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半小时就能送达的奶茶店。
但即使是身经百店的资深奶茶 *** 根本想不到,你喝的奶茶其实不是你以为的奶茶。
前两天那个鹿角巷真店才开100多家、就有了7000多家山寨店的新闻,就把办公室里一群人都整懵了。
“7000多家?那我岂不是从来没喝过真的?”
怪不得群里每次点奶茶说到鹿角巷,都会有人给出完全相反的评价。
有人猛夸丝滑喷香永远滴神,有人怒斥难以下咽:“上次买了一杯鹿角巷,喝完我舌头都蓝了。”
最难喝的和更好喝的都叫“鹿角巷”,但争论的双方看完新闻还是没法确定,究竟难喝的那个是真的,还是好喝的那个是真的。
想查查官方网站,好嘛,搜出来一串“品牌官网”“总部官网”“中国官网”,根本分不清哪个才是官网;
想看看有没有官方微信,宛如在玩大家来找茬,一溜公号连认证的公司都没有重复的。
正当大家为此啧啧称奇之际,隔壁工位的老王波澜不惊地瞥了一眼:
“这算啥,我还在老家喝过'张雪の茶'呢。”
在看到张雪の茶の照片前,很难想象一家奶茶店要怎样才能集齐这么多个同行的要素。
它同时拥有“奈雪の茶”同款嫩绿色方块logo;
via.潇湘雨BoBo
和一个能让人想起“沪上阿姨”的 *** 人物头像logo。
左图来源:@阿辞今天发财了吗
据老王形容,他看到这家店时心情十分复杂。
三分震撼,五分想笑,剩下两分竟然有一丝……亲切。
毕竟他一年才回一次十八线的老家,熟悉的生活场景都在大城市里。
站在这家处处眼熟的奶茶店门口,老王难以自控地萌生出他乡遇故知的魔幻感受。
魔幻的当然不只是这一家店。
老王很快就发现,只要离开 *** ,世界到处是惊喜,奶茶文化最博大精深的秘密,都藏在十八线小城里。
那里早已不是老王记忆中那样,奶茶店统一开在学校门口500米,清一色挂着塑料树叶子,一分钟就能冲泡好的糖精奶茶两块五一杯,墙上全是“我喜欢你”“勿忘我”的便签贴纸。
如今的十八线小城,什么车厘子草莓水果茶,什么啵啵奶脏脏茶,这里跟 *** 打工人共享着同样的菜单、同样的门面。
这一度让老王热泪盈眶,觉得家乡消费水平果然蒸蒸日上。
直到他奶茶喝了一半才不小心发现:“咦,喜茶前面怎么多了一个字?”
via.@美得要命_昊
按理说这也不算稀奇,毕竟被模仿是大牌的宿命。
但小县城奶茶 *** 之诡谲,就在于它们不仅善于描摹大牌的面孔,也善于拿捏平价品牌的精髓。
从二三十元的喜茶奈雪,到十元档的一点点、蜜雪冰城,纷纷在小城街道上变幻形态,疯狂繁殖。
via.@ononeko via.@ononeko
它们无一不在模仿学上建树斐然,甚至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流派。
上面这种在大牌名字前面加上一两个字的,我愿称之为冠姓流派。
别以为这一派的秘诀只是加字,真正的巧思其实在于门店配色及灯光的搭配艺术。
不信你看下图这块招牌,在深浓夜色的包围中,“益禾堂”三个字闪烁着令人安心的光芒。
via.@霓嵐
起码得视力5.0、且闲着没事干的人,才会在盯着招牌一分钟之后发现,前面还有两个字根本没亮。
via.@霓嵐
年轻人不要掉以轻心,以为这种小伎俩不可能瞒过你的火眼金睛。
毕竟连老王这种阅尽天下奶茶、自诩Vista杰伦的老手,也在此翻过跟头。
奶茶店的小妙招包括但不限于外卖图上logo只放眼熟的那一半、店名上把“热麦”“垚燚”等字眼放在“益禾堂”“一点点”后面;
反正能让耳聪目明的少男少女,顺顺当当地走过下单环节。
但老王尤为感佩的是在下单之后,面对顾客的质疑和差评,他们也能反驳得有理有据:
“我们有写名字呀!你都没喝就给差评,这对我们不公平!”
老王刷到这条回复时沉思了许久,没能反驳。
via.@那你很棒棒的啊
县城奶茶店还有一种更为精妙的小技巧,不在别的品牌上加字减字,而是调换文字的组合方式。
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老王亲测有效,当时他死心塌地坚信自己看见的就是蜜雪冰城。
要不是他上小学的外甥忍不住把招牌上的字朗读出来,老王恐怕到现在也不会发现事情的 *** 。
如果老板在此基础上精益求精的话,还会在字形上做一些改动。
比如这一家,老王说他看了五分钟才反应过来这是冰城蜜雷。
还是一道诞生于1977年的陈年老雷,穿过半个世纪的时光,狠狠劈在了老王的心上。
什么叫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就叫假作真时真亦假。
每个站在它面前的人都仿佛被施了混淆咒,字都认识,但都认错了。
所以说老王时常规劝我们,没事多出去走走看看,不然很难真正感受到小城奶茶店主对招牌的执着。
他们不仅精通模仿学和混淆咒,还善于发散思维,抓取关键文本再创作,用写衍生同人文的热情来打扮自己的小店。
比如下面这家“HI TEA”,保留关键元素和神态,但把头发留长了一点,把下巴削尖了一点,顺便还文了一下眉毛。
仿佛在塑造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他。
就是不知咋想的,额头给整秃了,显得过于写实,老王看得头皮一紧。
说起来这个logo的同人创作真是格外多也格外卷,平面的玩不出花来,店主们连立体空间的想象力都用上了。
有网友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远在老家的朋友发来问候:“你见过喜茶logo上那个小孩儿正脸长啥样吗?”
