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6日-10日)上海江桥 *** 市场蔬菜混合均价409.4元/百公斤,环比上周的397.6元/百公斤,增加11.8元/百公斤,增幅3%。
本周蔬菜混合均价整体小幅上涨。近期全国各地天气大回暖,3月4日,上海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相比常年提前近10天。当前蔬菜供应处于冬、春两季转换衔接期,冬季货源开始收尾,春季货源刚刚上市,各地蔬菜生长旺盛,供应形势整体向好,末端供应链越发稳定。现阶段行情处于产区轮换期间的正常波动。
周内各种蔬菜 *** 跌多涨少。
- 由于地产叶菜供应足,带动云南叶菜 *** 继续回落。
- 香椿、竹笋、新土豆、新蒜苔等“春菜”随着上市量的增加, *** 开始走下坡路。
- 黄瓜、丝瓜、苦瓜、西葫芦等瓜菜经历了上周的持续回落后,本周 *** 开始回稳。
- 散菜花、西兰花、豆王、芸豆、玉豆、螺丝椒、圆椒、尖椒、线茄、圆茄上市量增加, *** 稳中有跌。海南辣椒 *** 依旧坚挺。
- 鲜食玉米、小米椒、番茄、大白菜产区货源收紧, *** 不同程度上涨。
本周入场量与上周基本持平,整体波动下行。一方面江浙沪市民喜爱的时令蔬菜蚕豆、竹笋继续增量来场,周三单日蚕豆销售量达700余吨, *** 更加亲民。同时近郊地产菜 *** 明显回落,对于现阶段一部分客菜品类受到冲击,市场购买力下降,周后期走货速度有所放缓。
后续,本周末一股强冷空气将横扫我国大部地区,除了猛烈降温,还将带来大风、雨雪、沙尘等天气。农户应提前做好防护,预防“倒春寒”天气对蔬菜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从后续天气来看,入春后回暖的大趋势仍未改变,冷空气只是“小 *** 曲”,预计蔬菜行情依旧会处于季节 *** 下降区间。
01大白菜
去年秋季产区货源充裕。湖北、江苏产区大白菜更是出现严重滞销,田间地头货源积压,直接影响到了后续冬季大白菜的销售。这也是秋冬期间大白菜 *** 长时间保持在0.3-0.4元/斤的主要原因,大白菜长期低价的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中都比较罕见。本周大白菜 *** 受产区转换推动,小幅回暖,市场销售 *** 来到了0.4-0.5元/斤,环比有着0.1-0.2元/斤的上涨。
近期各地气温迎来大回暖,湖北气温较常年大幅偏暖,部分大白菜“抽薹”,失去商品属 *** ,产区货源收紧,但由于整体品质下滑, *** 依旧相对稳定。带动本轮 *** 上涨的主要因素还是浙江温岭春季茬白菜上市,拉高了整体售价。
后续,3月底山东临沂、青州的大棚白菜将进入集中上市期,预计近期大白菜 *** 会呈现冬春两季产区转换期间的正常波动。
02豇豆
海南是我国冬季豇豆主要供应产区,全国各地经销商云集于此,受产区货源紧俏影响,今年冬季以来豇豆成了“黄金豆”, *** 一直居高不下,持续时间之长同样历史少见。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商户反馈,去年播种时段受 *** 影响,一部分豇豆未正常播种,面积有一定减少;
②近年来,海南当地对 *** 使用监管更加严格,如果发现使用了禁用 *** ,田间豇豆只能直接拉秧处理,这也是豇豆面积减少的原因之一;
③气候异常对豇豆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今年豇豆卖相比往年差,但 *** 却比高出一截。
直至本周市场销售价出现回落,从上周的6.8-7.0元/斤回落至5.8-6.0元/斤。主要是因为海口新一茬豇豆集中上市,货源供应情况好于前期,同时为了防止“农残超标”造成损失,收购商们更加谨慎,基本都是按需 *** ,供需关系得到缓解, *** 也松动下行。
03小米椒
去冬今春,辣椒整体行情犹如“过山车”,前期,后期红红火火。小米椒的行情却是姗姗来迟,直至本周小米椒终于出现小幅上涨。
从市场商户反馈来看,小米椒冬季中行情长时间低位运行,导致部分农户放弃管理,甚至再度出现拔秧情况,加之今年异常气温影响,该阶段产区货源环比减少。另外,原本已经发展壮大的 *** 产区近两年受 *** 影响,种植面积有所减小。
可以说,本轮 *** 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而后续每年4月,小米椒产区轮换,加之现状各产区米椒有提前下市情况,预计后续小米椒低价情况不会在出现,现市场小米椒 *** 价60-65元/箱(9斤),环比有着20元/箱的上涨。
04香椿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句俗语是“适时而食,不时不食”,而三月正是吃香椿的时节。每年早期香椿空运而来, *** 至高使得香椿被称作蔬菜中的“爱马仕”,今年2月下旬期间,云南一袋香椿芽来场, *** *** 高达350-400元/箱(3.5斤),最近重庆香椿也开始入场。
近期香椿 *** 明显回落,云南香椿100元/箱,重庆香椿120元/箱, *** 环比大幅回落。今年的早期香椿价相比去年便宜,主要是去年云南产区受大风、冰雹影响“一椿难求”。后续,随着气温阶段 *** 的上涨,香椿 *** 也将必定开始回落。
乡村振兴·垄上行 | 玉米全产业链打造“黄金名片”通辽市是 *** 重要的玉米主产区,玉米年播种面积保持在15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50亿斤以上。今年,通辽市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个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玉米就地转化率,推动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全链条发展。
