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菌是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食用菌,多在针阔叶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乱坟堆、包谷地中可见,就在近日,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那2022年鸡枞菌少钱一斤?为什么那么贵?附各地最新 *** !
一、2022年鸡枞菌多少钱一斤?附各地最新 *** !
2022年鸡枞 *** 因产地、市场的不同,各地 *** 不一,有的几十元一斤,有的上百元一斤,各地最新 *** 如下(以下 *** 整合与 *** ,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实际 *** 为准):
1.山东
在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鸡枞菌最新 *** 是27元/斤,在济宁市任城区28元/斤,在济宁市汶上县26元/斤,在济宁市邹城市28元/斤,在济宁市金乡县16.46元/斤,在济宁市鱼台县60元/斤,在临沂市沂南县1.4元/斤,在聊城市莘县65元/斤,在菏泽市成武县19.25元/斤。
2.四川
在四川成都市金牛区鸡枞菌最新 *** 是8.8元/斤,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75元/斤,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80元/斤,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149元/斤。
3.贵州
在贵州贵阳市修文县鸡枞菌最新 *** 是100元/斤,在贵阳市花溪区33元/斤,在毕节市大方县55元/斤,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50元/斤。
4.云南
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区鸡枞菌最新 *** 是63.4元/斤,在昆明市盘龙区59.83元/斤,在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35元/斤,在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86.67元/斤,在丽江市古城区175元/斤,在丽江市永胜县109元/斤,在临沧市凤庆县173.14元/斤,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105元/斤,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190元/斤,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163元/斤,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120元/斤,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168元/斤。
二、鸡枞菌为什么那么贵?
原因一:营养价值高
鸡枞菌营养价值很高,内含丰富的高蛋白质、维生素等,含有大量 *** 所需的营养元素,其价值堪比冬虫夏草。
原因二:种植面积少
真正的鸡枞菌是不能人工栽植的,而目前我国可种植的区域较少,仅在我国西南、东南地区有产,且一年产出的产量很少,因此 *** 就因稀缺而昂贵。
原因三:人工栽植成本高
鸡枞菌是可以人工种植的,但 *** 枞菌是和白蚁共生的,因此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增加了栽植成本,而市场上鸡枞菌的需求量很高,但数量又少,因此 *** 就贵了。
总结:2022年鸡枞 *** 因产地、市场的不同,各地 *** 不一,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鸡枞菌营养价值高、种植面积少且人工栽植成本高,因此 *** 小贵,具体 *** 以当地实际 *** 为准。
3500元/公斤!木水花之一朵鸡枞上市,被上海顾客买走…3月24日,云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场(以下简称木水花市场)出现了今年的之一朵鸡枞,并被上海的一名顾客以350元买走。
商户马先生介绍:“这朵鸡枞来自会泽,3月23日,农户给果树浇水时发现,于是就立马联系了我们,并请朋友帮忙带来昆明。今天中午12点半左右,这朵鸡枞来到木水花市场。鸡枞刚上市的 *** 都比较高,差不多3500-3600元1公斤,今年这朵鸡枞按3500元1公斤 *** ,重量有一两多, *** 为350元,目前已经被上海的一名顾客买下。”
市场里做野生菌生意的燕女士说,今天中午这朵鸡枞就在她店门口下货,她立马跑去围观,而商户马先生也当场拆开打包盒,拿出了鸡枞。“当时在我店里称,有102克,我还拍了照片和 *** ,毕竟是今年市场上的之一朵,值得记录。”
木水花市场负责人成爱丽介绍,每年市场里的之一朵鸡枞几乎都是三月下旬上市,目前量比较少,不会每天都有,预计四月其他野生菌也会慢慢上市。
