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牡蛎汤的组方,龙骨牡蛎汤标准配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5
有些女 *** 的失眠,和例假提前, *** 量多有关,用这个中医经方

【作者简介】郭炜,山东中医 *** 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病情回顾】

患者,女,43岁,山西人,因例假总提前,且量多,检查有贫血情况,导致睡眠障碍前来就诊,患者自述晚上睡眠不好,有时半夜两三点醒来,很难入睡,即使入睡也是浅睡眠状态,晨起头痛,偶尔心慌,总感觉没有精神,浑身感到疲劳无力,身体怕冷,晨起有痰,腹胀,矢气多。观其面色蜡黄,其舌质淡红,舌边肿胀,苔薄白略腻。

【辨证治疗】

临床诊断为失眠,中医诊断为不寐,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气血不足证,选用中医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归脾汤”加减治疗,方中选用柴胡、龙骨、牡蛎、桂枝、白芍、黄芪、首乌藤等 *** 物,共7剂,1天1剂,1天2次。1周后患者复诊,面色较服 *** 前有好转,睡眠的情况改善比较明显,舌质颜色也变红了,舌两边较之前肿胀消退,但是晨起头痛、咽喉处有痰的情况改善不明显,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处方调整,继续嘱咐患者服用7剂。

治疗前后舌苔对比

【按语分析】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来难以入睡,并伴随胸闷、气短、心慌、腹胀、胃胀、便秘等。中医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发生多与痰、热、虚、食积等多种致病因素有关。本病例患者属于肝郁脾虚,气血不足,治疗原则以疏肝健脾,补益气血,佐以重镇安神之品。在处方配伍上,一则考虑虚则生痰的情况,配伍燥湿化痰之品如姜半夏、厚朴等,二则佐以重镇安神之品时,要考虑固护胃气,配伍焦麦芽、焦神曲,以收良效,避免影响患者脾胃功能。同时建议患者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忌食寒凉生冷辛辣食物,配合晚睡前泡脚的提高疗效。

【就诊提醒】

如果您和家人或周围的朋友,也有类似的失眠病症,可以来就医,将会为您提供热忱满意的医疗服务。

医圣创制的这首经方,专治焦虑、抑郁所致失眠

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心总静不下来,总觉得自己身上都是病,越想越害怕,就这样担心到天明,彻夜不眠。很多焦虑、抑郁患者的漫漫长夜,就是这么度过的。

早在 *** 前的《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就创制了一个方剂,治疗“胸满烦惊……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后世成为治疗焦虑、抑郁所致失眠的名方,效果很好,它就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柴胡、黄芩、半夏、茯苓、大黄、人参、生姜、桂枝、龙骨、牡蛎等 *** 组成。

方中柴胡轻清升散;黄芩苦寒,清泄胆腑邪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龙骨、牡蛎镇惊安神;茯苓渗利 *** 、养心安神;大黄通腑泄热;人参、大枣益气养营,扶正祛邪;桂枝通行阳气。诸 *** 配伍,可疏解泄热,除烦解惊,重镇安神。原方中还包括铅丹,因有毒 *** 及致癌 *** ,一般不用。

当然,该方仅是治疗焦虑、抑郁所致失眠的 *** 方之一,并不适合所有人,临床实际中患者还会表现为其他证型,建议您寻求专业的中医医生的帮助。





心悸、瘀阻心脉的舌象

瘀阻心脉一舌尖瘀主症胸痛,痛如 *** 。


舌尖紫暗:疼阻心络则胸痛、胸闷、心悸,失眠多 *** 棺材、死人:

舌中部苔白:为脾胃虚则胃胀、纳差:

舌两边齿痕:肝牌两虚则乏力,易疲劳,肝主筋,脾主肉,故有此症状:

舌根略有凹陷:并不是很明显,但也多有此症状,为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下肢冷 。

证机概要

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 ***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

桃仁、红花、 丹参、赤芍、川芎、香附、青皮、延胡索、当归、生地黄、桂枝、炙甘草、龙骨(先煎)、牡蛎(先煎)。

7剂,水煎服,日1剂

方解

养血活血,理气通脉止痛,适用于心悸伴阵发 *** 心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等症;后方温通心阳,镇心安神,用于胸闷不舒、少寐多梦等症。桃仁红花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一活血化瘀;香附、延胡索、青皮一行气和血,通脉止痛:当归、生地黄一养血滋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一以通心阳: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神经 *** 心悸亢进的经方