邹乌兰 *** 台记者
通辽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今年通辽市的玉米播种面积有1700多万亩。而且今年通辽市优化了玉米的种植方式,我现在是在一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在玉米里面套种大豆,不仅玉米不会减产,而且还能多收一茬大豆,增加农民的亩均效益。
盛夏时节走在通辽市的田间地头,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今年,通辽市已播种11.3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
宝中 通辽市开鲁县飞机场村村民
有技术员指导,种出来效果现在看不错。玉米该打多少还是多少,大豆保守说也得每亩400斤。
今年,通辽市玉米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91万亩。在开鲁县的玉米地里,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民种植刚刚引进的密植高产玉米品种,每亩玉米种植由以前的4000株增加到现在的6000株。
左明湖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每亩增产在200斤左右。
邹乌兰 *** 台记者
当金灿灿的玉米从农田来到这里的生物医 *** 开发区,经过氧化、萃取、发酵等工艺,可以衍生出6个系列160种产品,随着玉米精深加工企业的不断入住,园区全部达产后,每年可转化玉米520万吨。
目前,通辽市已经形成了氨基酸、淀粉糖、黄原胶等200多个品种的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玉米加工转化能力达到505万吨,产值超过500亿元,占通辽市全部工业产值的15%。
来源: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 整理的完全版海底捞食材清单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 *** 作者本人 |作者:正版王小帅
别再被抖音快手上20块钱吃海底捞的 *** 骗了,那种靠点清水锅自己调锅底,靠吃小菜、小零食和主食假装吃火锅的吃法简直弱爆了。想吃海底捞也可以既吃的痛快又省钱,毕竟我为你搜罗了海底捞的供应商,同样的品质,更低的价钱,还不用等位置。买些屯在家里,想吃的时候随时可吃。
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 锅底
海底捞的锅底是由一家叫做“颐海国际”的供应商提供的。
我们提供从火锅底料、火锅蘸料到中式复合调味品等全面产品种类,并专注于中高端市场。我们凭借「海底捞」品牌销售我们各产品线的产品。
颐海本身就是海底捞的子公司,专门为海底捞提供火锅底料。
而07年颐海拿到了海底捞商标永久 *** 权,13年从海底捞集团拆分,16年赴港上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8年的时候凭借海底捞品牌,已经成长为这个市场的头部品牌。
他家在天猫也有旗舰店, *** 海底捞相关的调料。但是我推荐的则是这款,30块钱左右就可以买到一盒好吃方便的自发热小火锅,重要的在于方便。
所以处于成本的考虑,毕竟值得买上的各位值友都是精打细算小能手。其实我更推荐买他家火锅底料的商业版本。
比如这款,悦颐海的1公斤菌汤底料加一公斤的番茄底料,一共才不到60块钱。平均每袋才28.5元,而3袋装的海底捞200g的番茄底料就要卖到38.7元。哪个更值得买就不言而喻了吧?
同样的麻辣香锅的底料也是悦颐海的 *** 价比较高,比海底捞品牌的基本上要便宜一半以上。
除了火锅底料,他家出产的酸汤鱼调料也值得一试。
二. 生鲜食材
海底捞的生鲜食材大部分是由一家叫做“蜀海”的供应商供货的。而跟颐海类似,蜀海也同样曾经是海底捞的子公司,于07年从海底捞中拆分出来 *** 运营。所以这样看起来,海底捞真的是一家非常有趣的公司,别人都是找代工厂找供应链,而海底捞是把自己做成了代工厂和供应链。
而且蜀海这个供应链做得还是相当成功的,从官网的合作伙伴列表中可以看到,包括像许小树、九毛九、金鼎轩、新白鹿等等这些国内知名的餐饮企业都是由他们来提供食材的。
天猫上直接搜索蜀海旗舰店,就可以轻松愉快的开始购物啦。
这两天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鸭肠,从天猫店买既不用担心分量不足,也不用担心新鲜度不高, *** 还便宜。
鸭掌也备上一份,爽爽脆脆,有嚼劲儿,好吃的不得了。
每次海底捞必点的虾滑,里面有大颗的虾肉粒,鲜味儿十足。
千层和毛肚当然也少不了,这都是我涮火锅的C位食材。
巴沙鱼片好吃,又没有刺儿,最喜欢了。
还有爽脆可口的黄喉,怎么能少的了。
脆骨鱼豆腐,鸡软骨和新鲜鱼糜的奇妙组合。不但涮锅可以吃,平常下方便面小馄饨也可以煮几颗,非常完美。
在这里诚意推荐一下他们家的组合涮锅套餐。海陆空10件套,什么鱼滑、鱼豆腐、千层、百叶、鸭肠、郡肝等等等等,想吃的都有。
才 *** 块钱,6、7个人吃到吃到撑,算上锅底跟小料也不会超过300块,就这么一顿,要是在海底捞吃大概需要多少钱?怎么也得600!还得说是打折后!
