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金灿灿的表皮沾满芝麻,看着快烤焦了,其实火候刚刚好,看这颜色和样子都很 *** 。吃起来酥脆可口,外焦里嫩,满嘴掉渣,我要用另一只手接住,把掉下来的 *** 也吃了,舍不得浪费,那个渣更好吃,脆脆的,你会这样吃烧饼么?
这是著名的“黄桥烧饼”,我在泰州吃到的,一条小巷子里的一家小店,现烤出来的烧饼,真的太好吃了。黄桥烧饼是江苏省特色小吃之一,原产地是泰州泰兴市黄桥镇,所以叫黄桥烧饼。这个烧饼和北方常见的烧饼不太一样,带馅儿,个头小,样子更像那种点心“ *** 饼”。
黄桥烧饼历史悠久,是江淮一带古老的传统小吃,也属于江苏菜系的一部分,获得“中华民族小吃”的殊荣,并且早在建国初期就入选了我国招待贵宾的“国宴点心”,伟人还曾为黄桥烧饼“代言”过一句话“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黄桥烧饼能有这么好的声誉一方面是因为烧饼的味道、口感 *** 了人们的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八十多年前一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1940年10月,在泰兴黄桥镇打响了黄桥战役,由陈、粟两位 *** 前辈指挥,当时的 *** 上黄桥烧饼成了战士们的“军粮”,黄桥镇百姓家家户户开炉烤烧饼,冒着战火送到前线,最后战争胜利,黄桥烧饼立下大功,也得到了特殊的荣耀,名声大震。
在此之前,黄桥烧饼在明清时期已经是泰兴的传统特色小吃。清代道光年间泰兴黄桥镇的老夫子何萱,著有《韵史》八十卷,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书中不光记述了作者和龚自珍等大儒的交往故事,还有他和很多烧饼师傅切磋烧饼 *** 技术的趣事,可见当时的黄桥烧饼已经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了。
古代的黄桥烧饼会根据季节更换不同的馅料,比如萝卜丝、韭菜、蟹黄等等。现代黄桥烧饼馅料品种很多,荤素都有,肉松、火腿、虾米、葱油、豆沙、蟹黄等等,咸甜都有,不过最有 *** *** 的馅儿是“ *** ”,你知道 *** 里面是什么东西吗?
正宗的黄桥烧饼都要手工 *** ,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等,现在都用电烤炉,容易控制温度,保证不焦不糊,不油腻,香气 *** 。以前的煤炭烤炉烤出来的烧饼味道应该会更好一些,就像我们陕西的肉夹馍一样,炭炉和电烤炉烤出来的烧饼味道差异挺大的,不过现在为了环保,很多城市都禁止使用煤炭了。
那么,你来过泰州,到过泰兴么?吃过黄桥烧饼么?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当代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
黄桥,是江苏泰兴县的一个古镇、名镇,古称“永丰里”,又名“黑松林”。镇南尧王村一带是晋建兴县治故址,至今可觅古城墙遗址。。
据史料记载:南唐中宗升元元年(937年),泰兴建县后设太平乡,永丰里属太平乡。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永丰里升置为永丰镇(据乾隆四十年《重修城隍庙碑记》)。
元末明初,永丰镇已有一定规模。“百川会通、民利灌溉、土田饶沃、物产丰盛”,是泰兴县数得上的大镇。相传镇西杨柳江上古代建有一木桥(清光绪四 *** 改建为石桥,至今完好),桥下水一年四季均为 *** ,故而得名黄桥,桥端有店铺,故此地俗称黄桥铺。明代,永丰镇正式更名为黄桥镇(《明史—地理志》)。
*** 二十九年(1940年), *** 、粟裕率领 *** 东进黄桥,设立了 *** 苏北指挥部。指挥了名震中外的黄桥决战,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 *** 根据地。
时黄桥战役 *** 正酣, *** 将士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好几天吃不上一顿热饭。黄桥的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就用当地特产的烧饼,慰劳 *** 。当时黄桥镇12盘磨坊,60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
黄桥镇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多次成为县治。自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先后两次设建兴县,县治就在黄桥镇尧王村。
1945年9月,苏中 *** 根据地也曾析泰兴县黄桥镇置黄桥市,首任黄桥市 *** 为栾长明。1946年,黄桥市撤销,并入泰兴县。
1957年11月29日, *** 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江苏省关于报请增设灌南、通如、沙洲、黄桥四个新县的报告。1958年3月,灌南县正式成立。但黄桥县筹备进度较慢,就赶上1958年下半年纠正 *** ,节约财政开支,全国大量小县被合并的时事。10月, *** 正式通知黄桥县暂不设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长江之城 | 这里流淌着黄桥烧饼与黄桥战役的红色传奇!长江航运