长这样——
via.@麻辣情医吴迪
这就是同人创作的魅力,能达到一种好像一样、但又很不一样的哲学境界。
就算不能说是同一个人,也能让人怀疑他们有什么亲戚关系。
思及此处,老王突然有了新的领悟。
以前他总是浅薄地认为,小城奶茶店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学得像”,越像越好。
但“像,又不完全像”或许才是它们真正奋斗的方向。
毕竟大街上除了那些精妙的模仿学案例,也多的是这种毫不走心的行为艺术。
这样的模仿程度,连老王上小学的侄子都糊弄不过去。
还有这种究级缝合怪类型的,天下名茶三千它各取一瓢, 看起来已经很努力了。
可实在是……很难达到让人认错的效果。
老王思前想后,认为只剩下一种可能。
这些奶茶店,也许只是在用一些俏皮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
也许是被奶茶店的重重包围搞出了一些斯德哥尔摩的症状,总之老王这么一想,仿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常年漂泊在外的他感受到了故乡小城的温柔。
是的,老王不得不承认,走在到处都是奶茶店的大街上,他之一眼注意到的都是那些“眼熟”的奶茶店。
一手把奶茶市场炒热的大牌们,已经形成了铺天盖地的认知度。
如果不搞得“像一点”先混个脸熟,或许面临的就是根本没人看得见的局面。
更现实的门槛是,奶茶市场从一线城市不断下沉、不断扩张,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上车。
豹变采访过一位在小城开奶茶店的小老板,他加盟的是一家装修风格、菜单,都与蜜雪冰城“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品牌。
为什么不直接选前者?因为后者的加盟费还不到前者的一半。
为知识产权和品牌付费的意识,远没有奶茶本身那么普及。
当然,种种现实考量,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侵权合理”的借口。
被伤害的不只有“认错了”的消费者、辛苦经营品牌的苦主,还有那些正经想加盟的小店主——
下定决心,投入巨大,干了许久才发现,自己竟然开了个假店。
不仅投入打了水漂,可能还要面临赔偿。
央视财经报道里那位开了假鹿角巷的店主,断断续续投进去一百多万,才发现自己加盟的是个 *** 子。
矛盾的是,即使是最支持打假的人,也时常无奈地发现,自己早在不经意间为模仿者买了单。
比如我灵机一动去翻了一下外 *** 上的奶茶订单,结果给我看傻了:
以为自己经常喝的是Coco,结果上个月我分别点过Coco lucky、Coco li、Coco mood,就是没有一家是Coco。
晃眼一看都是差不多的色调,连英文字母和汉字的位置排列都一模一样。
那些年我点过的Coco们……
最诡异的是我不仅没有看出来,甚至没有喝出来,完全没有感受到那几次奶茶喝起来有什么差别。
不禁陷入沉思:我这辈子真的喝过Coco吗?
上网一查,被舌头欺骗的不只我一个,口味倒挂俨然已经是奶茶 *** 里更流行的都市传说。
时常看到有人分享魔幻体验——买到了一下某家著名奶茶店的“山寨”版,结果发现比原版好喝。
这就十分令人纠结了,4块钱就能喝到的美味柠檬水、加满全家福的料也不超过20块的小店,与动辄“50元起送”的大牌最关键的差异竟然不是口味,而是 *** 。
在一线城市里或许还有 *** 的防线,可在品牌鞭长莫及、消费水平追不上大牌定价的小城里,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奶茶店种种乱象的存在。
去年蜜雪冰城刚在一线城市走红的时候,很多人评论说,“蜜雪冰城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它土。”
廉价的奶茶粉、果浆糖浆的盒子明晃晃地摆在店里,从不掩饰自己家很多勾兑产品、用料远不及大牌高端的事实。
但跟高端大气上档次、仿佛每杯奶茶都要讲一个中产故事的大牌奶茶比起来,这样明码标价的粗糙,反而让打工人心生宠溺。
在精致生活的大梦里转了一圈,发现还是消费下沉更适合自己。
太阳底下无新事,所谓的小城山寨多,其实也是同样的故事。
小城“包容”奶茶店乱象的原因,就像 *** 里 *** 的打工 *** 会爱上蜜雪冰城一样。
相比起广告 *** 里那华丽而昂贵的诗与远方,下班路上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喝杯茶而已。
杭州一个月开出19家“鹿角巷”其实商标都没获批不同店的鹿角巷奶茶外观几乎没有区别。
河坊街的“鹿角巷”。
东坡路的“鹿角巷”。
上周,杭州吃货针对时下大热的“黑糖珍珠奶茶”做了一篇盲测PK。结果出炉后,杭州吃货微信后台收到近300条评论,其中关于“鹿角巷”奶茶的争议最多。不少网友发来消息,“杭州城里有名叫鹿角巷的奶茶店至少超过10家,而且每一家包装都不一样”,“你确定你喝的鹿角巷是原版的吗”……
对此,杭州吃货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在这一个月之内,某知名点评网站上,以“鹿角巷”为店名的奶茶店就冒出了19家。那么,鹿角巷到底是啥?“你喝到的鹿角巷可能是假的”吗?
本版撰稿 何慧婷 实习生 徐婷 彭金来
2家鹿角巷距离不到100米
还有店“开业一星期就关了”
今年年初,一家名为“鹿角巷”的奶茶店火了。这个以标志 *** 鹿头和圆杯底为特点的“鹿角巷”,据多方求证,创立于 *** 桃园,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均开有分店,其 *** 门店,更是传闻要排队5小时才能买到。
今年6月份,西湖银泰开出鹿角巷杭州首店,一时间排队热潮盖过喜茶。一个月后,鹿角巷的门店数量(包含装修中尚未营业的)激增到19家,除杭州主城区外,富阳、萧山、临平、桐庐也陆续开出鹿角巷门店。西湖银泰店公开表示,这些店跟他们没有关系。
据记者观察,在奶茶店 *** 的太平门直街,就有两家鹿角巷,一家位于太平门直街417号,一家位于457号,两间店面相隔不过100米,门店招牌上都写着“鹿角巷THE ALLEY”,并配有鹿头标志,但设计却略有区别。记者在417号这家鹿角巷吃了“闭门羹”,据周边居民反映,“这家店开了一个星期就‘关’了。”杭州吃货致电后得到答复,“店铺正在筹备中。”
除了太平门直街,湖滨商圈还有3家鹿角巷:一家坐标湖滨银泰C区地下一层,一家坐标湖滨银泰in77B区一层(东坡路上),一家坐标延安路和学士路路口,3家店直线距离都不超过300米,每家店员的 *** 都不一样。