话说虽然蜀海也是海底捞的肉类食材供应商,但是确实不推荐在他们家买肉, *** 价比不高。
三. 牛肉
海底捞小料台的牛肉粒儿是伊赛供货的。话说伊赛的肉类品质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略强于恒都。而且他家牛肉粒也没有其他零售渠道,应该是 *** 海底捞的。
肥牛卷,低价满减和优惠券,淘金币足够的话可以抵扣掉50多元,最后实付46,15块钱一斤,超市都没有的 *** 啊。
他家的手打牛筋丸也不错, *** 比较合适,喜欢的也可以入手。
四. 午餐肉
海底捞午餐肉的供货商叫做美宁食品。
他家的火锅午餐肉确实不贵,味道也还不错。
还有牛肉午餐肉罐头可以选择,这个也不错。
还有一个虽然海底捞没有,但是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的红烧肉罐头,这个的味道也还不错。
但是建议大家不要尝试猪肝午餐肉。在上世纪物质匮乏的80年代,我勉强还可以吃一点点。最近一段时间忆苦思甜又想起这玩意儿了,买了一罐打开完全没有吃就扔掉了,堪称罐头界的黑暗料理。
五. 蘸料
牛肉酱则是吉香居供货,相信常逛京东的各位值友对这个牌子应该不陌生吧?
这个肉酱的组合确实挺好吃的,就算是平常拌饭拌面也是个好选择。
辣椒干碟蘸料则是四川翠宏食品供应的。
这个是香辣蘸料,口感挺好。配合小酥肉之类的都不错。
*** 干碟则更有四川味儿,适合喜欢四川风味的小伙伴选择。
六. 小零食
旭源食品的妙脆角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同样也是海底捞供应商。
他家的锅巴也很好吃,喜欢吃锅巴可以一起带走。
每次临走都会厚脸皮跟服务员多要几袋的黄金玉米花,是紫东食品供货,天猫上同样也有旗舰店。
还有同样好吃的黄金玉米豆。
原来就很喜欢吃口水娃家的炒米。后来发现海底捞的供货商也是他们,果然吃货所见略同。
七. 啤酒
优布劳是海底捞的独家啤酒供应商。但与其说他是一家德国啤酒公司,倒不如说他是一家有着德国外壳的中国企业。之一次关注到这个品牌是和 *** 温暖的抱抱推出的联名啤酒。 *** 挺好看,啤酒也挺好喝。
*** 不便宜,不过为了我们的在家体验海底捞,豁出去了。
现在为了迎合部分女 *** 消费者,很多啤酒厂商都推出了果味啤酒。个人感觉 *** 的有点闹,荔枝的很特别,百香果的挺好喝,草莓的味道浓郁,柠檬是我的更爱。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推荐的全部内容了,按照清单去买,保证你在家花1/3的价钱吃到原汁原味的海底捞。
新华社长春7月9日电 题:保护黑土 守好粮仓——来自东北“黄金玉米带”的田野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
进入七月,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的东北松嫩平原满眼绿色,青纱帐里,玉米正拔节生长,生机勃勃。
这是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近两年,吉林为推进黑土地保护营造新环境、研发新技术,保护 *** 耕作加速应用,大批青年科研人员扎根乡村一线。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有了新追求,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黑土、守好粮仓、绿色发展,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新环境:政策法律赋能 保护推广提速
这些天,吉林省多地持续阴雨天气,不少农田出现积水。走进梨树县高家村的保护 *** 耕作示范田,地里看不到积水,泥土松松软软。“这是保护 *** 耕作的功劳。”当地种粮大户杨青魁说,土壤通透 *** 强,玉米抗旱抗涝,产量也更稳。
这是在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拍摄的玉米地(2022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今年,梨树县近300万亩适宜耕地采取保护 *** 耕作,占玉米播种面积近 *** 。过去,农民受传统耕作意识影响,梨树县保护 *** 耕作推广一度较为缓慢。但这两年,保护 *** 耕作加速应用,全县300多个村建立近千个示范基地,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
大面积推广得益于各项政策支持。梨树县 *** 十余个推进保护黑土地的相关文件,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从政策宣传到资金使用、技术示范,各项政策向保护黑土地倾斜。
在依法护土上,吉林重拳出击。2021年,查处 *** 黑土资源犯罪案件18起。《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吉林持续打击涉及黑土地违法犯罪行为。
组织建设上也同步发力。去年以来,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黑土地保护管理机构,建立“田长制”……吉林把保护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基层组织。
种了20多年地的四平市铁东区农民高志国说,过去只想着多打粮,不考虑别的,但现在知道了,保护土地人人有责。
政策推动、法规约束、 *** 监督……全社会正形成参与保护黑土地的氛围。特别是在乡村,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应用保护 *** 耕作……“黄金玉米带”上掀起黑土地“保卫战”。
今年,吉林省将12亿元保护 *** 耕作补贴提前拨付到各地。农安县将补贴标准从去年每亩55元提高到70元,大大提高农民积极 *** 。东北多地还将免耕播种机等保护 *** 耕作机具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加大推广应用。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大部分土地采取了保护措施。多年保护让村民看到了粮食作物抗灾稳产的效果。陈家店村又陆续添置多台免耕播种机。该村65岁的农机手董桂文说,虽然岁数大了,但为了保护黑土多打粮,大家都干劲十足。
从2020年的4000多万亩,到今年的超8000万亩,东北地区保护 *** 耕作面积增加3000多万亩。根据《东北黑土地保护 *** 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东北地区70%适宜耕地都要采取保护 *** 耕作措施。
新技术:“上天入地” 高效精准
在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农民驾驶农机进行秋收作业(无人机照片,2021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无人机挂载着一台小型设备绕着农田飞行。不一会儿,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壤肥力数据地图就出现在地面显示终端。这台机载设备叫黑土地信息无人机载高光谱感知设备。
“这些航天航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如今用在黑土地保护上。”中科院长 *** 机所精准农林创新室科研带头人谭鑫说。借助高精度探测功能的仪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状态等信息实时掌握,监测效率大幅提升。
农安县合隆镇农民使用新设备后表示,精准掌握土地肥力数据,这个高科技设备对生产很有帮助。
近年来,翱翔天空的“吉林一号”卫星,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它时刻关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经过处理的卫星影像,可对农作物进行长势分析、墒情分析和 *** 情况判断。如今负责运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梨树县等地合作,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吉林省东辽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向楠在试验田里观察覆盖作物(2022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高科技设备助力,让黑土地保护更加高效。地面上,科研人员也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更精准对接农业生产与土地保护需求。
