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人这个时候都已经在家猫冬了,在东北这会儿正是举办婚礼的好时候。因为一年之中其他三个季节大家都是忙忙碌碌的,只有冬天的时候大家才会有时间在一块,所以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办婚礼。
东北农村的婚礼非常的热闹,只要是村子里有人办喜事,那么左邻右舍的人都会前来帮忙。一块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准备婚礼需要的东西,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美好。
最近就有很多人看到东北农村婚礼的 *** ,可以说是非常羡慕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东北农村办婚宴,400块钱就可以上18个菜,很多网友都说:我随200能不能吃上一顿?
到底东北的农村大席菜有多吸引人呢?我们一块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菜吧。
四喜丸子
虽然说四喜丸子是一道地道的鲁菜,但是东北也是有着很多山东人的,所以这道菜在东北地区也是十分的流行。因为它的寓意比较好,所以东北的酒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这道菜了。
这道菜也属于农村大席中的硬菜,选用的是肥瘦相间的猪肉做馅,这样做出来的四喜丸子非常的好吃,而且看起来色泽十分的鲜艳,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农村扣肉
扣肉是很多地方都喜欢吃的一道菜,而且到了不同的地方,大家也会做出不同的特色。比如广西的人就爱用芋头做扣肉,但是江浙一带的人又喜欢用梅干菜,这道菜到了东北自然也演变出了东北的特色,这里的 *** 多数用的都是酸菜来做扣肉,也是别有一番东北的风味。
尖椒溜肥肠
这道菜在东北的下饭菜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地位,我们吃饭的时候除了有很多大鱼大肉,还必须来几道下饭菜,这道尖椒溜肥肠就是其中之一。
做好了的溜肥肠,大肠吃起来口感十分的香浓,尖椒也是辛辣 *** 。两种口味在口腔中融合到一块,让 *** 罢不能,吃完浑身都是热辣辣的,十分的舒畅。
西红柿炖牛腩
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菜,吃起来味道十分的香浓,也很开胃爽口。炖够了一定时间的牛腩,吸满了番茄的味道,让这道菜十分的好吃。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道菜可以说是非常的适合当做大席菜,因为吃起来可以让人的身体暖暖和和的。
菠萝咕咾肉
东北人特别的爱吃甜口的食物,所以这道菠萝咕咾肉是非常的受欢迎的。这道菜是用菠萝和里脊肉做成的,因为肉里面掺杂着水果的香气,所以吃起来也是酸酸甜甜的。而且这道菜也非常的解腻,在一桌子大鱼大肉面前,有这样一道菜,不仅颜色非常的赏心悦目,而且吃起来也是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大人小孩都很爱吃。
除了这些菜,东北的酒席上还有羊肉炖萝卜,红烧肘子,油泼大鲤鱼等等的菜,一桌酒席400块钱,可以说是非常的划算,怪不得网友都说想去吃席呢!
除了这些,酒席上自然少不了的也就是喜酒了。以前东北的大席上用的多是来自当地的一些酒。但是现在随着 *** 的发达,大多数东北 *** 接触到了很多外地的酒,自然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用的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就像有一款叫做国康1935的酒,就是东北现在农村大席上非常常见的一款酒。
这款酒是来自贵州的一款酱香型白酒,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了,所以大多数都喜欢买酱酒来喝。这款酒无论从酿造工艺上还是 *** 上,都是非常适合的。
这款酒的原料选用的是贵州当地特产的优质红缨子糯高粱,再加上赤水河的河水酿造而成。整个酿造过程历时整整一年。还特意的请来了前茅台酒厂的范应华老师来亲自把关,所以可想而知,这款酒的酒质绝对不会差。
而且这款酒成酒之后还没有立刻 *** ,而是选择继续窖藏五年,为了让酒质更加的稳定,也是为了让它保持更加醇厚的口感。在出厂之前又加上了酒厂精心珍藏十年的老酒,所以这也让很多人喝过之后都觉得这酒有一股老酒的味道。
它的售价也是十分的良心,一瓶酒仅仅需要100多元就可以拿到手,所以这也是很多酒友非常喜欢它的原因。毕竟现在想要找一款酒质好又 *** 便宜的酱香酒是非常的难得的,但是国康1935在这方面做的也是非常的优秀。
它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也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东北人的酒桌。
