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直以来鸡蛋这种食物就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身影,而且被很多营养学家称为是“最完整的营养库”,其中不仅含有着丰富的蛋白质,也存在着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
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帮助改善亚健康问题,而鸡蛋这种食物甚至被著名医学 *** 评价为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早餐”。
很多人都有着早餐,吃鸡蛋的习惯,特别是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身体健康,会每日早上吃一个鸡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还能够提高身体 *** 的良好修复功能,帮助增强身体素质,减少慢 *** 疾病发生。
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大家都有了解过食物的好处与弊端,虽然鸡蛋当中的营养价值丰富,但是有一些人却认为鸡蛋当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非常丰富的。
经常吃鸡蛋的话会容易损坏心血管,那么这样的说法又到底是真是假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看看每日吃一个鸡蛋到底是到底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呢?
01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结果公布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特别爱吃鸡蛋,但却担心鸡蛋的蛋黄当中存在着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问题,所以平时不太敢吃,其实身体血液里的胆固醇与食物来源里的胆固醇并非是一种来源。
正常情况下,身体70%~80%的胆固醇都是由肝脏这个部位合成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于膳食,而这些胆固醇有一部分会代谢排出身体之外,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存在着胆固醇摄入过量的问题。
而且鸡蛋里的脂肪含量是非常少的,每100克鸡蛋其中的脂肪含量大约是10克,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不会诱发肥胖,也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出现。
除此之外,在2016年时一项发表于《糖尿病医学》上面的相关荟萃分析发现,高碳水饮食比脂肪提供了更高的肥胖指数,与其担心鸡蛋会容易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如尽可能的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4778名参与者进行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每周吃4~7个鸡蛋可以保护心脏健康,并且可以有效的去减少心脏病的相关风险。
另外鸡蛋清理的营养成分基本是蛋白质,而鸡蛋黄当中也含有着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叶酸等成分,其实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属于是一种热量偏低的食物,所以鸡蛋是健康营养食品。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能够看出鸡蛋并不会是人们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也并不会增加肥胖出现,所以每日吃一个鸡蛋的话并不会损害心血管,反而能够有效的去养护心血管健康。
02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时间一久,身体会收获什么好处?
丰富的营养
鸡蛋富含多种重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 D、维生素 B12、叶酸、磷、硒和锌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
高质量蛋白质
鸡蛋是一种高质量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其中包含9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是身体建立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对于维持肌肉、骨骼和免疫 *** 的健康非常重要。
脂质调节
尽管鸡蛋含有脂肪,但其中的大部分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的脂肪有助于维持细胞功能、吸收脂溶 *** 维生素,并提供能量。
促进饱腹感
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质组合可以增加饱腹感,并有助于控制食欲,这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维持健康饮食。
眼睛健康
鸡蛋富含营养素如维生素 A、叶黄素和玛咖素等,对于眼睛健康和视力保护有益。
03
吃鸡蛋的时候,需要把蛋黄去掉吗?
不需要。
蛋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蛋黄中,尤其是蛋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种类也很全面,包含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等,还含有钙、锌等微量元素。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对于健康人,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对血液胆固醇等指标的影响很小,甚至有大样本的研究(50万人随访9年)表明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吃一个完整鸡蛋获得的营养收益,远远大于胆固醇的影响,没有必要去掉蛋黄。
04
还有人认为“蛋黄越黄,营养越高”,是真的吗?
“蛋黄越黄,营养越高”这一说法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蛋黄的颜色主要来自类胡萝卜素等色素,这些色素不仅赋予了蛋黄独特的颜色,还为 *** 提供了多种潜在的健康益处。
然而,并非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相同的,事实上,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在蛋黄中最为常见的类胡萝卜素,而它们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价值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含量与鸡蛋的营养价值并没有直接关系,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等因素。
因此,尽管蛋黄颜色可能暗示着某些健康益处,但这并不能作为评估鸡蛋营养价值的唯一标准。
05
吃鸡蛋也有讲究,3种错误吃法需要避免
生吃鸡蛋
一些人喜欢吃半熟的鸡蛋,甚至生鸡蛋。虽然鸡蛋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等。
只要将鸡蛋加热到71度以上就可以消灭这些细菌,但如果生吃鸡蛋,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感染细菌的鸡蛋。
与其他高蛋白食物搭配
不推荐将鸡蛋与其他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因为这样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 *** 。
过量食用鸡蛋
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鸡蛋也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每天适量食用鸡蛋是比较好的。
06
一天吃几个鸡蛋更好?
