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炒鸡蛋又叫番茄炒蛋。烹调 *** 简单易学,营养搭配合理,色泽鲜艳,口味宜人,深受大众喜爱,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营养素互补的特点以及健美抗衰老的作用。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鸡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的蛋白质,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等,对神经 *** 和身体发育有非常好的作用,非常受孩子和老人的喜爱。
By *长腿_河马太太*
用料- 西红柿 2个
- 鸡蛋 2个
- 盐 小半勺
- 小葱 少许
- 生抽 2勺
- 耗油 1勺
- 蒜片 少许
- 姜丝 少许
1、1??、准备西红柿划十字口焯水去皮,捣成小块、鸡蛋打液、姜丝、蒜片、葱
2、2??、起锅烧油,油温七成倒入打好的鸡蛋液,成型翻炒盛起
3、3??、起锅烧油,油温七成,转小火加入蒜片姜丝、倒入西红柿块
4、4??、西红柿块炒软以后,加入少许的水,熬西红柿汁
5、5??、加入生抽2勺、耗油1勺、炒好的鸡蛋,翻炒
6、6??、加入小半勺盐、大火收汁。撒上一些葱花,一份好吃的下饭菜西红柿炒蛋就做好啦~
小贴士Tips 炒鸡蛋要快,火一定要中小火,以免鸡蛋老了。 这道菜好不好吃,关键就在于西红柿的汁。所以西红柿在购买时,尽量选择皮薄汁多的。炒软以后,加一点点水,小火熬汁 步骤很简单,细节需要注意一下就好啦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哦小伙伴快来做做看吧,做好了也可以拍照评论分享你的作品哦。如果有小伙伴想学做什么菜,也可以@我,我会给大家出详细的教程。 美丽健康吃出来,我是河马太太。关注我,每天带你来一次美食与身体的对话,爱你们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1.减缓色斑延缓衰老:番茄红素不仅仅是当今工业上重要的天然食品着色剂,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很强的抗氧化剂。补充番茄红素,抵抗衰老,增强免疫 *** ,减少疾病的发生。番茄红素还能降低眼睛黄斑的退化、减少色斑沉着。故番茄拥有“长寿果”之美誉。
2.抗癌: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预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肝癌、肺癌、 *** 癌、 *** 癌、 *** 癌、皮肤癌等。
3.可降脂降压:降低血压经常发生 *** 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症状。
4.防止血栓的发生:患冠心病及中风的病人每天适量饮用番茄汁有益于病的康复。
5.健胃消食:有助消化、润肠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西红柿炒鸡蛋为什么是 *** 组合?
西红柿炒鸡蛋,当今美食界最为魔幻的存在。
平平无奇的两种食材,经得起翻云覆雨般的切、搅、炒,四两拨千斤,片刻间通杀大江南北的男男 *** 。中国人对它的情结至深,大多数人迈进厨房学会的之一道菜,必定写有它的名。至于每天有多少盘西红柿炒鸡蛋被端上餐桌,只能以庞大而笼统的数据概括:不计其数。
在平平无奇的背面,西红柿炒鸡蛋是饕餮 *** 中的扫地僧,隐藏着满血的战斗力指数,随时能掀起一场南北吃法的 *** 大战:切滚刀还是切丁?去皮吗?放糖吗?放酱油吗?或者,放胡椒吗?先炒西红柿还是先炒蛋?西红柿口感要软烂还是偏生?问题十连乃是常事。
在西红柿炒鸡蛋 *** 羽的问题飞过来前,先等一等。如果回到问题本质:为什么是「西红柿炒鸡蛋」造就了 *** 菜的完美组合?为什么不是西葫芦、黄瓜,或韭菜?它的源头兴于何时?又如何凭一己之力闯入了中国人难以割舍的烹饪清单之中?
