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有些糖友就会发愁:“我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啊?能不能吃元宵啊?能不能吃月饼啊......”其实,如果您血糖控制尚可,以上这些美食都是可以吃的。
端午节将至,今天我们来聊聊粽子。
粽子的主要成分有糯米、黄米、也有其他杂粮。杂粮大家都很熟悉就不介绍了。今天介绍一下黄米,黄米就是“黍”(音同“属”),粽子最早被称为“角黍”,即用植物叶子把黄米包裹出棱角分明的样子,所以黄米粽,称得上是辈分最老的粽子。黄米富含钾、镁、铁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含量高,含有预防视力衰老的叶黄素。而且黄米质地柔软,容易煮烂,容易消化吸收,古人是把它们当成“细粮”看待的。
但是黄米和糯米一样升糖指数很高。25g大米,25g糯米和25g大黄米含有的热量相当,均为90kcal,黄米和糯米粽子食后血糖上升很快,甚至比白糖还要快。所以选择粽子,顺序是杂粮粽子>黄米粽子>糯米粽子。
除了粽子的主要成分,粽子馅料也值得关注。据2022年端午消费趋势数据显示,5月中旬至下旬,咸粽甜粽的销售比例约为4:1,有的人喜欢吃纯糯米粽子或者加了红枣、豆沙、蜜枣的粽子,也有的喜欢蘸白糖吃,这个吃法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万万不可的,这样吃的后果是餐后血糖会双倍升高。
现在粽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其实无论是什么粽子,对糖友来说都要关注馅料的总体热量,切不可超标。
不过话说回来,端午节一年只有一次,如果不是特别迷恋粽子的话,过个节日吃个粽子应应景是无可厚非的,给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可以把粽子作为主食的一种选择,减掉一定的主食量即可;
2、吃粽子时多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配菜,先吃点新鲜的蔬菜、奶类等,让粽子慢点进入小肠。这样的顺序饮食,由于消化缓慢,就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
3、吃粽子2小时后需要监测血糖,了解粽子对血糖的影响。血糖目标遵循个体化原则,不同的糖友对同一种食物的反应不同。大多数糖友餐后两小时血糖≤10 mmol/L为宜。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要注意及时就医。
(文中 *** 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科普 | 端午节吃粽子少长肉的秘诀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今天
端午节,看见又香又糯的粽子,总是会忍不住吃几个。相比于几年前,现在的粽子可谓是花样百出,咸的,甜的,热的,凉的。
粽子是不是不好消化,热量又高呢?减肥的人能不能吃粽子呢?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粽子到底怎么吃。
粽子在多数人眼里,都是个难消化的食物,这当中其实有个误解:就淀粉结构来说,大米含直链淀粉较多,糯米含支链淀粉高,与消化酶接触点多,面积大,按理说更利于消化吸收,不过粽子里包的食材各异,加上很多人一次吃太多,因此才会引发肠胃不适。
粽子的热量的确让人无法忽视。不管是南方的肉粽还是北方的豆沙粽,主要成分都是糯米,糯米中支链淀粉比普通大米多,更快分解成葡萄糖分子,所以粽子的升糖指数很高,吃多了也容易长胖。
那么端午节,减脂人群应该怎么吃粽子呢?又有哪些小tips,可以避免长肉呢?
01 热着吃
粽子其实并不是难消化,而是吃多了、凉着吃容易引发易消化 *** 、肠胃不适,而肠胃不好自然会影响减脂的效果。
所以说端午节吃粽子更好热着吃,因为在煮熟、热的情况下,糯米的支链淀粉会糊化,更易消化。
02 品着吃
如今的粽子花样多,粽子里面包的食材热量越来越高,纵然是纯糯米的粽子,热量也不低。端午节吃粽子更好“品着吃”,减脂人群可以和亲朋分着吃,比如一天吃半个粽子。
粽子的升糖指数高,吃粽子也可以增加个仪式感,先蔬菜、肉类、然后再吃粽子,如果正餐吃了粽子,主食就要适当减量,不要把粽子当成零食。
03 选着吃
粽子种类那么多,从减脂和健康的角度看,选择哪种粽子比较好呢,又有哪类粽子要尽量远离呢?
