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培文)年三十的前一天,央视十二频道播放了电视剧《姥姥的饺子馆》。剧中有一个情节:副 *** 马晓云到市场视察,饺子馆的老板娘一不小心,一个西红柿掉到了副 *** 脚边,这个偶然的行动,他们有了交流,最后,饺子馆老板娘还邀请副 *** 去饺子馆吃饺子。
副 *** 一边吃饺子,一边夸老板 *** 饺子好吃。在和老板 *** 聊天中,副 *** 得知,开了十多年的饺子馆,前几天被有关部门通知停业整顿。
于是,老板娘要求副 *** 给她饺子馆留下在句话做纪念。副 *** 还没来得及拒绝,老板娘就说,你如果不写,就说明饺子不好吃。结果,副 *** 在一个本子上写下了“货真价实。马晓云”几个字。
事情还没有完,当天晚上,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报道,副 *** 视察了某某市场,并在饺子馆里吃饺子的新闻,老板娘才知道,原来在饺子馆吃饺子的领导是副 *** 。当然,她反映的问题也理所当然的解决了。
这个看似普通的情节,却使我联想很多。还是三十多年前的时候,我刚进入新闻队伍,一天得到一条新闻线索,安徽省教育厅有位名叫丁丁的副厅长,到下面检查,不吃招待饭。于是,我就这件事写了一篇小评《有感教育厅长不吃招待饭》。稿件播出第二天,县教育局局长戴清(建国前老干部、全国道德模范)找到了编辑部,查看了原稿,也接见了记者。对我进行了表扬。
由此,我想到,现在我们的很多领导,也经常下来视察,也经常下来调研,可老百姓就是不买账,不领情。究其原因在哪里,也许他们没有认识到,就是视察和调研的目的不一样。一种是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一种是为了上级需要,工作需要,总结材料需要。其结果当然不一样。为了给上级看,也为了给老百姓看,往往为了 *** ,提前做好功课,去哪里,路怎么走,见什么人,下面都安排好了,陪同的人一大阵,能看到真实情况吗?于老百姓有关系吗?
十多年前,安徽省委前 *** *** 正月初一到下面调研,事前没通知市里,也没通知县里,带着身边人直接到霍邱县西边一家叫“田园”的饭店吃饭。直到现在,当地老百姓还说,这是王 *** 来吃过的饭店。
*** 和人民心连心,鱼水情,这是我们中国 *** 得宗旨。如果说,有人仇官仇富,除了那些人自身问题外,我们有没有为富不仁?我们有没有脱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