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什么意思,飒飒什么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6
为什么有地方的人会把“垃圾”读作“lè sè”?

大凡看港台偶像剧的,都对把“垃圾”读作“lè sè”的说法不陌生,一些人还把这种叫法当成时尚,觉得说“lā jī”特别土。

那么,这种两音并存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垃圾” 究竟怎么读才是正确的?

*** 偶像剧的大火,使得这个叫法迅速流行起来

1900年之前的文献中, “垃圾” 一词的读音并没有完整而直接的记载,仅有单字读音的记录。“垃”字始见于《龙龛手鑑》,注音为郎合反,“圾”字见于《玉篇》作渠劫切。

其实在古代文献中有个读音近似于“lè sè”的词“拉飒”。其义为“秽杂”,即“肮脏废弃的杂物”。翟灏《通俗编·状貌》:“拉飒,言秽杂也。”元好问《游龙山》诗中也用了这个词:“恶木拉飒栖,直 *** 指稠。”可见,“拉飒”在语义上和“垃圾”有相通之处。

到了宋代,“垃圾”这个词汇开始出现,并且也有了指代秽杂之物的意思,只是读音并不是“lā jī”。

宋吴自牧《梦粱录》 :“更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亦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

综合来看,“垃圾”的含义与之前的“拉飒”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推测,“垃圾”最开始的读音应该与“拉飒”相近。

1915年版的《中华大字典》收了这个词,其“拉飒” 与“垃圾” 意义相同。“拉” 在《广韵》为“卢合切”, “飒” 在《集韵》为“苏合切”,二字为叠韵, 这两个音节正与上文所说“垃圾”可能有的读音相合。由此也可以确定, “拉飒” 与“垃圾” 记录的当是同一个词。

而在《<嘉庆>直隶太仓州志·风土下》中有记载说:“积秽曰垃圾(音勒塞)。”此时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当时的垃圾读音是怎样的。

“圾”从“及”得声,查古音手册可知,从“及”得声的字在中古音韵母上多与“飒”一致,属入声合韵字。就是在现代语音 *** 中,许多从“及”的字如“趿”“辍”等的韵母,还与“飒”相同。这说明,“飒”与“圾”的古音韵母很可能是相通的。

再查古音手册,“飒”的声母属心纽,许多从“及”得声的字也是心纽字。这也说明,“圾”与“飒”的声母也很可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垃圾”在古代很可能就读与“拉飒”现代读音类似。

而另一方面,现代语音 *** 中a与e两个韵母,是古音 *** 中同一个韵母分化而来。也就是说,现代读音中的lè与lā、sè与sà在古代很可能是同一个音。这说明“垃圾”“拉飒”很可能在古代就是读作“lè sè”。

还有一个近似的说法是“搕”。《汉语大词典》将之注音为“è zá”,并解释说:“搕,垃圾,杂物。宋道原《景德传灯录·英州大容諲禅师》:‘大海不容尘,小溪多搕。’”另据《汉语方言大词典》,“搕”一词,江苏镇江一带读为???s???,据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记载,江苏南通读音若“腊刷”。

与“搕”相近的,还有“擸”,《汉语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擸,秽杂,肮脏。”清代顾禄《清嘉录·干净冬至擸年》中有记载:“俗以冬至前后逢雨雪,主年夜晴,若冬至晴,则主年夜雨雪,道涂泥泞。谚云:干净冬至擸年。”

再有“?”,《汉语大词典》解释说:“?,垃圾。”《说郛》卷七十引唐宋若昭《女论语·营家》中说:“奉箕拥箒,洒扫灰尘,撮除?,有用非轻。”

1930年代的南京街头老照片

对于“垃圾”的古代原型,还有学者认为与“狼藉”有关。他们觉得,“垃圾”“狼藉”同出一源,《尔雅翼》“狼藉”条说:“狼,贪猛之兽,聚物而不整,故称狼藉。”

“狼藉”这个词在先秦古书中也写作“狼扈”。藉,《广韵》一音“秦昔切”,上古音在铎部,与鱼部音很相近,故可转入鱼部而写成“狼扈”。变成单音节词,则又可写作“狼”。《周礼·秋官》有“条狼氏”,郑玄注引杜子春云:“条,当为涤器之涤。”并谓“涤,除也,狼,狼扈道上。”孔颖达疏:“云‘狼,狼扈道上’者,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可见,单音节的“狼”,跟双音节的“狼藉”和“狼扈”都是一词。

在此种说法中,“条狼”之“狼”并不是动词。“条”读为“涤”,“条狼”为动宾词组,“狼”在这里已转化为名词,指被遗弃之物,即垃圾。所谓“条狼氏”,实即清扫垃圾污物者,其职司颇类今天的环境卫生工人。当然在周秦时代这项工作不可能是专职的,从《周礼》一书的记载看,条狼氏还有为王趋避行人,誓众时执鞭巡行等任务。

这些学者进一步认为,“垃圾”这个词是秦汉以后对“狼藉”的另一种变音,比如发展成我们前面提到的“擸”。

垃圾、搕、拉飒、擸等等说法,其实都是因为时代和地域之异,产生出来的不同读音,因此也会有不同的文字来表达。

“垃圾” 一词主要存在于湘语以外的东南方言中,官话中也有少量的存在,其读音在吴语区大多读作“la si”。

而在宁波方言表达“垃圾、邋遢” 的意义有“邋塞”,但是后来多少受到上海话的影响,读音渐渐变成“la si”,后来又有了“la xi”。

19世纪末“垃圾"的这个音存在于上海。 *** 初期在上海、吴江、嘉兴三地读“la si”。后来,以上海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团音化成了“la xi”,并慢慢取代“la si”的读音。

1943年前, 北京的普通百姓尚不知“垃圾”一词, 都使用“脏土”指称之,这个词存在于书面语,小学老师告之曰欲弃的肮脏污秽之杂物叫“垃圾”,这个时候大概都会告知读音是“lè sè”。

到了1947年的《国语词典》中仍然记录这两个字的读音是“lè sè”,而在1953年的《新华字典》之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6页就首次改读为“lā jī”,这大概是受到南方一些人读音的影响,将“la si”等读音融入进去,加上望文生音后成了“lā jī”。

后来在一些生活中,需要对某些事物打出口号,称其为“旧社会遗留的垃圾、思想垃圾”,正是这些口号的流行,让更多人随从了“lā jī”的读音。

在1962 年重印本《汉语词典》中将“ 垃圾”注音为“lè sè”, 解释其为吴语,秽物与尘土相混积之称,到了《现代汉语词典》 2002 年版,和《辞海》1980年版本则把“垃圾”注音重新定为“lā jī”。

建国初扫盲运动时的老照片

而 *** 版的《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即将“垃圾”一词注音依旧标为“lè sè”,将“圾”定音为sè,并解释说:“垃圾,秽物、尘土及被弃的东西的统称。亦作拉飒。”

其实 *** 还有很多词汇与 *** 普通话不同,这只是双方的“古今音变”的认知上有所不同,并没有谁更时尚谁更土的区别,至于这种读音不统一以后会怎么发展,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参考资料:《“垃圾” 的读音》汪化云;《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垃圾”与“勒瑟” 》 邵勤 ;《释垃圾”“狼藉” 》汤余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关注我:一本正经说历史(ybzjlishi)

最扎劲的四川方言来啦

俗话说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四川人说普通话”

所谓川普就是

平翘舌音不分

前后鼻音不分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

有人能正确且快速的读完这句话吗?

