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刺多吗,黄姑鱼多少钱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9
宜昌网友相约,尝美食赏美景阅美色,难忘江鱼和小导游还有小龙虾

文/柳成荫

宜昌的江鲜并不比故乡的差,宜昌的女子绝对优雅扑面。

出去旅游,如果只为了看风景,那叫苦玩;如果既看风景,又尝当地美食,那叫会玩;如果美食、美景、美色都尝都赏,那才是玩出崇高境界。老朽不敢夸下海口说会玩,但出去玩总要品尝品尝当地的美食,自幼馋 *** ,至今馋心不改。

携妻子坐了近七个小时的动车赶到宜昌,还真有点累,这才感觉到人过中年,力不从心了。刚出站,宜昌的小李 *** 的红色宝马已停在道路边,上车后,小李 *** 说先送我们去宾馆歇会儿,待会接我们去吃晚饭,并问我想吃什么。我问:宜昌有什么美食美味?小李脱口而出:鱼,江鱼!

下晚六点来钟,小李 *** 把我们带到一家叫“石锅鱼”的饭店,入座后细细打量,饭店并不大,环境却优雅,古色古香,土家族的装饰。阿妹递过菜单,几乎菜单上全是鱼,论斤卖,品种有财鱼、刁子鱼、肥鱼、江鲢、胖鱼、黄姑头、武昌鱼……这些稀奇古怪的鱼名还真鲜知,无法下单。于是,阿妹把我领到了鱼池边,一一进行了介绍。

原来,财鱼就是黑鱼,长江肥鱼就是回鱼,刁子鱼就是川条,江鲢就是鲶鱼,胖鱼即灰鲢,黄姑头就是昂公,武昌鱼好像我们那里的鳊鱼,只是叫法不同,地区差而已。鱼很便宜,也就二三十元一斤,而且要配调料炖好上桌,有点不敢相信是不是正宗江鱼,阿妹看出我的心事,说:宜昌这个地方除了江水就是山水,想吃别的鱼还尝不到。

看到池子里的胖鱼体型大,肥嘟嘟的,不尝就知道鱼肉一定肥得流油,选了一条,称了下,六七斤,阿妹把它送进厨房。

入座后这才细细打量地小李 *** 。她是我网上认识的,一家 *** 企业的老板,搞家装的。李 *** 和我是网上认识的,地地道道的土家族阿妹。虽在微信中 *** 过,现实中的她比 *** 里漂亮多了,或许特意打扮了吧。三十岁左右的她,拥有吹弹即破的皮肤,两只眼睛似一湾秋水,乌发垂肩丝滑,修长的双腿似羊脂玉一样温润,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她那如剥去了蛋壳的鹅蛋脸始终笑含春意,低领的粉红贴身上装勾勒出成熟 *** 半露 *** 的诗情画意。

正因为小李 *** 的热情鼓捣,才让我有了携妻来宜昌玩的冲动。小李问我计划在宜昌呆多少天,我说5天,她遗憾地说:那不能尝遍清江鱼了。嗓音很甜,如一缕山野里吹来的凉风。

不一会儿,鱼上桌了,装在石锅里,满满一大锅,鱼汤在锅里翻着泡泡,整个包厢里马上热气腾腾,鼻子里闻到的是辣椒的香味和鱼的鲜味。汤里浮着一层厚厚的红油,红红的灯笼椒鼓鼓囊囊地浮在红油上,鱼片油亮、洁白如玉。别说品尝了,看一眼就舒服,如件精美的水晶雕刻作品。石锅下边的火焰还在燃烧,鲜辣的香味在空气弥漫……

迫不及待地挑了块鱼肉尝起来,细嫩爽滑,鲜美无比,一点土腥味也没有,这时才动摇了我的当初的想法:这就是江鱼,地地道道的江鱼,好多年没有品尝到这种味美的正宗野生江鱼了。几块鱼下肚,嘴巴里 *** 辣的,身上也 *** 辣的,那辣味真叫辣得过瘾,辣得解馋。小李告诉我,宜昌除了米饭不辣,几乎所有菜都辣,无辣不下饭,这下可苦了不吃辣的妻子了。

晚上到宾馆,打开电脑,搜索宜昌美食,有一种叫“桃花鱼”的美食映入眼帘,说是味道很美,很鲜。于是,有了品尝的 *** ,可惜在网上不能搜索到哪家饭店能品尝。

第二天从均瑶广场上了旅游车,去清江画廊玩。随车导游是位土家族小丫头,叫蔡蕾,娇小玲珑,眼似清江水透亮。旅游车上,蔡蕾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宜昌清江鱼和清江虾的肥美鲜嫩,老朽很快和她混熟了,并交换了微信号(5年后,小蔡出嫁,应邀前去参加了她的婚礼。)。于是, *** 嘴提起了“桃花鱼”的话题。

小蔡告诉我:桃花鱼不是鱼,是长江宜昌段里的一种水母,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江边桃花鱼像飘落的一簇簇桃花瓣,淡红的、洁白的、乳白的、棕紫色的……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有铜钱那么大,好像一只只彩色的降落伞,又好似一块块漂亮的小手帕,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与长江两岸绽放的千万朵桃花相辉映,与碧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相映衬,美妙无以言表。

问及何地可品尝到桃花鱼的鲜美,小蔡遗憾地摇了摇头:再也尝不到了。

原来,2003年6月,随着三峡大坝第二期工程的结束,秭归县境内原适宜桃花鱼生存环境的水域水位被抬高,泥沙淤积, *** 了桃花鱼生生不息的这片圣地,这种“中华桃花水母”也随之消失了,正如屈原、王昭君一样,永久留在宜昌人的心目中了。桃花鱼的传统名菜叫“鸡泥桃花鱼”,它是用桃花鱼、鸡脯肉、鱼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端上席来,就如同 *** 了一朵清新艳丽的桃花,特别惹人喜爱。而且此汤汤味清鲜,鲜嫩软溶,营养丰富,是难得的汤中上品。

罢了罢了,消失了的何止是长江桃花鱼?长江鲥鱼不也消失了吗?长江刀鱼不也难见踪影了吗?

小蔡把游清江画廊的午餐安排在山上,35元一个人,说是可品尝到清江鱼、清江虾、金包银、银包金,想喝酒的可自购土家族的土酒“苞谷烧”。

到山上后,菜已上桌,清江鱼已上桌,是江鲢(故乡的鲶鱼),烧法和石锅鱼差不多,看样子很肥美。“金包银”是以蛋黄调和的肉茸包裹着鱼茸,表面色泽金黄;“银包金”是以洁白的鱼茸包裏掺和了蛋黄的肉茸而成,色泽洁白。两种丸子呈金、银二色,软嫩鲜香,鱼含 *** ,肉含鱼鲜。金银,土家人富贵的象征。还有腊肉和几样蔬菜,一个汤,唯有未见清江虾。

逮住小蔡便问,清江虾呢?小蔡指了指一盘碎如 *** 一样的火红的菜:这就是清江虾!妻子把盘子转到自己面前,才看清了是盘尖椒炒虾米,红红的小米椒切碎了,把虾米炒得红红的。清江水里只生长这种小虾米?这就是清江虾?顿时有种被宜昌人愚弄了的滋味。不管这些了,尝尝再说吧。用调羹挑了一撮送到嘴里,肉质细嫩鲜香,辣味十足,其味并不逊色故乡的籽虾,错怪宜昌人了。真乃下饭好菜,又盛了大半碗米饭……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三峡大坝风景区,仅半天行程,中午导游没有安排午饭。下午两点钟走出景区,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景区外有一排小吃摊子,有油炸土豆仔、酸辣粉、香煎臭豆腐、热干面,要算鱼特别多,油炸刁子鱼、酥煎武昌鱼……香味飘来,口水几乎要流出来了。妻子疑有“洁癖”,饿死不食地摊食,说是不知道这些食物加工了多少天了,不新鲜。爱烹饪的我有的是办法,叫摊主现煎,总算新鲜了吧?

