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未是风波恶”的下一句,才更经典,道出人心不古,世态险恶 - 百科 -

“江头未是风波恶”的下一句,才更经典,道出人心不古,世态险恶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1

多情自古伤离别。

眨眼春节就快过完了,大家收拾好行囊,又踏上了离家返程的旅途,酒没喝尽,话没说完,许多人还没有做,还多人还没有好好告别,纵然心中万般不舍,充电器一拔,再见又是新的一年。

提到送别,很多人的立刻想到的便是唐诗中的名句,如: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句句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其实,宋词中的送别题材也有很多,写得不错的也不少,甚至比送别诗更为精彩。

如一代文豪苏轼,才如江海, *** 格豪放旷达,重视友情,他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道:

一别都门三 ***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都是匆匆过客,不必伤感,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在外宦游的行人!

“江头未是风波恶”的下一句,才更经典,道出人心不古,世态险恶-第1张图片-

这首词既深情又旷达,让人感动,也让人振奋。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也曾写下很多送别词,成就很高。比如这一首:

鹧鸪天·送人

展开全文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送别宴会上的离歌已经反复唱了好几遍,但泪水仍在不尽的流淌。

眼前的树木似乎被流水带向了无穷的远方,青山也被乌云遮掩了一半,实在是太伤痛的离情,太压抑的风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

“功名馀事且加餐”,这句的故作解嘲说明了一切,因为有一颗热切向往功名的心,而此别之后,可能再也实现不了了。

馀事,是正事之外次要的事。把功名看作馀事这不是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平生志愿就是创建功名事业,这里是正话反说。为了强制自己保重身体,姑且把功名看作次要之事。

下片主要是抒情。

“今古恨,几千般”,离别固然伤感,但人一生的愁苦又何止离愁一种?

离合悲欢,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两句是千古名句。

最险恶的不是江上的风波,而是世间人情的反复啊!

人心不古,世态险恶,为人处世实在不易。

读到这两句,很容易就让人想到刘禹锡的《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峡的江流是因为暗礁丛生,才激起波澜。而人心却是无缘无故地就会兴风作浪,掀起轩然 *** ,让人无法揣测,无法防备!人心的险恶远过于水中的波浪。

但刘禹锡的诗歌中还是有险恶的江滩,辛弃疾更是翻了一层,直接把江头的风波也抹去了,也就愈发加深了对人心凶险的畏惧。

联系辛弃疾的一生境遇,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辛弃疾自南归后,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他在朝廷中是背锅侠,是灭火员,是指哪打哪最顺手的 *** ,却唯独不是北伐的将军。

他一生就渴望恢复中原,可又几次沉浮于宦海,残酷的 *** ,让人看到了人心的险恶,所以,这一句是从他心底淌出的箴言,是历经沧桑后的痛楚。

这首词,是对友人的关切叮嘱,更是辛弃疾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所以滋味醇厚。

词在境界上,写别情而却不止于此,抒友情却无局限于友情。一步一折,一折一深:由别愁写到国事堪恨,由自然风 *** 衍到宦海风波,深刻地暗示出主战派爱国事业实现的艰难。

这就让全词的主旨超越了离情,而升高到很高的人生忧患上来,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使之具备了喻示人生大道理的品格。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朋友,生活不易,新的一年,好好珍重,好好照顾、保护自己!

如果大家喜欢这首词,欢迎关注我,为您带来更精彩的内容。

标签: 江头 人心不古 世态 险恶 风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