假若追溯番茄的起源,无数文献会将指针方向指向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狭长的地带跨越了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三国,野生番茄散发着浓烈的气味在山脉高地自顾自地生长着,枝桠间长着鲜红圆润的果实。据考证,率先栽培番茄最初起源于秘鲁的矮克度(Ecuador),其祖先为樱桃番茄。
18 世纪西班牙画家 Luis Egidio Meléndez 的静物作品。? Pinterest
这一有着充沛汁水的成熟浆果在 16 世纪传入欧洲。1523 年,番茄传入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初入葡萄牙时,被人们视为庭院花园的装饰植物,用来观赏其美感。意大利植物学家 Pier Andrea Mattioli 在 1554 年留下关于番茄的文字记载,在当时,风趣浪漫的意大利人给番茄取了个有如从伊甸园花园出走的名字 —— 金苹果(Pomidoro)。1575 年,番茄进入英国,仍被当作观赏植物,却悄悄换了蒙上爱情面纱的新名字「爱的苹果」(Love Apple),可见早期的西方人对番茄这一类的舶来品充满着无限的想象。
番茄在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山西地方志《猗氏县志》和王象晋编撰的《 *** 》均有记载。《猗氏县志》是最早记载番茄的文献,将其定义为「西番柿」。而《 *** 》对番茄有着详细的文本记载:「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因番茄是舶来品的缘故,再加上以形命名的归类方式,在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地方志记载中,番茄多以「西番柿」来命名,在更为书面化表达的史料记载中,它被称为「番柿」或「六月柿」。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代之前的文献史料里,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番茄这一名字早早就出现过,如元代《王祯农书》。只是,古番茄非今番茄,实属两种植物。古番茄指的是茄类,《本草纲目》有记载,「茄:王祯农书曰:一种渤海茄,白色而坚实。一种番茄,白而扁,甘脆不涩,生熟可食。一种紫茄,色紫,蒂长味甘。」那时候的人们,对新事物缺乏深刻了解且受西方影响,依然将番茄视为观赏植物,普遍认为是毒物不可食用。清光绪七年(1881 年)的上海《崇明县志》也浓墨重彩写过一笔,「柿:别有番柿非柿也,实不可食红艳可玩。」
西红柿在自然成熟状态下呈现出的红色越红越好,这 *** 其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更高。
正因番茄红艳娇俏的果实外观,哪怕被告知「有毒」,也吸引了一众人等。湖南人唤它「喜报三元」「小金瓜」,承载着美好寓意,「喜报三元:椒属,形如金瓜,红鲜圆润,累累可爱,一蒂三颗,故名」;云南人唤它「五子登科」「西番柿:五子登科」。浙江人唤它「洋柿」, *** 南部将它为「柑仔蜜」,北部却叫它「臭柿子」,而「西红柿」这一叫到了今天的名号最早出自河北人(1884 年河北《玉田县志》载)。到了 *** 年间,洋柿子、状元红、红茄、红柿等名号轮番登场,倒也热闹非凡。
随着智识的进阶,全世界在逐渐打破番茄有毒的固有偏见。18 世纪的欧洲有浪漫主义画家吃下番茄等待毒发,北美有约瑟夫 · 奚克勒书写的故事「约翰逊的番茄」,之一个吃番茄的人的无畏与勇敢总值得歌咏。那么,番茄究竟什么时候上了中国人的餐桌呢?
那是在清代末叶。乾隆二年(1737 年)的《 *** 府志》:「柑仔蜜:形似柿,细如橘,可和糖煮茶品」。乾隆年间,番茄仿佛 *** 之间翻了身,开始成为同饮茶搭配的食物。除此之外,福州泉州一带开始以它与槟榔视作料理搭档,「甘子蜜:实如橘,味甘,乾者合槟榔食之。」到了 *** 年间,这一吃法甚至有了食疗之功效,「可治瘴气口舌等疮,磨水擦甚效」。而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1846 年或稍前)中则记录了另一个吃法,「清脆时以盐粗捣之可食」。
坦诚地说,番茄虽在明末传入中国,早期始终以花园或庭院的观赏植物存在,传播速度极其缓慢。园艺学家吴耕民考证过,中国番茄栽培始于 20 世纪初。直至进入 *** 时期,番茄才逐渐焕发新的饕餮生机,正式登场。
*** 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气盛行,虽然番茄只在大城市的郊区零星栽种,但并不妨碍它成为餐厅的时髦菜式之一。
1935 年在山东大学履职的老舍先生在《民报》接 *** 过和西红柿有关的文章,将自己对番茄的不屑一顾和当下崇洋 *** 的西学美食风潮毫不留情地批评,也有一说是老舍先生终生不爱番茄与生俱来的臭味。于是,西红柿在他的眼中是这样的:「西红柿……至于在大小饭铺里,它是完全没有份儿的」「西红柿有两种吃法,生吃甜不如果,脆不如瓜」「拿它当菜吃,煮熟之后屁味没有,稀松一堆,没有嚼头」「只是西餐厅里有一些番茄虾仁,可是细一看呢,饭馆里的番茄这个与那个,大概都是加上了点番茄汁儿」。