(都市时报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爽)
野生菌大量上市 *** 回落 一朵手臂粗的松茸卖了18800元随着几场雨水的润泽,野生菌上市量逐渐增多。8月6日,记者走访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木水花市场),上午11点,市场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野生菌的摊位从门口一直摆到后门顶端,青头菌、牛肝菌、见手青、松茸、鸡枞……几乎每家摊位上都有顾客光顾,呈现出供销两旺态势,在野生菌交易繁荣的同时,洗菌、直播卖菌等业务也十分火爆。
卖菌子的商家
青头菌每公斤150—280元,鸡枞每公斤260—400元
“今年野生菌上市时间比去年晚了半个多月,这个星期以来雨水相当充足,野生菌上市量不断增加,现在正是大量上市的时候,所有菌种的 *** 都比上周下降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我家品质好的青头菌上周要卖到300多元一公斤,现在只卖260-280元,开伞的200元出头就能买到了,见手青也差不多,现在260-320元一公斤。”摊主张女士告诉记者。
松茸菌杆比成年人手臂还粗
长达30多厘米的大松茸
来到一家专门卖松茸的摊位前,只见新鲜的松茸按照品质分类,整齐排列在框里,根部还被肥沃土壤包裹着。陈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前一天从大理鹤庆收到了两朵大松茸,一只866克,直径超过30厘米,菌杆跟成年人小臂一般粗壮,以18800元售出,另外一只776克以10800元售出,头一天晚上到就被定了,做菌子生意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大松茸,但这只伞帽都没有开,是目前见过品相更好的。”
据售卖松茸十年的陈女士介绍,自家的松茸分为直径5-7厘米的童茸、7-9厘米、9-12厘米、12-15厘米、15-20厘米以及20厘米以上, *** 从500元到2000元递增。据了解,中间偏低价位的松茸最为畅销,比起上周,每个规格都平均降价300元左右。“ *** 下来以后,送礼的都是几十公斤起买,今天收到的童茸特别多,明显感觉松茸大量上市了,按以往经验判断,最近十天之内是松茸更便宜、品质更好的时候了。”陈女士说道。
重达866克的大松茸
重达776克的大松茸
木水花市场部经理李先生说道:“从8月5日起,野生菌进货量明显增多,比上周增加了约100吨,目前种类齐全, *** 下降。这两天下雨天后又天晴,生长环境很好,过几天还会更多,上周每天共有 *** 商78辆车送货,近几天增加到86辆,都是从昆明周边周线上运送上来,比如楚雄、曲靖、寻甸、宜良、禄劝等地。据介绍,目前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客流高峰期可以达到2万人左右,日均交易量达500吨左右,销售率达到85%。”
据木水花市场总经理成爱丽介绍,目前是野生菌交易的旺季,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每天有1200余户商户、266种野生菌进行交易,而当前野生菌上市量与往年基本持平,已经达到更高峰。
根据品种和品质不同,目前市场内野生菌 *** 有差异。其中,青头菌每公斤150元至280元,鸡枞每公斤260元至400元,鸡油菌每公斤80元至100元,老人头每公斤50元至60元,金耳每公斤50元至60元,铜绿菌每公斤60元至80元,红牛肝每公斤180元至380元,黄牛肝每公斤130元至180元,黑牛肝每公斤160元至320元,松茸每公斤500元至2000元,干巴菌每公斤360元至500元。
职业洗菌人应运而生
野生菌虽然美味,但清洗过程既耗时也很有讲究,用力过大容易将菌子洗碎,简单清洗又洗不干净。在木水花市场里,季节限定的一群洗菌人应运而生,每年野生菌上市,他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刻,帮顾客挑拣、清洗、加工野生菌,将一袋袋干净的菌子送到顾客手中。
记者来到代洗野生菌商铺门口,只见洗菌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清洗,有的负责挑拣。挑拣菌子人手一块小铁片,将野生菌上的泥土、坏掉的部分刮去,动作非常熟练。经过挑拣的野生菌放入干净的塑料筐中,这时清洗的人员就会一只手拿着高压水枪控制水量,另一只手翻洗野生菌,不一会儿,洗干净的野生菌就可以装进袋子送到顾客手中。“我儿子和儿媳妇中午要回来吃饭,我赶紧来买了两斤黄牛肝,洗好切好回去就方便多了,马上炒熟就可以吃。”市民张女士说道。
提供洗菌服务的商户张先生介绍:“自己店里长期洗菌的员工只有2人,每年6月到10月都忙不过来,要增加到10人到20人,平均每个人一天洗50-80公斤的菌子,除了分捡、清洗,还有切菌、炸油的,现在有些顾客会直接让炒熟,我们也会帮忙加工,清洗收费是8-10元一公斤,炸油20元一公斤。”“两公斤的牛肝菌,我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挑拣、清洗、切片以及打包。我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清洗50公斤菌子,能挣两三百块。”从事洗菌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说。