宰杀好的鱼放在冰块上,自己走进去挑选,鱼眼凸出,手按鱼肉有弹 *** 不粘手,准新鲜,挑了一条约一斤左右的武昌鱼,10元钱,在故乡的菜场上,这条野生鱼不二十来元才怪,前几天在江南某菜场,半两一条的小川条居然卖到15元一斤。

摊主把鱼在清水里漂洗了一下,剞成花刀,洒上精盐抓捏入味,即开始下平锅油煎。我问为什么不放黄酒、姜汁一道抓捏去腥,摊主说清江鱼鲜美无异味,不需调料去腥,我信。鱼皮在煎锅里煎得起泡泡,一会儿就煎得两边金黄,香味也飘溢出来了。摊主洒上不知名的调料粉末,即装盘递给我。尝之,外脆里嫩,鱼骨酥香,鲜美无比,难怪 *** 题诗“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果真名不虚传。

这是我至今品尝到最味美的香煎鱼,不知道是饥饿好下饭,还是宜昌的江鱼确实鲜美?

走在宜昌街头,随处可见“五七油焖大虾”的招牌,猜想,这一定是宜昌的特色美味吧。离开宜昌的前一天,小李打 *** 我,说请我们夫妇俩品尝油焖大虾,正合我意。宜昌市内有家油焖虾店,说是生意异常红火,去晚了就没位子,下午四点多钟我们便来到了饭店内,大厅里已人头挤挤。到了饭店方知大虾就是故乡的小龙虾,只不过,人家的大虾是生活在无污染的江水或山泉里,翻开虾底,色泽透明如 *** ,干净悦目。

店门口几名妇女正在洗虾,剪脚、剪须、挖腮、抽肠、刷洗、漂洗,动作麻利。我们要了一盆,168元,说是需五斤大虾烧成。小李带了名宜昌女子同来,冰清玉洁,如水肌肤,如水眼眸……宜昌出 *** ,一点不错,清江水不仅养育了鲜美的清江鱼,也滋润了宜昌的女子。

大虾上桌了,满满一大盆,火红火红的,看一眼就吊起食欲。小李和妻子喝着清江水酿制的啤酒,我和小李的闺蜜喝着宜昌山泉酿制的关公坊酒,边食龙虾边调侃。剥开一只龙虾, *** 一下虾壳,汤汁咸鲜,虾黄奇鲜,辣味十足;虾肉洁白如玉,紧实鲜嫩,异常肥美。“好虾、好虾……”我连声喊好,解馋,真解馋。

席间,我冒问了一句:“清江水里果真鱼虾丰富吗?”小李说:饭后带你俩到江边走走。

残阳如血,红彤彤的夕阳把江水染得红润润的,江面轮船悠闲行驶,江鸟 *** 飞翔,两岸青山秀丽,不远处葛洲坝的身影若隐若现……这就是宜昌市 *** 沿江岸线开发的江滩公园,此时已是行人如织,散步、舞剑、打太极、跳舞, *** 相依, *** 相偎……江面上,捕鱼人一字排开,张网捕鱼,夕阳把他们的肌肤染成古铜色,一种渔歌唱晚的诗情画意尽入眼底,活蹦乱跳的刁子鱼、野鲫鱼已装进了他们的渔篓里……

突然叹息一声:故乡的长江水哦,何时也能见到如此风景……

跟着潮汕鱼谣选海鲜:潮汕文化的不时不食

谁能数得天顶星?谁能数得海鱼虾?

相伴月娘有七星,南辰北斗出秋夜。

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假金龙。

三月黄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

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 *** 。

七月赤宗穿红袄,八月红鱼作新娘。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 *** 。

十一月墨斗放烟幕,十二月龙虾持 *** 。

海底鱼虾真正多,恶霸歹鱼是赖哥

海蜇头戴大白帽,乌鱼夹身穿乌袄。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方饶土——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与海结缘,蜿蜒漫长的海岸线,东起饶平县大埕湾,止于海丰县 *** ,全长500多公里。滔滔海水追袭着岛屿,冲蚀着丛礁,为人们提供着丰富多样的海产品

▲ 吴俊伟 /摄


从古至今潮汕人依海而生,与海结情,水土养育了潮汕的万种风情。丰富的海鲜资源,使得当地人甚是喜食海鲜,对海鲜的烹饪和吃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潮菜饮食文化特色。

▲ 杨毓添/摄


这首《达濠鱼谣》以潮州歌谣常用的十二月歌的形式,讴歌了当地的海鲜名产。当地人更习惯用海产的俗名,结合它们自身的形态,特点以及汛期等情况来描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鱼名歌是劳动人民对海产特 *** 了解的体现,掌握了各种海鲜的生产汛期,讲究相应时令吃相应美食。让我们一起领略歌谣中的美味吧!




农历正月,会有成群的小带鱼(俗称白带丝),在南澳海域游动,就像人们结 *** 赏元宵花灯一样。因此,形象地唱着“正月带鱼来看灯”



白带鱼,也被称为高鳍带鱼或刀鱼,俗名“白鱼、裙带、肥带、油带、天竺带鱼等。 无腹鳍,臀鳍微露棘尖,体呈银白色,背面略呈暗灰色。白带鱼体长一般在0.6-1.2米左右,但它们可以长到2.34米,活到15龄,更高记录的重量为5公斤。


它们白天下降到水底,晚上会游到近表层水域,喜欢生活在沿海地区,有时会进入河口地区。常在晨昏时,游近沿岸追捕小鱼,喜灯火,是既贪食又凶猛的鱼类。


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更高的一种经济鱼类。捕捞带鱼一般从立秋开始,冬至过后、春节之前为旺汛,民谚云:"冬至过,年关末,带鱼像柴爿”,指冬天的带鱼像木柴一样肥厚。



带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古典医籍《本草从新》中记载:带鱼,“甘温、补五脏、祛风、杀虫”。




▲ 潮汕俗称:春只;学名:黄姑鱼


黄姑鱼俗称:罗鱼、铜罗鱼、花蜮鱼、黄婆鸡、黄姑子等。属于鲈形目 *** 鱼科黄姑鱼属。



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重190—550克;体呈长椭圆形,侧扁,略呈弧形。背部浅灰色,两侧浅 *** ,胸、腹及臀鳍基部带红色,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吻端钝尖,有五个颏孔,鳔大。鳔具有发声能力,尤其在鱼群密集的 *** 盛期。近海温水 *** 底层鱼类,肉食 *** 鱼类,主要摄食虾、蟹、头足类、幼鱼及底栖动物。



黄姑鱼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均有分布!潮汕地区每年3、4月间(农历二月)黄姑鱼最为肥美而鲜嫩,是食用的更佳时期!黄姑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鱼鳔 *** 甘,味咸,可以入 *** ,具有利水消肿功效。黄姑鱼刺不多,肉嫩,呈蒜瓣形,独具特色。








▲ 潮汕俗称:黄雀;学名:黄鲫鱼

黄鲫俗名: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鳓、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等。属于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体扁薄,背缘稍隆起,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一30克。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倾斜。吻和头侧中部呈淡 *** ,体背是青绿色,体侧为银白色。