好了,今天的这篇文章“东北农村办婚宴,400块18个菜,网友:随200能吃一顿不?”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块留言讨论。
推荐几款特色鲁菜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简称鲁。在饮食文化方面,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 *** 精细享誉海内外。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宋代后,成为“北食”的 *** 之一。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哪些特色鲁菜。
九转大肠。说起猪大肠,那个味道很多人是拒绝的,但是经过山东大厨的双手,加上各种调料,把这种特种食材烹饪成色香味俱佳,色泽红润,质地软嫩的美食。而且九转大肠还是济南经典 *** 菜。被评为“中国菜”山东十大经典名菜。
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人们赋予了鲤鱼很多美好的愿望。地理位置的原因,黄河流经山东,黄河鲤理所当然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糖醋鲤鱼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道传统名菜是鲁菜的 *** 菜品之一,早已是脍炙人口的特色名菜之一。糖醋鲤鱼菜品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酸甜可口,香鲜味美。据说此菜最早起源于济南泺口,后逐渐流传至山西、河南等地。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主导思想,自然孔圣文化不断得到人们的推崇,所以孔府宴顺势成为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孔府宴讲究仪式,如清朝以来,之一等为招待皇帝和钦差大臣的“满汉宴”,又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国宴规格。一桌宴席需餐具404件,每件餐具又分两层。全席要上196道菜,有满族的全羊烧烤,汉族的驼蹄、熊掌、猴头、燕窝、鱼翅等,还有全盒、火锅、汤壶等。第二等是平时寿日、节日、待客的宴席,菜肴随宴席种类而定。孔府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菜”山东主题名宴”。
鲁菜菜馆,比较商务适合宴请,菜品做的有些道道#同城美食比较商务的一家会所,在崂山区这边。海运四夜菜系主要是以鲁菜为主,十人餐餐标在人均200左右,今天请了得有20多位过来拍摄。这个镜头是厨师在讲解每一道菜的特色,大家拍的都很认真,最认真的就这伙计,我没拍因为我有自己的理解,毕竟我也是有证的人。
既然做这一行最起码是不是得会做饭,别菜一上来你不知道他怎么来的,只知道他怎么没的让你吃了。
现在展示的是这一桌所有菜品,其中有几样是他们家比较有特色的菜。
·之一道是招牌红烧肉,有一说一。首先五花选的层次分明,外观体现了浓油赤酱的特点,口感香甜、松软、入口即化,用青岛话说就是挺好吃的,真事挺好吃的。
·第二道为海胆狮子头。海胆只在上面一层,像比较出名的蟹粉狮子头也只是上面一层。这款狮子头入口软绵而且即化,化开以后没有残渣,不干而且不柴。用青岛话就是有点道道。这一道我直接说广告词吧,因为多少有点超出我理解范围。
崂山水古法炖制,原汁原味,蟹肉口感。农村12印大铁锅炖制,蘸酱汁吃是蟹肉味,蘸蒜泥吃是肉味。恕我口拙,看来我的功底和认知度还是不够。开个玩笑,味道确实不错。
剩下还有很多菜品就不一一去说了,什么珍宝蟹、陈年花雕的罗氏虾、佛跳墙、虾仁海肠水饺等等。总体来说,光红烧肉和狮子头是我所有吃过排名前几的,反正就这么品质这么价。
吃饱了喝足了,谁说我也不服了。
河南川菜馆点了9道菜,主打一个“快”字,朋友:这还算川菜吗?四大菜系有这么一个描述,叫“鲁贵川民苏雅粤富”,说四川菜是所有菜系中最接地气的菜应该没什么人反对,川菜食材选用宽广,烹饪起来不拘一格, *** 亲民,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川菜馆一定有道理的。
普通的川菜不讲究什么刀工,多是大火旺炒,所以上菜快,很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周末和家人在家附近一家“老字号”的川菜馆吃了一顿饭,9个菜不到20分钟就全上齐了,这河南的川菜真是主打一个“快”字,但菜品我感觉已经和河南菜高度融合,吃起来像四川菜,又有一些河南菜的影子,大概也是为了适合本地人口味做出的改良吧,其实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一、鱼香肉丝
放了不少葱段,用泡椒炒的,整体的底子还是川菜的,但扭扭捏捏的放了一些胡萝卜,这又是北派的做法了,味道还行。
二、锅巴肉片
锅巴肉片是标准的川菜,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以为是鲁菜系的,但这个锅巴肉片做成了汤菜,加了不少的西红柿,有点像西红柿牛腩炖锅巴的意思。