黄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近 *** 。黄桥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其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这一地区规模更大的集镇。黄桥古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2000余间,还能寻觅到少量的宋代建筑,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分布其间,在古风浓郁的小镇上穿行,如同穿越漫步在悠远的历史时空。
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
黄桥古镇始称“永丰里”,又名“黑松林”,约从明代起改称黄桥镇。黄桥古镇现有东、南、西三片传统古街区,24条古街巷、3座古寺庙、7座古宗祠错落有致,总面积近30公顷。古镇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御史府、何氏宗祠、宋顾孝子亭、牛皋洗马池和“致富”、“文明”二桥,都是值得驻足一赏的景点。
南宋绍兴年间,岳飞将军奉旨抗金,从广德移兵泰州。黄桥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岳飞故令大将牛皋到黄桥筹办 *** 火器,以备攻敌。牛皋一日率数骑在黄桥东北角一带察探地形,忽见有一藕池,碧波荡漾,绿荷红花,清香沁人肺腑,不禁放声赞道:“好一片藕池!”于是跳下龙驹,在藕池里洗马。后人为纪念他,将池子改名为“牛皋洗马池”,现存于古镇的黄桥高级中学校内。
黄桥古镇人文荟萃,百姓崇尚诗书传家。溯至明清,仅明代御史何棐何氏一族就出了四名进士、十名举人、一百多名秀才。黄桥还走出了清代的音韵家何萱、辛亥元老朱履先、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物理学家和剧作家丁西林、生命科学家王德宝等,可谓人才济济。如今游览古镇上的丁西林故居,丁文江的丁家花园,历经五百年沧桑的何棐府第“御史府”,朱履先故宅“将军府”,可一睹这些名人昔日的风采。
穿越 *** 的古镇老街
与其他老街不同的是,黄桥老街有个独一无二的风景——“券门模式”。
进出28个券门,走在黄桥参差错落的72条老街上,转换于米巷、珠巷、罗家巷里,品味那精雕细琢的原汁生活,洞见老街古巷里的繁华过往……老街向人们展示了她走过的 *** 历程。
*** 古镇黄桥的十桥路为对称轴,东、西两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总面积10.88公顷。采用棋盘式布局的老街,至今尚保存着由文物古迹、古巷小弄、民居庭院组合而成的明清及 *** 时期建筑风貌。
老街的街巷分为巷、弄两级。其中,巷是居民区内的交通干道,宽约3米,基本呈东西或南北走向。东西巷道有珠巷、米巷、王家巷等,南北巷道有罗家巷、迎祥巷、迪祥巷等。弄是民居之间的便道,往往细长曲折,与巷道垂直相交,宽1.5米左右。
步入老街,但见巷弄纵横,石板铺地,青砖黛瓦,亭阁相间。明清建筑、古巷弄特色浓缩于此。遗址风韵尽收眼底,历史文化名人带着厚重的故事,在特定的情境中也仿佛向我们走来。黄桥老街,转角相逢,在这里每一步都是历史,无不感受到“一片黄桥老街、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刻含义。
黄桥烧饼的红色传奇
*** 粟裕指挥的70多年前那场黄桥决战,让黄桥镇一举名扬天下。红遍大江南北的《黄桥烧饼歌》,唱出了 *** 和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每一句歌词,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唱醉了人们的心,唱暖了老区的河湖港汊。如今,“到黄桥不能不吃黄桥烧饼”,是当地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就是这场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使得黄桥烧饼至今美名流传。1940年10月的黄桥镇, *** 、粟裕指挥 *** 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消极 *** 的 *** 顽固派韩德勤部三万人,歼敌一万一千余人。 *** 之时,当地老百姓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 *** 的前线阵地。如今黄桥镇上有 *** 黄桥战役纪念馆、纪念碑,黄桥古镇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来源:人民网、泰州发布
秦淮风味的8道特色小吃,美食尽收眼底,有没有你特别爱吃的?“导语:秦淮风味的8道特色小吃,美食尽收眼底,有没有你特别爱吃的?”