在吉林省东辽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向楠和10多位同事最近一直在田间观测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李向楠介绍,这片土地应用了玉米套种毛叶苕子等覆盖作物的新栽培技术,有了这些作物在垄间覆盖,能减少水土流失,把珍贵的黑土留在地里。
东辽县丘陵、林地多,每到雨季土壤流失严重。“过去一些地块土层常被雨水冲走,耕层越来越薄,影响粮食生产。”种粮大户邱国刚说。
情况在李向楠等人到来后有所改善。科研人员在此建立近1000亩的生态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多种覆盖作物的玉米套种方案投入应用,农田保土保肥效果明显。
去年,当地组织500多位种粮大户来示范基地参观学习,邱国刚很快被这些新技术折服。今年,他经营的大部分耕地都上了新。
在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 *** 沙野(左)和郭雯清观察玉米样本(2021年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这是中科院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示范区之一。目前,该院上千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青年突击队”,扎根乡村一线,开展黑土保护技术研究。
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
从黑龙江的高寒黑土区,到吉林中部的黑土地核心区,这些地方正成为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众多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主阵地。他们精准分区施策,尽展十八般武艺,让各项黑土地保护技术和设备大显神通。
新追求:越来越多农民爱上“绿色种植”
在吉林省梨树县泉眼沟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在田里查看不同种植方式的作物长势(2022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在梨树县泉眼沟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正在田里查看不同种植方式的作物长势。
张文镝采取保护 *** 耕作多年,玉米产量保持稳定,今年他在实施保护措施的地块上又开展米豆间作等种植方式,试验高产高效的种植方案。
这几年,随着黑土地保护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农民不再满足于仅仅保护耕地。“保护黑土地不仅为了防止土地退化,还要通过‘绿色种植’实现增产增收。”张文镝说。
在梨树县,像张文镝这样采用“绿色种植”的新农人越来越多。粮食产量更稳、品质更高,也让粮食加工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愿意与张文镝这样的新农人合作。
去年以来,梨树县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生产单元,探索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种粮大户采取保护 *** 耕作,进行标准化生产,并与农资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合作,串联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规模化‘绿色种植’节本增效,300公顷土地农机作业成本降低1万多元,农资成本减少18万元,粮食损耗减少十几万斤。”张文镝说。
这是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的稻田(2022年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近几年,农安县创建了5.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种植技术的普及让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
在农安县小城子乡西王家村的稻田里,稻香扑面而来。过去,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使水稻卖不上价。“现在开始注重保护好土地,开展绿色生产。”种粮大户王在新说。
每年春季备耕期,王在新将水稻秸秆和合作社养殖场里的鸡粪还田。有机肥料、生物防虫, *** 残留越来越低。“土地好了,种出了绿色水稻。”王在新说。
如今,西王家村建起水稻加工厂,注册了品牌,每亩稻田比过去增收上千元。王在新说,绿色种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现在农安县建立覆盖20万亩土地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体系,对土壤 *** 残留、重金属含量,水源污染等指标进行 *** ,推进化肥、 *** 减量,引导农民保护土地,绿色生产。
吉林省还聚焦粮食作物推进绿色防控、统防 *** 等技术示范推广,全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水稻认证面积超500万亩。
随着黑土地保护的不断深入,如今的黑土地上,多种黑土地保护技术广泛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绿色发展理念打品牌、搞加工,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蓝图正在加快形成。(记者陈俊、宗巍、薛钦峰、孟含琪)
订单农业种出“黄金豆”2022年 *** 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坚决履行农业“国家队”的职责使命,计划种植大豆95.1万亩,较2021年增长10万亩。
大豆是集团的农业主栽作物,如今更成为履行国家使命、助力企业发展的法宝。
政策支撑扩大种植规模
集团拥有耕地面积125万亩,下属农牧场公司地处松嫩平原过渡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大豆生长。集团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综合生产能力强,是我国大豆种植的重要生力军之一。
“如今大豆种植的政策好,国家补贴力度大,同时受国际形势影响,国内的大豆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大豆产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集团农业处副处长黄金平介绍说。
2021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 *** 任务。为此,集团大力宣传土地轮作补贴和大豆生产补贴政策,提高职工种植意向,确保大豆种植面积稳步提升。
从 *** 到化肥 精心优选保质量
“今年的大豆种植品种以黑河43、北豆51、华疆34号、嫩奥8、佳豆30、嫩奥4这五种为主。其中黑河43蛋白质含量40%-41%,油脂含量19%-20%,种植面积占比67%。”黄金平介绍。
*** 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2022年,集团统管队需要的 *** 均通过 *** 产权交易中心招标采购,目前258500公斤大豆 *** 已全部到位;各单位精心挑选的预留籽种,也已完成清选工作。
收获完的大豆清选入库。黄艳双 摄
