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马饺子下马面”? - 学知识 -

什么是“上马饺子下马面”?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5

北方民间,如有家人要远行或客人回去,临行之前,总会以饺子饯行; 如有远行的家人返家或有客人来临,总会以面条招待。南方一些地区也有此 习俗。这种习俗被称之为“上马饺子下马面”。之所以有此说法,是因为以前 出行多乘马,“上马”意味着出行,“下马”意味着归来。

什么是“上马饺子下马面”?-第1张图片-

  由于现在出行多改 为乘车,所以现在又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类似的还有“出门饺子 回家面”、“送客饺子迎客面”、“起脚包子落脚面”、“送行饺子接风面”等 等,简称为“长接短送”。最俗的一种说法要算是“滚蛋饺子缠人面”了, 最直白地体现了民间百姓的诙谐,对家人出行的无奈和深深眷恋。

“上马饺子下马面”的习俗源于民间对出行的重视。其起源地应该是有走 南闯北传统的地方,如山东、广东等地。在山东历来有“闯关东”的说法, 而广东人很早就开始下南洋。由于饺子是北方的传统美食,所以此习俗起源 于山东的可能 *** 很大。之所以送客吃饺子,接风吃面,也与这两种食品的外 形特征有关。

在北方民俗中饺子是用在隆重的场合以表示敬重的一种食品,如敬天地、 祭祖,用以待客以及在重大节日食用。饺子是美味食品,俗语中“好吃不过 饺子,最疼不过老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等等说法都是对饺子美味的 真实评价。饺子用于送行的仪式中,其意义主要在于包饺子的过程和饺子的 外形。

  包饺子时,全家人一起合作,有和面的,有做馅的,有擀皮的,有包 的,大家热热闹闹,其乐融融,把一家人的平安祝福随着馅儿通通包进饺子 里。旧时人们外出的目的多是为了挣钱养家,而饺子的形状很像古时的银锭 和元宝,吃饺子也是祝愿他们出门能够遇到元宝,顺利发财。

  以前除了交通 不便、路途凶险、通讯不畅,外出之人还会遭受季节、天气变化之苦以及水 土不服等困难。俗语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走的道多,受的罪

多”、“走遍天下路,吃不尽店家亏”、“行船走马三分险”、“出外十日,为风 雨计;出外百日,为寒暑计;出外千里,为生死计”等等。

  所以古代人们对 出行看得非常重要,希望亲人在外地能够过得平安顺利。饺子形圆,寓意圆 满、顺利、平安,正好符合人们的这一愿望。人们希望吃了饺子的亲人在远 行的路上包裹得严严实实,走得实实在在、平平安安。此外,饺子还有期盼 外出的亲人早日归来团圆的寓意。

面条类似绳索,在民俗中象征“长”、“常”,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子孙绵 长、富贵长寿、常来常往、亲情永久等。家人远归或者有客来临,接风用面 条,俗称“下马面”,是期望面条能像绳索一样绊住来人所乘骑的马腿。或者 说是希望面条像绳索一样将客人拴住,让他无法走,表示亲热和留客的诚意。

上马饺子下马面的顺序一般是不能弄错的,要是安排错了,会让人有些 难堪。因为“下马”吃饺子,表示来客不受欢迎,主人有逐客之意,而“上 马”吃了面条,绊住了马腿,则预示着旅行将不顺利。但有些地方却恰恰把 这个顺序颠倒了过来,奉行“迎客饺子送客面”。

  他们认为饺子表示团圆、团 聚。远行的家人回来了或客人来了,之一顿吃饺子,说明大家团聚、团圆了。 家人要远行或客人要走的时候,吃上一顿面条,面条 *** 长远、长久,你走 得再远,也有这么一条线连着。对客人来说,送客的时候吃面条,还有表示 大家友谊长久的意思。

标签: 下马 上马 饺子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