一聊到我国的美食,中餐的水准自然不必过多的言语,面点的烹饪手法也是享誉海内外,而如果想要了解一些能直接走进百姓家的美食,想必“小吃”应该独具特色的存在。
尤其是作为我国四大名小吃之一的秦淮小吃,其“秦淮八绝”一直是海内外游客赞不绝口的美食。如果你对这个系列的小吃也感兴趣,不妨看看接下来的美食简介吧。
一绝:白豆干的精雕细琢——开洋干丝。
这道美食和黄桥烧饼都是南 *** 庙中永和园的经典菜式,作为有着从1901年发展至今的百年信誉美食,它把中餐的精致刀工,以及淮扬菜的清淡鲜香融为一体,口感方面无不让人啧啧称赞。
二绝:汤中至鲜——牛肉汤。
好喝的汤羹千篇一律,经典的美食独具一格。作为南京非常有名的 *** 老店——蒋有记,它烹饪出来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堪称小吃界的一股清流,浓厚的 *** 特色,让它在“秦淮八绝”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绝:素味中的鲜之极致——什锦菜包。
包子有可能是全国人民最常看见的早餐美味了,它没有地域的 *** ,也没有国界之分,但凡吃过它的朋友,基本都对它的百种风味记忆犹新吧。
而在南京,有这样一款包子,它和鸭油酥烧饼“组合出道”,以当地老字号 *** 茶社——奇芳阁为平台,为您展现了关于包子的“鲜之极致”。它把不低于6种的荤素食材融合一体,为您带去了美味极致的体验。
四绝: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美味——葱油饼
一聊到葱油饼,大部分人应该并不陌生,很多人在家也会经常烹饪。但若是聊及夫子庙的六凤居,想必对于它的葱油饼和豆腐捞,那估计只能用大拇指来形容了。一款普通的美食能被这么多人喜欢,你不想了解下其中的奥秘吗?
五绝:鸡肉的面食盛宴——鸡丝浇面
这款美食有点像我们平时吃的凉拌鸡丝面。但作为“秦淮八绝”之一,简单的鸡丝凉拌面自然不能入其“法眼”。
这里的鸡丝浇面采用了特殊的烹饪手法,整道美食由鸡肉和鸡汤烹饪入味,劲道的鸡肉搭配面条,加上本家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那才能称得上绝配的美味。
六绝:五种颜色的美味搭配——五色小糕
糕点是我国美食的雅致展现,而且在国际上,中国的面点师傅基本都是神一样的存在。而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和桂花夹心小元宵,堪称面点界的黄金搭配。不同的色泽,不同的食材,诞生出了和谐共存的美食文化。
七绝:像包子又像饺子的美食——薄皮包饺
包子和饺子的融合你知道会诞生什么样的美食吗?这就要聊起瞻园面馆里面的熏鱼面和薄皮包饺了。作为秦淮八绝的搭配组合,脆皮的熏鱼、劲道的面条、薄皮汁多肉又嫩的“包饺”,此等美食你难道会不流口水?
八绝:蚕豆和鸡蛋的巅峰对决——五香豆和五香蛋
很多人在网上都买过类似于五香豆的零食,至于五香蛋,其实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茶叶蛋。作为很多南京人小时候的“绝代双骄”,这两款美味应该是更具寻常百姓家的美食了,毕竟它俩做起来也是非常简单,喜欢的话可以在家试着做做。
“秦淮八绝”不仅是美食的展现,更是一个城市关于人文历史的完美复刻。历史有可能太过刻板,所以需要用“美食”来赋予其“温度”。
美食黄桥烧饼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小编会每天将为您推送不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参与我们的讨论,对我们的文章点评,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进行评论,小编欢迎大家进行吐槽
小编今天为您推荐的黄桥烧饼,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
黄桥烧饼 *** 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 *** ,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
这边小编先为您介绍下黄桥烧饼的历史渊源:古代烧饼,制用精细。据《随园食单》载称,烧饼的 *** 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 *** 屑、脂油和面炙之。”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 *** 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据史料记载,辛亥 *** 时期,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的黄桥,有猪行近20家,油坊20余家,酒行10余家,粮行90多家。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饮食服务业的兴盛。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 *** 、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 *** 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早先,何姓是黄桥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 “四进士十举人”的辉煌。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 《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 *** 工艺。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