线上销往全国“一天打包300多单寄出”
除了职业洗菌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还出现了一批直播 *** 主播。成爱丽介绍,目前该中心有20多个直播带菌团队帮助商户带货,同时三分之一的商户也通过直播尝试线上销售。郝先生说:“我家订单超多,有专门的主播带货,主要是在直播间卖,还有 *** 、天猫、抖音等线上平台,菌种很很丰富,以松茸为主,其他像见手青、青头菌、奶浆菌、羊肚菌也都有,这周忙都忙不赢,每天要打包300多件快递。”
据记者观察发现,野生菌市场里,随处可见的主播会给观众直播科普野生菌知识,介绍各类野生菌的特点、食用 *** 和营养价值等,并展示精心挑选的优质野生菌产品。直播间里的观众可以直接购买自己喜爱的野生菌产品,并享受便捷的送货到家服务,这种直播带货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便利,还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并且能销往全国各地。农布山珍带货主播小南表示,这两天野生菌 *** 有所下降,直播带货的单量也随之增长。“我们每天的单量在50到70单,全国各地都有人买,我们也会提醒如何安全食用。”
木水花野生菌市场顺丰快递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发往北上广的野生菌会多一些。“这几天青头菌、鸡枞、鸡油菌发货多一些,正常的话今天发货明天就能到,现在已经到高峰期,一天能有七八百件。”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何梦捷
编辑:贺靖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云南人对野生菌的喜爱毋庸置疑,往年从4月份开始,野生菌陆续上市,喜爱的食客也可大快朵颐。而今年的野生菌上市时间晚了一些,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的野生菌迟迟不肯从土里冒出来,在野生菌交易中心更是寥寥无几,鸡枞每公斤卖2000到2400元, *** 较高,市民直呼吃不起。
市民
鸡枞 *** 高到“没朋友”,吓得不敢吃
5月8日,记者来到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发现在市场内集中的两侧卖野生菌的摊主只有8家,野生菌的种类也只有鸡枞、谷熟菌、荞面菌、黑牛肝4种。记者看见人工黑牛肝、姬松茸、鸡油菌、羊肚菌等人工培植菌子与少量的野生菌摆放在一起。
目前,交易中心连往年最常规的青头菌和干巴菌都还不见身影,好品质的鸡枞更高竟卖到了2400元/公斤,而去年同期最贵的也就200-300元/公斤。由于 *** 过于高昂,品种少,前来购买的市民较少,大部分都只是问问,就被 *** 吓走。“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尝鲜野生菌了,但今年 *** 太高,吓得不敢吃,只能吃点 *** 100元以下的人工菌了。”正在野生菌交易中心询问 *** 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靠天吃饭的菌子,只有雨下透了,野生菌才会大量上市。”一位卖野生香菌的商贩告诉记者,“今年一直到5月8日都没怎么下过雨,推迟了野生菌上市时间,从目前的天气情况看,云南本地的青头菌、牛肝菌、铜绿菌、鸡枞等野生菌大量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
走访多个摊位后,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野生菌多数是从普洱、文山、玉溪、红河等州市运来的,昆明周边县区的野生菌还比较少。摊主告诉记者,数量最多的谷熟菌,大部分也是从湖南、湖北、广西等地进货,即便是外省进货,能进到的量也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今年整个野生菌交易中心只出现过3两红葱,以2400元/公斤的 *** 被买走。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部主管翟占世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野生菌已经大量上市了,今年由于受高温持续影响,数量和品种少得可怜,野生菌同期产量还不到去年的十分之一, *** 跟往年相比也较高,销量也不紧俏。“去年这个时候,市场内摊主可以多达80家左右,现在最多的时候也只有20家。”翟占世说道。
商贩
拓宽线上销路, *** 太贵无人问津
对商贩来说,如何在干旱时期快速拓宽销路、保持供应就成为取胜的关键。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商贩请 *** 博主在市场里通过直播介绍云南野生菌。也有不少商贩自己利用线上直播来下单配送、快递邮寄等方式销售野生菌。只见杨先生正在用保鲜盒打包即将寄送的羊肚菌,同时直播介绍菌子的品质和 *** 。“这两盒人工羊肚菌是要寄送到江西和福建的,野生菌 *** 比较高,线上也很难卖出去。”杨先生说,自己家店铺前几年就在网上销售野生菌,但今年比起以前订单少了很多。
餐馆
野生菌品种少, *** 贵,不敢进货