桃花泛,俗称番茄虾仁锅巴。? Mina's Kitchen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谈及虾仁锅巴汤的时候,带过一笔,「时下常吃到的虾仁锅巴汤,往往锅巴不够脆,虾仁复加大量番茄酱,稠糊糊的一大碗,根本不像是汤,样子恶劣」。可见,番茄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已初现端倪,又不失习得西洋人烹饪手法的影子,以酱来调味。
在老舍先生「大众点评」的那一年,农学家邢锡永在国立 *** 大学农学院编印的期刊《园艺》上发表了《番茄之营养价值及其主要加工与烹调法》,中国之一次出现了西红柿炒蛋的做法。「兹举数种烹调法如下:(1)番茄片煮肉 采取成熟之果,用热水一泡,却入冷水中,去皮切成轮状片,与肉类共煮食。(2)油烙番茄片 照前法去皮切片,用油烙加鸡卵食之」。
西红柿如何切、是否去皮、炒到什么状态,都是没有标准 *** 的。? Theplantbasedwok ***
有趣的是,早在 1824 年的美国南部地区,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 · 杰斐逊的表妹玛丽 · 伦道夫(Mary Randolph),这个终生在厨房忙碌的主妇出版了一本料理书《弗吉尼亚家庭主妇》,详细记录了西红柿炒鸡蛋的食谱:「将 12 个大番茄去皮,在煎锅中放入 4 盎司牛油,加入适量的盐、胡椒,放进一些切丁的洋葱炒香,随后放入番茄,快要炒好时,再打进 6 个鸡蛋,迅速搅拌之后,随机装盘上菜」,这也是目前最早关于西红柿炒鸡蛋的食谱,比中国早了百年有余。
回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在 *** 战争时期,汪曾祺先生在西南 *** 上学,昆明的西红柿炒鸡蛋令他久久难以忘怀,特地写在《昆明菜》一文中。「番茄炒至断生,仍有清香,不疲软,鸡蛋成大块,不发死。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得『一塌糊涂』。」这一道番茄炒鸡蛋,自然有他的讲究,色泽分明,不疲软,香味犹存。那年月那时局,不过与老舍先生所处的时代晚了几年光景,谁曾想番茄却在 *** 期间得以规模栽培,逐渐呈现出新的态势,以二倍速拓宽了餐桌的边界。
西红柿炒鸡蛋,细细数来,不过 6 个字,却用一个动词烘托出掌勺之精妙。毕竟「炒」这件事,算得上是中国最为特色的烹饪技艺。炒,曾被人翻译为 Scramble Fry ,意指连搅带炸,后有人用 Stir-fry 来指代,Stir-fry 加上了火候,明确指明是拿旺火炒。想来,西洋人是无法领略中国人揣着铁锅在明火上翻翻搅搅颠颠的快乐,炒菜得用尖底的铁锅,得有旺油大火,得眼明手快,得掂起把儿勺,兴起的时候,把锅里的食物带着汤汁向上飞抛起来,瞬间稳稳当当地接住。
一红一黄的配色,催动食欲。? Thewanderlustkitchen ***
西红柿炒鸡蛋,作为入门级的中餐,一搅一翻在所难免,可就是这一道看似平平无奇的家常菜,想要保留蛋的滑嫩,非重视火候不可,没旺油大火炒出来的东西不嫩,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也说,「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
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讲究调和,在意和谐。民生如此,饮食更是如此。调和是有奥秘的,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才有和合之妙。也因此,才有「烹调之法,何以异端?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这一说。
说回西红柿炒鸡蛋里不可或缺的鸡蛋。这一最能信手拈来的食材,仿佛无论与谁搭档,都能成就一出完美。中国 *** 美食家蔡澜吃尽山珍海味,依旧为鸡蛋着迷,这是最平凡、更低微、最谦卑的食材,却能调和出无限的美味,他说:「鸡蛋可以配合所有食材,咸的从最贵的黑白松露,各种鱼子酱,到最普通的西红柿或豆芽,每一道菜都不重复」。
故而,当鸡蛋与西红柿相遇,一荤一素,一黄一红,一气呵成,有如君臣佐使,牙齿轻抵舌尖,番茄的甘甜汁液和瞬间溢出的蛋香交织出肆意奔走的鲜美,嫩滑与细腻满足口腹之欢,也魔幻般地锁住了中国人对它不可割舍的情结。
参考资料:
《番茄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刘玉霞
《番茄起源、传播及分类的回顾》赵凌侠,李景富
《番茄之营养价值及其主要加工与烹调法》邢锡永
《西红柿》老舍
《雅舍谈吃》梁实秋
《蔬之物语》杨恩庶,张德纯
若问中国什么菜不仅家家会做,而且人人爱吃,甚至在全世界 *** 无数,恐怕非番茄炒蛋莫属了。鲜艳的色彩,鲜美的味道,柔软的口感,让 *** 罢不能。
这道菜,如果归为不健康食品,人们一定会高呼 *** :番茄炒蛋荤素搭配,又有健康的番茄红素、维生素、蛋白质、卵磷脂,多好啊!