7家门店,7杯奶茶
外观几乎一致,味道千差万别
带着诸多疑问,杭州吃货跑遍杭州主城区正在营业状态中,并以“鹿角巷”为名的7家奶茶店。据观察,所有门店醒目位置推荐的招牌饮品,均是“黑糖鹿丸鲜奶”,售价也都是22元一杯。
在鹿角巷西湖银泰店,上午工作时间,店内七八十个座位已半数坐满,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不知道鹿角巷到底哪家正宗。“我之一次来鹿角巷,也不知道有几家,看到就来试一下。”市民冯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有不正宗的话,还是很介意的。”
西湖银泰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杭州吃货,“我们跟湖滨银泰店(地下)是一家的,目前在杭州我们只有两家店,且都是直营,没有加盟店。”随后,记者在湖滨银泰店扫码关注了前台展示的所谓“官方微信”,跳出来的问候语提示:“THEALLEY鹿角巷是邱茂庭先生创立,认准鹿角巷正牌门店,请大家谨慎购买。”
根据店内公示的营业执照,可以看到这两家店同属于“杭州鹿角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而在延安路店、景芳店和太平门直街457号门店,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时,都得到“我们和西湖银泰店就是同一家”的回答,其中,景芳店声称自己是加盟店。在鹿角巷东坡路店,对于记者的疑问,店员回答称,“我们都是一个总公司配货的。”
只有河坊街店的店员明确表示,“我们与西湖银泰店不是同一家,我们不是一个老板的。”在店内的营业执照上,记者也看到经营主体是“杭州市上城区艺凯奶茶店”。
据观察,两家自称正牌直营店的鹿角巷都选址商场,门店宽敞配有座位区,员工统一着装。其余门店都相对逼仄,大多只有点单区域,消费者一般即买即走。
随后,杭州吃货记者在以上7家门店都购买了同款“黑糖鹿丸鲜奶”,放在一起做横向对比。首先,其中6家店都配有同款纸袋,1家只有简单的塑封袋,从纸袋外观上来看,基本一致,其中延安路店和河坊街店的纸袋上多了一行“全国合作 *** ”。而奶茶杯身,从视觉上来看,简直一模一样。
再来尝尝味道,一口气喝完7杯鹿角巷,有的黑糖甜腻,有的珍珠比较大颗,有的奶味浓郁,有的却是一股香精味……所以,亲测每家鹿角巷的口感上还是有差距。
直营店和加盟店“互撕”
注册商标尚在申请
随后,记者致电了延安路店和河坊街店包装上统一的“全国合作 *** ”,当表达出加盟意向后,一位自称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 *** 经理的赵先生联系了记者,“加盟费是15万,包括奶茶配方、带店指导、日常运营等,原料成本一般控制在25%,净利润能达到40%。”
当杭州吃货对直营店和加盟店提出疑惑时,赵经理向记者出示了“ *** 鹿角巷商行”授权给“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在 *** 地区特约项目合作推广的品牌授权书,并声称,“我们老板跟邱茂庭师出同门,本来是合伙人,后来因理念不一,他做直营店,我们 *** 加盟店。产品是一样的。”
但记者注意到,所谓“加盟店”和“直营店”相互间关系并不友好,甚至公然“开撕”。先是自称正牌门店的西湖银泰店,在某点评网站公开提示“ *** 上以 *** 、加盟等一切形式收费的都是骗子”。随后,认证为“广州鹿角巷餐饮有限公司”,名为“TheAlley鹿角巷 *** 运营中心”的微博贴出合法声明公告,并晒出一份 *** “杭州鹿角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侵犯其商誉权的 *** 受理案件通知书,称其利用实体店大肆散播歪曲事实的信息。
尽管争议四起,但目前“鹿角巷”在餐饮范畴的商标上仍处于“空当期”。杭州吃货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目前涉及“鹿角巷”的商标申请有213条,其中申请时间最早的是邱茂庭于2017年8月1日申请的第43类,但在2018年 *** 被驳回复审,也就是说,鹿角巷这个商标,到目前为止还不受法律保护。
山寨之痛,几乎是网红茶饮品牌逃不出的魔咒,但在“鹿角巷”身上,目前还谈不上山寨,因为他们也难证明究竟谁是真原创。前有皇茶升级“喜茶”,后有 *** 茶改名“1314茶”,又到了如今的鹿角巷,忍不住替吃货叹息,“喝杯真正的网红奶茶,不容易啊!”
今年冬天最火的奶茶,我全都喝了一遍如果每年奶茶业也像潘通一样会发布连两个流行色的话,那2018年秋冬的奶茶流行色,就是黑色和紫色。
黑色来自于“黑金”,就是有黑糖的意思,鹿角巷对这种奶茶流行色有很大的贡献。从卖相上看,就是带有糖浆挂壁和沉底的奶茶,拍照好看,再加上黑糖自带的养生气质,就这么火了起来,成为时下奶茶店里点单率颇高的爆品。
至于芋泥,很难说是哪家店推动了这种流行,但今年喜茶推出的芋泥波波,对此流行亦有贡献。也难怪,暖暖滑滑又饱腹感极强的芋泥,最适合抵挡一阵比一阵更冷的北风了。
哈喽大家好,我是被派来侦测奶茶流行趋势的C探员-大梨。
公费畅饮最近奶茶店里很火的“黑金系列”和“芋泥系列”,这绝对是一份高甜的新活儿。想当年奶盖茶占据C位的时候,把市面上所有奶茶铺都喝一遍的事儿,我们也做过,但真的有点不堪回首……
这回,请允许我们来个抽样调查吧。当然,选出来的店肯定是非常具有 *** *** 的,比如这些“大排”(大排场龙)的 ▼
还有这几家业界鼎鼎有名的老司机(它们都自诩是最早推出黑糖系列的老前辈)▼
最后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面孔(可能每天在被各位翻牌子)▼
想知道经得起考验的是哪一杯吗?老规矩,先收藏再转发,评论区慢慢刷。
黑金系列
黑金奶茶、黑糖脏脏茶、黑糖粉圆鲜奶、黑糖珍珠奶茶、恶魔黑金鲜奶...虽然“黑金系列”在各家奶茶店里的名字五花八门,但它们其实拥有同样的“灵魂”——
将珍珠和黑糖放在一起熬,煮成黑糖珍珠,再将煮好的这一锅,连珠子带浆的舀入杯子里,形成黑糖珍珠底,更好还要有挂壁,最后加入鲜牛奶,这就是一系列“黑金”奶茶的基础了。
致力创新的店家,会往这个基底中添加一些“内涵”,例如抹茶粉、奶冻、核桃、芋圆...还可以根据自己耐打的特长,酌情加个奶盖、茶底、额外的糖什么的...