01 肉粽
很多人喜爱肉粽鲜咸香的口味。肉粽里面主要有糯米和肉,还添加了不少的盐和油,油脂丰富,热量比较高,也不易消化。肉粽即便是热着吃,也容易胃胀不适,减脂人群最该放弃的就是肉粽。
02 甜粽
甜粽子一般有红枣馅或者豆沙馅,这类粽子比较健康,但是市面上销售的豆沙粽添加了不少糖和油。为了吃到比较健康的粽子,可以自制红豆沙,在家包粽子吃。
这种粽子可以当作米饭,馒头等主食吃。吃饭的时候如果吃了粽子,就要避免其它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03 水晶粽
水晶粽 *** 弹弹的水晶粽色泽靓丽,小孩子们很喜欢。水晶粽主要成分是西米,而西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且为了调味,水晶粽里面会额外添加糖和食用油,热量偏高。吃水晶粽更好加热吃,而且一天最多半个到1个即可。
04 黄米粽
黄米的蛋白质和纤维含量会比糯米高一些,特别是加了红枣的黄米粽,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算是“优秀选手”,是减脂人群的好选择。
05 杂粮粽
杂粮粽子里面有糯米和各种杂粮,和黄米粽类似,营养价值较高,但是也更难消化。肠胃不好,消化功能弱的人建议避开这类粽子。不过对于要控糖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或者减脂人群来说,杂粮粽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分析了各类粽子,相信大家应该明白了,虽然粽子的热量高,但是比很多常见的零食(薯条、巧克力)要低,不用把粽子当成“洪水猛兽”,只是需要科学的吃,端午节一样可以享受美食又不长肉。
1、粽子是主食,那么就可以参考每餐的主食量来控制吃粽子的量。
2、大粽子每餐吃一个,小粽子每餐可以吃两个。吃粽子的时候也要像吃米饭一样,配上一些蔬菜和肉类,从而控制餐后血糖的上升。
3、了解粽子的成分后,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粽子,比如:减肥的人可以吃粽子,只要减半就可以了。
4、老年 *** 能吃粽子,不过家人要注意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避免被大块的粽子噎着。甜粽好消化,是比较好的选择;高血脂的人群要避免吃肉粽。
5、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粽子,更好是选择杂粮粽子;并且和平时控制血糖的原则一样,吃主食之前先吃蔬菜和肉类。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老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老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 ***
健康·科普 | 这4大主食热量超高,难怪有人越减越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越来越讲究,吃得也愈加丰盛了,再加上平时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运动又少,肚子上的肉是一抓一大把。过度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还会增加脂肪肝、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因此,许多人便开始了减肥之旅,而很多人减肥,明明平时饮食控制得很好,就只是简单地吃一日三餐,但体重就是下不去,甚至还有增无减?这时候就得看一下问题是不是在主食上!
4种“含油大户”
很多人都爱吃的主食
1.油条
早餐喜欢吃油条的人,在全国可谓是分布甚广,河南的油条配胡辣汤、天津煎饼卷油条、上海油条配豆浆、广东肠粉卷油条、江南的糯米饭油条……
外皮酥脆,里边软而有嚼劲,吃了一根还想吃第二根、第三根……
但油条过油后,所含的油量大约是8~10克,就占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的1/3,长期过多食用,不利 *** 健康。
2.烧饼
烧饼又香又酥,有些人早中晚餐都会吃,但你可知平均每100克烧饼的热量一点都不低于白馒头,甚至可以达到246千卡。碳水化合物更是高达48.8克,剩下的只是寥寥无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尤其是麻酱烧饼、油酥烧饼、酱香饼、手抓饼等,在 *** 的过程中还会抹上各种油乎乎的酱汁、辣椒油,热量要比普通烧饼更多。
3.炒饭
很多人不喜欢吃简单无味的白米饭,却很喜欢炒饭,加个蛋、加点肉、腊肠和蔬菜,看起来营养更全面了。
但为了使米饭颗粒分明,味道更香,加的油可能比炒菜的油还多,炒米粉、炒面也是同理。
4.拌面
很多人喜欢吃油泼臊子面、麻酱拌面,但一份吃下去,热量比吃一碗饭要高很多。
因为在拌的过程中会加入各种酱料,像市场上售卖的油辣椒酱,每100克的热量约870大卡,100g芝麻酱热量达630大卡……这样一来,脂肪含量就高了。
“黄金主食”
看看你选对了吗?