导读:神经 *** 的心悸,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自觉心慌、心跳加速、心跳的不齐、胸闷、胸痛,在情绪激动或者焦虑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多属于患者的主观感觉,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等并没有明显的异常,针对神经 *** 心悸,矢数道明先生推荐以下几个经方。(编者:木易火耳)


胡希恕经方医学


(1)柴胡加龙骨牡汤(《伤寒论》)


本方以“胸满、烦惊”为应用目标。所谓胸满烦惊,是指自上腹部到 *** 之间闷胀而紧张易受惊、神经过敏、脐附近动悸亢进,时常感到到心悸亢进发作。体质上属筋骨质,为实证。无明显虚脱疲劳感,有便秘倾向者用此方。


高血压患者而有神经症、心悸亢进、 *** *** 感时,常用本方;尤以比较有体力的实热证患者最适用。


(2)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心悸亢进或动悸长期不停者,从汉方角度看,大多属于虚证向;若虚的程度比前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更重,则可以考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本方适用目标为体力稍衰、有贫血倾向,动悸或心悸亢进、呼促迫,轻度胸胁苦满即有胸内 *** 感。脉象及腹部均不够充实,腹力弱,脐上有动悸,四肢倦怠感。有口干感但饮水量不多,易出汗,便秘者少而软便者多。


(3)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或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


反复出现心悸亢进发作,胸闷,常有很强的不安感、产生怕死心理,单独不能外出,对细节很计较;发作时或有尿频、或咽喉有异物感而对之很在意者,用本方为宜。另外,有胃下垂、慢 *** 胃炎且胃内水者亦宜用本方。


若单独服半夏厚朴汤,效果不理想,动悸、气短仍频频发作、有不安感和脐上动悸亢进、足部冷感、面色苍白、食欲不佳时,可用半夏厚朴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奔豚汤(《金要略》)


本方常用于受惊,或想到可怕事物、或因突然事故受到休克等而形成的神经症、从而发生神经 *** 心悸亢进、长期受其困扰者。这种心悸亢进谓之奔豚,下腹部或脐旁似有物欲跃出,并向咽部方向上冲,如豚奔;而上冲至心下、或心脏、或咽喉后,突然停止。发作一但停止,疾病感马上消失;而发作中极端不安,似乎立即就要死亡。这是种特有的心脏神经症。


编者按:

矢数道明先生所推崇的4个治疗“神经 *** 心悸亢进”的经方,六经八纲的辨证要点如下,可上下参之:

柴胡加龙骨牡汤:本方证为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属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证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属厥阴病。

半夏厚朴汤: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者,属太阴病。

奔豚汤:血虚水盛见气上冲,往来寒热者,属少阳病。

再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其实就是小柴胡汤的加减,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少了甘草多了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和铅丹。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认为原方应该加甘草,这样既保证了小柴胡汤原方的组方架构,同时又暗含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桂枝去芍 *** 汤。

原文中的“胸满”强调的不仅仅是病位,更是一种病机,可能是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胸胁苦满”,也有可能是心部于表之大阳虚损导致的“脉促胸满”。“ *** 不利”很关键,把它和桂枝、茯苓联系起来,在这里强调的可能是水饮为患。情志病与瘀血、水毒的关系最为密切。桂枝温阳化气,促进心血循环,茯苓利水渗湿,二者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谵语”可能是阳明腑实导致的,所以方中加了大黄以通腑泻热。“一身尽重”说明病人的三焦焦膜可能是有湿浊的,“不可转侧”强调的是少阳经循行出现了气机阻滞。南京中医 *** 大学黄煌教授把少阳经的循行称之为“柴胡带”,在这附近出现异常考虑有用到柴胡剂的机会,诸如坐骨神经痛、银屑病、带状疱疹、耳鸣、红眼病、腮腺炎、头痛、 *** 、瘰疬、肩周炎、肝炎等,范围可以说是很广的。

这里想起了一组症状,之前在《中医症状鉴别手册》里接触到过。“侧卧则上半身汗出”,是由于水饮阴邪流注腠理,郁而化热,进而引起气机升降调达失常所导致的汗出偏沮。遇有一患者侧卧则明显,仰卧则无异常,同时伴有比较频繁的 *** 。由于疾病的特殊 *** ,使不自觉地想到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一条。对此的思考是少阳区块夹湿夹郁合太阳经气不利,当时处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去大黄、黄芩、铅丹合麻杏薏甘汤而治愈。