三、火爆脆肚
这道菜咋吃也和火爆脆肚没啥关系,明明就是红烧猪肚,看在猪肚的分量上还是比较充足的,给个好评。
四、回锅肉
川菜的看家菜,炒不好回锅肉的川菜馆就别去了,但谁能告诉我啊,为什么我们这家的川菜馆回锅肉要放 *** 啊。
五、铁板鸡蛋豆腐
这道菜是川菜吗?我咋看都是河南菜啊,好吃就行。
六、松子玉米
川不川菜我不知道,但真的挺甜的,本来是点来解辣的,但真的这些菜没什么太辣的。
七、酸菜炒魔芋
这个菜怎么评价呢,食材南北结合,做法东西合璧,吃起来乏善可陈。
八、干煸鸡翅
终于见到大盘的辣椒了,但这是一盘小孩菜,吃起来一点也不辣的,干辣椒可以用来下酒。
九、毛血旺
看着红彤彤的颜色,厚厚的油层,这太像川菜了,毛血旺无论怎么做都是川菜,怎么融合也不行,无非是里面食材有变化而已。
——老井说——
这些菜品仅 *** 我吃的这家的水平,和正宗的川菜肯定是有些差距的,吃完我朋友也吐槽说:这些菜还算川菜吗?但上菜快, *** 便宜,些许辣味吃起来也挺下饭的,一桌菜也就不到三百块钱,还是挺适合朋友小聚的,总之存在即合理,想吃正宗的川菜还是到四川、重庆本地吧,也不用太过于纠结。
老丈人办升学宴,我随礼一千元,看看他安排的这桌菜,值多少钱?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头条家时光#
上个星期天的时候,老丈人办的升学宴,主角是 *** ,考的是济南一所大学,整个席面有3桌,主要是一些亲朋好友,没有外人,吃饭的过程也全是在包厢完成的,作为姐姐、 *** 出场,也没啥好表示的,我看大部分都是200元、500元,咱也自然不好太少,于是上了1000元,虽然钱不多,但是换个 *** 应该没问题,我看她那个实在太卡了,席面没得说,满满一大桌,是鲁菜的风格,大家只顾着说话敬酒聊天,饭菜实在没吃多少,白白浪费掉了,有懂行的看一看,老丈人安排的这桌菜,值多少钱?
生态有机菜花
菜花好吃、好看,却不好做,特别容易做出寡淡无味的“生菜”,一定要选用有机菜花,焦香爽脆又入味,搭配五花肉一起,吃起来感觉非常不错,肥油带出了菜花的香味。
孔府四蒸碗
这是店里的特色菜,老人比较喜欢,因为口感比较软,四种原料现四种口,我比较喜欢南瓜山 *** ,南瓜香甜美,山 *** 养生益气,其他三样是卤豆腐、蒸肉、豆皮卷。
奶汤蒲菜
分量是真的大,满满的一盆,转一圈下来,还有多半盘,看起来太实惠了,这是一道老济南菜,曾因舌尖2出名,奶汤+嫩嫩的蒲菜,两者搭配堪称一绝,在这个季节非常养生。
传统炒合菜
这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菜价低廉但营养却很丰富,而且随意 *** 很强,有肉丝、 *** 、鸡蛋,菜式越简单,越能考验厨师的技术。
科尔沁羊排
皮酥肉嫩,这个配了三个蘸料,我只吃了一个,不喜欢吃油的别点,我感觉有点油,但爱吃肉的可不少,一会功夫就光盘了。
带子上朝
红烧肉,下面有莲子,超有意境的名字。
芒果土豆泥
淡淡的甜味,有芒果的香气,还加了炼乳,吃到嘴里丝滑。
红岛花蛤
花蛤有点小,但处理的很干净,正宗的花蛤,很大一份,现在物流发达了,红岛蛤蜊一天的产量在200吨左右,各大城市饭店都能吃到。
烤鸭
有鸭皮、鸭肉和鸭饼组成,一提到烤鸭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北京烤鸭,但实际上,烤鸭作为一道全国各地百姓都喜爱的美食,与山东人有着特别的渊源。
砂锅黄牛肉
没有熊熊烈火的炉子,没有翻滚着起泡的汤底,大块的黄牛肉,味道特别棒,口感嚼劲,都恰到好处,而且一点也不塞牙,据说是老板精心调制出来的,光食材就更换过六七种。
海米油菜
店里的拿手菜,味道既要好,还不能炒黑,要保持绿油油的卖相,尝尝看挺不错,这一盘贵着呢,到可以清口解腻。
海鲜粉丝煲
颜值非常高,有蛋黄、鱼籽,虾,粉丝一拌均匀,味道海鲜的鲜,粉丝嚼劲混在一起的感觉。
泡饼鱼头
三斤重的鱼,肉质鲜嫩,没有泥腥味,本来觉得花鲢鱼多少会有泥腥味的,配的饼我喜欢,家常油饼,比发面饼好吃,但是热量偏高,雪野湖纯野生花鲢,货真价实,饼要蘸着汤汁吃。
脆皮炸生蚝
这个很有特色的一个菜品,很鲜,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咸,因为是海鲜的缘故可能,普通小饭馆还真没有。
山东炒鸡
在山东,炒鸡即人生。一盆拿自己的生命和名声炒出的鸡,焉有不好吃的可能,现在有泰山炒鸡,蒙阴光棍鸡,枣庄辣子鸡,这道菜应该是沂蒙炒鸡,小鲜肉,肉质滑嫩。
蒜蓉开背虾
一排排的看着非常整齐,颜色搭配好看,虾肉融入了蒜香味,味道独特,孩子们可不客气,大口吃弄的满嘴都是油。
水煎包
我更爱的是煎包,不吃主食感觉不饱,馅料是韭菜粉条肉,咬一口特别香,味道不错,说实话人均一个 也差不多了,毕竟菜还有那么多。
因为我是司机,就没有喝酒,而是用饮料代替,毕竟安全之一,肩负的责任比较大,酒水饮料是我们自带的,这一桌菜估计不少钱,那只精品烤鸭就要100多元一只,还有炒鸡、烤羊排这几个硬菜撑着, *** 肯定少不了。
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差不多要900元左右,因为这个包厢还有费用,从 *** 上来说也差不多,毕竟能坐那么多人,就是不知道说的准不准,谁有懂行的帮忙看一看,老丈人安排的这桌菜值多少钱?
