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谚语、成语、俗语,不仅有道理,而且通俗易懂,接地气,包 *** 老 *** 留下来的智慧和哲思。其中有很多话流传度非常广,几乎所有 *** 朗朗上口,写文章或者和别人阐述观点的时候就会用到。有一种情况,原本应该是两句话,但是其中一句脍炙人口,另一句却鲜为人知。比如“刻鹄不成尚类鹜”和“画虎不成反类犬”;再比如“鳏夫屋顶炊烟少”和“ *** 门前是非多”。
今天小编要讲的是“饱暖思 *** ”的上一句。相信“饱暖思 *** ”大家都知道,也很好理解。人一吃饱了,喝足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有些原始而又狂野的思想就容易蠢蠢欲动,想一些小编也不太好描述的行为。总之大家理解了就行。
当然了,“饱暖思 *** ”也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的金科玉律,每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都是不一样的。在《管子》中就有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明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人们吃饱穿暖,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小编并不是说所谓的“ *** ”就是不知荣辱,不过在古代人的思想中,这种行为显然不好摆到台面上来。
展开全文
“饱暖思 *** ”放到现代就更不适用了。大部分现代人可以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不过未必就“思 *** ”,还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而且现代人的娱乐方式比古代要丰富多了,有更多的选择。所以“饱暖思 *** ”只适用于某些时代的某些人。
“饱暖思 *** ”还有下一句,说得也很有道理,可惜鲜为人知。这句话就是“饥寒起盗心。”它的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人受到饥饿和寒冷的威胁,就很难顾及到什么道德准则,容易升起 *** 、掠夺的想法。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往大了说也适用于一个群体。
比如说古代的西汉和匈奴。两国之间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农耕文明,土地里刨食;一个是游牧文明,逐水草而居住。农耕文明相对比较稳定,游牧文明一旦遇到什么大的天灾,就容易失去生活保障,从而进行掠夺。当然了,掠夺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生存,但是这种行径本质上还是罪恶的,不论原因和目的,只不过“饥寒起盗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行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