名扬全国的名小吃“黄桥烧饼”虽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但内容却已经是完全的大相径庭了。65年前拥军时的黄桥烧饼远没有时下名吃—“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黄桥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的芝麻,圆圆的,金黄灿灿的,看上去象一个玲珑剔透精致的小工艺品,当然,里面的内容那就更是65年前的浴血将士们想也不敢想的了。65年前的黄桥烧饼里面可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简单的在面里面和上一点糖就已经算是烧饼中的极品了,黄桥烧饼的主馅是肉松、火腿、虾米、葱油、鸡丁、香肠等外加猪油,香葱和面调和的馅,在温控的电烤炉的烘烤下,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下它的做法:原料:水油皮:普通面粉95克 水38克 猪油38克 糖粉10克
油酥:低筋面粉120克 猪油60克
馅料:火腿丝50克 猪板油丁50克 白芝麻50克
(将馅料内的原料放入碗中,用筷子将其充分拌匀即是馅料)
调料:香葱末、盐、香油、鸡精、清水适量
做法:黄桥烧饼 *** 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 “老鼠喷沙”。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
详细步骤:1.将水油皮的原料依次倒入容器中,揉成可拉至薄膜的面团
2.把油酥原料中猪油和面粉用手抓匀既是油酥
3.将水油皮和油酥等分成重量一致的水油皮面剂和油酥团
4.水油皮15克/个、油酥15克/个、馅料20-25克/个
5.取一个水油皮,搓圆后按扁包入一份油酥,收口捏紧朝下
6.擀成牛舌状翻面卷起,依次做完
7.依次将所有卷胚重复一遍5、6步骤
8.取一个卷胚,用擀面杖擀至圆形,包入馅料收口捏紧
9.滚圆后放在案板上,稍稍按压拍扁刷上一层清水蘸上芝麻
10.将依次做好的生胚放入烤盘.
11.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火180°,底火200°)
12.烤大约20分钟至侧面起酥即可
这里小编要说 *** 意的小贴士:面胚包裹好馅料后,要用毛刷蘸少许清水在表面轻轻刷一下,这样芝麻才能粘牢,吃起来口感更香酥。
说到这里小编要来说下黄桥烧饼的相关故事:黄桥烧饼歌
1940年, *** 东进,开辟 *** 根据地,在黄桥这里打下一仗,非常激烈,称为著名的黄桥战役。 *** 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他们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这种烧饼,慰劳 *** 。人们日夜赶做,有专人指导,开始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人都做起来。 *** 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仗打得非常起劲。最后,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首民歌,从此流传下来。
当时留传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
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慰劳忙。
烧饼要用热火烤, *** 要把百姓帮。
*** 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这首诞生于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当年 *** 建军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也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黄桥决战
作为江苏省的著名小吃,黄桥烧饼被列入国宴的点心行列。 *** 曾在1952年称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一场著名战役使黄桥烧饼名扬四方。1940年10月的黄桥镇, *** 、粟裕指挥 *** 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 *** 韩德勤部三万人(实际参战1.5万),歼敌一万一千余人,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 *** 之时,当地群众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 *** 的前线阵地。如今镇上的 *** 黄桥战役纪念馆,是江苏省 *** 传统教育基地,黄桥古镇因此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桥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工艺,色泽橙黄,味道鲜美。黄桥决战中,黄桥人民曾冒着枪林弹雨送黄桥烧饼支援前线。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 *** 要靠百姓帮。”这首诞生于1940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 *** 黄桥战役的辉煌胜利,谱写了军民情深的动人篇章。
今天的文章就是这样啦,谢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来看小编的文章,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宝贵评论,不当之处还望雅涵,小编一定努力改进,写出更好的文章。
黄桥烧饼可是名扬全国的小吃,黄桥烧饼的主馅是肉松、火腿、虾米、葱油、鸡丁、香肠等外加猪油,香葱调和的馅,烘烤至外黄里软,外形饱满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非常好吃。
泰兴黄桥烧饼香飘江苏书展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7月5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桥烧饼 *** 技艺在方志江苏馆展示。该技艺传承人张天勇现场介绍 *** 技艺,并邀请读者品尝黄桥烧饼,获得广泛好评。
据《泰兴市志》《黄桥镇志》记载,黄桥烧饼最早出现于宋代,自古以来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小吃。黄桥战役期间,黄桥镇人民日以继夜磨面粉、做烧饼,源源不断地将烧饼送到 *** 指战员手中,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的壮歌,黄桥烧饼从此名扬天下。由 *** 战地服务团李增援作词、章枚作曲的《黄桥烧饼歌》传唱大江南北。1949年,黄桥烧饼成为开国大典国宴上的四大名点之一。