“我们店算是开门比较早的餐馆了,相比往年,现在店里的采购量只局限于人工菌,野生菌 *** 太贵了吃的人少,我们也不敢采购。”来到福达路一家野生菌火锅店,在昆明经营野生菌火锅10多年的李永胜告诉记者,以前店里每天需要供应四五十公斤野生菌,现在供应的品种少、 *** 高,不敢进货。估计到6月中下旬市场上的野生菌会多一些。看来,喜欢野生菌的吃货们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尽情享受来自大山里的珍馐美味。
*** 提示
鸡枞:好品质2200-2400元,普通品种1800-2000元/公斤
黑牛肝:好品质180-200元/公斤,普通品质120-150元/公斤
谷熟菌:好品质180-200元/公斤,普通品种130-160元/公斤
荞面菌:60-70元/公斤
羊肚菌:130-150元/公斤
人工鸡纵:140-150元/公斤
姬松茸:15-20元/公斤
人工黑牛肝:40-70元/公斤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何梦捷
责编:李晓梅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云南村民挖到5斤重“鸡枞王”,收购者:炸着吃了,口感正常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李贤诚
常年外出采菌子的王先生,从云南临沧一村民手中收购了一朵约5斤重的“鸡枞王”,花费近500元。10月16日,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和朋友已经将它炸着吃了,口感和平时吃的鸡枞没什么区别。
一名女童坐在小凳子上,十分吃力地举起一朵硕大的鸡枞菌,菌子的伞盖部分虽未撑开,但大到能完全遮住小孩的脸。在这条 *** 评论区,不少网友惊呼,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鸡枞菌,还有网友称其为“鸡枞王”。
这朵鸡枞菌,是云南楚雄的王先生10月14日从临沧市云县一村民手中收来的。近几年,他常到临沧采菌子,有时候也会下乡收购,这次遇到意外惊喜。
“这个鸡枞菌重量大概有5斤,我花了近500元买下,我以前也挖到过这么大的。这种类型的鸡枞,1斤左右的还比较常见,5斤的比较少见。”16日,王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朵鸡枞的伞盖没有完全长开,应该和它的生长环境有关系。“收回来后没有人要,我和我朋友就把它油炸吃了,口感和平时吃的鸡枞没有什么区别。”
云南一名居民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小时候他们就常去山上捡菌子,常见的鸡枞重量在半斤左右,一斤以上的已经算大的,采到的菌子一般在3天以内食用为宜。
( *** 来源: *** 截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 *** 。
稀奇!云南一男子在河边绿化带捡到136朵鸡枞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菌子季
有人翻山越岭找不到一朵
有人却轻易闯入“鸡枞窝”
捡走136朵
文山的龙先生介绍
8月8日早上他和妻子锻炼完
沿着盘龙河畔人工湖彩虹步道回家
途中
他不经意间转头望向绿化带
居然发现了一 *** 刚刚冒头的鸡枞
龙先生说,平时他们都是沿河边走,这次突然绕着 *** 走,没想到就遇到了鸡枞,“我走近一看,一共有6窝,而且都是没有开伞的嫰鸡枞。
激动的龙先生
立马找来一根树枝采挖起来
妻子也激动地用 *** 拍下这一幕
经过半个多小时
龙先生才把所有鸡枞采挖完
随后把撬松的泥土重新压实
让绿化带恢复原貌
回到家后
龙先生立马清点起来
足足有136朵
重量在4斤左右
当天
龙先生把捡鸡枞的 ***
发到抖音上后
便引来很多网友点赞和羡慕的评论
看到这里,你羡慕了吗?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新鲜鸡枞 *** 多少一斤 *** 都在上百元左右鸡枞,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可以子实体入 *** ,是云南著名特产,属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那一般来说新鲜鸡枞 *** 多少一斤呢?
新鲜鸡枞 *** 多少一斤
一般来说,鸡枞的食用时间是每年的7-10月份,最开始出来的时候 *** 是很贵的,大概在两三百元左右,到后期比较多的时候可能就是几十元一斤的样子,没有具体的规定。
关于鸡枞
但鸡枞煮成了汤以后,那一口鲜甜没什么能比,哪怕是真正的鸡汤。古人赵翼曾说鸡枞:“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这个形容一点也不夸张。鸡枞更好的还是伞盖没打开紧紧裹在菌脚上那种,若伞盖打开,一天之间伞盖就会“纷披”,拿在手里象个小鸡毛掸子一样,顿显颓败之象,这时候的鸡枞品级就差很多了。据说煮出的汤比起伞盖没打开的,已经退了一舍之地。鸡枞好像是一窝一窝地长,而且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象有根一样。鸡枞不易保鲜,一旦被摘下来,味道就迅速坏了。如果当年杨贵妃喜欢吃的 *** 枞,那一定不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之说,鸡枞比荔枝更不容易保鲜,她哪里笑得起来!