主食一定要吃,否则碳水摄入不足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营养 *** 、肌肉流失、口臭、抑郁、记忆力变差……
那主食怎么选更健康呢?除了米饭,不妨加点它们:
1.燕麦
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9mg/100g,是所有谷物中更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消化吸收率也较高。
燕麦中更值得称赞的是一种可溶 *** 膳食纤维——β-葡聚糖。
一方面,能帮助 *** 代谢坏胆固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据研究显示,高血脂患者每天摄取3~4克β-葡聚糖,可降低约8%的坏胆固醇;另一方面还能抑制胃的排空,延缓小肠中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效地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更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 *** 。
所以燕麦也非常适合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食用。
2.荞麦
荞麦富含的维生素P,不仅能提升血管壁的弹 *** 和韧 *** ,还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而且还含有类黄酮化合物,能维持血管的完整 *** ,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更通畅,也能提高血氧量,保护心脑血管,从而辅助预防微梗塞。
再加上含有矿物质钾,有助于降低高钠引起的高血压;多元酚,能预防动脉硬化……这些营养素都对心脑血管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小贴士:苦荞麦的有效成分比甜荞麦更多,保健作用更好;另外苦荞麦炒一炒,里面的成分更易释出。
3.黄米
黄米富含的色氨酸,进入 *** 后可转变成5-羟色胺。这种物质不仅能令人感觉心情愉悦,还能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
4.土豆
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蔬菜,又是粮食。早在2015年,我国 *** 就提出把土豆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替代物,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
土豆的维C含量可达到30mg/100g,高于很多果蔬,半个土豆通常就能提供一天所需维C的1/3;其钾含量是馒头的3倍多、米饭的16倍,可作为食物补钾的优秀选择。
小贴士:蒸土豆可以更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素,建议带皮直接蒸,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土豆中的水分和营养流失。
蒸完后不要压成泥,会变成高升糖指数食物;但放凉后食用,可增加抗 *** 淀粉,对控糖更有益。
吃主食
牢记四个原则更健康
不仅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食,在吃的时候我们还要遵循以下几点:
1.吃够量
专家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保证每天摄入谷类200克~300克,运动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
2.清淡少油为好
主食的特点在于淀粉多、脂肪少、含钠少,比较清淡,如果配上丰富的菜肴,恰好能为 *** 提供均衡的营养。
若是经常吃一些油酥饼、鸡汤米线、牛肉面、小笼包等“花样主食”,往往容易油、盐、糖摄入超标,不利于健康。
3.多样化
主食种类也要多样化,增加些粗粮、豆类、薯类等。
像粗粮因为没有经过精磨加工,可以为 *** 提供较多的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豆类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与米和面的蛋白质进行营养互补;薯类里不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且含有谷类所没有的维生素C。
建议:薯类每天摄入50~100g;杂豆和全谷类食物,每天50g~150g为宜。
4.保留营养