四川话还喜欢删繁就简

一句“儿豁”

可以解决50%的问题

一句“哦豁”

可以表达80%的情绪

四川话和四川人的 *** 格一样

亲切、直率、热情、豪迈

可萌、可甜、可盐、可歪

四川话酷爱儿化音和叠词

平平无奇的一件事情

从四川人嘴里说出来变得可可爱爱

“到饭点啦,走去吃莽,吃了好睡告告

“珍珠买了新杯杯,可以搭配粉色的盖盖和勺勺

“滚滚抱着奶爸的腿,想和牛berber~

“拐过这个弯弯,前面有个水凼凼

“不要打光董董玩梭梭板

四川人还喜欢给动物起萌萌哒的外号

不管是什么品种

都有与之完美匹配的称呼

大眼萌-丁丁猫儿

夜行者-偷油婆

音乐家-灶鸡子

田间常客-蜞蚂儿

勤劳使者-推屎爬儿

……

四川话就跟四川的水果一样

不只是甜

“抿

恩特儿

桑泡儿

瓷姑儿

耙耙柑

甘正

……

就问你甜不甜嘛

四川话有时候也很飒

“走,去杀馆子”

——这并不是要去做违法事情,而是指到店吃饭

“四川人做事从不拉稀摆带”

——拉稀摆带: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做事情不可靠的人

要是你身边有人做事拉稀摆带

是要被四川人juan的

四川人吵架不仅气势要足

说的话还要够霸气

“你们两兄弟凑到一起就打架,简直莫得个名堂”

——莫名堂:不懂事,没规矩,不乖;对无聊事物的否定

“哪个喊你上蹿下跳的哎,摔了撒,该背时”

——背时:倒霉,不走运

“你看你房间,衣服裤儿到处甩起,偻不偻嘛”

——偻sou:不体面,不得体

“这道题都做错,你简直就是莽坨坨”

——莽坨坨:笨,傻

来源 |微信公众号四川文旅厅(ID:to_sichuan),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

倾城无双的女孩名,真的是又美又飒

在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人的美,所以,在众多的名字类型中,都各有各的韵味,对于女孩来说,一个倾城无双的名字,很符合我们常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说法,不仅给人一种温柔文静的感觉,而且还有一种古风诗意感,是能增加女孩魅力的一种方式。故而,今天起名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倾城无双的女孩名。

言之

言之也就是说清楚这件事的意思,用作女孩名字是 *** 着女孩子明辨是非、公正无私、机灵聪慧的特征特点。言字在老一辈名字中很常见,搭配之字让 *** 会到文言文的雅致,简单但却给人文采飞扬的感觉。

若嫣

“若”是文言虚词,作为女孩名字显得女孩温柔又有古风感;“嫣”的部首是“女”,能体现出女孩的 *** 别,意指女孩容貌美丽、身姿轻柔。所以“若嫣”适合作为女孩的名字,不仅有古风诗意的意蕴,还显得女孩温柔文静、美丽动人。

诗雅

“诗”本义就有诗歌的意思,将其入女孩名字能直观的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感受;“雅”取自《滕王阁序》中的“都督阎公之雅望”,是美好、高尚的意思。给女孩起名为“诗雅”能衬托出女孩温柔文静的特点,非常的有诗意古风感。

杉雪

雪覆杉松,杉树裹上银装,这种场景不仅独具美感,还包 *** 临霜傲雪的坚韧气质,用“杉雪”给女孩取名有赞 *** 孩外柔内刚,坚忍高洁之意。

南薇

“南”本义指南方,作为女孩名字会让人觉得新颖又有诗意感;“薇”指蔷薇花,寓意女孩像花儿般鲜艳美丽。将“南”、“薇”二字搭配起来作为女孩的名字很有古风的韵味,能表现出女孩温柔文静的一面,显得女孩很有气质。

兰雪

“兰”即指兰花,是“四君子”之一,入女孩名字意指女孩蕙质兰心,温柔又文静;“雪”指雪花,入女孩名字意指女孩内心如雪花一般纯真美好。将“兰雪”作为女孩名字温柔文静又好听,有诗意古风的韵味,同时还有美好的寓意。

菀歌

“菀”出自于《诗经·大雅·桑柔》中的“菀彼桑柔”,形容茂盛的样子,用作人名意指充满生机与活力;“歌”是古风用字,用作人名意指多才多艺。给女孩起名为“菀歌”充满了诗意古风的韵味,读起来宛转悠扬,给人一种温柔文静的感受。

晴萱

晴字取自于《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指晴朗的天气;“萱”指萱草,其别名为忘忧草。所以将“晴萱”作为女孩名字很有古风诗意之感,寓意十分美好。意指女孩一生快乐、积极乐观,是一个温柔文静又坚强的人。

栗柔

《尚书》“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译: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一些具有古风气息的生僻字词,写作文用这些词立刻显得高大尚了

1.羞赧(nǎn):指因害羞而脸红的样子。



2.谮言(zèn):谗言;中伤的言语。



3.札记(zhá):札记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及见闻的单篇文章。汇集多篇成书,乃称“札记”。



4.岧峣(tiáo yáo):亦作“岹嶢”。 山高峻貌。



5.喑哑(yīn):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6.臧否(zāng pǐ):书面用语,有褒贬、评比、评定、评价、评价、评论等意思。



7.校勘(jiào):指校对勘正。对书本,报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经的一些程序。



8.信笺(jiān):通常指信纸,是信纸的古代说法。



9.笑靥(yè):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装饰,现泛指 *** 的笑脸。



10.稂莠(láng yǒu):稂和莠都是比喻坏人。




11.斡旋:意指调解争端。



12.讣告(fù):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



13.悭吝(qiān):吝啬;小气。



14.天堑(qiàn):指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壕沟。天然的壕沟,言其险要可以隔断交通。多指 长江 。



15.慑服(shè):指因恐惧而顺从或因恐惧而屈服。



16.殷红(yān):中国传统色彩名称,意思是指鲜红色还带着黑。



17.巷道(hàng):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这些通路,统称为巷道。



18.桎梏(zhì gù):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类似于现代的 *** 、 *** 。引申为束缚、 *** 之意。



19.粳米(jīng):大米的一种,常见的主食。



20.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或小步快走;佩戴上的饰物。




2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22.呴濡(hǒu rú):比喻人同处困境时互 *** 藉互相帮助。



23.窅冥(yǎo míng):幽暗不明。 陆贾 《新语·资质》:“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



24.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名。



25.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词藻华丽。




26.流眄(liú miǎn):流转目光观看。



27.飒纚(sà lí ):长袖飘舞貌。班固《西都赋》:“红罗飒纚,绮组缤纷。”



28.喧阗(tián):喧哗,热闹;喧哗拥挤。



29.姽婳(guǐ huà):形容女子体态娴静美好。



30.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31.濩落(hù luò):沦落失意之境。韩愈 《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32.便嬛(biàn xuān):轻盈美好之貌。

近期有关风灾的新闻多了,从汉字造字,看古人对风的认知

最近有关风的新闻特别多,江苏南通风灾罕见达到14级,京广高铁因大风天气吹扬地膜致接触网故障而停运等等。



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看感觉,这样也没有难倒古人,

古人造风字,先用鸟在天上风来表达,意思是鸟是靠着风才能飞起。



因此,【风】的甲骨文,

与【凤(鳳)】字同源,

画一只天上飞翔的鸟。

只是字形太复杂,使用并不便捷。

改换了表达方式:

由【凡+虫】来会意。



【风(風)】,凡+虫

本义:风吹虫动,风以动万物。

引申为:八风。


我们经常说“八面来风”,就是来自“八风”,


“八风”指什么?