好,闲话不表,先来看看“黑金”们的表现:
点评:
“黑金”这种流行里,茶味通常是不占主流的,毕竟主要配料就是黑糖+牛奶,有茶什么事儿啊?茶阁里的猫眼石就做出了点差异来,入口茶香浓郁,茶汤的口味与普通乌龙稍有不同,有一股幽幽的焦香味。
奶霜细密醇厚,香浓的奶味中加入了微甜的蜂蜜。3分甜恰到好处,搭配用黑糖秘制、很有嚼头的琥珀珍珠,意外的和谐,好喝,整杯喝下去也不觉得甜腻,反倒还在嘴里留下了乌龙清苦的回味,美中不足就是珍珠吃不到什么黑糖味,再入味一点就更好了。
点评:
好喝好喝,无论是甜度还是口感都做到了完美的平衡,奶味浓郁,甜度正好,尤其珍珠好评!个头小小的,呈漂亮的琥珀色,又紧又弹又有嚼劲,珍珠里黑糖味是随着咀嚼慢慢释放出来的。店员说它家甜度完全是靠珍珠来供应,所以微糖意味着珍珠的量会少一点,可是拿到手惊讶的发觉,我的天珍珠的量并不少啊,超有饱腹感。
点评:
抹茶味比较浓,带点抹茶特有的苦涩感,搭配黑糖珍珠的甜度刚好。珍珠软而不烂,嚼感很好。整体不是很甜,多喝也不觉得腻。
点评:
虽然名字里有个“茶”字,但它是不含茶的。它家珍珠的黑糖味很正,相当浓郁,但质地太软,没有嚼劲,不知道是不是煮过了头……奶味清新自然,好喝不腻。如果平时就喜欢软一点的珍珠,那这款黑糖脏脏茶一定跟你绝配。
点评:
鹿角巷的黑糖珍珠比较浓稠,刚开始会顽固得 *** 在杯底,得使把劲摇匀了,不然喝起来甜度会不均匀,喝到最后会甜到齁。鲜奶好评,香醇浓郁,算是它的亮点。珍珠圆润软糯又很有嚼劲,口感很好,可惜甜度偏高,需要吸入大量鲜奶稀释。总得来说可以尝鲜,但没有 *** 上吹捧的那么好喝。
点评:
黑糖魔方外形酷似仙草,其实就是做成方形的珍珠,煮得十分软糯,有蹄筋般的胶质感,但缺少一点嚼劲。能在里面喝到咸咸香香的核桃碎,口感不那么单调。整体甜度适中,黑糖的味道并不突出,由于加了奶油的关系,一股炼奶的味道获得了压倒 *** 的胜利。总得来说,它属于头几口喝还不错,但多喝几口,奶油搭配泡软的核桃就显得有点腻。
点评:
手作珍珠很优秀,弹力十足,很有嚼头。黑糖浆很浓稠,挂杯效果持久,珍珠在黑糖中熬得十分入味,因此甜度偏高,在嘴里越嚼越甜。相对的,它的奶又比较水,奶味偏淡,所以整体喝下来比较甜腻。
点评:
整杯饮料都稀稀拉拉的,黑糖味全靠那点寡淡的奶味来衬托,珍珠软绵绵的,感觉再多煮一秒就要化了,还有黏连在一起的。奶味不仅淡,还不是很醇正,喝起来有点闷人。拜托一芳还是专注做好水果茶吧。
点评:
珍珠软趴趴的,没有嚼劲,奶冻口感类似那种很软很稀薄的布丁,一抿就没了。黑糖浆是比较稀薄的那种,黑糖味有,但不是很明显,甜度尚可。牛奶混合了奶盖之后,奶味是很足没错,但能喝到一股很闷人的奶粉的味道。而且它的茶一定要尽快喝掉,稍微放一会儿,奶盖就开始结块,很影响口感...
点评:
难怪不建议减糖了,因为正常甜度喝起来也不是很甜。黑糖浆很稀薄,稍微一搅就融化得一点影子都没留下,然后整杯饮料好像就跟“黑糖”再没什么关系,无论是珍珠还是牛奶都喝不出什么黑糖味。不仅是黑糖味、甜味,就连奶味也不重,像一杯淡淡的水水的甜牛奶。
芋泥系列
虽然黑金系列家家有,但芋泥系列就没那么“好命”了,大概是天气还不够冷吧,好几家奶茶店的芋泥迟迟都没有上架,这回我买到的只有以下这几家:
点评:
料真的超足,足到让人觉得它已经“超纲”、不能叫“饮品”了,简直就是一顿饭,很有饱腹感。牛奶像个陪衬,满满当当的一杯“干货”——扎实细腻的紫薯泥是主力军,芋泥提供了些许块状的口感、存在感不强,软糯黏稠的珍珠使甜度和口感更加饱满。总得来说口感比较丰富,甜度也比较自然,就是紫薯完全抢了芋泥的风头。
点评:
说是“奶盖茶”,但实际上是不含茶的。奶盖醇厚,搅入牛奶里以后,牛奶入口变得香甜浓稠。芋泥格外香甜,像小时候吃的一款叫“泰国香米”的雪糕。芋泥不完全是泥状,里面还保留了一些碎碎的芋头块,边喝还能边嚼一嚼。喝上一口,确实有暖到心窝窝里的温热感涌遍全身,可惜半杯过后就觉得略有些甜腻。
点评:
*** 味没喝出来,绿茶的香味倒是非常浓郁,属于比较标准的奶绿茶底,3分的甜度刚刚好,和绿茶微微的醇苦后味刚好相互平衡。沉底的芋头入口大部分是泥沙状,但其中也保留了一些非常小块的芋头,边喝还能边嚼一嚼,口感还不错,可惜芋头的量给的少了点, *** *** 就只剩奶绿了。
点评:
像极了小时候常吃的“超级麦片”的味道,熟悉又 *** ...茶底可以选乌龙或者红茶,但茶味并不是很明显。沉底的麦片和芋泥稀稀拉拉的,很细碎,有点像煮过头的铁棍山 *** ,含在嘴里就化了了,味道和口感都算不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唯一有点就是选了全糖喝起来也不是很甜吧。
奶味超浓,头几口都没有喝出芋泥的味道。芋泥是极致细腻的泥状没错了,很浓稠,吸上来还挺考验肺活量的,但味道不算鲜明,也没什么芋头的香味,只带着一点淡淡的甜,而且因为质地过于细滑,缺少了一些芋头本来的粗糙感和纤维感。除了芋泥之外,里头还有珍珠状、软糯但缺一点嚼感的芋圆。无糖的甜度刚好,整体表现普普通通吧,不排队的情况可以考虑尝个鲜。
点评:
真的是只有奶和芋泥,而且,是那种兑了很多水的奶和没什么芋头味的芋泥...喝起来寡淡寡淡的,不推荐。
点评:
像嘴里进了一 *** 泥,每一口都是 *** ,咽下去都刮喉咙那种。滑溜溜的小颗粒西米完全被淹没在“泥沙”里,给人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几乎喝不出芋泥的味道,奥利奥实在太抢戏了,喝起来像在喝融化的奥利奥味冰淇淋,又甜又咸...
·
·
·
·
欢欢喜喜得把奶茶喝完了,但本文到这里还没完,因为,因为必须 *** 播一下我在四处采购奶茶时的一次“翻车事故”——你们眼尖的组长说我买到了“假”的鹿角巷。
纳尼?!我特?!弄啥?!这都能分辨出来!...虽然早有听闻“真假鹿角巷”的新闻,但一眼就能分辨“真假”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有的。于是我花了一个下午,终于掌握了辨识“真假”鹿角巷的 *** :
“真假鹿角巷”识别 ***
1.店铺位置(这也是最直接判断真假的指标)
目前“真鹿角巷”基本都开在租金比较贵的大商场里,不仅占地面积可观,装修上也丝毫不马虎。
而“假鹿角”巷则多出现在临街商铺或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里,放几张图你们自己对比瞧瞧
2.招牌LOGO
请认准真鹿角巷的门头只有中英文双拼
下面这种哔哩吧啦跟一串英文的,真不了。
当然,也有店很刁钻,跟真鹿角巷一样,只有中英文双拼的店招。这时候要再瞪大眼睛“找找茬”,它可能在不易察觉的细节上动了手脚,比如下面这家,“鹿”和“巷”的脚都勾起来了,而真鹿角巷是不勾的哦——
除了门头,杯子上的LOGO也有很明显的不同,鹿的角长得不一样:
虽说有“真假”那么一说,不过喝下来,“假鹿角巷”居然……也并没有很难喝。除了黑糖浆更稀一点,奶味也更淡一些,还略有点甜之外,跟真的也没有天差地别的差距。如果你因实在无法辨认而掏了腰包,也不用过于懊恼,嗯,买都买了,凑合喝吧。
最后,公费喝奶茶的作业还是得交一下:
好啦,队伍么也排过了,经费么也花完了,无论真的假的都通吃过了,局座交给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不知道你们之中有多少人和我局的口味一样呐?如果不小心diss了你的小心肝,不要生气,不要伤心,不然养生的黑糖和芋泥不是白喝了么~来,评论区留给你们,下去找队友吧~
7000多家山寨门店,网红奶茶店“鹿角巷”自曝花1个亿打假冲上了百度热搜,说明众多奶茶消费者对事件充满了好奇心,想必也会为自己手中那杯奶茶是否正品要担忧一下。想想也是,7000多家山寨,官方打假竟然花掉1个亿,也是够夸张的,好在事件暂时也算是告一段落。但是,谁能确保山寨鹿角巷在未来完全销声匿迹呢。
鹿角巷1亿打假冲上百度热搜
按鹿角巷品牌负责人的说法,他们在2017年初开了之一家店,直到9月份才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但是,在商标未获得的时间里,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快于官方店铺。最终,在获得商标之后不得不采取打假行动,而这一行动的成本高达1个亿。这是典型的事前不预防,事后高成本善后。那么问题来了,品牌方为什么会给了不法分子山寨的机会,而且还是这么长时间,让众多山寨不法分子赚足了钱。
也许鹿角巷刚开店的时候,自己也没想到会成为年轻人中家喻户晓的品牌,更没想到会被这么疯狂的山寨,让自己蒙受这么大的损失。要更大限度地避免被山寨,笔者愚见是做防伪——为每一杯官方正品鹿角巷做防伪!
