开春来一定要对存塘鱼进行频繁的抽样观察,要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选择强有保障的苗种渠道

现在形形 *** 的苗种繁殖场太多,有些是以公司加一些缺乏实际经验的教授(理论知识丰富)对养殖户进行误导,使得有些刚刚开始转变养殖模式的养殖户陷入很深的泥潭,苗种在实际繁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在实验室中多得太多,例:大环境不同,实验室可以做到无菌无尘,水体小容易掌控,数量小比较好 *** 作,不需要太多辅助。在实际 *** 作中我们为了给苗种有一个更优质的孵化环境就会对孵化场地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孵化场地和亲本塘口要求很严格:主要表现在大环境是否出现污染源(指工厂企业),水体水质是否达标(本合作社成员的水质会在每年开春后进行官方检测),对外界气候(主要是开春后天气不稳定)、细菌等不可抗因数进行很好的规避。

在亲本培育方面要做到让亲本有个优良的水环境,亲本塘口要求必须底污得少(每年必须清理塘口)、亲本密度低(200-500斤/亩)、亲本必须无病虫害、亲本必须用亲本专用料、孵化温度必须按照苗种更佳适应温度、每一批苗种都要对其做到之一次杀菌杀虫。

近两年市场行情简介

黄颡鱼是一种杂食 *** 鱼类,它是太平洋流域附近的一种常见的鱼种,是目前比较热门的鱼类养殖项目。黄颡鱼是一种杂食动物,由于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嫩,近十年很多的地方都有进行养殖。各地在经过多年的养殖摸索后,养殖密度不断地提高。成品鱼 *** 也很稳定,全国常年均价都在10元/斤以上,市场需求量大。

黄颡鱼养殖五大要点

一、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水池更好应该有五亩左右为宜,池塘中的水深要保持在一米二到一米五左右,池塘中的淤泥不能太深,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厘米的厚度,池塘要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方便换水,同时必须要备有增氧剂或增氧机,这样可以维持水池中的氧气,同时在放养之前需要将鱼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因为黄颡鱼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十分的严格,等池塘条件基本上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的时候,才能将苗种放养。

二、水质管理: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水质管理也是养殖的一个要点,理论上每隔半个月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水,每次均按照保留原水三分之一的量进行换水,只要保持池塘中的水能有一定程度的透明 *** 就好,同时每次换水之后需要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增氧剂,或者是连接供氧机进行补氧。但冬天一般要延长至一个月多才换一些水,保持池塘中水的温度。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多改底,多调水,不到无法控制更好不要换水,外界水体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三、饲料投喂:黄颡鱼由于比较怕光,只在夜间猎食,通常会选在夜间喂食。饲料主选38PC-42PC之间,以动物蛋白为主,投喂量一般控制在2%-2.5%之间。

四、鱼病防治:黄颡鱼它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鱼种,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它会出现很多的病害,对鱼病的防治在黄颡鱼养殖中至关重要。黄颡鱼的病害有很多,比如肠炎、出血 *** 水肿、车轮虫、杂交黄颡鱼小瓜虫、一点红(裂头病)、水霉以及营养 *** 等,那么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 *** 物来增强黄颡鱼的抗 *** ,同时要不定时的给鱼塘进行消毒杀虫,经常抽样检查鱼样,减少车轮虫和其他寄生虫的危害。

五、苗种的放养 ***

一、池塘准备

(1) *** 物清塘。

①生石灰、漂 *** 清塘:

干池清塘:首先把生石灰或漂 *** 化水后向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每亩大约使用75 kg石灰或5kg漂 *** 。池塘消毒后,待 *** 物毒 *** 消失,即可注入新水;

带水清塘:每亩·米用生石灰1 50kg或1 5kg漂 *** 带水清塘,清塘后15~20天方可放鱼种。

②茶饼清塘:使用时,先将茶饼捣碎,在桶中用热水浸泡过夜后即可使用。选择气温高的晴天,每亩用40-50公斤(1米水深),将浸泡好的茶饼加 *** 量池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施用茶饼后,再用漂 *** 或强氯精等消毒 *** ,按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0.5-1公斤的剂量,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以杀灭 *** 、细菌。

(2)新水过滤。清整好的池塘,在注入新水时应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内。

(3)投放鱼种前,要预先投放几尾试水鱼观察池塘环境是否适宜。

二、下塘前水质培育

(1)下苗前5-7天,全池泼洒“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进行杀虫杀菌,第二天进行解毒。

