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近日,冒充“ *** ”的 *** 手段出现新动向——将罪恶的黑手悄然伸向 *** 群体,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匮乏、识骗能力较弱的特点, *** 分子精心布局,设下了极具迷惑 *** 的陷阱。
上周末,住在鄞州区首南街道11岁的小袁(化名)像往常一样在家中休息,刷着抖音短 *** 。突然,她收到了一条陌生用户的关注请求以及私信,对方要求她找个没人的地方,说有重要事情相告。出于好奇,小袁应允了。随后,陌生号码的语音 *** 打了进来, *** 那头的人声称小袁的父母涉嫌参与一起 *** 案件,已经被警方列为嫌疑人。此人还表示,只要小袁配合他们的“调查”,就可以让她的父母免于牢狱之灾。
起初,小袁心存警惕,直接质问对方:“你是骗子吧!”然而,对方要求接通 *** , *** 中的人身着 *** ,还熟练地亮出 *** ,并且用严厉的语气威胁小袁,如果不按照指示 *** 作,警方将立即上门 *** 她的父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年仅11岁的小袁彻底慌了神。
在 *** 分子的一步步诱导下,小袁偷偷拿起父母的 *** ,按照对方的要求,将 *** 里的钱转至支付宝,并且把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完成多达77笔转账 *** 作后,小袁又依照对方的指令,将转账记录和验证码全部删除。直到父母发现银行账户异常,这才意识到孩子遭遇了 *** ,一家人急忙前往首南 *** 报警。经确认,此次 *** 造成的损失金额超过20000元。目前, *** 机关已受理此案,正在全力开展侦办工作。
嫌疑人账号
此类“冒充 *** ” *** 案件,对于社会经验欠缺、判断力不足的未成年人而言,危害极大。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此类 *** 侵害, *** 提醒家长,加强 *** 使用监管、妥善保管重要物品及密码、强化防骗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意识,通过日常交流、案例分享等方式,增强孩子的防骗能力。务必明确告知孩子, *** 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绝对不会通过 *** 、 *** 要求群众转账 *** ,一旦遇到此类情况,必定是 *** 无疑。” *** 表示。
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