一些错误的烹调方 *** 让主食的营养大打折扣。
建议不要过度淘米,反复搓洗会使 *** 外层营养素丢失;煮粥不要加碱,发面时更好用酵母,而不是小苏打;少用油炸的方式烹饪。
来源:河南疾控
大黄米,营养价值高,又能补益止泻,但糖尿病人群要少吃文/王诗尧 蔡秉洋 北京中医 *** 大学(指导:肖永华 北京中医 *** 大学 教授)
大黄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也是 *** 食同源之品,有良好的补益功效。虽是作为五谷杂粮的一种,但大黄米的餐后血糖反应显著,糖尿病人群不宜多食。
黍(shǔ)是我国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产地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是当地人的主要口粮。
黍去皮之后即为大黄米,按品种不同,可分为粳黄米与糯黄米。
粳黄米,俗称硬黄米, *** 透明、有光泽,黏 *** 低;糯黄米,俗称软黄米、黏黄米, *** 粉质、不透明,黏 *** 大,常将其磨面作糕点,也用于酿酒。
大黄米颜色淡黄,熟后黏 *** 增强,无论是蒸煮、清炖,还是烧卤、煎炸都风味香浓,甜软香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在我国应用最广的就是大黄米 *** 的各类风味小吃,著名的有传统小吃茶汤、杏仁茶、驴打滚、炒米、炸糕、年糕、 *** 酥香糖、汤团、粽子、黄米粉、黄米面等。
少食益气止泻,多吃有碍脾胃
中医认为,大黄米在五行属金,归经入肺、大肠, *** 味是甘温的,能够补肺气,对肺病患者有益,还具有补中益气、止泻痢的作用。
历史上,大黄米就经常被当作食疗之品。在《洪椴辑刊医 *** 摄生类八种》的食治养老方中记载,老人若出现泻痢不止、面色萎黄、日渐消瘦、乏力、胃口差等症状,可用大黄米煮粥,再以阿胶末调和,空腹服用。
《食医心鉴》中说,治疗小儿每天下痢几十次,近乎虚脱的病症,可用大黄米煮粥,快熟的时候加入鸡蛋黄、蜡(蜂蜡),搅拌均匀食用。同样治疗泻痢。
在以上这些食疗方中,大黄米补气止泻,偏于治标;阿胶、鸡蛋黄等都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偏于治本,符合泄泻过多、津液亏虚的状态。二者同食则标本兼顾,既可止泻又能养阴,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更佳疗效。
但大黄米和糯米的黏 *** 类似,若食用过多就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碍脾胃”,体内就容易因此生湿化热,阻碍气血运行,让人产生烦热的感觉,还会使筋骨变得迟缓无力。
搭配豆类食用的大黄米营养价值更高
大黄米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糯 *** 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3.6%左右,更高可达17.9%。其中,组成身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但含量比例不平衡。所以,食用时,搭配适量的乳制品和豆类等其他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可以提高饮食的营养价值。
大黄米中膳食纤维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见谷类食品。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是不能被 *** 消化的,这样有利于增加肠内食物的体积, *** 胃肠道的 *** ,保持 *** 通畅,缓解便秘症状,从而降低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并且能改善肠道菌群,维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预防冠心病。
有研究表明,大黄米中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大米。此外,大黄米所含矿质元素也较为丰富,其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水稻的3.4倍、小麦的2.3倍、玉米的1.05倍。其中钾、镁、钙的含量较高,钠的含量较低,这种高钾低钠特 *** 的谷物,适合于心血管病、高血压病的人群选择食用。而镁在 *** 内有防止心血管硬化的作用,因此,适量食用大黄米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吃大黄米