从夏至冬,都陆续有鸡枞出,但尤以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前后和七月十四的月半节前后出得最多最集中。它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它不仅含 *** 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 *** 等物质。据《本草纲目》记载,鸺枞还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作一般的家常小菜,也可作珍馐供宴会使用。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活,被人们推为“菌中之冠”。
在中国,鸡枞仅西南、东南儿省及 *** 的一些地区出产,其中以云南所产为佳,也最多。鸡枞以黑皮和青皮更好,其次是白皮、花皮、黄皮、土堆鸡枞、鸡枞花。鸡枞在很早以前就列为贡品。据传,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更爱吃云南的鸡枞,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迸京,熹宗只舍得分少许给宠妃和独揽大权、称为九干岁的 *** 魏忠贤,连正宫娘娘张皇后这样的人都无福品尝。
近几年,云南各产地都 *** 油鸡枞,昆明的副食商店几乎都有 *** 。没有到出鸡枞的季节来云南旅游的游客,都喜欢购买鸡枞罐头品尝,或带回去馈赠亲朋好友。
羡慕!文山一男子在盘龙河边捡到136朵鸡枞!来源:【云南日报】
文山菌子季
有人翻山越岭找不到一朵
有人却轻易闯入“鸡枞窝”
捡走136朵
这样令人羡慕的快乐
就发生在盘龙河畔
这位幸运儿就是龙先生
他告诉记者
8月8日早上8点左右
他和妻子锻炼完
沿着人工湖彩虹步道返回水岸家中
在走到礼光桥路段时
他不经意间转头望向绿化带
居然发现了一 ***
刚刚冒头的鸡枞
市民 龙志翔
其他天我们都是沿河边走,这次突然说绕着 *** 走,没想到就遇到了鸡枞,我走进一看,一共有6窝,而且都是没有开伞的嫰鸡枞。
激动的龙先生
立马找来一根树枝采挖起来
妻子也激动地用 *** 拍下这一幕
经过半个多小时
龙先生才把所有鸡枞采挖完
随后把撬松的泥土重新压实
让绿化带恢复原貌
市民 龙志翔
以前只是听过别人在绿化带里捡菌子、鸡枞,自己遇到真的是又激动又紧张。当时只想着赶紧采完,不要被别人看到。
回到家后
龙先生立马清点起来
足足有136朵
重量在4斤左右
市民 龙志翔
之一次捡到这么多鸡枞,就想把这种喜悦之情分享出去,所以简单削根处理以后,我们把一部分分给了家人朋友,剩下的一部分准备用来炖鸡约朋友来品尝。当天
龙先生把捡鸡枞的 ***
发到抖音上后
便引来很多网友点赞和羡慕的评论
看到这里
你羡慕了吗?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不下手?鸡枞最贵260元/公斤,到月底就吃不着了市场内售卖的黑松露
市民赶在落潮前选购鸡枞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进东摄
掌上春城讯 进入11月,霜降天气增多,野生菌逐渐落潮,售卖也进入一年中的尾声阶段。11月7日,记者走访了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以下简称“木水花市场”)发现,与七八月份相比,木水花市场售卖的野生菌数量和种类都明显减少,主要以鸡枞、松茸为主,由于购买率较低,野生菌 *** 出现回落。鸡枞每公斤 *** 为120—260元,松茸为200—400元。
目前,松露逐渐成熟,并大量上市。除了本地松露之外,今年还有来自东北的松露供市民选择。
商户
购买野生菌的市民减少
11月6日下午2点,宽敞的木水花野生菌市场内,售卖野生菌的商贩只有50个左右。与旺季一摊难求的景象相比,此时的木水花市场出现了 *** 空地,显得冷清。即使是周末,前来购买野生菌的市民也寥寥无几。
“我这里的野生菌是目前市场里最齐全的一家,有见手青、铜绿菌、奶浆菌、谷熟菌、虎掌菌和干巴菌,是今年最后一波野生菌,卖完就没有了。”市场内的商贩蔡女士介绍,品质好的见手青 *** 为290/公斤,品质稍差的不到百元就能买到,铜绿菌和奶浆菌60元/公斤,谷熟菌为50—130元/公斤,虎掌菌80元/公斤,黑牛肝100元/公斤,干巴菌300元/公斤。
卖鸡枞的韩先生表示,由于下霜,鸡枞再卖两三天就没有了。“鸡枞的质量没下降,但买菌的人太少了,所以 *** 下降,相比旺季每公斤下跌了五六十元。伞状的鸡枞130元/公斤,没打开的 *** 稍高,为260元/公斤。”韩先生说。
“这是我最后一波松茸, *** 在200—400元/公斤,现在一天大概卖10公斤,量不多。”来自晋宁的野生菌商贩李先生介绍,一直到11月底,市场上还有少量的鸡枞和松茸,其他野生菌就真正落潮了。而上市以来 *** 变化比较明显的 *** 枞、松茸和干巴菌,其他野生菌 *** 波动不是很明显。