虽说如此,如果仔细剖析一下,或许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这道貌似健康的菜里,其实也藏着很多不健康的隐患,甚至是增肥的麻烦。
一盘番茄炒蛋,居然有这么多的油和糖?
做番茄炒蛋,绝大多数家庭会放两次油:炒鸡蛋放一次,然后捞出鸡蛋,再加油炒番茄,最后把炒熟的鸡蛋放在炒软出汁的番茄里。为了把鸡蛋炒香,再让它饱饱地吸入番茄汁,很多人都喜欢放大量油来炒蛋,让它吸油后蓬松起来。
要想达到鸡蛋略显蓬松的效果,最少也需要25克油。要明显膨大,则需要30~40克油。炒番茄的油,通常也不可能少于10克,否则就变成煮了。有点节制的人,会在10~20克之间。这样一想,炒个番茄炒蛋,加入40克油简直是家常便饭,一点都不过分。神奇的是,加入了这么多脂肪,番茄炒蛋吃起来却一点儿都不腻。这是因为:鸡蛋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它可以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让这道菜不会出现盘子上沾着油的情况。
除了油,一些喜欢甜味的家庭还会在做番茄炒蛋时加糖。因为番茄有酸味,能够减弱对甜味的感觉。所以如果甜味明显,那么其中糖的含量就要达到8%~10%。比如说,菜肴含有10%的糖,400克的番茄,就需要含有40克糖。其中一半来自于番茄本身,但还需要再加入20克的糖。
咱们来计算一下:两个较大番茄,按400克算,热量为80千卡;两个鸡蛋,按去壳重55克算,共110克,热量为158千卡。两者总和为238千卡。
这道菜通常是两人份,一个人一个鸡蛋一只番茄不算多吧。如果不加油糖,是119千卡。但如果加了40克的油(360千卡)和20克的糖(80千卡),能从番茄炒蛋当中吃进去339千卡!
要知道一个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子每餐也就600~700千卡的热量标准。如果这一个菜就吃进去超过300千卡,再加一碗米饭350千卡,其他菜品和零食还吃不吃了呢?这岂不是妥妥地要发胖吗?
给番茄炒蛋“瘦身”,要靠两大减油方案
方案一:不粘锅中放10克油(较小的汤匙2匙),倒入鸡蛋液,中火。鸡蛋一面凝固后,轻轻翻面,尽量不让蛋散开。等另一面凝固后,整块蛋饼轻轻倒出,放大盘里,中间不用全凝。
再放10克油炒葱花,然后加入番茄。番茄软后,放入嫩嫩的大蛋饼,用铲子切碎成块,让它和番茄汁液接触。翻两下就关火。这样味道足,鸡蛋显多,口感软嫩,还能减掉四五成的油。注意番茄要炒到略软,蛋却不能久炒。在没有很多油的情况下,蛋炒老了失水自然显少。
蛋液可以先加一点盐、胡椒粉、几滴料酒来调味,也可以加一两勺牛奶增大体积。炒番茄时不要先加盐,出锅时再加,否则番茄出水也不好吃。
方案二:不粘锅中放15克油,炒香葱花,然后加入番茄,中火炒到几乎融化的柔软状态,再加入调味的鸡蛋液。不要搅动,盖上盖子焖两分钟,鸡蛋液就会变熟成块。然后用铲把菜翻匀,关火,就可以调味上桌了。这么做是最省油的,因为只需要放一次油。只是,鸡蛋纯属蒸熟,容易软碎,不是均匀的大块,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卖相。作为番茄鸡蛋面卤倒是极好的呢,因为卤就是要鸡蛋碎碎而且有汁的状态。
这种神奇配料能高效减盐增味,还低脂低糖?