同时,为确保种植户用上质量好、 *** 低的优质化肥,集团提早征集各农牧场公司及种植户购肥建议,统计施肥用量、肥料种类,由物资石油供销总公司统一采购,按照统一 *** 供应,规范生产资料进货渠道,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种植户因使用假冒伪劣产品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为农业生产抢农时、提标准打牢基础。
科技支持助力农业生产
在呼伦贝尔农垦兴禾农 *** 服务有限公司院内,身穿红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检修机械。为确保农作物播种质量,集团自2020年起,以兴禾农 *** 服务公司为主体,打造现代化农机服务综合体。
“我们目前引进的动力机械主要以约翰迪尔车型为主,播种机械配套豪狮精量高速播种机,当前在国内较为先进,通过驾驶室内的电脑终端,可实时 *** 播种情况,精准控制下种量、下肥量以及播种质量;再配合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 *** 导航 *** ,做到播深一致、覆土严密,各垄、各行之间偏差不超过1厘米。24小时可完成播种面积900-1000亩,作业效率较老旧机型高出近一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节省了劳动力。”兴禾农 *** 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常海涛介绍。
经过60多年的探索和总结,集团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大豆种植模式,并建立起了严格的生产 *** 。目前主要栽培模式为垄上三行技术。该项技术是在传统的垄三栽培(垄体深松、垄底深松、垄中深施肥)技术基础上,结合垦区自然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适合垦区及周边区域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具有抗旱、抗涝、高产等特点。
欧肯河农牧场分公司玉米茬原垄卡大豆110cm垄距垄上三条苗带栽培模式。黄艳双 摄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每年集团都组织技术人员对现有大豆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改进,并与测土施肥、先进农机、病虫害统防 *** 等技术组装起来,实现农机农艺相配套融合,总结出大豆“四精一管”生产 *** ,即精准耕作+精密栽培+精量施肥+精确防控+标准化管理。如今,集团大豆亩产平均数达240斤,更高地块亩产可达380斤。
同时,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的选址、测绘、地勘及可行 *** 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将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技术助力集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种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查看大豆生长情况。李慧 摄
种得好更能卖得好
近年来,集团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壮大大豆特色种植,非转基因大豆、高蛋白大豆种植比例逐年增高。
高蛋白大豆。黄艳双 摄
为保障品质,集团下大力气打造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施业区范围内绿色食品大豆认证面积达到50万亩,有7家农场被确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单位,实现了大豆从种植到收获全程质量追溯。
“我们致力打造成中国大豆的原料生产基地,把种植传统大豆这面大旗扛起来,通过与多家大企业合作,进一步保障企业和种植户的利益。”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 *** 、董事长张文武介绍。
近年来,集团积极与国内知名大豆深加工企业联系,经过不懈努力,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加工企业签订回收订单,达到标准的大豆以高于市场的 *** 回收。2021年集团与北京二商白玉集团签订订单,累计供货120万吨,并为北京京粮油脂代储2万吨。2021年,集团大豆的销售 *** 更高达3.15元/市斤,为近7年来的更高。
集团为北京京粮油脂代储大豆。黄艳双 摄
通过一代又一代农垦人的不懈努力,大豆作为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豆”。
来源:《中国农垦》2022年第4期
作者:李慧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
转眼间我们渡过轻松愉快的 *** 假日的,迎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总免少不了大鱼大肉的饕餮盛宴,常言道,“每逢佳节胖三斤”,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粗粮调理一下我们节后的肠胃。
现代社会中,精致的米面已然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当细腻顺滑口感逐渐被大众所习惯,粗粮那粗犷而自然的原始口感越发唤起人们对食物曾经最本真的记忆,提倡吃粗粮来均衡膳食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玉米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粗粮,世界卫生组织日常食用粮食蔬菜排名榜上位列榜首,经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更高的,素有长寿食品”“黄金主食”的美称,且相较于其他主食粗粝的口感,玉米软糯清甜,细腻可口对食物挑剔的 *** 爱吃。今天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产自吉林黑土地的“早安大苞谷 ”黄金香糯玉米。
黄金香糯玉米,产自世界三大玉米带吉林玉米带是我国更大玉米主产区,拥有广阔的东北平原,肥沃黑土地,全年阳光充足,最能促进玉米的糖分生成,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造就颗粒饱满香糯的好玉米。
每个黄金香糯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都要历经120天漫长自然生长。不催熟,不打 *** ,不施除草剂,生态诱蚊灯防虫害,有机肥纯天然种植,非转基因产品检测 确保您吃到健康安全玉米。
要种草到这款玉米怎然不提它的 *** 口感呢,黄金香糯玉米通体金 *** 泽 *** ,颗粒饱满圆润(蒸熟后 观感更佳)黄灿灿似金珠拥簇 亮澄澄如玛瑙连珠,散发着苞谷特有的清香,玉米玉米 如玉之米果真恰如其名。轻咬一口,先是Q弹紧接着丰沛汁水在口中爆裂开来,清甜的玉米汁液弥漫整个口腔甘甜浓郁回味无穷,再来是咀嚼玉米渣,玉米渣软糯香醇,完全无皮渣感更无需担心塞牙的烦恼。
为了保存玉米的最醇厚香味、甜度和更多的营养,大苞米选用日本进口专业蒸煮袋为蒸煮而生,经检测,无惧高温,无有害物质并可最长时间保留真空玉米口感。除了可以一年内常温储存口感不变,
微波炉撕口3-5分钟专业蒸煮袋可承受180度高温并无毒最简单的 *** 最绝妙的口感日本定制进口抗紫外线专业蒸煮袋拥有全国真空袋更低的透氧率是普通真空袋的万分之一。
除了经典的开袋蒸煮即食,还可用于煲汤,清炒,蒸饭,榨玉米汁,烙玉米饼,做玉米糖。三餐多寡随意,搭配丰俭由人。
万家烟火几度秋,人间有味是清欢。心动了吗?还等什么快来乡村买卖航 为您优选专区 订购吧。
新东方的玉米卖到6元/根,可农民为啥还是不赚钱?