网红奶茶品牌鹿角巷
说到这里,很多人的惯 *** 思维里之一时间出现的是二维码,接着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那玩意真的防得住?连矛台这种自研防伪 *** 的独角兽企业,产品尚且还能被造假,何况现在已经被玩坏了的二维码。别急,我这里要给鹿角巷支的防伪招不是二维码,而是很多人都还不认识的“边缘吻合防伪”技术。
“边缘吻合防伪”技术所识别的是不规则的图形边缘,而且每一个边缘都不一样,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细小差别只能由防伪 *** 识别,肉眼无法分辨。每一个码从使用的那一刻开始激活,定时失效。这样的设计有两个优势:之一,不规则的复杂边缘本身几乎不可能被 *** ;第二,由于可以设置在很短的时间内失效,仿制根本没有意义。
如果鹿角巷品牌门店,在 *** 好每一杯奶茶之后,在杯身某处贴上这样一个防伪标签,真假鹿角巷分晓自见。而且,作为独特的防伪方式,也正好可以成为品牌卖点,彰显鹿角巷消费者的独特身份。经过这么一个处理,相信不会再有哪个不知死活的不法分子敢动山寨鹿角寨的心思了。
好了,以上纯属个人一时之想法,奶茶控们不喜勿喷哦!
鹿角巷奶茶哪个口味好喝?鹿角巷的奶茶颜值很高,鹿角巷奶茶哪个口味好喝?很多鹿迷粉丝们都爱问的一个问题。对于新手朋友来说,好像每一杯都看起来不错的样子,但是又不想踩雷,想提前了解一下。不然买到不喜欢的口味那岂不是糟了。可是该如何选择呢?如果不知道喝什么,首先,鹿角巷奶茶的招牌款肯定不会出错。鹿家的招牌款——【黑糖鹿丸系列】,它包括三款——黑糖鹿丸、小鹿出抹、 *** 乌龙。
【黑糖鹿丸】推荐指数:五颗星
热热暖暖的黑糖珍珠,喝一口,鲜奶不腻的口感,健康黑糖的珍珠很Q弹有嚼劲都不粘牙,如果喜欢黑糖珍珠,可以选择这一款。
另外,要说的是黑糖鹿丸上下摇晃几下,将其充分混合,这样一杯具有黑糖的甜味加上珍珠,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小鹿出抹】推荐指数:五颗星
小鹿出抹是一款抹茶,主要为抹茶+黑糖珍珠。地道的抹茶味道很醇,有一点点微苦,但是黑糖珍珠的甜味更好的混合了抹茶的苦涩,口感不是一般的赞!喜欢抹茶的可以选择。
【 *** 乌龙】推荐指数:四颗星
*** 味+奶香味+黑糖珍珠。一般可以选择先搅拌了再喝,这样甜中微苦,风味独特,喝上这一杯热饮,足以抵挡冬日的严寒。
扫描二维码参与活动
2018年6月份,西湖银泰开出鹿角巷杭州首店,一时间排队热潮盖过喜茶。一个月后,“鹿角巷”的门店数量激增到数十家,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不仅杭州出现这种现象,广州、南京、泉州……全国好像都是真假难分的“鹿角巷”。
4月25日,正牌“鹿角巷”在下城 *** *** 杭州武林路上的某饮品店,说其未经许可擅自使用“鹿角巷”名字、商标、 *** 等,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5万元。
“鹿角巷”奶茶口感参差不齐
杭州正宗“鹿角巷”仅四家
邱茂庭(广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鹿角巷)作为鹿角巷正牌公司公诉 *** 说,其经营的“鹿角巷”品牌,自2013年5月在中国 *** 设立之一家门店,2017年8月,中国 *** 之一家“鹿角巷”在上海开业。
但庭审中,根据鹿角巷提供的证据清单显示,截至2018年,鹿角巷实体线下门店数仅22家,但市场上非经营授权的已达到400多家,只占总量的5%。鹿角巷的 *** 律师说,现在在美团上搜索“鹿角巷”,能在杭州地区找到20多家店。
据观察,所有门店醒目位置推荐的招牌饮品,均是“黑糖鹿丸鲜奶”,售价也都是22元一杯。
图自朋友圈
有网友一口气买了各家鹿角巷的“黑糖鹿丸鲜奶”尝不同,发现有的黑糖甜腻,有的珍珠比较大颗,有的奶味浓郁,有的却是一股香精味……所以,每家鹿角巷的口感上还是有差距的。
鹿角巷官微上的公告
记者查阅鹿角巷官网发现,目前杭州正版的鹿角巷仅4家,分别开在西湖银泰、湖滨银泰、萧山万象汇、拱墅区的大悦城。
鹿角巷的 *** 律师指出,鹿角巷能成为一家网红奶茶店,是因为其推出的“黑糖鹿丸鲜奶”“北极光”“晨曦”等新式饮品,一经上市就有众多明星及知名博主推广。他们也与知名影视IP、广告媒体等合作,并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APP等渠道广泛传播、迅速引爆市场有关。
但杭州下城区某饮品店未经许可擅自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作为店面、商标、包装等。使公众误认为其与鹿角巷存在特定联系,是利用原告知名度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要求要求被告使用原告特有的商品特称、商标、包装等,并赔偿损失5万元。
被告:
原告并还未注册商标
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在美团外卖上的介绍页
该饮品店的 *** 律师介绍,饮品店老板,之前是因为有朋友也在萧山做奶茶店,想着可以一起去采购货源,就在2018年9月开出这家饮品店。
饮品店的 *** 律师答辩说,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请求 *** 驳回鹿角巷的全部诉讼请求。
饮品店 *** 律师指出,鹿角巷没有提供“鹿角巷”注册商标证书,这意味着原告对鹿角巷字样不享受商标专用权,其他 *** 可以在经营中使用鹿角巷的字样,这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并且,全国涉及“鹿角巷”的奶茶门店众多,“鹿角巷”的知名并非基于原告的宣传,消费者无法区分市场上的“鹿角巷”品牌,知名商品的权利并非来自原告。
同时,该饮品店说,他们使用的鹿角图像等均是从网上搜索下载后,找广告公司 *** 的,且涉案 *** 是从典型的“鹿”形象而来的,无法区分这个 *** 的著作权是谁的。且现在,该饮品店已经撤换了该图像。
目前,案子还在审理中。
火得太快了!