从胡家馆子起家 到春和楼扬名 "岛城鲁菜之一楼"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山东地区,内陆、半岛各占一半,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的东端,深入黄渤海之间,北、东、南三面临海,西面连接陆地,由 *** 的调节作用,可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作为鲁菜三大组成,胶东饮食文化占有一席之地。而胶东菜系也有三个分支,即青、烟、威三地。胶东民众自古擅烹,相传胶东菜的雏形,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根据烟台地区的《福山县志》记载,胶东菜形成规模,大约在元明时期的福山地区。
《烟台概览》记载,"烟埠居民,宴会之风甚盛,酒楼饭馆林立市内,各家所制之菜均有所长,食者颇为满意"。会吃善饮的烟台人,地方上酒楼餐馆比比皆是,而且每个人家 *** 的福山菜,又各有不同特点,可以说是一家一味,回味无穷。
至明末清初,有胶东人外出谋生,大量向北闯荡,有许多人进入京城,也将胶东风味的菜式带入北京,并成为京菜的主流之一。到了 *** 时期,胶澳地区繁盛,无所不能的胶东菜与胶州湾饮食相合相融,成就了青岛地区特有的胶东风味。
青岛口的胡家馆子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事物的发展,无不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山路与高密路交汇处,带着 *** 特质的门脸,里面是古香古色的装饰,典雅含蓄的包间。历史感的红绸缎遮掩下,是"春和楼"的匾额,这三个大字,最初是逊清大臣、著名书法家王垿的手笔。今天看到的,则是南海圣人康有为寓青时所题。
一百年前的胶澳,繁华的中山路还是海边荒芜之地,清朝光绪十七年( *** 1年)在青岛口(今天的市南区大学路一带)有人开设了一间小小的饭馆,经营胶东菜品和京津风味,以飨往来渔民和羁旅者。小饭馆的主人姓胡,因此直称其"胡家馆子"。
麻雀虽小,却有能人。胡家馆子里有一位手艺极其高明的掌勺,据说姓王,这位王师傅马勺一响,十里八乡的食客老饕们都给吸引过来,路边店逐渐成为那时候的"口碑网红"。有些人动了学艺的念头,但是王师傅概不授徒,也不带帮手,上灶下手,自己一肩挑。好在饭馆小,他也还照应得过来。
后来某年,胡家馆子招了个天津过来的小伙子,叫朱子兴,收在前面跑堂,也在后厨帮忙。朱子兴脑子活,嘴又甜艮,顾客老板都很喜欢他,只是王师傅对他爱答不理。有时候王师傅在后厨配菜备料、煎炒烹炸,朱子兴就站在后面看。只是看,王师傅不避讳,但是问诀窍,他也不回答,一副看懂了算本事的态度。
没过多久,年事已高的王师傅举不动勺子,就向胡掌柜的请辞。胡家馆子少了主厨,老板就琢磨着再找一位,一时半会也没找落。聪明乖巧的朱子兴突然向胡老板提议,毛遂自荐要试试灶台上的功夫。胡老板半信半疑,就让他试了个菜,经典的胶东菜"炒海螺"。
海螺是海鲜佳味,只有一样不好处,烹制火候很有要求,火轻了不熟有害身体,炒老了则如同败革,不堪食用。没想到小朱上灶有模有样,干脆利落不输老王师傅,口味品质让胡掌柜和顾客赞不绝口。朱子兴的厨艺 *** 核。
先有春和楼,后有青岛港
胡家馆子的开张,还在胶澳建制之前的两个月,因此民谚有"先有春和楼,后有青岛港"的说法,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清代末年,朝廷从屡次失败的教训中,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 *** 。 *** 1年6月,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 *** 决定将登州镇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口,令总兵官章高元驻守胶州湾畔,强化前海边防守卫,胶澳由此而生。胶澳建制以后,虽然地方归属山东节制,但主要的 *** 和海防设置,却在中兴名臣李鸿章的掌握中。