每天吃几个鸡蛋更好的数量是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饮食需求以及其他饮食中的蛋白质来源。
根据美国 *** 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可以摄入1-2个全蛋,这个建议主要基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某些健康状况,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或有特殊的饮食要求,更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适合的鸡蛋摄入量。
07
阅读延伸:鸡蛋也有黄金搭档,搭配在一起吃,增强免疫力,身体更健康
牛奶
牛奶是一种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饮品,与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补充 *** 所需的钙和蛋白质。
同时,牛奶中的维生素D和氨基酸等成分也能够促进 *** 对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燕麦
燕麦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谷物,与鸡蛋一起食用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 *** ,预防便秘。
同时,燕麦中的维生素B族等成分也能够促进 *** 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米酒
米酒里面有大量的维生素以及 *** 所必需的氨基酸和有机酸,,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健脾益胃以及活血除湿,帮助补气血。
把适量的米酒放在锅里面加入适量水烧开之后,再把鸡蛋打散放在锅里面煮,但是不能过量吃。
西洋参
西洋参具有补气生津及养阴清热的功效,能够滋润五脏,提高人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抗击疲劳,帮助调节中枢神经 *** ,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枸杞子西洋参蒸鸡蛋,把10克西洋参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两个鸡蛋液,5克枸杞子调拌均匀,隔水蒸熟,适合气质虚弱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
每天吃1个鸡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升高血脂?会增加胆固醇摄入?据科普中国消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小时候妈妈说的“加强一下营养”,就是指面条里多卧一个鸡蛋。如今,物质条件比小时候发达多了,但鸡蛋依然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不仅因为它营养丰富,还因为它做法多样、无敌百搭。无论是单独蒸煮煎炒炖,还是搭配其他蔬菜一起炒,鸡蛋都能成就美味,且毫不违和。
不过,这些年关于鸡蛋的是是非非也不少。比如,有说法认为鸡蛋吃多了会血脂高,有说法认为鸡蛋和不少食物相克,还有说法认为每天吃鸡蛋应该 *** ,超过一个鸡蛋就会“出问题”。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每天一个鸡蛋,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聊聊鸡蛋里的营养。
鸡蛋
凝聚各类营养的优等食物
鸡蛋的营养价值一直受到推崇,毕竟一个鸡蛋就可以发育成一只小鸡。也就是说,鸡蛋可以满足小鸡胚胎发育的一切营养需求。因此,说鸡蛋集齐了生命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并不夸张。
首先,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左右,可比牛奶的蛋白质含量(3%)高多了,和虾肉的蛋白质含量(约16%)相近。然而,对比 *** ,鸡蛋可比大虾便宜太多了。不仅含量高,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也相当接近 *** 蛋白质氨基酸的构成模式。这意味着,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相当高。全蛋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甚至优于牛奶和瘦肉。也难怪,鸡蛋蛋白能被作为营养学上评定其他食物蛋白质质量的参考标准——谁的蛋白质接近鸡蛋蛋白,谁就优秀。
其次,鸡蛋中还富含一系列维生素。如对视觉细胞很重要、能预防夜盲症和黄斑变 *** 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促进钙吸收利用、但其他日常食物中又很少见的维生素D;再比如,有助于凝血的维生素K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为255mg/100g,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满足 *** 每天所需维生素A的15%左右。
同时,鸡蛋中的钙含量也不算低,为56mg/100g,比牛肉的钙含量(4.5~5mg/100g)高十倍左右。只是,鸡蛋中的铁由于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即便鸡蛋的铁含量不算太低,依然不能算是补铁的优选食物。
值得一提的还有鸡蛋中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对大脑神经 *** 发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缺乏卵磷脂,可能会影响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一天一个鸡蛋
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小时候,母亲每天坚持给我吃1~2个鸡蛋,她常告诉我:一天一个蛋,医生不见面。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1
