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捧圣壁画复原图
有龙则灵,
于斯为盛。
即将回宫,
何日相逢?
10月22日,
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发布了一条特别的撤展公告。
公告表示,
正在该馆展出的展览
《有龙则灵——山西龙王题材壁画巡礼》
最后一个单元有一个特展室,
展出的是明代《五龙捧圣》壁画。
这幅壁画将于11月4日(周一)撤展,
归还永乐宫。
▲社交媒体上,五龙捧圣壁画备受瞩目、反响热烈
展开全文
那么,
这幅壁画来源于哪里?
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其实
这件特殊的展品,
原藏于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玄帝庙。
据永乐宫所藏上世纪60年代
《永乐宫祖师行祠施工说明书》记载,
玄帝庙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原名祖师行祠,
原址位于芮城县永乐镇西侧。
永乐宫迁建时,
因玄帝庙所处区域亦属于三门峡水库淹没区,
故决定将玄帝庙和其殿内壁画
一起 *** 至永乐宫新址,
现位于永乐宫新址中轴线建筑群东路。
▲永乐宫祖师行祠施工说明书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何为玄武?
何为龙王?
北方更高神祇——玄武
玄武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代天文学家将黄道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战国以后将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以四灵命名,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 *** 、北方玄武,汉代以后,人们将龟蛇作为北方七宿玄武的象征,并开始奉祀。唐 *** 始出现专门祠观祭祀玄武,北宋真宗时,为了避赵玄朗的讳将玄武改为“真武”,封号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
玄武在道教神祇的地位不断提高,道经载“玄武和黑翊、天蓬、天猷四位圣君受北极紫微大帝管辖,统领三界,掌握五雷,分司领治”,真武 *** 开始盛行。
南宋时,玄武日益人格化,传说其为净乐国太子,入太和山修道,镇守北方,统领真武之位,其形象多位持剑神祇,披发跣足,龟蛇相伴。
元代,玄武被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称为北方更高神祇;明成祖时,加封其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公观庙堂,永乐宫现存玄帝庙也因此而兴建。
▲玄武天蓬天猷翊圣真君水陆画
明代 绢本 设色描金
高119.2厘米 宽62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确保风调雨顺的神灵——龙王
龙王的由来,一是因为 *** 传入中国而带来的概念,相传浴佛的龙王是难陀和优难陀, *** 里还有五龙王、七龙王、八十一龙王、一百八十五龙王之说,还有 *** *** 等,其主要功能是护持佛法,导祐众生。二是中国传统的对龙的崇拜和对于王权的拥护,龙王是善于变化、兴云布雨、利用万物、统领水族的首领,在民间也是祥瑞象征,甚至是帝王 *** 的化身。道教中的龙王主要是四海龙王、五方龙王、诸天龙王、三十八山神龙王和二十四向神龙王等。龙王的职能主要是兴云降雨、消灾致福的功能。
本次展览特展展出的明代“五龙捧圣”壁画是一幅难得一见的玄帝与五龙主题的壁画精品,自明成祖加封真武大帝北方更高神位之后,真武 *** 极为兴盛,《武当福地总真集》中“五龙灵应官传记”载:玄帝升真之时,五龙掖架上升,以其旧隐为奉真之祠。此幅壁画就反映了玄武大帝修行 *** 之时,由五龙护佑而升为神祇场景。
画面中,玄帝位于 *** ,面容紫色,龙眉凤目,着玄色(黑色)龙袍铠甲,手持长剑,青红两色飘带飞舞,有圆形红色头光,背景祥云密布。五位龙王手持圭表敬立周围,其中两位龙王背露龙鳞,脚踏祥云,衣带飘飞,做护佑飞升之状。壁画构图以玄帝为中心,形象高大,五龙王环绕四周,尺度矮小,对比和突出了 *** 的形象。整幅壁画颜色鲜艳,局部使用沥粉贴金表达和装饰图案,绘画和装饰技法高超,是明代同一题材壁画的珍品。
▲明代“五龙捧圣”壁画原件
永乐宫藏五龙捧圣明代壁画高3614厘米,宽3280厘米,迁建 *** 时整幅画面切割为8块(画面6块,周边装饰2块),切割时避开了玄帝与龙王的面部,壁画切割后每一块都按照永乐宫壁画迁建的 *** ,加固画面,减薄画背并粘连方格式木框,单独保存。2023年,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对该幅壁画进行了修复。
▲永乐宫玄帝庙《五龙捧圣图》(局部)
图源:山西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
▲芮城永乐宫玄帝庙五龙捧圣图
1959年,
随着永乐宫的整体 *** ,
玄帝庙也一同迁移,
原大殿内的五龙捧圣图,
也随永乐宫的壁画一同搬至新址。
此次是壁画 *** 修复后,
首次对大众展出。
岁月流转,
永乐宫的壁画默默见证了历史的风雨沧桑,
却依旧坚定屹立。
如果你有时间,
一定亲自来看看!
永乐宫是我国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全真教祖庭,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元代宫廷建筑、举世瞩目的 *** 工程、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享誉华夏、名扬四海!
它修建于唐末,原本是著名道学家吕洞宾的家祠,金代易祠为观,随着元代全真道的兴盛,元太宗窝阔台敕令升观为官,名为大纯阳万寿宫,因地处永乐镇招贤里村,亦名永乐宫。从1247年动工修建,到1368年壁画彩绘完成,整个工程延续了一百多年,几乎与元代同始终。
永乐宫壁画在艺术风格上,综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 *** 技法和风格,构图宏阔,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尤其是三清殿《朝元图》400多平方米的画面上,数百个人物、器皿,以及飘动的云彩姿态万千、生动传神,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以线为骨、用线状物传神的独特之美,
画中人物的胡须、云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尖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渐变粗、变淡,远远看去,人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即所谓的“毛根出肉”画法。
如此精美、准确、生动的用笔,反映了画工对解剖、 *** 学的理解,而笔的运行也做到了准确、舒张、刚健,不允许有丝毫败笔,显示了高超的绘画技艺。
这种画法不但继承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被认为是东方14世纪 *** 画中的重要作品,素有“东方画廊”的美誉。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永乐宫壁画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 *** 元代壁画艺术更高典范,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古代壁画之翘楚”!
来源:运城文旅
责编:石鑫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