来不及注册商标
对于商标注册的情况,鹿角巷的 *** 律师表示,商标目前还在申请中。
记者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以“鹿角巷”申请的商标多达414件,原告最新的商标申请依然在等待实质 *** 状态。
为何正牌公司不早早地注册商标?
庭审该案的施法官告诉记者,原告解释说“火得太快了根本来不及,之前也没有这个法律意识。”
据了解,鹿角巷已开始 *** 杭州各家同名奶茶店,广州的官司也打得热火朝天,鹿角巷的 *** 之旅终于开始了。
来源:杭州之声记者 章凯静 通讯员 夏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朱乐艳
coco、鹿角巷、1点点…17家网红奶茶店抽检!这家糖分 *** 含量吓人青春山东
有态度 有意思 有温度
一个为青年发声的平台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综合整理自都市快报、南方都市报、张家港市场监管等。
近日,记者从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3月上旬通过外卖平台,对17家奶茶店共30批次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抽检,涉及Coco、鹿角巷、1点点等网红奶茶品牌,发现了不少看似“惊人”的数据,如一家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抽检的奶茶。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为此,南都记者采访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奶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释疑。他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奶茶饮料的任何标准,如果奶茶主要由牛奶和茶叶制成,减少辅料,还算是“一款不错的饮品”。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不低更高可相当于8块方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 每日糖分摄入量为25g。然而,在本次抽检的30批次450ml奶茶中,普遍含糖量够高,即使是标榜“少糖”、“无糖”的奶茶中,也基本超过了建议标准。
在抽检的30款奶茶中,一杯450ml的奶茶总含糖量范围为14.5g-50.9g之间,其中含糖量更高来自一家名为四云奶盖贡茶的奶茶店,含糖量为50.9g,以4.5g的方糖计算,相当于吃下了11块方糖。
10款总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在少糖、无糖的奶茶中,来自一家鹿角巷的“无糖鹿角奶茶”,总糖检测结果为24.44g,也相当于5.5块方糖。
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7款少糖、无糖奶茶总糖含量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无糖” *** 完全不含糖,适合特殊消费人群饮用,但其实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含糖总量并不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 奶茶的原料牛奶或奶粉,是奶茶糖分的来源之一,国家标准GB 28050—2011规定的“无糖”声称是针对预包装食品,现制奶茶是否属于预包装食品,还没有法规标准规定。
奶茶中的 *** 比咖啡还多中杯奶茶可比拟4.3罐红牛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奶茶中也还有不少 *** ,甚至比咖啡还多。 *** 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是一种中枢神经 *** ,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咖啡、茶、某些碳酸饮料、可可、功能 *** 饮料、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 *** 。
在本次抽检30批次的奶茶中全部检出了 *** ,平均含量为239mg/kg,最多的达483 mg/kg,换算后,一杯中杯奶茶的 *** 含量达217mg,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 *** 含量(108mg)的2倍多,一罐红牛饮料中的 *** 含量仅为50mg,也就是说, *** 含量最多的一杯中杯奶茶=4.3罐红牛。
8款 *** 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范刚表示,目前国家没有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 茶饮料中规定,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中 *** 含量要达到200mg/kg以上, *** 含量要达到35mg/kg以上,因只对含量的下限进行了规定,并未对上限进行规定,因此,只要上述这些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奶茶饮料便是合格的。 *** 含量越高,则说明所用的茶叶原料也越多。
29批次奶茶均检出“反式脂肪酸” 专家称摄入过量或致心血管疾病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抽检中29款奶茶均检测出“反式脂肪酸”,部分奶茶还检出含量较低的甜蜜素等。
反式脂肪酸为何物?范刚解释,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利 *** 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油脂中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由于其生产成本低,且有利于稳定食品风味,常被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用于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的生产,植脂末则是很多现制奶茶的原料之一,这是导致奶茶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l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 *** 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范刚总结称,如果奶茶是由牛奶和茶叶 *** 而成的饮料,会是一款不错的饮品,但如果用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来代替牛奶和茶叶,品质不会高。目前因为缺乏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这才是奶茶产品混乱的主要原因。
抽检结果总表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醒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分摄入不超过50g,更好控制在25g以下。从抽检结果来看,只要喝上一杯就已经超过了正常 *** 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2、少糖、无糖奶茶的总糖含量也不低,商家解释无糖只是 *** 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并没有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这显然与消费者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
3、2015年欧洲食品 *** 率先对食品中 *** 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参考标准,其中提出,健康 *** 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 *** 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孕期女 *** 对 *** 摄入应注意,每天应不超过200mg,而 *** 对儿童和青少年是否构成威胁,目前仍缺乏相关科学数据,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更好不超过3毫克。
4、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 *** 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可能导致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5:本次抽检几乎所有的现制奶茶在外包装上都没有任何配料信息或是营养标签信息。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应提高责任意识,能够切实把好原材料关,尤其是涉及一些产品的宣传、明示,像 *** 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食用饮用,它有禁忌人群的,经营者在销售过程当中,应当要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网友热评
团团在此提醒各位小团子
奶茶再好喝也要注意适量饮用哦
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 | 李炜
关注 | 青春山东 (ID:sdgqt2014)
祝“在看”的你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网红奶茶“鹿角巷”全国500多家店,只有11家是真的?真的品牌是不加盟的
近日,有只小鹿火爆到了 *** 、 *** 、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它就是来自 *** 的网红饮品“The Alley鹿角巷”。
高颜值、排长队、占领各大平台,鹿角巷在短时间内就成为潮流时尚男女必去的饮品店之一。
山寨之困
品牌火爆后就有大量的山寨仿冒店出现,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鹿角巷”更名事件就在餐饮业引发热议。
奶茶品牌“鹿角巷”此前曾宣布将品牌改为“鹿角戏”,随着鹿角巷品牌创始人的澄清,这次的“更名风波”将鹿角戏推到风口浪尖。“鹿角巷”“鹿角戏”简直分不清楚了。
真假“鹿角巷”之争,背后是网红茶饮品牌之痛。我们发现这两个品牌在logo上面有很大相似之处。
而且几年来随着鹿角巷的爆火,各种山寨的相似饮品店层出不穷。据统计,鹿角巷的小店全国已达500多家,但只有11家是真的!