暖水 ***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底海区,不爱结群。肉食 *** ,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



黄鲫为中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鱼体小,骨刺多,但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黄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常食,益体补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B族维生素、尼克酸等。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 潮汕俗称: 巴浪;学名:蓝圆鰺


蓝圆鲹也被叫做紅背圓鰺、刺巴鱼,棍子鱼、池鱼、黄鲇(nian)和池仔等。属于鲈形目鰺科,暖水 *** 中上层鱼类,长得非常快。蓝圆鰺的身长一般在25cm左右,更大在35cm,长得比较规整。蓝圆鰺的生长周期比较短,1岁就可以产卵了,更高能活到6岁。



蓝圆鰺常栖息于沿岸或内湾沙泥底海域,吃一些浮游动物,如鳞虾等。一般用底拖网、流刺网、围网或者定置捕获。我国东海和南海是非常重要的产区,蓝圆鰺是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



蓝圆鰺富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EPA、DHA,营养价值相当高。也可入 *** ,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化积等功效。潮汕人喜欢把蓝圆鰺做成鱼饭,为了更好的保留其甜香味。也可以晒干食用,肉质更有韧 *** ,健脾开胃,可下酒,还可以当零食呢!



要做巴浪鱼饭,要先会看鱼。并不是所有的巴浪鱼都能做鱼饭,有时1万斤鱼里面只有三四百斤能够用。一般做鱼饭的巴浪鱼,长度约在15至20厘米,且要选择下半夜捕捞的巴浪鱼。因为上半夜的鱼肠道尚未消化易生肚,而巴浪鱼饭是不开肚整条烹煮,选用上半夜的鱼可能会影响巴浪鱼起锅后的面相。巴浪鱼干则是选用新鲜的巴浪鱼焖煮后阳光下晾晒,晾晒之后鱼肉又多了一股淡淡的阳光香,一闻到就想尝一尝。






银鲳鱼又叫做鲳鱼、镜鱼、鲳扁鱼等,属于鲈形目鲳科。体面银白色,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背鳍及臀鳍前部鳍条呈镰状,没有腹鳍,尾鳍分叉较深。体长一般20-30厘米。杂食 *** ,喜欢吃水草,若在水箱中饲养,就不要植草咯,否则会被它吃光。



银鲳如大家闺秀般 *** 温和,不易袭击它鱼种,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属于暖水 *** 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近海区域, *** 季节集群游向近岸及河口附近,属于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



银鲳鱼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东海与南海较多。 银鲳鱼的肉质细嫩,鱼刺也少,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硒和镁。有助于促进肠胃消化,缓解贫血。鱼肉也可以加工成罐头、咸干、糟鱼及鲳鱼鲞等。





▲ 潮汕俗称:沙尖;学名:多鳞鱚


多鳞鱚体细长,略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2~16厘米,体重10~30克。口小,吻钝尖,两颌牙细小成绒毛状、卵形大眼。体被弱栉鳞,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鳍2个,分离。体测无斑纹,各鳍也没有斑点。肉食 *** ,主要捕食多毛类的蠕虫、小虾、片脚类动物;是个胆小 *** ,遇到惊吓就钻入海沙中。故因此得”沙钻“一名。



暖水 *** 浅海底层鱼类。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沙底海区,也可进入淡水。产卵期为春末至夏季,6~9月为繁殖高峰期,每尾雌鱼在凌晨可产下约2000粒的漂浮卵,且一年可多次产卵,约21小时后 *** 卵孵化。仔鱼和稚鱼为大洋 *** ,结群而行。



多鳞鱚属海水鱼,既是经济 *** 食用鱼又是著名的沙岸游钓鱼种。其肉质鲜美,小小鱼身,但脂肪含量很高哦!






▲ 潮汕俗称:赤棕;学名:真鲷

真鲷是一种鲷科鱼类,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鲷科真鲷属。俗称红立、赤鲫鱼、加吉鱼、红加吉等因为它身披一身红的鳞甲,像潮汕渔歌中说道的“红袄”一样,有着吉祥的寓意,常常是喜庆家宴上的常客。腹鳍胸位,尾鳍叉形。体为淡红色,稍带绿色光泽,在侧线附近被捕散布着不规律的蓝色小斑点。真鲷食 *** 较杂,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头足类及藻类等。近海暖水 *** 底层鱼类,栖于30-90米海区,喜结群,游速较快。



真鲷雌雄同体,会变 *** ,通常在河口流域产卵,每年3-4月由深海长途跋涉来到浅水域进行产卵、繁衍后代。真鲷在产卵场产卵后,就在其附近觅食、育肥,直到每年10月水温下降时再返回其越冬场所越冬。真鲷洄游到内海岩礁附近,特别是海岛周围水深流急的水域觅食,这种地方亦是好钓点。所以潮汕人民也能享受到海钓的乐趣,尤其那一身红光跃出海面时的惊艳。



真鲷是我国名贵鱼种之一。真鲷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钙186毫克、磷340毫克并且蕴含丰富的维生素。肉质坚实,肉多刺少,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清蒸最能保持其最自然的鲜美度。





▲ 潮汕俗称:红鱼;学名:金线鱼


金线鱼体呈椭圆形,稍延长,侧扁,长可达35厘米,被小型栉鳞,体两侧有6条明显的 *** 纵带、背鳍长;尾鳍叉形,其上叶末端延长成丝状。淡红色的鱼身,金线粼粼,像一袭嫁衣,美丽又迷人。



金线鱼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中国到日本南部。中国主要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南部亦可捕到。为暖水 *** 中下层鱼类,摄食甲壳类动物,鱼类和头足类。喜栖息于泥沙质海区。



金线鱼营养价值比其他的鱼类营养价值更高,所含的脂肪较少,对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很有效的。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8.1克、脂肪 1.5克,可供鲜食或加工成咸干品。



潮汕人在蒸煮时会使用豆酱或者豆豉,可放一点姜丝、葱段。金线鱼肉质细腻,刺软鳞细,肉质鲜美,经清蒸后,有形有色,金线犹存,原汁原味,鱼中上品。




▲ 潮汕俗称:赤蟹;学名:锯缘青蟹

潮汕赤蟹:此蟹即潮汕膏蟹,学名叫锯缘青蟹,也叫蝤蛑、蝤蝥、青蟹、黄甲蟹,属梭子蟹科青蟹属为潮汕的著名海产。


锯缘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 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缘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



锯缘青蟹喜居于水洼及 *** 缝处,白天 *** 居,夜间四处觅食。尤其是在涨潮的夜晚更为活跃。生 *** 凶恶,青蟹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 *** ,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


锯缘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多种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保健功能的海产品。有滋补强身之功效。



其肉质鲜美,尤其实将要 *** 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 *** 的膏,被叫做"膏蟹",并且富有有"海上人参"之称。(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已 *** 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母”;略微饱满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与未 *** 的母蟹统称“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饱满的不多,要进行人工育肥,使之成为“膏蟹”。)


养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之后,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梭子蟹俗名枪蟹、海虫、水蟹等,头胸甲呈梭形,较宽,约等于长的2倍,两侧具有长棘。体长可达8.5厘米,宽17.5厘米。雄 *** 蓝绿色,雌 *** 暗紫色,有青白色云斑。喜食动物的 *** ,也捕食小鱼和水藻的嫩叶。暖温 *** 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更大的一种蟹类。



梭子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10-30米的沙泥或沙质海底。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梭子蟹其 *** 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 *** 盛期为9-10月间。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 *** 克左右,更大可达500克。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





