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丑2》全面失败,看“超级英雄 *** ”的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0

文|令狐伯光

今天最后来写一写《小丑》,这部 *** 确实是后超级英雄时代的一个 *** 了,之一部 *** ,第二部结果急转直下,毕竟和“漫威宇宙”那种玩意儿相比,大家真把之一部当神作。

之前写了多篇文章分析这部 *** ,今天最后写写,主要是从 *** 本身。

《小丑1》虽然成功,但观众的注意都在黑化成小丑的“爽”上,几乎忽视了亚瑟的,相信导演并不喜欢这样,所以小丑2把小丑拽下神坛,成功打脸了现实中对小丑这一角色疯狂极端神化的人群。现实中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把小丑当做英雄,他们崇尚 *** 和混乱,但他们没有胆量和能力。

在《小丑1》中亚瑟做到了,所以小丑成了他们的精神偶像,觉得小丑酷毙了。但亚瑟心里怎么想,他成为小丑后他的内心挣不挣扎,痛不痛苦,几乎无人在意。就像 *** 中的哈莉一类人,你是小丑,我追捧你,认你为王,你说我不想当小丑,我想做我自己,那不好意思,我们不熟。

所以我认为《小丑2》是在对小丑进行祛魅,去关心像亚瑟一样的苦命人,不要让更多“小丑”产生,而不是去想成为“小丑”。

展开全文

这个片不是很烂,在我看来这部甚至比之一部更有深度,更 *** ,主要是这部太意识流了,太过抽象了,用歌舞来描写亚瑟的心理变化这点真的很巧妙,但是相应的理解门槛也就高了,没有之一部亚瑟黑化成小丑的故事线那么明确。

主要你得对上这第二部的电波,对上了就是很好的片子,如果要是对不上电波,也不喜欢歌舞,那对你来说这片对于你来说就基本上是烂片了,没有多少大场面,结局也没有大家想的小丑带领信徒烧毁哥谭,有的只是亚瑟被更加疯狂的信徒拿刀捅死亚瑟,造神然后弑神。

这确实是很不符合常理的存在,这也是这个片子最难被理解的地方,我认为自始至终都没有真的小丑,有的只是亚瑟,当 *** 最后一幕法庭上亚瑟讲明了之后,信徒的信念也就崩塌了,小丑没有存在过,或者也存在过,但是被亚瑟给 *** 了下去。

哈利奎因爱的也是小丑而不是亚瑟,哈莉奎茵走了,信徒们 *** 的是小丑也不是亚瑟,于是亚瑟就死了,最后一幕 *** 亚瑟的那个信徒在杀完亚瑟之后用刀子划开了自己的嘴角,用血液涂红嘴唇,依偎在墙上狂笑,那一刻在我看来他可能就是新的小丑。

毕竟这是哥谭对吧,小丑死了,下一个也会重新出现,这部 *** 我觉得不是烂片,嘎嘎的嗓音,凤凰叔的演技,艺术造诣极高的色彩和构图,它本来应该是部好看的 *** ,但确实很令人觉得奇怪。

《小丑2》放大之一部的缺点,其实说实话之一部也有点无病 *** 的感觉,小丑可以偏激,但外在世界不以其意志为转移,之一部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刻意的放大各种社会矛盾,但好在之一部的表演很优秀,小丑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很好的让观众忽略外在世界的不合理。

(所以有人能从之一部里解读出“小丑本 *** 不坏只是被社会变坏”我是有点没法理解的)。

第二部本该在之一部的基础上让这个世界的设定变得合理,毕竟观众都知道哥谭市其实是一个架空的充满恶意的都市(但这点之一部体现的不够,相反,之一部更像是把小丑设定为哥谭 *** 的原爆点)。

我个人不喜欢之一部的内核,因为它太小了,社会影响小丑,小丑撼动社会秩序,集中于个人的叙事。但我还是对它有很高的期待,原因就是演员,编剧笔下的小丑精神状态是极度“非人”的,但演员就是能演出小丑的这种精神,让观众能“阅读”到这样一位精神病人的心理过程。

有这么出色的演员,又有诺兰三部曲珠玉在前,哪怕还是从小丑个人视角进行叙事,小丑对于人 *** 的思考,小丑与韦恩家族的对手戏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内容,比如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小丑为什么执着于考验人 *** ?考验双面人,考验蝙蝠侠,乃至蝙蝠侠2最后那一场,考验罪犯和哥谭市民。