经过传承和发展,如今的黄桥烧饼做法越来越考究,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先后荣获“中华名小吃”“天下之一饼”等殊荣。将黄桥烧饼 *** 技艺等非遗项目在江苏书展现场展示,是泰州市、泰兴市 *** 史方志办活化方志典籍、传播地情文化的重要举措。在本届书展现场展示的非遗项目还有泰兴花鼓、泰兴木偶、 *** 雕刻、银杏木雕、广陵 *** 花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徐强 蒋淑颖
编辑: 王舒婷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江淮小吃——黄桥烧饼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黄桥烧饼是古老的特色传统小吃,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
黄桥烧饼 *** 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 *** ,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评为泰州市名牌产品,是江苏特色小吃之一。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 *** 、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 *** 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早先,何姓是黄桥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 “四进士十举人”的辉煌。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 《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 *** 工艺。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
名扬全国的名小吃“黄桥烧饼”虽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但内容却已经是完全的大相径庭了。65年前拥军时的黄桥烧饼远没有时下名吃—“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而黄桥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的芝麻,圆圆的,金黄灿灿的,看上去象一个玲珑剔透精致的小工艺品,当然,里面的内容那就更是65年前的浴血将士们想也不敢想的了。65年前的黄桥烧饼里面可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简单的在面里面和上一点糖就已经算是烧饼中的极品了,黄桥烧饼的主馅是肉松、火腿、虾米、葱油、鸡丁、香肠等外加猪油,香葱和面调和的馅,在温控的电烤炉的烘烤下,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黄桥烧饼风味独特,其色香味均不同于一般的点心,具有 “香脆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它外形饱满美观,色泽金黄如蟹壳,入口酥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堪称烧饼界中的超级极品,一等一的江南名点。
黄桥烧饼起源于泰兴黄桥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荣获“天下之一饼”“中华之一饼”等荣誉称号。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续汉书》载,灵帝好胡饼。这是烧饼这一美食在中国较早的文字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清袁枚《随园食单》载称,烧饼的 *** 是“加 *** 屑、脂油和而炙之。”
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 *** 法,同时具有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自身特色,黄桥烧饼在传承中创新,从“擦酥饼”、“麻饼”、“涨烧饼”等发展到葱油、肉松、香肠、桔饼、桂花等品种烧饼,注重色、香、味。
黄桥烧饼的原料很讲究,黄桥一带土质与气候的优势,成就了烧饼所用面粉、芝麻、猪油,花生油等主要地产原料的品质,由于水土关系,黄桥地区的小麦面粉质量好、猪肉制品和花生特别香,这些原料明清时在东南亚各国都是抢手货。
“黄桥烧饼 *** 技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传承人张天勇,1973年8月出生,职高毕业,1988年10月进入国营东进饭店后,拜支前模范刘润宝为师学习黄桥烧饼 *** 技艺,2000年自主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天勇”。现为高级面点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市青年创业带头人、江苏美食工匠、江苏省乡土人才 *** 示范工作室领办人。任“江苏天勇黄桥烧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桥烧饼协会常务副会长,泰兴市第十二届、十三届 *** *** 。
张天勇介绍, 黄桥烧饼出名,与历史上著名的黄桥战役紧密相连。1940年10月3日 *** 、粟裕指挥的黄桥决战打响后,全镇16家磨坊,66家烧饼店,日夜赶做烧饼送到前线阵地,前方是炮火,后方是炉火。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 *** 7000余人与 *** 顽固派30000余人进行了 *** ,歼顽敌11000余人, *** *** 6旅旅长 *** ,敌33师师长被 *** , *** 军军长逃跑时骑马落水被淹死。黄桥决战的胜利逆转了敌我局部力量对比,稳固了苏北 *** 根据地,实现了 *** 与 *** 军在东台白驹胜利会师,奠定了 *** “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 *** 的新局面。经此一役,支前军粮黄桥烧饼名扬全国。