墨鱼即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躯干呈袋状,背腹略扁,位头后。外被肌肉非常发达的套膜,其内即为内脏团。躯干两侧具鳍,鳍在躯干末端分离、鳍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条,左右对称排列,背部正 *** 为之一对,向腹侧依次为2一5对,其中第4对腕特别长,末端膨大呈舌状,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共有10条腕,有8条短腕,还有两条长触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围具口膜,称为触腕。



乌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冬季常迁至较深海域。常见的乌贼在春、夏季繁殖,约产100~300粒卵。



墨鱼肉弹劲爽口,蛋白质含量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有 *** 用价值。墨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 *** 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并且女 *** 多吃墨鱼,还可以塑造体型和保养肌肤呢!潮汕的牛肉丸和墨鱼丸是出了名的地道。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我国常见及潮汕常食用的为花龙虾,即锦绣龙虾体长可达55厘米。腹部、之一触角和步足有黑褐色和 *** 相间的斑纹。触角的基部有四对疣刺,后面的一对较小。体色多彩明亮,生活在珊瑚 *** 的斜面至较深的泥沙质地。



龙虾的品种繁多,目前在潮州菜中,花龙虾是这些龙虾中质量更好的一种,身呈淡青色,头胸甲背面均有美丽色彩花纹。花龙虾经炊熟之后,肉质雪白,呈一瓣瓣的形状,吃起来十分爽口,鲜美无比。花龙是各种龙虾中 *** 最贵的一种。



以龙虾为主角的宴席,在潮菜中的地位很高。菜肴中有没有龙虾。无论新婚、乔迁或是开业,凡是喜庆筵席,人们都喜欢在筵席序幕拉开之际,上一道龙虾大菜。这是因为龙虾那雪白的肉、鲜红似火的头甲,尤其是头 *** 那五对发达的步足,两对长长的触角,往往给筵席增添一点龙精虎猛的气势。龙虾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A、C,而且脂肪含量很低,有补肾 *** 、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等功效。(在传统潮州菜的 *** 上,最古老的生炊龙虾,还要用猪朥油放清水中洗净、盖在切配好的龙虾上,再上炊笼炊熟,这样火候均匀,肉质更白。龙虾还有明炉煮豆腐和生龙虾沙律等创新做法。)

来源: *** 旅游

潮汕人的不时不食,来看看达濠的鱼谣选海鲜,长见识了

提示:点击↑上方"潮汕看看"关注我

▲ 郑园/摄

谁能数得天顶星?谁能数得海鱼虾?

相伴月娘有七星,南辰北斗出秋夜。

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假金龙。

三月黄只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

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 *** 。

七月赤宗穿红袄,八月红鱼作新娘。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 *** 。

十一月墨斗放烟幕,十二月龙虾持 *** 。

海底鱼虾真正多,恶霸歹鱼是赖哥

海蜇头戴大白帽,乌鱼夹身穿乌袄。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方饶土——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与海结缘,蜿蜒漫长的海岸线,东起饶平县大埕湾,止于海丰县 *** ,全长500多公里。滔滔海水追袭着岛屿,冲蚀着丛礁,为人们提供着丰富多样的海产品

▲ 吴俊伟 /摄

从古至今潮汕人依海而生,与海结情,水土养育了潮汕的万种风情。丰富的海鲜资源,使得当地人甚是喜食海鲜,对海鲜的烹饪和吃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潮菜饮食文化特色。

▲ 杨毓添/摄

这首《达濠鱼谣》以潮州歌谣常用的十二月歌的形式,讴歌了当地的海鲜名产。当地人更习惯用海产的俗名,结合它们自身的形态,特点以及汛期等情况来描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鱼名歌是劳动人民对海产特 *** 了解的体现,掌握了各种海鲜的生产汛期,讲究相应时令吃相应美食。让我们一起领略歌谣中的美味吧!



农历正月,会有成群的小带鱼(俗称白带丝),在南澳海域游动,就像人们结 *** 赏元宵花灯一样。因此,形象地唱着“正月带鱼来看灯”

白带鱼,也被称为高鳍带鱼或刀鱼,俗名“白鱼、裙带、肥带、油带、天竺带鱼等。 无腹鳍,臀鳍微露棘尖,体呈银白色,背面略呈暗灰色。白带鱼体长一般在0.6-1.2米左右,但它们可以长到2.34米,活到15龄,更高记录的重量为5公斤。

它们白天下降到水底,晚上会游到近表层水域,喜欢生活在沿海地区,有时会进入河口地区。常在晨昏时,游近沿岸追捕小鱼,喜灯火,是既贪食又凶猛的鱼类。

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更高的一种经济鱼类。捕捞带鱼一般从立秋开始,冬至过后、春节之前为旺汛,民谚云:"冬至过,年关末,带鱼像柴爿”,指冬天的带鱼像木柴一样肥厚。


带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古典医籍《本草从新》中记载:带鱼,“甘温、补五脏、祛风、杀虫”。



▲ 潮汕俗称:春只;学名:黄姑鱼

黄姑鱼俗称:罗鱼、铜罗鱼、花蜮鱼、黄婆鸡、黄姑子等。属于鲈形目 *** 鱼科黄姑鱼属。

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重190—550克;体呈长椭圆形,侧扁,略呈弧形。背部浅灰色,两侧浅 *** ,胸、腹及臀鳍基部带红色,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吻端钝尖,有五个颏孔,鳔大。鳔具有发声能力,尤其在鱼群密集的 *** 盛期。近海温水 *** 底层鱼类,肉食 *** 鱼类,主要摄食虾、蟹、头足类、幼鱼及底栖动物。

黄姑鱼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均有分布!潮汕地区每年3、4月间(农历二月)黄姑鱼最为肥美而鲜嫩,是食用的更佳时期!黄姑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鱼鳔 *** 甘,味咸,可以入 *** ,具有利水消肿功效。黄姑鱼刺不多,肉嫩,呈蒜瓣形,独具特色。



▲ 潮汕俗称:黄雀;学名:黄鲫鱼

黄鲫俗名: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鳓、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等。属于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体扁薄,背缘稍隆起,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一30克。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倾斜。吻和头侧中部呈淡 *** ,体背是青绿色,体侧为银白色。

暖水 ***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底海区,不爱结群。肉食 *** ,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

黄鲫为中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鱼体小,骨刺多,但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黄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常食,益体补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B族维生素、尼克酸等。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 潮汕俗称: 巴浪;学名:蓝圆鰺

蓝圆鲹也被叫做紅背圓鰺、刺巴鱼,棍子鱼、池鱼、黄鲇(nian)和池仔等。属于鲈形目鰺科,暖水 *** 中上层鱼类,长得非常快。蓝圆鰺的身长一般在25cm左右,更大在35cm,长得比较规整。蓝圆鰺的生长周期比较短,1岁就可以产卵了,更高能活到6岁。

蓝圆鰺常栖息于沿岸或内湾沙泥底海域,吃一些浮游动物,如鳞虾等。一般用底拖网、流刺网、围网或者定置捕获。我国东海和南海是非常重要的产区,蓝圆鰺是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

蓝圆鰺富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EPA、DHA,营养价值相当高。也可入 *** ,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化积等功效。潮汕人喜欢把蓝圆鰺做成鱼饭,为了更好的保留其甜香味。也可以晒干食用,肉质更有韧 *** ,健脾开胃,可下酒,还可以当零食呢!