调节血脂,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由于鸡蛋中的卵磷脂具有帮助调节脂肪吸收、代谢的作用,每天吃一个鸡蛋,其实比吃含有较多饱和脂肪的红肉类,对心血管健康更有益。而在《心脏》(Heart) *** 中发布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的确显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那些担心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摄入的朋友,请记住 *** 大多数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的。而食物中胆固醇对血脂的“坏作用”,主要源于那些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鸡蛋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虽然蛋黄中含有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卵磷脂等对 *** 健康有益的成分。相比五花肉、雪花牛肉等,鸡蛋绝对是可以安心吃的优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鸡蛋,可不是油炸、油煎的鸡蛋,而是水煮蛋、卧鸡蛋、蒸蛋等。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每周摄入5个左右鸡蛋,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背后的原理,可能也和鸡蛋中丰富的蛋白质有关。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慢,进食后就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上升,胰岛素也无须加速分泌,当然也就不会引起或加剧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损伤。总体来说,对于控制血糖的平稳来说,颇有裨益。
2
扛饿、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
鸡蛋中含有丰富且利用率极高的优质蛋白。由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速度远低于碳水化合物,同时又可以大大增加进食后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反过来还会抑制食欲。因此,吃高蛋白食物可以大大减少进食后不久就出现饥饿感的情况。
建议大家将水煮蛋、卧鸡蛋、蒸鸡蛋等作为早餐的一部分,不仅扛饿,还能大大降低开工后一会就想吃高热量零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早餐吃够35克蛋白质的青少年,比起早餐吃不够蛋白质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少摄入400多千卡能量。
再加上, *** 消化蛋白质所消耗的能量,本就比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消耗的热量多。您瞧,这一出一进的,鸡蛋着实帮我们减少了不少热量摄入。对于想要吃饱,又想控制体重的打工人来说,实在是相当优秀的食物。
3
眼睛明亮、头脑清楚,更高级的好看
鸡蛋中维生素A的含量挺高,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中很好的维生素A来源。而且,相比维生素A含量极高的动物肝脏,鸡蛋的优势在于,不像肝脏那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再加上鸡蛋中的脂肪也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总体来说,会对呵护视力有较好的帮助。
卵磷脂 *** 蛋 *** 别值得称道的一种营养素,能够给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每天吃一个鸡蛋,对于预防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益处。每天吃一个鸡蛋,眼 *** 亮就离我们不远啦。
吃法不同
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异有多大?
鸡蛋虽好,但不同吃法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影响却挺大。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该避坑的那些吃法:
1
煎鸡蛋、油炸蛋
煎鸡蛋和油炸蛋的脂肪含量过高,很容易将一个本来优秀的食物变得让人望而生畏,对血脂、体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响。另外,煎炸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可能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2
溏心蛋、温泉蛋
一些朋友喜欢吃没有完全煮熟的溏心蛋、温泉蛋,认为其口感嫩滑,用来拌饭十分美味。但这种吃法面临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方面,没有完全熟透的鸡蛋中很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一旦不慎被感染,将会发生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其次,熟鸡蛋比生鸡蛋的蛋白质利用率高出许多。
和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同,鸡蛋在加热做熟后,不仅没什么营养损失,蛋白质还会变得更方便 *** 消化吸收,利用率大幅提高。通常,煮鸡蛋的时间别太长(7~8分钟为宜),或者搭配一些粥汤、奶类、豆浆一起食用,即可避免鸡蛋煮太老带来的干噎口感。
3
*** 蛋
在我国一些地区, *** 蛋是特别流行的“大补”美食。 *** 蛋是授精后已经部分发育成小鸡的鸡蛋。
*** 蛋更大的隐患是卫生问题—— *** 蛋往往是养鸡场里因受致病菌感染,而无法发育成熟破壳的淘汰鸡蛋。因此,食用它常常会有感染致病菌的风险。另外,由于小鸡的发育, *** 蛋中的优质蛋白等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营养压根比不上一个正常的鸡蛋。因此,真心不建议大家尝试 *** 蛋。
看来,一天一个蛋,还真是适合普通老百姓加强营养、提升健康的优秀吃法!推荐蒸煮炖蛋,不必用油,适当添加调味料和蔬菜、肉类,如茶叶蛋、蔬菜菌菇蒸蛋、虾仁什锦蒸蛋等,一样可以美味营养兼得。
作者:王璐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谷传玲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 *** 、注册营养师
鸡蛋、鸭蛋、鹌鹑蛋……营养更高的竟是它!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VS其他蛋类
谁更营养?