*** 1年底,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耀的陪同下,到胶州湾视察胶澳地区海防情况,以当时寒酸的胶澳口岸,没有出差接待的各种禁令,即便是有,在朝廷大员也只能按照"例外"对待。饭钱不是难事,只为难在胶澳一地,都是渔村,根本找不到像样的酒店招待中枢大臣。
想来想去,地方上就把李二先生领到了青岛口的胡家馆子就餐。见惯了名楼酒肆的李大人,对这种普通的饭铺酒馆并不感冒,无非是地方的一份心意。当时饭馆的主厨已经由朱子兴担任,他抖擞精神,为李鸿章备下了一桌丰盛的胶东风味宴席。这一顿吃下来,李鸿章居然赞不绝口,特别是对"油爆海螺"非常满意。
有了李中堂的加持,朱子兴的名头更加响亮。后来胡家餐馆的生意越做越好, *** 2年,胡老板在选择北京路附近开了一家快餐店,专门经营锅贴。 *** 7年,胡家选择在天津路3号,开设了春和饭庄,也就是今天春和楼的老店。
另一个版本的朱子兴
历史风物,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不同版本的传说,总归是无法追根溯源,所以才更显神秘有趣。关于朱子兴,还有另外的说法,据青岛史料记载,朱子兴原本是天津商人,清光绪二 *** (1902年),他以"天津成通号"当家人的身份,与青岛四大家族之一的"山东祥泰号"经理傅炳昭,合资成立了齐燕会馆,成为早期胶澳地区三大会馆之一。
不仅如此,作为青岛华商商务总会的首席董事,朱子兴的名字还在岛城巨富丁敬臣、刘子山之前,这对看重排位的中国人来说,朱子兴在青岛商界乃至山东商界的分量可想而知。有资料显示,朱子兴不仅经营了成通木材厂,投资建设了胶澳更大的旅馆"东华旅社",之后又接手了春和楼饭庄的经营权。
无论怎样,春和楼在青岛作为百年老店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它也是青岛最老的"老字号"。作为辅证的,还有一份1901年春和楼所在地块被购买的德文版地契和土地蓝图,至今仍然保存在地方档案馆内,彰显着春和楼的历史悠久。
品味和身份的象征
老青岛人常说,"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论及青岛港的,春和楼当之无愧的之一,在此就餐是体现身份和品位的事情。春和楼的客人当中,社会名流都是常客,留在楼里的名人掌故和佳话也有很多,墙上悬挂着的书法题词和老旧照片,就像是讲述着那些过往故事。
1913年春天,逊清大臣刘廷琛、王垿等人,在春和楼设宴,款待皇族贵胄溥伟。当天晚宴,厨师拿出全身解数,精心烹制了胶东菜经典,葱烧海参、香酥鸡、溜鱼片、糖醋鲤鱼等十几道名菜。席间,恭亲王溥伟大快朵颐,连连称善,认为"此大厨的烹调手艺,不亚于宫中御厨",兴之所至,建议书法大家王垿为春和楼题名。昔日的祝子开金口,王垿自然不会拒绝,趁着酒兴一挥而就,这就是最初的"春和楼"匾额和两旁楹联。
1 *** 5年初春,中国 *** 的早期重要 *** 之一,山东 *** 组织的早期领导者王尽美 *** ,受国父 *** 先生当面委托,以 *** 会议 *** 身份来青工作。青岛 *** 会议促进会的骨干鲁佛民、蔡自声被 *** 为 *** 议会全国 *** ,后二人在春和楼宴请王尽美。祖籍山东莒县的王尽美,在春和楼品尝了正宗的即墨老酒,对春和楼的菜品赞叹有加。
1957年,徐特立老人带着家人慕名到春和楼饭店品尝鲁菜。他点了一道菜,号称岛城之一鸡的"香酥鸡"。这位老 *** 家莅临,当然不可慢待,由春和楼厨师长岛上名厨任荃 *** 办。香酥鸡的做法比较特别,先用纱布将整鸡包裹起来,然后上锅蒸熟,将纱布轻轻揭下来,再入香油慢炸,这样 *** 的鸡外型美观、外酥里嫩,不用分割,直接用筷子夹取食用,已经骨肉分离。老人家吃到了青岛香酥鸡,非常满意,称赞说"早就听说有名的'岛城之一鸡',果然名不虚传"。
南海圣人刁难春和楼大厨
春和楼的拥趸中,最常客的是"南海圣人"康有为。他隔三差五就来春和楼大吃一顿。作为维新派的 *** ,康有为也算是赴过琼林宴,吃过见过的美食家,寓居青岛时依然对春和楼不离不弃。如果要在家中聚会宴请,也一定要请春和楼的主厨到家中烹制菜肴,偶然自己嘴馋,也要请春和楼的厨师"走穴",享受小厨美味。