要做巴浪鱼饭,要先会看鱼。并不是所有的巴浪鱼都能做鱼饭,有时1万斤鱼里面只有三四百斤能够用。一般做鱼饭的巴浪鱼,长度约在15至20厘米,且要选择下半夜捕捞的巴浪鱼。因为上半夜的鱼肠道尚未消化易生肚,而巴浪鱼饭是不开肚整条烹煮,选用上半夜的鱼可能会影响巴浪鱼起锅后的面相。巴浪鱼干则是选用新鲜的巴浪鱼焖煮后阳光下晾晒,晾晒之后鱼肉又多了一股淡淡的阳光香,一闻到就想尝一尝。




银鲳鱼又叫做鲳鱼、镜鱼、鲳扁鱼等,属于鲈形目鲳科。体面银白色,体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背鳍及臀鳍前部鳍条呈镰状,没有腹鳍,尾鳍分叉较深。体长一般20-30厘米。杂食 *** ,喜欢吃水草,若在水箱中饲养,就不要植草咯,否则会被它吃光。

银鲳如大家闺秀般 *** 温和,不易袭击它鱼种,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属于暖水 *** 中上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的近海区域, *** 季节集群游向近岸及河口附近,属于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

银鲳鱼在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东海与南海较多。 银鲳鱼的肉质细嫩,鱼刺也少,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硒和镁。有助于促进肠胃消化,缓解贫血。鱼肉也可以加工成罐头、咸干、糟鱼及鲳鱼鲞等。



▲ 潮汕俗称:沙尖;学名:多鳞鱚

多鳞鱚体细长,略呈圆柱形。一般体长12~16厘米,体重10~30克。口小,吻钝尖,两颌牙细小成绒毛状、卵形大眼。体被弱栉鳞,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鳍2个,分离。体测无斑纹,各鳍也没有斑点。肉食 *** ,主要捕食多毛类的蠕虫、小虾、片脚类动物;是个胆小 *** ,遇到惊吓就钻入海沙中。故因此得”沙钻“一名。

暖水 *** 浅海底层鱼类。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沙底海区,也可进入淡水。产卵期为春末至夏季,6~9月为繁殖高峰期,每尾雌鱼在凌晨可产下约2000粒的漂浮卵,且一年可多次产卵,约21小时后 *** 卵孵化。仔鱼和稚鱼为大洋 *** ,结群而行。

多鳞鱚属海水鱼,既是经济 *** 食用鱼又是著名的沙岸游钓鱼种。其肉质鲜美,小小鱼身,但脂肪含量很高哦!



▲ 潮汕俗称:赤棕;学名:真鲷

真鲷是一种鲷科鱼类,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鲷科真鲷属。俗称红立、赤鲫鱼、加吉鱼、红加吉等因为它身披一身红的鳞甲,像潮汕渔歌中说道的“红袄”一样,有着吉祥的寓意,常常是喜庆家宴上的常客。腹鳍胸位,尾鳍叉形。体为淡红色,稍带绿色光泽,在侧线附近被捕散布着不规律的蓝色小斑点。真鲷食 *** 较杂,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头足类及藻类等。近海暖水 *** 底层鱼类,栖于30-90米海区,喜结群,游速较快。

黄姑鱼刺多吗,黄姑鱼多少钱-第1张图片-

真鲷雌雄同体,会变 *** ,通常在河口流域产卵,每年3-4月由深海长途跋涉来到浅水域进行产卵、繁衍后代。真鲷在产卵场产卵后,就在其附近觅食、育肥,直到每年10月水温下降时再返回其越冬场所越冬。真鲷洄游到内海岩礁附近,特别是海岛周围水深流急的水域觅食,这种地方亦是好钓点。所以潮汕人民也能享受到海钓的乐趣,尤其那一身红光跃出海面时的惊艳。

真鲷是我国名贵鱼种之一。真鲷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钙186毫克、磷340毫克并且蕴含丰富的维生素。肉质坚实,肉多刺少,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清蒸最能保持其最自然的鲜美度。



▲ 潮汕俗称:红鱼;学名:金线鱼

金线鱼体呈椭圆形,稍延长,侧扁,长可达35厘米,被小型栉鳞,体两侧有6条明显的 *** 纵带、背鳍长;尾鳍叉形,其上叶末端延长成丝状。淡红色的鱼身,金线粼粼,像一袭嫁衣,美丽又迷人。

金线鱼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中国到日本南部。中国主要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南部亦可捕到。为暖水 *** 中下层鱼类,摄食甲壳类动物,鱼类和头足类。喜栖息于泥沙质海区。

金线鱼营养价值比其他的鱼类营养价值更高,所含的脂肪较少,对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很有效的。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8.1克、脂肪 1.5克,可供鲜食或加工成咸干品。

潮汕人在蒸煮时会使用豆酱或者豆豉,可放一点姜丝、葱段。金线鱼肉质细腻,刺软鳞细,肉质鲜美,经清蒸后,有形有色,金线犹存,原汁原味,鱼中上品。



▲ 潮汕俗称:赤蟹;学名:锯缘青蟹

潮汕赤蟹:此蟹即潮汕膏蟹,学名叫锯缘青蟹,也叫蝤蛑、蝤蝥、青蟹、黄甲蟹,属梭子蟹科青蟹属为潮汕的著名海产。

锯缘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 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缘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

锯缘青蟹喜居于水洼及 *** 缝处,白天 *** 居,夜间四处觅食。尤其是在涨潮的夜晚更为活跃。生 *** 凶恶,青蟹有同类互相残杀的习 *** ,常捕食刚脱壳的软壳蟹。

锯缘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多种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保健功能的海产品。有滋补强身之功效。

其肉质鲜美,尤其实将要 *** 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 *** 的膏,被叫做"膏蟹",并且富有有"海上人参"之称。(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已 *** 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母”;略微饱满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与未 *** 的母蟹统称“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饱满的不多,要进行人工育肥,使之成为“膏蟹”。)

养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之后,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梭子蟹俗名枪蟹、海虫、水蟹等,头胸甲呈梭形,较宽,约等于长的2倍,两侧具有长棘。体长可达8.5厘米,宽17.5厘米。雄 *** 蓝绿色,雌 *** 暗紫色,有青白色云斑。喜食动物的 *** ,也捕食小鱼和水藻的嫩叶。暖温 *** 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也是中国更大的一种蟹类。

梭子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10-30米的沙泥或沙质海底。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梭子蟹其 *** 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 *** 盛期为9-10月间。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 *** 克左右,更大可达500克。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




墨鱼即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躯干呈袋状,背腹略扁,位头后。外被肌肉非常发达的套膜,其内即为内脏团。躯干两侧具鳍,鳍在躯干末端分离、鳍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条,左右对称排列,背部正 *** 为之一对,向腹侧依次为2一5对,其中第4对腕特别长,末端膨大呈舌状,位体前端,呈球形,其顶端为口,共有10条腕,有8条短腕,还有两条长触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围具口膜,称为触腕。

乌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冬季常迁至较深海域。常见的乌贼在春、夏季繁殖,约产100~300粒卵。

墨鱼肉弹劲爽口,蛋白质含量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有 *** 用价值。墨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仅0.7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 *** 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并且女 *** 多吃墨鱼,还可以塑造体型和保养肌肤呢!潮汕的牛肉丸和墨鱼丸是出了名的地道。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我国常见及潮汕常食用的为花龙虾,即锦绣龙虾体长可达55厘米。腹部、之一触角和步足有黑褐色和 *** 相间的斑纹。触角的基部有四对疣刺,后面的一对较小。体色多彩明亮,生活在珊瑚 *** 的斜面至较深的泥沙质地。