大黄米好吃又营养,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尝试一下?别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真得先弄清楚能不能食用这一美味。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血糖高的人群适合吃五谷杂粮,不是因为它们的热量低,而是其膳食纤维多、饱腹感强,消化吸收速度慢,从而可以让人少吃点主食,也就是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大黄米虽然是五谷中的一种,但它升高血糖的能力可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大黄米虽然为全谷类食物,但血糖反应显著高于小米、粳米(以粳米的血糖指数为100作为参照,大黄米的血糖指数更高可达150以上),与葡萄糖相当,不适合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大量食用。
对于正在努力控制血糖的人群,可以适当食用大黄米类食物换换口味、解解馋,但不可贪多,用它代替普通细粮或者其他全谷杂粮饭则是不合适的。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 *** 2019年11月刊(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 :摄图网已授权
辨五谷 养脾胃中医认为,五谷 *** 味平和,补益脾胃。《黄帝内经》记载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搭配原则。传统上,五谷指稻(水稻、大米)、黍(黄米)、稷(又称粟,即小米)、麦(小麦)、菽(豆子);而现在,五谷泛指各种谷类食物。寓医于食,五谷能入 *** 防病,又各有特点。
大米中的粳米, *** 味甘平,补气健脾和胃、除烦渴,适合营养 *** 、慢 *** 胃炎、肠炎人群。米糠层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 *** ,防治便秘、痔疮。平时可用粳米煮粥、做糕点,但粳米热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和锌、铜等元素,有益气补虚、润肠通便功效。同时,植物纤维含量高,能辅助增加肠道 *** 、改善便秘症状。
小米味甘 *** 凉,能健脾和胃、补肾安神,适合功能 *** 消化 *** 、反胃恶心、肠鸣腹泻和失眠健忘者。小米所含的维生素B1和B12,能预防口角生疮。小米含铁量高,可预防缺铁 *** 贫血,常用于产后调养,可和羊肉同煮,治疗产后气血虚弱。
小麦有养心健脾安神、滋阴补肾除热功效,能治疗心烦失眠、汗出口渴。适合情绪抑郁者特别是更年期女 *** 的调养。日常可选浮小麦20—30克、茯神10—20克,搭配麦冬6—10克,将 *** 食研碎在沸水中煎煮15—20分钟,去渣饮茶,有助于缓解女 *** 潮热心烦、多汗失眠等不适症状。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不必二次醒发,蒸出的大黄米包子松软可口清香四溢,诀窍在这里不知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想法的,冬天我们在家里蒸馒头有点费劲,因为家里温度相对能低一些,面团排气以后一时半会醒发不好,今天我们可以这样 *** 作,做好以后立刻就蒸,并且非常好吃。
准备:面粉(适量)
) 大黄米(适量)
大枣(适量)
白糖(适量)
首先将大黄米浸泡一小时,然后放电饭锅里,按煮饭键,等会就做好了,做好也不要打开哦。
取面粉放到盆里,将酵母粉用温水化开,倒进面粉中和成面团,放在温暖地方发酵。
面团发好以后揉面排气,分成一个个小剂子,(诀窍来了)这个时候打开电饭锅,把大枣跟白糖进行搅拌,顺便稍微冒冒热气(不要冷了),然后趁热把大黄米包到擀开的面团里。
这时候,包子包完了,也就醒发好了,因为大黄米的热量足够,面团醒发的特快。
包完以后立马起锅添水,将包子放到锅里,冷水上锅,大约二十分钟就好了(也要根据包子大小用火)
这是不放大枣的
看看是不是很有食欲,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欢迎交流。
辨五谷 养脾胃中医认为,五谷 *** 味平和,补益脾胃。《黄帝内经》记载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搭配原则。传统上,五谷指稻(水稻、大米)、黍(黄米)、稷(又称粟,即小米)、麦(小麦)、菽(豆子);而现在,五谷泛指各种谷类食物。寓医于食,五谷能入 *** 防病,又各有特点。