想要比较各种蛋类的差异,就要从其营养素的含量和质量来分析。
1 蛋白质:不同蛋类之间相差不多
无论 *** 蛋还是鸭蛋,再或是鹌鹑蛋,不同品种蛋类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小,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含量都在13g/100g左右。
比如,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更低,大约是12g/100g左右,而鹅蛋的蛋白质含量最多,达到14g/100g左右,显然,两者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几乎可以忽略。
2 脂肪:鸡蛋脂肪含量更低
通过比较不同蛋品的脂肪含量发现,鸡蛋的脂肪相对最少,约为8.6g/100g左右,而鸭蛋的脂肪最多,达到13.3g/100g左右。
3 维生素:不同种类各有差异
不同品种的蛋所富含的维生素种类也有所不同。
比如鸭蛋和鹅蛋中的维生素B12明显比其他的蛋多,而鹌鹑蛋中的维生素B2最丰富。鸡蛋则富含维生素D,含量达到80个国际单位,比其他蛋类高出30% 左右。
但是像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其余脂溶 *** 维生素,它们在不同蛋品中的含量差别不大。
4 矿物质元素:基本没有大差异
对于铁元素,鸡蛋中含量不多,约为1.8mg/100g,但这已经和瘦肉相当。而且其他蛋的铁含量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
对于锌元素,鸡蛋的含量更低,火鸡蛋含量更高,但都在1.3~1.6mg/100g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至于钙元素,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的含量均为60mg/100g左右,火鸡蛋可以达到100mg/100g左右,和牛奶的钙含量接近。
综上所述,从营养物质组成来看,其实不同蛋类食品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相差不大。
因此再结合经济角度来看,鸡蛋还是更具有 *** 价 *** 蛋类选择,其他的蛋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都能提供一定的营养。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
有什么区别?
近些年,菜市场里的土鸡蛋比洋鸡蛋 *** 更高,有人认为散养的土鸡蛋更天然、更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所谓“笨鸡蛋”、“土鸡蛋”、“柴鸡蛋”,指的都是农家散养鸡蛋,并不比普通鸡蛋更营养。
据畜牧学的研究资料和食品测定数据,散养鸡蛋和鸡场蛋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不大,维生素 A、D 含量略低,omega-3 脂肪酸比例略高。而蛋黄颜色与饲料原料有关,和养殖方式无关。
如饲料中增加青菜叶、藻类、玉米等有色原料,或特意喂类胡萝卜素物质,蛋黄颜色自然变深。
因此,从营养价值看,是不是农家养的笨鸡蛋并不那么重要。
这6种蛋吃多反伤身
劝你趁早远离
*** 蛋又叫死胎蛋,是一种没有成功完成孵化的鸡蛋,首先就其营养成分而言,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全面,其实鸡蛋的营养已经被小鸡的胚胎给吸收了不少。
而且,食用 *** 蛋很容易增加沙门氏菌等病菌的感染几率,从而引发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溏心蛋,但需要注意的是,鸡蛋很容易被污染,约有10%的鸡蛋里含有致病菌或霉菌,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沙门氏菌。
感染沙门氏菌会让人腹泻、呕吐,对于免疫 *** 较弱的人,可能会患上更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但如果鸡蛋煮熟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外吃不熟的鸡蛋还可能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健康隐患。
【小贴士】
如果一定要吃溏心蛋,建议大家在正规商超,购买有明确标识的“可生食鸡蛋”。
注意:这种鸡蛋必须低温保存,同时记得留意生产日期。
鸡蛋经过高温煎炸后,不仅会导致营养大量流失,且热量还会大大增加,炒鸡蛋的吸油率甚至达到43%。
经常吃过多的“ *** 油”,容易升高血脂、加重心血管和肝脏的负担,甚至引发血管堵塞、心梗脑梗等疾病。
此外,高温煎炸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最典型的就是杂环胺类,它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咸鸭蛋的含盐量一般很高,类似于佐餐的咸菜,它的钠含量甚至超过了普通鸭蛋的25倍,因此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高血脂病人要少吃或尽量不吃。
一般的健康人建议每次吃不超过半个咸蛋,同时少吃其他高盐食物及含钠调味品,吃后应该多喝水。
*** 茶叶蛋和卤蛋需要使用大量茶叶、香料、酱油、盐等,容易过多摄入钠元素。
而且为了入味,煮的时间往往很长,易造成鸡蛋的营养流失,蛋白质过分凝固,胆固醇、脂肪酸氧化,会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
一般来说,煮鸡蛋的时间更好不超过15分钟。
鲜蛋制成皮蛋后,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被分解,相对来说更易被 *** 消化吸收。
但它在加工过程中会放入一些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 了其中的B族维生素,损失营养。
此外,虽然皮蛋吃起来的口感并不是特别咸,但其实钠含量并不低,甚至比加工之前的5倍还要多,所以我们日常应该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议每日不超过1个。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 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 2~5℃ 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 40 天;室内常温下只有 10 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更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 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 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 别用凉水 *** 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 *** 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 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 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 *** 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 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一摸:一般新鲜鸡蛋表面会比较涩手,不新鲜的鸡蛋表面非常光滑。
