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就是山东人的‘命’”“给青岛人一张饺子皮,他们能包了整个大海”……
山东人对饺子的爱,刻在基因里。到了冬至这一天,更是人人都在心里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饺子夏至面”……
最想吃的,就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吹弹可破的饺子皮,包裹着新鲜的蔬菜、大块儿的肉丁、弹牙的虾仁,香味儿扑鼻,蘸一碟米醋,一口入魂。
今天17时20分20秒,将迎来冬至节气。这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日子,太阳将直射南回归线,然后折返,一路向北。
今天,你家包什么馅儿的饺子?
冬至,谁不惦念着一盘饺子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一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被古人视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时。“冬至大如年”,从古至今,这一天在人们心里都颇具分量。
两个传说,带着温暖。关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有两个。一个说,女娲造人时,天寒地冻,泥人的耳朵容易冻掉,她就用线把耳朵拴住。为纪念女娲,老百姓就在冬至这天包饺子,用面捏成耳朵的形状,里面有馅(线)。
另一个说,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冬日还乡,看见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就搭起医棚,架起大锅煮羊肉,还加上各种祛寒的 *** 材,捞出切碎,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老百姓每人能分一碗汤、两个“娇耳”,吃了就不冻耳朵了。人们为纪念张仲景,就在冬至这天吃“祛寒娇耳汤”——饺子。这两个传说都饱 *** 感恩之心,让饺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根据民间习俗,从冬至当天开始“数九”,唱《九九歌》。寒冬已至,人们养精蓄锐,守望春天。
一个名字,等了 *** 。那传说背后的 *** 是什么呢?事实上,直至今天仍无法确定饺子的发明时间。晋代的《饼赋》中,描写了一种名叫“汤中牢丸”的食物,专家推测可能是水饺。
展开全文
南北朝时,颜之推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颜之推是山东人,他所说的月牙状的馄饨,可能就是饺子。
唐代墓穴中发现的饺子
唐代已确定有饺子。1986年,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穴,出土了肉馅饺子。这种“最古老的饺子”,跟今天的很像。但具体到唐诗等文本中,并未出现“饺子”的说法,推测可能仍叫“馄饨”。
到宋代,饺子被从馄饨中分离出来,叫做“角儿”“角子”等。明代小说《 *** 》中,写了“水角儿”“葱花羊肉角儿”等。明清之际,才明确出现“饺”的写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包肉为饺,以水煮之”。
明清时,人们会在除夕子夜吃饺子,取“岁更交子”之义。清代皇帝在除夕夜常吃素饺子。光绪帝破过例,吃了猪肉长寿菜(马齿苋)馅和猪肉菠菜馅各12个。曹雪芹对饺子似乎不感兴趣,《红楼梦》的年夜饭中从未提过饺子。全书也只出现一次,贾母还嫌油腻,没吃。
二
作为更具 *** 的食物之一,饺子蕴 *** 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山东,饺子更是超越单纯的食物,而成为一种仪式感。但凡有重要节日和大事,几乎都要来一顿饺子。
饺子 *** 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韩星 摄
承载着深情和回忆。饺子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包饺子往往需要全家人都参与,一般是长辈调馅儿,中年人擀皮儿,年轻人一起包,小孩拿着一小块儿面,能玩半天。窗外寒风呼啸,屋里暖意融融。当饺子出锅,一家人围坐桌前,这种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感觉,就叫幸福。
饺子里也有岁月的足迹。小孩说:“饺子有什么稀奇,不经常吃吗?”长辈们总是笑笑。就在几十年前,人们还常常为大年三十的那顿饺子而犯愁,没面、没肉……好在都过去了。很多在异乡求学、打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爱饺子,一到过节,就怀念家人包的饺子。