要做到少油而不减美味,甚至还需要减盐,除了在 *** *** 上下工夫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个神奇的配料来增味——这就是纯番茄酱,或者叫番茄膏(to *** to
paste)。
所谓番茄酱,不是“番茄沙司”。这是不加油、盐、糖、柠檬酸、色素的产品,盐味少到不易察觉。其中只有高番茄红素的新疆番茄,也许还有少量水和少量增稠剂(就像芡粉的作用)。它不能直接用来蘸薯条、蘸面包吃,因为它很酸而且没有咸味,只能做菜用。它具有超高的番茄红素含量,所以红得发暗,按袋论,可以和番茄红素保健品胶囊相媲美。只要用了它,菜肴的番茄风味就很浓郁,少放盐、少放油都足够浓味了。
这种浓郁的口味,无论你用多少新鲜番茄也做不出来。除了番茄炒蛋,番茄蘑菇汤、番茄牛腩、茄汁大虾……很多茄汁风味的菜都可以用它来做,能赢得全家老小一片赞声。
即便是需要控盐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能欣然接受这道少盐菜。超市里卖的所谓“番茄酱”,其实绝大多数是番茄沙司,它们是加了糖加了盐加了酸的调味产品,但番茄风味和营养远远比不上纯的番茄酱,所以购买时要仔细辨别。
市售的番茄酱有罐头装,只是罐头一个最少300克,家庭一次做菜用不完,而纯番茄酱不加防腐剂,只要开罐,即便放冰箱里也特别容易发霉,会非常浪费。相比之下,买35克~50克的灭菌小袋装就方便多了,做一个菜用1~2袋就行了。没开袋的番茄酱,室温下放几个月都没关系。
最让人开心的是,番茄酱几乎不含脂肪,糖分也不高,所以热量极低,100克只有50多千卡,烹调一个菜只需放35克一小袋,热量不过20千卡。
好了,您打算采取哪种烹调方式呢?其实继续吃高热量的番茄炒蛋也没关系,旁边再放个清爽的大拌菜来搭配就好了。
大家好,我是之一美食的阿飞,关注阿飞,有更多的家常美食供大家参考。
西红柿炒鸡蛋,又名番茄炒蛋,是许多百姓家庭中一道普通的大众菜肴。烹饪 *** 简单易学,营养搭配合理,口味宜人,爽口又开胃,深受大众喜爱。
西红柿炒蛋,更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菜,因为不需要繁杂的烹饪技巧,也不用放鸡精或者味精,因为西红柿炒鸡蛋是吃一个“鲜”字,而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就有形成鲜味的物质析出,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时候不放姜蒜的原因。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下做法,喜欢的朋友快来学习一下吧。
【西红柿炒鸡蛋】
1.首先我们在西红柿上面打上十字花刀,放入开水中烫一下。烫破皮以后,稍微晾凉一点把外皮揭掉
先切换成橘瓣状再切成块,不要切的太碎,否则会炒出大量的番茄汁影响成品卖相。
2.两个中等大小的西红柿,一般配四到五个鸡蛋,鸡蛋太少的话吃起来发酸、汤水太多,西红柿少了,吃着比较油腻、底味不足,尽量保持二者均衡,吃起来更加适口。
3.然后加入食盐2克入底味,清水少许增加鸡蛋的嫩度,同时能防止炒鸡蛋的时候粘锅,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搅拌打出气泡,让蛋清和蛋黄均匀融合在一起,饭店有时候会多放蛋黄、少放蛋清,这样炒出来更加金黄漂亮,另外准备一些葱花备用。
4.食材全部准备好以后我们先炒鸡蛋,把锅烧热加入植物油滑锅,锅内冒青烟时,倒出热油加入凉油,大概六成油温时倒入蛋液,炒鸡蛋时油温要高一些,这样蛋液一下锅就会立即膨胀,才能炒出松软的口感。不停的摇晃锅,让蛋液均匀受热,蛋液全部定型以后用炒勺打散立即倒出来,切记不要久炒容易把鸡蛋炒老。
5.锅中留少许底油,倒入西红柿炒的时候我们可以加点白糖和生抽,中和西红柿的酸味,开中火炒出西红柿的汁水,这个时候倒入鸡蛋,鸡蛋恰好能够吸收汤汁入味,最后关火加入少许食盐,撒上葱花利用余温把葱花爆香,再淋入一点芝麻香油美味即成。
技术要点:
1.西红柿去皮更容易炒出红汁,但是不能炒的太碎,以免汁水过多影响卖相。
2.加水能使蛋液更加嫩滑,蛋液一定要充分搅打出气泡,这样炒出来更加蓬松、软嫩。
3.蛋液全部定型以后要立即盛出,不能久炒、容易炒老。