*** 艺术家、中国 *** 史上著名的音乐人李增援,山东莱芜人,在黄桥决战中看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感于此情此景, *** 澎湃,谱写歌词《黄桥烧饼歌》。
黄桥烧饼歌音乐:欣舞
4个月后, *** 一师后方医院遭日军偷袭,生病住院的李增援为保护重伤员,壮烈牺牲于大丰西团镇龙王庙,被地方群众 *** ,因战争环境严酷,籍贯无法确认,亲人一直不知他已牺牲。20世纪80年代,经过史志工作者6年的艰苦调查,烈士英名埋没40多年才得以昭示天下。1994年12月31日,李增援被江苏省人民 *** 追认为 *** 烈士,距离黄桥决战已过去54年,一个 *** 者不仅自己为了 *** 事业作出奉献,他的家庭也作出了牺牲。但他谱写的《黄桥烧饼歌》在黄桥战役胜利后随着 *** 前进的脚步唱遍了大江南北,黄桥烧饼闻名华夏。
1949年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国宴菜单。1972年, *** 访华, *** *** 审定的菜单中就列有黄桥烧饼。1952年 *** *** 和江苏籍警卫队长陈长江闲谈时盛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作家顾寄南的《黄桥烧饼》文章被国家教委批准编入中学教科书。1975年5月,时隔黄桥决战35年,黄桥决战的指挥者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20世纪八十年代,《黄桥决战》 *** 更是让黄桥烧饼家喻户晓。1983年黄桥烧饼被评为“江苏省名特优食品”。2002年,黄桥烧饼荣获江苏省第八届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再度荣获江苏省第十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作为江苏省79种名点之一,黄桥烧饼已被《中国食品指南》一书载入。2013年在第14届中国美食节上获“天下之一饼”美名。
80多年前拥军时的黄桥烧饼没有时下“黄桥烧饼”这样的讲究,那时的黄桥烧饼只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黄桥烧饼里面可是什么馅儿也没有,简单的在面里面和上一点糖就已经算是烧饼中的上品了。现在主流的黄桥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最外边是一层厚厚的焦黄芝麻,黄灿灿的烧饼,看上去象一个精致的小艺术品,里面的内容更是83年前浴血将士们想也不敢想的了。目前黄桥烧饼经上百年的改进和创新,现已发展成包含6大类、5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在淮扬食品中独具风味, 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小吃”、“中华之一饼”。
做中国的“比萨”,立足全国,走向世界。传承人张天勇十几岁就学习做黄桥烧饼,学习烫面和老酵面成型就干了18年,踏实认真的态度赢得了师父的认可,被选为传承人。2000年,张天勇借助之一届黄桥烧饼节的东风,从黄桥东进饭店出来创业,在黄桥镇永丰路上创办了天勇永进黄桥烧饼店。2013年,注册成立了江苏天勇黄桥烧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黄桥首个黄桥烧饼 *** 标准化生产线。
张天勇首先在扬州、泰州等地相继开了多家黄桥烧饼店。为让传统技艺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市场为纽带,推进连锁烧饼店的建设和发展。以产供销为一体,联合企业大户,以品牌带产业,让黄桥烧饼规模化生产,走进超市、卖场,走进千家万户,逐步形成原料、生产、销售和培训一条龙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如今全国各地掀起一股黄桥烧饼热潮,黄桥烧饼店铺全面开花,近年来,张天勇进一步开拓市场、嫁接高铁餐饮、高速服务区、专卖店、商场超市等做大黄桥烧饼品牌,先后成为中华名小吃、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令其在中华众多美食中独领 *** ,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传承技艺,新人辈出。多年来,张天勇一直秉承着“牢记红色历史,传承美食传统,诚信为民服务,铸就行业品牌”的初心,专门建立了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 *** 工作室,对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进行传承,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多场各种形式的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培训。在高质量保证黄桥烧饼食材、用料的同时,不断改良 *** 工艺,着力提升黄桥烧饼的观感、质感、口感、味感、美感。针对特定人群喜好开发,老年人血脂高开发橄榄油烧饼,小孩开发水果型烧饼,年轻人开发海鲜型烧饼。
近年来,张天勇对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进行进一步创新,紧密与科研单位合作,定风味、改工艺、增品种。在传统甜和咸两种黄桥烧饼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蟹黄、银杏、猴头菇等十多种新款。为培养新人,张天勇专门建立了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 *** 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多场各种形式的黄桥烧饼传统 *** 技艺培训。近到泰兴、兴化,盐城周边地区、远至山东、河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近年来培养了2400多个徒弟,相当于一个大学的 *** 人数。为让黄桥烧饼 *** 技艺成燎原之势,张天勇不吝啬传授技艺,做好五包服务,包培训、包吃、包住、包教、包会。