大米中的粳米, *** 味甘平,补气健脾和胃、除烦渴,适合营养 *** 、慢 *** 胃炎、肠炎人群。米糠层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 *** ,防治便秘、痔疮。平时可用粳米煮粥、做糕点,但粳米热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和锌、铜等元素,有益气补虚、润肠通便功效。同时,植物纤维含量高,能辅助增加肠道 *** 、改善便秘症状。
小米味甘 *** 凉,能健脾和胃、补肾安神,适合功能 *** 消化 *** 、反胃恶心、肠鸣腹泻和失眠健忘者。小米所含的维生素B1和B12,能预防口角生疮。小米含铁量高,可预防缺铁 *** 贫血,常用于产后调养,可和羊肉同煮,治疗产后气血虚弱。
小麦有养心健脾安神、滋阴补肾除热功效,能治疗心烦失眠、汗出口渴。适合情绪抑郁者特别是更年期女 *** 的调养。日常可选浮小麦20—30克、茯神10—20克,搭配麦冬6—10克,将 *** 食研碎在沸水中煎煮15—20分钟,去渣饮茶,有助于缓解女 *** 潮热心烦、多汗失眠等不适症状。
(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隔三差五都会想念的大黄米汤圆,软糯Q弹,一 *** 浆,健康好味道中国人对汤圆一直用情至深,小小的汤圆中不仅是用糯米打造出的软糯Q弹好味道,比起味道,汤圆担负着思念和温情,它 *** 着中国人对于团圆和家的情感。
汤圆作为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受众极广,是每年元宵节的气氛担当。但人们爱吃的同时,也忍不住吐槽它,“口感甜腻”、“不好消化”、“热量太高”、“不够健康”……槽点颇多。
而这两年的另一个网红汤圆大黄米汤圆则不同,它自上市以后持续走红,元宵节时全家的汤圆团圆时光都有赖于它的撑场;它自出道以来一直霸占着汤圆界的C位,年年都是元宵节的爆款食品,吃起来软糯Q弹,一 *** 浆,健康好味,没有传统元宵的甜到发齁,满满馅料的甜香和暖意,吃法多样!
不负众望,今年的「大黄米汤圆」如约而至,个大料多,还会流心的汤圆儿来啰!
传统的元宵用白糯米来 *** ,它虽然吃起来也会软糯弹牙,但是大多数人塞下几个大汤圆之后,无法消化,而且它还特别易粘牙噎喉,有的还很容易煮过头变得糊烂;
大黄米汤圆则完全不一样了,金 *** 的大黄米汤圆很符中国节庆的喜庆, *** 富贵大气,加入了杂粮大黄米之后,它完全可以做到久煮不烂,不糊锅,嚼起来更劲道不粘牙,最重要的是它能轻松消化,根本不用担心吃因为吃汤圆而带来的肠胃负担,这也是大黄米汤圆为什么自出道以后一直保持着热度不衰的原因;
好吃又健康是现代人对美食更高的追求,大黄米 别名:软黄米、黍米,比起另一种颜色相同,称为“小米”的食物,它们并非同一种作物,“大黄米”"由具有糯 *** 的糜子(古称"黍")加工而成,它比小米略大,颜色偏淡;大黄米含有 *** 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经过春节的大吃大喝之后,多吃一点丰富的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也有助于我们减轻身体负担,从油腻的春节中快速缓过神来;
大黄米汤圆馅料饱满,口感细腻不粘牙,入口松软,香弹绵密好消化无负担而且配料中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兔年的元宵选择一顿健康安心的汤圆,自然就要选大黄米汤圆!
比起普通的汤圆,大黄米可谓是一个“黄胖子”,它的体型足是普通汤圆的2倍大,皮薄馅料多,一口下去超满足,原材用料也都是真材实料,大黄米是山东的优质黄米,15个汤圆400克,每一个经过入水煮开之后就是金灿灿的巨大颗“黄胖子”,丰满的馅料咬一口就会流心,绵密甜香的内馅儿、弹牙爽滑的黄米皮子,吃下去就是满满的幸福感。
大黄米汤圆还可以油炸,它还可以入油炸之后变成炸元宵,在油锅里翻滚几分钟至表面金黄即可。每咬一口都有“咔呲咔呲”的声音,软糯拉丝,流心的芝麻香裹住舌头,两三个下去简直不能更满足!
除了水煮油炸,还可以加入米酒酿。淡淡酒味配上糯香十足的汤圆,入口清爽嫩滑,味道真的绝了。此外汤圆还可以加入牛奶,浓郁的奶香配上Q弹软糯的汤圆。
这个大黄米汤圆也不局限于元宵节这天享用,家里囤一点大黄米汤圆,可以做为备用的早餐,水煮开之后, 丢入汤圆,略等片刻,就可以等到一碗筋道弹牙一 *** 浆、好消化健康的大黄米汤圆。
长肉“超猛”的几种主食,米饭馒头都甘拜下风!“冠军主食”这样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越来越讲究,吃得也愈加丰盛了,再加上平时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运动又少,肚子上的肉是一抓一大把。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胖毁掉的不只是外表,更是身体——肥胖会增加脂肪肝、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风险!