蝙蝠侠里小丑输了,还输得很不体面,这一作里完全可以让他赢,完全可以给观众展现一个更现实主义的黑暗故事。可惜这一部什么都做不到,我不是很理解引入小丑女的作用,精神病人与精神病人的爱情共鸣比之之一部的内核都差了太多。

《小丑2》要是个平行同人,然后把各自歌舞剧、节奏平淡的问题、女主奇奇怪怪的剧情等等都改掉,我觉得还能接受,但是它是《小丑》的续作,都不止是狗尾续貂的烂尾,更是彻底 *** 了1中的人物成长变化,而是成了初登场的善良懦弱但是努力给别人带来笑容的亚瑟。

《小丑2》彻底改没了1中的优点,1在“真真假假”的叙事抉择做得很好,两种选择都能说得通,大家讨论得津津有味;2中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真实还是幻觉,但是这在外人眼里就是主角沉溺于个人世界的幻想,特别尴尬和神经,倒是有个“小丑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稍微不确定。

但是她不论是真是假都让剧情很一言难尽;大型PUA现场,如果女主确实有这么个人,观众观感就是神经 恶心人;如果是妄想,主角自己捏的,那她的很多行为又不满足“ *** ”的投射和引 *** ,出格太多。

《小丑1》中小丑非常具备“反派魅力”,现实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善良的好人 *** 疯,腐烂的社会环境土壤里面催生的毒果,恶龙的诞生;从精神病的个人幻想编造故事角度解释,这个主角也具备极强的 *** 倾向,特别疯子,然后《小丑2》直接打回“可怜的亚瑟”。

之一部中人物的变化曲线全部被否定了,彻底被 *** ,观众自然很膈应,合着主角是神经,把前面当真的我也是,抱有原班人马期待的自己更是,这一波真是乐麻了,去看纯粹是“我就好奇这坨大的,到底咋样”的迎难而上。

如果设置主角他就是个无辜的, *** 过来定罪的,被 *** 、 *** 、折磨逼疯了,甚至自己都信任自己是 *** 魔,但是本 *** 善良又不允许他去做坏事的“可怜底层人倒是还说得通,但是主角他又“不无辜”。

设定上 *** 放火的事情都是 *** 的,但是又没能洗白, *** 狂 第二人格,责任甩锅 还想洗地说“他很可怜”;叠加就是很膈应。

《小丑2》确实不算是一部纯粹的烂片,它还是有不少导演的表达和视听编排上的优点的。但这部 *** 更大问题其实是出在 *** 上,这是一部“高投资商业作品”,那它的受众群体必然是大众而非一部分影迷。

那就问题来了,既然受众群体是大众,必然需要一个能让大部分观众都接受的故事,否则大概率会在票房和大众口碑上遭遇失败,这对于一个商业 *** 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这部 *** 中导演试图去解构之一部中的“小丑”这个符号,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解构的方向其实放在一部商业 *** 里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对于后半部分的处理太过私人化和情绪化,这种处理手法其实更像是一部“非IP向的原创 *** ”会使用的手法。

说好听点是太大胆了,说难听点就是导演根本没考虑过,这部 *** 本身的受众问题。因为这是一部DC *** ,受众必然是“大众”和“DC粉丝”,那大部分的DC粉丝满意这个故事吗?我想是否定的,那大部分的 *** 观众会喜欢这个故事吗?

票房和口碑上也都反应出来了,如果导演没在这点想清楚,从而无法平衡好个人艺术表达和商业要求,那这部 ***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部方向 *** 错误的 *** 。只能说如果导演当时拿的预算不高、拍的是原创 *** 而非IP *** ,那这部 *** 的方向和表达是完全可以成立的,错就错在它是一部“DC的商业 *** ”。

毕竟,不管食材再怎么优秀,它不 *** 做出来的菜好吃,这部 *** 更大的问题就是不好看。一部优秀的影片在于他能够让本不是受众的人都能静下心来品尝,即使不喜欢这个结局也能坦然承认这是部好片。

而现实就是它只是部极具个人风格的小众片,谈不上高级也谈不上多有深度。另外我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有些网友一些自诩清高的人又何尝不是又一场造神的狂热分,也许这本来就是一场轮回,新生又毁灭造就了另一批的新生。

这反而比 *** 本身更像小丑,毕竟大家都是乐子人。

从《小丑2》全面失败,看“超级英雄电影”的堕落-第1张图片-

标签: 小丑 *** 失败 全面 英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