二闻:新鲜鸡蛋外壳有一股烧石灰的味道,而不新鲜的鸡蛋没有这个味道。
三摇:轻轻摇晃鸡蛋,新鲜鸡蛋没有任何晃动的声音和感觉,不新鲜的鸡蛋可以明显感到蛋黄的晃动。
8 这几种鸡蛋别吃
裂纹蛋:这些鸡蛋很容易被细菌侵入,若放置时间较长就不宜食用。
粘壳蛋:这种蛋因储存时间过长,蛋黄膜由韧变弱,蛋黄紧贴蛋壳,若局部呈红色还可以吃,但蛋膜紧贴蛋壳不动、贴皮处呈深黑色就不宜再食。
散黄蛋:因运输等剧烈震荡,蛋黄膜破裂,被细菌或霉菌经蛋壳气孔侵入蛋体而 *** 了蛋白质结构造成散黄,蛋液稀而混浊。
*** 蛋:由于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蛋壳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 *** 气体膨胀而破裂,并带有恶臭味,这种蛋不能食用。
9 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
编辑 /孙冲
资料/我是大医生 科普中国 深圳卫健委
1.这些服务零售新业态,正成为拉动消费新引擎
2.以物易书,让阅读与环保同行
一天一个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祸根?哪些人不能吃太多?近年来, *** 上关于鸡蛋的传言很多:有人认为鸡蛋营养全面,是不可多得的养生佳品;同样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鸡蛋是“心血管 *** ”,经常食用血管就可能会受到影响。那么, *** 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吃鸡蛋是否会影响心血管 *** ,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在于蛋黄。有些人认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如果每天都吃,就很容易导致血液胆固醇含量增加,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有人认为蛋黄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对血管有很多好处,可以乳化和分解血管中的脂质。换句话说,卵磷脂可以将血管壁中的胆固醇和中 *** 粒细胞乳化成更小的颗粒,溶解在血液中,然后输送到肝脏进行代谢。
其实食物中的胆固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 *** 内的胆固醇有关,但大多数关系往往来源于常见的饱和脂肪胆固醇。而鸡蛋虽然也含有胆固醇,但只要人们不吃太多,那么它们对 *** 就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一般来说, *** 血液中80%至90%的胆固醇是由 *** 自身的肝脏合成的,只有10%至20%来自食物。
小小的一个鸡蛋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同时还富含钙、铁、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对促进神经 *** 发育有很大作用。
此外,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 *** 》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人和 *** 人来说,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仅对心血管健康无害,而且对预防中风也有益。
虽然鸡蛋营养美味,但是这些人要尽量少吃
1、 肾病患者
肾病患者来说,在患上 *** 疾病之后, *** 的代谢能力变得更差。这时如果吃太多鸡蛋,不仅会增加 *** 的负担,还会导致 *** 处于主要工作状态。而如果患有肾炎或其他 *** 疾病,就可能会加重病情,进而就可能会演变成尿毒症,从而导致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现象。因此,对于患有肾病的人来说,为了自己的健康也应该尽量少吃鸡蛋。
2、 初产患者
很多产妇在产后坐月子期间,鸡蛋都是主食,但 *** 蛋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且对于产妇来说在产后几个小时内更好不要吃鸡蛋。这是因为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消耗过大,出汗过多,体液不足,这时的消化能力也有一定的下降。如果产后立即食用鸡蛋,就可能会导致很难消化和吸收,进而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此时,建议食用半流质或流质食物。
3、 肝病患者
鸡蛋的蛋黄中富含丰富的脂肪酸和胆固醇,而肝脏是这些物质分解和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肝炎、乙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也应该注意少吃鸡蛋。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鸡蛋会增加肝脏负担,这对于肝病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久而久之就会加重肝病的发生。因此,此类患者必须要注意尽量少摄入鸡蛋。
4、 蛋白过敏
有些人在吃了鸡蛋后可能会感到胃痛或皮疹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自身对鸡蛋过敏引起的。一般来说,鸡蛋蛋白具有抗原 *** ,可与胃肠粘膜表面有抗体的致敏肥大细胞作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皮疹等过敏症状。因此,对鸡蛋过敏的人群也不应该吃鸡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每天早上吃一个煮鸡蛋对我们的血脂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同时适量的摄入鸡蛋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好的变化。而且鸡蛋营养丰富,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口腹之欲”,而且还保证了我们的基本营养需求。然而,对于蛋白质过敏的人、肾病患者、肝病患者、初产患者来说,建议尽可能避免食用鸡蛋。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 ***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 *** 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 *** 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