东方曰明庶风,

东南曰清明风,

南方曰景风,

西南曰凉风,

西方曰阊风,

西北曰不周风,

北方曰广莫风,

东北曰融风。


《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姦。

八风从律,应节至也。

左氏传: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八卦之风。

乾音石其风不周,

坎音革,其风广莫,

艮音匏,其风融。

震音竹,其风明庶。

巽音木,其风清明。

离音丝,其风景。

坤音土,其风凉。

兑音金,其风阊。



八风,应时节而生

八风、八节、八卦相应


易通卦验曰:

立春,调风至。

春分,明庶风至。

立夏,清明风至。

夏至,景风至。

立秋,凉风至。

秋分,阊风至。

立冬,不周风至。

冬至,广莫风至。



【飘(飄)】,票+风。

其中【票】字本义是:火飞。


【飘】在《说文》中为:回飞。即回旋之风

本义: 旋风。随风飞动。

《诗·桧风》:匪风飘兮。

《前汉·蒯通传》:飘至风起。谓疾风。



【? yù】,風+日

大風也。

《庾阐·海赋》:百川辐辏,四渎横通。迥?泱漭,耸散穹窿。

《韩愈诗》:如新去耵聍, *** 逼飓?。

《唐书·百官志》:有?海道。



【飐(颭) zhǎn】,风+占

《说文》:風吹浪動也。

《正字通》: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飐。

本义指:风吹浪动,风吹物动。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清·陈维崧《水调歌头·昨夜湔裙罢》:

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


《刘歆·遂初赋》:

猋风盲其飘忽兮。回飐飐其冷冷。



【飒(颯)sà】,立+风

《说文》:翔风也。风声也。

本义:风声。


《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

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

杜甫《寓同谷歌》: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引申为:衰。

杜甫《夔府书怀诗》:白首飒凄其。

《岑参诗》:鬓毛飒已苍。



【 xuè】,風+术

《说文》:小风



【颲 liè】,風+列

《说文》:烈风

本义指:风势强劲。(风)猛烈,恶风。

也指:寒风凛冽


《尚书·舜典》:烈风雷雨勿迷。

南朝梁·武帝《孝思赋》:旅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颲颲。



【? lì】,風+利

《说文》:風雨暴疾也。

本义:暴风。



【? hū】,風+忽

《说文》:疾风也。

本义:快速、猛烈之风



【 liáng】,京+風。此京是凉字省了“冫”。

《说文》:北风谓之。


《尔雅》:

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

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




【颺 yáng】,風+昜

《说文》:风所飞扬也。

本义:风吹。


唐·许浑《送客归峡中》:江风扬帆急,山月下楼迟。


引申义:显扬,发扬

《书·益稷》:工以纳言,时而扬之。(是正其义而扬道之。)

《左传·昭公二 *** 》:今子少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

宋苏轼《南安军学记》:故使乐工采其讴谣讽议之言,而扬之以观其心。通“扬”。


高飞。

《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簸扬,去除谷物的外皮。

《晋书·卷五六·孙楚传》:簸之扬之,糠秕 在前。 通“扬”。


抛、丢。

《五灯会元·卷一九·东山觉禅师》:扬下屠刀,立地成佛。

《聊斋志异·卷一·瞳人语》:言已,掬辙土扬生。



【? wèi】,風+胃

本义:大风。



【飂 liù】,风+翏

《说文》:高风也。

《淮南子·览冥训》:至阴飂飂,至阳赫赫。



【颱】,風+台。

飓(jù】,风+具。

【颱、台、臺】三字合并简化为【台】字,


【颱】,专指:台风。

发生在西太平洋上

由强烈的热带 *** 低气压

或热带气旋所引起的暴风,

其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即为台风。

也称为:飓风



【飙(飆)biāo】,猋biāo +风。

猋,狗奔跑的样子


《说文》:扶摇风也。

扶摇谓之猋。上行风谓之扶摇。


本义:暴风。


如:

飙举电至(形容声势大,速度快)


《沈约诗》:来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

《子昂诗》:盲飙忽号怒。

《韩愈诗》:雪霜刻似惨,狞飙折空衢。


南通风灾平地起了14级,古人会用以上的哪个字来记录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汉字##识字##教育##说文解字##文言文#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大语文学习 *** 之《人字学习体系》,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

外媒:十大流行语映射中国社会百态

来源:环球时报

《赫芬邮报》日本版12月8日文章,原题:反映中国社会百态的十大流行语2020年中国十大流行语日前揭晓,反映出中国社会真实的生活状况。与日本流行语一样, *** 相关的新词占了很大部分,比如“逆行者”“神兽”等词。尽管日本也用汉字,却完全不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双循环”,都是与中国 *** (治国)相关的流行语。前者是抗疫的方针,后者是中国今后经济政策的关键词。

*** 相关词汇还有“逆行者”。这个词是赞美中国医务人员逆着众人的方向而行,坚守岗位。表达对女 *** 医护人员的尊敬之情的“飒”也入选。

“神兽”则描述了中国各地中小学停课期间,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盼着这些小“神兽”赶快去学校上课的心情。这个词包含了中国家长们的不易和期盼。

“直播带货”是中国 *** 直播和购物节目相结合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鉴于效果好,如今有很多日本企业也开始面向中国消费者进行直播带货。

略有自虐倾向的流行词“打工人”,几乎成了中国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暗示每个上班的 *** 在为工作辛苦付出。 与日本相关的词汇是“凡尔赛文学”,源自日本人气漫画《凡尔赛玫瑰》。看似叫苦连天、实则自我炫耀的“凡尔赛文学”受到中国网友的热议。(李玉珍译)

霹雳布袋戏6首诗号,初听不懂诗中意,再听默默背下来

喜欢霹雳布袋戏的朋友,经常以道友自居。而霹雳布袋戏的诗号一直是一个特色,文采飞扬,底蕴深厚,很容易赢得道友们的心。

霹雳布袋戏中很多诗号,之一次听的时候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感觉文采很好,却有些云里雾里。而等大家熟悉了角色的故事之后,再来听这些诗号,那就会不自觉把这些诗号背下来。

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霹雳布袋戏6首诗号,初听不懂诗中意,再听默默背下来。知道3首诗号的,是道友没错了。

第1首:由来泉石潜蛟龙,不经烽火不现踪。风云岂是苍 *** ?拈作轩冕上九重。

这是粉红君超轶主的诗号。超轶主这个角色似邪而正,智谋不俗,而且轻易不显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很多道友一开始对他并不感兴趣,直到后面才对他产生了佩服与好感。

诗号中“不经烽火不现踪”这一句,恰恰体现了超轶主这种独特而神秘的 *** 格作风,也为后面的转折做了一个铺垫。至于最后一句“拈作轩冕上九重”则体现了超轶主贤隐士之风、山中宰相之志,令人颇为叹服,也很自然会背下来这个诗号。

第2首:飒风沾,问途寒,谁与共饮,谁敢当关?燕戟归命人不还。

这是燕归人的诗号。燕归人的人气一直非常高,作为一个中原战神的形象获得了大量道友的喜爱。而他的诗号,也体现了他那种一往无前,一往无归的勇敢与自信,而且也暗中预示了燕归人的悲剧结局。可以说,这个诗号真的是初听不懂诗中意,再听已无燕归人!

第3首: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轩辕事,古今谈, *** 河山。沉醉负白首,舒怀成大观。醒,亦在人间;梦,亦在人间。

这是人觉非常君的诗号。人觉非常君是近些年剧情里面比较有血有肉的一个角色。当他刚出场的时候,就以翩翩君子和隐逸高人的姿态获得了大量道友的喜爱。正如诗号说的那样,任它竹冷松寒,一开始的非常君真的太雅致太有仙人味道了。

只不过,非常君的行为都是伪装,他其实早已经黑化,还成为了 *** oss。而非常君之所以黑化,也是让人唏嘘。尽管是一个偏反派的角色,非常君却依然活出了他的精彩。

也是到了最后,道友们才明白,为什么非常君诗号会说“醒,亦在人间;梦,亦在人间”。也许,非常君的一生都只是一个梦,潇洒也好,惨烈也罢,是梦是醒,到最后又有什么关系呢?对非常君而言,怕是只有无尽的孤独与悲凉吧。

第4首:堪寻平生一知己,笑看风雷震九州。倚剑狂歌啸天志,酩酊千古大江流。

这是九州一剑知的诗号。之一次九州一剑知的诗号,我们只能看出他喜欢剑,喜欢喝酒,还想要一个知己。但这个诗号初看并不算太佳,道友们对于九州一剑知的故事,也未必多大的兴趣。

而随着故事发展,这个喜欢喝酒的大叔型角色,逐步体现出了他的魅力。最终他为掩护叶小钗,拼尽全力而亡,可以说死得非常悲壮。也因为如此,他诗号中那一句“堪寻平生一知己”,更让道友们无法忘怀,从此念念不忘。

第5首: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这是佛剑分说的诗号。佛剑分说的诗号非常经典,短短10个字,一开始让人比较难懂里面蕴含的意思。但是真正理解之后,发现这个诗号真的很有味道,既有文采,也有哲理,更体现了佛剑分说的追求与信念,让道友们很自然就背下来了。

第6首:半神半圣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武半边天。

这是霹雳一哥素还真的诗号。素还真的诗号口气十分大,所以一开始很多人在怀疑:“这个人物真有他诗号说的那么强吗?”而事实证明,素还真确实无敌强。谁能扛得住素还真一声“前辈”呢?