鹿角巷
鹿角巷的“鹿头”logo是 *** *** 画师邱茂庭(创收人)所绘。店内的装饰以及饮品从内到外的包装都十分注重美学,高颜值为它带来了大量的用户。
以赤鹿作为品牌形象是因为鹿蕴含了女 *** 端庄高贵的气质,鹿角巷带来的不仅是味觉上的感动,更让生活充满时尚和品味。
品牌的火爆会促使山寨店的出现,鹿角巷奶茶屡屡被山寨,与其市场影响力,受欢迎程度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一个茶饮品牌能够有如此高的曝光度呢?
消费趋势+目标群
随着众多茶饮品牌的出现,为奶茶市场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奶茶行业的竞争异常火爆,奶茶市场在不断扩张和创新,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茶饮业的粉丝以年轻群体为主,鹿角巷能够根据消费群体的属 *** 去选址分析,也是人气火爆的原因之一。
品牌形象
鹿角巷设计风格与当 *** 行的小清新, *** 冷淡风格都不同,采用的是手绘元素加上木饰装饰,产品设计大气时尚,采用流行大理石,相当有国际范。
黑糖珍珠鹿丸奶茶
这样高颜值产品,对于追求生活品味的年轻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能够为品牌进行宣传。“得年轻者得天下”并不是不无道理,年轻人是现在消费的主力军,抓住了消费者需求,产品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产品特色—创意美学
面对激烈的奶茶市场,鹿角巷以独特的产品推出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秉承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的味道和内涵,在奶茶市场上开辟了新方向。
鹿角巷招牌奶茶是黑糖珍珠鹿丸奶茶,每日熬煮原始蔗糖风味,加上新鲜熬煮鹿丸珍珠,严选烘焙茶叶,在食材的选择上面做到精益求精,让每一杯茶都有独特香气。奶茶杯选用矮胖萌翻的形象,特受女 *** 消费者的青睐。
光饮系列
做到多个产品的创新,比如鹿角巷的渐层果汁饮品,因外形像“北极光”,将其命名为“光饮系列”。又比如经典款的虎皮纹,独特的造型使得消费者乐于去帮助传播。
现在的茶饮业打的是品牌战,喝奶茶不再单单只为了解决口渴的问题,消费者更希望能够在消费范围内喝到好喝的奶茶时,还能注重品质的享受。
营销战略—以跨界为主
与喜茶、一点点、 *** 茶等网红奶茶的营销模式不同,鹿角巷通过跨界来进行品牌的推广宣传。
多方面进行品牌的宣传,比如在美发品牌TIGI的新品发布会现场 *** 光饮系列饮品,配合TIGI新品极光系列染发膏做宣传。通过与时尚潮流品牌合作,与娱乐明星进行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造势。
再者,鹿角巷没有像其他茶饮品牌一开始重视 *** 市场的拓展,事先选择在日本、 *** 、新加坡......布局,去年9月, *** 首店才在上海开业。
总结
现在的茶饮发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于喝的要求,消费者越来越看 *** 活品质享受。
当我们打造一个茶饮品牌的时候,应该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参考,去了解成功品牌打造背后的工作有哪些?一定要有清晰的品牌 *** 。
随着个 *** 化消费的崛起,小编觉得应该拒绝平庸,拒绝千篇一律,“个 *** 化”的产品造型能够增强自我地位的优越感,其实就是要发挥下创新精神。
奶茶是服务型行业,所以“服务”品质十分重要。一直强调产品的重要 *** ,但也切不可忽视服务的重要 *** 。
学会营销 *** 事半功倍。真正的营销是要加强顾客的粘 *** ,提升顾客消费频次,线上线下的营销 *** 是必get的。
改编自:红网
近日,南都记者从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3月上旬通过外卖平台,对17家奶茶店共30批次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抽检,涉及Coco、鹿角巷、1点点等网红奶茶品牌,发现了不少看似“惊人”的数据,如一家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抽检的奶茶。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为此,南都记者采访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奶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释疑。他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奶茶饮料的任何标准,如果奶茶主要由牛奶和茶叶制成,减少辅料,还算是“一款不错的饮品”。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不低
更高可相当于8块方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 每日糖分摄入量为25g。然而,在本次抽检的30批次450ml奶茶中,普遍含糖量够高,即使是标榜“少糖”、“无糖”的奶茶中,也基本超过了建议标准。
在抽检的30款奶茶中,一杯450ml的奶茶总含糖量范围为14.5g-50.9g之间,其中含糖量更高来自一家名为四云奶盖贡茶的奶茶店,含糖量为50.9g,以4.5g的方糖计算,相当于吃下了11块方糖。
10款总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在少糖、无糖的奶茶中,来自一家鹿角巷的“无糖鹿角奶茶”,总糖检测结果为24.44g,也相当于5.5块方糖。
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7款少糖、无糖奶茶总糖含量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无糖” *** 完全不含糖,适合特殊消费人群饮用,但其实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含糖总量并不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 奶茶的原料牛奶或奶粉,是奶茶糖分的来源之一,国家标准GB 28050—2011规定的“无糖”声称是针对预包装食品,现制奶茶是否属于预包装食品,还没有法规标准规定。
奶茶中的 *** 比咖啡还多
中杯奶茶可比拟4.3罐红牛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奶茶中也还有不少 *** ,甚至比咖啡还多。 *** 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是一种中枢神经 *** ,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咖啡、茶、某些碳酸饮料、可可、功能 *** 饮料、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 *** 。
在本次抽检30批次的奶茶中全部检出了 *** ,平均含量为239mg/kg,最多的达483 mg/kg,换算后,一杯中杯奶茶的 *** 含量达217mg,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 *** 含量(108mg)的2倍多,一罐红牛饮料中的 *** 含量仅为50mg,也就是说, *** 含量最多的一杯中杯奶茶=4.3罐红牛。
8款 *** 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zjgsscjgj)
范刚表示,目前国家没有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 茶饮料中规定,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中 *** 含量要达到200mg/kg以上, *** 含量要达到35mg/kg以上,因只对含量的下限进行了规定,并未对上限进行规定,因此,只要上述这些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奶茶饮料便是合格的。 *** 含量越高,则说明所用的茶叶原料也越多。
29批次奶茶均检出“反式脂肪酸”
专家称摄入过量或致心血管疾病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抽检中29款奶茶均检测出“反式脂肪酸”,部分奶茶还检出含量较低的甜蜜素等。
反式脂肪酸为何物?范刚解释,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利 *** 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油脂中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由于其生产成本低,且有利于稳定食品风味,常被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用于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的生产,植脂末则是很多现制奶茶的原料之一,这是导致奶茶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l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 *** 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范刚总结称,如果奶茶是由牛奶和茶叶 *** 而成的饮料,会是一款不错的饮品,但如果用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来代替牛奶和茶叶,品质不会高。目前因为缺乏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这才是奶茶产品混乱的主要原因。