(2)下苗前3-4天,培肥水质。

(3)下苗前2-3天,培养适口的浮游动物。

(4)下苗前1天,全池解毒,下苗前半天,在下苗处泼洒抗应激 *** 物以缓解鱼苗应激。

三、下塘后水花培育

(1)下塘时应调节氧气袋或运输桶与池塘温差,待温度一致时在下风口缓慢放苗,时间应尽量选在傍晚无太阳光直射时放苗;并连续两天泼洒抗应激 *** 物以缓解鱼苗应激;建议用泡沫箱+充气泵头对鱼苗进行暂养3-4小时,暂养期间连续分次缓慢加入池塘水,当箱内鱼苗不在抱团分散时可进行放苗。

(2)下苗后,注意培养适口的浮游动物。

四、黄颡鱼养殖中放苗密度以及水质对黄颡鱼的长势影响:

黄颡鱼是群体觅食,密度过低觅食能力比较低,这样会直接影响长势,而密度过大长势太差,另外水体溶氧需求较高,所以一般建议商品鱼养殖在3-3.5万尾每亩,在培苗期密度更好在20万尾每亩,这样的 *** 作是比较合理的。

养殖有风险,入行需谨慎!虽然行情以现在的角度看来是比较明朗的,但是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能一直高价运行,同时养殖效益也受养殖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影响,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可能会相对保险,预祝大家2020年养殖顺利。

【关键字】:黄颡鱼黄颡鱼养殖水产养殖

被誉为“燕窝”的黄骨鱼,20元一斤不愁销路,为何养殖户不愿养

大家好,欢迎关注“谈谈侃三农”文章,每天从不同角度分享农村新鲜事,探讨农村种植和养殖项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农之事,请点击上方两字“关注”,谢谢!今天分享的主题:被誉为”燕窝“的黄骨鱼,20元一斤不愁销路,为何养殖户却不愿养?

随着国家对农民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民辞掉城里工厂的工作,带着家人回到农村老家进行创业,由于农民懂得知识不是很多,再加上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大多数农民就优先选择与农村相关的项目,比如养殖和种植。在他们看来,养殖或者种植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很贴近,况且国家对养殖和种植项目的扶持力度更大,现在养殖黄骨鱼是一个热门项目。过去的黄骨鱼只有野生的,而且 *** 也非常贵,但黄骨鱼的营养很丰富,被誉为”燕窝“,肉质鲜美无比,所以在市场上深受人们的喜爱。

农村生活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黄骨鱼只有野生的,而且数量特别多,笔者清楚地记得,到了夏季经常去河里面摸黄骨鱼,两三个小时就能摸到4~5斤。黄骨鱼用来煮面条吃特别的鲜美,尤其是汤,现在回忆起来都会流口水。

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自然环境却受到了 *** ,野生黄骨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单靠野生的黄骨鱼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后面就出现了人工养殖黄骨鱼。

虽然很难吃到野生的黄骨鱼,市场上卖的几乎都是人工养殖的,但依旧受人们欢迎,现在就连人工养殖的黄骨鱼,20元一斤都不愁销路,很多靠贩卖黄骨鱼的商贩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对于养殖户来说却有苦难言,甚至很多养殖户不愿养黄骨鱼,真的让人看不懂,到底是为啥?依笔者看,主要有下面3点原因。

1、黄骨鱼是一种比较娇弱的鱼种,成活率比较低,况且鱼苗进价也不低,对于养殖户来说,有时候一点小失误就会造成鱼苗团灭的严重后果。

2、黄骨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养殖池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循环流动水,而且鱼塘里面必要安装换氧设备,这样一来,养殖户的成本就增加了很多,关键投入的这些东西并不能完全保证黄骨鱼不会大面积死亡的风险。

3、黄骨鱼的养殖周期长,黄骨鱼一年大概能长40克左右,两年则可长到80~100克,也就是说养殖两年的黄骨鱼才能够上市,这期间的养殖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养殖时间越久,发生风险的概率越高,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虽然上面说的三点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只要有一点没做好,就可能会马失前蹄栽跟头。另外别看现在市场行情较好,20元一斤不愁销路,但市场行情变幻莫测,说不准明年就跌到一半,所以很多养殖户却不愿养,同时奉劝想养殖黄骨鱼的人,还是需要考虑清楚,毕竟养殖有风险,所以投资需谨慎。

被誉为“燕窝”的黄骨鱼,20元一斤不愁销路,为何养殖户却不愿养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春天,吃 *** 肉不如吃黄骨鱼,低脂高蛋白,随手一炖,太香了

导语:春天吃 *** 肉不如吃它,才15块钱1斤,低脂高蛋白营养足,炖上一大锅滋补下饭又解馋,太香了!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春天正是孩子们长身体得更佳时期,这时要多注意营养搭配,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 *** 肉的 *** 比较贵,属实吃不起,尤其是没有收入的宝妈族,总想着给孩子补充营养的同时, *** 也要便宜。所以小编推荐它,不但 *** 便宜,比 *** 肉都滋补,一起来看看是啥好吃的吧。