可惜的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关于素还真的剧情出现了。道友们真的比较想念素还真,心里面早就背下了这诗号,却还是无比期盼在剧情中再次听到素还真的诗号啊。

朋友们,你们喜欢霹雳布袋戏的诗号吗?你们还知道哪些经典的诗号呢?欢迎留言哦。

新时代青年不妨“飒”一些

近来,不少人在讨论一个话题:“是否愿意一键重启你的2020?”正反论点相互交锋,人们似乎以这种方式在回顾、总结属于自己的2020年。《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发布了2020年十大流行语,流行语是时代的凝结,也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写照。

细读这十大流行语,从抗击 *** *** 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双循环”“直播带货”;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内卷”现象,到充满调侃色彩的“凡尔赛文学”;从巾帼不让须眉的“飒”,到青年一代翻腾起的“后浪”……每一句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词,都印刻着时代痕迹。实际上,流行语之所以有其生命力,恰恰是因为它们写照了时代特征、描绘了时代色彩,虽未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却激荡着时代发展的回响。

总有一些流行语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寻常,因为它们不仅是时代中的语言,而且充满了内在的蓬勃力量。比如“后浪”,被认为是新一代青年人的代名词,指向了“90后”、“00后”群体,这些以往被贴上“不着调”“叛逆”等标签的独生子女,面对突如其来的 *** *** ,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承担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后浪也成了“催前浪”的希望一代。再比如“逆行者”,为了他人之安危,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偏偏不走寻常路,展现了果敢的勇气和坚韧的决心,2020年更具 *** *** 的“逆行者”,正是与新冠 *** 较量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他们用小我的“逆行”成就了大国的前行。

“后浪”的奔涌、“逆行者”的风采,构成了2020年的绚烂影像,告诉人们什么叫作责任、什么叫作担当、什么叫作向上。其实,“后浪”就是青年,“逆行者”就是青年的楷模。他们用行动的内容、以实践的课堂,为青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价值课,教会人们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不畏艰难又要勇往直前,既要严谨务实又要苦干实干。

没有哪一代人是轻轻松松的,也没有哪一年能不劳而获地走过。青年的成长,就是在时间年轮里见证着家的变化、国的变迁。的确,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的青年。这就需要积极引导青年成长,引导青年一代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之一粒扣子”。

人类社会不断在变化发展,青年群体也在不断成长进步,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新情况。由此,时代中的流行语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能作用于青年人的成长。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议、迷茫、价值冲突,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价值引导,而思政教育就是不容缺失的教育。重在塑造 *** 价值观、引导青年人生观的思政课,不只是满足他们的知识渴求,而且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就像流行语可以成为课堂素材、时代楷模人物可以作为内容载体一样,与青年一道同时代对话,就能帮助他们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2020年度流行语中,有一个“飒”字,虽是形容女 *** ,其中透出的帅气利落、潇洒清爽的劲儿,却颇有穿透力。青年们不妨“飒”一些,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就一定能在奋斗中释放青春 *** 、追逐青春理想。

(作者系北京市第九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0日第2版

作者:田妍

*** 相关词汇占据2020热词榜,“逆行者”在中国榜单中赢得高票

面对即将结束的2020年,用什么词来形容最合适?

各国推出年度词: *** 相关词汇占据热门榜

热词盘点是岁末的语言年俗和文化盛宴,近期世界各大词典和主流媒体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年度词。通过梳理这些年度词可以发现, *** 相关的词汇占据了热门。

四天前,“三密”一词 *** 本《东方新报》评为2020年“日本年度流行语”的之一名。“三密”是“密闭空间”、“密集场所”、“密接场面”三个词的简称,指的是在新冠 *** 下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三种不利环境。

英国柯林斯词典此前宣布,“ *** ”(lockdown)一词成为该字典2020年年度词汇,且该词典今年评出的10个年度词汇中,有6个与全球健康危机有关。而牛津英语词典则犯了“选择困难症”,公布了月度词词汇表,以概括史无前例的2020年。

美国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11月30日出版商韦氏出版公司宣布,2020年年度词汇为“大流行病”(pandemic)。同日,在线词典网站Dictionary *** 也将“大流行病”定为年度词汇。Dictionary *** 的高级调研编辑约翰·凯利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宣布 *** 暴发成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后,对“大流行病”一词的搜索量在当天暴增超13500%。

由于 *** ,很多国家开始推崇居家办公,而工作习惯的改变也影响着词汇的使用。据牛津英语词典统计,自今年3月以来,“远程”(remote)和“远程地”(remotely)的使用率都超过了300%;“工作站”(workation)和“居家度假”(staycation)这两个合成词的使用率分别增长了500%和380%。此外, *** 、医护工作者日夜奋战的精神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柯林斯词典和牛津英语词典都将“关键岗位员工”(key worker)一词列为流行词之一,指的是对社会运行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员。

“逆行者”在中国热词榜单中赢得高票

在中国,两份重量级年度流行语榜单4日同时发布。

其一来自《咬文嚼字》编辑部在沪揭晓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凡尔赛文学”等热词入选;

其二来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 *** 用语”,入选者依次为逆行者、秋天的之一杯奶茶、带货、云监工、光盘行动、奥利给、好家伙、夺冠、不约而同、集美。

这两份榜单,“逆行者”都以高票入选。抗疫流行语是今年最有辨识度的主题,无论是工作的重点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抗疫斗争、复工复产、社会经济的恢复等方面,今年都涌现了大量与“抗疫”相关的新词。

中国的抗疫成绩,从“最美逆行者”( *** es in harm’s way)、“方舱医院”(mobile hospital)这些词上得到了体现。”

而作为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直播带货”在今年作为新鲜事物,成为了人们日常消费生活的新宠。

全民流行语增多,则是今年的另一大特征: *** 热词“光盘行动”让我们仍需警惕粮食安全问题; *** 《夺冠》的热映让人们回想起振奋人心的女排精神,不少观众深受感染并为中国女排呐喊一句“奥利给”......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流行词反映的是大众的社会情绪,它记录了时代特征、社会变化和老百姓的心理变迁,这体现在这类评选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学价值”。而对《咬文嚼字》来说,语词的“创新 *** ”是一个重要标准,即更多地考量流行词的新鲜感和语言趣味等,“凡尔赛文学”“打工人”等均在语言用法上出现了创新 *** 。徐默凡说:“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评选,应更多地考虑选入‘文质兼美’的流行词,让它们真正进入到大众语言生活之中,甚至最终进入词典”。

综合: *** 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汇app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文汇报

陕西关中方言的消失已不可逆转 ,列举部分方言词汇及发音

陕西关中方言正在快速消失。目前仅一些老人还在使用关中话,年轻人词汇及发音受普通话影响较大,词汇量不断减少,使用频率不断降低。预计关中方言很快将会难寻踪迹。


关中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即三千多年前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关中话就成为官话即雅言。秦汉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促使关中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关中方言缺少重视,其消失已不可逆转。客家地区广泛流传“宁卖 *** 田,不忘 *** 言”。广州 *** *** 也提出 *** 。如今秦人不断的去方言化,这个和经济文化有关,本 *** 无可奈何,只是在消失之前对祖祖辈辈使用的语言做以记录。