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
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2022年刊发在《elife》 *** 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
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 *** 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
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 *** 。
《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
《中国健 *** 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但是身体 *** 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 *** 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煮蛋的消化率为99.7%
摊蛋为98%
炒蛋为97%
蒸蛋为 *** .5%
油炸为81.1%
生吃为30%-50%。
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
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
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 *** 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
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 *** ,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鸡蛋与老年健康鸡蛋营养成份含量表:
营养表 :含量(每100克);蛋白质(13.3克),脂肪(8.8克),碳水化合物(2.8克),单不饱和脂肪酸(4.2克),多不饱和脂肪酸(1.4克),胆固醇(585毫克),叶黄素类(512微克),维生素A(162微克),维生素D(2微克),维生素E(1.84毫克),维生素K(0.3微克),维生素B1(0.11毫克),维生素B2(0.27毫克),维生素B3(0.2毫克),维生素B4(293.8毫克),维生素B5(1.533毫克),维生素B6(0.17毫克),维生素B9(47微克),维生素B14(0.3毫克),亮氨酸(1038毫克),蛋氨酸(360毫克),苏氨酸(573毫克),赖氨酸(843毫克),色氨酸(220毫克),缬氨酸(694毫克),组氨酸(268毫克),异亮氨酸(624毫克),苯丙氨酸(617毫克),钙(56毫克),镁(10毫克),钠(131.5毫克),钾(154毫克),磷(130毫克),硫(142.03毫克),氯(202.77毫克),铁(2毫克),锌(1.1毫克),硒(14.34毫克),铜(0.15毫克),锰(0.04毫克),氟(1.1毫克)。
鸡蛋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1.丰富的蛋白质:鸡蛋中含有高质量的蛋白,每个鸡蛋含有6克,是 *** 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2.维生素: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B2、B12、等。其中,维生素D可以帮助我们吸收钙,保持骨骼健康;而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有助于提高能量水平和维持神经 *** 健康。
3.矿物质:鸡蛋富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铁、锌、钙、磷等,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4.改善视力:鸡蛋中的叶黄素和角黄素含量较高,可以预防眼部疾病,有助于改善视力。
5.预防贫血:鸡蛋的含铁量较高,可以帮助预防贫血。
6.促进肌肉生长:鸡蛋中的蛋白质是肌肉生长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物质。
总之,鸡蛋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食品,能够提供 *** 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并对身体健康有多种好处。
鸡蛋、牛肉是“发物”,生病了不能吃?真正的肿瘤“加速器”是它“发物”,应该是生病时常能听到的两个字。像查出结节、肿瘤,化疗放疗期间,刚做完手术等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 *** 肉、鸡蛋海鲜、鸭鹅一类的“发物”都是不能吃的。
生活中关于各种发物的禁忌,实在太多了~但你知道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又真的不能吃吗?
01
究竟什么是“发物”?
发物是中医学上的概念。中医认为,慢 *** 是由于 *** 内有“伏邪”,而发物可以诱发这些“伏邪”,使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
而这种现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不外乎三个原因:
01
过敏
有些食物含有的异 *** 蛋白会引起 *** 反应 *** 疾病的复发,像海鲜、鸡蛋、花生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过敏者可引起 *** 、湿疹、神经 *** 皮炎、脓胞疮等过敏现象。
02
激素
有些动物类的食品可能含有某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使某些体内的机能亢进或者代谢出现紊乱,从而诱导疾病的发作。
03
***
辣椒、葱、姜、蒜、胡椒等辛辣 *** 的食物,也是发物榜上的前几名。它们可使皮肤、粘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加重原有的炎症反应。
02
肿瘤患者,别被“发物”吓着了
有些患者确诊肿瘤后,从家人朋友那里听来了很多不能吃的“发物”,比如说有“鸡”字的不能吃,也有说肉不能吃,更有甚者要“饿死癌细胞”。
01
食物并不会 *** 肿瘤,不吃也不会“饿死”癌细胞
我们要明白癌症复发或者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因为体内的抵抗力低下,原有的癌细胞没有被完全消灭,从而出现血行或淋巴播散的结果,并不是吃某一种食物导致的。
另外,也不是说吃得好,就会加快肿瘤的生长速度;吃得少,没有营养来源,癌细胞就“饿死了”。
癌细胞相比于普通细胞,有着更加强大的 *** 活 *** ,因此获取营养的能力也越高。换句话说,在减少能量和营养物质供应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仍大部分被癌组织摄取,所以癌细胞还没被饿死之前,机体 *** 和组织功能已经受损,危及健康。
01
盲目忌口,易致营养 *** ,加大治疗难度