龙虾的品种繁多,目前在潮州菜中,花龙虾是这些龙虾中质量更好的一种,身呈淡青色,头胸甲背面均有美丽色彩花纹。花龙虾经炊熟之后,肉质雪白,呈一瓣瓣的形状,吃起来十分爽口,鲜美无比。花龙是各种龙虾中 *** 最贵的一种。

以龙虾为主角的宴席,在潮菜中的地位很高。菜肴中有没有龙虾。无论新婚、乔迁或是开业,凡是喜庆筵席,人们都喜欢在筵席序幕拉开之际,上一道龙虾大菜。这是因为龙虾那雪白的肉、鲜红似火的头甲,尤其是头 *** 那五对发达的步足,两对长长的触角,往往给筵席增添一点龙精虎猛的气势。龙虾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A、C,而且脂肪含量很低,有补肾 *** 、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等功效。(在传统潮州菜的 *** 上,最古老的生炊龙虾,还要用猪朥油放清水中洗净、盖在切配好的龙虾上,再上炊笼炊熟,这样火候均匀,肉质更白。龙虾还有明炉煮豆腐和生龙虾沙律等创新做法。)


来源: *** 旅游

潮汕这么大,关注我带你去看看!

-------------------------------------

潮汕看看公众号


超级珍贵的白花胶,原来出自这种鱼,涨见识了

正宗野生的白花胶, *** 不菲,孕妇食之有养胎之功。另还有止血止痛、养颜、促进伤口愈合、治胃痛、腰骨痛等等功效。白花胶是取自名贵的鱼种“黄姑鱼”的鱼鳔。

△野生白花胶

黄姑鱼,属于鲈形目, *** 鱼科,黄姑鱼属。栖息深度可达40米,体长可达60厘米,栖息在沿海海域、河口区,属肉食 *** ,以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黄姑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黄姑鱼鳔就是非常有名的白花胶,又名“白奈”、“溪袄”、“红袄”,是名贵的中 *** 补品,具有很高的 *** 用价值。

从鱼胶品种上来说,仅次于金钱鳘鱼胶、房胶和蜘蛛胶,优于赤嘴鳘鱼胶。

△野生黄姑鱼( *** 来源:钓胃口)

市面上野生黄姑鱼不多,大量的是养殖的黄姑鱼。而大体形的野生黄姑鱼更是少见。

黄姑鱼营养价值

黄姑鱼营养价值很高100克黄姑鱼能量137千卡蛋白质18.4克脂肪7克胆固醇16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烟酸3.6毫克维生素E1.09毫克钙94毫克磷196毫克钾282毫克钠101.9毫克镁29毫克铁0.9毫克锌0.61毫克硒63.6微克铜0.06毫克锰0.04毫克。

△野生黄姑鱼,鱼嘴巴里还 *** 两条完整的池鱼。( *** 来源:钓胃口)

这么好的鱼怎么吃好黄姑鱼刺少,肉嫩,而且是成蒜瓣形的,非常好吃。可以红烧或者干烧。在杀鱼的时候千万记住保留好这个鱼的鱼鳔。这个鱼的鱼鳔非常珍贵。可与鱼一起烹调。

在这里鱼胶养生堂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所说属实。

在1963年,一位奶奶在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患了急 *** 肠胃炎,上吐下泄,连吃好多 *** 都无济于事,当时的医疗条件有效,几天下来,不但没有好转,还越演越烈,最后腹泻出来的已经是血,命悬一线。

在这个时候,有人给爷爷建议,熬点白花胶粥给奶奶试试!爷爷去找人要了点白花胶煲粥,之一天吃了,血竟然止了!第二天连服,腹痛腹泻停止了。第三天,奶奶好了。

△养殖白花胶

目前除了个别私人收藏品外,市场上出现的白花胶均是养殖的。就算是养殖的,其价亦不菲,这是因为产白花胶的鱼非常难养,得养足4年才能取胶,取出来的胶极小极薄,通常都上不了十克。

白花胶的功效

白花胶素称“花胶之冠”,白花胶作为鱼胶中名贵的品种之一,具有固本培元、补气活血、补肾益精等功效,对胃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疗效显著。实践证明,经常食用鱼胶,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白花胶的个头虽小,但是功效却不小。白花胶中富含胶原蛋白,其养颜抗皱、美容的效果非常好,口感软滑爽口,比普通的赤嘴鱼胶口感功效都要好,一直都是 *** 人养颜美容的奢侈品。

白花胶的特征

各产地白花胶的鱼鳔形状虽大致相同,但特点不尽相同,加上人们把鱼鳔取出、剖开的手法也不同,因此造就了同一种鱼胶不同的胶体形状。

1、纹路双分

如果胶是正面剖开,那“人”字形的纹路就在中间,象照片一,而出水洞是在法令纹的内侧;如果是反面剖开,那“人”字形的纹路就变成了倒“八”字在两边,而出水洞就变成了在法令纹外边,象照片四。

2、法令纹

法令纹深浅不一,但总是能够找到。

3、胶有双层

就象是两只胶给压成一个一样,新胶这个特征比较难以发现,但仔细找的话还是可以找到分层的边缘的,存放的年份长了,胶的边缘自然会分成两层。

4、尾巴

尾巴象莲藕一样多出了一个空洞轻薄的小圆筒,但这个小圆通通常在晒胶的时候会不小心给弄掉了。

白花胶的 ***

白花胶个头比较小,一般只有几克至几十克重,不起眼,有些不知情的人因此看不起这小小的花胶,以为个头这么小肯定就是便宜货。

但从品种上来说,仅次于金钱鳘鱼胶、房胶和蜘蛛胶,优于赤嘴鳘鱼胶和其它种类鱼胶。 *** 属于中上档次。

大众这么喜欢的鱼居然是它?到底哪里好吃?有什么特别呢?

春雨过后,有一种遍布大江南北的河鲜正在悄然成熟。这种河鲜就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黄颡鱼。今天,红厨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颡鱼这种春鲜食材,大家请看。

黄颡鱼小档案

黄颡鱼是一种特色河鲜,常见个体重200-300g,成鱼一般体长约15厘米。其头大而扁平,鱼体 *** 无鳞,背部为青黑色,体侧有三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亮 *** 。背鳍和尾鳍共有三根硬刺,刺缘有锯齿,背刺有微毒,因此在俚语里"昂刺鱼”也用来形容刺儿头不好惹的人。

黄颡鱼更大的特点当然就是它的四对须。一般来说,黄颡鱼的上颌须长,两对颐须短,鼻须达眼后缘。

在南方,黄颡鱼通常在4-5月产卵,而繁殖季前的春末,则是黄颡鱼最肥美的时候,所以就有了“一溪春水泛黄颊,满树暄风叫画眉”的优美诗句。

由于分布较广,黄颡鱼还有“平民春鲜之一鱼”之称。

主要产地

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在我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产出。

由于分布广泛,黄颡鱼还有很多有趣的称呼,沪语里称之为??鱼;江浙人唤其昂刺鱼 、喇鱼;四川人叫它黄辣丁;湖南人称它黄鸭叫;北方人管它叫嘎牙。它还被各地称为:昂公鱼、昂丝鱼、昂嗤丁、黄颊鱼、黄蜂鱼、黄牙头、黄甲鱼、刺疙瘩、刺黄骨、刺棍子、央丝鱼、金丝鱼、弯丝鱼、汪丁头、嘎嘎鱼、锥子鱼、江颡鱼和河龙盾鮠等等。