包裹着好客与好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人的好客反映在饮食上,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包饺子。这是一种高规格的待客礼仪,每当贵客上门,一盘亲手包的饺子上桌,就胜过千言万语。
山东的饺子好看,能精细也能豪放。除了普通样式以外,还有济宁的“柳叶”水饺、博山的“元宝”水饺等,个个造型别致。蓬莱的鲅鱼水饺,大得像“饼”,一个足有半斤,论个卖。
蓬莱的鲅鱼水饺论个卖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山东的饺子好吃,有物产更有真情。白菜、芹菜、韭菜都是猪肉的“神仙伴侣”,清甜的胶州大白菜,配上鲜嫩的黑猪肉丁,咬一口回味无穷。鲁中和鲁南山区的人们,喜欢将山野风味包进饺子;鲁西南地区盛产羊肉,胡萝卜羊肉水饺鲜香可口……
浸透着热爱和情趣。饺子一般不会难吃,但要吃出惊艳,里面大有学问,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调馅秘诀”。在青岛,这秘诀并非秘而不宣,只要你真心问,别人基本都会告诉你,有的还主动“凡尔赛”。这就是市民 *** 格里的 *** 基因。当然,秘诀的核心,往往是对食材的精挑细选,以及对火候的精准拿捏,里面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这些“秘”,本就不怕“泄”。
青岛人喜欢吃海鲜馅饺子,鲅鱼、虾仁、黄花鱼、墨鱼、海肠、海胆、海参、 *** 等都可做馅,海鲜与五花肉完美融合,用蛤蜊原汁调馅,常常带来惊喜。这样的饺子,咬一 *** 浆、Q弹,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三
山东被誉为“饺子之一大省”,目前,全国饺子门店总数超10万家,山东约占五分之一。该如何让饺子吃出“新味道”?
2024中国青岛国际料理大赛上,厨师在 *** 饺子美食 王雷 摄
“新吃感”。饺子原本就自带“包容 ***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也应有更多创新。让口味变成“万花筒”。多年来,饺子的馅料主要有四大类:蔬菜类、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和菌菇。而今,水果、辣条、臭豆腐等都可拿来做馅,松茸、黑松露等小众食材也加入进来,引得一些原本不爱吃饺子的人,也纷纷尝鲜。
给饺子做好“分众化”。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发新馅料。比如,一些减肥人士过去不敢吃饺子,担心“热量超标”。而现在,以鸡胸肉、蔬菜、低脂肪酱料等为原料的“轻食水饺”被开发出来。同时,为吸引儿童的兴趣,一些饺子包成了小老鼠、小兔子、五角星等形状,格外可爱 *** 。
“食天下”。饺子虽小,背后却是个大产业。有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饺子品类市场规模达650亿元。青岛的开海、双合园、船歌鱼水饺等,凭借海鲜水饺,受到市民喜爱。有的品牌不断推出系列新品,还与“故宫 *** ”等合作推出联名产品。
外籍人士在青岛市民家体验包饺子 韩星 摄
水饺产业也助推了青岛的乡村振兴。在胶州市里岔镇,速冻水饺从这里发往全国,还能根据各地不同口味进行“定制”。
放眼全球,喜欢吃饺子的不只是华人。在 *** 、日本、意大利、波兰、土耳其、 *** 等国家,饺子都深受欢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得越来越广,而要进一步开拓国际水饺市场,还需下一番功夫。
“就美景”。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其实,饺子和酒正在碰撞出新火花。比如,有水饺品牌与酒庄合作,联手推出葡萄酒水饺宴。饺子不仅能“就酒”,还能“就景”。最近,免签政策落地后,大连推出“饺子游”,吸引了不少日韩游客。
甜晒鲅鱼馅水饺令人神往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3》
在崂山区王哥庄,水饺也成为一张名片。《舌尖上的中国3》让这里的甜晒鲅鱼馅水饺“出圈”,那“艮悠悠”的咸香与山海美景融合,散发出独具特色的魅力。
山东人对饺子的深情,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无论遇见多少风霜雨雪,只要想着妈妈包的饺子,就总能坦然面对,守得云开雾散,笑看冬去春来。“对有心人而言,每个饺子都是一个心意,也都是一分暖意”。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高齐 责任编辑:张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