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北大的邓中夏,后 *** 了哪些 *** 工作,其最终结局怎样呢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0

邓中夏,是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戏份较多的北大学子之一。他在北大学习时的表现,剧中已经有详细描述。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上过北大的邓中夏,后来都干了哪些 *** 工作?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一.与 *** 既是同乡,又是“同门”师兄

邓中夏,字仲澥,又名邓康, *** 4年10月5日出生于宜章的大户人家,他与 *** 是老乡,同为湖南省人。从小学习启蒙于族中所办私塾,后来又先后在宜章高等小学堂和郴郡第七联合中学读书。

1915年,21岁的邓中夏离开家乡,去到省城长沙,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虽然在不同的学校读书,但邓中夏和 *** 也可算是“同门”,因为在长沙时,他们都曾师从杨昌济。

也是通过杨昌济,邓、毛二人在长沙时就互相认识了,在并结下了友谊。邓 *** 小一岁,以兄视毛,且对毛非常佩服。后来的 *** 时期,邓中夏和 *** 一起在红二军团工作,邓中夏常常为大家讲 *** 的战略思想。 *** 就说,邓中夏除了 *** 外,他什么 *** 看不起。

邓中夏对 *** 解释,那是因为 *** 是在中国的农村,组织并且领导着井冈山的农民, *** 实弹地和 *** 的 *** 进行战斗。 *** 的经验是从战争中真实地总结出来的经验。他是正确的,所以我相信他的经验。

展开全文

二.正式踏上职业 *** 道路

1917年,邓中夏与 *** 暂时分别,去往北京,因为他考入了北京大学国文系。正如《觉醒年代》中呈现的:进入北大的邓中夏,开始逐渐接触 *** 主义,并积极参与到 *** 中。

“五四”运动后,邓中夏更加积极地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奔赴各地发表演讲。1919年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 *** 联合会成立,邓中夏被选为总务干事。

5月中旬,邓中夏 *** 北京 *** 联合会前往长沙,向湖南 *** 介绍“五四运动”的情况,不过,邓中夏回湖南并没有呆多久,就又回到北京继续开展工作。

在 *** 先驱 *** 的影响下,邓中夏逐渐向 *** 靠拢。1 *** 0年3月, *** 在北京发起成立 *** 学说研究会,邓中夏参与其中。半年后, *** 发起建立北京 *** 小组,邓中夏也参与其中,成为全国最早的一批 *** 员之一。邓中夏从此正式踏上了职业 *** 道路。

三.成为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

成为职业 *** 家后,邓中夏开始在全国到处播撒 *** 的 *** ,他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到全国各地点燃火种,希望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势。

在北京、在保定、在重庆,他走到工人中、走到 *** 中,他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埋下 *** 的 *** 。

这段时期,邓中夏在工人中广受欢迎,他也更加与工人们打成一片,为后来多次成功发动工人运动,成长为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奠定了基础。

在 *** 一大举行之时,邓中夏正从上海出发,顺长江逆流而上来到重庆。他在重庆发表演讲,推行教育 *** ,发表反帝反封建演说,倡导男女平等、婚姻 *** 等,一直到9月底才离开,因此错过了载入史册的会议(“ *** 一大”)。1 *** 2年,邓中夏参加了 *** 二大,并当选 *** 。此后,他还四次当选 *** 。

1 *** 3年2月,邓中夏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二七大 *** ”,这次 *** 是中国 *** 领导的之一次工人运动 *** 的顶点,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 *** 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1 *** 5年,邓中夏来到广州,组织筹备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成立了 *** ,他担任 *** 和宣传部长。那段时期,他到 *** ,组织了我们熟悉的另一场运动—省港大 *** ,响应上海的“五卅运动”。

在省港大 *** 期间,邓中夏还提出了收回 *** 的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是“ *** 人要自己组织 *** ,自己治自己。”这与现代观念“港人治港”非常相似。

上过北大的邓中夏,后来干了哪些革命工作,其最终结局怎样呢-第1张图片-

四.极其出色的教育家

邓中夏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演说才华,不仅让他能够与工人打成一片,也让他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这在1 *** 3年,邓中夏被 *** 推荐参加创办上海大学并任总务长时,得到充分展现。

上海大学是 *** 合作创办的高校,本来校长是于右任,但是他因太忙了管不了学校事务;后来的 *** 校长邵力子,同样也忙,也管不了,于是当时实际上就是邓中夏主要负责上海大学的全盘工作。

这就给邓中夏提供了不少便利了,他到任后,干了三件事,一是确定学校的教育方向要体现 *** 教育的发展方向,二是 *** 学校建制,三是聘请了一大帮 *** 人以及左派人士任教,包括 *** 、 *** 、恽代英、张太雷、 *** 、李达、丰子恺、朱自清、田汉等等,为 *** 培养了不少后备力量。

到1 *** 4年,学校 *** 中, *** 员和青年团员已经占了一半。与此同时,邓中夏又像在北京时一样,开展平民教育,创办了平民夜校和工人夜校。他还邀请 *** 来上海大学演讲,据说 *** 的演讲是所有人士中更受欢迎的,常常连室外也挤满听众。

结果,上海大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大学”。 *** 、博古、 *** 等我们熟悉的人,都曾在这里学习过。

五.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1932年,受到王明错误路线打击的邓中夏,在闲置一段时间后,被委派负责互济会工作。1933年5月15日晚,邓中夏到法租界找同事林素琴研究工作,结果两人被法租界巡捕房 *** ,关进了监狱。

后因一同被捕的互济总会援救部长林素琴经不起敌人的威逼利诱,供出了邓中夏的真实身份。在狱中,他以 *** 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摧残。

1933年9月21日黎明,在雨花台下,邓中夏高呼“ *** *** !”“中国 *** *** !”口号,为 *** 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总之,上过北大的邓中夏,后来正式走上了职业 *** 道路,并成长为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他最终因叛徒 *** 被捕、英勇就义。邓中夏既是 *** 主义理论家,又是工人运动的领袖。

我们敬仰 *** 前辈邓中夏,注重在 *** 实践中学习马列理论,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也要学习他对理论学以致用、明白要实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想,就要用先进的理论唤起民众的前瞻思想。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标签: 邓中夏 北大 后来 结局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