大力推普是造成关中方言消失的直接原因。此外还有根植于心的方言歧视,大家认为方言很土,难登大雅之堂,在学校说方言会被同学嘲笑。其次两个都会流利关方言的人却用普通话交流。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方言发音是错误的,不利于 *** *** ,所以大家讲方言发音就会向普通话去靠。因为纯正关中话外地人听不懂,所以影视作品以及陕籍艺人一般也使用“普陕”。


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更具 *** *** 的方言之一,使用人数超5000万。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包括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柞水等县;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等;山西运城;河南灵宝一带。以及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西南部。


关中话词汇量非常大,仅整理到一部分。有一些字词写法不易考究,取与普通话同音字代替。

1、 让(rang4),责备的意思。《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2、 瓤(rang2)人,戏耍嘲弄的意思。《信灵君窃伏救赵》“魏公子让信灵君曰”

3、 毕(bi3),意思为完。《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4、 挕(jie2),打的意思。【篇海】丁叶切,音喋。打也。

5、 酽(nian1),浓的意思,常形容茶浓。曹唐《小游仙诗》酒酽春浓琼草齐。

6、 苫(shan1),盖的意思。如“上面苫一层土”。《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

7、 瞀乱(mu2 *** 3),烦的意思。唐·王维 《宋进马哀词》“忽思瘗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

8、 几时,什么时候的意思。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9、 剺(li),用刀割的意思。《说文》划也。也形容风大,如“外面风剺的很,要多穿点衣服”。

10、 蕃(fan),茂盛的意思。“树上果子结的蕃泰”。《说文》“蕃,草茂也。”

11、 聒(guo3),吵闹的意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乱叫谓之聒。”

12、 遗,遗失、丢失的意思。《韩非子·难二》“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

13、 饮(nin1),特指给牲畜水喝。屈原《离 *** 》“饮余马于咸池兮,捴余辔乎扶桑。”

14、 闻(ven2),趁的意思。如“闻热吃,一会凉了”。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秋日后》“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芳茵。”《木兰花令》“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

15、 掬(jv),意思是两手捧。《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六切,音菊。与匊同。两手曰掬。

16、 踅摸(xue2 mo3),不正当或不正常的寻找着,或主人不乐意的寻找。

17、 怯火(qie3 huo4),对做某件事没信心,有害怕之意。

18、 嚷仗,吵架的意思。

19、 ,大声吵闹的意思,责备的意思较轻。

20、 白雨(pei2 yu3),意思是暴雨。李白《宿鰕湖》“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和复古大雨》“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

21、 争(zeng3)一个、短一个,都是差一个的意思。唐代杜荀鹤《目遗》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22、 ,带的意思。如“秀兰,你引娃走啥去呀”

23、 咥(jie2),吃的意思。“冬天咥一碗泡馍,感觉浑身都暖和”。《周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24、 大(da2),爸的意思。

25、 酽火(nian1 huo4),物价超出寻常的意思。如“最近大蒜 *** 酽火的很,一斤十几块钱”

26、 忙和( *** ng2 huo3),忙碌的意思。如“把人一天忙活的,饭都没顾上吃”

27、 洋和(yan2 huo3),时髦的意思。如“你把屋子收拾的洋和的”

28、 软和(ruan4 huo3),柔软的意思。如“你屋的沙发坐起来软和很”

29、 剺和(li1 huo3)镵和(can2 huo3),形容刀锋利,也形容做事麻利。

30、 蛇货(she2 hu3),妖精一样的意思。如“脸上抹那么多粉,跟个蛇货一样”

31、 翕忽(xi3 hu4),差一点的意思。

32、 坮(tai2),珍藏的意思,山西部分地区有同样用法。

33、 墙(qiang2),人藏起来的意思,西南山西河北安徽部分区域有同样用法。

34、 长虫(chang2 chong3),蛇的意思。古语,《红楼梦》中有使用。

35、 圪蹴(jiu3),蹲下的意思。这个在很多地区都有使用,为古汉语。

36、 憋(bie3)的多咧,吃的多了的不敬用法。

37、 倩(qian4),形容姑娘漂亮,讨人喜欢。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如倩女之靧面。”

38、 寻(xin),找的意思。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39、 谝(pian4)/谝闲传,聊天的意思。

40、 熬煎(ηao3 jian),发愁的意思。“眼看娃要开学咧,学费还没着落,把人一天熬煎的”。《 *** 记》第四四回:“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爊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只有我这五百个不得死。”

41、 乡 *** ,老乡的意思。古代五百家为 *** ,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 *** 。《逸周书·官人》“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 *** 之间,观其诚信。”《汉书·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 *** 戮笑,污辱先人。”

42、 婵合(chan4 huo3),事情很合适,日子美满、很舒服的意思。

43、 嫽(liao),美、好的意思,或者形容人 *** 格好容易相处,又或者用于说反话。如“这女子长的嫽的很”“李师是个嫽人”“嫽,叫你嫑胡日弄,这下日弄坏了,咋办”《广韵》嫽,好貌。《诗经·陈风·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

44、 蕞(sui1),小的意思。“蕞娃”小孩子的意思。《广韵》蕞,小貌。”《左传》“抑语曰:蕞尔国。”

45、 颡(sa2),头的意思。唐·杜甫《义鹘》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

46、 叵烦(po3 fan3),意为颇为烦人。“叵”古通“颇”。“ 叵烦”即“颇烦。”

47、 婑揲(wo2 ye3),舒服、令人满意的意思。

48、 扌米手(bia),贴的意思。如“把画bia到墙上”

49、 斜斜睡(xue2 xue3 shui1),“炕上人多,要斜斜睡才能睡下”

50、 年时(nian2 si3),去年的意思。明·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什么花甲。”

51、 霖雨(lin2 yu3),连绵大雨的意思。《晏子春秋·谏上五》“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52、 先生,老师的意思。《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孔颖达 疏:“先生,师也。”

53、 脖项(po2 hang3),意思是脖子。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孩儿每缩着脖项,拄着下颏,耸着肩窝。”

54、 垢圿(gou4 jia3),身上的污垢。《韩非子·大体篇》“不洗垢,而察难知”。“圿”意思同“垢”。《集韵》标明:“垢,音苟。圿,音嘎,积垢也。”

55、 他谁(sei),谁的意思。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婆婆也!须是你自做下怨他谁?”元·关汉卿《救风尘》之一折“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

56、 林檎(qin3),苹果的一个品种。《宋书·谢灵运传》“琵琶林檎,带谷映渚。”

57、 ,此字专为馒头而造。《谈徵·言部·母母叵罗》“京师及河南人谓饼曰饝饝。”

58、 携(xie2),抱的意思。“成天携个娃,做啥都不方便”。

59、 避(pi4),意思是滚。“避,偏安去”“避远些”。

60、 ,饿的意思。“饥屁冷尿热瞌睡”。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说文》“饥,饿也。”

61、 眉眼(mi2 nian3),意思是容貌。如“你看这货长的没球眉眼,本事大的很”唐·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娇儿好眉眼,袴脚冻两骭。”

62、 、或“nou”,站的意思。《礼记·曲礼上》“立必正方,不倾听。”

63、 擤鼻(xing3 pi2),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篇海》呼梗切,亨上声。手 *** 鼻脓曰擤。

*** 、 睄(sao2)略看一眼。《集韵》所敎切,音稍。小视也。

65、 出水,出汗的意思。“干完活出一身水”

66、 一达里,一起的意思。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67、 上会,会指 *** ,上会即去 *** ,赶集的意思。

68、 恁(nen),那么的意思。如“你咋恁能行的”同古汉语。

69、 木犊娃(mu2 du3 wa1),婴儿的意思。

70、 挌撸(ger2 lu3),抓别人的痒痒肉,使其发笑。

71、 ,怎么的意思。

72、 ,什么的意思。

73、 眼窝,眼睛的意思。

74、 老是,总是的意思。

75、 端走,直走的意思。

76、 泰(tai1),起加强语气作用。如“肉夹馍泰好吃咧”《广韵》“泰,甚也”