抽检结果总表↓↓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醒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分摄入不超过50g,更好控制在25g以下。从抽检结果来看,只要喝上一杯就已经超过了正常 *** 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2:少糖、无糖奶茶的总糖含量也不低,商家解释无糖只是 *** 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并没有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这显然与消费者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
3:2015年欧洲食品 *** 率先对食品中 *** 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参考标准,其中提出,健康 *** 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 *** 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孕期女 *** 对 *** 摄入应注意,每天应不超过200mg,而 *** 对儿童和青少年是否构成威胁,目前仍缺乏相关科学数据,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更好不超过3毫克。
4: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 *** 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可能导致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5:本次抽检几乎所有的现制奶茶在外包装上都没有任何配料信息或是营养标签信息。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应提高责任意识,能够切实把好原材料关,尤其是涉及一些产品的宣传、明示,像 *** 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食用饮用,它有禁忌人群的,经营者在销售过程当中,应当要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鹿角巷终于赢了商标,却早已没有机会记者 | 楼婍沁
编辑 | 牙韩翔
2019年快结束的时候,奶茶品牌“鹿角巷”终于等到了一个它期待了快3年的的好消息。
据《北京商报》援引鹿角巷 *** 地区品牌总经理 *** 的说法,鹿角巷终于在近日在 *** 市场拿下了涉及餐饮、咖啡厅等业务的第43类商标。
这意味着这个声称自己遭遇7000家山寨店铺 *** 的新茶饮品牌,终于能够理直气壮地展开 *** 在此了。之前,除了满大街开出的各种“鹿角巷”门店,还有不少“鹿角巷”通过开发布会、参加行业展会等形式堂而皇之地为自己宣传。而这些山寨对手的“底气”在于,正牌鹿角巷迟迟未能成功注册商标。
据界面新闻查询中国商标网截至12月17日更新的数据,目前中国商标网有记录的以“鹿角巷”为关键字的第43类商标及近似商标注册申请多达349件。而其中,正牌鹿角巷创始人以其个人名义“邱茂庭”申请的相关商标数量为9个,且多涉及驳回复审、异议申诉等程序。若从邱茂庭之一次在 *** 为“鹿角巷 THE ALLEY DA”申请第43类商标的2017年8月1日算起,“鹿角巷”直到29个月后才终于为自己正名。
这固然值得高兴,但鹿角巷不会高兴太久,因为 *** 摆在眼前——市场留给它们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不可否认的是,大量仿冒店铺的存在对于正牌鹿角巷冲击不小。尽管它通过官网、微博等渠道多次宣传其正规门店名单,但对于加盟商和消费者而言,识别正牌和山寨店铺的难度仍然存在。
山寨店铺除了抢走了本应属于正牌鹿角巷的销售额,也通过在服务、产品品控方面的大大小小的“失误”、偏差,或多或少地不断消耗鹿角巷本身的品牌形象资本。从长远看,后者对于鹿角巷的影响更为致命。
而随着正牌鹿角巷不断 *** 成功,关闭山寨店铺,鹿角巷也 *** 给消费者营造了一种“不停关店”的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爱追时髦新鲜事的新茶饮消费群体的购物选择。
在鹿角巷忙着 *** 的时候,奶茶或者说新茶饮市场正处于风口之中。
行业里已经先后涌现了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品牌。而像是因为周杰伦而一炮而红的Machi Machi之类的现象级品牌更是层出不穷。美团点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现制奶茶门店数已达41万家,一年内增幅达74%。
这些新品牌无一不是在产品开发、门店空间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不夸张地说,这些新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茶饮品牌,他们甚至将产品覆盖到了食品、咖啡、酒类,而随着品牌形象的构建以及品牌文化的输出,这些品牌也被慢慢认为 *** 了新的生活方式。
消费者面对蓬勃发展的茶饮市场从来不缺少选择。而且行业内参与者在多个方面的相互较劲,也让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
回顾去看,鹿角巷的错误在于,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花在了正名打假这一件事上。
作为从中国 *** 地区起家,已在日本、加拿大等地开出分店的奶茶品牌,鹿角巷最初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尤其是在产品方面,在一段时间内,它曾经可以算是中国 *** 茶饮市场里黑糖珍珠鲜奶这个品类的先行者。为了买一杯“鹿丸鲜奶”,消费者也可以在寒风中站着登上两三个小时,或是花个100元找跑腿服务帮助。
但时至今日,消费者谈起鹿角巷能想到的明星产品仍然只有“鹿丸鲜奶”。这就成了这个品牌想要长久发展更大的隐患。
一方面,黑糖珍珠鲜奶本就不是一个具有高 *** 门槛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早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奶茶品牌都已经把这个产品放在了自己的菜单上,它们有的被称作“脏脏茶”,有的被喊作“波波茶”,其中有不少更是已经在口味上将这款产品几经改良和迭代。
与此同时,茶饮市场的风潮也转瞬即逝——现在正当红的产品早就不是黑糖珍珠鲜奶了。芋泥、芋圆、阿华田、奥利奥和咖啡基底,到这个冬天火起来的豆乳等元素的前赴后继。
所以,还有多少消费者会因为产品记得鹿角巷呢?明星产品的单一,新品开发效率的低下都注定了消费者早晚会遗忘和抛弃它。
当然,鹿角巷最初的火爆也不全是因为产品。它用来盛装产品的圆底胖胖杯,用来作为宣传物料的蓝紫色渐变星空图样,还有明亮、温馨的店铺装修风格,都让它成为了社交 *** 上最红火的打卡品牌。
可正如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所提到的,他不认为一个品牌可以单纯依靠营销取得成功,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很聪明,试过全世界各地的东西,已经没有像以前那样子会有盲目崇拜或是跟风的心理”。
有理由相信,成为一个打卡地并不足以为鹿角巷建立一个壁垒,更何况,就如同对于口味追捧的变化之快,消费者选择打卡地的心 *** 也是说变就变。
而且,除了在包装、门店和视觉上一度有所创新,鹿角巷在 *** 市场的后续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动作一直是相对迟缓和被动的。
就像在被山寨之初,这个品牌鲜少通过公关手段为自己发声正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被山寨的困境;而在被山寨的局面越来越不可控后,鹿角巷也没有像喜茶舍弃皇茶之名一样,有“壮士断腕”,从头再来的魄力,仍然选择守着原来的品牌苦苦挣扎。
更可惜的是,或许是受累于仿冒者实在太多,它在 *** 市场也始终没有做出诸如在海外市场与LINE FRIENDS等IP展开联名合作之类的动作,来不断提高品牌附加值。
这些也解释了为什么奈雪的茶、喜茶甚至是更为名不见经传的品牌,都能在这两年获得了资本市场青睐,而鹿角巷却从未传出融资消息。
少了资本的助力,鹿角巷相较于其它获得了投资的品牌,自然扩张得会更艰难。这不光影响正经的行业竞争格局,也反过来为山寨品牌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机会——毕竟正主开店太慢,还尚且来不及通过规模优势影响消费者心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