这么多的别称,足以证明黄颡鱼确实深受百姓的喜爱。

黄颡鱼的品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黄颡鱼的体型和体色会随环境略有差异,于是分成了以下几个品种:

1、岔尾黄颡鱼

个体不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顾名思义,岔尾黄颡鱼更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尾鳍的深度分叉。另外,岔尾黄颡鱼呈灰 *** ,至腹部色渐浅,各鳍呈灰 *** ,其背侧有黑斑。

与其它品种相比,岔尾黄颡鱼产量不多,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江黄颡鱼

(硬角黄腊丁、江颡)

更大个体2市斤左右,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主要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在广东还有黄骨鱼的别称。

3、光泽黄颡鱼

(尖嘴黄颡、油黄姑)

与其它品种相比,光泽黄颡鱼的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中的 *** 中下层。

4、瓦氏黄颡鱼

(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

瓦氏黄颡鱼是所有品种里分布最广的一种,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

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更大个体可达1kg以上,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食客欢迎。

富含营养的特色河鲜

黄颡鱼之所以深受欢迎,和它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诸多食用功效分不开。

黄骨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增强神经肌肉兴奋 *** 、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等诸多功效,有利于生长发育。

除此以外,黄颡鱼还富含铜,铜是 *** 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 *** ,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另外,黄颡鱼没有影响口感的肌间刺,而且还是一种土腥味较轻的河鲜。《诗经·小雅》中就有“鱼丽于罶,鲿魦鲂鳢。君子有酒,旨且多”,大意是:鱼儿落进捕鱼篓,鲿鱼魦鱼鲂鱼鳢鱼都很鲜活。主人有酒宴宾客,那酒甘美又盛多。这里的“鲿鱼”指的就是黄颡鱼,看来黄颡鱼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清鲜可人,光烹饪 *** 就有很多,有炖汤和蒸豆腐的清淡做法,也适合红焖和干锅这般的浓油赤酱的烧法,各地均有各地的特色,均能凸显其细嫩鲜美的滋味。

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一道特色黄颡鱼菜肴,在这个时节推出,可以说是鲜上加鲜,吸引大众食客不在话下:

渔船钢灶鲜

原料:

鲫鱼500克,黄颡鱼 *** 克,泥鳅150克,大河虾50克,白萝卜丝、圆葱丝各100克,葱、姜各5克,干尖椒30克。

调料:

鸡精、白糖、生抽、老抽、青红椒圈各5克,辣酱、豆瓣酱、陈醋、料酒各10克,菜子油、熟猪油各30克,高汤20克。

*** :

1、将鱼宰杀洗净,大河虾洗净后,用平底锅加菜子油,两面煎至金 *** 。

2、锅中下熟猪油,投入尖椒、姜末炝锅,下萝卜丝、圆葱丝、辣酱、豆瓣酱煸炒至香放入铜平锅内。

3、锅中下入煎好的鱼虾,加陈醋、料酒、生抽炝锅,同时加入高汤、鸡精、白糖烧制成熟,再加入老抽,收汁起锅,点醋炝锅,装入铜平锅,撒上葱花、青红椒圈即可。

黄颡鱼有一个特点,烹饪时鱼肉容易与鱼骨脱离,这样颜值就受到了很大影响,于是 *** 很高的古代大厨还发明了一种名为“?饭”的美食:

将洗干净入过味的黄颡鱼脊柱钉在木头锅盖上,而后盖上盖子悬于米饭上,待饭熟揭盖,鱼骨架依然完整地钉在盖上,雪白的鱼肉已尽落饭中,将此饭拌油,调味后食用,鲜香无比。

古代厨师的智慧结晶,让现代人都不得不服。而这种带有旷古之思的烹饪 *** ,不知能不能帮大家打开思路呢?

黄花鱼不仅长得漂亮,其鱼肉之细嫩鲜滑,也是鱼中之冠

文 | 李心亮

二十年前,单位有一女同事,挺逗。她有两个特别的癖好,我一直忘不了。

其一,吃饺子,不吃之一顿下出来刚出锅的饺子,而是喜欢吃第二顿熥出来的饺子;其二,到市场买鱼,只捡漂亮的买,看不顺眼的不买。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长得丑的鱼,她吃下去肚子不舒服。岂不怪哉!

鲅鱼她就不吃,说鲅鱼牙尖尖着,青蓝的鱼皮闪着寒光,很凶恶的样子。

扒皮狼她也不吃,说扒皮狼蓝灰的砂洗样鱼皮,顶着一根尖刺,像传说中阴间的 *** 。这一点她还真说对了,扒皮狼的学名就叫马面鲀。

我问她什么鱼漂亮,她脱口而出:黄花鱼漂亮,黄姑鱼也漂亮。

不得不说,她的审美眼光一流。

人有美丑,鱼亦然。

就像是一位身着黄衫的皇 *** 主,黄姑鱼就像是身披金甲的威武将军。这二位的靓和帅在鱼类里是出类拔萃的。

黄花鱼通体明黄,就是皇帝龙袍的颜色,尤其是腹部,黄得抢眼,娇艳。

黄花鱼的鱼头略尖,像一位瓜子脸的少女,鱼唇是鲜艳的橘红色,这在鱼类中很是少见。胸鳍、腹鳍的颜色是明 *** 的,略微带着几丝艳红,像披着瑰丽的璎珞一样;尾柄修长,从下腹部逐渐变细;尾鳍似凤尾,上部一斜弧形,中部略有鼓起,下部流线型收缩,看过唐宋宫廷剧的,可以联想到打在皇后身后的夔扇的形状。

黄姑鱼体虽黄而泛出红铜色,所以福建广东沿海的渔民称黄姑鱼为铜锣鱼——确实是铜锣的颜色。

黄姑鱼鱼头略呈钝圆,一派威武之相。口比黄花鱼大而宽,胸鳍、腹鳍的颜色是桔红色,近边缘转为桔 *** ;尾柄短,几乎与背鳍相接;尾鳍平直,粗而长,显得很阳刚。喜欢京剧的朋友,可以看看著名武生叶金援在《连环套》中黄天霸的扮相,黄姑鱼就是这么英姿飒爽。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 ”。不常接触海鱼的人,很难分辨得出哪是黄花鱼,哪是黄姑鱼。

以前的人们靠颜色来分辨,大体不会认错。现在的人聪明了哇,用化工染料明玉黄把黄姑鱼染上色,冒充黄花鱼卖给消费者。为什么这么做呢?黄花鱼贵,黄姑鱼相对便宜。

现在不管是便宜还是贵,野生的黄花鱼和黄姑鱼在市场上全都难觅踪影,能见到的,十有 *** 是南方来的养殖品种。一句话,中看不中吃。

殊不知,五十年前的渤海湾,春天的渔汛,来得最早的就是黄花鱼;而整个夏季秋季,黄姑鱼都是在庙岛 *** (蓬莱与长岛之间的水域)产卵繁殖,是夏秋季节供应上市的更佳品种。

黄花鱼汛忆当年

蓬莱沿海的老渔民过去是“辨风识海”的。从春分到清明之际,如果经常刮北风、东北风,那么今年海上的收成一定错不了;如果经常刮大南风,那么今年海上的收成一定好不了。

我请教一位上了一辈子海的老渔民,问这是什么原因。他说:春分到清明,各种鱼群从黄海洄游到了威海外的成山头一带,如果遇到了大北风或者东北风,鱼群就逆风拐进了渤海湾;如果遇到了大南风,鱼群就顺风直接进入了 *** 海。渤海湾的春天怕大南风,就是这个道理。