近日,新东方带货的一款“东北黄糯玉米”火了。这是东方甄选的第三款自营商品,据说上新当日就卖断货。但也有网友质疑其直播间“6元钱一根的玉米”太贵。
对此,主播董宇辉回应说“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种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 *** 不能太低。
事实上,在一些实体商超,比6元钱贵的玉米还有不少,个别玉米甚至卖到了10元以上。不过,部分玉米种植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根玉米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实际只有几毛钱,至于收益就更少了,稍有不慎可能还会亏损。
那么,玉米都卖这么贵了,农民为啥还是不赚钱?
一根玉米收益不到2毛钱
新东方带货的这款玉米产自我国吉林。资料显示,吉林省是我国之一大玉米主产省,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这里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造就了绝佳的玉米生长环境,其中公主岭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玉米之乡”。
不过真正让这款玉米出圈的并不是味道,而是 *** ——6元一根。有网友质疑其直播间“6元钱一根的玉米”太贵。对此,主播董宇辉回应说“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种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 *** 不能太低。
事实上,新东方玉米6元/根的 *** ,跟同类鲜食玉米产品相比, *** 并不是更高。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一家超市里发现,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 *** 玉米,1.5公斤(6根装)的 *** 为45.8元,折合7.6元/根;另一款号称有机的甜脆玉米,一根(350克)的 *** 则高达11.9元。
那么农民真的因此增收了吗?
*** 义是吉林公主岭的玉米种植大户,去年他承包了3000亩玉米地,每亩地产量大约在1000-1200斤左右(2000来根玉米)。
“这些年玉米的行情变化很大,2016年的时候是谷底,一斤才卖几毛钱。这几年好些了,收购价更高能到每斤1块4。我一垧(15亩)地的净收益,也从2016年的2000-3000元涨到了7000-8000元。”按照 *** 义提供的数据计算,每根玉米的 *** 仅为4-6毛钱,收益则不足2毛钱。
与 *** 义感同身受的还有张铁政。作为黑龙江五常市铁政水稻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张铁政同时也是抖音农产品带货达人,他的账号 @江田古稻 拥有267万粉丝。今年,张铁政承包了2000亩玉米地,大概能产出 *** 万棒玉米,每棒的 *** 在8毛钱左右。
在他自己的直播间里,12棒玉米的 *** 为43元,“但利润实际上也只有5块钱,摊到每棒玉米上才4毛2。”
不管是新东方的6元玉米还是11.9元的有机玉米,其 *** 都远比田间地头的收购价要高得多。那么问题来了,这中间的利润去哪儿了?
利润低 成本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宋丽芳从事农村电商培训多年。据她观察,近年来电商迅速发展,很多地方也将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但农民获得的实际收益其实有限。
一是农产品 *** 波动较大,无法让大部分农民获得稳定收入;二是农民缺乏运输农产品的设备和渠道,无法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因此必须借助中间商的力量。
“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地位相对弱势,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因此分到的利润往往也是最少的。”宋丽芳指出。
张铁政向中国新闻周刊举例,农产品的销售链条比较长,从田间地头到最终走上消费者的餐桌,中间还有很多环节。以玉米为例,农民收割后,还要经历剥皮、筛选、清洗、杀菌、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步骤。农民如果只是单纯种植的话,后面的环节可能都没办法参与,自然收益也跟他无关。
早在2012年3月14日,《农民日报》的一则报道就指出,“白菜 *** 从田间到超市涨10倍,物流成本占一半”,原因在于“农产品从农民手中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四五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污损、装卸、运输、人员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等等”。
另有权威农业专家做过统计,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农民的投入约占55%,但只拿了22%的回报;中间的流通商投入约24%,却拿走了60%左右的回报。
那么,农民为何不自己做主播带货,把利润截留下来?宋丽芳表示,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她看来,对普通农民来说,电商直播的技能门槛较高,并不是动动嘴那么轻松。
农货直播涉及 *** 交易与食品安全两大领域,对供应链、品控、 *** 团队、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等环节要求很高,在直播中还需要严格内容审核,需要熟知消费者权益保 *** 、电子商务法、《 *** 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广告法、 *** 法等法律法规。
相反,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老龄化,文化水平不高、经营观念落后、管理较差,是一群地地道道的生产者,更擅长埋头苦干,因此农产品领域叫得上号的头部主播少之又少。
*** 义去年曾尝试过自己直播带货,但效果很不理想。“面对镜头,自己不知道聊啥,收看的 *** 很少,有时候才十几个人。”在试水了一个月后, *** 义拢共卖出去1万来块钱,但快递、包装、仓储、物流的成本就超过了上述收入,这么一算反倒亏了。
利润分不到的同时,农业生产成本却在一路上涨。 *** 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 *** 、化肥 *** 大幅上涨,种粮亩均成本增加100元左右,抵消了粮价上涨带来的部分收益。如此一来农民收入低也就不难想象了。
农民怎么才能赚到钱?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
从根本上来说,农民要想靠种地盈利,就必须做到产销对路,产销两不误。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表示,长久以来,农产品销售难是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由于接收信息的渠道狭隘,农民接收的信息往往是零碎的和滞后的,更多时候,农民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依靠个人经验来决定。