肿瘤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味觉改变、放化疗或 *** 物 *** 反应等原因,本就食欲不佳,若是再盲目忌口,不吃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食物,很容易出现营养 *** 。
肿瘤专家表示,营养 ***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反应、康复时间及生活质量,而且因为营养 *** ,患者可能耐受不了部分治疗手段,从而导致治疗方案受限、效果打折。
因此,与其迷信“发物”,肿瘤患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饮食配比,均衡营养,像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不能少,因为蛋白质能够协助破损的组织和细胞修补,提高免疫力,是抗癌的不二选择;果蔬也要足量,因为其中的维生素A、C、D、K等,在调节 *** 运转,协助抗癌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03
肿瘤患者真正不适合吃的食物
01
西柚
肿瘤患者在进行靶向治疗时,服用的靶向 *** 往往有不同的禁忌,但大多数靶向 *** 有一个相同的禁忌——西柚。
“一颗 *** 与西柚同服,等同于服用了数倍的 *** 量”,这绝不是夸张的说法。
通常来说,肿瘤患者通过口服靶向 *** 物时, *** 物会经过胃肠 *** 进入血液,而后血液将 *** 物带到肿瘤细胞。
但在这个过程中, *** 物会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易于 *** 出体外或发挥 *** 效的代谢产物。
而西柚中所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 *** 内肝脏、肠道 *** 中CYP3A4酶(负责 *** 物代谢作用)的活 *** ,减少 *** 物在肠道的代谢和外排,使 *** 物以平常的数倍乃至几十倍的量进入血液,从而增加了 *** 反应的发生率。
建议大家在服用以下 *** 物时更好不要进食柚子类的食物。
*降压 ***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莫地平)
*降糖 *** (瑞格列奈、沙格列汀)
*降脂 *** (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可、布 *** )
*免疫 *** (他克莫司、环孢霉素)……
长期服 *** 的人群,更好询问医生能不能吃西柚。
02
含棕榈油的食物
棕榈油由于 *** 低、热稳定 *** 好,在各类食物中很常见,如方便面、面包、饼干、薯条、炸鸡、蛋糕等。
Nat *** e ***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棕榈油中的棕榈酸会让肿瘤转移灶的侵袭 *** 和大小显著增加;
而且后续研究还发现,经过棕榈油处理过的棕榈细胞,依旧会保持高转移的活 *** 。这说明棕榈油即便不是长期的使用,也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因此,肿瘤患者在购买一些零食时,更好看一下食物配料表,避开含有棕榈油的食物。
03
含有致癌物的食物
这类食物无论是癌症还是健康群体,都应该少吃或不吃:
①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含酒精饮料;
②二手烟草烟雾、吸烟、无烟烟草;
③加工肉类,包括腊肉、酱卤肉、熏烤肉、火腿肠、培根等;
④中式咸鱼;
⑤苯并芘:在不完全燃烧的状态下产生,常见于炭烤的食物、烟熏肉类或鱼类;
⑥ *** *** :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一定不要吃;
⑦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
来源: *** 回家吃饭
营养专家评出优质蛋白前10名,战胜了90%的食材!最近有朋友发来求助
最近体重又增加了
减肥断断续续一直没有成功瘦下来
因为肥胖身体也出现了很多健康问题
听说有一种高蛋白膳食的 *** 效果挺好
想了解一下这种 *** 真的有效吗?
李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高蛋白膳食顾名思义就是提高了蛋白质的比例,根据我们2022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供能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应该是占50%到65%,脂肪是占20%到30%,蛋白质是占10%到15%。但是高蛋白膳食把蛋白质比例提到了20%到30%,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下降。
这种减重 *** ,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以控制能量,消耗更多热量,甚至具有提高身体代谢水平的优势,还可以增强饱腹感,让患者在减重过程当中能够坚持下去,实现短期内减重的效果,对稳定血糖、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也有作用。当然,食谱也会根据患者的减重情况和阶段做相应的调整。
专家提醒:普通人群用来预防肥胖,控制体重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建议不要用高蛋白膳食的方案来减重,容易增加 *** 的负担,减重人群一定注意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减重周期一般是三到六个月,并且更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优质蛋白质食物TOP10
摄入多少蛋白质最合适?
健康人群:只要能够正常进食,食欲非常好,完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质(55克~65克)。
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肥胖超重、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尽量选择鱼、虾、鸡、蛋、奶、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健身人群:为提高肌肉中蛋白合成效率,往往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但额外补充剂量更好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25克的标准。
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
1、普通人群可以用高蛋白膳食预防肥胖,控制体重;
2、优质蛋白质食物排行:鸡蛋、牛奶、鱼肉、虾肉、鸡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大豆;
3、健康人群完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质。
转自: *** 生活圈
来源: 经视健康家
8月谣言榜丨碘盐可以防辐射?红壳鸡蛋更有营养?并不是刚刚过去的8月,食品领域谣言不少。受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影响,网上传言称碘盐能防辐射;还有说法称长期吃辣会导致胃溃疡、铁锅炒菜能补铁?其实这些都是谣言,一起看看 *** 是什么。
1、碘盐可以防辐射?