原方中的铅丹现在在临床上很少会用到,因为本身有毒,现代 *** 理已经认识到铅对骨髓造血有抑 *** 用,如果患者贫血更应该慎用。牡蛎在临床上常用,可以软坚散结、潜阳宁神。它本身生活在海底,聚沉的力量很强,可以引能量下行。“定水澄清,心珠自现”,这句话放到这里很贴切。牡蛎的 *** *** 主要为潜镇,适用于牡蛎指证的患者也大多缺乏安全感而又极度敏感, *** *** 也会出现相应症状,这大概可以理解为“恐伤肾”吧。

大家注意一下牡蛎后边的“熬”字,大多数参考资料都认为是“炒”的意思,这样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现在中 *** 里用的牡蛎都是牡蛎壳,而在原文中,到底用的是全牡蛎还是牡蛎壳,要打一个问号。比如桂枝,仲景会注上“去皮”二字,同样是牡蛎,仲景却没有注明“去皮”还是“去肉”。所以这里大胆地认为仲景用的很有可能是鲜牡蛎,高温熬制后取汤入 *** ,味道肯定不太好接受,在临床上没有具体用过,仅供同道们参考。

柴胡龙骨牡蛎汤(王乃一)


在临床上常常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烦躁,失眠,每获良效。今日发现扇贝运用此方救治癫狂病患经验,特摘录于此,大家可做交流之用。

狂者,语无伦次, *** 段物,使家人苦不聊生,行于市间常被他人围观戏可笑而实可。余早年曾治疗狂病多例,有有效者,有无效者,常苦于无应手验方而为。曾阅读《伤寒论今释》至伤寒误下邪陷少阳而入里,用柴胡加龙骨汤条下时,见陆渊雷在注释中,引注别家有关本方治疗狂证多条,其中如“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狂症惊避人,兀坐独语,夜不寐,或多猜疑,或欲自死,不安于床者”,以及“此方为镇坠肝胆郁热之主 *** ”等。在陆氏启迪下,余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始治狂。曾治一妇人胡某,因暴怒而致发狂, *** 毁物,骂不绝口,力大倍常,两人不能按捺,目赤唇焦,口臭喷人,脉滑数有力,舌苔黄厚。与本方6剂痊愈。患者宋某,经本单位医务室大夫邀往,见其门窗玻璃俱破,赤膊大骂,时欲外走。常设数人守护之,家人苦不堪言。在数人按捺下勉为其诊。其脉弦数有力,舌苔黄厚,遂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服1剂症减,共5剂而愈。在中 *** 剂量之运用上,余常据病情而増减。者用量宜小,狂者用量宣大。狂者,龙骨、牡蛎常用量加大,大黄用量也宜加大。

只做经验交流,临床 *** 结合辨证,咨询专业人员,不可盲目套用。

抑郁、失眠,西 *** 效果不理想,试试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常用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显示出经方的强大魅力。

龙骨牡蛎汤的组方,龙骨牡蛎汤标准配方-第1张图片-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铅丹。

功效

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主治

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

方证提要

胸满,脐部动悸,烦,惊,睡眠障碍, *** 不利,谵语,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

适用人群

1.表情淡漠(“柴胡脸”):体格中等或偏瘦,脸型以长脸居多;面色黄或白,缺乏光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疲倦貌。

2. *** 格内向: *** 格偏于内向,自我评价差,叙述病情话语不多,语速慢。做事规范严谨细致。

3.不定愁诉: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常有的症状有睡眠障碍、疲劳感、怕冷等。此外,胸闷、心悸、头昏、耳鸣、不安等不定愁诉也很多。或有精神压力过大,或情感挫折等诱因。

4.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或僵硬感,缺乏弹 *** 。腹主动脉率动明显。心率多偏快。

5.舌苔黄厚, *** 多干结难解。

加减变化

1.面黯红、舌紫者,合桂枝茯苓丸。

2.胸闷、腹胀、焦虑不安、舌尖红者,合栀子 ,厚朴,枳壳 。

3.躁狂、便秘、 *** 不通,加桃仁 ,芒硝,甘草。

4.面红油、烦躁、失眠、舌红苔黄,加黄连。

伤寒论原文

第107条: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 *** 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 *** ,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 *** 。我们分享文章、 *** 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经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专治体虚失眠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对体虚体寒的失眠效果很好, *** 少力专,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效。