我找来海图,对照着观察。老渔民讲的一点不错。

一两场大东北风过后,黄花鱼渔汛来了。黄花鱼渔汛早于鲅鱼渔汛,是渤海湾春季的之一次大规模渔汛。时间一般是:拐过威海卫成山头大约清明后一周左右(阳历4月10号),烟台口外的渔汛在4月15号;4月20号前,蓬莱也见黄花鱼了。

1967年春天,我们村渔业队的作业船在蓬莱城东的白石(现在的蓬莱市新港街道湾子口村,铜井村)滩外,赶上了黄花鱼汛,每一条船都捕获了两三千斤黄花鱼。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所有的鱼都由县水产局统一收购,不能私自处理。渔民们都商议渔业队长:捕了这么多鱼,咱们私下里分一点吧! *** 孩子可是一个大春天没见着荤腥了。队长胆子小,不敢做主。几个年轻的胆子大的船长私下一商量,背着队长,偷偷留下了半船鱼。大约一千多斤,按照所有的人头数,包括队长在内,每家大约分得三十斤。

日头落山了,派回村送鱼的船偷偷起了锚,趁着月色,从白石港往村里进发。船跑了将近三个小时,晚上九点半了,靠了我们村的岸边。负责送鱼的悄悄地挨家挨户敲门,招呼到海边分鱼去。那个夜晚,村里弥漫着一股喜悦的气氛。虽然这个喜悦有点偷偷摸摸。

第二天,队里有不少的妇女请假回娘家,去干啥了?回娘家送鱼。平时相处得好的左邻右舍,也都偷偷地送几条,叫大家都尝尝这春天的之一口鲜鱼。

据说,有嘴馋的老娘们,当天晚上分到鱼,连夜就下锅了。惹得起夜的邻居直疑惑:哪里来的焖黄花鱼的香味呢?

筐子线钓黄姑鱼

黄姑鱼的汛期晚于黄花鱼半个月,基本是与鲅鱼的汛期脚前脚后,相伴在一起,到烟台口外都是在5月1日前后。

黄花鱼个头比较匀称,没有很大的或很小的,一般都是八寸长短,一斤到一斤二两左右;而黄姑鱼则不同,黄姑鱼能长得很大,寿命很长,据说能活过三十岁。

1991年,在烟台口外,我 *** 捕获了一条8斤8两的大黄姑鱼。晚上船停在烟台芝罘岛东口村码头,连收鱼货的贩子都很惊奇,很少见这么大的黄姑鱼。

黄花鱼沿着庙岛 *** 一路西进,去渤海深处产卵繁殖;而黄姑鱼其中的一支,就在庙岛 *** 的沟什(沟什:据老渔民讲,这是庙岛 *** 的最深处,是一条大海沟,最深处将近百米,是各种鱼的鱼窝子)产卵繁殖,不挪窝了。

每年的端午节后,麦子拔完,颗粒归仓了,黄姑鱼产卵繁殖期过了,就开始吃鱼饵了。钓黄姑鱼更好的时机是上秋后,提早的话,钓不多少。

蓬莱渔民钓鱼,用的不是常见的手把线,而是筐子线。一筐线一百把钩子。这不仅是一门手艺,这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曾跟老 *** 一道下筐子线:一人负责掌舵, *** 站在船的右舷,手边摆着筐子线。身子微弓,手起钩飞,眼观风色变化与水流急缓,手下掌控甩钩的节奏,随时向掌舵的吆喝一两声,及时纠正船行路线与速度,就像是一位全神贯注的交响乐团指挥家。一项平常的劳动, *** 了极致,真的是美极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钓黄姑鱼,是我上初中一年级那一年。

夏末秋初,那天晚上将近九点了, *** 钓黄姑鱼还没有回来,我和母亲到海边去看看。到了海边不一会儿,我家的船回来了。满满的一船舱黄姑鱼呀!

*** 兴奋地说:今天碰到大鱼群了,一筐子线一百把钩,能钓上来七十条鱼。带的四筐子线来回倒腾,鱼饵全部用干净了。

上了岸,过完秤。九百多斤,创造了我村筐子线钓黄姑鱼的记录。真是空了前,也是绝了后。

怎一个鲜字了得

“鱼我所欲也”,是因为鱼鲜美可口。水中鱼,陆上羊,合而为“鲜”。黄花鱼肉质细嫩鲜滑,没有哪一种鱼的肉能像黄花鱼这样软,细,说是入口即化,一点都不夸张。黄姑鱼的肉是蒜瓣型的,比较粗而质地硬,但也是十分鲜美。

宁波菜中有一款叫大汤黄鱼,是用一尾大黄花鱼,上温油煎得两面焦黄发脆,添上高汤,配以笋丝和腌雪里蕻末烧制而成。我在上海时,上海有一道菜是雪菜黄鱼,和大汤黄鱼异曲同工,就是没有笋丝罢了。 *** 生前最喜欢吃这道菜,每次回老家奉化溪口,都由他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亲自下厨做这道菜。

汪曾祺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雅人。他在《食道寻旧》一文中写了他在老舍先生家吃黄花鱼的一段故事,兹录如下:

“老舍先生好客。他每年都把市文联(指北京市文联,当时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 *** )的干部请到家里去喝两次酒。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先生的生日。菜是地道的老北京味,很有特点。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芝麻酱炖黄花鱼,是一道汤菜。我以前没吃过这道菜,以后也再也没吃过。黄花鱼极新鲜,而且是一般大小,都是八寸。装这个菜得一个特质的器皿——瓷盬(音gu,三声)子,即周壁直上直下那么一个家伙。这样黄花鱼才能一条一条顺顺溜溜平躺在汤里。若用通常的大海碗,鱼即会拗弯甚至碎断。”

我十分敬佩汪先生,他对生活的观察是那么的体贴入微。黄花鱼本身腥味不大,宁波菜配以笋丝,雪菜,我以为是绝配,但配以芝麻酱是个什么道理?增加香味吗?不像是那么回事。是不是芝麻酱的香味与黄花鱼相配味道更 *** 特别呢?我没吃过,只能这样猜测了。

黄花鱼本身刺极软,用铲子从锅里往外盛,极容易碎断,所以做黄花鱼基本都是先煎一下——使鱼身结一层薄壳,才不致碎断。

汪先生说鱼长八寸,眼光真是毒辣。我请教了老渔民,查了资料,黄花鱼的标准体长确实是25厘米左右,折合算一下,恰好八寸。

记忆中小时候,在黄姑鱼上市的时候,能吃到干炸黄姑鱼。

一整条鱼,一斤半左右,刮净鳞,去除五脏,两面各打七八条菱形花刀,深至鱼骨,用酱油、葱段、姜片腌制半个小时,不用挂糊,直接清炸。入热油,鱼浮到油面即熟,外焦而里嫩,用手撕下鱼肉(黄姑鱼肉结实,可以撕成条状或块状),蘸花椒盐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秋冬之际,市场上卖的小黄肚,肉质细嫩,和黄花鱼类似。黄肚并不是黄花鱼的幼鱼,它是单独的一个品种,可以看作是黄花鱼的缩小版,把它放大了,就是黄花鱼的样子。

黄花鱼,黄姑鱼,鱼头里都有一对玉白的石头,唤作石经,是鱼类回声 *** 用的,相当于人类的耳朵。

黄姑鱼还会“说话”呢,“说话”的声音还很大,类似于牛叫和蛙鸣之间,也是一奇。

标签: 鱼刺 黄姑 多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