于是,产量过剩、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为 *** 的小宗农产品 *** 如坐过山车的现象,导致农民损失非常惨重。
此外,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形态,又决定了自身产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菜贩子”没有话语权,缺少定价权。
“因此,农业种植要调整到卖什么就种什么的逻辑,以需定产,跟着市场走才能赚到钱。”在林国发看来,发展订单农业就是个出路。企业对市场需求把握更准,抗风险能力更强,与农户签订单,可以有针对 *** 地生产更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对于农户而言,订单农业因需定产,销路 *** 有保障,免去了“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地里,以好产品带来好收益。
“换句话说,种植大户只要安心把地种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就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
宋丽芳还补充道,想将农产品的定价权切实掌握在农民手中,就必须有一个立足于当地的专业组织,使得本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既能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减少中间渠道对农产品利润的分割。而“产、供、销”一体的合作社模式,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种植,可以提高一定的议价能力。
在我国,玉米、水稻、小麦并称三大主粮,其中玉米产量更大。国家 ***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了27255.2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188.68万吨,同比增长4.56%。但是,综合考虑供需形势,国内玉米市场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这是因为玉米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口粮,更在于饲料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从玉米的消费结构来看,玉米的下游消费端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与食用等其他消费。“由于玉米是饲料的主要原料,因此饲料消费是玉米需求的主要来源。”
资料显示,2020年玉米消费中的饲料消费占比为71%;其次为工业消费,制成玉米淀粉等加工品,后续进一步加工为淀粉、酒精、柠檬酸等产品,占比约24%;而食用等其他消费占比甚微,约为5%。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 *** 的发展,玉米消费不断增强,目前已经无法自给自足。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前一年增长近两倍,达到了2835万吨,创下纪录新高,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以上。这也导致我国粮食进口成本进一步增加。
李国祥指出,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让农民种粮有收益,国家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
作者:余源
黄金粮MY73 高温 干旱仍高产7月以来,黄淮海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导致大部分出现旱情,对于玉米等秋粮作物都是极大的考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 *** 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8月初是夏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对温度、水分最敏感时期,高温叠加干旱将导致花粉活 *** 下降(26-27℃花粉活力更好,35℃以上花粉就死了),影响结实率。众多农户也反映了不少品种的夏玉米出现了花粒空秆现象,结实 *** 差,今年又是收成不好的一年。但总有那么一个品种,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表现依旧亮眼夺目,没有花粒、没有空秆、依旧一粒封顶、籽粒颗颗饱满—那就是黄金粮MY73!
9月25日上午,河南彭创农业联合安徽圣田种业邀请安徽省内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在阜南县苗集镇对河南豫玉种业和河南彭创农业联合选育的黄金粮MY73进行实打验收。现场籽粒实收1.288亩,亩种植5339株,实收籽粒鲜重19 *** .6斤,按照国家标准14%含水量折算,亩产量1425.08斤。
所以,对于种植了黄金粮MY73的农户来说,依旧是稳产高产的一年。大家也一定在疑惑,黄金粮MY73的表现怎么在如此干旱的条件下也能这么好,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黄金粮MY73的优秀品质了:花粉量大,散粉时间长,吐丝快且整齐,见光散粉(完美避开了高温的侵害)所以高温条件下结实 *** 依然完美。
黄金粮MY73的其他优势:
1、矮
矮秆强抗倒,株高238厘米左右,穗位90厘米左右,伸手摸到梢,穗位不到腰。
2、抗
高抗青枯、中抗锈病、高抗倒伏、抗旱耐涝,矮杆穗位低,根(像电线杆一样,黄金粮MY73须根45度角斜 *** 地,更抗倒)多强抗倒。
4、稳
强抗倒能力、高抗病能力、对恶劣环境反应不敏感决定了黄金粮不但高产,而且非常稳产
5、高
容重高798克/升,是目前黄淮海所见品种中容重更高的;出籽率高,一般品种出籽率83-87%,黄金粮MY73出籽率91%-93%。
6、优
棒棒黄金粒,粒粒透着亮,品质特优,能卖高价钱,粮商抢着收。
7、易
相比宜机收,比其他品种机收籽粒更容易。黄金粮MY73一是品质优,二是站秆能力强,决定黄金粮比其他玉米更适宜机收。另外,黄金粮MY73机收不掉棒,收粒粮干净。
8、更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黄金粮MY73更适宜缩株保密,上部叶片夹角低于15度,不遮挡大豆,非常耐密,非常通风透光,最适宜的米、豆模式是4-4、4-6模式,在四五分地上种上4500左右的黄金粮,玉米收获基本和一亩地差不多,而且多收半亩或6分地的豆。
北京店面很小的炒货栗子店!为何这家店总有那么多人在排队无论您是北京丰台人、北京顺义人、北京怀柔人或者北京昌平人,相信您一定听说过小叶佳栗子这个品牌。
炒货
小叶佳栗子您知道吗
拿昌平举例,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在小叶佳栗子店门前总会有排着长长队伍的人群等待选购栗子。
在顺义,情况同样如此。网上的一篇文章这样介绍顺义的小叶佳栗子:
似乎每周不来这里买上一袋栗子,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个习惯顺义人已经保持了11年,小叶佳的栗子也从来没让顺义人失望过!