某次,康有为食指大动,要在家里办宴席,邀请了春和楼之一名厨刘景伦。刘大厨驾轻就熟,很快就置办齐了菜式,香酥鸡、葱烧海参、油爆双脆一应俱全。这时候,满腹经纶的康有为来到后厨,要请刘大厨再做一道鱼菜。
康先生让下人取出一条加吉鱼,告诉刘大厨,说此鱼早上捕获,新鲜难得,我想让大伙都尝一尝味道,但是一般的鲁菜制法用料太过,会 *** 鱼的鲜香味道,直接上锅蒸煮,又让鱼肉变老,不好食用。不知道春和楼的大厨,对这样的食材有什么特别的思路。
刘景伦一听,这不是难为我么。倒也无妨,歪题自有歪 *** ,不能蒸、不能炸、不能烧、不能熘、不能煮,那就烫吧。刘大厨烧了开水,掌握好分寸,连烫几遍,鱼就熟了。然后用葱姜等配料切丝,下油锅翻炒做成浓汤汁,把鱼端上餐桌,然后现浇汤汁。只听得"滋啦"一声脆响,满屋生香,康有为及客人在旁轰然叫好。
*** 时期的股份经营
*** 初期的上世纪二十年代,青岛的春和楼已经是青岛地区更大的饭店,也是面积更大、菜品更佳、服务更好的饭店。据资料显示,当时的营业面积达到800平米,招募员工三十余人,春和楼包食宿,安排了专门的员工宿舍楼,这在当时的餐饮业中也首屈一指。
此时的春和楼,早已不是胡家产业,历经沧海几易其主,它迎来了一位重要的主人。1933年,时任经理田文魁和主厨刘景伦等十二人,共同设立股份,出资扩建春和楼,开业后在 *** *** 的青岛社会局登记为"春和楼利记",与顺兴楼、聚福楼并称为岛城三大餐饮名楼,春和楼位列其首,被誉为"鲁菜之一楼"。
春和楼成了青岛"街里"当之无愧的招牌店,它毗邻小吃街劈柴院,高低档美食在中山路上交相辉映。平民百姓能在这里吃上一顿饭,那可是值得炫耀好几天的大事情,如果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也都会选择在这里订座招待,以示尊敬和隆重。如果遇到订婚、结婚庆典头等大事,能在这里举行仪式,那更是公婆岳丈脸上有光,要在报纸上提前刊发启事。
有如此巨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春和楼,还需要做广告吗? *** 是肯定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报纸上就有过这样一则广告,题目是《你要请客吗,更好上春和楼》,广告词是一段流畅如同快板书的段子,"青岛天津路,有个春和楼,地点既适中,厨师艺又好,价廉物美菜不错,青岛就属他的牌子老"。
百年老店再换新颜
春和楼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有特别的名字,比如徐特立就餐房间被称作"恩师厅",康有为就餐的房间为"维新厅",作家萧军就餐的房间叫做"耕耘厅"。名称不同,房间装饰布景也不一样。它们象征着春和楼曾来过的名人,以及曾在这里留下的经典故事。
特殊年代,波及众多,春和楼一度更名为"人民饭店",到1978年才恢复原先字号。1981年,春和楼再次内部改造,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扩充了包间数量,还推出了迎宾 *** ,成为当时的青岛一景,最后前来观看的人爆满,饭店不得不售票进入。
上世纪90年代初,已是"百岁高龄"的春和楼同样在如火如荼的 *** *** 中,遭遇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阵痛,春和楼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濒临倒闭的边缘。
不变革即消亡,这样的岛城之一老字号,如何渡过难关。春和楼将一楼和二楼修造为不同风格,二楼全是包间,一楼则设置了许多散座,同样提供春和楼的招牌菜品,在保持春和楼的特色菜品名号的同时,又保证了普通市民的消费群体。一座难求的盛况重新出现。
如今的春和楼,已经在原先京味菜、鲁菜的基础上,融合了青岛本地风情,把十大风景与菜品相结合起来,研制成功了艺术菜。这十道菜分别是,飞阁回澜、琴屿飘灯、蓬壶揽胜、鱼山拥翠、东园花海、汇滨垂钓、湛山清梵、穹台观象、会崎松月、燕岛秋潮。每一道菜都是造型逼真,佳肴美味,真乃佳肴天成,妙手偶得。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臻悅?海宴是一家连锁店,在极地海洋世界附近有一家店,母亲节当天去的这家店在国信体育馆的游泳馆附近。