而很多人减肥,明明平时饮食控制得很好,就只是简单地吃一日三餐,但体重就是下不去,甚至还有增无减?这时候就得看一下问题是不是在主食上!
4种“含油大户”,很多人都爱吃的主食
1、油条
早餐喜欢吃油条的人在全国有一半,河南的油条配胡辣汤、天津煎饼卷油条、上海油条配豆浆、广东肠粉卷油条、江南的糯米饭油条……外皮酥脆,里边软而有嚼劲,吃了一根还想吃第二、第三根。
但油条过油后,所含的油量大约是8~10克,就占了一个人一天用油量的1/3;而且面粉在高温烹饪时可以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长期过多食用,不利 *** 健康。
2、烧饼
烧饼又香又酥,有些人早中晚餐都会吃,但你可知平均每100克烧饼的热量一点都不低于白馒头,甚至可以达到246千卡,碳水化合物更是高达48.8克,剩下的只是寥寥无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尤其是麻酱烧饼、油酥烧饼、酱香饼、手抓饼等,在 *** 的过程中还会抹上各种油乎乎的酱汁、辣椒油,热量要比普通烧饼更多,还是少吃为好。
3、炒饭
很多人不喜欢吃简单无味的白米饭,却很喜欢炒饭,加个蛋、加点肉、腊肠和蔬菜,看起来营养价值更全面了,但为了使米饭颗粒分明,味道更香,加的油可能比炒菜的油还多。
炒米粉、炒面也是同理,更好少吃。
4、拌面
很多人喜欢吃油泼臊子面、麻酱拌面,但一份吃下去,热量比吃一碗饭要高很多。
因为在拌的过程中会加入各种酱料,像市场上售卖的油辣椒酱,每100克的热量约870大卡,100g芝麻酱热量达630大卡……这样一来,脂肪含量就高了。
“黄金主食”,看看你选对了吗?
主食一定要吃,否则碳水摄入不足会给身体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营养 *** 、肌肉流失、口臭、抑郁、记忆力变差……
那主食怎么选更健康呢?除了米饭,不妨加点它们:
1、燕麦,控糖又调脂
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9mg/百克,是所有谷物中更高的,而且其氨基酸构成和消化吸收率也较高。
燕麦中更值得称赞的是一种可溶 *** 膳食纤维——β-葡聚糖。一方面,能帮助 *** 代谢坏胆固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据研究显示,高血脂患者
另一方面还能抑制胃的排空,延缓小肠中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效地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更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 *** 。.
