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冬至到
南北汤圆与饺子之争也拉开帷幕
随着冬至到来
气温也会逐渐下降
并迎来“最冷一天”
冬至有什么养生之道
我来告诉你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指定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日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标志着即将真正进入寒冷时节(相当于冬季的正式开始),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展开全文
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
蚯蚓是一种阴曲阳伸的动物,此时阳气虽然已经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蚯蚓还蜷缩着身体呈“结”的形态。
【二候:麇角解 】
古人为麋的角向后生长,是属 *** 为阴的生物,冬至阳气初生,麋感知到了阴气的消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
冬至节气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并且变暖。
冬至曾是最重要的节日
“冬至如大年”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曾定冬至为元旦,周代沿袭,定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为岁首,以冬至日为一年的开始。冬至作为“大似年”的重要节日,又处于冬闲之时,所以特别讲究饮食宴乐。
① 冬至吃“水饺”
在北方,冬至都会吃水饺。民间有句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认为冬至吃水饺,是因为“饺儿”谐音“胶耳“可以保护耳朵不被冻掉。
② 冬至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冬至的传统食品,古人云“家家捣米作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食汤圆寄予祈求团圆喜庆之意。
③ 冬至吃“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可滋补身体,暖身驱寒。
冬至养生宜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阴为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阳则是活动的基本动力;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天气寒冷,寒也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所以,冬至是一年之中温养肾气的大好时机。
① 艾灸补肾: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 *** ,具有温补、温通的功效,通过艾灸“肾俞穴、神阙穴、三阴交穴、关元穴、涌泉穴可起到温阳补肾的作用”。
② 小儿推拿:小儿补肾推拿手法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先天不足、久病体虚,以及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③ 泡脚补肾:足底是肾经所在,脚是最容易受寒气侵袭的地方,注意脚的保暖,可以在泡脚时可以适量添加艾叶、花椒、生姜、枸杞、当归及熟地黄等中草 *** ,能够驱寒除湿,温补肾气。(水温尽量不要超过40℃,泡脚时间更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④ 中 *** 穴位贴敷:“三九贴”能温肾助阳、益气固表、驱寒除湿、疏通经络,调和脏腑,通过将 *** 物敷贴到 *** 特定的穴位,鼓舞正气、调和气血,有效提高儿童的抵抗力,预防、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三九贴”适应症:
①慢 *** 反复发作 *** 疾病:慢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 *** 咽炎、扁桃体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②过敏 *** 疾病:过敏 *** 鼻炎、咽喉炎、过敏 *** 咳嗽等。
③消化 *** 疾病:反复积食、腹痛、腹泻、便秘、脾胃虚弱等。
④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及亚健康状态:(遗尿、生长发育迟缓、手脚冰凉等)
贺文香
中西医结合科
住院医师
擅长治疗儿科常见病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厌食、便秘、过敏 *** 紫癜、 *** 症等疾病。
文字:中西医结合科 贺文香
排版:宣传科 阎一宁|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