右一为传承人张天勇
右三为传承人张天勇
服务乡村振兴,当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打造“互联网+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发展电商业务,把黄桥烧饼卖到全国,走进了 *** 、欧美国家的餐桌,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道”,成立黄桥烧饼产业化研讨小组,组织参与中国黄桥第四、第五届烧饼节,放大黄桥烧饼 *** 培训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群众提供二次就业的平台,例如夫妻二人投资二三万元设备,每天卖1千元,收益可达三百元,远比上班收入高,带富能力强。
张天勇充分发挥黄桥烧饼协会的作用,黄桥烧饼已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上万家实体店,每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成了一项富民产业,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
做黄桥烧饼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收集、整理、相关文章,编写黄桥烧饼有关书籍,宣传推介黄桥烧饼。参加国内各种非遗展,10多年来,每年到全国各地一二十次,提高黄桥烧饼美誉度。2023年4月17日,在浙江缙云之一届烧饼节比赛中,拿到了之一名的好成绩。与其他传承人共同打造黄桥烧饼博物馆,让更多人通过黄桥烧饼认识了解黄桥、关注发展黄桥,让黄桥烧饼遍地开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非遗传承人张天勇因“专注”而成才,因“创新”而出众,因“致富”而精彩,小烧饼做出了大文章,唱响了新时代的黄桥烧饼歌。
附录其他传承人:
李健谱系
- 李健简介 -
黄桥宾馆法人,出生于1957年4月24日,1957年至1979年随父母生活上学,1979年参加工作,任黄桥电机厂工会干事,1986年脱离单位成立泰兴市东进摄影广告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9年任黄桥公园主任,2001年任黄桥宾馆总经理,至目前为止,开发研究黄桥烧饼的技术和历史,并创办黄桥烧饼历史博物馆。
顾林忠谱系
- 顾林忠简介 -
1967年12月出生于溪桥乡何兴村,1983年7月毕业于溪桥中学。1983年7月至 *** 在黄桥机械厂工作, *** 7月以来,在黄桥从事黄桥烧饼经营,创办了“为群烧饼店”、“黄桥烧饼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了“黄桥烧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丁建胜谱系
- 丁建胜简介 -
1967年4月23日出生于黄桥镇,1987年从泰兴首届烹饪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黄桥国营东进饭店工作。2002年改制下岗,同年12月被评为泰兴市第二届就业明星,2003年成立“黄桥烧饼有限公司”,重新注册了“东进”牌商标。
(本头条号已与 *** *** 签约,任何 *** 、搬运和抄袭行为,将通过法律手段势必追究!)
黄桥古镇有着 *** 历史,南濒长江,东连如皋,北接姜堰,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历史上曾因黄桥战役而出名。
黄桥烧饼是一种特色传统小吃,就起源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
黄桥烧饼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有咸甜两种口味,色泽金黄,不焦不糊,不油不腻,香酥可口,老少皆宜。
据《随园食单》记载,烧饼的 *** 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 *** 屑、脂油和面炙之。”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 *** 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
黄桥烧饼 *** 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以及不同的馅心。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烧饼的脆香还在于上面的芝麻。
需将煮熟的芝麻,加上特制的好料,均匀的洒在烧饼上。为了让芝麻不掉,在撒芝麻前还需要在弄好的面团上加上一层蛋液。烤的时候每隔一分钟还需要把烧饼正反面翻一下,以保证烧饼的成色和受热均匀。
黄桥烧饼还有一段感动的往事,在黄桥决战期间,黄桥人民发动镇内60多家烧饼店,18家磨坊日夜赶制黄桥烧饼,男女老幼,车推肩扛,支援前线战士。
关于这段回忆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慰劳忙。”
1949年,黄桥烧饼被选入国宴甜点,从此声名远扬,成为江苏省最著名的小吃之一。1983年就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13年第十四届国际餐饮博览会上,被评为“天下之一饼”。
现在条件比以前好了,黄桥烧饼也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品种,发展到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豆沙、香料等作馅心的多个不同新口味,可以满足不同喜好的需求。
你是否也曾吃过黄桥烧饼?欢迎在评论里和大家分享你的观点与感受。
未经许可,拒绝任何 *** 、搬运和抄袭!欢迎收藏、转发和分享到朋友圈!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欣赏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