77、 ,家的意思,口语中常用屋表示家。

78、 老早,很久以前的意思。 *** 《民权主义》第六讲“中国人因老早有了指南针,外国人至今还是要用他。”

79、 迿(xun4):指二人矛盾深。“从这件时以后,两家关系闹迿咧”《公羊传·定公四年》:“朋友相卫而不相迿。”徐彦疏:“迿者,谓不顾伍步,勉力先往之意。”

80、 日眼,讨厌的意思。麻眼,困难的意思。桑眼,吃相难看。顺眼,看起来顺眼。伤眼,给难看。挤眉弄眼,骗人的样子。干瞪眼,束手无策。

81、 弥(mi2):加长,加高。如“绳绳不够长,再弥上一节节”《左传》“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三国演义》“加绪含容,冀可弥缝。”

82、 ,骗的地道用法。哄娃,哄孩子睡觉或使孩子安静。

83、 人家(nia)人,别人,其他人的意思。

84、 布袋(bu1 tai3),包包的意思。

85、 嫑(bao3),专为表示不要而造的字。

86、 顡(wai3),有 *** 写作,厉害、凶的意思,可做动词或形容词。《五音集韵》他怪切。颜恶也。

87、 上头、里头、外头,意思是上面、里面、外面。

88、 ,清晰的意思。“我屋电视没你屋电视显”

*** 、 制(zhi1)搭、兀搭(wu1 da3)、嗄搭(a1 da3),分别表示这里、那里、哪里。

90、 前个、夜个、今个、明个、后个、外后、大外后、夜黑咧、晌午、赶早,晃下(huang1 ha3),分别表示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外后天、大外后天、昨晚、中午、早上、傍晚。

91、 二、二流子、二球、二蛋、二锤子、 *** 、二弝、二毛子、二杆子、 *** 、二怂、二不愣登、 *** 。都是骂人的词。

*** 、 黠怂(ha3 song2),坏蛋的意思。,“黠黠苹果”“黠黠心眼”“黠黠病”

93、 穿戴时尚叫洋气,感觉良好叫美气、羡慕叫眼气、生气叫着(cuo)气。倒霉,运气不好叫偾气(s *** 2 qi1)。做错事挨打还不改正叫白气(pei2 qi1),长的清秀叫秀气,坚强叫硬气(ning1 qi1),事做的不大方叫pia气。富裕叫哿气(kuo3 qi1)

94、 恃塌(shi3 ta3),也有人写作日踏,坏了的意思。

95、 糟蹋,浪费的意思。

96、 拾掇,整理,修理的意思。唐 陆龟蒙《杞菊赋》序“前后皆树以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旦暮犹责儿童辈拾掇不已。”

97、 打摺(da4 zhe3),收拾清理。

98、 搭把手,帮忙的意思。

99、 括摸(kuo3 me3),估计、猜测。

100、 批扞(pi2 gan3),也有人写作皮干,认为对方说了不该说的话。“少皮干,再皮干打你蕞怂”

101、 *** 情(sao2 qing3),讨好献媚。

102、 曾(zeng3)的很,厉害的很。

103、 笨怂(men1 song2), *** 。

104、 耳巴、一撇子,一巴掌的意思。“我几想给你一撇子”这个动作也叫“撸”

105、 疙里疙瘩角角落落,到处的意思。如“疙里疙瘩都寻遍了,就是没寻着,奇了怪了”

106、 瓷嘛二楞(ci2 *** 3 er1 leng1),意思是不机灵。

107、 克里麻擦(ke3 li3 *** 3 ca3),赶紧赶快的意思。

108、 一安去(ηan4 qi3)/偏安,一边去的意思。“避,一安浪去”“立偏安,嫑挡路”

109、 一河滩(yi3 huo2 tan3),多且带有乱的意思。“屋里还有一河滩事等我回去做哩”

110、 扑西來嗨(pu3 xi3 lai3 hai3),穿着邋遢的意思。

111、 麻哒( *** 2 da3),问题的意思。没嘛达(me3 *** 2 da3)就是没问题。

112、 木囊(mu1 nang3),行动迟缓的意思。

113、 罢咧(ba1 lian3),还行的地道用法。

114、 瓷实,结实的意思。“这小伙长的瓷实的”

115、 言传(nian2 chuan3),出声、吱声的意思。“叫你半天,你不言传”

116、 伥泰(zhang2 tai1),嚣张的意思。“你小伙伥的泰,是想挨打哩”

117、 丢盹(jiu3 dun4),打瞌睡。“你是夜黑咧偷你舅呀牛去了,大清早的丢盹”

118、 (lang1),逛的意思。“走,出去浪去呀,你去不去”

119、 细发(xi1 fa3),节约的意思。“这家人日子过的细发的”

120、 啬啚(sei3 pi2),形容人吝啬的意思。

121、 增啬(zeng2 sei3),形容像吃别人的东西一样吃相难看。

122、 干板(gan3 ban4),大嘴巴,认为说不该说的话。解释的有点不准确

123、 弹嫌(tan2 xian3),挑剔毛病。

124、 出去转转,出去散步。

125、 精沟子(jing2 gou3 zi3),光 *** 。

126、 沟子蹲(gǒu3 zi3 dun3),跌倒了, *** 着地。

127、 沟门子, *** 。

128、 麻糜子( *** 2 mi2 zi3),不讲理的人。

129、 ,“好的”的地道用法。

130、 栽拐(zai3 guai4),指有小心眼的人,爱背地给人使坏的人。

131、 窝窝(wo3 wo3),棉鞋。

132、 疙瘩偏食,饺子的意思。

133、 黏(ran)面,干面的意思,对应的是汤面。

134、 黏黏(ran2 ran2),不明事理不讲道理的人。如“你然的很,说半天还没弄清楚”。

135、 吹龟兹(chui3 gui3 zi3),吹唢呐。

136、 毛草,做事不细心、马虎。

137、 害咬(hai1 niao4),发痒的意思。害疼、害苦、害辣、害+感觉,表示感觉怎么样。

138、 怂管、怂管娃,无所谓。

139、 要饭吃的,乞丐。

140、 糟慌(zao3 huang4),撒谎的意思。

141、 得是、得是的,是不是。

142、 难畅(nan2 chang3),困难。

143、 没向(me3 xiang1),没门。

144、 试活(si1 huo3),试一下。

145、 扎势(za3 shi1), 显摆。

146、 冬里,冬天的意思。

147、 记 *** ,记忆力的意思。

148、 当是,以为的意思。

149、 听着(qing3 cuo3),听见的意思。“给你说话你听着了没有”。

150、 歇一会,休息的意思。

151、 ,表示乏困的地道说法。

152、 踭(zeng1),累的意思。

153、 妗子,舅 *** 意思。《集韵》巨禁切,音。俗谓舅母曰妗。

154、 认得,认识的地道说法。

155、 过事,举办红白喜事都叫过事。

156、 坐席,坐到筵席的座位上,泛指参加宴会。

157、 大人(tuo1 ren2),成年人或家长。“叫你屋大人到学校来一趟”

158、 算术,数学。

159、 茅子、茅子坑茅子沿沿,厕所、厕所蹲坑、厕所蹲坑边缘的意思。

160、 灵醒,神志清醒或脑子聪明。如“睡灵醒了没有” “脑子灵醒”

161、 吃冷凳咧,应该会做而没做好。

162、 倒啾(dao1 jiu3),退步的意思。

163、 啾(jiu1),缩的意思。

1 *** 、 ,玩的地道说法。

165、 出门,过年走亲戚的意思。

166、 头下(ha)、身下(ha),头上、身上的地道说法。

167、 精脚片(jing3 jue3 pian4),光脚没穿鞋的意思。此处精为光的意思。

168、 吱哇,说别 *** 声喊叫的不敬用法。

169、 ,力气的意思。如“一顿不吃面觉的浑身没劲”