通州店
在社交媒体上一篇名为《爱吃糖炒栗子的朋友介绍介绍哪儿的好吃啊?》的帖子中,一名网友在下面写道:xx路,有个小叶佳栗子,每次去他家都有人排队,门脸儿不算大,但挺出名儿的。
截图
通过网友的留言不难发现,虽然吃炒货在北京算小众,但小叶佳栗子在炒货中,的确已经算是不错的品牌了。
小叶佳栗子(昌平店)
口味:4.5分;环境:4.2分;服务:4.1分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30;人均单价:25元
必点品种:
糖炒栗子、转炉瓜子、大糖雪球、红薯片、五香瓜子、焦糖瓜子、琥珀核桃仁、原味吊瓜子芝麻核桃仁是网友比较喜欢的集中炒货。
总体印象:
正如上述小编说的那样,人多是该店的更大特点。翻看网友的评价,口味赞、交通便利、食材新鲜和菜品种类丰富是昌平店的优势,不过排队时间久是更大的弊端,但这也间接证明了该店的人气非常旺。
对此,一名网友留言写道,大家非常喜欢这家的干货,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更是排队很久才能买到。
另一名网友称,昌平人更爱吃的栗子店,糖炒栗子只爱吃他家,每次排队都要排好久。
小叶佳栗子(莲宝路店)
口味:4.2分;环境:4.1分;服务:4.1分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30;人均单价:38元
必点品种:
栗子、南瓜子、干锅、糖雪球、红薯片、开心果、松子、山 *** 和奶酪枣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体印象:
该店和昌平店几乎一致。人多、车多、不宜停车。一名名为“甜蜜y”的网友留言道,丰台这边更好吃的炒货店。自打他家搬到这条街,停车也不方便了,来的次数就少了。不过,每次来这儿依然会买上两兜子。
小叶佳栗子(顺义店)
口味:4.1分;环境:4.1分;服务:4.1分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21:00;人均单价:52元
必点品种:
糖炒栗子、原味瓜子、薯干、红薯片、小开心果、山 *** 豆、黄金玉米豆、大山楂、山核桃味瓜子和焦糖瓜子是网友比较喜欢的几种炒货。
除了上述三家店,还有怀柔店、九棵树店和幸福店等,每个店面的面积虽然都不是很大,但是人气却都非常旺,并且在当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里的栗子您吃过吗,之前您是否也在这里排队买过栗子呢?
“矮黄金9号”是中国本土种质资源与 *** 热带种质资源融合后育成,属于“热改”白轴玉米品种,在抵御高温热害方面更胜一筹。而且,夏播密度4000株,棒槌8两左右,亩产值2000元左右。
主要特点是:
一,品种苞叶长,不会出现“苞叶包不住果穗顶部”的现象
“矮黄金9号”优良的“热改”特 *** ,不会出现“美系血缘”容易发生的“苞叶包不住果穗顶部”的向现象(警惕玉米“苞叶短”是杨利华研究员多次提醒的一点)。
二,花粉颗粒大+花丝粗,对高温的耐受力更强
因为“远源互补”育种的“热改”优势,“矮黄金9号”花粉颗粒大且花丝粗,对高温的耐受力更强。这方面,大家可以通过观测该品种“籽粒横宽”的典型特征(不同与其它品种“籽粒细长”或“籽粒竖长”的特 *** )。
三,其它主要特征
“矮黄金9号”比对照郑单958晚熟0.2天,株型紧凑,株高2 *** 厘米,穗位高105厘米。穗长17.8厘米,苞叶长,穗行数16行左右,穗轴白色,籽粒 *** ,半马齿型。
四,种植密度
一般地块建议4000株,平均棒槌0.8斤左右,亩产值2000元左右(只需要播种时带半袋左右的包膜缓释尿素,或者仅仅在大喇叭口期亩追半袋普通尿素,“二选一”即可)。肥水条件下好的地块可以4500株或5000株,但一定要随着密度增加而按比例增加施肥量。
五,“白夹红混播”建议
1,该品种可以和“洪雨?1号”或“KBKD?玉米”进行1:1混播,密度4000株,亩用25公斤包膜缓释尿素即可比地邻家的玉米明显“同比增产”。
2,该品种可以和“京科627”或“安保丰九号”或“鑫上登九号”进行2:1混播,密度4500株,亩用28公斤包膜缓释尿素即可比地邻家的玉米明显“同比增产”。
3,该品种可以和“沃玉3号”或“农单113TC”进行2:1混播,密度3700株,亩用23公斤包膜缓释尿素即可比地邻家的玉米明显“同比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