黄骨鱼大家应该都吃过,在我们这边管它叫嘎鱼,营养价值较高,且 *** 实惠,才15元一斤,它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钙和维生素等,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美食,非常适合小孩子吃,同时老人多吃一些增强体质。在我们农村常见的黄骨鱼是野生的,遇到我总会买上几斤,比吃 *** 肉便宜多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下享黄骨鱼的鲜美做法,滋补下饭又解馋,太香了。

【黄骨鱼炖莴笋】 所准备的食材有:黄骨鱼、莴笋、生姜、小葱、料酒、味极鲜、蚝油、盐

具体做法:1、早上赶集花15块钱买了3条野生的黄骨鱼,让卖鱼大爷给处理了一下,不然买回来后自己不好处理,它头部的大刺很容易伤人。买回来以后把内脏清洗干净,然后再用厨房剪刀把它的三个大刺剪掉,放入盘内备用。接下来再准备适量的莴笋,春天正是吃莴笋的季节,和黄骨鱼搭配是一绝。新鲜的莴笋去掉外皮,然后斜刀切成厚一点的莴笋片,再准备适量的生姜片和小葱碎。

2、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先放入黄骨鱼,不要翻动,先煎一下定型后再翻动,把另一面也煎一下,煎好后再放入葱姜片炒香。

3、鱼锅内放入适量的温水没过鱼肉,大火煮开,然后放入1勺蚝油增鲜、少许料酒去腥、少许味极鲜、鸡精、和盐轻轻滑动一下鱼肉,最后把切好的莴笋片放入锅中,小火炖30分钟左右就可以。

4、最后大火收汁,关火盛出,这样做的黄骨鱼汤汁鲜美,鱼肉吃起来没有一点腥味,而且鱼刺还特别少,营养滋补,老少皆宜。

烹饪小贴士:1、黄骨鱼炖着吃的话不需要腌制,腌制后的营养会流失,而且吃起来一点也不鲜。2、黄骨鱼表面的 *** 粘液不需要洗掉,它是一种黄辣丁,如果用开水去掉,会失去鱼肉的鲜美。

春天吃 *** 肉不如吃它,低脂高蛋白,记得要常做给家人吃哦,大家喜欢吃黄骨鱼吗?您还知道哪些特色新吃法呢?欢迎分享您的烹饪心得,让更多的朋友学习受益吧,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小敏)

黄颡鱼,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

黄颡鱼,是肉食 *** 为主的杂食 *** 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 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 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 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 *** 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 *** 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 摄食桡足类和 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

黄颡鱼的营养,黄颡鱼的营养成分-第1张图片-

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

瓦氏黄颡鱼喜栖息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更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鮠科动物黄颡鱼的肉。黄颡鱼又称黄颊鱼、 黄骨鱼、 黄刺鱼、河龙盾鮠。 分布于中国长江、 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获得后,除去鳍、内脏,洗净用。

*** 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 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这鱼有微毒,但味道鲜美,对肝硬化腹水有帮助,您吃过吗?

黄颡鱼,又称昂刺鱼、昂牛、汪丫鱼、黄腊丁。喜欢吃鱼或者喜欢钓鱼的人应该都认识它。虽然长得很丑,虽然一不小心会被它扎破手,但肉质非常鲜美。无论红烧还是煲汤,都是一道不错的菜。

  其实,除了好吃,黄颡鱼的功效也很不一般。

营养成分:

  黄颡鱼可食用部分占到了52%,每100g可食用部分含:71.6水分(克),124能量(千卡),17.8蛋白质(克),2.7脂肪(克),7.1碳水化合物(克),90胆固醇(毫克),0.8灰分(克),0.01硫胺素(微克),0.06核黄素(毫克),3.7尼克酸(毫克),1.48维生素E(T)(毫克),59钙(毫克),166磷(毫克),202钾(毫克), *** .4钠(毫克),19镁(毫克),6.4铁(毫克),1.48锌(毫克),16.09硒(微克),0.08铜(毫克),0.1锰(毫克)。

功效:

  1、适量吃一些,能够利尿消水肿,对脾胃有益。

  2、能够提高免疫力,维持血压正常。

  3、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 *** *** 水肿的人适宜吃一些;小孩子痘疹初期适宜吃一些。

  4、此外,据中医相关典籍中记载,黄颡鱼皮肤分泌出来的粘液和黄颡鱼的颊骨均有一定的 *** 用价值。

  至于怎么吃,一般鱼的吃法,都可以运用到黄颡鱼身上。建议还是以清淡的做法为主,这样既能保证黄颡鱼的原汁原味,营养也能更大限度的保留。

标签: 营养 黄颡 鱼的 成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