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回漳看蝶变 心系桑梓谋发展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0

畅叙桑梓情,共筑家乡梦。12月11日,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朱桃香教授应漳河镇 *** 邀请,携母亲环库游漳河,为家乡乡村振兴发展出谋划策。

教授回漳看蝶变 心系桑梓谋发展-第1张图片-

朱桃香教授先后前往新建、三化、罗河、迎接等村,参观了漳河历史工程展览馆、漳河民俗博物馆,打卡了清静庵大桥、香山大桥、道子河大桥、半茶美宿等,详细了解了漳河镇产业结构、布局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对近年来漳河镇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展开全文

“漳河的水真的太清澈了,就像赛里木湖一样,这里的秋景可以和喀纳斯媲美。”沿途经过新建、罗河等村,层林尽染、黄叶如毯的森林美景,绵绵不断、随风轻摆的绝美“芦苇荡”,水天一色、宛若梦境的漳河水,让朱桃香教授流连忘返。“我在广东也看过很多美丽乡村,这些村庄基本都是着眼于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展示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更体现了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新面貌。高铁通车让游客来漳河更加方便了,我们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更应当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消费场景,不断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这个米升我还是小时候见过……这个木屐我 *** 以前都还有一双……还有这织布机、风车、背篓、摇窝,现在看到真的好亲切。”在漳河罗河村民俗博物馆,朱教授感慨万千。博物馆内共有16个展区,按照红色文化、生产用具、生活用品、纺织布衣、文化用品、陶器、耕读传家等区域,汇集各类展品5000多件,一件件带有时间记忆的老物件诉说着尘封往事。

“文化是灵魂。我在广州就被‘车陂龙舟景’的盛况深深震撼。每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广州的大小河涌早已热闹非凡,各村划着龙舟、顺着水网,一站站探亲,龙舟串起了新乡情。我们漳河有红色文化、有农耕文明,也应当进行深入挖掘,讲好漳河故事。”朱教授一边说着,一边从 *** 里找出赛龙舟的 *** 和大家分享。

沿途经过袁冲村,朱教授在听到村里在发展红薯产业时说到:“在广东生活这些年,发现当地人都喜欢吃番薯,我特别喜欢吃湛江的白皮‘人参薯’,味道软糯香甜。那边非常注重农业品牌的打造,所以各类番薯 *** 都很高。漳河的柑橘、果冻橙品质真的很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不断赋予品牌价值,让好产品真正卖出好价钱。”

朱桃香教授感慨地说到,“高铁通车给家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土生土长的漳河人,看到家乡的变化我倍感振奋。今后我也将继续努力,积极推介宣传漳河,为家乡代言,邀请更多朋友乘坐高铁来荆门旅游。”

审核: 叶玉兵

编辑:陈诗仪 向梦丹

撰稿:万思平

来源:漳河镇

标签: 桑梓 心系 教授 发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