在商贩李女士的摊子上,摆放着不同品质的黑松露。她介绍,这些松露主要产自东三省和怒江州福贡县,也有少量的本地松露,主要来自大板桥、嵩明和东川。“我这里的的松露种类多, *** 也不同,更便宜的是200元/公斤,品质一般的450元/公斤,最贵的700元/公斤。”李女士说,野生菌旺季,她主要售卖见手青、奶浆菌等常见的野生菌。这段时间这些野生菌少了,质量也不是太好,就开始卖松露。松露的售卖时间可以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份。
旺季生意火爆的洗菌人,由于交易减少,生意也变得冷清起来。“今天到现在为止只洗了2单野生菌,现在的行情一天大概能洗三四单,和旺季没办法比。”木水花市场代客洗菌的王女士说。
市民
赶在落潮之前再买一波
在市场内,赵先生和老伴一起来买野生菌。赵先生说,刚上市的鸡枞卖三四百元/公斤,而这个时候快落潮了,价钱便宜,他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买点。“今天买的120元/公斤,花了295元,准备回去炸鸡枞油。虽然鸡枞已经开伞,吃起来没有旺季的香,但水分不大,买来炸鸡枞油还是很划算。”赵先生说。
“我们特地来看还有没有野生菌,问了之后 *** 也不算贵,就打算多买一点。现在挑了一些松茸和见手青,拼在一起寄给新疆的亲戚,我们自己也赶在落潮之前买一点回家吃。”带着家人来买菌的胡先生说。
马先生原本打算来买天麻,看见还有野生菌卖,就买了许多。“想着再不买就吃不到了,刚好今年家里过年的人多,就多买点。现在挑了一些鸡枞,等下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品质好一点的野生菌,再买一点。买回去收拾好放冰箱冷冻,过年的时候吃。”马先生说。
市场
日成交量2吨 松露大量成熟上市
木水花市场负责人成爱丽介绍,目前野生菌进入收尾期,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减少,主要以谷熟菌、鸡枞和松茸为主,上市量每天2吨左右。此外,立冬之后,松露逐渐成熟,数量逐渐增多,上市量为每天5吨左右。
“木水花市场上的松露主要来自于云南本地和东北黑龙江、吉林几个地方。因为气候环境的不同,东北的松露半个月前就进入成熟期,成熟得更早一些。这些松露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昆明则以零售为主。”成爱丽说,东北的松露去年只有少量进入市场,但由于产量较大、口感也好,所以受到很多外省人青睐,今年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市民在购买松露的时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张进东
责编:李冬雨 实习编辑:赵萍
编审: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独山县上司镇仁等村:小小野生菌开出村民增收“幸福花”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野生菌向来深受广大“食客”欢迎。随着雨季到来,上司镇仁等村盛产的黄蜡菌、奶浆菌、鸡枞菌等也纷纷破土而出。
走在仁等村路上,随处可见村民们或提着满满几大筐或背着一背篓的野生菌,整个村子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野生菌独特的香味。
“每年这个时候,就是山里最忙最热闹的时候,全村老老小小都会上山捡菌子,早上天还没亮,我们村里很多村民就已经打着手电筒进山捡菌子了。现在村里的乡路也都变成了水泥路,我们上山捡菌子也能把车骑到山脚,不用走很远的路,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一位较为健谈的老人说。当问及一天的收入时,老人表示,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个人一上午可以捡足10斤,按20元一斤算,一天可以收入200元。捡完菌子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干农活,两不耽误。
“这里的野生菌又大又肥美,品质很好。”根据收购商的介绍,他在仁等村收购野生菌期间,每天都能收购300斤左右的菌子,根据菌子种类和品质不同,收购支付金额每斤在10元—20元不等,平均每天支付给村民3000—6000元。
野生菌能成为村民增收的好帮手,离不开仁等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据悉,近年来,仁等村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理念,在群众经济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中积极探索,森林覆盖率达到80%,为野生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仅在今年8月份,就为上下拉坝组36户脱贫户人均增加600元的转移 *** 收入,成为村民增收的新路子。(独山县人民 *** 网)
标签: 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