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 上台以来,美国 *** 大刀阔斧削减联邦资助和经费,生物研究领域也未能幸免。不少学术界人士都担忧,生物科学资金“被砍”将威胁到美国的创新能力。
据《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担心联邦资助拨款减少或暂停发放,美国一些高等院校、学术研究实验室已经不得不缩减人员规模,减少或放缓研究生招收和教师聘用。报道指出,削减学术研究拨款并不能为美国 *** 节省多少成本,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对学术团队建设和 *** 培养造成的影响,将会损害美国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戴维·贝克(D *** id Baker),所在的华盛顿大学就正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位生物化学教授去年凭借在“蛋白质计算设计”方面的贡献,荣获这一科学界的至高荣誉。
“(搞得)一片混乱。”他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难掩担忧,“(科研拨款)的不确定 *** ,对各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 *** *** 影响。”
贝克认为,这种不确定 *** 对正处于职业生涯关键早期阶段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伤害尤深,可能会迫使许多人放弃科学事业,或是转而前往中国等其他国家寻求发展。
他说:“过去,顶尖的年轻科学家都渴望在美国获得教职。而现在,美国整体的不确定 *** 正让研究者觉得其他国家的职位更具吸引力,比如中国。”
贝克强调,过去15年里中国在科学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根据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 *** e Index),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环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位居前列,在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位居第二。
他悲观地预测道,“在目前的动荡之下,中国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不远的未来,我们可能要从中国公司购买高端 *** 品和其他科研密集型产品。”
大卫·贝克(左四)和他的团队成员在华盛顿大学实验室。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蛋白质设计研究所
在白宫预算办公室1月下令暂停所有联邦拨款与 *** 的发放后,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又削减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间接成本预算。而生物科学项目的资金就主要来自NIH的拨款。
NIH作为世界上更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公共资助机构,每年预算高达470亿美元。在 *** *** 发布暂停令后,该机构的研究拨款在过去一个月里基本处于冻结状态。尽管联邦法官下令释放资金,但冻结仍在继续。眼下持续的政策混乱也让许多院校科研机构不敢“轻举妄动”。
华盛顿大 *** 物化学系临时系主任、生物化学教授科尔曼(Justin Koll *** n)告诉《华尔街日报》,虽然该系现有拨款目前仍能正常使用,但他们仍需要提前为可能出现的“断供”做准备,因为科学研究并不具备应对资金不确定 *** 的能力。
他解释说,科研资金的规模必须能够确保研究生在整个博士学习期间都能得到支持,这一阶段通常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为此,他所在的系将今年的研究生招生目标从以往的6至8人下调至4人。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生物化学系所属的医学院里,大多数博士项目今年的招生人数都减少了25%到50%。该学院负责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补充说,“教师 *** 也在放缓,这对完成博士后研究的 *** 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