170、 日头(er3 tou3),太阳的意思。

171、 掰(bei1),撑住的意思。

172、 ?(bie1)、蹦,跳的意思。

173、 煎水(jian3 shui4),开水的意思。“以前人穷,上学住校吃的是煎水泡馍”

174、 湔水(jian1 shui4),煮面中途加水。

175、 对子,对联。“过年咧,家家户户bia对子,bia门神”

176、 伐树,砍树。“光头强伐树哩”。

177、 生人,陌生人。

178、 兄弟,专指弟弟。弟兄,指兄和弟。

179、 苞谷,玉米的意思。

180、 打锤,打架的意思。分开使用均表示打。

181、 恃恑(shi3 gui4),也有人写作日 *** ,暗地里捣乱、使坏的意思。

182、 育,喂的意思。

183、 黑麻咕咚,伸手不见五指的意思。

184、 踶踶躗躗(ci3 ci2 wei3 wei3),行动迟缓、磨磨蹭蹭的意思。

185、 舛板子(chuan3 ban4 zi3),引诱上当的意思。

186、 扽(dun1),“把绳绳扽紧”拉的意思。

187、 帮肩(bang2 jianr3),可以的意思,表示赞扬。

188、 晒暖暖、晒爷,人晒太阳的意思。

*** 、 忤逆(wu4 ni3),不孝顺的意思。忤逆子,不孝子的意思。

190、 衫子(san3 zi3),衣服。

191、 ,调皮的意思。“这女子匪泰,跟个娃子娃一样”

1 *** 、 ,脏臭的意思。

193、 (we3):把书角捾起来,同折。

194、 品麻,摆架子。

195、 见天、成天,每天的意思

196、 胡吹冒撂,吹牛。

197、 坎头子(kan4 tou3 zi3),傻的意思。

198、 嚯嚯的(huo1 huo1 ji3),轻轻的。

199、 杴(xian3),同,铁锹的意思。

200、 惜煌(xi3 huang3),可怜的意思。“看把娃哭的惜煌的”

201、 老汉,指丈夫或者老头。不同于四川话。

202、 担子,互为连襟的人称对方为担子,其之间关系也称为挑担

203、 投(tou),等到。例如:投明。《观明州图》诗“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水调歌头》“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舟。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

204、 科树(kuo3 shu1),砍掉树多余的枝。《寄终南隐者》“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

205、 挏(dong4),弄脏的意思。“照一下镜子,看你挏成啥了,赶紧洗一下去”

206、 挏烂子(dong4 lan1 zi3),闯祸的意思。

207、 拓(ta2),量词,一叠。如一叠钱。

208、 老鸹(lao4 wa3),乌鸦。

209、 (xie3),把钉子砸进木头或墙上。《大刀记》“要往墙上揳钉子,比往木头上揳个钉子花费的力气要大得多。”《集韵》《韵会》“讫黠切,与戛同,击持也。”《史记·货殖传》“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又与击通。”

210、 撋(wan1),绕道的意思。

211、 扡(ci3),蹭,比蹭更为用力。如“扡麻食”。《词源》里析意为“顺木之纹理以剖析。”《诗经》“折薪扡矣。”

212、 擸撒(la2 sa3),脏乱不整,意等同于邋遢。俗语说:“干净白雨擸撒雪”。《通俗编·状貌》“拉飒,言秽杂也。”

213、 碨(wei1),磨的意思。“碨面”汉代之后才用“磨”这个名称,之前则称作“碨”。

214、 显豁(xian4 huang3),炫耀,出风头。《黄粱梦》“你得了斗来大黄金印一颗,为元帅佐山河,倒大来显豁。”《对玉梳》“莫不灵堂前要显豁。”

215、 ,小睡一下。也说眯登。

216、 趔远(lie1 yuan4),离远。

217、 打趔子(da3 lie3 zi3),侧翻的意思。

218、 招祸(zhao2 huo2),上当了。

219、 招识(zhao3 shi3),理会。

220、 新洋洋,新衣服。

221、 洋火、洋柿子、洋蜡,洋碱分别表示火柴、西红柿、蜡烛、肥皂

222、 赁(lin1),租的意思。

223、 歘(chua4),不文明用语。

224、 羞先,羞先人,丢 *** 脸的意思。

225、 把做(ba4 zuo3),做事动作尴尬,上不来下不去的。

226、 掉节(jiao1 jie3),形容事情难做。

227、 及情(qi2 qing3),把人看的着急的意思。

228、 架板(jian1 ban3),过去关中农村人家里都有大案板,案板上方用木板钉的放东西的这个板就叫架板,放一些厨房用调料等物。

229、 窑窝(Yao2 wo3),墙上掏一个方形的洞,装上门,用于放东西。

230、 僵窝(jiang2 wo3), 捣蒜罐,蒜臼子。

231、 翁翁(wang4 wang3),陶制容器,放米面。

232、 兜盆(dou4 pen2),和面的容器

233、 水水(shui4 shui4),饺子的蘸汁或者菜里面的汁。

234、 电壶(jian1 hu2),暖壶,保温壶。

235、 合钱(huo2 qian2),把整钱换成零钱散钱。

236、 革蚤(ger3 zao3),跳蚤。

237、 蝇子(ying2 zi3),苍蝇。

238、 四大圆(da1 yuan2),周围,四周。

239、 弄怂哩,干啥哩。

240、 白皮不改色(pei pi bu gai sei),做错事后受教训仍不悔改。

241、失的慌慌(shi ji huang huang),马马虎虎的意思。

242、 恼了,生气了,或者关系不好了。

243、 兮兮(xie2 xei2),加强感觉语气。

244、 皮松,意思就是皮痒痒了。

245、 耍的大的、势大的很,应该不需要解释了。

246、 我的我呀,好爷呀,惊叹词。

247、 *** 的(nai2 qiu2 ji3),骂人的词。

248、 亏人,丢脸,骂人的词。

249、 熥馍(tuo3 mo1),加热馒头。

*** 、 搄(ben1),用手够。

251、 公牛叫尖牛,母牛叫乳牛,公猪叫牙猪,公猫叫男猫,母猫叫女猫

252、 绺娃子(liu4 wa3 zi3 ),贼娃子。

253、 下数(ha1 su3),规矩。

254、 齐偡偡(qi zeng zeng),整齐的样子。

255、 ?(jing2),吃太多,撑住了的意思。

256、 争火(zeng3 huo4),用在形容词后加强语气。

257、 五抹六道,(wu4 *** 3 liu3 dao1),乱涂写乱画,画的乱七八糟的。

258、 不招嘴(bu3 zhao3 zui4),两个人有矛盾后互相不说话。

259、 挴(mei2),《扬子·方言》贪也。

260、 (lv3),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去捋些洋槐花,今个晌午给咱(ca1)蒸槐花麦饭。” 《广韵》手捋也。

261、 (liao2),缝的意思。“衣服烂了,叫 *** 给你敹几针”。《费誓》之“善敹”,郑玄解为“穿彻之”,即粗率缝补。

262、 騃(ngai),做事过于遵循规则。

263、 聏识(er4 shi3),不理的意思。

2 *** 、 抪(pu3 suo3),轻揉,或者用手轻抚衣服,使之平展。

265、 失迹(shi3 ji3),失去踪迹。

266、 搋面(cai3 mian1),揉面的意思。

267、 ?(chan1),潮湿的意思。《集韵》丑赧切,??,温湿貌。

268、 颬气(ha3 qi1),向手心吐气的意思。

269、 差合半,不是一对。比如两个脚穿的鞋不是一对。

270、 蓑蓑声(sai3 sai3 sheng3),声音沙哑的意思。

271、 把他家的表示遗憾、懊悔。

272、 洑水(fu3 shui4),游泳的意思。

273、 熰热(ngou1 re3),形容天气闷热。《管子·侈靡》古之祭有时而星,有时而星熺,有时而熰,有时而胊。

274、 脚后跟,用法很广,可以用来轻微的骂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75、 耐褿(nai1 *** 2),耐脏的意思。