中午接近1点多过去的,提前跟店家沟通是否需要等位子,告知正好有一桌在收拾,沟通预留好位子后按时问赶到。
车可以停到附近的停车场里,停车场跟游泳馆的都是共用,还是很方便。
菜系属于鲁菜海鲜系列, *** 稍微有点贵,店面的装潢看起来不错,包间很多。母亲节当天包问没有 *** 。
- 海肠捞香米 这个菜感觉一般般,米饭感觉稍微有点硬
- 手擀炮锅面 面还是不错的,汤也好喝
- 茄子拌扇贝 一份凉菜,扇 *** 还是挺大,青岛的鲁菜里面好多此类凉拌茄子系列
- 黑土豆炖 *** *** 不少
- 竹荪炒山鸡蛋,竹荪翠翠的感觉
- 还有一道 用法棍形状样的菜,叫不一样的宫保鸡丁,名字起的挺有意思。
当天母亲节,商家还送了山楂汁。包间里的服务还是挺不错的,适合商务宴请接待,整体菜价有些偏高。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地方菜馆,招牌和装修都很有特色,大红大绿热炕头的东北菜,辣椒红灯笼一串串的川菜,热带风情的云南菜,淡雅精简的广东菜馆,但是提起鲁菜馆,很多人都会表示:没见过,没吃过。
说起四大菜系的名头,鲁菜,川菜,粤菜,苏菜,后三种一般人都比较熟悉,唯独这坐在头把交椅的鲁菜,在山东以外,却鲜有人提起,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鲁菜,又是凭什么当上四大菜系之首的呢?
中国四大菜系有这么一句话总结的特别好:鲁贵、苏雅、粤富、川民。8个字把四大菜系总结的淋漓尽致。
鲁菜作为起源山东的齐鲁风味菜,是四大菜系中唯一自发形成,没有受到任何外来菜系的影响。对“历史悠久”的痴迷是中国人普遍的习惯,鲁菜当然也不例外。
*** 0年前山东的儒家学派就奠定了中国饮食注重精细、中和、健康的取向,孔子有一句话:“食不厌细、脍不厌精”,说的正是鲁菜所遵循的思想。
鲁菜技法最为丰富,难度更高,最见功底,中和大气,又被称为官府菜。精品鲁菜有多夸张呢?从清代末期仍活跃至今的谭家菜,是鲁菜中官府菜的一种,他们有道菜叫黄焖鱼翅,从发料到上桌耗时两三天才能吃到嘴里。所有的食材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当北京市面翅席价二十银一桌时,谭家要价一百银,而且还要提前一月预订,否则是绝难吃到这种珍馐的。
相比现在广泛流传市井间的川菜,就又是另外一个极端,“川民”这两个字把川菜形容得太贴切,川菜百菜百味、选料不拘一格,夫妻二人就能撑起一家不错的川菜馆,无论是三教九流,还是 *** 里的金领,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菜品,一份麻婆豆腐,一盘回锅肉,就可以吃得不亦乐乎。所以川菜在中国涉及人口最多,经营门店最多,味型最多的菜系,川菜拥有浓郁多彩的平民生活气息。它品质朴实,以普通食材演绎多变滋味,简单的说,就是好吃不贵。
不过,不管你相不相信,鲁菜都是四大菜系中的大哥
这不是某个菜品决定的,而是菜系的本质决定的,因为鲁菜还是烹饪规则的制定者。你每天都在吃鲁菜,大概你自己也不知道。
全国各地菜系只要是用葱姜蒜爆锅的菜,那都是鲁菜的底子,其实你几乎每天都在吃鲁菜,或是说吃鲁菜规则下烹饪的菜,其他地方的原生菜系是不用葱姜蒜爆香锅底的。换句话来说,全国其他菜系的菜很多都是从鲁菜系演变出来的。
鲁菜也是烹饪规则的制定者,炸、爆、熘、炒、扒、焖、烩、煨、汆、烧等几乎所有的烹饪方式都是鲁菜制定的 *** ,就凭这点,其他菜系就望尘莫及。
至于鲁菜馆比较少,实在是因为真正的鲁菜 *** 太贵了,不会成为普通人的首选,也不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加上很多鲁菜极慢的烹饪节奏,基本不预定吃不上的情况下,还真不是快节奏的现代人能够消费的。
老井说:
老井我不是山东人,倒也不用为鲁菜鼓吹什么,只不过对鲁菜作为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之首这件事情做一个不成熟的解释。