约100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受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影响,网上传言称碘盐能防辐射。
*** :北京疾控中心辟谣称,在 *** 事故中, *** 摄入放射 *** 碘后会蓄积在甲状腺内,发生初期保护甲状腺需要一次 *** 摄入“稳定碘”100mg,相当于一次摄入3kg—5kg食用碘盐。而《中国居民膳食指(2022)》中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过量摄入会对 *** 脏器造成负担,还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通过食用含碘盐防核辐射是不可取的。
2、红壳鸡蛋比普通鸡蛋更营养?
约269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有说法称红壳鸡蛋是散养的“土鸡”所生,比规模化饲养的商品鸡生的蛋更有营养。
***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显示,鸡蛋壳的颜色和鸡的品种有关,与营养价值没有关联。鸡蛋壳的颜色主要由蛋壳中的“原小咻色素”决定,原小咻色素含量越多,蛋壳的颜色就越深。而鸡蛋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等,不同颜色的鸡蛋营养差异不大,不用过度关注它们的颜色。
3、长期吃辣会导致胃溃疡?
约204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 *** 上有传言称,长期吃辣会导致胃溃疡。
*** :科普中国对此辟谣称,适量的辣椒不仅不会导致胃溃疡,还有保护胃黏膜、减少胃溃疡发生的作用。经研究表明,辣椒中的辣椒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动力,促进碱 *** 黏液的分泌来保护胃黏膜。不过,虽然吃辣椒不会导致胃溃疡,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胃造成强烈 *** ,如果本身就有胃部疾病还可能会加重疾病症状。
4、吃坚果能溶栓?
约63.3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近期, *** 有传言称,吃坚果能溶解血栓。
*** :科普中国对此辟谣称,坚果本身并没有溶栓的作用。坚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脂代谢,可以保护心脏和血管,维持血管弹 *** ,确实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并不 *** 坚果有溶解血栓的作用,也不 *** 它能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所以,不能把坚果当成治疗血栓的手段。如需治疗血栓,需到医院明确病情后,有针对 *** 地通过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5、铁锅炒菜能补铁?
约367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坊间一直流传,用铁锅炒菜能补铁。
*** :科普中国有文章称,铁锅炒菜的过程中,铁锅与锅铲碰撞会产生微量的铁屑,这些铁屑是三价铁,很稳定,难以被 *** 吸收。同时,铁元素会与食物中的酸 *** 成分产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被 *** 吸收,但是这个过程很缓慢,而且铁元素会受到炒菜的酸度、温度等影响。因此,铁锅炒菜的补铁效果微乎其微。对于需要补铁的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补铁(如猪肝、红豆等)和服用专门营养制剂等方式进行补充。严重的缺铁 *** 贫血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鸡蛋是“理想的营养库”,这样吃更健康鸡蛋,几乎包含了 *** 所需的全部营养,被誉为“理想的营养库”。
除了能够为 *** 补充营养,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鸡蛋还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近日,北京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的研究人员使用靶向核磁共振的技术检测了4000多名参与者血浆样本中225种代谢物,发现适度的鸡蛋摄入,或许能够通过增加血液中心脏健康代谢物的数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升高好胆固醇
鸡蛋摄入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浓度呈现正相关。
这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改善胆固醇代谢特 *** ,从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促进肝脏对坏胆固醇的代谢
鸡蛋摄入量与载脂蛋白A1指标呈正相关。而载脂蛋白A1可以使外周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的水平。
简单来说,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数据推测鸡蛋的摄入能改变机体代谢,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低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此前,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营养素》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28%和32%。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控量:每周食用3~6个
鸡蛋有益,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每周食用3~6个鸡蛋更有利于健康,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低。
*** :水煮更佳
煮鸡蛋是简单又健康的鸡蛋吃法,不需要额外加油、盐,既好消化又好吸收。
煮鸡蛋一定要冷水下锅,待水开后再转小火煮5~6分钟左右关火,然后焖个3~4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进食:蛋黄不要丢
生活中,有些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黄,认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对身体不好。
事实上,健康人群每天1~2个鸡蛋,不仅可以供给营养,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鸡蛋黄富含卵磷脂、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等,有促生长发育、镇静等作用。
中医理论则认为,蛋白 *** 微寒,蛋黄 *** 温,蛋黄、蛋白合食 *** 平,共补气血,助力健康。
责任编辑 *** 雨
来源 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