我是阿飞,感谢大家对之一美食的支持,我们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做饭的朋友别忘记点关注,阿飞谢谢大家观看。
西红柿炒鸡蛋 抗衰老降血压 营养丰富 酸甜适口1.西红柿两个,选那种熟透的西红柿汤汁多,口感好。
2.西红柿打上十字花刀,开水里滚几圈,撕去外皮,切成片。
3.三个鸡蛋打入碗中,加盐和胡椒粉再加两小匙凉水,打散。
4.小香葱切段。
5.热锅烧油,先倒入蛋液凝固炒熟,盛出备用。
6.再次倒油,油热时先放入香葱段翻炒几下,倒入西红柿大火翻炒,加盐和少许白糖炒出汤汁,再倒入炒好的鸡蛋一起翻炒均匀即可。
7.西红柿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心脏、降血压、防癌抗癌,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钙、钾等 *** 所需要的矿物质。两者结合,养素互补,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味道,酸酸甜甜地,让 *** 罢不能。
说起西红柿炒鸡蛋,很多做饭的小白,都是从这道菜学起的。即便是我国人对食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道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可谓是百吃不厌的一道菜。不仅容易学会,在 *** 上还接地气,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吃到美食。可今天也要告诉大家的是,就是这道中国人酷爱的美食,其实有很多人都吃错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先从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说起。在学会这道菜的人,人们都先会把鸡蛋炒好,在这之前会放入大量的油,可以让鸡蛋蓬松起来。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跟鸡蛋中的蛋黄有莫大的关系。
蛋黄有非常好的亲油 *** ,简单来说,蛋黄有很好的吸油效果。只有让它充分的感受到了大量的食油,才可以达到人们想要的那个后果。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大家在炒鸡蛋之前,在搅拌鸡蛋的时候,可以放少量的水,不需要太多。
如果你是炒3个鸡蛋的量,就可以放入5ml-10ml,这里水的作用就是让鸡蛋蓬松一些,从而达到减少食用油的目的。这还不是今天跟大家说的重点步骤,最重要的大家在炒西红柿鸡蛋的时候,要当心这个步骤:不放糖或者是少放糖。
很多人喜欢吃甜味的西红柿炒鸡蛋,如果你经常在外就餐,能够轻易的感受到外面的番茄炒蛋都会放入糖。这样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掩盖住西红柿的酸味,但你知道吗?根据一个简单的原理来看,如果想要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没有酸味,那么按照大多数人的炒菜习惯,以及掩盖酸味的成分。
一道总量在300g的西红柿炒鸡蛋,其中就需要加入24g-30g的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食用糖分的量则需控制在25g以下,至多也不能超过50g。如果你只是食用西红柿炒鸡蛋这一道菜就含有这么多的糖,再加 *** 全天的饮食,很可能摄入的糖分就超标了。
对糖尿病患者,就是既不容易控制餐后血糖,也不容易控制体重的 *** 做法了。并且,对于减肥的人群,这道菜也就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增肥餐。如果你真想食用少糖少油的西红柿炒鸡蛋,首先就是要少放油,其次是更好不加糖,或者是选择没有添加油跟糖的番茄酱,最后再其他菜肴的搭配上,就尽量以清蒸为主了,是帮助你控制体重的好办法。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吗?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说你的烹饪方式。
只要我跑的够快,热量就追不上我!