所以燕麦也非常适合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食用。
2、荞麦,护血管“高手”
荞麦富含的维生素P,不仅能提升血管壁的弹 *** 和韧 *** ,还具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而且还含有类黄酮化合物,尤其是芦丁,它能维持血管的完整 *** ,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更通畅,也能提高血氧量,保护心脑血管,从而辅助预防微梗塞。
再加上含有矿物质钾,有助于降低高钠引起的高血压;多元酚,能预防动脉硬化……
这些营养素都对心脑血管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小贴士:苦荞麦的有效成分比甜荞麦更多,保健作用更好;另外苦荞麦炒一炒,里面的成分更易释出。
3、黄米,调脾胃、助安眠
《黄帝内经》中有一个方子叫半夏秫米汤,是中医治疗失眠的之一方。这个方子只有半夏和秫米两味 *** ,却可以用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类型的失眠。
秫米其实就是黄米,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的作用,还能滋阴补血,可使产妇得到调养,帮助恢复体力;
另外,其中富含的色氨酸,进入 *** 后可转变成5-羟色胺。这种物质不仅能令人感觉心情愉悦,还能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
【二黄汤】
组成:黄芪25克、黄米15克、红枣10枚。
做法:三种食材加水浸泡一小时,大火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喝其汤水,可连服3天。
4、土豆,补维C、增肌力
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既是蔬菜,又是粮食。
早在2015年,我国 *** 就提出把土豆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替代物,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
土豆的维C含量可达到30mg/100g,高于很多果蔬,半个土豆通常就能提供一天所需维C的1/3;其钾含量是馒头的3倍多、米饭的16倍,可作为食物补钾的优秀选择。
且发表在《Nutrien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土豆蛋白质的参试者,肌肉中产生新的蛋白质速度明显加快,肌肉力量将会增强。
小贴士:
蒸土豆可以更大限度地保留营养素,建议带皮直接蒸,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土豆中的水分和营养流失。
蒸完后不要压成泥,会变成高升糖指数食物;但放凉后食用,可增加抗 *** 淀粉,对控糖更有益。
吃主食,牢记四个原则更健康
不仅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食,在吃的时候我们还要遵循以下几点:
1、吃够量
专家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保证每天摄入谷类200克~300克,运动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
2、清淡少油为好
主食的特点在于淀粉多、脂肪少、含钠少,比较清淡,如果配上丰富的菜肴,恰好能为 *** 提供均衡的营养。
若是经常吃一些油酥饼、鸡汤米线、牛肉面、小笼包等“花样主食”,往往容易油、盐、糖摄入超标,不利于健康。
3、多样化
主食种类也要多样化,增加些粗粮、豆类、薯类等。
像粗粮因为没有经过精磨加工,可以为 *** 提供较多的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豆类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与米和面的蛋白质发生营养互补;薯类里不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而且含有谷类所没有的维生素C。
建议:薯类每天摄入50~100g;杂豆和全谷类食物,每天50g~150g为宜。
4、护营养
一些错误的烹调方 *** 让主食的营养大打折扣。
建议不要过度淘米,反复搓洗会使 *** 外层营养素丢失;煮粥不要加碱,发面时更好用酵母,而不是小苏打;少用油炸的方式烹饪。
大黄米和小米都有哪些区别应该怎么区分呢大黄米,别名:软黄米、黍米。与“小米”非同一种作物,“小米”由谷子(粟,古称“稷”)加工而成,而“大黄米”由具有糯 *** 的糜子(古称“黍”)加工而成。拉丁文名Panicum miliaceum.为禾本科植物黍的 *** 。黍(《诗经》)为一年生草本。
小米(Setaria italica var. ger *** nica (Mill.) Schred. ),又称为粟,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 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 *** 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大黄米和小米都是生长在北方的两种食物,小米之前是北方人的主食的,现在应该换成黑米了大黄米跟小米的形状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大黄米是比较大一点,小米的偏长和小一点,所以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外表去区别出来。同时,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去了解一些关于大黄米和小米的营养价值的资料。
对于大黄米和小米这两种大米,北方人对它们的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大黄米主要是被用来 *** 成糕点,它的营养价值比小米高一点,而小米是跟小麦一样含有很有的淀粉,所以适合当成主食。
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小米是去了壳的谷子的果实。人们拿黄米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初加工时就能做出许多花样,再细加工,或煎,或炸。卖粽子的也常把江米的和黄米的并列,把黄米的价钱抬得和江米一般。但在人的心目中黄米又终归是黄米,他们一面抬高它的 *** ,又自觉不自觉地降低着它的成色,到头来黄米终不能和江米并列。 而小米经过加工后可以做小米饭。从前曾经是北方的主食之一。
大黄米中含有的 *** 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均 高于大米和小麦,尤其是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各种微量元素钙、镁、铜、铁、锌等的含量也高于大米和小麦 ,色泽金黄,甜软香糯,含有热量高,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有机大黄米还具 有一定“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保健功能 。大黄米营养很丰富,含蛋白质9.6%,碳水化合物76.3%,热量351千卡/百克,粗纤维1.0%,灰分1.3%, 还有 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而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 *** 及口角生疮的功能。还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另外它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