276、 披挂(pei3 gua3),强壮男子的身材。

277、 娃子女子,男孩女孩的意思。

278、 二眯子,形容一个人对某件技艺半生不熟。

279、 碌 *** (Lu3 cu3),撵场用的撵盘。

280、 恶水(nger3 shui3),洗完碗筷留下的水。

281、 活笸籃(huo3 pu2 lan3),用竹子编制的放针线等缝补工具的类似簸箕但四周封口的竹篮。


282、 Kuan3,把绳子从一个小洞里穿过去。

283、 ,扶的意思。

284、 硬膀,身体好的意思。

285、 立木房,盖新房上梁那天就叫立木房。

286、 下茬,下势的意思。

287、 死气败殆(si4 qi3 bai3 dai3),懒洋洋的,没有活力。

288、 揭哇(Jie3 wa3),人跑了。

2 *** 、 襻绳(jiang3 sheng3),拉架子车的绳。

290、 敤(kuo3),用杆子打

291、 兀么(wu4 me3),那么的意思.

2 *** 、 淡话(dan1 hua1),认为对方说闲话,称其说的为淡话。爱说淡话的人叫淡梯子(dan1 qi3 zi3)

293、 ?(quan3),弯腰的意思,腰子?下来。

294、 苶住(nie2 chu3),不要出声。

295、 拃(za4), 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296、 *** ,盛米饭叫 *** 米饭。

297、 酘(tou1)衣服,有将有肥皂的衣服在清水里漂洗。

298、 尿脬(niao1 pao3), *** 。《史记》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溺赤。

299、 外爷(wei1 ye1)外奶(wei1 nai4),外公外婆。李季 《菊花石·之一天》二:“刻一个菊花长命锁,外爷买去送外孙。

300、 定(qing1),凝固的意思。

301、 世翻(shi1 fan3),会用,就是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解释了!

302、 榯不挈(shi2 bu3 qie4),起不来的意思。

303、 擰訾(ning2 ci3)圪拧(nge3 ning3)到处乱跑。

304、 人熏子(ren2 xun4 zi3),人人都讨厌的人。

305、 灶房、灶火,厨房。

306、 抽匣(chou3 han3),抽屉。

307、 勺勺(suo2 suo2),吃饭的小勺子。

308、 勺(shao),在锅里舀东西的大勺。

309、 冷怂(leng4 song2),使劲。“冷怂的吃”“冷怂的往里面塞”

310、 二母狗子,咬自家人的狗,形容帮外人对付自己人。

311、 不挤窝(bu3 ji3 wo2),肚挤眼。

312、 板头(ban4 tou3),板凳。“高桌子低板头都是木头”

313、 米汤,一般特指苞谷糁子稀饭。

314、 万货(van huo) *** 子怂,骂人的话

315、 半 *** (ban1 jiao1 zi3),做事不考虑后果或者做事离谱的人。

316、 趟耙,一种豁沟的农具。

317、 聂个,刚好的最下线。

318、 胡基疙瘩,土疙瘩。

319、 烧锅,拉风箱做饭。

320、 腻子(yi1 zi3),香皂。

321、 月亮爷,月亮。

322、 球不顶,对某件事起不了作用。

323、 没怂相(me3 song2 xiang1)、没球相(me3 qiu3 xiang1),长的不怎么样。

324、 怂样子、球式子,不正的样子。

325、 猪唠唠,猪。

326、 绾嫌(van4 xian3),烦人的意思。

327、 强了,表示病情好转了。

328、 赫(hei)郝(huo)翟(zei),都是姓氏。

329、 少教,没礼貌。

330、 不胜,不如。

331、 捤(wei3),用手抓住握住。

332、 贴赔,倒贴的意思。


以上字词均为日常口头用语,这部分词汇非常多,部分词汇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地道关中话的难点是发音,因为发音受普通话影响是最严重的。发音方面东府和西府部分字略有不同,但基本一样。以东府为例:

1、 关中话里面有声母v音,问闻文纹蚊(ven)喂为维味微威未薇唯危(vei)舞武雾(vu)忘网亡(vang)晚万(van)。

2、尾巴(yi4 ba3)

3、很多普通话韵母发(e)的,关中话发(ei),色(sei)、责(zei)、格(gei)、克刻客(kei)

4、咳(ker),不是发ke

5、自字(ci)

6、迟齿翅(ci)

7、诗事市时师使屎狮(si)

飒什么意思,飒飒什么意思-第1张图片-

8、梳束数熟属叔(sou)

9、血薛发(xie),外省有雪也发(xie)

10、下瞎吓匣(ha)

11、闲咸衔(han)

12、严眼颜延淹(nian)

13、脚角(jue)

14、做(zou),坐(cuo)

15、点电店典淀(jian)

16、掉调吊钓(jiao)

17、直值植(chi) ,指吱至致置志纸止址(zi)

18、提题体踢替剃蹄啼屉(qi)

19、病(ping)

20、部步卜捕堡(pu)

21、存村寸(qun)

22、德得(dei),的(ji)

23、独毒肚(tou),度读堵都妒(dou)

24、安按暗案岸氨鹌(ηan)

25、爱矮癌碍(ηai)

26、和河喝盒核合贺(huo)核(hai)

27、业(nie)

28、鞋蟹(hai)

29、竹筑祝助烛发(zou)住(chu)煮猪主朱珠(dru)西府猪发(zhi)

30、白(bei)(pei),百柏佰(bei)败(pai)

31、被(pi)倍杯(pei)备碑(bi)

32、国(gui)

33、压牙鸭押哑芽(nia)

34、蛋淡弹(tan)

35、没(me)

36、眉(mi)

37、绿(liu)

38、氯(lou)

39、硬应影鹰(ning)

40、椅(ni)

41、及(qi)

42、生省seng

43、柜跪规kui

44、鼻(pi)

45、唇(s *** )

46、待客 (tai kei)

47、动洞(tong)

48、杀沙厦鲨sa.

49、拔(pa)

50、脖薄(po)

51、麦脉(mei)

52、拆(cei)柴差钗豺(cai)

53、笨(men)

54、特(tei)

55、罪(chui)

56、挨nai

57、造皂燥噪( *** )

58、我(ηe4)

59、嚼(que)

60、碟蝶(qie)

61、拍(pei)

62、伴(pan)

63、争(zeng)

*** 、寻(xin)

65、宜(ni)

66、类累泪雷磊(lui)

67、稻道(tao)

68、断(tuan)

69、秧(niang)

70、谁(sei)

71、杏(heng)

72、棒(pang)

73、做(zou)

74、船(shuan)

75、摘翟窄责则(zei)择泽(cei)

76、衫山(san)

77、衬(cen)

78、晒筛(sai)

79、就旧舅舊(qiu)

80、在(cai)

81、尝(shang)

82、去(qi)

83、藕欧(ηou)

84、项巷(hang)

85、柴(cai)

86、丈(chang)

86、肃俗宿(xu)

87、滴(ji)

88、 *** 钥(yue)

*** 、咬(niao)

90、集(qi)

91、地弟(qi)

*** 、嫩(lun)

93、恋( *** )

94、炸扎闸榨眨咋(za)

95、昂(ngang)

96、赵(chao)

97、站斩蘸(zan)

98、茶差查 *** 叉茬察岔(ca)

99、铲蝉产馋忏(can)

100、瞅(cou4)

101、件贱(qian)

102、烟囱(yan3 tong3)

103、动(tong1)或(dou1),动弹发前者,嫑动发后者。

104、削(xue)


以上列举了关中话词汇和发音与普通话不同的例子,除此以外,关中话很多字词和普通话发音相同但音调不同,音调在关中各地高度统一,并且不受普通话影响,不再累述。

标签: 意思 什么 飒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