*** 来源:见 *** 左上角水印
责编:M *** phy
— *** 出品—
那怎么做菜才能减脂、营养又美味呢?
我们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系副教授范志红老师,联合 *** 了 21 天瘦身食谱《吃出好身材》。
课程开始前,我们会邀请你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你会得到属于你的瘦身食谱,包含 21 天定制食谱、86 道菜的具体做法、减肥的饮食原则和食谱使用注意事项。
轻松吃出好身材
西红柿炒鸡蛋健康营养、不油不腻,一家人晚饭吃真舒服鸡蛋打匀,西红柿切丁,葱切葱花(分两次用)倒少许油(我觉得油多了会有点腻),鸡蛋炒香打散(炒鸡蛋的时候边倒鸡蛋液边用锅铲快速在锅中搅拌会让炒出来的鸡蛋变得蓬松,看着舒服,口感也比较嫩)倒入番茄略炒你会看到上一步的 *** ,好干唉,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加点水,出来的样子更好看,也能使西红柿和鸡蛋的味道更好的交融,嘿嘿。然后加适量葱花,糖(个人比较喜欢甜一点的)鸡精,盐,翻炒至汤汁变红,西红柿变软,起锅装盘最后撒上一点葱花,喜欢的话可以淋很少一点点香油,这就是成品了宝宝辅食,消食,10-11个月,12-23个月,4-5岁,2-3岁,功效,母婴人群,学龄前儿童,大众人群
品尝西红柿炒鸡蛋:美味与营养的完美结合#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西红柿,这个鲜美多汁的蔬果,如今已成为全球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的起源并不为人所知,不同的文化和地区赋予了它各种奇特的名称。本文将详细介绍西红柿的由来、各地叫法,以及如何种植出又大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并分享西红柿炒鸡蛋的详细做法、口感、功效和禁忌。
早在16世纪,西红柿由西班牙探险家从美洲带回欧洲,被称为“狼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红柿在欧洲得到广泛种植,并被称为“爱情的苹果”。到了18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西红柿 *** 菜肴,开创了现代西红柿烹饪的先河。
西红柿与圣女果的区别
虽然西红柿和圣女果在外观上相似,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水果。圣女果是小西红柿的一种品种,特点是果实小巧、鲜美多汁。相比之下,普通西红柿的果实更大,口感也略有不同。另外,圣女果的营养价值与普通西红柿相差不多,但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可能略高。
种植又大又圆又红的西红柿
要种植出又大又圆又红的西红柿,以下技巧值得借鉴:
1.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 *** 强、果实大而圆、颜色鲜艳的品种。
2. 土壤管理:西红柿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前可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来丰富土壤营养。
3. 水分控制:在生长过程中,西红柿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有利于植株健康成长。
4. 施肥技巧:在生长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或有机肥。但要注意,过量的肥料可能会烧伤植株。
西红柿炒鸡蛋是一道家常菜,它的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口感鲜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道菜的详细做法。
材料:
* 西红柿:2个
* 鸡蛋:3个
* 盐:适量
* 油:适量
* 葱花:适量
步骤:
1. 西红柿洗净切块备用,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
2. 热锅凉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用铲子翻炒至凝固,捞出备用;
3. 再次加热锅中的油,放入葱花爆香,然后加入西红柿块翻炒;
4. 当西红柿炒软后,倒入炒好的鸡蛋块,搅拌均匀;
5.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搅拌均匀后即可出锅。
这道西红柿炒鸡蛋色彩鲜艳,口感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具有滋阴润燥、养血补血、健脑益智等功效。然而,对于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肝病或肾病的患者来说,不宜过量食用。
总之,西红柿作为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肴,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非常出色。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西红柿的由来、各地的叫法以及如何种植出又大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同时也学习了西红柿炒鸡蛋的详细做法、口感、功效及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享受健康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西红柿带来的诸多益处。
西红柿炒鸡蛋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抗氧化、益于神经 *** 、身体的发育。西红柿炒鸡蛋又叫番茄炒蛋,是许多百姓家庭中一道普通的大众菜肴。烹调 *** 简单易学,营养搭配合理,色泽鲜艳,口味宜人,深受大众喜爱,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营养素互补的特点以及健美抗衰老的作用。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鸡蛋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的蛋白质,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等,对神经 *** 和身体发育有非常好的作用,非常受孩子和老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