以下,是 *** 方的组成共四味。

组成: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

用于:主治心阳不足证,烦躁不安,心悸,或失眠,心胸憋闷,畏寒肢冷,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迟无力。功效: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解分析:方以桂枝辛甘而温,既温振心阳,为温心通阳之要 *** ,又温通血脉以畅血行,为君 *** 。臣以甘草,一则补心气,合桂枝辛甘化阳,温补并行,是温补心阳的基本结构;二则健脾气,资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龙骨、牡蛎重镇潜敛,安神定悸,令神志安静而烦躁庶几可解,为佐 *** 。四 *** 合力,阳气得复,心神得安,血行得畅,则诸症悉除。方用桂枝扶助心阳。炙甘草补虚益气,配以牡蛎、龙骨重镇安神;全方复阳安神,培本固脱,为其配伍特点。

现代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 *** 症之烦躁心悸等证属于心阳不足,心神浮越而致者。

尤其是新冠阳后及甲流之后免疫力下降,阳气虚弱,平素心脏不好的,劳累的就出现在了心脏方面的问题,西医检查显示正常,只能开些什么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或 *** ,对症处理,更加耗伤阳气,一直不好,病人苦不堪言,甚至焦虑抑郁,不得已又去看精神科,如此又怎么能好,却不知是心阳不足,心神失养所致。

「名家经验」姜春华《我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 姜春华《教余随笔三则?我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青年失精多年,每周少则二三次,体质虚羸,神情萎顿,用本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应手而愈。

2、一同事之子,两手汗出淋漓,皮肤科诊为植物 *** ,治疗数载无效。一日问于余,给以本汤,一周知,二周已,试用多人皆效。

3、一青年慢 *** 腹泻日三五次,验无细菌,兼有失眠心悸,投以本汤所患均失。

4、一小儿夜啼,汗出如浴,父母忧之,投本汤内服,五倍子粉少许调敷脐,啼汗倶已。

《仲景经方》注:相关文章联系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小品》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桂枝、芍 *** 、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后有“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姜春华《伤寒识义》:“桂枝龙骨牡蛎汤解肌重镇,通治虚寒下利, *** 浊滞,胃中泛酸,定惊安神,温阳涩精。”

小编按:小编亦用本方加味治疗多名因 *** 过度而至 *** 的病患 ,多能取效。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乃为治疗失精家的可效之方。

基础病导致的肩背上肢沉重疼痛该怎么治?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案例】苗某,女,58岁,高血压20余年,患脑出血后1年余。20多年前,因熬夜致头晕头蒙,失眠,两眼干涩流泪,患上了高血压病,平时控制不佳;1年前患脑出血,因出血量不大且发现较早,未落下明显后遗症。近1个月来,失眠较重,恶梦纷纭,心惊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并出现肩背上肢沉重疼痛,转侧不利,手足游走 *** 疼痛,下午腿肿。口臭口苦而干,渴喜凉饮。反复治疗无效,特来诊治。

【中医诊断】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而涩。少阳枢机不利,兼心肾气虚、阳明热结证。

【治则】疏解少阳,调补心肾,兼清阳明。

【处方】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 黄芩、半夏、 西洋参、生姜、 大枣、 大黄、桂枝、生龙骨、 生牡蛎、 琥珀、 葛根、天花粉;

【二诊】述身体疼痛大减轻,已可活动,转身自如,且失眠减轻,惊悸消失,精神转佳,唯 *** 泄泻数次。患者要求治疗其头晕眼涩,睁眼费力。考虑到阳明热结已除,心悸胆怯已愈, *** 阴虚之象显现,故处以镇肝熄风汤加减加减:生龙骨、生牡蛎、 龟板1、 牛膝、 代赭石、 天门冬、 玄参、 白芍、 葛根、茵陈、 川楝子、 麦芽、 桑叶、 菊花、 沙苑子、 茯苓、 炙甘草、7剂。

【三诊】患者诸证减轻,要求常服中成 *** 治疗。随处以明目地黄丸加石斛夜光丸配合自购常服降压 *** 以巩固治疗效果。

【体会】患者病史较长,其证有 *** 阴虚、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证,有阴虚血瘀之脑血管病证,又有心肾气虚的惊悸失眠和阳明热盛的身重不可自转侧、口苦口臭喜凉饮等,因其症“恶梦纷纭,心惊害怕”和“肩背上肢沉重疼痛,转侧不利”

随想到《伤寒论》107条“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条文,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以治之。5剂而诸证大减,后以养肝潜阳熄风以善后,随悟出读背经典的重要 *** ,诚服学习经方不仅效如桴鼓,而且举重若轻,提高诊疗速度!

标签: 牡蛎 龙骨 组方 配方 标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