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 *** 为产业工人发展出谋划策——
人工智能+,技能也要+
联动设备高速运转
机械手臂替代了人工码垛
原本需要两条生产线支撑的生产工序
实现了定点 *** 一体成型
单位产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两倍
2024年7月,辽宁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引进首台业内 *** 数智化联动线,公司质检员刘桂梅 *** 至今记得这台价值近800万元的新设备给车间带来的震撼:“这么高大上的设备进厂,就像家里置换了最豪华、更高端的越野车, *** 作工们稀奇又惊喜,眼睛都亮了!”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传统印刷包装行业流水线, *** 作人员年龄集中在“4050”阶段,对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学习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设备厂家集中培训后,130人的车间千挑万选,才为新设备找到了1名固定“搭档”,还只停留在简单 *** 作阶段。
“机器平稳运行状态还好,一旦出现卡机等故障,只能等厂家来解决。”过去半年时间里,刘桂梅 *** 深入观察到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面临的困境,“由于缺乏既懂印刷包装专业知识、又熟悉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线工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维护能力明显不足”。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产业工人带来了全新课题。当工艺流程、 *** 作技法转变为规程、代码和参数,来自多个行业的 *** *** 谈到,除了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外,良好的人机协同能力、数据读取和分析能力,以及针对设备本身的应急处理能力,都成为支撑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行的关键本领。
“学不懂、弄不通,人机配合度不高,再好的设备都会大打折扣。”四川恒通动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粉散预车间班组长李玉梅 *** 介绍,2014年起,公司不断提升生产工艺、更新换代生产设备,她所从事的 *** 剂分装工作已实现从全手工 *** 作到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变。为了跟上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步伐,职工们只能从零起步“硬着头皮”学。
“对外参观学习、对内业务培训,在英文按钮贴中文标签,几乎把 *** 作手册翻烂……”李玉梅 *** 说,虽然 *** “笨”,但她和班组成员不仅摸透了设备的“脾气秉 *** ”,还进一步通过创新钻研,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优化改造,“科技高速发展,边干边学不可或缺,期待新生代力量能够提前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人是最主要的。”中国一汽首席技能 ***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 *** 鹿新弟 *** 认为,“机器人做主要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高枕无忧’了。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人要去介入。这就要求工人不仅要懂发动机装配,还要懂机器人的编程和维修。”
今年 *** 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需要一流的技术,要掌握数字理论和实 *** 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思维。”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特级 *** 王林 *** 认为,“终身学习本就是产业工人的必修课,在时代发展的任何时期,做好技能提升的加法,都一定大有可为。”
“智能化生产线和大数据 *** 的指挥、 *** 作和运营需要更具专业能力的人才,人才转换与队伍建设,同样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任务。”好医生 *** 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 *** 介绍,他们在四川凉山投资8亿元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 *** 集成,企业节约20%以上的能源,生产效率提高18%,“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服务于人的辅助工具,在岗位存量调整的同时,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增量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科技发展带来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重塑劳动力市场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董事长江浩然 *** 表示,劳动者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人工智能普及范围和使用效果,应尽快将人工智能知识纳入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快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李娜 卢越)
编校:马晨琦、江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