图文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头鸡二鱼三合菜,四碗肉蛋蛋,五碗整烧,六碗卷煎,七碗甜菜,八碗藕合,九碗破烧,十碗豆腐箱”,庄户十大碗是朴实的山东沂源人在喜庆场合中接待来宾的一套宴席菜谱。
庄户十大碗的菜型多变、五味俱全,内容丰俭由人、多寡随意,但十碗的数量却不曾改变。其历史悠久且技法丰富,兼具蒸、煮、煎、熬、烹,炸、炒、焯、烧、炖、焖。十大碗的部分菜要提前做,需要提前备菜备料,按照顺序一气呵成。十道菜必须做足功夫,即使是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厨师熟练完成十大碗的烹制,整个 *** 过程也要三个小时左右。
上菜时,从之一碗到最后一碗,顺序不能出错。十大碗荤素搭配,粗中有细,摆放有致,十分讲究。“头碗鸡”寓意“吉祥如意”,“二碗鱼”寓意“年年有余”;
“三碗合菜”是将薄鸡蛋饼、猪肉、木耳、银耳和花生几种食材爆炒而成。所谓“合菜”,“合”而不同,不同的菜品巧妙地兼顾了宴席中众宾客的口味;“四碗肉蛋蛋”是四喜丸子,鲁菜的经典名菜之一;
“五碗整烧”是整个肘子以红烧的制法做成;“六碗卷煎”,制法是用薄薄的煎蛋饼皮将馅料卷起,然后上锅蒸成切片;
“七碗甜菜”可谓灵活多变。这碗的“甜”可以是甜点、点心,也可以是水果。在冬天通常为苹果、橘子,夏天则为西瓜这样的时令水果;“八碗藕合”,脆薄的藕合夹上满满肉馅,挂上面糊炸得金黄酥脆;
“九碗破烧”则是红烧肉;“十碗豆腐箱”有“开箱下宝”之意,是将豆腐切块炸至金黄定型后掏空,填满肉馅封口,上锅蒸熟后浇汤汁。到这里,庄户十大碗也就 *** 齐全了。一席间,这一民间瑰宝的传统风采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十大碗为 *** 的沂源宴席独具特色。不仅体现在大碗盛量多的气势上,一道菜、一桌宴给人的喜悦不仅体现在观感与口感上,在寓意上更有着值得细细品味的深意。庄户十大碗是沂源人淳朴的家乡味道,是乡里乡亲真挚情感的载体,也是主人对客人最真挚的款待。(能子菲)
山东临沂排名之一的炒鸡,118元1只现炒现吃,饭点乌泱泱的全是人如果没有一只鸭能活着离开南京,那么也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临沂,广东人爱吃白切鸡,山东人就爱吃炒鸡,来临沂不吃上几份炒鸡,那就算白来,临沂的炒鸡千千万,排名之一的那就数这家了。他们家有两家店,都生意火爆,饭点乌泱泱地坐满人。
一,环境接地气
不管老店新店,他们家的环境都出奇的相似,不是那种装修风格,而是亲民的感觉,小马扎铁皮桌子,是山东这边的一种习惯,虽然说有雅间,但是坐在小马扎上吃炒鸡,感觉更接地气,很随意。而且这个小马扎可不是在路边的小马扎,而是屋内给你安排了一个马扎屋,热热闹闹地像到了山东本地人家里做客。
每一桌都可以自助点餐,而且出餐的速度还很快,唯独炒鸡很慢至少四十分钟才吃到,原来他们每一份炒鸡都是现炒现吃,所以口感更好,新鲜的炒鸡端上来,就让人食欲大开,而且分量很足,很多人都吃不完打包回家,翻热一下或者说煮个面裹着鸡肉的汤汁,吃起来依然很美味。
二,118元一份的特色炒鸡吃不腻
他们家的炒鸡可以点微辣或者麻辣,适合不同人群,鸡块切成大块,容易咀嚼,肉质鲜嫩入味,有人说吃起来很鲜美,像是走地鸡,里面青辣椒红辣椒干花椒青花椒姜蒜大葱份量都很足,调味做的不错,看起来油腻,其实只是味道浓郁,吃起来并不腻。
贴在炒鸡旁边的饼也很好吃,是临沂的特色碳水美食,蘸着炒鸡的汤汁一起吃特别香,不需要点米饭就能吃饱了。而且汁水很粘稠满满的胶质,是很特别的味道,和其他地方的炒鸡吃起来就是不一样,感觉更可口。
三,其他鲁菜也很出彩
他们家是一家地道的鲁菜馆,除了炒鸡之外,其他的菜品也值得一试。个人很喜欢三丝卷饼,这个饼太有嚼劲,是小米煎饼,米香味十足,没有什么添加剂,就是费牙,但是越吃越香,配上小菜和香葱,卷在一起简简单单的味道,就是离不了。
鸡蛋炒粉皮也是店里的特色,粉皮有点像拉皮的味道也有点像苕皮的味道,有嚼劲特别香,鸡蛋和它混炒,意外的配,这道菜的汤汁也很多,沾饼或者配饭,都不错。
他们家没什么踩雷菜,都很有地方特色,色香味俱全还很实惠,怪不得生意那么好呢!